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末字词组
寥廓空廓辽廓大廓耳廓水廓廫廓 
恢廓雾廓式廓澄廓胸廓闳廓巍廓 
虚廓开廓旷廓宏廓倚廓鸿廓嵺廓 
清廓宽廓轮廓匡廓邈廓扩廓太廓 
廖廓城廓外廓负廓郛廓推廓夷廓 
廓廓青廓廛廓肤廓框廓寮廓  

词语解释:寥廓  拼音:liáo kuò
(1).空旷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曰:“寥廓,广远也。” 唐 韦应物 《仙人祠》诗:“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宋 周邦彦 《一寸金·江路》词:“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陈云龙 集注:“寥廓,幽远也。”
(2).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 颜师古 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 清 方文 《乱后过姑苏驿》诗:“月明双雁翔寥廓,羡尔能飞脱网罗。”
(3).冷清;冷落。 汉 陆贾 《新语·慎微》:“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寂寞而无隣,寥廓而独寐,可谓避世,非谓怀道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声罕闻。”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 易庵 《贞白楼诗》﹞:‘风霜颇威厉,败叶走阶几,我庭日寥廓,一望尽披靡。’”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一:“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虚。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泰》:“天门开辟,牢户寥廓,桎梏解脱,拘囚纵释。” 晋 陆机 《叹逝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唐 李白 《志公画赞》诗:“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寥廓无主。”
(5).指虚无之境。 前蜀 韦庄 《悼杨氏妓琴弦》诗:“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谓宇宙的元气状态。《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李善 注:“寥廓忽荒,元气未分之貌也。”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7).宽宏豁达。《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 颜师古 注:“寥廓,远大之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今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 邹子 何寥廓,谩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端亮者语壮。”
词语解释:恢廓  拼音:huī kuò
(1).宽宏;宽阔。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亲近於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 三国 魏 曹植 《释愁文》:“吾将赠子以无为之药……安子以恢廓之宇,坐子以寂寞之牀。”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少师佯狂》:“襟量恢廓,居常自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善待外藩》:“ 纯皇 恢廓大度,尤善抚绥。”
(2).扩展。《汉书·吾丘寿王传》:“至於陛下恢廓祖业,功德愈盛,天瑞并至,珍祥毕见。”《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再稽查田宅之数,比前恢廓数倍。”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夫欲恢廓民权,限制元首,亦多术矣。”
词语解释:虚廓  拼音:xū kuò
亦作“虚霩”。
(1).道家指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后亦指天。《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飡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发举蹈虚廓,径廷升窈冥。” 晋 傅玄 《大寒赋》:“彩虹藏于虚廓兮,鳞介潜而长伏。”
(2).空阔。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二》:“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词语解释:清廓  拼音:qīng kuò
犹澄清,肃清。 唐 颜真卿 《祭伯父豪州刺史文》:“睿略昭宣,宇宙清廓。” 唐 杜甫 《过郭代公故宅》诗:“定策 神龙 后,宫中翕清廓。”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今敌既平,上下清廓。”
词语解释:廖廓  拼音:liào kuò
同“ 寥廓 ”。
(1).高远空旷。《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
(2).借指天空。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版上帝以飞精兮,黮廖廓而殄絶。”廖,一本作“ 寥 ”。 清 姚鼐 《复鲁絜非书》:“﹝其文﹞如鸿鵠之鸣而入廖廓。”
词语解释:廓廓  拼音:kuò kuò
(1).安定貌。《新唐书·李密传》:“众附兵彊,然后东向,指撝豪杰,天下廓廓无事矣。”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邳彤郦商》:“然则是时 汉 室之危,几于不保, 酈商 笑谈间,廓廓无事。其功岂不大哉?”
(2).辽阔貌。 清 赵翼 《大雪戏作》诗:“苍天高高地廓廓,谁能力使两相拍?” 严复 《原强》:“然则神州九万里地,四十京之民,此廓廓者,徒土荒耳,是蚩蚩者,徒人满耳!”
词语解释:空廓  拼音:kōng kuò
(1).空旷开阔。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九:“天之空廓,风之轻泠;览三川之形胜,感千古之废兴。”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屋子不大,却显得空廓。”
(2).指天空。 明 李东阳 《题衍圣公所藏画竹因忆阙里南国之胜》诗:“想当磅礴向空廓,已觉意象超风尘。”
(3).浮泛。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七:“他既讲格调,又讲温柔敦厚,所以不致如神韵说之空廓,同时也不致如性灵说之浮滑。”
(4).形容声音弘大。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只听见很怪的空廓的声音,如作于大空坛中。”
词语解释:雾廓  拼音:wù kuò
廓清阴霾。喻平定叛乱,消除灾晦。《宋书·武帝纪上》:“舟旗遄迈,而元凶传首,回戈叠挥,则 荆 汉 雾廓。” 前蜀 杜光庭 《白可球明真斋赞老君词》:“臣积罪销平,宿瑕除荡,灾缠雾廓,道化风行。” 金 元好问 《无尘亭》诗之一:“雾廓云开病未能,波流草靡亦何曾。”
词语解释:开廓  拼音:kāi kuò
(1).开拓,扩展。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槨之为言廓,所以开廓辟土,无令迫棺也。”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一书》:“ 欧公 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解放日报》1942.3.27:“反转来,在三三制行的当中,可以开廓眼界,启发思想。”
(2).开朗阔大。《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刘邠 取印囊及山鸡毛著器中,使筮”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 輅 於此为论八卦之道及爻象之精,大论开廓,众化相连。”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又南数步,至山巔,旷荡开廓,千里目中,秋容苍然,羣山齿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生四十月能书》:“笔意开廓,有成人之量。”
词语解释:宽廓  拼音:kuān kuò
犹宽阔。 北齐 刘昼 《新论·慎隟》:“ 韩信 削少年之辱, 安国 释 田甲 之慢。此皆遇英达之主,宽廓之衿,得以深怨而不为讐也。”
词语解释:城廓  拼音:chéng kuò
见“ 城郭 ”。
词语解释:城郭  拼音:chéng guō
亦作“ 城廓 ”。
(1).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逸周书·籴匡》:“宫室城廓脩为备,供有嘉菜,於是日满。” 孔晁 注:“廓与郭同。”《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孔颖达 疏:“城,内城;郭,外城也。” 唐 杜甫 《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返魂奇事》:“但觉飘忽凌空,身如生翅,俄而望见城郭宫殿。”
(2).泛指城市。《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 宋 苏轼 《雷州》诗之六:“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倾动。”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六:“二十八日早, 宜昌 各要地遍树汉帜,城郭人民为之一新。”
词语解释:青廓  拼音:qīng kuò
指青天。 唐 李贺 《洛姝真珠》诗:“ 真珠 小娘下青廓, 洛苑 香风飞绰绰。” 王琦 汇解:“青廓,犹言青天,谓青而廖廓之处。”一本作“ 青郭 ”。
词语解释:辽廓  拼音:liáo kuò
(1).辽阔广大貌。《淮南子·俶真训》:“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於辽廓,而觉於寂漠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周翰 注:“辽廓,广远也。” 吴组缃 《山洪》十一:“使这辽廓的河边显得热闹,另一方面又似乎衬托得更加荒凉。”
(2).犹辽远。 唐 王昌龄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诗:“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 清 黄景仁 《沁园春·送安桂浦之广平》词:“此去 关河 ,大都辽廓,匹马嘶风度浊 漳 。”参见“ 辽远 ”。
(3).犹久远。 唐 孙樵 《龙多山录》:“传闻丹成而蜕,驾鹤腾天,一去辽廓,千载寂寞。” 清 方文 《枞川苦雨柬李仲山孙子谷》诗:“屈指贫交三五人,经旬阻雨亦辽廓。”
词语解释:辽远  拼音:liáo yuǎn
(1).遥远。《左传·襄公八年》:“ 楚 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宋书·恩倖传·徐爰》:“虏犯边塞,水陆辽远,孤城危棘,復不可置。”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 茅盾 《一个女性》:“他是何等样的人呢?在辽远的他方?抑在左右前后的身旁?”
(2).久远。《陈书·周弘正传》:“篇简湮没,岁月辽远。”《元典章·礼部三·三皇配享》:“若其相貌冠服年代辽远,无从考证,不可妄定。”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这实在是对于灵魂的鞭责,虽说还在辽远的将来。”
(3).远大。 李大钊 《青春》:“彼幽闲贞静之青春,携来无限之希望,无限之兴趣,飘然贡其柔丽之姿於吾前途辽远之青年之前,而默许以独享之权利。” 魏巍 《前进吧,祖国》:“没有人知道你的前途究竟是多么美丽、广阔和辽远。”
词语解释:式廓  拼音:shì kuò
规模;范围。《诗·大雅·皇矣》:“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朱熹 集传:“式廓,犹言规模也。”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久之, 金君 迁去, 邵 君 惟中 代守,有嘉成绩,增之式廓,爰勒碑以记其功。” 郑观应 《盛世危言·电报》:“国家版图式廓幅员之广,冠絶寰区。”
词语解释:旷廓  拼音:kuàng kuò
(1).宽广。《晋书·孔坦传》:“我后之仁,大赦旷廓,唯 季龙 是讨。”
(2).犹空廓。 唐 白居易 《和微之〈知非〉》:“不如学禪定,中有甚深味。旷廓了如空,澄凝胜於睡。”
词语解释:轮廓  拼音:lún kuò
亦作“ 轮郭 ”。
(1).指钱的内外边缘。《后汉书·董卓传》:“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三年》:“及上即位,又铸 孝建 四銖,形式薄小,轮郭不成。” 胡三省 注:“钱,外圆为轮,内方为郭。” 清 顾炎武 《钱法论》:“钱式每重百十有三两,轮郭周正,字文明洁。”
(2).引申指钱。《宋书·颜竣传》:“百姓闻官敛轮郭,轮郭之价百倍,大小对易,谁肯易之。”
(3).物体的外周或物形的外框、概貌。 唐 王度 《古镜记》:“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遶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伯魁 ﹞尝画一仕女图,方钩出轮郭,以他事未竟,锁置书室中。” 曹禺 《雷雨》第一幕:“她的脸色苍白,面部轮廓很美。”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整个村子的轮廓消逝在昏暗中。”
(4).事情的概况。 叶圣陶 《倪焕之》二:“这个观念萌生在他心头已有一二年了,不过并不清晰,只粗粗地有这么个轮廓。”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起头的话》:“但也可以看出 晋 绥 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 日 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
词语解释:外廓
外城
词语解释:廛廓  拼音:chán kuò
指近郊住宅。 南朝 宋 谢惠连 《三月三日曲水集诗》:“携朋适郊野,昧爽辞廛廓。”廛,一本作“ 鄽 ”。
词语解释:大廓  拼音:dà kuò
空虚寥廓。《淮南子·精神训》:“处大廓之宇,游无极之野。” 高诱 注:“廓,虚也。”
词语解释:澄廓  拼音:chéng kuò
(1).清明辽阔。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既而氛昏夜歌,景物澄廓。”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阴云四霽,万里澄廓。”
(2).犹言澄清,明辨。 唐 颜师古 《为留守群官谢恩诏表》:“悠悠千载,莫能澄廓。”
词语解释:宏廓  拼音:hóng kuò
(1).宽宏。《陈书·后主纪》:“ 高宗 爰自在田,雅量宏廓,登庸御极,民归其厚。惠以使下,宽以容众。”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凝式 本名家,既不遇时,而 唐 梁 之际,以节义自立。襟量宏廓,竟免 五季 之祸。”
(2).远大;广大。 唐 符载 《礼部裴员外说写真赞文》:“体岸恢峻,神机宏廓。” 梁启超 《志未酬》诗:“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
(3).博大。 清 龚自珍 《最录司马法》:“古有《司马兵法》,又有《穰苴兵法》, 齐威王 合之,名曰《司马穰苴兵法》,此 太史公 所言《司马法》宏廓深远,合于 三代 。”
词语解释:匡廓  拼音:kuāng kuò
见“ 匡郭 ”。
词语解释:匡郭  拼音:kuāng guō
亦作“ 匡廓 ”。 轮廓;边廓。《参同契》卷上:“《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轂正轴。”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自序》:“谨以见闻最真,庶可传信。匡郭已粗备,愈於求诸野。”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二程遗书》:“ 宋 时所刻书,其匡廓中摺行上下不留黑牌,首则刻工私记本版字数,次书名,次卷第数目,其末则刻工姓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丹阳 丁皋 ,字 鹤洲 ……撰《传真心领》二卷。分三停五部,先从匡廓画起。以为肖与否,皆繫于是。”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传真心领》:“余观世人画像多从鼻起, 丁氏 则先画匡廓。”
词语解释:负廓  拼音:fù kuò
见“ 负郭 ”。
词语解释:负郭  拼音:fù guō
亦作“ 负廓 ”。
(1).谓靠近城郭。《战国策·齐策六》:“ 齐 负郭之民有 孤狐咺 者。”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凭三时之闲暇,兴役鳩工;视四野之川原,依城负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时 濮州 民家子 周猱头 者,居负廓之 周家村 。”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你们又在 武胜门 外放火,烧毁了无数人家,使多数负郭居民无家可归。”
(2).见“ 负郭田 ”。
(3).《史记·陈丞相世家》:“ 负 随 平 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后因以指穷巷或贫居。 北周 庾信 《和张侍中〈述怀〉》:“寂寥共羈旅,萧条同负郭。” 清 钱谦益 《志伊尹之所志》:“ 颜子 者,簞瓢负郭之人,其流风遗书蔑如也,乃足以上配 伊尹 ,士何必汲汲於天下哉?”
词语解释:负郭田  拼音:fù guō tián
指近郊良田。《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司马贞 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后因以“负郭田”为典。亦泛指田。 清 朱彝尊 《送十一叔还里即作豫章之游》诗之一:“觥筹尚记投賔辖,薑蔗都无负郭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虫》:“ 长山 刘氏 ……负郭田三百亩,輒半种黍;而家豪富,不以饮为累也。”亦省作“ 负郭 ”。 唐 高适 《别韦参军》诗:“归来 洛阳 无负郭,东过 梁 宋 非吾土。” 明 周履靖 《清啸七言绝》之二六:“不求负郭三千顷,惟喜移家住白云。” 清 归庄 《观田家收穫》诗之二:“ 洛阳 负郭何须问,要待天朝锡土田!”
词语解释:肤廓  拼音:fū kuò
谓文辞空泛而不切实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宋 末文格猥琐, 元 末文格纤穠,三 杨 以后流为臺阁之体,日就肤廓。”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然其精神,则毅然起叩古人所未知,研索天然,不肯止於肤廓。” 朱庆润 《杜甫叙论》第四章:“后人认为 明 七子的诗摹仿盛 唐 ,是假 唐 诗,是枵响,是肤廓,其实盛 唐 诗中不是没有枵响和肤廓的。”
词语解释:耳廓  拼音:ěr kuò
即耳郭。参见“ 耳郭 ”。
词语解释:耳郭  拼音:ěr guō
外耳的一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词语解释:胸廓  拼音:xiōng kuò
胸部的骨质支架。指胸腔。 郭沫若 《豕蹄·孟夫子出妻》:“他那瘦削的胸廓从凹陷下的肚皮上挺出,一片片的肋骨是可以数得清楚的。”《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水涌进胸腔,砰砰地撞击胸廓,疼痛、气闷,要裂,要炸。”
词语解释:倚廓  拼音:yǐ kuò
见“ 倚郭 ”。
词语解释:倚郭  拼音:yǐ guō
亦作“ 倚廓 ”。 宋 元 时州、路治所所在之县。《宋史·地理志六》:“ 大观 元年,以 宜州 河池县 置 庭州 ,倚郭县曰 怀德 。”《元典章·户部十二·和买》:“ 广平路 元贞 元年差务发内带染绢疋所用物料,其倚廓 永年县 与在城録事司不同。”
词语解释:邈廓  拼音:miǎo kuò
犹辽阔。 明 陈子龙 《吴问》:“都市敞达而不容,关河邈廓而时阻。”
词语解释:郛廓  拼音:fú kuò
(1).屏障。 宋 夏侯嘉正 《洞庭赋》:“此乃方舆之心胷,溟海之郛廓也。”
(2).喻浮泛不切。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徒自詡矜张,为郛廓隔膜之谈,以欺人而自欺也。”
词语解释:框廓
器物的轮廓
词语解释:水廓
傍水之城廓
词语解释:闳廓  拼音:hóng kuò
(1).博大。《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论》:“余读《司马兵法》,閎廓深远,虽 三代 征伐,未能竟其义。”
(2).广阔。 宋 曾巩 《拟岘台记》:“其外连山高陵,野林荒墟,远近高下,壮大閎廓,怪奇可喜之观,环 抚 之东南者,可坐而见也。”
(3).宽宏。 清 薛福成 《登泰山记》:“必置身高明之域,然后心与目不蔽於邇,有以发胸中閎廓俊迈之趣。”
词语解释:鸿廓  拼音:hóng kuò
开阔;伟大。 明 张居正 《赠霁翁尊师吴老先生督学山东序》:“及奉教於二先生久,则见其行谊卓犖,有瑰瑋鸿廓之观,盖私心幸庆之焉。”
词语解释:扩廓  拼音:kuò kuò
蒙古语。意为青色。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颜色,如……孛罗者,青也;阔阔者,亦青也”自注:“亦作‘扩廓’。”
词语解释:推廓  拼音:tuī kuò
犹扩展。 清 郑燮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细细想来,秀才受病,只是推廓不开。他若推廓得开,又不是秀才了。”
词语解释:寮廓  拼音:liáo kuò
空旷,空阔。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寮廓,钟声罕闻。”寮,一本作“ 寥 ”。
词语解释:廫廓  拼音:liáo kuò
寥廓,空阔。
词语解释:巍廓  拼音:wēi kuò
高大开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然当身歷 华首 时,上仰上崖之穹崇,不觉下壁之峻拔,至是而上下又合为一幅,其巍廓又何如也?”
词语解释:嵺廓  拼音:liáo kuò
同“ 寥廓 ”。
(1).空虚貌。《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
(2).空旷高远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嵺廓而无天。” 颜师古 注:“嵺廓,广远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寥廓”。
词语解释:太廓  拼音:tài kuò
犹言太空。 北魏 高允 《王子乔》诗:“骑日月,从列星,跨腾太廓踰窅冥。”
词语解释:夷廓  拼音:yí kuò
坦荡,宽阔。 宋 沉辽 《秋早登住阁》诗:“缅怀 机 云 辈,襟灵信夷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