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末字词组
恻怛惊怛达怛骇怛惶怛恸怛怆怛灼怛
惨怛忧怛内怛慢怛怯怛悲怛怵怛矜怛
忉怛憯怛震怛惋怛恳怛愊怛哀怛痛怛
怛怛切怛欣怛惙怛忡怛悚怛疾痛惨怛 

词语解释:恻怛  拼音:cè dá
(1).哀伤。《礼记·问丧》:“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气盛,故袒而踊之。”《后汉书·祭遵传》:“征虏将军 潁阳侯 遵 ,不幸早薨,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 河 南,惻怛之慟,形於圣躬。”《旧唐书·岑文本传》:“其夕, 太宗 闻严鼓之声,曰:‘ 文本 殞逝,情深惻怛,今宵夜警,所不忍闻。’命停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老龙舡户》:“状中称死者不下百餘,其千里无主者,更不知凡几。公骇异惻怛,筹思废寝。”
(2).犹恻隐。 宋 叶适 《乐清县学三贤祠堂记》:“ 贾公 惻怛长者,惠贫恤孤。” 明 宋濂 《〈杏庭摘稿〉序》:“其发之於诗,和而不怨,平而不激,严而不刻,雅而不凡,庶几忠厚惻怛,有三百篇之遗意者。”
(3).恳切。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杜甫 ﹞诗意与 狄昌 同,而其惻怛规戒,涵蓄不露,则大有逕庭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国会为治外交之本》:“国民之对於政府也,当至诚惻怛,以销其防闲畛域之私,而不可激烈以召变。”
词语解释:惨怛  拼音:cǎn dá
忧伤,悲痛。《庄子·盗跖》:“惨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监於体。”《汉书·元帝纪》:“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於心。”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弔伤色惨怛,唁失词劬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薨》:“公见之,中心惨怛,痛不可忍。” 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在旧社会里,一些爱国的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是怎样的孤独、寂寞、惨怛,而又何等地勇敢、坚强、有志气呵!”
词语解释:忉怛  拼音:dāo dá
(1).忧伤;悲痛。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父繫三年,中心忉怛,食不甘味,尝苦飢渴,昼夜感思,忧父不活。”《文选·王粲〈登楼赋〉》:“心悽愴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惻。” 李周翰 注:“忉怛,犹悽愴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夫处乎深宫,安乎尊胜,不能静志,远迹山林,弃转轮王位,为鄙贱人行,何可念哉?言增忉怛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生凄然出,忉怛若丧。”
(2).啰嗦,唠叨。《朱子语类》卷八三:“要之圣人只是直笔据见在而书,岂有许多忉怛。”
词语解释:怛怛  拼音:dá dá
忧伤貌。《诗·齐风·甫田》:“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陈奂 传疏:“怛怛,亦忧劳之意。”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别离忧怛怛,伏腊涕涟涟。”
词语解释:惊怛  拼音:jīng dá
惊恐。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太傅 陈蕃 敦方抗直,夙夜匪懈,一旦被诛,天下惊怛。” 唐 裴铏 《传奇·裴航》:“覩一女子……虽红兰之隐幽谷,不足比其芳丽也。 航 惊怛,植足而不能去。” 清 黄遵宪 《三哀诗·吴季清明府》:“将头临刃时,定知不惊怛。”
词语解释:忧怛  拼音:yōu dá
忧愁悲伤。 明 方孝孺 《成都杜先生草堂碑》:“一物失所,仁圣忧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自分宗绪已絶,昼夜忧怛,而无如何。”
词语解释:憯怛  拼音:cǎn dá
忧伤;悲痛;伤痛。《礼记·表记》:“中心憯怛,爱人之仁也。”《汉书·武帝纪》:“盖君者心也,民犹支体,支体伤则心憯怛。” 清 钱谦益 《傅文恪公神道碑》:“反復憯怛,如家人父子。”
词语解释:切怛  拼音:qiē dá
深切悲伤。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父繫三年,中心切怛,食不甘味,尝苦饥渴,昼夜感思,忧父不活。”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逢天之戚,不获延祚,痛心絶望,切怛永慕。”
词语解释:达怛  拼音:dá dá
鞑靼。达,通“ 韃 ”。《类苑》卷七八引 宋 范镇 《东斋纪事》:“予尝使 契丹 ,接伴使 萧庆 者谓予言:‘ 达怛 人……肠如筋,虽中箭不死。’”
词语解释:内怛  拼音:nèi dá
内心恐惧。 清 恽敬 《黍离说》:“ 武公 内怛,不敢与 犬戎 抗。”
词语解释:震怛  拼音:zhèn dá
使惊惧。 宋 苏洵 《吴道子画五星赞》:“荧惑惟南,左弓右刀……震怛下士,莫敢有骄。”
词语解释:欣怛  拼音:xīn dá
欣喜和恐惧。 南朝 宋 谢灵运 《维摩经十譬赞·聚沫泡合》:“愚俗骇变化,横復生欣怛。”
词语解释:骇怛  拼音:hài dá
惊恐。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若夫婴儿之临坑,凡人为之骇怛,圣者岂独不仁哉?” 元 姚燧 《少中大夫叙州等处诸部蛮夷宣抚使张公神道碑》:“已陈,公驰马射之,矢出盾背半笴。其种骇怛曰:‘何物弓矢,如是其力也!’”
词语解释:慢怛  拼音:màn dá
谓心胸广大,忧民之忧。《大戴礼记·主言》:“徵歛於百姓,非以充府库也。慢怛以补不足,礼节以损有餘。” 王聘珍 解诂:“慢,宽缓也。怛,忧伤也。慢怛,谓君心广大,忧民之忧也。”
词语解释:惋怛  拼音:wǎn dá
叹惜悲痛。《晋书·王羲之传》:“知 安西 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
词语解释:惙怛  拼音:chuò dá
忧伤。《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心惙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 李贤 注:“惙怛,忧也。”
词语解释:惶怛  拼音:huáng dá
惶恐不安。《晋书·苟晞传》:“奉被手詔,委臣征讨,喻以 桓文 ,纸练兼备。伏读跪叹,五情惶怛。”
词语解释:怯怛  拼音:qiè dá
胆小惊恐。 唐 无名氏 《国史异纂》:“ 齐 吴均 为文,多慷慨军旅之意。 梁武帝 被围 臺城 ,朝廷问 均 外御之计,怯怛不知所答。”
词语解释:恳怛  拼音:kěn dá
诚挚痛切。 宋 叶适 《〈胡尚书奏议〉序》:“必酌时病,不夸不缓,异闻骇见必亟达,不惮讳恶,然而恳怛忠尽,故言而乐听。”
词语解释:忡怛  拼音:chōng dá
忧伤。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虽秋禽年至,春鮪时登,而耿介长蔬,忡怛在念。”
词语解释:恸怛  拼音:tòng dá
惨痛。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王者崩,诸侯悉奔丧何?臣子悲哀慟怛,莫不欲观君父之棺柩,尽悲哀者也。”
词语解释:悲怛  拼音:bēi dá
哀痛。《晋书·王敦传》:“近承大将军困篤緜緜,或云已有不讳,悲怛之情,不能自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及葬而归,悲怛欲死,辗转空牀,竟无生路。”
词语解释:愊怛  拼音:bì dá
谓急促。《礼记·儒行》“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 汉 郑玄 注:“如慢如伪,言之不愊怛也。” 孔颖达 疏:“愊怛谓急促之意。”
词语解释:悚怛  拼音:sǒng dá
惶恐;惊恐。《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臣自远境,及即近郊,频蒙劳来,恩詔輒加,以荣自惧,悚怛若惊。” 宋 苏洵 《祭史彦辅文》:“子以气豪,纵横放肆,隼击鹏騫。奇文怪论,卓若无敌,悚怛旁观。”
词语解释:怆怛  拼音:chuàng dá
悲痛。《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虽怀愴怛不忍之心,公义夺私, 伯禽 服戎,若苟违戾,非徒小故。”
词语解释:怵怛  拼音:chù dá
犹怵惕。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永叔 奏议,怵怛明畅,得大臣之体。” 李国文 《秋后热》:“现在,一个科长,就把连敌人炮楼都敢端的老兵弄得怵怵怛怛,说话都结结巴巴了。”
词语解释:哀怛  拼音:āi dá
悲伤,悲苦。《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哀怛痛恨,五内摧裂。”
词语解释:疾痛惨怛  拼音:jí tòng cǎn dá
痛苦的情怀与悲惨的惦念。例如: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
词语解释:灼怛  拼音:zhuó dá
焦急悲痛。 汉 王符 《潜夫论·明忠》:“目见危殆之事,无不为之灼怛惊□而赴救之者。” 唐 皮日休 《九讽·正俗》:“内灼怛以如倳兮,復何知其所愬。”
词语解释:矜怛  拼音:jīn dá
骄傲。《淮南子·缪称训》:“忣(急)於不己知者,不自知也,矜怛生於不足。” 高诱 注:“怛,骄也。”
词语解释:痛怛  拼音:tòng dá
哀痛悲伤。《南齐书·褚渊传》:“司徒奄至薨逝,痛怛慟怀。” 宋 曾巩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进状》:“奄尽大期,羣臣痛怛。”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五一:“ 吴季清 先生一家之死难,实我生朋友中最痛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