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往来 拼音:wǎng lái
亦作“ 往徠 ”。
(1).来去,往返。《易·咸》:“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李镜池 通义引 王肃 曰:“﹝憧憧﹞,往来不絶貌。”《隶释·汉仙人唐公房碑》:“是时府在西成,去家七百餘里,休謁往徠,转景即至。” 唐 温庭筠 《经李徵君故居》诗:“惆悵羸驂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还是快点印出的好,否则,邮件往来,又是许多日子。”
(2).反覆;来回。《易·繫辞上》:“夫是故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一闔一闢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神女庙神鸦》:“予壬子冬下 三峡 ,至十二峯,果有鸦十餘,往来旋绕。”
(3).交往,交际。《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魏书·刘廞传》:“ 高肇 之盛及 清河王 懌 为宰辅, 廞 皆与其子姪交游往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衡山 甚好,只是与人没往来。” 巴金 《家》九:“祖父偶尔也跟唱小旦的戏子往来。”
(4).犹进退。指引荐与黜退。《书·君奭》:“无能往来,兹迪彝教。” 孙星衍 疏:“无能往来,为无能进贤退不肖。”《汉书·朱云传》:“ 云 数上疏,言丞相 韦玄成 容身保位,亡能往来。”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不能有所前却也。”
(5).已往与未来。《鹖冠子·能天》:“量往来而兴废,因动静而结生。” 陆佃 解:“已往者废,方来者兴。”词语解释:往事 拼音:wǎng shì
过去的事情。《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史记·太史公自序》:“此人皆意有所鬱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唐 刘长卿 《南楚怀古》诗:“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明 刘基 《满江红》词:“怀往事,空凄切。思不断,肠千结。”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去年夏天, 郭祥 遇到 朴贞淑 时,两人谈起往事。”词语解释:往往 拼音:wǎng wǎng
(1).常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及如 荀卿 、 孟子 、 公孙固 、 韩非 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 唐 曹唐 《刘晨阮肇游天台》诗:“往往鷄鸣巖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汉 之能吏多出掾史, 唐 节度所辟书记,亦往往入而为大官。” 巴金 《家》十五:“近来常常咳嗽,夜里往往失眠,心里总是痛。”
(2).处处。《管子·度地》:“令下贫守之,往往而为界,可以毋败。”《魏书·尧暄传》:“初, 暄 使 徐州 ,见州城楼观,嫌其华盛,乃令往往毁撤,由是后更损落。” 元 萨都剌 《皂林道中》诗:“行行水竹与云林,往往人家与僧舍。” 明 归有光 《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词语解释:往还 拼音:wǎng huán
(1).往返;来回。《列子·黄帝》:“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晋 郭璞 《江赋》:“介鲸乘涛以出入,鯼鮆顺时而往还。”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军行迟速》:“而帝问往还几日, 懿 对以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花城》1981年第1期:“ 三姓 巴彦苏苏 之间,媒人几经往还,讨价还价,事情将成定局。”
(2).交游;交往。《魏书·刘廞传》:“ 灵太后 临朝,又与太后兄弟往还相好,太后令 廞 以诗赋授弟 元吉 。” 元 元怀 《拊掌录》:“然性介僻,不与人往还。”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九章:“可是,谁让他们又偏偏相遇,在战争的烟火中,又有那样多的往还?”词语解释:往年 拼音:wǎng nián
以往的年头;从前。《左传·昭公十七年》:“往年吾见之,是其徵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 唐 元结 《漫酬贾沔州》诗:“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林四娘》:“静锁深宫忆往年,楼臺簫鼓遍烽烟。” 姚雪垠 《长夜》一:“虽然他们的声音表面上同往年一样的朴实和亲切,可是骨子里却满含着恐怖的关切。”词语解释:往复 拼音:wǎng fù
(1).来回;往返。 唐 韩愈 《孔公墓志铭》:“海道以年计往復,何月之拘?”《明史·项忠传》:“今秋深草寒,若更调他军,恐往復需时,贼得远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五更携眷去,不知何作,言往復可三日耳。”
(2).往而复来,循环不息。 晋 郭璞 《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復,或夕或朝。”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星辰昼夜以明灭,乌兔东西而往復。”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四》:“此等处,关棙一转,别有往復迴环之妙。”
(3).犹进退。《素问·六微旨大论》:“故气有往復,用有迟速。” 张介宾 注:“气有往復,进退。”词语解释:往岁 拼音:wǎng suì
往年。《管子·国蓄》:“夫往岁之糶贱,狗彘食人食,故来岁之民不足也。” 宋 徐铉 《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诗:“往岁曾游 弄水亭 , 齐峯 浓翠暮轩横。” 元 王恽 《苦热叹》诗:“今年六月中,荼毒逾往岁。”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往岁之败,由 李準 握有重兵,不如炸毙 李準 ,合攻督署, 赵声 由城外以新军合攻为佳。”词语解释:往日 拼音:wǎng rì
昔日;从前。《楚辞·九章·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时。”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往日之事,患皆然也。”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二折:“婶子,我和你往日无寃,近日无讎。” 张天翼 《欢迎会》:“要照往日的习惯--他们就得拍手顿脚。”词语解释:往者 拼音:wǎng zhě
(1).过去的事。《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墨子·鲁问》:“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 唐 韩愈 《复志赋》:“往者不可復兮,冀来今之可望。”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九世之深仇未復,十年之胆薪何在!往者不諫,来者可追,愿我国民,从兹勿忘此弥天之耻辱可耳。”
(2).过去,从前。《史记·秦本纪》:“ 秦 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 晋 復彊,夺 秦 河西 地。”《汉书·刘向传》:“往者众臣见异,不务自修,深惟其故,而反晻昧説天,託咎此人。”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往者 羌 虏背叛,始自 凉 并 。”
(3).去的人,离开的人。《国语·越语上》:“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庄子·山木》:“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4).死者。 宋 王安石 《答韶州张殿丞书》:“往者不能讼当否,生者不得论曲直。”词语解释:往时 拼音:wǎng shí
从前。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往时 司马相如 作《封禪》一篇,以彰 汉氏 之休。” 唐 杜甫 《莫相疑行》:“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明 唐顺之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诗之一:“伐木张新燕,攀鳞忆往时。” 许地山 《黄昏后》:“往时爸爸到墓上奏乐,从没有今天这么久。”词语解释:往昔 拼音:wǎng xī
往日;从前。《战国策·秦策一》:“臣敢言往昔。” 唐 杜甫 《壮游》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我今回忆往昔,都如梦寐,何也?”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忆往昔峥嶸岁月稠。”词语解释:往古 拼音:wǎng gǔ
古昔;从前。《韩非子·难言》:“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史记·外戚世家》:“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 南朝 宋 慧通 《驳顾道士夷夏论》:“然夫大道难遵,小成易习,自往古而致叹,非来今之所慨矣。” 鲁迅 《华盖集·杂感》:“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词语解释:往返 拼音:wǎng fǎn
亦作“ 往反 ”。
(1).来回;来去。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唐 马戴 《题镜湖野老所居》诗:“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 清 方苞 《〈熊偕吕遗文〉序》:“ 又昌 倜儻有父风,为余涉三江、 彭蠡 之险,往反四千餘里。”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湖水泱泱,往返十里。”
(2).指往来;来往。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宋 苏轼 《答舒焕书》:“ 軾 天资懒慢,自少年精力有餘时,已不喜应接人事,其於酬酢往反,盖尝和矣,而未尝敢倡也。”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此外,无非记与友朋往返及寻山问水、访美论诗而已。”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三日》:“以后信件底往返会是更艰难的。”
(3).反复辩难。《后汉书·儒林传下·李育》:“﹝ 建初 ﹞四年,詔与诸儒论五经於 白虎观 , 育 以《公羊》义难 贾逵 ,往返皆有理证,最为通儒。”《太平御览》卷三九○引《郭子》:“ 孙安国 往 殷中军 许共语,往返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復煖者数四。”按,《世说新语·文学》作“往反”。词语解释:往回 拼音:wǎng huí
往返。 明 张居正 《请宽限疏》:“限五月中旬到京,往迴都著驰驛。”
(1).来回;往返。 宋 曾巩 《议边防给赐士卒只支头子》:“车驾往回,略无闕误。”《元典章·户部七·押运》:“前去 大都 ,往回万里,动輒一年,縻费盘缠。”
(2).下次。《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头里不曾打得成,等往回却打得成了。”
(3).上次。《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我也难得到京一趟,往回来了,又身上有事,不得自在。”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这次回来跟往回不同,因为战争的火在 陕甘宁边区 烧起来了。”
(4).回转头。《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那门丁听了,吓得爬起来,找了条小路,往回就跑。” 茅盾 《子夜》十三:“ 屠维岳 眼快,已经看见,就往回走。”词语解释:往迹 拼音:wǎng jì
亦作“ 往蹟 ”。
(1).人或车马行进所留下的踪迹。 晋 陶潜 《桃花源诗》:“往迹浸復湮,来径遂芜废。”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五:“壮岁客四方,蹙蹙少安宅。迨老犹未已,车马多往蹟。”
(2).前人或过去的事迹。 唐 孟郊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诗:“ 仲宣 荆州 客,今余 竟陵 宾。往蹟虽不同,託意皆有因。” 甘簃 《辛亥和议之秘史》:“辛亥南北和议之往蹟,人人知之,亦人人能言之。”词语解释:往生 拼音:wǎng shēng
佛教净土宗认为:具足信、愿、行,一心念佛,与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应,死后能往西方净土,化生于莲花中。见《无量寿经》卷下。一说,大彻大悟者,可以随意往生十方净土。 唐 韩愈 《吊武侍御所画佛文》:“极西之方有佛焉,其土大乐,亲戚﹝如﹞(姑)能相为图是佛而礼之,愿其往生,莫不如意。”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丐为诵《法华经》迴向,则可藉以往生。” 明 屠隆 《昙花记·菩萨降凡》:“再休题人在房櫳,裙染胭脂,香薰罗綺,这些时,纔有个往生的消息。” 清 钱谦益 《黄子羽六十寿序》:“于此时息心克念,浄信往生, 东林 西土,涌现几席。”词语解释:往哲 拼音:wǎng zhé
先哲;前贤。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 明 文徵明 《游幻住庵》诗:“兴怀往哲悲陈迹,每列空门损世情。”《诗刊》1978年第1期:“不师往哲学奸邪,妄詆先贤皆败类。”词语解释:往躅 拼音:wǎng zhú
犹陈迹。 宋 沉辽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之一:“饮光一衲隐穷谷,不復区区论往躅。”词语解释:往路 拼音:wǎng lù
前去的道路。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二:“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捨车遵往路,鳧藻驰目成。” 明 陈子龙 《仙人篇》诗:“採药南山下,云雾何瀰漫。往路既已失,叹息此盘桓。”词语解释:往行 拼音:wǎng xíng
(1).指先贤的德行。《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孔颖达 疏:“多记识前代之言,往贤之行,使多闻多见以畜积己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夫以畜其德为心,则凡多识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
(2).过去的行为。《晏子春秋·问下二六》:“事亲孝,无悔往行。”词语解释:往人 拼音:wǎng rén
派往的人。《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 怦 有与将帅书云:‘事事往人口具。’”词语解释:往代 拼音:wǎng dài
犹往古。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瞻望往代,爰想遐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茫茫往代,既沉予闻,眇眇来世,倘尘彼观也。”《晋书·阮种传》:“宜师踪往代,袭迹三五,矫世更俗,以从人望。”词语解释:往反 拼音:wǎng fǎn
见“ 往返 ”。
词语解释:往返 拼音:wǎng fǎn
亦作“ 往反 ”。
(1).来回;来去。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唐 马戴 《题镜湖野老所居》诗:“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 清 方苞 《〈熊偕吕遗文〉序》:“ 又昌 倜儻有父风,为余涉三江、 彭蠡 之险,往反四千餘里。”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湖水泱泱,往返十里。”
(2).指往来;来往。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宋 苏轼 《答舒焕书》:“ 軾 天资懒慢,自少年精力有餘时,已不喜应接人事,其於酬酢往反,盖尝和矣,而未尝敢倡也。”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此外,无非记与友朋往返及寻山问水、访美论诗而已。”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三日》:“以后信件底往返会是更艰难的。”
(3).反复辩难。《后汉书·儒林传下·李育》:“﹝ 建初 ﹞四年,詔与诸儒论五经於 白虎观 , 育 以《公羊》义难 贾逵 ,往返皆有理证,最为通儒。”《太平御览》卷三九○引《郭子》:“ 孙安国 往 殷中军 许共语,往返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復煖者数四。”按,《世说新语·文学》作“往反”。词语解释:往世 拼音:wǎng shì
(1).过去,从前。《庄子·人间世》:“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尉缭子·治本》:“徃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 汉 王充 《论衡·验符》:“龙见,往世不双,维 夏 盛时,二龙在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 嵇康 著《养生》之论,而以慠物受刑; 石崇 冀服饵之徵,而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
(2).前生,前世。 唐 白居易 《自解》诗:“ 房傅 往世为禪客, 王道 前生应画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只是回头欠早,罔知往世现世之因;举眼成迷,未证前身后身之果。”词语解释:往载 拼音:wǎng zǎi
往年。《后汉书·宦者传序》:“或称 伊 霍 之勋,无谢於往载;或谓 良 平 之画,復兴於当今。”词语解释:往辙 拼音:wǎng zhé
前车之辙。喻成规。 明 陈子龙 《兵垣奏议·通敌实出权宜疏》:“歷阶决事,应变无穷,不必更泥往辙,使敌谓 秦 无人耳。”词语解释:往教 拼音:wǎng jiào
谓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礼记·曲礼》:“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孔颖达 疏:“不闻往教者,不可以屈师亲来就己。”《韩诗外传》卷三:“ 孟尝君 请学於 閔子 ,使车往迎 閔子 。 閔子 曰:‘礼有来学,无往教……’於是 孟尝君 曰:‘敬闻命矣。’明日袪衣请受业。”词语解释:往数 拼音:wǎng shù
往日的历数。《隋书·律历志中》:“夫历者,纪阴阳之通变,极往数以知来,可以迎日授时,先天成务者也。”词语解释:往前 拼音:wǎng qián
往昔,从前。《汉书·杜钦传》:“ 钦 愚以为宜因 章 事举直言极諫,并见郎从官展尽其意,加於往前,以明示四方,使天下咸知主上圣明,不以言罪下也。”
朝前。《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这往前去也没饭店人家。”《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他自觉身子往前一扑,赶紧的拿了拿桩站住。”词语解释:往蹇 拼音:wǎng jiǎn
谓前往则遇难。《易·蹇》:“初六:往蹇来誉。” 孔颖达 疏:“往则遇难。”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幸躡康衢,意非往蹇。”集注引 孙汝听 曰:“言往则遇难,来则得誉,且得位也。”词语解释:往贤 拼音:wǎng xián
前贤;先贤。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德惭往贤,业优前事。”《梁书·外士传·何点》:“此盖前代盛轨,往贤所同。” 隋 许善心 《〈神雀颂〉序》:“微臣慙於往贤,逢时盛乎曩代。”词语解释:往鉴 拼音:wǎng jiàn
亦作“ 往鑑 ”。 往事可资鉴戒者。 汉 徐干 《中论·贵言》:“故凡道蹈之既难,错之益不易,是以君子慎诸己,以为往鉴焉。” 宋 苏轼 《郊祀奏议》:“昔 西汉 之衰, 元帝 纳 贡禹 之言毁宗庙, 成帝 用丞相 衡 之议改郊位,皆有殃咎,著於史册,往鉴甚明,可为寒心。” 明 沉榜 《宛署杂记·职官》:“往鑑在前,宪令在后。”词语解释:往烈 拼音:wǎng liè
往昔的功业;先前的功绩。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 清 顾炎武 《同族兄存愉拜黄门公墓》诗:“眷言怀往烈,感慨意无穷。”词语解释:往初 拼音:wǎng chū
犹往古。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德侔往初,功无与二。” 汉 张衡 《东京赋》:“宜无嫌於往初,故蔽善而扬恶。” 晋 左思 《吴都赋》:“比鷁首而有裕,迈餘皇於往初。”词语解释:往牒 拼音:wǎng dié
往昔的典籍。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访国美於旧史,考方载於往牒。” 明 宋濂 《进〈元史〉表》:“况往牒舛讹之已甚,而它书参考之无凭,虽竭忠勤,难逃疎漏。”词语解释:往谢 拼音:wǎng xiè
犹往逝,流逝。 明 陈子龙 《拟古八首》之五:“宾客前致辞,为乐良独难。人生重时会,往谢若惊湍。”词语解释:往劫 拼音:wǎng jié
犹往世。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自恐往劫之 桀 紂 ,皆可徐成将来之 汤 武 ,况今风情之伦少,而汎心於情流者乎。”词语解释:往朝 拼音:wǎng cháo
前代。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威震羣狡,名显往朝。”词语解释:往业 拼音:wǎng yè
(1).往日的功业。 三国 魏 曹植 《黄初六年令》:“故欲修吾往业,守吾初志。”
(2).前定的业缘。 南朝 梁 沉约 《佛记序》:“迄於前因往业,多所昧略。”词语解释:往述 拼音:wǎng shù
犹往事。 汉 扬雄 《太玄·棿》:“上索下索,遵天之度;往述来述,遵天之术。” 范望 注:“往述,往事也。”词语解释:往体 拼音:wǎng tǐ
(1).弓弛弦时弓臂外向的体势。《周礼·考工记·弓人》:“往体多,来体寡,谓之夹臾之属,利射侯与弋。往体寡,来体多,谓之王弓之属,利射革与质。往体来体若一,谓之唐弓之属,利射深。” 孙诒让 正义:“往体谓弓体外挠,来体谓弓体内向。凡弓必兼往来两体,而后有张弛之用,但以往来之多少为强弱之差。”参见“ 来体 ”。
(2).古体诗的别称。 宋 赵崇鉘 有《往体》三首,见《江湖小集》。《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钱仲文集》:“其中凡古体诗皆题曰往体。考 陆龟蒙 《松陆集》亦以古体为往体。盖 唐 代诗集标目,有此二名,偶然异文,别无他义。”《四库全书总目·总集一·松陵集》:“今考集中 日休 、 龟蒙 各得往体诗九十三首,今体诗一百九十三首,杂体诗三十八首,又联句及问答十有八首。”
词语解释:来体 拼音:lái tǐ
(1).弓张弦时弓臂内向的体势。《周礼·考工记·弓人》:“往体多,来体寡,谓之夹臾之属,利射侯与弋。” 孙诒让 正义:“往体,谓弓体外挠;来体谓弓体内向。凡弓必兼往来两体,而后有张弛之用。”
(2).指子孙。《后汉书·宦官传论》:“声荣无暉於门阀,肌肤莫传於来体。”词语解释:往辞 拼音:wǎng cí
往日的言辞。《晏子春秋·问下二六》:“事亲孝,无悔往行;事君忠,无悔往辞。”词语解释:往造 拼音:wǎng zào
谓前去拜访。《晋书·嵇康传》:“初, 康 居贫,尝与 向秀 共锻於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潁川 钟会 ,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 康 不为之礼,而锻不輟。”《北齐书·崔瞻传》:“有一 河东 人士姓 裴 ,亦为御史,伺 瞻 食,便往造焉。”词语解释:往逝 拼音:wǎng shì
犹去世。 前蜀 杜光庭 《威仪道众玉华殿谢土地醮词》:“往逝者生神丹霍,见居者耀籍青元。”词语解释:往旧 拼音:wǎng jiù
犹往古。《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説,谓之五行。” 杨倞 注:“案前古之事而自造其説,谓之五行。”词语解释:往常 拼音:wǎng cháng
过去的一般日子。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你往常打我駡我,今日为甚的央我?”《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你往常不肯出去,今日怎的闻命就行?” 茅盾 《子夜》十七:“大家这才知道今晚上‘三老爷’的火性不比往常!”词语解释:往后 拼音:wǎng hòu
以后。《红楼梦》第六四回:“今儿要遇见二姨儿,可别性急了,闹出事来,往后倒难办了。” 张天翼 《儿女们》二:“这回 廉大爷 得对他说些什么呢,往后还把不把他当朋友看待呢?” 杨朔 《蓬莱仙境》:“再往后,我离开家乡……不知道 婀娜 姐姐的命运究竟怎样了。”
朝后面。《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不曾听他一声儿,咕咚往后便倒。”词语解释:往天 拼音:wǎng tiān
方言。往日。 巴金 《秋》二:“其实往天天气也是好的。” 艾芜 《手》:“他脸通红,埋起头跑过,我想怪了,往天不是见了就打招呼么?”词语解释:往化 拼音:wǎng huà
犹死亡。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词语解释:往则 拼音:wǎng zé
往昔的法则。 唐 柳宗元 《闵生赋》:“列往则以考己兮,指斗极以自陈。”词语解释:往志 拼音:wǎng zhì
(1).前人的心志。《意林》卷二引《慎子》:“《诗》,往志也;《书》,往誥也;《春秋》,往事也。”
(2).往日的志向。 南朝 梁 沉约 《陈情书与徐勉》:“往志宿心,復成乖爽。”词语解释:往旋 拼音:wǎng xuán
往复回旋。 南朝 梁 江淹 《杂三言·悦曲池》:“暮云兮十里,朝霞兮千尺;千尺兮緜緜,青气兮往旋。”词语解释:往术 拼音:wǎng shù
往古之道。 汉 马融 《延光四年日蚀上书》:“陛下深惟 禹 汤 罪己之义,归咎自责,寅畏天戒,详延百僚,博问公卿,知变所自,审得其故,修復往术,以答天命。”词语解释:往素 拼音:wǎng sù
犹往昔,往常。 唐 王昌龄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驱车 郑城 宿,秉烛论往素。”词语解释:往篇 拼音:wǎng piān
往昔所作的诗文。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夫子照情素,探怀授往篇。”词语解释:往言 拼音:wǎng yán
说出去的话。《国语·晋语二》:“往言不可及也。”词语解释:往诰 拼音:wǎng gào
往昔的文告。《意林》卷二引《慎子》:“《书》,往誥也;《春秋》,往事也。” 南朝 陈后主 《劝农诏》:“躬推为劝,义显前经,力农见赏,事昭往誥。”词语解释:往高枝儿上飞
借指依附上层人物,也有向上爬之意词语解释:往虎口里探头
俗语。指冒失、危险的举动词语解释: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俗语。从未有过冤仇词语解释:往诲 拼音:wǎng huì
往昔的教训。 晋 刘琨 《与石勒书》:“採纳往诲,翻然改图。”词语解释:往莅 拼音:wǎng lì
犹莅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其酋帅曰 眇枉模 者,遣人来乞和,愿结栅於两军适中之地,请将军等往莅, 眇枉模 亲来面受要约。”词语解释:往程 拼音:wǎng chéng
去的路程。《人民日报》1981.1.8:“ 北京 -- 上海 -- 旧金山 -- 纽约 全线航程为一万五千八百多公里,空中飞行时间往程为16小时30分钟,返程所需时间为20小时20分钟。”词语解释:往脸上抹黑 拼音:wǎng liǎn shàng mǒ hēi
使之丢丑,使之难堪词语解释:往由 拼音:wǎng yóu
犹来由。《太平广记》卷十五引《十二真君传·兰公》:“於是 兰公 获斯妙诀,颖悟真机,默辨往由,顾知前事。”词语解释:往蹇来连 拼音:wǎng jiǎn lái lián
谓往来皆难;进退皆难。《易·蹇》:“六四:往蹇来连。” 王弼 注:“往则无应,来则乘刚,往来皆难,故曰往蹇来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颺不还;并轆轤交往,逆鳞相比;迂其际会,则往蹇来连,其为疾病,亦文家之吃也。”词语解释:往牍 拼音:wǎng dú
犹往牒。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碑》:“或传诸往牘,或布在前司,或赞述盈耳,或寿宫虚置。”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远近好异之士,履满其门,或与稽往牘,或与晰奥理,酬答泉流,虽赡博者莫能难之。”词语解释:往略 拼音:wǎng lüè
犹往事。 清 顾炎武 《传闻》诗之二:“书生筹往略,不觉泪痕深。” 王蘧常 汇注引 黄节 曰:“往略,往事也。”词语解释:往轨 拼音:wǎng guǐ
喻指往古的法度。 汉 刘向 《九叹·思古》:“还余车於南 郢 兮,復往轨於初古。”词语解释:往至 拼音:wǎng zhì
犹前往。《百喻经·破五通仙眼喻》:“有一愚臣,輒便往至,挑仙人双眼。”词语解释:往宁 拼音:wǎng níng
往日所愿,平素心愿。《汉书·礼乐志》:“穰穰復正直往宁, 冯 蠵切和疏写平。” 颜师古 注:“宁,愿也。言获福既多,归於正道,克当往日所愿也。”词语解释:往生咒 拼音:wǎng shēng zhòu
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经咒。亦用于超度亡人。 清 钮琇 《觚賸·佞佛》:“仲至岸,正衣冠一踊投河。伯合掌曰:‘善哉!’遂高唱往生咒而还。” 清 袁枚 《新齐谐·鬼有三技过此鬼道乃穷》:“替我告知城中 施 家作道塲,请高僧多念往生咒,我便可託生。”《痛史》第二一回:“茶罢起身, 金奎 叫众和尚,一律的穿了袈裟法服,敲起木鱼,念往生咒。”参见“ 往生 ”。
词语解释:往生 拼音:wǎng shēng
佛教净土宗认为:具足信、愿、行,一心念佛,与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应,死后能往西方净土,化生于莲花中。见《无量寿经》卷下。一说,大彻大悟者,可以随意往生十方净土。 唐 韩愈 《吊武侍御所画佛文》:“极西之方有佛焉,其土大乐,亲戚﹝如﹞(姑)能相为图是佛而礼之,愿其往生,莫不如意。”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丐为诵《法华经》迴向,则可藉以往生。” 明 屠隆 《昙花记·菩萨降凡》:“再休题人在房櫳,裙染胭脂,香薰罗綺,这些时,纔有个往生的消息。” 清 钱谦益 《黄子羽六十寿序》:“于此时息心克念,浄信往生, 东林 西土,涌现几席。”词语解释:往渚还汀 拼音:wǎng zhǔ huán tīng
谓往返都须渡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还汀。”自注:“往渚还汀,谓四面有水。”词语解释:往泥里踩 拼音:wǎng ní lǐ cǎi
指打击人、贬低人词语解释:往来体 拼音:wǎng lái tǐ
指弓的往体和来体。《周礼·考工记·弓人》“寒奠体” 汉 郑玄 注:“至冬胶坚,内之檠中,定往来体。”《礼记·曲礼上》“凡遗人弓者,张弓尚筋,弛弓尚角” 汉 郑玄 注:“弓有往来体,皆欲令其下曲,隤然顺也。”参见“ 往体 ”、“ 来体 ”。词语解释:往止 拼音:wǎng zhǐ
犹行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小生无故得遇仙姑,知是睡里梦里,须道往止详细,好图后会。”词语解释:往常间 拼音:wǎng cháng jiān
往常。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往常间奇葩异卉千般秀,今日箇野草闲花满地愁,叶落归秋。”《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闻得往常间人求的皆如活见一般,不知怎地我们求的却説起一个人来,与相公的病全无着落?”《红楼梦》第二二回:“往常间只有 宝玉 长谈阔论,今日 贾政 在这里,便唯唯而已。”词语解释:往句 拼音:wǎng jù
指酬答的诗文。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连篇章之莫詶,欲寄言于往句。”词语解释:往彦 拼音:wǎng yàn
前贤。《北齐书·王琳传》:“尔乃轻躬殉主,以身许国,实追踪於往彦,信踵武於前修。”词语解释:往徕 拼音:wǎng lái
见“ 往来 ”。
词语解释:往来 拼音:wǎng lái
亦作“ 往徠 ”。
(1).来去,往返。《易·咸》:“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李镜池 通义引 王肃 曰:“﹝憧憧﹞,往来不絶貌。”《隶释·汉仙人唐公房碑》:“是时府在西成,去家七百餘里,休謁往徠,转景即至。” 唐 温庭筠 《经李徵君故居》诗:“惆悵羸驂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还是快点印出的好,否则,邮件往来,又是许多日子。”
(2).反覆;来回。《易·繫辞上》:“夫是故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一闔一闢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神女庙神鸦》:“予壬子冬下 三峡 ,至十二峯,果有鸦十餘,往来旋绕。”
(3).交往,交际。《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魏书·刘廞传》:“ 高肇 之盛及 清河王 懌 为宰辅, 廞 皆与其子姪交游往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衡山 甚好,只是与人没往来。” 巴金 《家》九:“祖父偶尔也跟唱小旦的戏子往来。”
(4).犹进退。指引荐与黜退。《书·君奭》:“无能往来,兹迪彝教。” 孙星衍 疏:“无能往来,为无能进贤退不肖。”《汉书·朱云传》:“ 云 数上疏,言丞相 韦玄成 容身保位,亡能往来。”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不能有所前却也。”
(5).已往与未来。《鹖冠子·能天》:“量往来而兴废,因动静而结生。” 陆佃 解:“已往者废,方来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