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末字典故词语
郢律
典出《昭明文选》卷四十五战国策·宋玉《对楚王问》
  •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唐。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
 例句:     [更多...]

暖律 邹律 邹生吹律 邹衍律 鸣律
典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三十八〈刘向·别录〉~338~
  • 《方士传》言,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黍生,今名黍谷。

黄钟应律
典出《礼记注疏》卷十七〈月令〉~340~
  •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轸旦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钟。东汉·郑玄注:「黄钟者,律之始也,九寸。仲冬气至,则黄钟之律应。」

灰律
典出《后汉书·律历志上》
  • 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例句:     [更多...]

京房推律
典出《后汉书》志第一〈律历上〉~3000~
  • 而元帝时,郎中京房知五声之音,六律之数。上使太子太傅玄成、谏议大夫章,杂试问房于乐府。房对:「受学故小黄令焦延寿。六十律相生之法: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阳下生阴,阴上生阳,终于中吕,而十二律毕矣。中吕上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于南事,六十律毕矣。夫十二律之变至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六十四也。宓羲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日冬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详细]
 例句:

伶伦凤律 伦律
典出《吕氏春秋·纪部》卷五〈仲夏纪·古乐〉~284~
  •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例句:     [更多...]

萧何律
典出《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
  • 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例句:

邹氏律
典出《列子》卷五《汤问》
  • 「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亡以加之。』」晋·张湛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兹也。」
 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