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怼笔 拼音:duì bǐ
出于怨恨的记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谢韩二公论选妃》:“ 王弇州 《考误》中驳 焦 云:此 泌阳 懟笔,盖阴刺中宫之擅夕,而讥 谢公 之从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一·桂见山霍渭崖》:“ 桂 因移怒於 王 ,直至夺其世爵,且令 董中峯 玘 於 武庙 实録中,讥刺 文成 纵兵刼掠, 南昌 为之空,皆懟笔也。”词语解释:怼恨 拼音:duì hèn
怨恨。 南朝 梁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在家从恶门》:“加以憍慢放逸,贡高懟恨,諍讼邪命,诈现异相。”词语解释:怼险 拼音:duì xiǎn
凶狠邪恶。《三国志·蜀志·杨戏传》:“於是世主感而虑之,初自 燕 代 则仁声洽著,行自 齐 鲁 则英风播流……故能承 高祖 之始兆,復 皇汉 之宗祀也。然而姦凶懟险,天征未加,犹 孟津 之翔师,復须战於 鸣条 也。”词语解释:怼憾 拼音:duì hàn
怨恨。《列子·黄帝》:“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浹时,而懟憾者再三。”词语解释:怼怨 拼音:duì yuàn
怨恨。《晏子春秋·外篇上三》:“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諫,兴事无已,赋敛无厌,使民如将不胜,万民懟怨。”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自封港以后, 英 商货船先后至者二三十艘,皆不得入口,人人懟怨。”词语解释:怼怒 拼音:duì nù
怨怒。《史记·周本纪》:“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讎而懟怒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