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式微 拼音:shì wēi
(1).衰微,衰败。《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朱熹 集传:“式,发语辞。微,犹衰也。” 明 归有光 《张翁八十寿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远,能自振于式微之后。”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武王 以前的 周 室没有什么高度的文化, 平王 以后的 周 室则是式微得不堪了。” 茅盾 《一个女性》:“谁曾从丰裕跌落到贫乏,从高贵跌落到式微,那他对于世态炎凉的感觉,大概要加倍的深切罢。”
(2).《诗·邶风》篇名。《诗序》说, 黎侯 流亡于 卫 ,随行的臣子劝他归国。后以赋《式微》表示思归之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荣城伯 赋《式微》乃归。” 唐 王维 《渭川田家》诗:“即此羡闲逸,悵然吟《式微》。”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呈军事院诸公郡中一二秀才》诗:“作牧惭为政,思乡念《式微》。” 清 曹寅 《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十竹秋来好,连宵咏《式微》。”一说《邶风·式微》诗是表现征夫痛苦、反对徭役的作品。词语解释:式燕 拼音:shì yàn
亦作“ 式宴 ”。 宴饮。《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汉 张衡 《东京赋》:“上下通情,式宴且盘。” 唐 苏瓌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金闕平明宿雾收,瑶池式宴俯清流。” 明 何景明 《白菊赋》:“咸式燕以延赏,异过时而尚薆。”词语解释:式宴 拼音:shì yàn
见“ 式燕 ”。
词语解释:式燕 拼音:shì yàn
亦作“ 式宴 ”。 宴饮。《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汉 张衡 《东京赋》:“上下通情,式宴且盘。” 唐 苏瓌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金闕平明宿雾收,瑶池式宴俯清流。” 明 何景明 《白菊赋》:“咸式燕以延赏,异过时而尚薆。”词语解释:式昭 拼音:shì zhāo
用以光大。《后汉书·张衡传》:“朝有所闻,则夕行之。立功立事,式昭德音。” 李贤 注:“逸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式,用也;昭,明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罄捨国珍,奉为先王建此伽蓝,式昭胜业。寡德无祐,有斯灾异!咎徵若此,何用生为!”词语解释:式遏 拼音:shì è
(1).《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无俾民忧。” 郑玄 笺:“式,用;遏,止也。”后以“式遏”为:遏制;制止。《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臣等备位,不能匡救祸乱,式遏姦逆,奉令震悚,肝心悼慄。”《梁书·王茂传》:“ 茂 以不能式遏姦盗,自表解职,优詔不许。” 宋 司马光 《言程戡第二札子》:“ 赵谅祚 数违旧制,易姓建官,妄有邀求,不遵朝命, 戡 不能式遏,而容纳其使。”
(2).防卫;抵御。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尹生 委衿带之职,违式遏之任,而 有周 不罪之以不忠。”《周书·梁昕传》:“寻又移镇 阎韩 。式遏边垒,甚著诚信。”《隋书·达奚长儒传》:“ 长儒 受任北鄙,式遏贼寇,所部之内,少将百倍。” 唐 李德裕 《牛僧孺等奉敕公卿集议其中有未尽处须更令分析谨连如前》:“又近者 回鶻 攻劫 云州 ,渐入内地,节级城守,莫能式遏。亦未见邻近堡栅首尾救援者。” 明 杨慎 《大中丞百川张公招饮静居寺十四韵》:“晏粲倚 文翁 ,式遏怀 葛亮 。”词语解释:式序 拼音:shì xù
亦作“式叙”。 按次第;顺序。《诗·周颂·时迈》:“明昭有 周 ,式序在位。” 郑玄 笺:“用次第处位。”《后汉书·朱穆传》:“议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术高行之士,今多非其人。”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横见式叙,各授封爵,天下惆悵,人神共愤。” 唐 杨炯 《〈王勃集〉序》:“仰贯一以知归,希体二而攷远,为言式序,大义昭然。”词语解释:式闾 拼音:shì lǘ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 軾 ”。《书·武成》:“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闆”为敬贤之词。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是以式閭者怀古,升堂如景行。”
(2).引申指登门拜谒。《梁书·何胤传》:“太守 衡阳王 元简 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閭,谈论终日。”词语解释:式谷 拼音:shì gǔ
(1).谓赐以福禄。《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穀以女。” 朱熹 集传:“穀,禄也。以,犹与也……当靖共尔位,惟正直之人是助,则神之听之,而以穀禄与女矣。” 晋 陆云 《九愍·行吟》:“祗信顺以自范,邀式穀於神听。”一说,任用善人。《诗·小雅·小明》 汉 郑玄 笺:“式,用;穀,善也……其用善人则必用女。”
(2).谓以善道教子,使之为善。《诗·小雅·小宛》:“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朱熹 集传:“式,用;穀,善也……戒之以不惟独善其身,又当教其子使为善也。” 清 钱谦益 《父友竹先赠文林郎制》:“夫教非其辟咡之谓也,生而有气谊可见,殁而有风骨可詒,式穀之似,有深於提耳者与!”词语解释:式乾
晋 代宫殿名。 宋 苏轼 《思子台赋》:“ 甘泉 咫尺而不通兮,与 式乾 其何异。”词语解释:式廓 拼音:shì kuò
规模;范围。《诗·大雅·皇矣》:“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朱熹 集传:“式廓,犹言规模也。”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久之, 金君 迁去, 邵 君 惟中 代守,有嘉成绩,增之式廓,爰勒碑以记其功。” 郑观应 《盛世危言·电报》:“国家版图式廓幅员之广,冠絶寰区。”词语解释:式瞻 拼音:shì zhān
(1).敬仰,景慕。《北齐书·王昕传》:“﹝ 昕 ﹞对曰:‘ 元景 位望微劣,不足使殿下式瞻仪形,安敢以亲王僚寀,从厮养之役。’” 宋 司马光 《祭观文丁尚书文》:“老成之德,中外式瞻。”
(2).瞻视。 明 高启 《顾荣庙》诗:“大夫过停辕,式瞻为含愴。”词语解释:式凭 拼音:shì píng
亦作“ 式凴 ”。 依靠,依附。《明史·李贤传》:“此 尧 舜 用心也,天地祖宗实式凭之。” 清 赵翼 《哭伟儿》诗:“仿佛幽魂尚式凴,微风入户闪孤灯。”词语解释:式慰
安慰词语解释:式法 拼音:shì fǎ
亦作“ 式法 ”。
(1).法度,规章。《周礼·天官·宰夫》:“以式灋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 贾公彦 疏:“言式法者,谓祭祀大小皆有旧法式,依而戒敕,使其具之。” 孙诒让 正义:“式灋,即《大宰》九式,祭祀之式是也。”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六院四辖》:“审计院者,自宫禁朝廷百僚以下,至於内侍、御士,及於诸军兵卒,凡赋禄者,以式法审其名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万代从今钦式法,好人正士信名流。”
(2).占卜之法。《汉书·艺文志》五行家有《羡门式法》二十卷。词语解释:式围 拼音:shì wéi
《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 毛 传:“九围,九州也。” 郑玄 笺:“式,用也。”后以“式围”称九州。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鬼方》:“ 汤 时 鬼方 已内属於式围之中,而復叛於中衰之日,故 高宗 伐之以中兴 殷 道也。”词语解释:式盘 拼音:shì pán
我国古代推算历数或占卜的工具。分天地盘。天盘为圆形,地盘为正方形。上面画有北斗和二十八宿的星象、方位,并刻有一百八十二个圆点,代表周天度数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一度。词语解释:式好 拼音:shì hǎo
(1).《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后常以“式好”谓骨肉和好。《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兄弟相助,真耽式好之情;朋友交推,又见同声之义。”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蛇鳖》:“叔乃抱姪而泣,式好如初。”
(2).指男女相爱。 清 蒋士铨 《香祖楼自序》:“《风》《雅》始于二《南》,其闺房式好之词,巾幗怀人之什,长言而嗟嘆之何为者,盖得乎性情之正者也。”词语解释:式叙 拼音:shì xù
见“ 式序 ”。
词语解释:式序 拼音:shì xù
亦作“式叙”。 按次第;顺序。《诗·周颂·时迈》:“明昭有 周 ,式序在位。” 郑玄 笺:“用次第处位。”《后汉书·朱穆传》:“议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术高行之士,今多非其人。”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横见式叙,各授封爵,天下惆悵,人神共愤。” 唐 杨炯 《〈王勃集〉序》:“仰贯一以知归,希体二而攷远,为言式序,大义昭然。”词语解释:式墓 拼音:shì mù
车至墓前,人立车中,俯身按着车轼,以表敬意。 北周 庾信 《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 魏 受其终, 周 新其命,式墓封坟,追旌盛德。”参见“ 式閭 ”。
词语解释:式闾 拼音:shì lǘ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 軾 ”。《书·武成》:“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闆”为敬贤之词。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是以式閭者怀古,升堂如景行。”
(2).引申指登门拜谒。《梁书·何胤传》:“太守 衡阳王 元简 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閭,谈论终日。”词语解释:式路马
见路马则抚轼,以示崇敬词语解释:式庐 拼音:shì lú
指登门拜谒。 清 顾炎武 《赠孙徵君奇逢》诗:“门人持笈满,郡守式庐频。”参见“ 式閭 ”。
词语解释:式闾 拼音:shì lǘ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 軾 ”。《书·武成》:“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闆”为敬贤之词。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是以式閭者怀古,升堂如景行。”
(2).引申指登门拜谒。《梁书·何胤传》:“太守 衡阳王 元简 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閭,谈论终日。”词语解释:式子 拼音:shì zǐ
(1).姿势。《镜花缘》第七四回:“ 林婉如 道:‘俺们才投几个式子,都觉费事。’”此指投壶的姿势。 熊正国 《高炉边的彝家》:“有几次他想立起来自报,又想到自己才初初摸到点儿门道,怕变了式子后就吃不消。”此指劳动的姿势。
(2).算式、代数式、方程式等的统称。词语解释:式干 拼音:shì gàn
晋 代宫殿名。 宋 苏轼 《思子台赋》:“ 甘泉 咫尺而不通兮,与 式乾 其何异。” 词语解释:式则 拼音:shì zé
法则;规范。 汉 刘向 《上关尹子序》:“浑质崖戾,汪洋大肆,然有式则,使人泠泠轻轻,不使人狂。”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幼已明诗,永言式则,词必久虑,容无愠色。”词语解释:式型 拼音:shì xíng
效法,取法。语出《诗·周颂·我将》:“仪式刑 文王 之典,日靖四方。” 朱熹 集传:“仪、式、刑,皆法也……言我仪式刑 文王 之典,以靖天下。” 清 颜元 《存学编·性理评》:“考其实,及门诸公不知式型与否,而 朱子 家祠丧礼多行之未当,失 周公 、 孔子 之遗意者矣。”词语解释:式假 拼音:shì jiǎ
古代官员的一种例假。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 辙 方在式假,三省得旨。批曰:依水监所奏,下手日具工料取旨。”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杂制》:“式假:除父母丧解官及承祖父母重服之外,餘亲之丧只给式假。”词语解释:式仰 拼音:shì yǎng
犹式望。《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海内惶惶,靡所式仰。”词语解释:式度 拼音:shì dù
规制,法式。 宋 岳珂 《桯史·番禺海獠》:“后有窣堵波高入云表,式度不比它塔。” 王闿运 《严通政任氏寿颂》:“何以喻德?如月之恒。彤管式度,永曼嘉应。”词语解释:式望 拼音:shì wàng
仰望;仰赖。《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率土式望,在 备 一人。”词语解释:式式 拼音:shì shì
(1).式,通“ 彧 ”。整饬貌。《晋书·乐志上》:“百辟朝三朝,式式明仪形。”
(2).式,通“ 彧 ”。长貌。 明 何景明 《述归赋》:“施结璜之委珮兮,谨垂鞶之式式。”词语解释:式范 拼音:shì fàn
模范,楷模。亦谓作楷模,示范。 宋 无名氏 《〈颜氏家训〉序》:“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为书七卷,式范千叶,号曰《颜氏家训》。” 李大钊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若彼 欧洲 及其支派之 美洲 ,乃为近世国家及政治之渊源,现今施行自由政治之国,莫不宗为式范,流风遐被,且延及于 亚洲 矣。”词语解释:式样 拼音:shì yàng
格式;样子,形状。 宋 欧阳修 《与薛少卿书》:“奉告作鞍……相次专人附银去,式样一依官品可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吾不患兵不精,唯患财不赡。有士人教之以依朝廷式样造楮券, 全 从之。”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考工记》乃制度式样册子,上令士大夫习之,勾考工程,而下可令工匠解了。”《红楼梦》第四十回:“ 李紈 、 凤姐 二人之几设於三层槛内,二层纱橱之外。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 叶圣陶 《火灾·悲哀的重载》:“她的衣服虽是布的,却非常整齐,是时下流行的式样。”词语解释:式规 拼音:shì guī
示范。 南朝 梁 沉约 《上〈宋书〉表》:“又可以式规万叶,作鉴于后。”词语解释:式闻 拼音:shì wén
指名望。 唐 白居易 《乌行初授卫佐制》:“ 乌行初 , 重胤 之子,早禀义方,诗礼弓裘,式闻不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