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御去声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共13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徒御强御服御将御抚御远御亵御官御
禁御调御驾御九御龙御傅御五御媵御
日御仆御月御奉御馆御上御跸御少御
侍御宾御引御长御六御总御施御流御
临御奏御羲御珍御诡御共御嬖御要御
对御当御执御献御正御内御骖御徙御
进御近御驺御射御防御简御幸御臣御
嫔御飙御备御僮御诸御辇御享御缉御
出御守御登御捍御见御王御张御周御
供御统御失御控御移御神御制御贽御

词语解释:徒御  拼音:tú yù
挽车、御马的人。《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毛 传:“徒,輦也。御,御马也。” 汉 张衡 《西京赋》:“徒御悦,士忘罢。” 唐 刘禹锡 《和董中庶古散调辞赠尹果毅》:“低徊顾徒御,惨色悬双眉。”《元史·文宗纪二》:“徒御弗慎,屨爽节宣。”
词语解释:禁御  拼音:jìn yù
(1).禁止;制止。《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故有铸钱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姧伪息。”《后汉书·朱暉传》:“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
(2).指禁止奸盗等犯罪活动的措施和效果。《新唐书·陆贽传》:“视姦盗有无以稽禁御,视选举众寡以稽风化。”
(3).同“ 禁籞 ”。 汉 扬雄 《羽猎赋》序:“然至羽猎,甲车戎马,器械储偫,禁御所营,尚泰奢丽夸詡,非 尧 、 舜 、 成汤 、 文王 三驱之意。”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配极玄都閟,凴虚禁御长。”一本作“ 禁籞 ”。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禁御皇居接,香畦鏤槛边。”
同“ 禁御 ”。 《淮南子·氾沦训》:“为鷙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而作为之铸金锻铁以为兵刃,猛兽不能为害。”
词语解释:日御  拼音:rì yù
(1).古代掌记天象历数之官。《左传·桓公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杨伯峻 注:“天子之日官定历以颁于诸侯,诸侯之日御奉之以授百官。” 唐 张说 《和张监观赦》:“日御临双闕,天街儼百神。”
(2).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名 羲和 。御,通“ 驭 ”。《楚辞·离骚》“吾令 羲和 弭节兮” 汉 王逸 注:“ 羲和 ,日御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赤槿颂》:“日御北至,夏德南宣。” 南朝 梁 沉约 《梁甫吟》:“龙驾有驰策,日御不停阴。”
(3).指太阳。 隋 江总 《芳林园天渊池铭》:“晓川漾碧,如日御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轮之驰水府。”
(4).指帝王的车驾。 唐 李乂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地出东郊迴日御,城临南斗度云车。” 唐 元稹 《进马状》:“臣职居守土,待从无因,羡魏闕之埃尘,犹随日御;恨 新丰 之鸡犬,亦听车音。” 唐 杜牧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应须日御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词语解释:侍御  拼音:shì yù
(1).侍奉(君王)。《书·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御之臣。”《史记·乐毅列传》:“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宋 苏辙 《梁惟简供备库使诰》:“朕惟崇庆,日总万机,号令所至,泽遍海内。况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执事之劳,而有不被其赐者乎?”《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礼部官见了 玉英 这个容仪,已是万分好了。但祇年纪幼小,恐不諳侍御,发回寧家。”
(2).侍奉君王的人。《书·冏命》:“昔在 文 武 ,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僕从,罔匪正人。” 孔 传:“小臣皆良,僕役皆正。”《列子·周穆王》:“既寤,所坐犹嚮者之处,侍御犹嚮者之人。”
(3).指帝王的侍姬。《公羊传·僖公二年》:“ 献公 朝诸大夫而问焉,曰:‘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其意也何?’诸大夫有进对者曰:‘寝不安与,其诸侍御有不在侧者与?’ 献公 不应。”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陛下的心事,臣等尽知,不过为皇嗣未生,东宫暂缺,故此要博选嬪妃,以充侍御耳。”
(4).泛指婢妾。《汉书·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 安 醉则裸行内,与后母及父诸良人、侍御皆乱。” 颜师古 注:“良人谓妾也。侍御则兼婢矣。”
(5).为尊者御车。《孔子家语·观周》:“ 公 曰:‘诺。’与 孔子 车一乘,马二疋,竖子侍御。”
(6).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后世因沿袭此称。 唐 李白 有《赠韦侍御黄裳》诗。 王琦 注引《因话录》:“御史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史,众呼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众呼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监察御忠,众呼亦曰侍御。” 明 车玺 《〈河汾诸老诗集〉序》:“侍御 沁水 李公 叔渊 企仰乡贤。”《花月痕》第二回:“一路萧萧疎疎,落起细雨来。同行一为 谢小林 侍御,一为 郑仲池 太史。”
(7).指专供帝王食用的极精细的米粮。《诗·大雅·召旻》“彼疏斯粺” 汉 郑玄 笺:“米之率,糲十,粺九,凿八,侍御七。” 孔颖达 疏:“其术在《九章·粟米之法》。彼云:‘粟率五十,糲米三十,粺二十七,凿二十四,御二十一。’言粟五升,为糲米三升。以下则米渐细,故数益少。四种之米,皆以三约之,得此数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摘注论语》:“王所食也,米至侍御而细极矣。”
词语解释:临御  拼音:lín yù
(1).谓君临天下,治理国政。《晋书·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当阳亲览,临御万国。”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折衝四表,临御八荒。”《旧唐书·宪宗纪论》:“及上自藩邸监国,以至临御,讫于 元和 ,军国枢机,尽归之於宰相。”《宋史·外国传五·注辇》:“廓明明之德以临御下民,怀翼翼之心以昭事上帝。至仁不伤於行韦,大信爰及於渊鱼。”《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却説我大 清 圣祖 康熙 佛爷在位,临御六十一年,厚泽深仁,普被寰宇。”
(2).谓皇帝坐朝或临幸至某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朝班》:“朝班自有定式,今上久不临御,班行遂无定序。”《清史稿·礼志四》:“帝临御园中,遇列圣诞辰,忌辰,令节,朔、望、并拈香行礼。”
词语解释:对御  拼音:duì yù
谓皇帝赐宴,与群臣共饮。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正月十四日,车驾幸 五岳观 迎祥池 ,有对御。”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至凡大礼后恭谢,上元节游春,或幸 金明池 琼花,从臣皆扈蹕而随车驾,有小燕,谓之对御。”
词语解释:进御  拼音:jìn yù
(1).指为君王所御幸。《诗·召南·小星序》:“小星,惠及下人也。夫人无妬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於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后汉书·李固传》:“可令中宫博简嬪媵,兼採微贱宜子之人,进御至尊,顺助天意。” 清 唐甄 《潜书·抑尊》:“人君之於妻,异宫而处,进御有时,则曰天子之匹,与庶人异。”
(2).犹进呈。 汉 东方朔 《七谏·乱》:“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繁积於 宣 时,校閲於 成 世,进御之赋千有餘首,讨其源流,信兴 楚 而盛 汉 矣。” 章炳麟 《訄书·别录乙》:“故 玄曄 命録札记进御,又时时令参订 朱熹 书。”
词语解释:嫔御  拼音:pín yù
古代帝王、诸侯的侍妾与宫女。《左传·哀公元年》:“今闻 夫差 ,次有臺榭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 杜预 注:“妃嬙,贵者;嬪御,贱者,皆内官。” 唐 康骈 《剧谈录·孟才人善歌》:“ 孟才人 善歌,有宠於 武宗 皇帝,嬪御之中莫与为比。”《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及在旁嬪御,一齐笑将起来。”
词语解释:出御  拼音:chū yù
(1).出外娶妻;到外地入赘。《吕氏春秋·上农》:“苟非同姓,农不出御,女不外嫁,以安农也。” 高诱 注:“御,妻也。”
(2).出外治理。 晋 陆云 《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之一:“知机日难,子达其微。入辅帷幄,出御千里。”《晋书·齐王攸传》:“古者九命作伯,或入毗朝政,或出御方岳。”
(3).帝王车驾临幸。《明史·刘宗周传》:“乞陛下出御 皇极门 ,延见百僚,明言宗庙山陵在此,固守外无他计。”
词语解释:供御  拼音:gòng yù
供给。亦指供给之物。 宋 陈师道 《佛指记》:“皇师伐 蜀 ,曹卒有在行者……老而归兵,乞丐道路, 开元寺 法华院 僧闻而收之,厚其供御。”
进奉于帝王。《宋书·张永传》:“纸墨皆自营造。上每得 永 表啟,輒执玩咨嗟,自叹供御者了不及也。”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东溪北苑供御餘, 王 家 叶 家长白芽。”
词语解释:强御  拼音:qiáng yù
亦作“彊御”。
(1).豪强,有权势的人。《诗·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御。”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今放民於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彊,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 晋 之 董狐 , 齐 之 南史 ,此其上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被纠》:“近日地方使君,逞风力者,动云不畏强御,然则强御乃我辈也。” 冰心 《〈1959-1961儿童文学选〉序》:“这些故事中的儿童,都是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不怕艰难,不畏强御的。”
(2).强而有力;有力的保卫者。《左传·昭公十二年》:“ 穆子 曰:‘吾军帅彊御,卒乘竞劝,今犹古也, 齐 将何事?’”《国语·周语中》:“ 晋 得其民,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是有五胜也:有辞,一也;得民,二也;军帅强御,三也;行列治整,四也;诸侯辑睦,五也。” 明 何景明 《用直》:“故直节之士,邦之司绳,而国之强御也。”
词语解释:调御  拼音:diào yù
(1).调教驾御。《无量义经·德行品》:“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象马师,能调无不调。” 唐 柳宗元 《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摄取调御,凡归於正真者,动而成羣,不自知其教。”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一:“若踶囓之马,调御有道,久则自然驯熟。”
(2).佛教语。“ 调御丈夫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劝请调御,常住世间,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 唐 柳宣 《与翻经大德等书》:“僕心怀正路,行属归依,以实际为大觉,玄躯无为,是调御法体。”
词语解释:仆御  拼音:pú yù
(1).驾车马者。《列子·汤问》:“ 来丹 遂适 卫 ,见 孔周 ,执僕御之礼,请先纳妻子,后言所欲。”《史记·管晏列传》:“今子长八尺,乃为人僕御。” 晋 石崇 《王明君词》:“僕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唐 韦应物 《送令狐岫宰恩阳》诗:“离人起视日,僕御促前征。”
(2).泛指仆役。 清 钱谦益 《妻施氏加封恭人制》:“珩璜之训,以勗子孙;布素之风,以敕僕御。”
词语解释:宾御  拼音:bīn yù
宾客和驭手。《文选·鲍照〈东门行〉》:“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张铣 注:“宾,谓送别之人;御,御车者。”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生自尔情义日洽,荣曜日盛。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於王者。”
词语解释:奏御  拼音:zòu yù
上奏帝王。《汉书·霍光传》:“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 光 ,然后奏御天子。”《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事毕奏御,赐葛布各有差。”
词语解释:当御  拼音:dāng yù
(1).以次侍寝。《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妇人不当御。” 陈澔 集说:“御,侍御寝宿也。”
(2).犹值班。《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秦伯 之弟 鍼 如 晋 修成, 叔向 命召行人 子员 。行人 子朱 曰:‘ 朱 也当御。’” 杨伯峻 注:“当御犹今之值班。”《文选·张衡〈西京赋〉》:“内有常侍謁者,奉命当御。” 李善 注:“奉传詔命,而递当进也。”
(3).掌管统治。《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遣 操 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 操 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 张铣 注:“当御谓万事自当理之,不令上知也。”
抵挡。《后汉书·虞诩传》:“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东,虽 賁 育 为卒, 太公 为将,犹恐不足当御。”
词语解释:近御  拼音:jìn yù
指帝王的亲近侍从。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留守内监为僧者曰 于文焕 ,君一日行道,见其横肆,立呼至杖之。於是 热河 内府总管怒奏君擅杖近御。”
词语解释:飙御  拼音:biāo yù
犹神驾。 唐 皮日休 《奉和再招》:“飆御已应归杳眇,博山犹自对氛氲。” 宋 王珪 《大飨明堂庆成诗》:“邃幄留飆御,清坛堕月津。”《宋史·乐志七》:“肃肃飆御,神戾于天。”
词语解释:守御  拼音:shǒu yù
防守;防御。《国语·齐语》:“君有攻伐之器,小国诸侯有守御之备,则难以速得志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盖 墨翟 , 宋 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 唐 韩愈 《上留守郑相公启》:“坐军营,操兵守御,为留守出入前后驱从者,此真为军人矣。” 宋 秦观 《病犬》诗:“犬以守御用,老惫将何为。” 清 顾炎武 《军制论》:“而兵再增,制再变,屯卫者曰:‘我乌知兵?转漕耳,守御非吾任也。’” 吴祖缃 《山洪》二六:“现在 南陵 和 清弋江 的驻军将加紧调到 黄柏岭 和 万峻岭 守御,游击队也在准备出动。”
同“ 守御 ”。 《汉书·郊祀志上》:“ 匈奴 数入边,兴兵守御。”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辱我於大家之众,一死也;归不关闭,二死也;卧不守御,三死也。”《三国志·吴志·华覈传》:“ 蜀 为西藩,土地险固,加承 先主 统御之术,谓其守御足以长久,不图一朝奄至倾覆。”
词语解释:统御  拼音:tǒng yù
(1).统率;统领。《孔丛子·儒服》:“夫儒者居位行道,则有衮冕之服;统御师旅,则有介胄之服。”《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朕为一国之主,统御万邦,卿湏尽节存忠,不得因巡易志。” 前蜀 杜光庭 《道门为皇帝醮太一并点金箓灯词》:“统御之权,归於至圣,天命帝以司牧,帝承天而抚临。”
(2).控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 大棘乡 ,故 安平县 也。士人敦惷,易以统御。”《周书·李和传》:“父 僧养 ,以累世雄豪,善于统御,为 夏州 酋长。” 郭沫若 《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伟大的人便能以后谢的精神力量统御早衰的肉体官能,决不向老衰屈伏。”
词语解释:服御  拼音:fú yù
亦作“ 服驭 ”。
(1).指服饰车马器用之类。《史记·孝文本纪》:“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 唐 沉既济 《枕中记》:“衣装服驭,日益鲜盛。” 宋 曾巩 《殿中监制》:“总监六尚之官,以供服御之事。” 元 《日损斋笔记·辩史》:“公与语,大悦,即令授馆而礼遇焉,供张服御之盛,比他重客有加,人咸惊讶。”
(2).谓驾驭车马。《荀子·王霸》:“ 王良 、 造父 ,善服驭者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服御顺志,驰骤合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周弘正 为 宣城王 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
(3).使用;役使。《战国策·赵策四》:“ 叶阳君 、 涇阳君 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永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从军》诗之十八:“泽雉虽飢,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
词语解释:驾御  拼音:jià yù
亦作“ 驾驭 ”。
(1).驾驶车马。《吕氏春秋·尊师》:“视舆马,慎驾御;适衣服,务轻煗。”《淮南子·修务训》:“马不可化,其可驾御,教之所为也。” 唐 黄滔 《水殿赋》:“天子乃纵巡游,极驾驭,登巨舰以龙跃,扩深扃而虎踞。” 清 钱澄之 《田园杂诗》之二:“教我驾驭法,使我牛背行。”
(2).驱使;控制。《三国志·吴志·张昭传》:“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羣贤。” 晋 陶潜 《孟府君传》:“﹝ 桓温 ﹞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御卿。’”《周书·文帝纪下》:“恩信被物,能驾驭英豪,一见之者,咸思用命。”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茅盾 《子夜》十四:“一会儿,他觉得 屠维岳 这人本来就不容易驾驭:倔强,阴沉,胆子忒大。”
词语解释:月御  拼音:yuè yù
(1).亦作“ 月驭 ”。古代神话中为月亮驾车的神。亦借指月亮。《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月一名夜光,月御曰 望舒 ,亦曰 纤阿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纤阿 为御”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 纤阿 ,月御也。” 司马贞 索隐引 乐产 曰:“ 纤阿 ,山名,有女子处其巖,月歷巖度,跃入月中,因名月御也。” 清 曹寅 《雨霁半阁玉兰初开忆西轩依安节韵》:“有分千巵迎月御,儘倾残醖洗梅粧。”《镜花缘》第六七回:“功媲 风媧 之炼石,道符月驭以行天。”
(2).月车。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尺波寸景,大力所不能驻;月御日车,雄才莫之能遏。”
词语解释:引御  拼音:yǐn yù
谓妃嫔等受召侍寝。《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遂以为贵人。常特被引御,从容辞於帝。”
词语解释:羲御  拼音:xī yù
同“ 羲驭 ”。 明 王世贞 《沉启南春山欲雨图歌》:“已应羲御走骄日,或有雷门呼蛰龙。” 清 姚鼐 《题花坞夕阳迟图》诗:“分明羲御长停处,正在凌云一笑时。”
词语解释:执御  拼音:zhí yù
(1).驾车。《论语·子罕》:“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吾执御矣。’”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杨公完偶》:“本当执御以侍 晏婴 ,非敢泛舟而希 范蠡 。”
(2).犹掌事。 唐 杨炯 《隰川县令李嘉墓志铭》:“将军 李牧 ,人主愿其同时; 河 尹 李膺 ,天下思其执御。”
词语解释:驺御  拼音:zōu yù
(1).驾驭车马的人。 南朝 梁 何逊 《早朝车中听望》诗:“胥徒纷络绎,騶御各西东。”《朱子语类》卷一三六:“若 杨綰 用,而大臣损音乐,减騶御,则人岂可不有以养素自重耶?”
(2).指车马、随从。《醒世恒言·陈孝基陈留认舅》:“一月后,有亲女从 洛中 回来,至 张 家弔奠,述云,某日於 嵩山 游玩,忽见旌幢騶御满野。” 清 徐乾学 《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 许侯 分符万里去,晓发 青门 拥騶御。”
词语解释:备御  拼音:bèi yù
(1).见“ 备御 ”。
(2).充当裁决者。《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亦作“ 备御 ”。 防备。《国语·周语下》:“将民之与处而离之,将灾是备御而召之,则何以经国?”《左传·昭公三十年》:“以敝邑居大国之间,共其职贡,与其备御不虞之患,岂忘共命!”《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又劝 权 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 曹公 不能下而退。” 宋 苏舜钦 《赠太子太保韩公行状》:“使齎手詔问攻守方略,公画备御之策甚详。” 清 王韬 《弢园文录·变法中》:“ 中 西同有备御,而彼之炮臺、水雷,独擅其胜。”
词语解释:登御  拼音:dēng yù
(1).举用。 汉 蔡邕 《释诲》:“ 倕氏 兴政於巧工, 造父 登御於驊騮。”
(2).进荐给帝王。《后汉书·皇后纪序》:“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 唐 韩愈 《苦寒》诗:“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憸。”
词语解释:失御  拼音:shī yù
亦作“ 失驭 ”。 失去驾驭。指丧失统治能力。《文选·陆机〈辩亡论上〉》:“昔 汉氏 失御,姦臣窃命。” 李善 注:“《答宾戏》曰:‘王涂芜秽, 周 失其御。’”《旧唐书·任瓌传》:“ 隋氏 失驭,天下沸腾。” 明 钱嶪 《悯黎咏》序:“ 嘉靖 戊申, 崖 吏失御。”
词语解释:将御  拼音:jiāng yù
统率。《后汉书·袁绍传》:“ 绍 遂领 冀州 牧,承制以 韩馥 为奋威将军,而无所将御。”《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将御,犹言统御也。”
词语解释:九御  拼音:jiǔ yù
(1).即九嫔。《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 韦昭 注:“九御,九嬪也。”详“ 九嬪 ”。
(2).即女御。宫中女官,掌女工及侍御之事。共八十一人,分九组轮流侍御,故称。《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九嬪,以妇职之法教九御。” 郑玄 注:“九御,女御也。九九而御於王,因以号焉。” 贾公彦 疏:“女御八十一人,九人为一属。属犹聚也。九人同时御,又同为丝枲之事。” 孙诒让 正义:“九九而御於王,即《九嬪》注所谓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是也。” 宋 苏轼 《内中御侍以下贺皇太后年节词语》:“仪型九御,恭俭闻于遐邇。”
词语解释:九嫔  拼音:jiǔ pín
宫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周礼·天官·内宰》:“九嬪掌妇学之灋,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於王所。”《礼记·昬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历代王朝多有九嫔之制。 晋 以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 唐 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见《晋书·舆服志》《新唐书·后妃传上》
词语解释:奉御  拼音:fèng yù
(1).奉召进见。《庄子·则阳》:“ 史鰌 奉御而进所,搏币而扶翼。” 陈鼓应 注引 方扬 说:“奉御,犹今言召对。”
(2).官名。 隋 殿内省设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六局,每局各置奉御二人总领之。见《隋书·百官志下》。因奉御掌天子供奉,故 元 明 戏曲中亦用以指宦官。 明 无名氏 《下西洋》:“小官乃奉御 刘林保 是也,奉圣人的命,与同太监 三保 下西洋国和番。”
词语解释:长御  拼音:cháng yù
常法。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又有以见绥世之长御,识人情之大方。”
汉 皇后宫内女官名。宫女之长。《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使舍人 无且 持节夜入 未央宫 殿 长秋门 ,因长御 倚华 具白皇后。”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汉仪注》女长御比侍中,皇后见娙娥以下,长御称谢。”《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宫长 李南 以詔书取儿去”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汉仪注》有女长御,比侍中。宫长岂此邪?”
词语解释:珍御  拼音:zhēn yù
(1).供御用的珍贵食物。《后汉书·独行传·李业》:“四时珍御,不以忘君。”《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珍御,谓食珍之供进者。”
(2).谓珍爱并享用。 宋 黄庭坚 《谢张泰伯惠黄雀鲊》诗:“南包解京师,至尊所珍御。” 明 郑真 《题红梅》诗:“调羹誓许供珍御,却笑春风上玉肌。”
词语解释:献御  拼音:xiàn yù
指进献食物给皇上。《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三国志·吴志·朱治传》:“﹝ 治 ﹞每岁时献御, 权 答报过厚。” 唐 韩愈 《归彭城》诗:“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词语解释:射御  拼音:shè yù
(1).射箭御马之术。古代六艺中的两种,都属尚武的技艺。《书·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违。”《国语·楚语上》:“﹝ 申公巫臣 ﹞使其子 狐庸 为行人於 吴 ,而教之射御,导之伐 楚 。”
(2).泛指战术技能等武事。 唐 陆贽 《策问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选士废射御之仪,教人无搜狩之礼。” 清 孙枝蔚 《少狂喜文章》诗:“问以射御事,逡巡谢不能。”
词语解释:僮御  拼音:tóng yù
仆婢。《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勑制僮御,内外諮禀,事同成人。” 李贤 注引《广雅》:“僮、御,皆使者。”
词语解释:捍御  拼音:gǎn yù
防御;抵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扞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 周 。 召穆公 亦云。” 汉 蔡邕 《黄钺铭》:“始受旄鉞金鼓之任,扞御三垂。”《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 李嗣昭 与 李嗣源 夜入 汴 军,斩将搴旗,敌人扞御不暇,自相惊扰。” 明 宋濂 《故朝列大夫苏公墓志铭》:“煦嫗扞御一以恩,设心不让 汉 吏循。”
词语解释:控御  拼音:kòng yù
犹防御。《宋史·李纲传》:“七日议守。谓敌情狡獪,势必復来,宜於沿 河 、 江 、 淮 措置控御,以扼其衝。”
亦作“ 控驭 ”。 驭马使就范。引申指控制,驾驭。 汉 傅毅 《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迟速承意,控御缓急,车音若雷,騖骤相及。”《晋书·慕容垂载记》:“ 洛阳 四面受敌,北阻 大河 ,至於控驭 燕 赵 ,非形胜之便。” 唐 秦韬玉 《紫骝马》诗:“若遇丈夫能控御,任从骑取觅封侯。”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褶作画图》:“昨见《杨妃上马图》袖轴一卷,真 宋 奇物……控御拥妃上马者四人,随行而挟枕被者三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六章:“目前这孤城确实难守,而 夏某 最为可虑。我们既无良法控驭,又不可打草惊蛇,只好听其自然。”
词语解释:抚御  拼音:fǔ yù
犹抚驭。《宋书·沉文秀传》:“ 文秀 善於抚御,将士咸为尽力,每与虏战,輒摧破之。”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王郢 叛, 赵相 以抚御失宜致仕。” 明 韩邦靖 《关中》诗:“飢荒失抚御,盗贼遂纵横。”
词语解释:龙御  拼音:lóng yù
见“ 龙驭 ”。
词语解释:龙驭  拼音:lóng yù
亦作“ 龙御 ”。
(1).《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爰上 羲和 ,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注:“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御之。日至此而薄於 虞泉 , 羲和 至此而廻。六螭,即六龙也。”后因以“龙驭”指太阳。《艺文类聚》卷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赐历表》:“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薄,凤职是司,曾无昃眺。” 南朝 陈 张正见 《轻薄篇》:“莫嫌龙驭晚,扶桑復浴鸦。”
(2).指天子车驾。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天地旋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3).借指皇帝。 前蜀 韦庄 《喻东军》诗:“四年龙驭守 峨嵋 ,铁马西来步步迟。”
(4).谓君临天下。 唐 钱起 《观法驾自凤翔回》诗:“圣情苏品物,龙御闢云雷。”一本作“ 龙驭 ”。
(5).婉词。谓帝王去世。《明史·方从哲传》:“以药尝试,先帝龙驭即上昇。”参见“ 龙驭上宾 ”。
词语解释:龙驭上宾  拼音:lóng yù shàng bīn
亦作“ 龙御上宾 ”。
词语解释:馆御  拼音:guǎn yù
谓设馆台以迎接神仙。《后汉书·班固传下》:“ 建章 甘泉 ,馆御列仙,孰与灵臺明堂统和天人?” 李贤 注:“馆御谓设臺以进御神仙也。”
词语解释:六御  拼音:liù yù
亦作“ 六驭 ”。 指天子的车驾。语出《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唐 杜审言 《扈从出长安应制》诗:“分野都畿列,时乘六御均。”《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二·齐南郊乐歌》:“四金耸衞,六驭齐轮。”
词语解释:诡御  拼音:guǐ yù
犹诡遇。 宋 熊鉌 《谢贡举启》:“我知科举乃进身之初,寧忍获禽於诡御?已置得失於度外,敢期摸索於暗中。”参见“ 诡遇 ”。
词语解释:诡遇  拼音:guǐ yù
(1).谓违背礼法,驱车横射禽兽。《孟子·滕文公下》:“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 赵岐 注:“横而射之,曰诡遇,非礼之射,则能获十。” 朱熹 集注:“诡遇,不正而与禽遇也。” 汉 刘向 《说苑·修文》:“不失其驰,不抵禽,不诡遇,逐不出防,此苗獮蒐狩之义也。” 汉 张衡 《东京赋》:“驭不诡遇,射不翦毛。”
(2).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取得某种东西。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故 孟之反 以不伐获圣人之誉, 管叔 以辞赏受嘉重之赐,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 唐 白居易 《适意》诗之二:“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 景耀月 《古诗》:“诡遇谋人国,隘者或见丑。”
词语解释:正御  拼音:zhèng yù
谓供奉帝王的物品。《宋书·明帝纪》:“上奢费过度,务为彫侈。每所造制,必为正御三十副,御次、副又各三十,须一物輒造九十枚,天下骚然,民不堪命。”
词语解释:防御  拼音:fáng yù
(1).防守,抵御。《吕氏春秋·论人》:“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先是贵院会同本司具题用银一万两,募 山东 兵三千名,到 江 南防御。”
(2).关禁。指防守抵御的设施。《后汉书·班固传下》:“且夫辟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 李贤 注:“防御谓关禁也。”
(3).防备,戒备。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此人必有异谋,不可不加防御。” 丁玲 《阿毛姑娘》第一章三:“开始是囝囝的笑,抹去她所有对人的防御的心。”
(4).本为官名。防御使的简称。后渐成为对士绅的尊称,与员外、朝奉相似。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徐防御》:“适 显仁太后 患目疾,访草泽医,遂获展效,补官与宅,锡賚不胜计,称为 徐防御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那市上有个富户 吴防御 ,妈妈 潘氏 ,止生一子,名唤 吴山 。”
(5). 清 代驻防旗兵低级军官之名,设于佐领之下。
词语解释:诸御  拼音:zhū yù
(1).嫔妃。《庄子·德充符》:“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 成玄英 疏:“夫帝王宫闈,拣择御女,穿耳翦爪,恐伤其形。”
(2).官名。军中理事官员。《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 吴 。” 司马贞 索隐:“诸御谓诸理事之官在军有职掌者。”
(3).复姓。 春秋 齐 有 诸御鞅 。见《左传·哀公十四年》
词语解释:见御  拼音:jiàn yù
得到帝王临幸。《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懿献梁皇后》:“帝虽迫畏 梁冀 ,不敢谴怒,然见御转稀。”
词语解释:移御  拼音:yí yù
指帝王迁徙所居。亦为帝后死的婉词。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悲黻筵之移御,痛翬褕之重晦。”《宋史·吴猎传》:“上趣大内,将移御。”
词语解释:远御  拼音:yuǎn yù
统治远方。 宋 张方平 《除韩琦守司徒兼侍中镇安武胜等军节度使制》:“朕光宅万邦,肇新骏命,正权纲之远御,审名器之大方。”
词语解释:傅御  拼音:fù yù
辅佐王或诸侯治事之官。《诗·大雅·崧高》:“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郑玄 笺:“傅御者,贰王治事,谓冢宰也。” 朱熹 集传:“傅御, 申伯 家臣之长也。”
词语解释:上御  拼音:shàng yù
帝王服用的器物。《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明年,诸王就国, 邓太后 特听 清河王 置中尉、内史,赐什物皆取乘舆上御,以 宋衍 等并为 清和 中大夫。”
词语解释:总御  拼音:zǒng yù
亦作“ 总驭 ”。 统领。《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论》:“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人物志·材能》“有自任之能” 北魏 刘昞 注:“修己洁身,总御百官。”《隋书·豆卢勣传》:“ 勣 器识优长,气调英远,总驭藩部,风化已行。” 平佚 《临时政府成立记》:“此十三省,均赞成组织临时政府总驭全国之説。”
词语解释:共御  拼音:gòng yù
亦作“ 共御 ”。 谓恭肃己身以抵御不祥。共,通“ 恭 ”。《左传·昭公十二年》:“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 杜预 注:“桃弧、棘矢,以御不祥。”《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能攘木鸟之妖,致百年之寿,所谓‘六沴作见,若是共御,五福乃降,用章于下’者也。” 颜师古 注:“共,读曰恭。御,读曰御。言恭己以御灾也。”一说犹进奉,贡献。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 昭 十二年《传》:‘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按:共、御二字同义。御与‘御’通。《广雅·释詁》:‘供奉献御,进也。’‘共御’犹曰共奉献御。质言之,则止是以共王事耳。御亦共也, 杜 注曰:‘以御不祥’,失之。”
词语解释:内御  拼音:nèi yù
(1).即女御。宫中女官。《列子·汤问》:“王以为实人也,与 盛姬 内御并观之。”
(2).侍女。《仪礼·既夕礼》:“其母之丧,则内御者浴。” 郑玄 注:“内御,女御也。” 贾公彦 疏:“以妇人称内故,以女御为内御。妇人不死男子之手,故知内御,女御也。天子八十一御妻亦曰女御,与此别也。”
(3).指内侍之官。《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 尹知章 注:“谓内侍之官也。”
(4).谓与妇人同房。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三年丧不内御,礼之禁也。”《南史·后妃传上·宋顺陈太妃》:“ 明帝 素肥,晚年废疾不能内御,诸弟姬人有怀孕者,輒取以入宫。”
词语解释:简御  拼音:jiǎn yù
谓拣送帝王阅览。 北魏 崔鸿 《呈奏〈十六国春秋〉表》:“徒窃慕古人立言美意,文致疏鄙,无一可观。简御之日,伏深惭悸。”
词语解释:辇御  拼音:niǎn yù
皇帝的车舆。 清 顾炎武 《王太监墓》诗:“地切山陵閟,魂扶輦御恭。”
词语解释:王御  拼音:wáng yù
帝王宫中的女官。《国语·周语上》:“公行下众,王御不参一族。” 韦昭 注:“御,妇官也。”
词语解释:神御  拼音:shén yù
(1).对帝王出行的美称。《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神御出瑶軫,天仪降藻舟。” 吕向 注:“神,天,皆谓帝也。御,幸也。”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礼上表》:“吉蠲为庆,神御方休。”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神御既往,仙游斯藐。”
(2).先朝帝王的肖像。御,谓御容。《宋史·礼志九》:“国家道观佛寺,并建别殿,奉安神御。”《宣和遗事》后集:“ 高宗 离 建康 ,幸 浙西 ,詔改 杭州 为 临安府 ,先令奉太庙 艺祖 以下九庙神御如 临安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二年》:“癸亥,奉迁 真宗 神御于 万寿观 延圣殿 。”
词语解释:亵御  拼音:xiè yù
近侍。《诗·小雅·雨无正》:“曾我暬御,憯憯日瘁。” 毛 传:“暬御,侍御也。” 唐 陆贽 《兴元论中官及朝官赐名定难功臣状》:“陛下惠霑暬御,仁洽庶僚。”《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三年》:“今经筵多领以职事臣,不踰数刻已罢,而暬御小臣,恆侍左右,何益於盛德哉!” 清 陈康祺 《良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固当引为己咎;若方技小臣,走奔暬御,岂足责哉!”
词语解释:五御  拼音:wǔ yù
同“ 五驭 ”。 《梁书·张率传》:“总三才而驱鶩,按五御而超攄。”
词语解释:跸御  拼音:bì yù
谓古时帝王出行,禁止行人车马通行以清道。《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祝融 警而蹕御兮,清雰气而后行。”
词语解释:施御  拼音:shī yù
犹驾驭。 汉 班固 《东都赋》:“ 由基 发射, 范氏 施御。弦不睼禽,轡不诡遇。”
词语解释:嬖御  拼音:bì yù
(1).宠幸。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厨无宿肉,器不鏤雕,夙丧嬪儷,妾不嬖御。”
(2).受宠幸的姬妾、侍臣。《逸周书·祭公》:“汝无以嬖御固庄后。” 孔晁 注:“嬖御,宠妾也。”《宋史·吴泳传》:“毋以旨酒违善言,毋以嬖御嫉庄士。”
词语解释:骖御  拼音:cān yù
见“ 驂驭 ”。
词语解释:骖驭  拼音:cān yù
亦作“ 驂御 ”。 即骖乘。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梦赵六》诗:“ 宋 侯逢圣君,驂驭游青云。” 唐 王维 《过太乙观贾生房》诗:“谬以道门子,徵为驂御臣。”参见“ 驂乘 ”。
词语解释:幸御  拼音:xìng yù
(1).指帝王巡游时驻跸。《汉书·召信臣传》:“ 竟寧 中,徵为少府,列於九卿,奏请 上林 诸离远宫舘稀幸御者,勿復缮治共张。”
(2).指曾与帝王同房。《后汉书·荀爽传》:“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
词语解释:享御  拼音:xiǎng yù
谓保有帝位。《后汉书·安帝纪论》:“ 孝安 虽称尊享御,而权归 邓氏 。”
词语解释:张御  拼音:zhāng yù
帷帐陈设。张,通“ 帐 ”。《汉书·黥布传》:“ 布 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 汉王 居, 布 又大喜过望。” 颜师古 注:“美其帷帐,厚其饮食,多其从官,以悦其心。”
词语解释:制御  拼音:zhì yù
控制,防备。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居其上者制御小人,切不可失其机,乃贾害之速也。”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人主制御梟将之术,如养鹰一般,饥则附人,饱则颺去。”《明史·外国传三·日本》:“但海寇出没无常,两地官弁不能通摄,制御为难。”
统治,控制。《史记·秦始皇本纪》:“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 宋 苏洵 《御将》:“人君当观其才之大小而为之制御之术,以称其志。”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已而教皇以其权力,制御全 欧 ,使列国靡然受圈。”
词语解释:官御  拼音:guān yù
犹官吏。《文子·精诚》:“故田者不强,囷仓不满;官御不励,诚心不精;将相不强,功烈不成。”《史记·龟策列传》:“官御不彊,其势不成;大将不彊,卒不使命。” 汉 王充 《论衡·命禄》:“故官御同才,其贵殊命;治生钧知,其富异禄。”
词语解释:媵御  拼音:yìng yù
(1).古婚礼中男女双方的侍从。《仪礼·士昏礼》:“媵御沃盥交。” 贾公彦 疏:“云媵,送也,谓女从者,即姪娣也。云御……谓夫家之贱者也。”
(2).指姬妾。《后汉书·袁术传》:“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紈,厌粱肉。” 明 何景明 《封承德郎礼部主事李公行状》:“性忍慾,不畜媵御,终其身。”
词语解释:少御  拼音:shǎo yù
太仆卿的别称。 宋 苏轼 《与黄师是书》:“少御之除,未满公论,但朝廷正欲君子在内耳。”按,据《宋史·黄寔传》, 黄寔 (字 师是 )时除太仆卿。
词语解释:流御  拼音:liú yù
古代一种刑罚。把罪人流放到边地守御。《隋书·高祖纪上》:“ 帝唐 崇山 之罚,仅可方此, 大汉 流御之刑,是亦相匹。”
词语解释:要御  拼音:yào yù
拦阻控制。《淮南子·俶真训》:“若夫无秋豪之微,芦苻之厚,四达无境,通于无圻,而莫之要御夭遏者,其袭微重妙,挺挏万物,揣丸变化,天地之间,何足以论之!”
词语解释:徙御  拼音:xǐ yù
谓帝王出行。《魏书·尒朱荣传》:“朕徙御北徂,劬劳鞍甲。”
词语解释:臣御  拼音:chén yù
臣妾仆御。《国语·吴语》:“今孤不道,得罪於君王,君王以亲辱於孤之弊邑,孤敢请成,男女服为臣御。”
词语解释:缉御  拼音:jī yù
谓侍者连续更替地侍候着。《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郑玄 笺:“缉,犹续也;御,侍也。兄弟之老者既为设重席,授几又有相续代而侍者。”一说,恭敬不安貌。 毛 传:“缉御,踧踖之容也。”
词语解释:周御  拼音:zhōu yù
指 周穆王 御八骏周行天下。《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 周 御穷辙跡, 夏 载歷山川。” 李善 注:“《左氏传》:右尹 子革 对 楚王 曰:昔 周穆王 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有车辙马跡焉。”
词语解释:贽御  拼音:zhì yù
谓执鞭驭车。亦指驭车之人。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三》:“所谓以人教者,非独妙选儒臣也,即左右贄御之人,尤所不可忽也。” 清 孙枝蔚 《卫武公规箴图》诗:“旅賁与贄御,其职葢已卑。”
共13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