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盐平声 [同恹][zhān,占卜][音尖。流入也,浸也。][详注1][nián][详注2][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燖 《集韵》慈盐切《韵会》昨盐切,音潜。《玉篇》本作燂。《集韵》沈肉於汤也。或作爓煔。《仪礼·聘礼注》肤豕肉也。惟燖者有肤。《释文》燖,刘音寻。一本作爓,音潜。 又《广韵》徐盐切《集韵》徐廉切,音阎。《广韵》本作燖。详燖字注。
注2:针 《广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钳。人名。《诗·秦风》子车针虎。《左传·隐八年》陈针子送女。《注》针子,陈大夫。又《庄三十二年》命僖叔待於针巫氏。《注》针巫氏,鲁大夫。又《僖二十八年》针庄子为坐。《释文》针,其廉反。 又地名。《左传·成六年》侵宋师於针。《释文》针,其廉反。
注3:妗 音襜。𡝫妗,善笑貌。 又《集韵》馨兼切,音莶。义同。 又《广韵》《集韵》,音欦。美也。一曰女轻薄貌。
注4:詀 《集韵》他兼切,帖平声。《扬子·方言》謰謱,拏也。南楚或谓之詀啼。 又《广韵》《集韵》丁兼切,点平声。转语也。一曰巧言。 又《集韵》处占切,音襜。亦多言也。
注5:慊 《集韻》苦兼切,音謙。意不足也。又《集韻》賢兼切,音嫌。《說文》疑也。或省作兼。或通作嫌。《前漢·趙充國傳》婾得避慊之便。《師古註》慊,亦嫌字。又《集韻》離鹽切,音廉。《說文》帷也。或从巾从廉。
末字词组
飞廉举孝廉高廉觚廉内廉伪廉忠廉刻廉
孝廉贞廉俸廉廉廉谦廉低廉朴廉劲廉
伤廉养廉陇廉蚓廉勤廉庆廉简廉大法小廉
不廉察廉兴廉堂廉介廉捐廉絜廉寒廉
蜚廉方廉公廉刚廉簋廉小廉精廉矫廉
清廉修廉谨廉降廉鸣廉抟廉私廉 
陛廉洁廉节廉句廉鸡廉物美价廉秽廉 

词语解释:飞廉  拼音:fēi lián
(1). 商纣 的谀臣。《孟子·滕文公下》:“驱 飞廉 於海隅而戮之。” 赵岐 注:“ 飞廉 , 紂 諛臣。” 明 康浚川 《新水令·送康对山太史归田》套曲:“却怎生 飞廉 諂佞偏荣富?” 章炳麟 《读郭象论嵇绍文》:“藉令 绍 为世臣,与其君无锋芒小怨,其死特比肩于 飞廉 ,贤不足卲。”
(2).风神。一说能致风的神禽名。《楚辞·离骚》:“前 望舒 使先驱兮,后 飞廉 使奔属。” 王逸 注:“ 飞廉 ,风伯也。” 洪兴祖 补注:“《吕氏春秋》曰:‘风师曰 飞廉 。’ 应劭 曰:‘ 飞廉 ,神禽,能致风气。’” 元 萨都剌 《中秋月夜泛舟于金陵石头城》诗:“ 秦淮 流水西復东,倒涵天影磨青铜。 飞廉 扫空出海月,明珠飞入琉璃宫。” 清 吴伟业 《八风诗·东北风》:“ 飞廉 熛怒向人间, 徐福 求仙恨未还。”
(3).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淮南子·俶真训》:“骑飞廉而从敦圄。” 高诱 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
(4).宫观名。《三辅黄图·观》:“ 飞廉观 在 上林 , 武帝 元封 二年作。 飞廉 ,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武帝 命以铜铸置观上,因以为名。”《后汉书·冯衍传下》:“陵 飞廉 而太息,登 平阳 而怀伤。”
词语解释:孝廉  拼音:xiào lián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於 汉 代,在 东汉 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汉书·武帝纪》:“ 元光 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颜师古 注:“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於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於下,则秀孝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旧唐书·杨绾传》:“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閭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於州。”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俾乡人举其孝廉。孝者,当兵火扰攘之际,供母养无缺;廉者,虽在穷约,人或賙之,有所不受。”《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原来 汉 朝取士之法,不比今时。他不以科目取士,惟凭州郡选举。虽则有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等科,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但是举了孝廉,便得出身做官。” 清 戴名世 《刘光禄墨卷序》:“以孝廉举者,既举而不可不孝不廉也。”
(2). 明 清 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次年乡试,便高中了孝廉;转年会试又联捷了进士,歷升了内阁学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沿海的房舱本来甚少,都被那位 何孝廉 定去了。” 张友鹤 校注:“﹝孝廉﹞举人的别称。”
词语解释:伤廉  拼音:shāng lián
损害廉洁。《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文选·陆机〈文赋〉》:“苟伤廉而衍义,亦虽爱而必捐。” 李善 注:“言他人言,我虽爱之,必须去之也。 王逸 《楚辞注》曰:‘不受曰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 平中丞 説:‘这样寿礼,清而不俗,就收了他也是不伤廉的。’”
词语解释:不廉  拼音:bù lián
(1).不断裂。《周礼·考工记·轮人》:“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旁不肿,谓之用火之善。” 郑玄 注:“廉,絶也。”
(2).不考察。《管子·正世》:“过在下,人君不廉而变,则暴人不胜,邪乱不止。”
(3).不廉洁,贪得。《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史举 ﹞以苟贱不廉闻於世, 甘茂 事之顺焉。”
词语解释:蜚廉  拼音:fěi lián
(1).人名。 夏后启 ( 开 )的臣子,铸九鼎于 昆 吾 。《墨子·耕柱》:“ 夏后开 使 蜚廉 採金於山川。”《后汉书·崔駰传》“达旨” 唐 李贤 注引作“飞廉”。
(2).人名。 商纣 的臣子。《史记·秦本纪》:“ 蜚廉 生 恶来 。 恶来 有力, 蜚廉 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 殷紂 。”《孟子·滕文公下》作“飞廉”。
(3).传说中的神禽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推蜚廉,弄解豸。”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飞廉,龙雀也,鸟身鹿头者。”
(4).传说中的神兽名。《淮南子·俶真训》:“骑蜚廉而从敦圄,驰于方外,休乎宇内。” 高诱 注:“蜚廉,兽名。长毛有翼。”
(5).风神。《汉书·扬雄传上》:“鸞皇腾而不属兮,岂独 蜚廉 与 云师 。”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蜚廉 ,风伯也。” 宋 辛弃疾 《满江红·中秋》词:“倩 蜚廉 、得得为吹开,凭谁説?”按,《楚辞·离骚》作“飞廉”。
(6).宫观名。《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上令 长安 则作 蜚廉桂观 , 甘泉 则作 益延寿观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 蜚廉 、 桂馆 、 益寿 、 延寿 ,四馆名。”按,《汉书·武帝纪》作“飞廉”。
(7).姓。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姓氏》:“ 太史公 又曰: 秦 之先为 嬴 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 蜚廉氏 。”
词语解释:清廉  拼音:qīng lián
清介廉洁。《庄子·说剑》:“诸侯之劒,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鍔。”《东观汉记·周泽传》:“拜太常,果敢直言,数有据争,朝廷嘉其清廉。” 唐 方干 《上张舍人》诗:“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此人姓 刚 ,名 弼 ,是 吕諫堂 的门生,专学他老师,清廉得格登登的。” 聂绀弩 《古时候的公务员》:“但他们的清廉未必是他们的君主所喜悦的。”
词语解释:陛廉  拼音:bì lián
语本《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后因以“陛廉”指朝廷。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德望完圭角,仪形壮陛廉。”
词语解释:举孝廉
荐举孝子和廉洁之士
词语解释:贞廉  拼音:zhēn lián
(1).正直廉洁。《庄子·天运》:“夫孝弟、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 唐 白居易 《判得诏赐百寮资物》:“必也志疾贪冒,节励贞廉,自当辞让有仪,岂得弃捐不拜?”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今之习俗,以巧诈为贤能,以贞廉为迂拙,虽歃血涖盟,犹无所益。”
(2).指正直廉洁之士。《管子·四称》:“圣人在前,贞廉在侧,竞称於义,上下皆饰。”
词语解释:养廉  拼音:yǎng lián
(1).培养并保持廉洁的美德。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均能劝勇,俭足养廉。”《宋史·职官志十二》:“诸路职官,各有职田,所以养廉也。”《金史·忠义传二·从坦》:“若实给俸粟之半,少足养廉,则可责其効力。”
(2).见“ 养廉银 ”。
词语解释:养廉银  拼音:yǎng lián yín
清 制,官吏于常俸之外,规定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曰“养廉银”。文职始于 雍正 五年,武职始于 乾隆 四十年。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户部拟款八条……提各省裁减文武养廉银。”亦省称“ 养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雍正 间,耗羡归公,定直省各官养廉,由 世宗 之独申睿断,因时制宜。”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加之厚其养廉,永其俸禄,则无瞻顾之心,而能专一其志。”参阅 徐珂 《清稗类钞·礼制·养廉》
词语解释:察廉  拼音:chá lián
犹举廉。 汉 朝选用官吏的一种方法,由郡国荐举廉洁之士,经过考察,任以官职。《汉书·王嘉传》:“光禄勋 于永 除为掾,察廉为 南陵 丞,復察廉为 长陵 尉。”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臣揆叙俯询感恩自愧恭赋》之四:“察廉恪守 周 官法,持节叨乘 汉 使车。”
词语解释:方廉  拼音:fāng lián
方正廉洁。《韩诗外传》卷八:“ 汤 作《护》,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 唐 高彦休 《唐阙史·郑侍郎判司勋检》:“吏部 郑侍郎 薰 ,介洁方廉,以端劲自许,朝右畏惮。”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 张忠定公 有清鉴,善臧否人物,凡所荐辟,皆方廉恬退之士。”
词语解释:修廉  拼音:xiū lián
品行廉洁。《韩非子·孤愤》:“贤士者修廉,而羞与姦臣欺其主,必不从重人矣。”
词语解释:洁廉  拼音:jié lián
清白廉洁。《庄子·徐无鬼》:“其为人,洁廉善士也。” 唐 元稹 《唐故中大夫赠工部尚书李公墓志铭》:“性洁廉,而沓贪有才者皆进之。” 宋 叶适 《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属州缘 绍熙 登极,科进奉千餘,公亟奏黜,而荐其名士洁廉者十数。”
词语解释:高廉  拼音:gāo lián
清高廉正。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孺子 ( 徐穉 )之为人也,清洁高廉。” 宋 林逋 《寄傅霖》诗:“葛蔓烟枯束六经,高廉浑与昔贤停。”
词语解释:俸廉  拼音:fèng lián
俸银和养廉银的合称。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正》:“公以清介持躬,自俸廉外,毫不沾取。”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利权一》:“迨稍值事变,不得已而议开捐例,议减俸廉,议令州县摊捐各款,所得甚隘,而其弊不可胜穷也。”
词语解释:陇廉  拼音:lǒng lián
古代丑妇名。《楚辞·严忌〈哀时命〉》:“璋珪杂於甑窐兮, 陇廉 与 孟娵 同宫。” 王逸 注:“ 陇廉 ,丑妇也; 孟娵 ,好女也。”
词语解释:兴廉  拼音:xīng lián
(1).推举廉士。《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庶几成风。”
(2).倡导廉洁。 唐 柳宗元 《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量入所以备凶,兴廉期於变俗。”
(3).奉行廉洁。《宋史·欧阳守道传》:“化之以廉,而彼不兴廉,吾惟有不贵难得之货、不厚无益之藏。”
词语解释:公廉  拼音:gōng lián
公正清廉。《史记·酷吏列传》:“ 都 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七年》:“ 湛 性公廉,与僕射 徐湛之 并为主上所宠信,时称 江 徐 。” 明 方孝孺 《送河南佥事汤侯序》:“国朝承 有元 用 夷 变 夏 之后……未几,才能之士充溢,四海居弼赞之任,则著慎密忠敏之绩,列纠正之位,则有明肃公廉之声。”
词语解释:谨廉  拼音:jǐn lián
谨慎廉正。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成德军节度使制》:“而又忠孝谨廉,慈仁和惠,爱养士伍,均如鳲鳩。” 宋 汪应辰 《应诏荐将帅辞免权宣抚札子》:“持身谨廉,御众严整。”《明史·朱英传》:“而 琛 务谨廉,至 英 益持清节,仅携一仓头之官。”
词语解释:节廉  拼音:jié lián
谓严正不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 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
词语解释:觚廉  拼音:gū lián
棱角。 宋 王令 《过扬子江》诗:“霜风日凌厉,紫翠生觚廉。无波互澄照,黯惨画一縑。”
词语解释:廉廉  拼音:lián lián
细弱貌。《艺文类聚》卷七五引 晋 挚虞 《疾愈赋》:“馈食纤纤而日尠,体貌廉廉而转损。” 唐 陆龟蒙 《五歌·刈穫》诗:“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亩。”
词语解释:蚓廉  拼音:yǐn lián
蚯蚓的廉洁。比喻人拘守小节,不知大义。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於 齐国 之士,吾必以 仲子 为巨擘,虽然, 仲子 恶能廉,充 仲子 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朱熹 集注:“言 仲子 未得为廉也,必若满其所守之志,则惟蚯蚓之无求於世,然后可以为廉耳。” 宋 刘克庄 《题尹刚中潜斋》诗:“幽士慕鳞潜,通人笑蚓廉。” 清 侯方域 《送徐吴二子序》:“蚓廉蚁信而自以为得绳墨也。”
词语解释:堂廉  拼音:táng lián
(1).殿堂的侧边。《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 郑玄 注:“侧边曰廉。”《礼记·丧大记》:“卿大夫即位于堂廉楹西,北面东上。” 孔颖达 疏:“堂廉,谓堂基南畔,廉陵之上。”
(2).泛指殿堂,厅事。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二:“毅然如九官,罗立在堂廉。” 清 金农 《近事》诗:“曦光烘纸坐堂廉,书字无缘换束縑。”
(3).借指朝廷。《明史·刘宗周传》:“厂卫司机察,而告訐之风炽;詔狱及士绅,而堂廉之等夷。”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将见堂廉之地,所图者大,所议者远,所见者深。” 蔡东藩 《唐史演义》第四三回:“群臣均对仗奏陈, 玄宗 当然准奏,堂廉壅蔽,因得尽除。”
词语解释:刚廉  拼音:gāng lián
刚正廉洁。 唐 崔嘏 《授李种等殿中侍御史制》:“凡所选用,其器得以专达,必取其刚廉劲健,才行兼至者。”《明史·曾钧传》:“ 钧 刚廉疾俗……直声震一时。”
词语解释:降廉  拼音:jiàng lián
战国 时, 赵 将 廉颇 居功自大,上卿 蔺相如 以国家为重,再三退避,不与之争列。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用以为典。 唐 柳宗元 《佩韦赋》:“ 藺 疏颜以誚 秦 兮,入降 廉 犹臣僕。” 韩醇 解:“降,谓下也。”
词语解释:句廉  拼音:jù lián
指堤岸曲折不平处。
词语解释:内廉  拼音:nèi lián
(1).古代宫殿西阶的东侧角。《仪礼·聘礼》:“飪一牢,鼎九,设于西阶前,陪鼎当内廉,东面北上。” 胡培翚 正义引 李如圭 云:“内廉,西阶之东廉也。阶有东西两廉,近堂之中者为内廉。”
(2).引申指内侧。《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肺经循行经文》:“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3).谓人内有廉隅。《史记·韩长孺列传》:“ 壶遂 之内廉行修,斯鞠躬君子也。”
词语解释:谦廉  拼音:qiān lián
谦恭廉正。《北史·游明根传》:“谦廉不竞,曾撰《儒碁》,以表其志。”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太子少傅赠太保郑国公食邑三千户严公行状》:“自公始用儒,素谦廉见推於早岁,及为大官,益自劳谨。”
词语解释:勤廉  拼音:qín lián
勤勉廉洁。《明史·邝埜传》:“ 埜 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他在诸道置巡院,选择勤廉干练的士人作知院官。”
词语解释:介廉
正直廉洁
词语解释:簋廉
盛酒的瓦器
词语解释:鸣廉  拼音:míng lián
古琴名。《淮南子·修务训》:“鼓琴者期於鸣廉、脩营,而不期於滥脇、号鐘。”《初学记》卷十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古琴名有清角、鸣廉、脩况、篮胁、号鐘、自鸣、空中。”
词语解释:鸡廉  拼音:jī lián
比喻小处廉洁。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觴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 王利器 注引《埤雅》:“鸡跑而食,食每有所择,故曰小廉如鸡。”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当世嚣嚣,非患儒之鸡廉,患在位者之虎饱鷁咽。”
词语解释:伪廉  拼音:wěi lián
假装廉洁。《晏子春秋·问上二十一》:“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公正以伪廉。”
词语解释:低廉  拼音:dī lián
便宜,价格低。 李大钊 《战后之妇人问题》:“那些资本家也很愿意雇用这工价低廉的女工。”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几经考虑,为了收费比较低廉,他却进了另一家设备简陋的公立医院。”
词语解释:庆廉  拼音:qìng lián
东汉 庆鸿 与 廉范 的并称。《后汉书·廉范传》:“初, 范 与 洛阳 庆鸿 为刎颈交,时人称曰:‘前有 管 鲍 ,后有 庆 廉 。’”
词语解释:捐廉  拼音:juān lián
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清史稿·高宗纪二》:“﹝十四年﹞二月乙酉, 唐绥祖 请率属捐廉助餉。”后多指个人捐款。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 吴 首创捐廉集义勇,遥应为声援。”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去来》:“因为前方车辆缺乏, 陈夫人 自己捐廉,把车皮改漆了一遍,送到前方来使用。”
词语解释:小廉  拼音:xiǎo lián
小事上的廉洁。因非大德,故曰小廉。 汉 贾谊 《新书·益壤》:“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託于乡党邑里。”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无朋则无党,而饰曲谨为学术,假小廉为操守。”
词语解释:抟廉  拼音:tuán lián
圆润而锐利。《周礼·考工记·弓人》:“昔也者,深瑕而泽,紾而摶廉。” 郑玄 注:“摶,圜也;廉、瑕,严利也。” 贾公彦 疏:“紾而摶廉者,谓有紾理而摶圜又廉瑕严利。”
词语解释:物美价廉  拼音:wù měi jià lián
物品质量好,价格便宜。 郑观应 《盛世危言·禁烟下》:“本年所收之浆必待隔年出售,气味乃厚。如派人学製,復储一年,则物美价廉,争先乐购。”《人民日报》1965.5.1:“我们要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日用品,逐步满足城乡人民正常生活消费。”
词语解释:忠廉  拼音:zhōng lián
诚心无私。《晏子春秋·杂上十八》:“寡君献地,忠廉也,曷为不尽受?” 张纯一 校注:“忠,诚也;廉,清也。言无所贪图。”
词语解释:朴廉  拼音:pǔ lián
朴实俭约。 明 徐渭 《亡妻潘墓志铭》:“ 介君 慧而朴廉,不嫉忌。”
词语解释:简廉  拼音:jiǎn lián
谓务大体而不轻细行。《书·皋陶谟》:“直而温,简而廉。” 孔 传:“性简大而有廉隅。” 孔颖达 疏:“志远者遗近,务大者轻细,弘大者失于不谨,细行者不修廉隅,故简大而有廉隅乃为德也。”《旧唐书·路嗣恭传论》:“ 路嗣恭 从微至著,执法简廉。” 明 唐顺之 《答俞教谕》:“ 夔 以击石拊石自处,而乃教胄子以简廉直温之德性。”
词语解释:絜廉  拼音:jié lián
廉洁。《庄子·徐无鬼》:“其为人絜廉,善士也。”《新唐书·卢钧传》:“海道商舶始至,异时帅府争先往,贱售其珍, 钧 一不取,时称絜廉。”
词语解释:精廉  拼音:jīng lián
清廉。 汉 刘向 《说苑·说丛》:“恭敬逊让,精廉无谤,慈仁爱人,必受其赏。”
词语解释:私廉  拼音:sī lián
个人的廉洁。《荀子·强国》:“案独以为私廉,岂不过甚矣哉?”
词语解释:秽廉  拼音:huì lián
谓品行污浊或廉洁。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 渭 为人度於义无所关时,輒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詬,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
词语解释:刻廉  拼音:kè lián
严正清白。《晏子春秋·问下二四》:“和柔而不銓,刻廉而不劌。”《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平原君 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於 长安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词语解释:劲廉  拼音:jìn lián
刚正廉洁。《新唐书·岑羲传》:“时 崔湜 、 郑愔 ,及大理少卿 李元恭 分掌选,皆以贿闻,独 羲 劲廉,为时议嘉仰。”
词语解释:大法小廉  拼音:dà fǎ xiǎo lián
谓大臣尽忠,小臣尽职。《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陈澔 集说:“大臣法,尽臣道也;小臣廉,不亏所守也。”
词语解释:寒廉  拼音:hán lián
贫寒廉洁。
词语解释:矫廉  拼音:jiǎo lián
假装廉洁。 清 陈维崧 《念奴娇·被酒呈荔裳等三公仍用原韵》词:“行乞歌塲,为佣屠肆,也觅三餐粥。安能谿刻矫廉,长效 孤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