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首字词组
彗星彗扫彗孛干犯彗勃彗茀彗秃彗筱 
彗孛彗帚彗汜画涂彗日彗齐彗泛画涂  
彗云彗气彗尾彗泛画涂彗光彗筱  

词语解释:彗星  拼音:huì xīng
绕太阳运行的一种星体。后曳长尾,呈云雾状。俗称扫帚星。旧谓彗星主除旧布新,其出现又为重大灾难的预兆。《楚辞·远游》:“擥彗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后汉书·李固传》:“且 永初 以来,政事多谬,地震宫庙,彗星竟天,诚是将军用情之日。” 宋 丁谓 《谈录》:“ 真宗 即位,有彗星见于东方, 真宗 恐惧,内愧凉德何以绍 太祖 、 太宗 之德业,是天祸也,不敢询于掌天文者,唯俟命而已。”
词语解释:彗孛  拼音:huì bó
彗星和孛星。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旧谓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后汉书·卢植传》:“比年地震,彗孛互见。”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胡琴婢胜儿》:“海内汉民皆入虏,饮恨吞声空咽嗢。时看汉月望汉天,怨气衝星成彗孛。” 唐 无名氏 《秦家行》:“彗孛飞光照天地,九天瓦裂屯怨气。” 清 顾炎武 《酬程工部先贞》诗:“风沙春气乱,彗孛夜芒垂。”
词语解释:彗云  拼音:huì yún
犹摩天。谓蔽拂云天。 汉 班固 《东都赋》:“元戎竟野,戈鋋彗云。”
词语解释:彗扫  拼音:huì sǎo
谓如彗星扫过。多形容兵锋迅猛,歼除无余。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 黠戛斯 潜师彗扫,穹庐瓦解,种族尽膏於原野,区落遂至於荆榛。”
词语解释:彗帚  拼音:huì zhǒu
扫帚。 唐 白居易 《养竹记》:“询于 关氏 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繇是筐篚者斩焉,篲箒者刈焉。刑餘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词语解释:彗气  拼音:huì qì
彗星之光。比喻杀气。 黄人 《题李觉尔秘密结社和同国遗民原韵》:“心校坤球热,刀含彗气秋。”
词语解释:彗孛干犯
彗星侵犯
词语解释:彗汜画涂
以帚扫秽,以刀划泥。比喻极其容易
词语解释:彗尾  拼音:huì wěi
一颗彗星的明亮的尾部延伸部分,可以是彗头的扩展或者具有某种结构,因而能与彗头有所区别;彗尾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彗星的尾巴,尤其对亮度或形状而言
词语解释:彗勃  拼音:huì bó
即彗孛。彗星和孛星。
词语解释:彗日  拼音:huì rì
犹言扫日,蔽日。 唐 徐洪 《南郊赋》:“青旆罥云,红旌彗日。”
词语解释:彗泛画涂  拼音:huì fàn huà tú
谓以帚扫秽,以刀划泥。比喻极其容易。《汉书·王褒传》:“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焠其锋, 越 砥歛其咢,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忽若彗氾画涂。” 颜师古 注:“彗,帚也。氾,氾洒地也。涂,泥也。如以帚埽氾洒之地,以刀画泥中,言其易。”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一》:“如 颜 以彗为帚,氾为氾洒地,则彗氾二字,义不相属……今案彗氾与画涂,相对为文。彗者,埽也;氾者,污也。谓如以帚埽秽,以刀画泥耳。”
词语解释:彗茀  拼音:huì bó
即彗孛。彗星和孛星。《汉书·李寻传》:“辰星主正四时……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政絶不行则伏不见而为彗茀。” 颜师古 注:“茀,与‘孛’同。”参见“ 彗孛 ”。
词语解释:彗孛  拼音:huì bó
彗星和孛星。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旧谓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后汉书·卢植传》:“比年地震,彗孛互见。”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胡琴婢胜儿》:“海内汉民皆入虏,饮恨吞声空咽嗢。时看汉月望汉天,怨气衝星成彗孛。” 唐 无名氏 《秦家行》:“彗孛飞光照天地,九天瓦裂屯怨气。” 清 顾炎武 《酬程工部先贞》诗:“风沙春气乱,彗孛夜芒垂。”
词语解释:彗齐  拼音:huì qí
彗,通“ 慧 ”。齐,通“ 疾 ”。聪敏,聪明,敏捷。
词语解释:彗光  拼音:huì guāng
彗星的光束。 汉 王逸 《九思·守志》:“扬彗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蹈沧海,跨 崑崙 ,奋彗光,埽 项 军,遂济人难,荡涤於 泗 沂 。” 李贤 注:“彗星者,所以除旧布新也,故曰埽。”
词语解释:彗秃  拼音:huì tū
谓扫帚残破,不堪使用。比喻无能为力。 唐 黄滔 《卢员外启》:“ 齐国 篲秃, 荆山 眼枯,渐觉途穷,虚云舌在。”
词语解释:彗泛画涂  拼音:huì fàn huà tú
用帚扫洒水之地,用刀划泥路。极言其易。《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忽若篲氾画涂。”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若以篲扫於氾洒之处也……涂,路也。”
词语解释:彗筱
细竹名。常用以制扫帚。 晋 戴凯之 《竹谱》:“篲篠苍苍,接町连篁;性不卑植,必也嵓冈;踰矢称大,出寻为长;物各有用,扫之最良。”
词语解释:彗筱  拼音:huì xiǎo
细竹名。常用以制扫帚。 晋 戴凯之 《竹谱》:“篲篠苍苍,接町连篁;性不卑植,必也嵓冈;踰矢称大,出寻为长;物各有用,扫之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