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忮心 拼音:zhì xīn
嫉恨之心;妒忌之心。《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 唐 刘禹锡 《读〈张曲江集〉作》:“岂忮心失恕,阴謫最大,虽二美莫赎耶?” 宋 陆游 《跋〈东坡谏疏草〉》:“而 绍圣 诸人,乃遂其忮心,投之 岭 海必死之地。”词语解释:忮忍 拼音:zhì rěn
嫉妒残忍。《新唐书·狄仁杰传》:“ 仁杰 每以母子天性为言,后虽忮忍,不能无感,故卒復 唐 嗣。” 宋 无名氏 《梅妃传》:“ 明皇 耄而忮忍,至一日杀三子,如轻断螻蚁之命。” 明 方孝孺 《畏说》:“仁也,而或贼之以忮忍;义也,而或蔽之以利欲。”词语解释:忮狠
忌刻狠毒词语解释:忮毒
狠毒词语解释:忮害 拼音:zhì hài
忌刻残忍;嫉忌陷害。《汉书·匡衡传》:“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於罪。”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二竖非懵然笔墨,不识一字之流,徒以忮害名流,姓灭字毁。” 清 梅曾亮 《艾方来家传》:“然吾生平,於人物无忮害心,汝当知之。”词语解释:忮刻 拼音:zhì kè
褊狭刻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秦檜 ﹞明日入堂,忽问曰:‘闻昨日奏事甚久?’执政惶恐,曰:‘某惟诵太师先生勋德旷世所无,语终即退,实无他言。’ 秦公 嘻笑曰:‘甚荷!’盖已嗾言事上章。执政甫归閤子,弹章副本已至矣。其忮刻如此。”《明史·李善长传》:“ 善长 外宽和,内多忮刻。”《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待人傲慢骄奢,居心忮刻阴险。”词语解释:忮忌 拼音:zhì jì
嫉妒。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汝利心太重,忮忌心太重,机巧心太重。”词语解释:忮很 拼音:zhì hěn
亦作“ 忮佷 ”。 忌刻狠毒。《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宦吏忮佷,必欲自胜。”《新唐书·窦群传》:“ 羣 引 吕温 、 羊士諤 为御史。 吉甫 以二人躁险,持不下。 羣 忮很,反怨 吉甫 。”词语解释:忮忒 拼音:zhì tuī
嫉害变诈。《诗·大雅·瞻卬》:“鞫人忮忒,譖始竟背。” 毛 传:“忮,害也;忒,变也。” 朱熹 集传:“言妇寺能以其知辨穷人之言,其心忮害而变诈无常。”词语解释:忮罔 拼音:zhì wǎng
嫉忌欺骗。《明史·薛侃传》:“帝乃释 言 等,出 孚敬 密疏二示廷臣,斥其忮罔,令致仕。”《明史·张璁传》:“廷鞫事露,旨斥其忮罔。”词语解释:忮駻 拼音:zhì hàn
见“ 忮悍 ”。
词语解释:忮悍 拼音:zhì hàn
亦作“ 忮駻 ”。 嫉妒而凶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夷坚志》又有治妒龙事,以龙王夫人杀其妾,因置狱正其罪诛之。呜呼!安得天帝尽狱此辈,以为忮悍之戒哉!” 章炳麟 《訄书·学变》:“凡法家,以为人性忮駻,难与为善,非制之以礼,威之以刑,不肃。”词语解释:忮辩 拼音:zhì biàn
强辩。 晋 陶潜 《读史述·韩非》:“巧行居灾,忮辩召患,哀哉 韩生 ,竟死《説难》!”词语解释:忮恶 拼音:zhì è
狠毒。 苏曼殊 《遯迹记》:“外貌柔媚,内心忮恶。”词语解释:忮求 拼音:zhì qiú
嫉害贪求。语出《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 明 唐寅 《失题》诗:“於人无忮求,於世无乞索。”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三》:“此疆彼界,畛域攸分,厚己薄人,忮求无定,心不齐,力不足。”词语解释:忮横 拼音:zhì héng
忌刻专横。《明史·奸臣传·温体仁》:“ 体仁 荷帝殊宠,益忮横,而中阻深。”词语解释:忮悍 拼音:zhì hàn
亦作“ 忮駻 ”。 嫉妒而凶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夷坚志》又有治妒龙事,以龙王夫人杀其妾,因置狱正其罪诛之。呜呼!安得天帝尽狱此辈,以为忮悍之戒哉!” 章炳麟 《訄书·学变》:“凡法家,以为人性忮駻,难与为善,非制之以礼,威之以刑,不肃。”词语解释:忮克 拼音:zhì kè
猜忌好胜。 明 胡应麟 《诗薮·宋》:“若其人天资忮克,不足道也。”词语解释:忮嫉 拼音:zhì jí
妒忌。 清 无名氏 《英夷入粤纪略》:“詎料 湖南 兵心怀忮嫉,从后杀我水勇。”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 睿王 一薨,收孥削爵,反其所为,以快其忮嫉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