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震去声 [音吝。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详注1][追逐][详注2][同俊。][详注3][合絲爲繩。][zhèn]迿[邻去声。视不明貌。][详注4]


注1:亲 七刃切。《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
注2:引 《广韵》《正韵》羊晋切《集韵》《韵会》羊进切,蚓去声。《集韵》牵牛綍也。《礼·檀弓》吊於葬者,必执引。《疏》引,柩车索也。
注3:瑱 《广韵》《集韵》《韵会》陟刃切《正韵》之刃切,音镇。充耳玉也。《释名》瑱,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 又玉名。《周礼·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释文》瑱,宜作镇音。《楚辞·九歌》瑶席兮玉瑱。《注》瑱,音镇。 又人名。《正韵》唐将来瑱。
注4:谆 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首字词组
徇俗徇人徇外徇陈徇私舞弊徇恩徇隐徇斗
徇名徇私徇众徇铺徇私作弊徇智徇首 
徇禄徇利徇铎徇行徇罚徇纵徇难 
徇物徇节徇夫徇己徇通徇蒙徇齐 
徇时徇道徇军徇私偏向徇蔽徇躯徇饱 
徇国徇公徇市徇情枉法徇质徇务徇意 
徇义徇财徇地徇庇徇达徇察徇教 
徇世徇书徇情徇欺徇葬徇命徇弁 

词语解释:徇俗  拼音:xùn sú
曲从世俗。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物情良狥俗,时论太诬吾。” 清 陈确 《柬同志》之二:“及至事物之来,则恆脱略以为高,或狥俗以自苦,浮情客气,牵缠不休,何言行相戾之远也!” 清 姚鼐 《由桥头驿至长沙》诗:“缅忆独居情,将毋狥俗畏。”
词语解释:徇名  拼音:xùn míng
舍身求名。狥,通“ 殉 ”。《鹖冠子·世兵》:“列士狥名,贪夫狥财。” 陆佃 解:“以身逐物曰狥。”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十:“哀哉狥名士,没命求所难。” 明 李贽 《复李士龙书》:“欲名而又狥利,与好利而兼狥名,均为不智。”
词语解释:徇禄  拼音:xùn lù
谋求禄位。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宋 苏辙 《和毛君新葺囷庵船斋》:“终身狥禄知何益,投檄归耕贫未堪。” 清 朱彝尊 《送灯上人》诗:“渡杯看下 潞 ,狥禄笑留 燕 。”
词语解释:徇物  拼音:xùn wù
追求身外之物。《吕氏春秋·贵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 高诱 注:“徇,犹随也。” 陈奇猷 校释:“徇者,以身从物之谓。”
曲从世俗。 宋 曾巩 《〈说苑目录〉序》:“ 向 之学博矣,其著书及建言,尤欲有为於世,至其枉己而为之者有矣,何其徇物者多,而自为者少也?”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吾观 江寧 士大夫,材智虽有短长,而皆不屑诡随以徇物。”
词语解释:徇时  拼音:xùn shí
曲全时局。 宋 曾巩 《韩琦制》:“及受末命,戡济艰难,以己狥时,坐定大议。”
词语解释:徇国  拼音:xùn guó
(1).谓传示国人。《韩非子·初见秦》:“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者戒也。”
(2).为国家利益而献出生命。徇,通“ 殉 ”。《后汉书·种劭传》:“昔我先父以身徇国。” 宋 苏轼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徇国以死之谓忠,抗道不回之谓直。”
词语解释:徇义  拼音:xùn yì
谓不惜身以维护正义;舍生而取义。徇,通“ 殉 ”。《魏书·肃宗纪》:“其有直言正諫之士,敢决徇义之夫,二十五日悉集 华林 东门,人别引见,共论得失。”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田光先生》诗:“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清史稿·礼志六》:“凡祠祭诸臣,大都効命戎行,守陴徇义,或积劳没身。”
词语解释:徇世  拼音:xùn shì
随顺世俗。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故百家所摭,若晓而昧,又搢绅之儒,不谓雅训,遂令徇世而不深於道者,仗史籍而抑至理,从近情而忽远化,困精神於永劫,岂不痛哉!” 明 宋濂 《抱瓮子传》:“与其彊情而徇世,寧若任真以自放也。”
词语解释:徇人  拼音:xùn rén
依从他人;曲从他人。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若用心专模倣一人,捨己徇人,未必贵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务悦世而不知敬天,徒徇人而不知事主,其何以为德?其何以为才?其何以为士?”
词语解释:徇私  拼音:xùn sī
曲从私情。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富者买爵贩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徇私。” 宋 苏轼 《论每事降诏约束状》:“若受贿徇私,罪名重者,自从重。”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惟以发抒党见为期,不以发抒民意为期,乃及工商诸政,则未有不徇私自环者。”
词语解释:徇利  拼音:xùn lì
不惜身以求利。徇,通“ 殉 ”。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岂徇利而轻命?将感爱而投身。” 宋 叶适 《蔡知閤墓志铭》:“公不矜功,不徇利,似矣。” 明 何景明 《〈兽纪〉序》:“予恶世有冒名徇利,务相欺负,而寡情实者焉。”
词语解释:徇节  拼音:xùn jié
为保全节操而死。徇,通“ 殉 ”。《三国志·魏志·庞惪传》:“昔 先軫 丧元, 王蠋 絶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 唐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诗:“崇兰香死玉簪折,志士吞声甘徇节。”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明 末一鉅公与 泰州 邓孝威 汉仪 善, 明 亡, 孝威 讽其徇节。”
词语解释:徇道  拼音:xùn dào
不惜身以维护正道。徇,通“ 殉 ”。 宋 叶适 《〈归愚翁文集〉序》:“ 景望 徇道寂寞,视退如进。”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圣贤至公,徇道忘己。”
词语解释:徇公  拼音:xùn gōng
为国家利益而献身。徇,通“ 殉 ”。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有至忠之诚,徇公之节,执法不挠,为国殄讎。” 唐 白居易 《与严砺诏》:“卿徇公竭诚,臣节克著。”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徇公忘己,为国惜贤。”
词语解释:徇财  拼音:xùn cái
不惜身以求财。徇,通“ 殉 ”。 汉 贾谊 《鵩鸟赋》:“贪夫徇财兮,烈士徇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使汝弃学徇财,丰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
词语解释:徇书  拼音:xùn shū
谓拚命读书。徇,通“ 殉 ”。 唐 李白 《少年行》:“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词语解释:徇外  拼音:xùn wài
求索心外之理。 明 高攀龙 《示学者》:“自 姚江 因俗学流弊,看差了 紫阳 穷理,立论偏重,遂使学者谓读书是徇外,少小精力,虚抛閒过。”按, 明 王守仁 主张“格物致治,自求于心”,反对 宋 朱熹 的“外心以求理”,故信奉 王 学者有“读书是徇外”之语。参阅《明儒学案》卷十。
词语解释:徇众
示众
词语解释:徇铎  拼音:xùn duó
谓振铎以警众。铎,古代一种大铃,宣示政令时用之。文事用木铎,武事用金铎。语出《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郑玄 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鐸以警众,使明听也。”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乞馀杭州学名额表》:“国家徇鐸敷文,舞干布化。”参见“ 木鐸 ”。
词语解释:木铎  拼音:mù duó
(1).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郑玄 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鐸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鐸,武事奋金鐸。”《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 宋 苏轼 《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一:“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鐸音。” 清 邹容 《革命军》第四章:“自古司 东亚 文化之木鐸者,实惟我皇汉民族焉。”
(2).以喻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词语解释:徇夫  拼音:xùn fū
封建社会里,夫亡,妻从夫而死,谓之“殉夫”。徇,通“ 殉 ”。 唐 孟郊 《烈女操》:“贞妇贵徇夫,捨生亦如此。” 元 曹之谦 《变白头吟》:“静女怀真心,徇夫正如此。”
词语解释:徇军  拼音:xùn jūn
在军中示众。《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勱 收仪同三司 苟子溢 狥军,欲行大戮。”
词语解释:徇市  拼音:xùn shì
在市集示众。 明 何景明 《忧旱赋》:“暴产妇以狥市兮,固尫魋之无罪。”
词语解释:徇地  拼音:xùn dì
掠取土地。《史记·陈涉世家》:“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秦併六国平话》卷下:“ 陈王 令 周布 徇地至 狄 。” 清 黄宗羲 《参议密庵陆公墓碑》:“当其在 裕 ,徇地之师相望,絳标寸纸,一日数里。”
词语解释:徇情  拼音:xùn qíng
曲从私情。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中丞何轻改黄卷二百年之旧礼,而重违一司録之狥情自用乎?”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文事》:“不许将庸常之人,狥情虚饰妄报。”《红楼梦》第十四回:“你要狥情,叫我查出来,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
词语解释:徇陈  拼音:xùn chén
谓遍示列队部伍。《周礼·夏官·大司马》:“羣吏听誓于陈前,斩牲,以左右徇陈。曰:‘不用命者斩之。’” 贾公彦 疏:“从表左右向外以徇陈。”
词语解释:徇铺  拼音:xùn pù
巡查街市里巷。 宋 文天祥 《出巷难》诗:“不时徇铺路纵横,小队戎衣自出城。”
词语解释:徇行  拼音:xùn xíng
巡行。《东观汉记·冯异传》:“宜急分遣属官,徇行郡县,理寃结,布惠泽。”《后汉书·崔瑗传》:“光禄大夫 杜乔 为八使,徇行郡国。”
词语解释:徇己  拼音:xùn jǐ
犹营私。《后汉书·崔駰传》:“游不伦党,苟以徇己,汗血竞时,利合而友。” 李贤 注:“徇,营也。言交非其类,苟以营己而已。”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衰老者,为子孙之计,则志在苞苴,动皆徇己。” 宋 曾巩 《再乞登对状》:“盖由陛下神圣文武,度越千载,而虚心纳下,无伐善之意、徇己之情。”
词语解释:徇私偏向
曲从私情,偏袒一方
词语解释:徇情枉法
为私情而违法
词语解释:徇庇  拼音:xùn bì
徇私包庇。 清 林则徐 《密拿汉奸札稿》:“如目下再有徇庇,是转自陷於私罪矣。”《清史稿·世宗纪》:“ 广州 驻防兵丁滋事,将军 李杕 以徇庇论死。” 梁启超 《立宪法议》:“是故监督官吏之事,其势不得不责成於人民,盖由利害关切於己身,必不肯有所徇庇。”
词语解释:徇欺  拼音:xùn qī
徇私欺诈。《宋史·孝宗纪一》:“言者论宰相、执政徇欺之弊,命书置政事堂。”
词语解释:徇私舞弊  拼音:xùn sī wǔ bì
亦作“ 徇私作弊 ”。 为了私情而弄虚作假。《水浒传》第八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剋减酒肉。” 郁达夫 《出奔》:“徇私舞弊,不是我们革命的人所应作的事情。”
词语解释:徇私作弊  拼音:xùn sī zuò bì
见“ 徇私舞弊 ”。
词语解释:徇私舞弊  拼音:xùn sī wǔ bì
亦作“ 徇私作弊 ”。 为了私情而弄虚作假。《水浒传》第八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剋减酒肉。” 郁达夫 《出奔》:“徇私舞弊,不是我们革命的人所应作的事情。”
词语解释:徇罚  拼音:xùn fá
对违法者施以游行示众的处罚。《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郑玄 注:“徇,举以示其地之众也。” 孙诒让 正义:“谓列其所犯,楬著其身,使周行市廛以示众为戒也。”
词语解释:徇通  拼音:xùn tōng
敏捷通达。徇,通“ 侚 ”。《墨子·公孟》:“身体强良,思虑徇通。”
词语解释:徇蔽  拼音:xùn bì
犹徇隐。《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八月初弍日稿》:“臣不敢稍有徇蔽,附片密陈。”
词语解释:徇质  拼音:xùn zhì
犹委质。出仕。质,通“ 贄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伟长 从宦於 青 土, 公干 徇质於海隅。”
词语解释:徇达  拼音:xùn dá
犹徇通。 宋 苏辙 《皇弟偲加恩制》:“心怀徇达,知师保教训之方。”
词语解释:徇葬  拼音:xùn zàng
古代用人或物陪葬。徇,通“ 殉 ”。《三国志·魏志·夫馀国》:“杀人徇葬,多者百数。”
词语解释:徇恩  拼音:xùn ēn
舍身以报恩。徇,通“ 殉 ”。《新唐书·尉迟敬德传》:“久陷逆地, 秦王 实生之,方以身徇恩。”
词语解释:徇智  拼音:xùn zhì
犹敏慧。徇,通“ 侚 ”。《史记·赵世家》:“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
词语解释:徇纵  拼音:xùn zòng
徇私纵容。《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政事二》:“若仍前奢侈,不知悛改,商人必当从重究治,尔等亦不能辞徇纵之咎。”《清史稿·世祖纪二》:“今所举多冒滥,所劾多微员,大贪大恶乃徇纵之,何补吏治?”
词语解释:徇蒙  拼音:xùn méng
中医指目瞬动而蒙昩不明。徇,通“ 眴 ”。《素问·五藏生成篇》:“徇蒙招尤,目冥耳聋。” 王冰 注:“徇,疾也。蒙,不明也。言目暴疾而不明。招,谓掉也,摇掉不定也。尤,甚也。目疾不明,首掉尤甚,谓暴病也。” 高保衡 等新校正:“徇蒙者,盖谓目瞼膶动疾数而蒙暗也。”
词语解释:徇躯  拼音:xùn qū
犹徇己。《隋书·房彦谦传》:“但以执政壅蔽,怀私徇躯,忘国忧家,外同内忌。”
词语解释:徇务  拼音:xùn wù
致力于政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
词语解释:徇察  拼音:xùn chá
巡行察访。《后汉书·杜乔传》:“以 乔 守光禄大夫,使徇察 兗州 。”
词语解释:徇命  拼音:xùn mìng
犹言捐躯。徇,通“ 殉 ”。《隋书·列女传·郑善果母》:“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新唐书·郑善果传》:“今以忠臣子为逆贼徇命至伤夷,谓何?”
词语解释:徇隐  拼音:xùn yǐn
徇私隐瞒。 清 林则徐 《会谕收缴鸦片增设绅士公局示稿》:“保隣徇隐,一併连坐。”《清史稿·敬谨庄亲王尼堪传》:“事觉, 尼堪 坐徇隐,降郡王。”
词语解释:徇首  拼音:xùn shǒu
谓传首示众。《后汉书·伏湛传》:“ 湛 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三国志·吴志·孙晧传》:“ 会稽 太守 车浚 、 湘东 太守 张咏 不出算緡,就在所斩之,徇首郡县。”《晋书·齐王冏传》:“ 乂 叱左右促牵出, 冏 犹再顾,遂斩於 閶闔门 外,徇首六军。”
词语解释:徇难  拼音:xùn nàn
为国家的危难而献出生命。徇,通“ 殉 ”。《晋书·温峤传》:“ 嶠 闇弱不武,不能徇难,哀恨自咎,五情摧陨,惭负先帝託寄之重。”《南史·齐纪上·高帝》:“公投袂徇难,超然奋发。”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 叔绩 当 道光 初,则已有述作之志,其后名盛,未几而徇难。”
词语解释:徇齐  拼音:xùn qí
疾速。引申指敏慧。徇,通“ 侚 ”。《史记·五帝本纪》:“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裴駰 集解:“徇,疾;齐,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陛下以徇齐之圣,承宗庙之重。” 明 张居正 《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幼秉英喆,类徇齐之圣。”
词语解释:徇饱  拼音:xùn bǎo
求饱。 晋 道安 《十二门经序》:“斯法者,其犹无柯而求伐,不饭而狥饱,难以获矣!”
词语解释:徇意  拼音:xùn yì
曲从私意。《北齐书·文襄帝纪》:“徒知北方之力争,未识西南之合从,苟欲狥意於前涂,不觉坑穽在其侧。”
词语解释:徇教  拼音:xùn jiào
为宗教舍身。狥,通“ 殉 ”。 晋 郗超 《奉法要》:“若乃守文而不通其变,狥教而不达教情,以之处心循理,不亦外乎!”
词语解释:徇弁  拼音:xùn biàn
泛指旧时官府的外勤人员。 邹鲁 《中国同盟会》:“此外贪官污吏,私自加派,粮差狥弁,从中渔利,不可胜数。”
词语解释:徇斗  拼音:xùn dòu
拚命战斗。狥,通“ 殉 ”。 明 李东阳 《送福建参政徐君序》:“急而攻之,则以死狥鬭,其患有不可胜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