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共190,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吾徒钓徒俗徒蹠徒烝徒刑徒辟司徒杖徒
岂徒学徒高阳徒信徒与徒役徒选徒弛刑徒
酒徒门徒金徒僧徒卒徒黥徒工徒出徒
非徒无徒征徒薄徒匪徒三千徒道徒亡徒
司徒凶徒朋徒宾徒息徒行徒义徒恶徒
不徒旧酒徒缁徒公徒蒸徒从徒掌徒市井徒
生徒饮徒猎徒狂徒强徒叛徒枭徒官徒
人徒师徒登徒逆徒士徒马徒邪徒大司徒
家徒胥徒圣徒常徒囚徒贼徒狎徒党徒
车徒博徒迷徒问徒寡徒烟波徒驺徒优徒

词语解释:吾徒  拼音:wú tú
(1).我的门徒。《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犹我辈。 汉 班固 《答宾戏》:“ 孔 终篇於西狩,声盈塞於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 五代 伍乔 《龙潭张道者》诗:“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明 高启 《送虚白上人序》:“ 虚白 之贤,不唯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
词语解释:岂徒  拼音:qǐ tú
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 文昭 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 唐 勃 ,应遣颂声如 汉 褒。”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词语解释:酒徒  拼音:jiǔ tú
嗜酒的人。《韩非子·诡使》:“今死士之孤飢饿乞於道,而优笑酒徒之属乘车衣丝。” 唐 韦应物 《酒肆行》:“ 长安 酒徒空扰扰,路傍过去那得知。” 清 龚諴 《二月望日西涧佥宪招饮》诗:“酒徒嗜酒慙户小,饮未三升迷白皂。” 艾青 《芦笛·透明的夜》:“酒徒们,走向村边,进入了一道灯光敞开的门。”
词语解释:非徒  拼音:fēi tú
不但;不仅。《孟子·公孙丑上》:“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南朝 宋 谢灵运 《郡东山望溟海》诗:“非徒不弭望,览物情弥遒。” 明 李东阳 《永嘉县学奎光阁记》:“积书数千卷,庋置其中,以资讲诵,博见闻,非徒为登临眺望之具也。”
词语解释:司徒  拼音:sī tú
(1).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唐 虞 因之。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汉哀帝 元寿 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 东汉 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 明 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明 伊耕 《春怀》诗:“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 云间 ,征文 白下 ,新登復社之坛。” 王季思 注:“父名 恂 ,官至户部尚书。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称他作司徒。”参阅《通志·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
(2).复姓。 五代 时有 司徒诩 。见《旧五代史·周书》本传。
词语解释:不徒  拼音:bù tú
(1).不白白地。《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2).不独;不但。《晋书·顾和传》:“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
词语解释:生徒  拼音:shēng tú
(1).学生;门徒。《后汉书·马融传》:“﹝ 融 ﹞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宋 欧阳修 《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然臣等窃见国家自置太学十数年间,生徒日盛,常至三四百人。” 金 元好问 《〈十七史蒙求〉序》:“教授生徒,必使知己之所知,能己之所能。” 郭沫若 《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我自己对于经济的智识,原不过是一个初等小学的生徒,我的见解当然是不能作数。”
(2). 唐 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上》:“取士之科,多因 隋 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词语解释:人徒  拼音:rén tú
(1).服徭役的人。《荀子·王霸》:“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 杨倞 注:“人徒,谓胥徒。给徭役者也。”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微臣逢世庆,征赋备人徒。”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主( 安乐公主 )不悦,因大役人徒,别掘一池,号曰:‘定昆池’。” 清 潘耒 《汴河行为方中丞欧馀作》:“指挥人徒三十万,北河柳尽南河柯。”
(2).庶民,民众。《墨子·非攻中》:“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也;人徒之众,至有数百万人。”《史记·春申君列传》:“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彊,壹举事而树怨於 楚 ,迟令 韩 魏 归帝重於 齐 ,是王失计也。” 汉 蔡邕 《述行赋》:“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词语解释:家徒  拼音:jiā tú
(1).家人,家属。 唐 白居易 《自喜》诗:“自喜天降我少缘,家徒行计两翩翩。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
(2).特指家中的仆人。 唐 白行简 《李娃传》:“ 天宝 中,有 常州 刺史 滎阳 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
词语解释:车徒  拼音:chē tú
(1).兵车和步卒。《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羣吏撰车徒。”《汉书·刑法志》:“连帅比年简车,卒正三年简徒,羣牧五载大简车徒。”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戢戢车徒九门盛,寥寥烟火万家微。”《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宣王 御驾亲征,败绩於 千亩 ,车徒大损。”
(2).车马和仆从。《文选·李康〈运命论〉》:“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 刘良 注:“车徒,谓车马侍从也。” 宋 文天祥 《知韶州刘容斋墓志铭》:“出入不设车徒,间步行井陌中,不以为苦。”
词语解释:钓徒  拼音:diào tú
渔人。 元 萨都剌 《高邮城楼晓望》诗:“短衣匹马非吾事,拟向烟波觅钓徒。” 清 查慎行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诗:“笠簷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词语解释:学徒  拼音:xué tú
(1).从师受业的人;学生。 汉 蔡邕 《司徒杨秉碑》:“於是门人学徒,相与刊石碑,表勒鸿勋。”《后汉书·郑玄传》:“家贫,客耕 东莱 ,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晋书·虞溥传》:“大修庠序,广招学徒。” 唐 王建 《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素业传学徒,清门有君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夫妇死孝》:“ 杜阳父 友开 , 江阴 人,隐居教授…… 天历 间, 浙 右菑荒,米价腾踊,学徒散去。”
(2).泛指读书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文字者,坟籍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 唐 朱庆馀 《送祝秀才归衢州》诗:“学徒花下别,乡路雪边寻。”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侍中 裴耀卿 因入书库观书,既而谓人曰:‘圣上好文,书籍之盛事,自古未有。朝宰充使,学徒云集,官家设教,尽在是矣。’”
(3).在商店里学做买卖或在作坊、工厂里随师学技术的青少年。 邹韬奋 《经历·“难兄难弟”的又一个》:“十五岁的时候小学还未读完,就被送到一家趸批匹头的字号里做学徒。”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后来,又翻看报,华安机器厂招收学徒的大字广告,跳到我的眼里来了。”
(4).当学徒。 老舍 《四世同堂》一:“他的儿子也只在私塾读过三年书,就去学徒。” 梁元勋 《人们在前进》:“我刮刮胡子跟你学徒去。”
词语解释:门徒  拼音:mén tú
(1).弟子;徒弟。《东观汉记·周泽传》:“﹝ 周泽 ﹞好学问,治《严氏春秋》,门徒数百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 仲尼 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妙观 ﹞设个棋肆,教授门徒。” 徐特立 《怎样学习哲学》:“当 陶先生 还是 杜威 的门徒时候,他自名为 知行 ,当他离开了 杜威 体系的时候,改名为 行知 。”
(2).守门吏。《周礼·地官·司门》“监门养之” 汉 郑玄 注:“监门,门徒。” 孙诒让 正义:“凡门徒主守视国门,故谓之监门。”
(3). 晋 、 南北朝 豪门世族的依附人口。《宋书·谢弘微传》:“自 混 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廩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闢,有加於旧。”
(4).拜僧尼为师的施主。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今子门徒,实同斯艰。” 唐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诗:“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寳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5). 江 南旧俗,大户人家有约定的僧尼道士做礼忏,平时互相往还,这些僧道被称为某施主的“门徒”。 唐 裴铏 《传奇·孙恪》:“ 袁氏 曰:‘去此半程,江壖有 峡山寺 ,我家旧有门徒僧 惠幽 居於此寺。’” 宋 王溥 《唐会要·杂录》:“如闻百官家,多以僧尼道士等为门徒往还,妻子等无所避忌,或诡託禪观,祸福妄陈。事涉左道,深斁大猷。自今已后,百官家不得輒容僧尼等至家。”《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众僧﹞説道:‘上下不必粗鲁!本寺是 山塘 王 相府门徒,等閒也不受人欺侮。’”
词语解释:无徒  拼音:wú tú
(1).没有朋友;没有同伴。《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宋 范仲淹 《举彭乘自代状》:“﹝ 彭乘 ﹞博学不倦,孤立无徒,馆殿之中,独为淹久。”
(2).指无赖之辈。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义》:“某四海无徒,愿在左右。”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四折:“没来由遇着无徒,使尽威权。”《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李乐 、 韩暹 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餘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
(3).指无赖之行。《全元散曲·梧叶儿·嗔》:“怒纷纷心肠恶,气昂昂胆量粗,动不动撒无徒。”
词语解释:凶徒  拼音:xiōng tú
恶人;坏人。 南朝 梁 任昉 《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 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 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爷师爷,是两个闹事伤人的凶徒。’”
凶恶的暴徒。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凡厥兇徒,谁不歼扑。” 唐 柳宗元 《古东门行》诗:“兇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杜口。”《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杀人劫财,非止一事。” 清 张维屏 《三将军歌》:“兇徒蠭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
词语解释:旧酒徒  拼音:jiù jiǔ tú
(1).指素来嗜酒而狂放不羁的人。 唐 唐彦谦 《南梁戏题汉高庙》诗:“ 汉王 若问为何者,免道 高阳 旧酒徒。”
(2).指老酒友。 刘国钧 《并游侠行》:“兴至仍呼旧酒徒,挟弓篝火掞豺狐。”
词语解释:饮徒  拼音:yǐn tú
酒徒,嗜酒者。《旧唐书·文苑传下·李白》:“ 白 既嗜酒,日与饮徒醉於酒肆。” 前蜀 韦庄 《病中闻相府夜宴戏赠集贤卢学士》诗:“无那两三新进士,风流长得饮徒怜。”
词语解释:师徒  拼音:shī tú
(1).士卒。亦借指军队。《左传·成公二年》:“畏君之震,师徒挠败。” 唐 张九龄 《敕平卢诸将士书》:“近日 安禄山 无谋,率尔轻敌,驰突不顾,遂损师徒。” 清 钱谦益 《直隶河间通判刘濡恩授承德郎》:“率彼师徒,捣其窟穴,此劳人报国之秋,而志士立功之会也。”
(2).犹师生。指师父和徒弟。《韩非子·诡使》:“私学成群,谓之师徒。”《百喻经·蛇头尾共争在前喻》:“师徒弟子亦復如是。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他的五亲六眷,家理师徒,磕头拜把子的,布满全屯。”
词语解释:胥徒  拼音:xū tú
本为民服徭役者。后泛指官府衙役。语本《周礼·天官·序官》:“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郑玄 注:“此民给徭役者,若今卫士矣。胥,读如如諝,谓其有才知,为什长。” 南朝 梁 何逊 《早朝车子听望》诗:“胥徒纷络绎,騶御或西东。” 唐 元稹 《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是以选贤与能之柄,或碍於胥徒;冠婚丧祭之仪,不行於卿士。” 宋 王禹偁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诗:“胥徒费簿领,使客烦送迎。” 清 曹寅 《句容馆驿》诗:“胥徒復传舍,窣堵尚斜阳。” 章炳麟 《革命道德论》:“幕客者,其才望驾胥徒而上之。”
词语解释:博徒  拼音:bó tú
(1).赌徒。《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唐 白居易 《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高适》:“ 适 字 达夫 ,一字 仲武 , 沧州 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跡博徒,才名便远。”《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交游的人,总是此剑客博徒杀人不偿命的亡赖子弟。” 叶圣陶 《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羣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2).指低下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固知《楚辞》者,体慢於 三代 ,而风雅於 战国 ,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
词语解释:俗徒  拼音:sú tú
庸俗之人。 唐 杨炯 《宴族人杨八宅序》:“夫俗徒扰扰,天下喧喧。风云竭而交道衰,势利行而小人长。”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结髮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
词语解释:高阳徒  拼音:gāo yáng tú
即 高阳 酒徒。 唐 杜牧 《张好好诗》:“尔来未几岁,散尽 高阳 徒。” 宋 范仲淹 《三醉石》诗:“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怜此 高阳 徒,如乐 华胥 域。” 清 孙枝蔚 《上巳日同于皇宾登见山楼》诗:“自笑 高阳 徒,醉中白髮新。”参见“高阳酒徒”。
词语解释:高阳酒徒  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初, 沛公 引兵过 陈留 , 酈生 踵军门上謁……使者出谢曰:‘ 沛公 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酈生 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復入言 沛公 ,吾 高阳 酒徒也,非儒人也。’”后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 明 李贽 《复麻城人书》:“今之好饮者,动以 高阳 酒徒自拟。”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四:“ 经天 夫人的烹调很拿手,碰着我们这四大家族,都是饕餮大家而兼 高阳 酒徒,那就相得益彰了。”
词语解释:金徒  拼音:jīn tú
古代浑天仪上抱箭指时的胥徒像。用金铸成,故称。《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 李善 注:“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金徒列旧刻,玉津动新灰。” 唐 萧至忠 《陪幸五王宅》诗:“行漏金徒晓,风烟是观津。”
词语解释:征徒  拼音:zhēng tú
旅伴。《文选·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试与征徒望,乡泪尽霑衣。” 吕延济 注:“征,行。徒,侣也。” 唐 戴叔伦 《海上别薛舟》诗:“暮鸟翻江岸,征徒起路岐。”
词语解释:朋徒  拼音:péng tú
(1).弟子;朋辈。《后汉书·儒林传序》:“自 安帝 览政,薄於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 唐 戎昱 《冬夜宴梁十三厅》诗:“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 宋 真德秀 《游鼓山》诗:“忆昨汎莲日,选胜邀朋徒。”
(2).朋党;党徒。《后汉书·党锢传序》:“﹝ 房植 、 周福 ﹞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词锋朝发,緹骑夕至,行见朋徒骇散,机关捣毁,所期者必不达。”
词语解释:缁徒  拼音:zī tú
僧侣。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诗:“皁盖依松憇,緇徒拥锡迎。” 宋 岳珂 《桯史·记李龙眠海会图》:“ 李龙眠 既弃画马之嗜,亶作补陁大士相,以施緇徒。”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緇徒执罪福之説,诱胁愚民。”
词语解释:猎徒  拼音:liè tú
猎人。 汉 张衡 《西京赋》:“纵猎徒,赴长莽。”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贾表之 名 公望 …… 许 潁 之间猎徒谓之 贾大夫 云。” 清 孙枝蔚 《任明府捉贼歌》:“率领猎徒当岁首,狐兔擒来嫌细碎。”
词语解释:登徒  拼音:dēng tú
(1). 登徒子 的省称。 唐 李白 《感遇》诗之四:“ 宋玉 事 楚王 ,立身本高洁……一感 登徒 言,恩情遂中絶。” 明 徐渭 《握锥郎》诗:“小臣不比 登徒 辈,似隔银河路几千。”粤剧《搜书院》第二场:“问良心,如朗月,不是浪子 登徒 。”参见“ 登徒子 ”。
(2).复姓。 战国 有 登徒直 。见《战国策·齐策三》
词语解释:登徒子  拼音:dēng tú zǐ
登徒 ,复姓。子,古代男子的通称。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脣歷齿,旁行踽僂,又疥且痔, 登徒子 悦之,使有五子。”后世因称好色而不择美丑者为“登徒子”。 唐 元稹 《会真记》:“ 登徒子 非好色者,是有淫行耳。” 明 徐渭 《曲序》:“余独以为反 登徒子 莫如君,独其声艳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 宿介 ﹞蹈 盆成括 杀身之道,成 登徒子 好色之名。”
词语解释:圣徒  拼音:shèng tú
见“ 圣人之徒 ”。
词语解释:圣人之徒  拼音:shèng rén zhī tú
圣人的门徒。多指传 孔子 之道者。《孟子·滕文公下》:“能言距 杨 墨 者,圣人之徒也。” 赵岐 注:“徒,党也。”亦省称“ 圣徒 ”。 明 李东阳 《金陵问》诗:“ 程夫子 ,真圣徒。”按,指 程明道 。
词语解释:迷徒  拼音:mí tú
迷失正道的人。《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若非勤诱迷徒切,争得舟航嶮浪开。”《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上从诸佛求真法,下化迷徒出苦津。”
词语解释:蹠徒  拼音:zhí tú
(1).亦作“蹠徒”。
盗跖 一流人物;横暴凶恶者。
词语解释:信徒  拼音:xìn tú
信仰某一宗教的人。今也泛指信仰某一主义、学派、主张或某个人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名僧德众,负锡为羣;信徒法侣,持花成藪。” 徐特立 《再论我们怎样学习》:“应该知道埋头苦干的马列主义信徒,在边区也有不少的数量。” 魏巍 《壮行集·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幸福,是人所创造,与宗教信徒们的‘上帝’无关。”
词语解释:僧徒  拼音:sēng tú
僧人,僧众。《魏书·释老志》:“ 太祖 闻其名,詔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綰摄僧徒。”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皆言 澄观 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姚刑部 曰:‘ 唐 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 宋 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
词语解释:薄徒  拼音:báo tú
浅薄无知或浮薄轻佻的人。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曾无耻格,益用凋刓,小则综覈之权见侵於下辈,大则枢机之重旁挠於薄徒。” 唐 林宽 《曲江》诗:“倾国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没用处》:“奈何近世薄徒,自为岸谷,以含毫纸墨为末事,以察言守分为名流。”
词语解释:宾徒  拼音:bīn tú
宾客随从。《后汉书·符融传》:“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 清 陈维崧 《渡江云·扬州感旧》词:“珠帘璧月宾徒盛,多少繁华。”
词语解释:公徒  拼音:gōng tú
(1).诸侯的步兵。《诗·鲁颂·閟宫》:“公徒三万,贝胄朱綅。” 高亨 注:“徒,步兵。每辆兵车随有徒兵约三十人,兵车千辆有徒兵三万。”《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遂逐之。 孟氏 使登西北隅,以望 季氏 。见 叔孙氏 之旌,以告。 孟氏 执 郈昭伯 ,杀之于南门之西,遂伐公徒。”
(2).指乡勇。 陈璞 《三元里忆辛丑乡勇杀虏事》诗:“异类人心愤,乡愚胆战麤。国殤今共礼,贝胄愧公徒。”
(3).指刑罚。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廝每情理难容。”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二折:“便教臣身居冢宰为阿保,这一遍公徒也不小。”
词语解释:狂徒  拼音:kuáng tú
(1).犹暴徒。《前汉书平话》卷中:“ 陈平 奏曰:‘我王不知, 彭越 乃是寰中盗寇,海内狂徒。’”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你怎的不来与我商量,却自家出去,被那狂徒欺侮。”
(2).发狂的人。 郭小川 《战台风》诗:“风声凄厉,仿佛一群群狂徒呼天抢地咒人间。”
词语解释:逆徒  拼音:nì tú
叛逆的人。《宋书·孝义传·卜天与》:“逆徒击之,臂断倒地,乃见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众止一二作乱,餘必胁从,贪目前之利,忘反掌之灾,我若敷陈利害,必使逆徒不能奋武作威,自令奔溃。”
词语解释:常徒  拼音:cháng tú
一般的人。 五代 齐己 《送吴先辈赴京》诗:“千篇未听常徒口,一字须防作者心。”
词语解释:问徒  拼音:wèn tú
判处徒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 智圆 同姦不首,问徒三年,满日还俗当差。”
词语解释:烝徒  拼音:zhēng tú
众人;百姓。《诗·大雅·棫朴》:“淠彼 涇 舟,烝徒楫之。” 郑玄 笺:“烝,众也。” 宋 苏辙 《西掖告词·韩绪等进转二官》:“或斩馘酋豪,折其凶气;或坚完壁垒,保我烝徒。” 清 钱谦益 《成安县知县马珍授文林郎制》:“使岁不为害,民不告疲,烝徒謳歌,流亡安集。”
词语解释:与徒  拼音:yǔ tú
共事者。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国之治政,在诸侯、大夫、士,察之理,在其与徒。君必择其臣,而臣必择其所与。”
词语解释:卒徒  拼音:zú tú
(1).徒众;兵众。《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 成玄英 疏:“强盛卒伍,多结徒伴,斟量平安,然后敢去。”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尔之部曲,即镇之卒徒。”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张循王老卒》:“募紫衣吏,轩昂閒雅,若书司客将者十数辈,卒徒百人。”
(2).服劳役的人;差役。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卒徒衣食县官,作铸铁器,给用甚众,无妨於民。”《后汉书·梁统传》:“发属县卒徒,缮修楼观,数年乃成。”《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只见起初同来这个公吏,手执一符,引着卒徒数百,多像衙门执事人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忠勤公黔志列传》:“水涨,有巨木阁滩头, 朝 ( 张朝 )、 之屏 ( 王之屏 )先卒徒入水,掀拨巨木,溺死。”
词语解释:匪徒  拼音:fěi tú
(1).非徒。不仅;不但。 南朝 梁 任昉 《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是知孝治所被,爰至无心,锡类所及,匪徒教义。” 唐 欧阳詹 《德胜颂》之一:“昔人食土,今我飫粱,匪徒我飫粱,鰥寡千箱。”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卷二六:“思吾师之教平易切实,而圣智神化之机,固已跃然,不必更为别説,匪徒惑人,祇以自误无益也。” 潘飞声 《移居横浜桥》诗之二:“匪徒飫家人,亦可款朋友。”
(2).行为不正的坏人。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王廉访》:“更恐无赖匪徒,渐生内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 罗荣统 委实不孝,有一年结交了几个匪徒,谋弑其母。”
(3).强盗。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匪徒 封离 授首,三十六之种落迎降。” 太平天囯 倦圃野老 《庚癸纪略》:“二十九日,塘路或有往来者,然一遇匪徒,人船俱失。”
(4).危害人民的反动派或坏分子。 峻青 《黎明的河边》:“他们坚持在 烟 潍 公路两侧,打汽车,割电线,袭击还乡团匪徒,严重地威胁着敌人的运输线。”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带着凶器和电台的特务匪徒在黑夜中暗暗降落。”
词语解释:息徒  拼音:xī tú
休整步卒。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十四:“息徒兰圃,秣马 华山 。”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天子乃輟驾迴虑,息徒解装。”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鲍昭〈戎行〉》:“息徒税征驾,倚剑临八荒。”
词语解释:蒸徒  拼音:zhēng tú
众人;百姓。 晋 左思 《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晋 陆云 《南征赋》序:“自义声所及,四海之内,朔漠之表,蒸徒赢粮而请奋,胡马拟塞而思征。”
词语解释:强徒  拼音:qiáng tú
强盗;强暴之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垂念孤忠,欲除姦佞,是允为世间义士,怎作海上强徒。”《西游记》第五八回:“前至中途,偶遇强徒劫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又想到明日既然在督署行礼,或者那强徒得了信息,罢了手不放那炸药。” 郭沫若 《海涛集·泉神》:“﹝ 蜈蚣岭 ﹞这是很适宜于上《水浒传》的地名,但从这里倒并没有什么剪径的强徒山现。”
词语解释:士徒  拼音:shì tú
士卒;军队。《周礼·地官·载师》“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 汉 郑玄 注:“民虽有间无职事者,犹出夫税、家税也。夫税者,百亩之税;家税者,出士徒车輦给繇役。”《汉书·食货志上》:“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 颜师古 注:“徒,众也。” 宋 曾巩 《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尔能躬将士徒,摧坚殪敌,斩捕甚众,鼓行无前。”
词语解释:囚徒  拼音:qiú tú
囚犯。《史记·大宛列传》:“赦囚徒材官。” 唐 范摅 《云溪友议·杂嘲戏》:“六衙按覆囚徒。”《元史·世祖纪二》:“具盗贼、囚徒起数,月申省部。”《说唐》第二六回:“ 咬金 、 俊达 载着钱粮,随着许多囚徒,一齐过去。” 何洛 《冲出黑暗的牢笼》诗:“囚徒,时代的囚徒,我们并不犯罪;我们都从火线上捕来,从那阶级斗争火线上捕来。囚徒,不是囚徒,是俘虏。”
词语解释:寡徒  拼音:guǎ tú
谓没有私党同伙。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起居舍人 王叔文 ,精识瓌材,寡徒少欲,质直无隐,沉深有谋。”
词语解释:刑徒  拼音:xíng tú
(1).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 使者如 梁 , 孙臏 以刑徒阴见。”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 驪山 隈。”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 秦始皇 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树成光山,向 湘神 表示皇帝的威力。”
(2).指徒刑。《隋书·刑法志》:“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
词语解释:役徒  拼音:yì tú
服劳役者。《墨子·七患》:“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 宋 范仲淹 《清白堂记》:“巖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就荒。一日,命役徒而闢之。”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而役徒虽多,物料机器虽多,而役徒之所购物品,机器工料之物品,仍流入於公设之商店。”
词语解释:黥徒  拼音:qíng tú
受黥刑的囚徒。《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坐 须贾 於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汉书·叙传下》:“ 信 惟饿隶, 布 实黥徒。”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皇祖夷於 黥 徒, 西京 病於东帝。”
词语解释:三千徒  拼音:sān qiān tú
指 孔子 弟子三千人。《〈书〉序》:“三千之徒,并受其义。” 孔颖达 疏:“《家语》《史记》皆云 孔子 弟子三千人,故云三千之徒。”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唐 王棨 《阙里诸生望东封赋》:“三千徒兮今日斯悬,七十君兮当时称盛。”参见“ 三千弟子 ”。
词语解释:三千弟子  拼音:sān qiān dì zǐ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后因以“三千弟子”指 孔 门弟子。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词语解释:行徒  拼音:xíng tú
犹行人,行路人。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忧。”
词语解释:从徒  拼音:cóng tú
(1).按徒刑处理。《周书·宣帝纪》:“见囚死罪竝降从流,流罪从徒,五岁刑已下悉皆原宥。”
(2).有徒众跟随着。 唐 韩愈 《进学解》:“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主张合纵者。《韩非子·存韩》:“夫 赵氏 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 陈奇猷 集释:“从徒谓言合从之徒。”
词语解释:叛徒  拼音:pàn tú
(1).泛指有背叛行为的人。 唐 李德裕 《武宗改名告天地文》:“北制强虏,东翦叛徒。” 宋 赞宁 《传载》:“﹝ 武肃王 ﹞誓之曰:‘我苟必破叛徒,天合助顺。’”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简直是先生的叛徒。”
(2).今特指背叛祖国或背叛革命的人。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第八节:“好象 小刘 是出卖了革命利益的叛徒似的。”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只有你们这些靠 美国 人升官发财的家伙,才是可耻的叛徒。” 杨沫 《我的生平》:“当时,因为和他住在一起的党员同志突然遇见叛徒而被捕,他就赶快逃离 北平 。”
词语解释:马徒  拼音:mǎ tú
马夫。《韩诗外传》卷二:“ 商容 尝执羽籥,冯於马徒,欲以伐 紂 而不能,遂去伏於 太行 。” 章炳麟 《艾如张》诗:“ 商容 冯马徒,逝将除 受辛 。怀哉 殷 周 世, 大泽 寧无人。”
词语解释:贼徒  拼音:zéi tú
詈词。匪徒。蔑称敌军或叛军。《梁书·王僧辩传》:“今日相国至孝玄感,灵武斯发,已破贼徒,获其元帅,止餘 景 身,尚在京邑。”《水浒传》第一一二回:“﹝ 关胜 道﹞:‘我等不把你这贼徒诛尽杀絶,誓不回兵!’” 明 张瀚 《松窗梦语·西粤纪》:“以致各处贼徒日渐滋蔓,威愈褻而事愈难,此实置叛逆而不剿灭之故也。”
词语解释:烟波徒  拼音:yān bō tú
指泛舟江湖之人。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且作烟波徒,容与打双桨。”
词语解释:辟司徒  拼音:pì sī tú
春秋 时主管垒壁之官。辟,通“ 壁 ”。《左传·成公二年》:“ 齐侯 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 杜预 注:“辟司徒,主垒壁者。”
词语解释:选徒  拼音:xuǎn tú
选兵。《诗·小雅·车攻》:“之子于苗,选徒嚻嚻。” 马瑞辰 通释:“此言选徒亦谓具卒徒,嚻嚻为卒徒众多之貌。”《宋史·谢灵运传》:“惟授首之在晨,当盛暑而选徒。”一说,为清点车辆士卒。见《诗》 毛 传。
词语解释:工徒  拼音:gōng tú
犹工匠。《文选·左思〈魏都赋〉》:“遐邇悦豫而子来,工徒拟议而骋巧。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 张铣 注:“工匠之徒忖度而骋巧妙。” 晋 潘岳 《西征赋》:“工徒斲而未息,义兵纷以交驰。”《新唐书·崔善为传》:“督工徒五百营 仁寿宫 。”
词语解释:道徒  拼音:dào tú
道教或某种宗教迷信组织的参加者。如:他原来是一贯道的道徒,后来宣布退道了。
词语解释:义徒  拼音:yì tú
(1).合时顺俗的人。《庄子·秋水》:“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 王先谦 集解:“时俗可行,而顺举之者,则世以为义徒。可见贵贱有时。”
(2).犹义兵。《后汉书·傅燮传》:“徐至乡里,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宋书·刘康祖传》:“ 太祖 欲大举北伐, 康祖 以岁月已晚,请待明年,上以 河北 义徒并起,若顿兵一周,沮向义之志,不许。”
(3).指义附。《晋书·祖逖传》:“宾客、义徒,皆暴桀勇士。”参见“ 义附 ”。
词语解释:义附  拼音:yì fù
两晋 南北朝 时世族豪门的依附者。《宋书·蔡兴宗传》:“且公门徒、义附,并三 吴 勇士,宅内奴僮,人有数百。”《陈书·沉众传》:“及 景 ( 侯景 )围 臺城 , 众 率宗族及义附五千餘人入援京邑。”
词语解释:掌徒  拼音:zhǎng tú
掌管徒役的人。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命彼掌徒,肃我征旅。”
词语解释:枭徒  拼音:xiāo tú
犹暴徒。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六节:“他( 林则徐 )在禁烟期中,不仅信任一般民众,而且还信任所谓‘贪利亡命’的枭徒和久受歧视的 但 户。”
词语解释:邪徒  拼音:xié tú
邪恶的人。《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遂起慈悲善根力,方便降伏邪徒,不假干戈,寧劳士马。”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一:“会上方喜新贵人,议分南北郊。又欲令皇后出蚕北郊,而擿其不合者以邪徒闢之,中外惴惴。”
词语解释:狎徒  拼音:xiá tú
指陪主人嬉戏凑趣的人。《荀子·正论》:“今俳优、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鬭者,是岂鉅知见侮之为不辱哉!” 杨倞 注:“狎,戏也。” 汉 刘向 《列女传·夏桀末喜》:“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於旁。”
词语解释:驺徒  拼音:zōu tú
驺人。 宋 梅尧臣 《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诗:“俯躬拜我礼愈下,騶徒窃语音微通。”
词语解释:杖徒
五刑之。用大竹板、棍棒、荆条抽打犯人背部
词语解释:弛刑徒  拼音:chí xíng tú
解除枷锁的刑徒。 唐 李商隐 《哭虔州杨侍郎虞卿》诗:“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二十六年》“今中郎将弛刑五十人” 元 胡三省 注:“弛刑者,弛刑徒也。《説文》‘弓解曰弛’,此谓解其罪而输作者。”
词语解释:出徒  拼音:chū tú
徒工学习期满。如:我进厂当了三年学徒,现在已经出徒了。
词语解释:亡徒  拼音:wáng tú
脱离户籍而逃亡在外的人。《汉书·王嘉传》:“前 山阳 亡徒 苏令 等从横,吏士临难,莫肯伏节死义,以守相威权素夺也。” 宋 苏辙 《代陈汝羲学士南京谢表》:“ 汉宣 起 张敞 於亡徒, 汉武 用 安国 於 梁 狱。”
词语解释:恶徒  拼音:è tú
坏人。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如 淮阴 初在仄微,堕业无行,后居荣贵,满盈速祸,躬为逆上,名隶恶徒。” 王统照 《沉思》:“恶徒!……万恶的官吏!你有权力吗?”
词语解释:市井徒  拼音:shì jǐng tú
谓市井商贩;市民。 唐 李密 《淮阳感旧》诗:“ 樊噲 市井徒, 萧何 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諡。”
词语解释:官徒  拼音:guān tú
(1).官府的事宜。《管子·七法》:“重在下,则令不行;货上流,则官徒毁。” 尹知章 注:“官者既不以德进,但以货成,故官徒毁。徒,事也。”
(2).官府的徒隶。 汉 贾谊 《新书·阶级》:“人主遇其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希望有更多的古代铁器出土》:“ 齐灵公 时确已有采铁冶炼的官徒了。”
词语解释:大司徒  拼音:dà sī tú
官名。 周 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 汉 哀帝 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 东汉 时称司徒。
词语解释:党徒  拼音:dǎng tú
参加某一集团或派别的人。 清 刘大櫆 《颖州府通判吕君墓表》:“穷其党徒,民得安处。”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其实 中国 何尝有真正的党徒,随风转舵,二十馀年矣,可曾见有人为他的首领拼命?” 李劼人 《暴风雨前》第三部分四:“他们,大都是 章太炎 、 刘师培 一派的党徒。”
词语解释:优徒  拼音:yōu tú
俳优之辈。《韩非子·诡使》:“赏赐之所以为重也,而战鬭有功之士贫贱,而便辟优徒超级。”
共190,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