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仓廪捐廪月廪坎廪谷廪浸廪春廪田廪
高廪义廪祠廪边廪亿廪牢廪既廪 
石廪米廪帑廪涂廪减廪实廪粮廪 
囷廪廪廪寸廪庖廪饩廪廥廪圌廪 
官廪御廪俸廪衣廪超增补廪日廪让廪 
振廪厨廪私廪给廪府廪敖廪补廪 
禄廪赈廪学廪国廪庾廪惨廪灶廪 

词语解释:仓廪  拼音:cāng lǐn
贮藏米谷的仓库。《墨子·非乐上》:“士君子……内治官府,外收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絶。” 孔颖达 疏引 蔡邕 曰:“穀藏曰仓,米藏曰廪。” 唐 元稹 《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乘我有秋,大实仓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纯皇爱民》:“地方偶有偏灾,即命开啟仓廪,蠲免租税。”
词语解释:高廪
高大的米仓
词语解释:石廪  拼音:shí lǐn
山峰名。 衡山 五峰之一。因形似仓廪而得名。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 紫盖 连延接 天柱 , 石廪 腾掷堆 祝融 。”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道十二·湘潭县》:“ 衡山 石廪峰 最高,巨木千寻,蛟井连属。”
词语解释:囷廪  拼音:qūn lǐn
粮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清朗无风之日,径望 朱崖州 ,如囷廩大。” 宋 梅尧臣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诗:“上无租赋逋,下有囷廩蓄。” 清 钱谦益 《敕封安人丁氏坟前石表辞》:“乡里洊饥,道殣相枕,指麾孤童,倾倒囷廩。”
词语解释:官廪  拼音:guān lǐn
(1).犹官俸。国家发给的俸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伏闻织络及诸徒坐,乃有千数,计其所长,不足为国财,然坐食官廪,岁岁相承,此为无益。” 宋 陆游 《暑夜》诗:“无功耗官廪,太息负平生。”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从征》:“我这里深惭毛义微官廪,那些个少可酬 云英 逆旅情。”
(2).国库里的粮食。《宋史·真宗纪二》:“﹝ 大中 祥符 二年九月﹞丁丑,发官廪振 凤州 水灾。”《宋史·王沿传》:“又体量 河朔 饥民,所至不俟詔,发官廪济之。”
词语解释:振廪  拼音:zhèn lǐn
谓开仓放粮。《左传·文公十六年》:“自 庐 以往,振廪同食。” 杜预 注:“振,发也。廪,仓也。”《晋书·挚虞传》:“期运度数,自然之分,固非人事所能供御,其亦振廪散滞,贬食省用而已矣。” 宋 苏轼 《内中侍御以下贺年节词语·太皇太后》:“捐财振廪,救民沟壑之中;求贤审官,拔士茅茨之下。”
词语解释:禄廪  拼音:lù lǐn
见“ 禄稟 ”。
词语解释:禄禀  拼音:lù bǐng
亦作“禄廩”。 用作官俸的粟米;官俸。《周礼·天官·宫正》“几其出入,均其稍食” 汉 郑玄 注:“稍食,禄稟。” 贾公彦 疏:“其禄,与之米稟,故云禄稟也。”《旧唐书·代宗纪》:“设令廉耻守分,以奉科条,犹有禄廩之烦,役使之弊。”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至于所以赐某者,亦可谓周矣。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廩;为其求在外而欲其内也,置之京师,而如其在外之求。”《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禄廩至厚,地望亦优,其间不无滥被升擢者,愿赐裁损。”《明史·食货志六》:“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於宗藩禄廩。”
词语解释:捐廪  拼音:juān lǐn
开仓出谷救灾。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高公墓志铭》:“知 荆门军 , 汉 旁百六十里,雨潦冒民田,耕者不偿种,官捐廩六千石,犹不能救。”
词语解释:义廪  拼音:yì lǐn
旧时为防荒年而设置的粮仓。 唐 柳宗元 《贞符》:“乡为义廪,歛发谨飭,岁丁大侵,人以有年。”《宋史·理宗纪三》:“ 温 、 台 、 处 三郡大水,詔发丰储仓米并各州义廪振之。”
词语解释:米廪  拼音:mǐ lǐn
周 代 鲁国 的学校。相传起始于 虞舜 时代。《礼记·明堂位》:“米廪, 有虞氏 之庠也;序, 夏后氏 之序也;瞽宗, 殷 学也;頖宫, 周 学也。” 郑玄 注:“庠序亦学也…… 鲁 谓之米廪。 虞帝 上孝,令藏粢盛之委焉。” 陈澔 集说:“ 鲁 所藏粢盛米之廪,即 虞氏 之庠,谓藏此米于学宫也,亦教孝之义。”
词语解释:廪廪  拼音:lǐn lǐn
亦作“廪廩”。
(1).危殆;阽危。廪,通“ 懍 ”。《汉书·食货志上》:“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廩廩也,窃为陛下惜之。”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廩廩,危也。”
(2).惊慌貌;危惧貌。 清 钱谦益 《上高阳师相书》:“千百夫之长以及士卒,廩廩奔命,如不终日。” 严复 《主客平议》:“比者 奥 、 意 、 德 、 俄 之主,咸早暮廩廩於均富无政府党人,如此而曰国治,得乎?”
(3).谓有风采。廩,通“ 凛 ”。《汉书·循吏传序》:“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廩廩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颜师古 注:“廩廩,言有风采也。” 明 蔡汝楠 《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矧平生风节,又廪廪较著者哉!”
(4).犹庶几,渐近。《史记·孝文本纪赞》:“廩廩乡改正服封禪矣,谦让未成於今。”《公羊传·襄公二十三年》“夏, 邾娄 鼻我 来奔” 汉 何休 注:“所闻之世,内诸夏,治小如大,廩廩近升平。”
词语解释:御廪  拼音:yù lǐn
(1).天子储藏亲耕所获用以飨祀的粮食的仓库。《春秋·桓公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廩灾。” 杜预 注:“御廩,公所亲耕以奉粢盛之仓也。”《晋书·天文志上》:“天廩四星在昴南,一曰天廥,主蓄黍稷以供饗祀;《春秋》所谓御廩,此之象也。” 清 龚自珍 《非五行传》:“ 成周 宣 榭火,御廩灾、 桓 僖 庙灾,非火不炎上也。”
(2).诸侯之珍宝库。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魏文侯 御廩灾…… 文侯 作色不悦曰:‘夫御廩者,寡人寳之所藏也。’”
(3).国库。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廩储。”
词语解释:厨廪  拼音:chú lǐn
庖厨与仓廩。 唐 王季友 《寄韦子春》诗:“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廩贫。”《宋史·孝义传·胡仲尧》:“构学舍于 华林山 别墅,聚书万卷,大设厨廩,以延四方游学之士。”
词语解释:赈廪  拼音:zhèn lǐn
亦作“ 賑稟 ”。 谓以粮食赈救贫民。稟,通“ 廪 ”。《后汉书·和帝纪》:“庚寅,遣使者分行贫民,举实流宂,开仓賑稟三十餘郡。” 清 姚世钰 《吴兴太守行》:“救灾议留漕,賑廪开常平。”
词语解释:月廪  拼音:yuè lǐn
亦作“ 月廪 ”。亦作“ 月稟 ”。
(1).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新唐书·杨绾传》:“又定府、州官月稟,使优狭相均。” 宋 陆游 《村饮》诗:“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廩厌陈陈。”《宋史·兵志七》:“﹝ 宣和 ﹞七年,减掖庭用度,减侍从官以上月廩。”《元史·世祖纪十四》:“命宿卫受月廪及 蒙古 军以艰食受粮者,宣徽院仍领之。”廪,一本作“ 廩 ”。
(2).泛指每月给予的粮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莫氏别室子》:“已,又呼其所生,喻之以月廪岁衣如翁在日,且戒以非时毋輙至,亦欣然而退。”廪,一本作“ 廩 ”。
见“ 月廩 ”。
词语解释:祠廪  拼音:cí lǐn
即祠禄。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吴农丞 辨析状云:‘ 革 弟 蒙 分符罔功,以病丐祠。增秩改麾,既被缴驳,圣恩宽大,遂畀祠廩。或予或夺,惟上所命。’”参见“ 祠禄 ”。
词语解释:祠禄  拼音:cí lù
官名。 宋 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 宋 陆游 《秋晚岁登戏作》自注:“时方谋祠禄。”《宋史·职官志十》:“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先时员数絶少, 熙寧 以后乃增置焉。” 元 王士熙 《送华山隐归西湖故居》诗:“欲向君王乞祠禄,安排杖屨来相从。”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 宋 有西北二边岁币百万,百官祠禄郊赐之类,今皆无之。”
词语解释:帑廪  拼音:tǎng lǐn
国库与粮仓。《旧唐书·卢杞传》:“度支使 杜佑 计诸道用军月费一百餘万贯,京师帑廩不支数月。”《新五代史·杨邠传》:“ 邠 虽长於吏事,而不知大体,以谓为国家者,帑廩实,甲兵完而已,礼乐文物皆虚器也。”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隆兴和议》:“一使未去,一使復来,生民疲於奔命,帑廩涸於将迎。”
词语解释:寸廪  拼音:cùn lǐn
微薄的俸禄。 宋 陆游 《宿江原县十里张氏亭子未明而起》诗:“寸廪驱人卒岁劳,一官坐失布衣高。”
词语解释:俸廪  拼音:fèng lǐn
(1).俸金与禄米。亦泛指俸禄。 宋 欧阳修 《试笔·南唐砚》:“选工之善者,命以九官之服,月有俸廩之给,号砚务官。”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今身为宰相,俸廩非不足,不以富贵宠禄为淫侈足矣,何至于妻子寒饿乎?”《明史·英宗前纪》:“﹝ 正统 四年三月﹞癸酉,增 南京 及在外文武官军俸廩。”
(2).旧指学官的俸禄与廩生的膳食津贴。《清文献通考·国用四》:“是年( 顺治 四年)定各省学官及学生俸廩。”
词语解释:私廪  拼音:sī lǐn
私人的粮仓。《宋史·真宗纪三》:“民有出私廩振贫乏者,三千石至八千石第援助教、文学、上佐之秩。” 元 迺贤 《颍州老翁歌》:“ 淮 南私廩久红腐,转输岂惜千金资。”
词语解释:学廪  拼音:xué lǐn
学校的经费。 元 吴师道 《池阳纪事》诗:“惟 池 学廩素赡丰,十夺七八归豪雄。”
词语解释:坎廪  拼音:kǎn lǐn
困顿;不得志。《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 章炳麟 《检论·杨颜钱别录》:“一彼一此,坎廪以求逞欲,於中夏何有?” 程恩泽 《邳州道中》诗:“树如客鬢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
词语解释:边廪  拼音:biān lǐn
见“ 边廩 ”。
亦作“ 边廪 ”。 边地粮仓。 唐 孙逖 《为宰相贺武威郡石化为面表》:“石变为麫,既资人食,又济边廩。”一本作“ 边廪 ”。 宋 范仲淹 《上相府书》:“边民未丰,边廪未实,罢武之际,兵足食寡,如屯大军,必须远馈。”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二:“开广屯田以渐实边廩。”
词语解释:涂廪  拼音:tú lǐn
修补粮仓。《史记·五帝本纪》:“ 瞽叟 尚復欲杀之,使 舜 上涂廪, 瞽叟 从下纵火焚廪, 舜 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汉书·寇荣传》:“故 大舜 不避涂廪浚井之难, 申生 不辞 姬氏 谗邪之谤。”
词语解释:庖廪  拼音:páo lǐn
厨房和粮仓。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庖廩具脩,讲堂雄峙。”亦指膳食。 宋 叶适 《除文华阁待制谢皇太子笺》:“庖廩有继,莫酬素食之讥;扈衞无功,益媿荣名之忝。” 清 陈确 《祭山阴刘先生文》:“游必有樽榼之携,居必有庖廩之继。”
词语解释:衣廪  拼音:yī lǐn
见“ 衣稟 ”。
词语解释:衣禀  拼音:yī bǐng
亦作“ 衣廩 ”。 指朝廷或官府所赐给的衣服粮食。亦泛指生活供给。《新唐书·陆贽传》:“被边长镇之兵,皆百战伤夷,角所能则习,度所处则危,考服役则劳,察临敌则勇,然衣稟止於当身,又为家室所分,居常冻馁。”《元史·文宗纪二》:“詔列圣诸宫后妃陪从之臣,永给衣廩芻粟。”
词语解释:给廪  拼音:gěi lǐn
亦作“ 给稟 ”。 官府供给粮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蛙给廪》:“《水经注》《晋中州记》:‘ 惠帝 闻蛙鸣,问官蛙私蛙。太子令 贾胤 对曰:在官为官蛙,在私为私蛙。帝曰:若是官蛙,可给廪。’给廪之语,政可笑。”
词语解释:国廪  拼音:guó lǐn
国家储粮的仓库。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吴 民既疲於军,困於战,鬭市无赤米之积,国廪空虚,其民必有移徙之心。”《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国廪罕蓄,乏九年之储;吏道多端,微三载之绩。”
词语解释:谷廪  拼音:gǔ lǐn
贮藏谷物的仓库。《管子·山国轨》:“穀廩重有加十。”
词语解释:亿廪  拼音:yì lǐn
亿庾,犹言满仓。 晋 陆云 《愁霖赋》:“匱多稼於亿廪兮,虚夙敬於祈年。”
词语解释:减廪  拼音:jiǎn lǐn
减粮;减少粮食供应。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吏忧减俸,兵忧减廩。”
词语解释:饩廪  拼音:xì lǐn
亦作“ 餼稟 ”。 古代官府发给的作为月薪的粮食。亦泛指薪俸。《管子·问》:“问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 尹知章 注:“餼廩,言给其餼廩。餼,生食。廩,米粟之属。”《南史·儒林传序》:“馆有数百生,给其餼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四年》:“馆有数百生,给其餼廩。”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闻余到,各捐餼廩延饮于 小全园 。”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官设工场,辜较有所成者之直四分之一以为餼稟,使役佣于商人者,穷则有所归也。”
词语解释:超增补廪  拼音:chāo zēng bǔ lǐn
旧时生员有定额,定额之外录取的为增广生员,成绩好的,由政府供给膳食,补入廪生名额,谓之“超增补廪”。《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十一岁游庠,超增补廪。”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腐叹》:“小子自幼习儒,十二岁进学,超增补廪,观场一十五次。”
词语解释:府廪  拼音:fǔ lǐn
官府供应的粮食。廪,廪粟。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序》:“臣幸以罪居 永州 ,受食府廪,窃活性命。”
词语解释:庾廪  拼音:yǔ lǐn
粮仓。《金史·胥鼎传》:“ 平阳 岁再被兵,人户散亡,楼櫓修缮未完,衣甲器械极少,庾廩无两月食。”
词语解释:浸廪  拼音:jìn lǐn
逐渐积聚。 马王堆 汉 墓帛书《十六经·五正》:“怒者血气也,争者外脂肤也。怒若不发,浸廪是为癕疽。”
词语解释:牢廪  拼音:láo lǐn
见“ 牢稟 ”。
词语解释:牢禀  拼音:láo bǐng
亦作“ 牢廩 ”。 粮饷。《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诸将多断盗牢稟,私自润入。”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牢,价直。”《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四年》:“ 乌桓 以牢稟逋县,多叛还本国。” 胡三省 注:“牢,价直也。稟,给也。”《宋史·吕公弼传》:“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牢廩,徙之 淮南 。”
词语解释:实廪  拼音:shí lǐn
(1).充实粮仓。《后汉书·樊宏传论》:“分地以用天道,实廪以崇礼节。”《南齐书·崔祖思传》:“籍税以厚国,国虚民贫;广田以实廪,国富民赡。”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恤刑已责,实廪蠲徭。”
(2).指正额廪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监生选正官》:“近年准贡事起,初犹以实廪,十年科举三次者加纳,既而甫补廪,未科举者亦滥觴矣。”
词语解释:廥廪  拼音:kuài lǐn
储存粮草的仓库。亦借指所储粮草。《新唐书·颜真卿传》:“ 安禄山 逆状牙孽, 真卿 度必反,阳託霖雨,增陴濬隍,料才壮,储廥廪。”《明史·陈友定传》:“今足下视郡县如室家,驱官僚如圉僕,擅廥廪如私藏,名虽报国,实有鹰扬跋扈之心。”
词语解释:日廪  拼音:rì lǐn
亦作“ 日稟 ”。
(1).古时官府每天供给的粮食。《后汉书·仲长统传》:“今田无常主,民无常居,吏食日稟,班禄未定。”《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于时军旅荐兴,国用虚竭,自司徒已下,日廩七升。”
(2).指官府每天供给食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 贾师宪 居 西湖 ……刱私第,占湖山天下之景,积富累贵,穷奢极侈,既犹以为未足,乃即湖上创道堂,殊壮丽,日廩云水道人数百辈於中,频设斋衬,覬得神仙焉。”
词语解释:敖廪  拼音:áo lǐn
米仓。 宋 王安石 《茶商十二说》:“而官数浩浣,堆积敖廩,风枯雨湿,气味失夺。”
词语解释:惨廪  拼音:cǎn lǐn
见“ 惨懔 ”。
词语解释:惨懔  拼音:cǎn lǐn
亦作“惨廩”。亦作“惨凛”。 寒冷;阴寒危惧。《文选·扬雄〈甘泉赋〉》:“下阴潜而惨廪兮,上洪纷而相错。” 李善 注:“惨廪,寒貌也。”《汉书·扬雄传》作“惨懔”。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晨起,薄寒中体,则肌革惨懔,毛髮萧条。” 宋 陆游 《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诗:“髮毛惨凛谁復支,性命么微不禁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跳神》:“赫气惨凛,尤能畏怖人。”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一声惨懔的猫头鹰嚎声,骤然传来。”
词语解释:春廪  拼音:chūn lǐn
春季的粮仓。《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我居 汉 二十年,每见春廪既虚,秋庾未积,粮草转输,例给空券。”
词语解释:既廪  拼音:jì lǐn
古代官府发给的给养。既,通“ 餼 ”。《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郑玄 注:“既,读为餼。餼廪,稍食也。” 孔颖达 疏:“既廪谓饮食粮廪也。”《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既廪称事,所以来百工也。”
词语解释:粮廪  拼音:liáng lǐn
粮食。《晋书·食货志序》:“帝于是始疑有司盗其粮廩,乃亲于御前自加临给,饥者皆泣曰:‘今始得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时监军 吴延詔 以为时平境安,当无事之际,虚费粮廩,亟命撤警。”
词语解释:圌廪  拼音:chuí lǐn
泛指粮仓。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稗糲旷於圌廪,薪爨废於庖厨。”
词语解释:让廪  拼音:ràng lǐn
明 清 两代享受官府膳食津贴的生员叫廪生。后来名额增多,增多者称增生,无廪米或廪饩银。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称补廪。如将名额让与别人,叫让廪。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就像秀才让廪的一般,让了第一名,自然要让第二名了。”
词语解释:补廪  拼音:bǔ lǐn
明 清 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谓之“补廩”。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监生选正官》:“近年准贡事起,初犹以实廩,十年科举三次者加纳,既而甫补廩未科举者亦滥觴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小弟补廩二十四年,蒙歷任宗师的青目,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只是科场不利,不胜惭愧!”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官爵既明,而士阶未晓,谓何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廩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以进士为达士,以翰林为国士乎?”参见“ 补增 ”。
词语解释:补增  拼音:bǔ zēng
补入增生。 明 清 制,学中生员,于正额外增广的名额叫增广生员,简称增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余十二岁,受 王交河 先生 兰生 知,入学;十五岁,受 李安溪 先生 清植 知,补增;十九岁,受 帅兰皋 先生 念祖 知,食餼。”
词语解释:灶廪  拼音:zào lǐn
指行炊处和贮粮处。 宋 欧阳修 《夷陵县至喜堂记》:“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廩,异人畜,以变其俗。”
词语解释:田廪  拼音:tián lǐn
指粮食。《魏书·良吏传·杜纂》:“ 豫州 刺史 田益宗 率户归国,使 纂 诣 广陵 安慰初附,賑给田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