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队去声 [zài,载运][sài,边塞][详注1][ké ài][lài][cài][详注2][ài]

退[详注3][duì][bèi][《集韵》莫佩切,音妹。《博雅》好也。][详注4][duì,盘敦][lěi]


注1:裁 音在。亦制裁也。《谷梁传序》准裁靡定。《注》读去声。
注2:栽 音再。《说文》筑墙长板。《左传·桓五年》水昏正而栽。《注》设筑板。
注3:回 音悔。绕也。《左传·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读上声。又《集韵》《韵会》音缋。《前汉·赵充国传》回远千里。《注》回谓路迂回也,音胡悔反。又畏避也。《前汉·王温舒传》即有避回。《注》谓不尽意,捕击盗贼。又《盖宽饶传》刺举无所回避。
注4:谇 《广韵》苏内切《集韵》《韵会》苏对切,音碎。《前汉·贾谊传》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服虔曰》谇,犹骂也。《张晏曰》责让也。《师古曰》谇音碎。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tài 繁体或异体字:队韵

態 tài
〈名〉
  •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 同本义
  • 態,意态也。——《说文》。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 柔远能迩。——《虞书》。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
  •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
  • 尽态极妍。——·杜牧《阿房宫赋》
  • 密则无态。——·龚自珍《病梅馆记》
  • 情状,神情
  • 览将帅之变态。——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病态;情态;气态;液态;态色(踌躇满志的神色);态状(状态;状貌);态浓(妆扮浓艳)
  • 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𠀤他代切,音貸。 (队韵)
  • 《說文》意也。从心从能。《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或从人作㑷。
  • 又《集韻》乃代切,音耐。 (队韵)
  • 義同。
  • 又叶徒故切,音度。 (遇韵)
  • 《司馬相如·子虛賦》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𠫷受詘,殫覩衆物之變態。
  • 又叶他計切,音替。 (霁韵)
  • 《戰國策》科條旣備,民多僞態。《楚辭·九章》懲於羹者而吹𩐒兮,何不變此志也。欲釋階而登天兮。猶有曩之態也。
  • 又叶他禮切,音體。 (荠韵)
  • 《司馬相如·封禪書》白質黑章,其義可喜。旼旼穆穆,君子之態。
  • 又叶土宜切,音梯。
  • 《屈原·離騷》忳鬰悒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爲此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