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怙恃 拼音:hù shì
(1).依靠;凭借。《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环 怙恃其险,负其众庶,弃好背盟,陵逆神主。” 唐 元结 《系谟》:“其兵甲在防制戎夷,镇服暴变,不可怙恃威武,穷黷争战。” 明 张居正 《给假治疾疏》:“臣诚怙恃恩眷,仰瀆宸严,不胜惶悚战慄之至。”
(2).父母的合称。语本《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唐 韩愈 《乳母墓铭》:“ 愈 生未再周孤,失怙恃。” 清 洪昇 《长生殿·春睡》:“早失怙恃,养在叔父之家。”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二章:“吾恨人也,自幼失怙恃。”词语解释:怙权 拼音:hù quán
犹专权。《新唐书·王正雅传》:“属监军怙权,乃谢病去。”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时 秦檜 老矣,怙权杀天下善类以立威。” 清 梅曾亮 《帝鉴图诗序》:“一则祸发於身前,一则势败於身后,论者遂与怙权窃位者同类而共笑之。”词语解释:怙势 拼音:hù shì
依仗势力。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大逆未彰,姦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於民者,无如之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属者郡县之官,冒法不检,子弟之辈怙势肆求。” 曹之骐 《腾越光复记略》:“甚或怙势不下,日寻干戈,久而后定,若此之难也。”词语解释:怙宠 拼音:hù chǒng
倚仗恩宠。《后汉书·朱晖传》:“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 唐 康骈 《剧谈录·刘相国宅》:“其有冒官爵,叨货贿,怙宠专权,身存名灭者一何谬哉!”《明史·李贤传》:“ 达 ( 门达 )怙宠益骄, 贤 乘间復具陈 达 罪。”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御史 王奂曾 劾其怙宠非忠,忘本非孝。”词语解释:怙乱 拼音:hù luàn
谓乘乱取利。《左传·僖公十五年》:“且 史佚 有言曰:‘无始祸,无怙乱,无重怒。’” 杜预 注:“恃人乱为己利。”《孔丛子·独治》:“ 陈胜 既立为王,其妻之父兄往焉。 胜 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无加其礼。其妻之父怒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 唐 孟郊 《感怀》诗:“犹闻 汉 北儿,怙乱谋纵横。”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然当是之时,怙乱要生,靡所不有。”词语解释:怙险
凭恃险固词语解释:怙强 拼音:hù qiáng
以有强大力量而自恃。 唐 元结 《管仲论》:“吾属以礼义尊天子,以法度正诸侯,使小国不常患弱,大国不敢怙彊,此诚长世之策。”《新唐书·裴度传》:“ 李师道 怙彊, 度 密劝帝诛之。” 词语解释:怙终
仗恃作恶,终不悔改词语解释:怙气
仗持勇气词语解释:怙亲 拼音:hù qīn
谓依仗母后的宠爱,以亲贵自恃。《汉书·文三王传赞》:“﹝ 梁孝王 ﹞怙亲亡厌,牛祸告罚,卒用忧死。”词语解释:怙侈 拼音:hù chǐ
放纵奢欲。《书·毕命》:“怙侈灭义,服美于人。” 唐 颜真卿 《谢浙西节度使表》:“九州天险之地,六代帝王之都,是以 魏文 兴嗟,甘从南北之限; 苻坚 怙侈,爰丧百万之师。” 清 顾炎武 《〈朱子斗诗〉序》:“故其不肖者怙侈放辟,以为民害。”词语解释:怙冒 拼音:hù mào
(1).谓勤勉治国之大功。《书·康诰》:“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 王引之 曰:“怙,大也……冒,懋也。‘惟时怙冒’,言其功大懋勉也。”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秉德迪知, 周 之所以怙冒闻于上帝也。”参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
(2).犹丕冒。谓广被。 清 林则徐 《英夷兵船情形片》:“若其逕达 天津 ,求通贸易,谅必以为该国久受大皇帝怙冒之恩,不致遽遭屏斥。”词语解释:怙帱 拼音:hù chóu
庇护。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危蒙劻救之助,安被怙幬之福。”词语解释:怙恶不悛 拼音:hù è bù quān
坚持作恶,不肯改悔。语本《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宋史·王化基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法》:“各国同声其罪,视其悔祸之迟速,援赔偿兵费例,罚鍰以分劳各国。若必怙恶不悛,然后共灭其国。”词语解释:怙跋 拼音:hù bá
恃强好胜。《新唐书·房玄龄传》:“初,将军 丘师利 等皆怙跋攘袂,或指画自陈説。”词语解释:怙才骄物 拼音:hù cái jiāo wù
犹言恃才傲物。《南史·刘祥传论》:“若夫怙才骄物, 公旦 其犹病诸,而以 刘祥 居之,斯亡亦为幸焉。”词语解释:怙恶 拼音:hù è
坚持作恶。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幸而得归,反行饮至以告于先君之庙,甚哉其怙恶也。”《明史·唐枢传》:“ 薛良 怙恶,诚非善人。”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此固其人之骄傲怙恶有以致之,亦非朋友忠告之道也。”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若经此次劝告之后,尚有不知悛改,抗聚不散,扰害地方者,则是怙恶之徒,为我全 川 官民之公敌。”词语解释:怙顽不悛 拼音:hù wán bù quān
犹言顽固不化。《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词语解释:怙富 拼音:hù fù
依仗财势。《左传·昭公元年》:“无礼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韩彦古》:“其怙富玩世,狡獪每若此。”词语解释:怙过不悛 拼音:hù guò bù quān
坚持错误不改。 清 林则徐 《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倘再执迷不悟,不肯尽数缴呈,妄思存留售卖,是其有心违抗,怙过不悛。” 黄远庸 《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今如诸君约,苟能痛改前非,以国家为前提,则宽其既往……如仍怙过不悛,则 玉麟 辈一介武夫,为国家起见,惟知以武力判断。”词语解释:怙过 拼音:hù guò
坚持错误。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乾称下》:“始亦有意於善,而过则终成乎恶矣…… 王介甫 之所以怙过而取之於天下也。” 清 方苞 《记百川先生遗言》:“人不可以好名相疑,己不可怙过而谓民言不当。”词语解释:怙终不悛 拼音:hù zhōng bù quān
有所恃而终不悔改。语本《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 传:“怙姦自终,当刑杀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捨邪而适正。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水浒传》第九七回:“如将士怙终不悛,尔等军民……速当兴举大义。”《清史稿·圣祖纪二》:“朕曾敕责 第巴 具奏认罪,若怙终不悛,朕不轻恕也。”亦作“ 怙终不悔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 李定 言:知 湖州 苏軾 ……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词语解释:怙终不悔 拼音:hù zhōng bù huǐ
见“ 怙终不悛 ”。
词语解释:怙终不悛 拼音:hù zhōng bù quān
有所恃而终不悔改。语本《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 传:“怙姦自终,当刑杀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捨邪而适正。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水浒传》第九七回:“如将士怙终不悛,尔等军民……速当兴举大义。”《清史稿·圣祖纪二》:“朕曾敕责 第巴 具奏认罪,若怙终不悛,朕不轻恕也。”亦作“ 怙终不悔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 李定 言:知 湖州 苏軾 ……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