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首字词组
役役役身役徒役作役门役要役力 
役梦役使役智役志役调役臣役庸 
役心役思役所役丁役费役虑役卒 
役人役物役赋役兵役龄役令役属 
役夫役损役逐役法役用役召役御 
役神役事役满役户役畜役务役政 
役车役民役利役钱役隶役养役手 

词语解释:役役  拼音:yì yì
(1).劳苦不息貌。《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之四:“秋虫至微物,役役网自织。”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今之读书学道者,皆卤莽灭裂以从事,何怪乎役役终身而无所得也。” 铁生 《敬告我汉族大军人书》:“役役焉执干戈卫他人社稷,已不免貽笑全球,况又杀同胞之光復军者乎!”
(2).奔走钻营貌。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得一名,获一利,则弃其业而役役於持权者之门。” 清 唐甄 《潜书·取善》:“士志於学,而乃役役焉往来於名利之中,德尽丧矣。” 清 汪绍焻 《刘伯伦》诗:“利名役役真成醉,只有先生是独醒。”
(3).狡黠貌。《庄子·胠箧》:“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 成玄英 疏:“役役,轻黠之貌。”
词语解释:役梦  拼音:yì mèng
牵引梦魂。 宋 柳永 《征部乐》词:“道向我、转眼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寻思还有旧家心,蝴蝶时时来役梦。” 宋 侯寘 《朝中措》词:“从今寄取,临风把酒,役梦忘飧。”
词语解释:役心  拼音:yì xīn
(1).为心所役使。《逸周书·武顺》:“人道尚中,耳目役心。” 孔晁 注:“言耳目为心所役也。”
(2).使心,用心。 晋 成公绥 《啸赋》:“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元 段成己 《题梁氏静乐堂》诗:“攘攘区中人,役心名与利。”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若 齐 梁 綺语, 宋 人摶合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自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繢中求活计也。”
(3).养心。《国语·郑语》:“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 韦昭 注:“役,营也。”
词语解释:役人  拼音:yì rén
(1).供役使的人。《左传·僖公十六年》:“城 鄶 ,役人病。”《吕氏春秋·顺说》:“ 管子 得於 鲁 , 鲁 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 齐 。” 宋 苏轼 《上皇帝书》:“自近岁来,部送罪人配军者,皆不使役人,而使禁军。”
(2).役使人。《庄子·大宗师》:“亡身不真,非役人也。” 郭象 注:“自失其性而矫以从物,受役多矣,安能役人乎?”《南史·何尚之传》:“时又造 华林园 ,并盛暑役人。”
(3).犹役户。《文献通考·职役二》:“闻州县奉詔不谨,以致差徭轻重失当,或役人有所赔备,或占留役钱不尽僱募。”参见“ 役户 ”。
词语解释:役户  拼音:yì hù
(1).闾里中负责差役的人户。《水浒传》第十八回:“ 晁盖 这厮,姦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箇不怪他。”参阅《文献通考·职役二》
(2).服役之人户。《宋史·食货志上六》:“ 乾道 五年, 处州 松阳县 倡为义役,众出田穀,助役户轮充,自是所在推行。”
词语解释:役夫  拼音:yì fū
(1).服役的人。《管子·轻重己》:“处里为下陈,处师为下通,谓之役夫。” 唐 杜甫 《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妾有墓在正南所开池处,君戒役夫勿伤吾墓。”
(2).泛指操贱役者。 明 何景明 《石矶赋》:“彼执笱繫竹,操绳逝梁,较获易捕,乃潢污之陋渔,水滨之役夫也。”
(3).詈词。贱货、贱胚。《左传·文公元年》:“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 职 也。” 杜预 注:“役夫,贱者称。” 鲁迅 《坟·论“他妈的!”》:“经史上所见骂人的话,无非是‘役夫’,‘奴’,‘死公’。”
词语解释:役神  拼音:yì shén
犹劳神。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四:“役神者弊,极欲疾枯。” 唐 白居易 《大巧若拙赋》:“则知巧在乎不违天真,非劳形於木人之内;巧在乎无枉物情,非役神於棘刺之中。”
词语解释:役车  拼音:yì chē
车名。供役之车,庶人所乘。《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役车其休。”《周礼·春官·巾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 郑玄 注:“役车,方箱,可载任器以共役。” 贾公彦 疏:“庶人以力役为事,故名车为役车。”《释名·释车》:“役车,给役之车也。”
词语解释:役身  拼音:yì shēn
身执劳事;劳身。《墨子·备梯》:“ 禽滑釐 子事 子墨子 ,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故此二子者,皆圣人也,犹不能无役身而涉世如此其污也。” 宋 王安石 《饮裴侯家》诗:“ 裴侯 方坐尘沙里,役身救物当如此。”
词语解释:役使  拼音:yì shǐ
(1).驱使;支配。《管子·轻重丁》:“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二郡有军征赋调,供给役使,遇之如民。”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三:“因为他们天天在工厂作工,天天役使自然,利用自然,所以他们也了解自然了。”
(2).供服役的人。《汉书·李寻传》:“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 颜师古 注:“营谓绕也。”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果勇夫人》:“居十日,各帅遣都守驰候 果勇 ,见左右役使皆叛党。”
词语解释:役思  拼音:yì sī
用心思考。 前蜀 贯休 《读刘得仁贾岛集》诗之二:“役思曾衝尹,多言阻国亲。”
词语解释:役物  拼音:yì wù
谓役使外物为我所用。《荀子·修身》:“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汉书·刑法志》:“夫人……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羽毛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 唐 李翱 《去佛斋论》:“故其徒也,不蚕而衣裳具,弗耨而饮食充,安居不作,役物以养己者,至於几千百万人。” 严复 《原强》:“此其人非必勤劳贤智胜於人人也,仰机射利役物自封而已。”
词语解释:役损  拼音:yì sǔn
因劳神而损伤。 宋 柳永 《两同心》词:“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 宋 秦观 《昭君怨》词:“役损风流心眼,眉上新痕无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清宵夜好难捱,一天愁闷怎安排?役损这情怀。”
词语解释:役事  拼音:yì shì
(1).劳役之事。《周礼·地官·乡师》:“既役,则受州里之役要,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2).泛指公家的各种事务。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贡赋之外,皆役事也。起军旅,兵役也;田,田役也;役,力役也;追胥,守望之役也。”
(3).泛指事务。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愈 既不获辞,既助其凡役事,退又为铭云。”
(4).犹办事。《国语·晋语一》:“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君立臣从,何贰之有?” 韦昭 注:“役,为也。”
词语解释:役民  拼音:yì mín
(1).服役的人。 宋 苏轼 《教战守策》:“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2).役使平民。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自序》:“役民者官也,役於官者民也。郡有主,县有令,乡有长,里有正,其位不同而皆役民者也。”
词语解释:役徒  拼音:yì tú
服劳役者。《墨子·七患》:“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 宋 范仲淹 《清白堂记》:“巖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就荒。一日,命役徒而闢之。”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而役徒虽多,物料机器虽多,而役徒之所购物品,机器工料之物品,仍流入於公设之商店。”
词语解释:役智  拼音:yì zhì
运用心智。《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吾自立身,不营世利;经涉累朝,通否任时;初不役智,有所要求,今日之举,非所愿也。”《宋书·律历志中》:“夫天地之所贵者生也,万物之所尊者人也,役智穷神,无幽不察。” 唐 钱起 《豹舄赋》:“何役智以宣骄,乃自躬而刑国。”
词语解释:役所  拼音:yì suǒ
役作的处所。《宋史·王能传》:“护城 祁州 ,躬率丁夫,旦暮不离役所,宴犒周洽。”
词语解释:役赋  拼音:yì fù
劳役赋税。《后汉书·荀淑传》:“宽役赋,安黎民。”《晋书·郭璞传》:“顷者以来,役赋转重。”
词语解释:役逐  拼音:yì zhú
奔走追逐。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九:“役逐短景内,冥昧同尘埃。”
词语解释:役满  拼音:yì mǎn
清 制,各衙门书吏供职满五年,得分别情况,或考或免,谓之役满。役满人员由吏部铨定选用。参阅《清会典·吏部六·铨政》
词语解释:役利  拼音:yì lì
谓役使小民而获利。《史记·平準书》:“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浮食豪民,好欲擅山海之货,以致富业,役利细民。”
词语解释:役作  拼音:yì zuò
(1).工役劳作。《六韬·盈虚》:“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绩之时。” 宋 苏舜钦 《韩公行状》:“时 淮 浙 蝗旱,民飢殍流散,命公为安抚,所至賑廪困菑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养之。”《明史·周叙传》:“军士困役作,刑罚失轻重。”
(2).役使劳作。《诗·小雅·十月之交》“胡为我作” 汉 郑玄 笺:“女何为役作我。”
词语解释:役志  拼音:yì zhì
用心。《书·洛诰》:“惟不役志于享。”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不役志於禄利,故害而不能加也。” 明 方孝孺 《殷浩》:“ 东汉 尚风节,故士多能自重,而不役志於利禄。”
词语解释:役丁  拼音:yì dīng
服劳役者。《隋书·食货志》:“仍依 周 制,役丁为十二番,匠则六番。”《隋书·食货志》:“始建 东都 ,以尚书令 杨素 为营作太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词语解释:役兵  拼音:yì bīng
服劳役勤务的士兵。 宋 代兵制有禁兵、厢兵、役兵、民兵之别。役兵以游民充任,专事一业,如给漕挽,修河防,养国马等。 宋 宋祁 《庆历兵录序》:“三曰役兵,羣有司隶焉;人之游而惰者入之,若牧置,若漕輓,若管库,若工技,业壹事专,故处而无更。凡军有额,居有营,有常廩,有横赐。”
词语解释:役法  拼音:yì fǎ
(1).谓为法令所役使。《慎子》逸文:“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作法者君,守法者臣,役法者民。”
(2).差役之法。 宋 秦观 《论议上》:“夫所谓役法者,其科条品目虽曲折不同,大抵不过差、免二法而已。”《明史·食货志二》:“役法定於 洪武 元年。”
词语解释:役户  拼音:yì hù
(1).闾里中负责差役的人户。《水浒传》第十八回:“ 晁盖 这厮,姦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箇不怪他。”参阅《文献通考·职役二》
(2).服役之人户。《宋史·食货志上六》:“ 乾道 五年, 处州 松阳县 倡为义役,众出田穀,助役户轮充,自是所在推行。”
词语解释:役钱  拼音:yì qián
代替劳役的税钱。 宋 制,凡应服劳役者可输钱免役。 宋 叶适 《役法》:“故役钱者,募役之患;而今之所谓保副正长,又募役所不能行之患也。”《宋史·张根传》:“常平止听纳息,以塞兼并;下户均出役钱,以絶姦伪;市易唯取净利,以役商贾。”
词语解释:役门  拼音:yì mén
犹役户。指寻常百姓家。《宋书·宗越传》:“﹝ 宗越 ﹞本为 南阳 次门,安北将军 赵伦之 镇 襄阳 , 襄阳 多杂姓, 伦之 使长史 范覬之 条次氏族,辨其高卑, 覬之 点(黜) 越 为役门。”
词语解释:役调  拼音:yì diào
服役与征户税。《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以 云 为翊军将军” 裴松之 注引《云别传》:“ 益州 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復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
词语解释:役费  拼音:yì fèi
劳役和战费。亦指战费。《汉书·食货志上》:“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而民去本。”《后汉书·郅恽传》:“是时 宪 征 匈奴 ,海内供其役费。”《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帝议遣 宣王 讨 渊 ,发卒四万人。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
词语解释:役龄  拼音:yì líng
服兵役的年龄。
词语解释:役用  拼音:yì yòng
(1).役使;使用。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夫陶冶造化,莫灵於人,故达其浅者,则能役用万物;得其深者,则能长生久视。”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其间耗费简札,役用心神者,其可数乎?”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五六年之间,是丈夫心力壮时,常在闲处,无所役用。”
(2).劳力和费用。《新唐书·食货志四》:“是时增调农人铸钱,既非所习,皆不聊生。内作判官 韦伦 请厚价募工,繇是役用减而鼓铸多。”
词语解释:役畜  拼音:yì xù
专门用于耕作或运输的家畜。如马、牛、骡、驴、骆驼等。也叫力畜。
词语解释:役隶  拼音:yì lì
(1).服贱役的人。《北齐书·文宣帝纪》:“詔免诸伎作、屯、牧、杂色役隶之徒为白户。”
(2).谓服役。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十:“役隶金庭亚左神,乍看痴肉似凡身。”
词语解释:役要  拼音:yì yào
记录工役姓名人数的簿册。《周礼·地官·乡师》:“既役,受州里之役要,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贾公彦 疏:“役要,则役人簿要。” 孙诒让 正义:“《大司马》云:‘大役属其植,受其要。’注云:‘要,簿书也。’即此所谓役要。”
词语解释:役臣  拼音:yì chén
谓供使令之臣。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记陈成恒传》:“ 东海 役臣孤 句践 ,使使臣 种 ,敢修下吏,问於左右。”
词语解释:役虑  拼音:yì lǜ
犹役思。 唐 柳宗元 《与吕温论〈非国语〉书》:“輒令往一通,惟少留视役虑,以卒相之也。”
词语解释:役令  拼音:yì lìng
役使,驱遣。 清 龚自珍 《王仲瞿墓表铭》:“掌中雷者, 神寳君 説洞神下乘法,所谓役令之事,即以道家书论,亦其支流之不足詰者。”
词语解释:役召  拼音:yì zhào
谓召令服役;召唤役使。《宋书·文帝纪》:“又州郡估税,所在市调,多有烦刻。山泽之利,犹或禁断,役召之品,遂及稚弱。”《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不上一月,其术已成,变化百物,役召鬼魅,遇着草木土石,念念有词,便多是步骑甲兵。”
词语解释:役务  拼音:yì wù
劳役之事。《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时百姓凋匱而役务方殷。”
词语解释:役养  拼音:yì yǎng
(1).役使。《后汉书·宦者传序》:“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将以其体非全气,情志专良,通关中人,易以役养乎?”
(2).役使休养。《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窃惟古之善治民者,必污隆随时,丰俭称事,役养消息以成其性命。”
词语解释:役力  拼音:yì lì
犹效力。 晋 陆云 《〈盛德颂〉序》:“臣命违千载之运,身生四百之外,恨不得役力圣明之鉴,寓目风尘之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佐文》:“因弃生业,剪髮於 临湍 佛寺,役力誓死焉。”
词语解释:役庸  拼音:yì yōng
用以代替力役的赋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既然法律上认为丁都受了田,所以丁应该纳田租、户调和役庸。”
词语解释:役卒  拼音:yì zú
服役的人。 宋 曾巩 《洪州东门记》:“ 元侯 之於是役,其木取於地之不在民者,其工取於役卒之羡者。”
词语解释:役属  拼音:yì shǔ
谓使隶属于己而役使之。《史记·南越列传》:“ 佗 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 闽 越 、 西甌 、 骆 ,役属焉,东西万餘里。”《后汉书·马援传》:“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新唐书·西域传上·焉耆》:“﹝ 焉耆国 ﹞户四千,胜兵二千,常役属 西突厥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突厥 原是住在 金山 南的游牧部落,为 柔然 所役属。”
词语解释:役御  拼音:yì yù
役使;使用。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服之,故君臣之道起焉;事之,故力寡之民制焉。然则隶属役御,由乎争彊弱而校愚智,彼苍天果无事也。”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耒耜弓矢舟车网罟之类,莫不备至,使民乐生便利,役御万物而适其情。”
词语解释:役政  拼音:yì zhèng
犹政役,赋役。政,通“ 征 ”。《周礼·地官·闾胥》:“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引之 云:“役政即政役, 杜子春 读政为征,是也。”
指有关兵役之政务。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前一任县长正是为了壮丁问题被撤职的,而新县长一上任便宣称他要扫除役政上的种种积弊。”
词语解释:役手  拼音:yì shǒu
指司杂役的人。《新唐书·吴凑传》:“掌闲、彍骑、飞龙、内园、 芙蓉园 、禁兵诸司杂供役手,资课太繁,宜有蠲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