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盐平声 [同恹][zhān,占卜][音尖。流入也,浸也。][详注1][nián][详注2][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燖 《集韵》慈盐切《韵会》昨盐切,音潜。《玉篇》本作燂。《集韵》沈肉於汤也。或作爓煔。《仪礼·聘礼注》肤豕肉也。惟燖者有肤。《释文》燖,刘音寻。一本作爓,音潜。 又《广韵》徐盐切《集韵》徐廉切,音阎。《广韵》本作燖。详燖字注。
注2:针 《广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钳。人名。《诗·秦风》子车针虎。《左传·隐八年》陈针子送女。《注》针子,陈大夫。又《庄三十二年》命僖叔待於针巫氏。《注》针巫氏,鲁大夫。又《僖二十八年》针庄子为坐。《释文》针,其廉反。 又地名。《左传·成六年》侵宋师於针。《释文》针,其廉反。
注3:妗 音襜。𡝫妗,善笑貌。 又《集韵》馨兼切,音莶。义同。 又《广韵》《集韵》,音欦。美也。一曰女轻薄貌。
注4:詀 《集韵》他兼切,帖平声。《扬子·方言》謰謱,拏也。南楚或谓之詀啼。 又《广韵》《集韵》丁兼切,点平声。转语也。一曰巧言。 又《集韵》处占切,音襜。亦多言也。
注5:慊 《集韻》苦兼切,音謙。意不足也。又《集韻》賢兼切,音嫌。《說文》疑也。或省作兼。或通作嫌。《前漢·趙充國傳》婾得避慊之便。《師古註》慊,亦嫌字。又《集韻》離鹽切,音廉。《說文》帷也。或从巾从廉。
共13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廉纤廉勤廉士廉茂廉堂廉裤廉白廉姜
廉颇廉让廉公廉明廉棱廉高廉廉廉忠
廉吏廉节廉能廉夫廉直廉循廉宪廉干
廉耻廉称廉问廉石廉空廉恕廉寸廉恪
廉蔺廉贪廉靖廉方廉质廉素廉峭廉利
廉平廉介廉慎廉察廉角廉贞廉悍廉冒
廉隅廉车廉声廉善廉度廉逊廉嗜廉俸
廉使廉折廉风廉按廉守廉访廉义廉孝
廉陛廉洁廉举廉人廉正廉谨廉厉廉威
廉退廉俭廉誉廉倨廉贾廉锷廉便廉武

词语解释:廉纤  拼音:lián xiān
(1).细小,细微。多用以形容微雨。 唐 韩愈 《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宋 黄庭坚 《次韵赏梅》:“微风拂掠生春丝,小雨廉纤洗暗妆。” 宋 陈师道 《马上口占呈立之》:“廉纤小雨湿黄昏,十里尘泥不受辛。”
(2).借指细雨。 宋 叶梦得 《为山亭晚卧》诗:“泉声分寂歷,草色借廉纤。” 宋 赵蕃 《衢州城外》诗:“纔得新晴半日强,廉纤又復蔽朝光。” 清 陈维崧 《渡江云·欲雪》词:“玉尘休拟廉纤舞,念有人新在京华。”
词语解释:廉颇  拼音:lián pō
赵国的名将,多次打败秦军
词语解释:廉吏  拼音:lián lì
清廉守正的官吏。《史记·滑稽列传》:“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东观汉记·周泽传》:“ 北地 太守 廖信 贪污下狱。詔以 信 田宅、奴婢、钱财,赐廉吏太常 周泽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幸际圣明,直道之获伸如此,廉吏之可为如此!”
词语解释:廉耻  拼音:lián chǐ
廉洁知耻。《荀子·修身》:“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淮南子·泰族训》:“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儻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许地山 《归途》:“没廉耻的事情,若不是为饥寒所逼,谁愿意干呢?”
词语解释:廉蔺  拼音:lián lìn
战国 时 赵国 的 廉颇 和 蔺相如 的并称。两人皆为 赵 功臣。 蔺 拜相, 廉 不服,欲与为难。 蔺 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计较。 廉 终于觉悟,两人成刎颈之交。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汉书·孔融传》:“昔 廉 藺 小国之臣,犹能相下。” 晋 曹摅 《感旧诗》:“ 廉 藺 门易轨, 田 竇 相夺移。”《宋书·张永传》:“当远慕 廉 藺 在公之德,近效 平 勃 忘私之交。” 唐 高适 《李云南征蛮》诗:“ 廉 藺 若未死, 孙 吴 知暗同。”
词语解释:廉平  拼音:lián píng
(1).清廉公平。《史记·孝文本纪》:“妾父为吏, 齐 中皆称其廉平。” 宋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诸葛亮 治 蜀 ,行法廉平,则 廖立 、 李严 虽流徙边郡,终身无怨。”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岁值京察,同官颂其廉平。”
(2).低廉公道。《说郛》卷八九引 宋 胡太初 《画帘绪论·赈恤》:“但要有米可糴,却不可限其价直,米纔辐凑,价自廉平。”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战》:“以 杭 寧 之机法,仿织外国縐绸,料坚緻而价廉平。”
词语解释:廉隅  拼音:lián yú
(1).棱角。《周礼·考工记·轮人》“欲其幬之廉也” 汉 郑玄 注:“幬,幔轂之革也。革急则裹木廉隅见。” 宋 苏轼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2).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宋 苏洵 《御将》:“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明史·王廷相传》:“今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
(3).指朝堂。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倐然朝廷走一封之传,升执事於严近,与诸公对掌机政,召和气於天下,则必廉隅之上,体貌之殊絶,廊庙之间,贵贱之不接,某於是时愿拜风采,则无因而至前矣。”
(4).古算术开方法的术语。边为廉,角为隅。
词语解释:廉使  拼音:lián shǐ
官名。指 唐 观察使、 宋 元 廉访使以及后世的按察使。廉,通“ 覝 ”。 唐 张九龄 《〈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序》:“ 开元 十二年,以理跡尤异,廉使上达,天子嘉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谢廉使 道:‘此人梟獍为心,豺狼成性,诚然王法所不容。’”
词语解释:廉陛  拼音:lián bì
(1).犹堂陛。廉,堂的侧边。 明 李东阳 《重建福州府学孔子庙记》:“於是廉陛高耸,周阿严峻,髹采焕发,蔚为伟观。”
(2).指台阶。比喻向上的凭借或途径。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将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
词语解释:廉退  拼音:lián tuì
犹廉让。谦让。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序》:“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閭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北史·高允传》:“是时贵臣之门,并罗列显官,而 允 子弟,皆无官爵,其廉退若此。” 宋 苏轼 《送周正孺知东川》诗:“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
词语解释:廉勤  拼音:lián qín
廉洁勤勉。 清 归庄 《左柱国光禄大夫路文贞公行状》:“公貌魁硕,举止端方,负经世才,常怀 范文正公 先忧后乐之志,居官立朝,廉勤刚正,不畏强御。”
词语解释:廉让  拼音:lián ràng
(1).清廉逊让。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世人之论也,靡不贵廉让而贱财利焉,及其行也,多释廉甘利。”《北史·裴骏等传论》:“ 文举 之在 絳州 ,世载清德,辞多受少,有廉让之风焉。” 宋 范仲淹 《答手诏五事》:“贪冒者废之,趋附者抑之,如此,则多士知劝,各生廉让之心。”《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卿之廉让,有过於兄,朕心嘉悦。”
(2). 廉泉 、 让水 的并称。喻指风俗醇美之地。详“ 廉泉让水 ”。
词语解释:廉泉让水  拼音:lián quán ràng shuǐ
二水名。兼喻风俗醇美的地方。 廉泉 ,又名 廉水 ,源出 陕西 南郑县 ,流入 汉水 ; 让水 ,又名 逊水 ,在 陕西 褒城县 (今 勉县 )。《南史·胡谐之传》:“﹝ 范柏年 ﹞见 宋 明帝 ,帝言次及 广州 贪泉 ,因问 柏年 :‘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 梁州 唯有 文川 、 武乡 、 廉泉 、 让水 。’又问:‘卿宅在何处?’曰:‘臣所居 廉 让 之间。’帝嗟其善答。”
词语解释:廉节  拼音:lián jié
(1).清廉有节操。《荀子·君道》:“贪利者退,而廉节者起。”
(2).指清廉的节操。《史记·儒林列传》:“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好学。”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太宗 尝论前宰相,以 质 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为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山 左 汪灝 ,以侍读督学 山 右,屏絶竿牘,廉节著闻。”
词语解释:廉称  拼音:lián chēng
廉洁的名声。《宋史·马亮传》:“ 亮 有智略,敏於政事,然其所至无廉称。”
词语解释:廉贪  拼音:lián tān
清廉与贪婪。《庄子·盗跖》:“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 成玄英 疏:“夫廉贪实性,非过迫於外物也,而反照於内心,各禀度量不同也。” 宋 苏轼 《侯利建等五人除漕刑》:“谨视其廉贪仁暴,勤惰明闇,以詔赏罚。”
词语解释:廉介  拼音:lián jiè
清廉耿介。《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故人多爱之而不敬也”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 輅 ﹞常谓:‘忠孝信义,人之根本,不可不厚;廉介细直,士之浮饰,不足为务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质 性本卞急,好面折人过,然以廉介自居,未尝营生事,四方馈献皆不纳。”《明史·马谨传》:“ 谨 性廉介, 杨士奇 尝称为‘冰霜铁石’。”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 墨翟 之仁, 庄周 之高, 陈仲子 之廉介,自 汉 以后,可復得乎?”
词语解释:廉车  拼音:lián chē
指观察使、廉访使、按察使等赴任时所乘的车子。亦用以代称上述官员。廉,通“ 覝 ”。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廉车发日,自 霸桥 乘肩舆,门生咸在。” 宋 范仲淹 《谢许让观察使守旧官表》:“陛下濬发宸谋,思欲崇诸路之寄,例改廉车。”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宋史十·王嗣宗传》:“ 嗣宗 尝自言知武事,可授廉车。廉车,谓观察使也。”
词语解释:廉折  拼音:lián shé
(1).指乐声高亢,节奏明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司马贞 索隐引 蔡邕 曰:“凡弦以缓急为清浊。琴,紧其弦则清,縵其弦则浊。” 宋 苏轼 《听贤师琴》诗:“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2).喻刚健挺拔的风格。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 铁崖 乐府,詆訿者比於妖魅。然廉折稜稜,异于男子而巾幗服者。”
词语解释:廉洁  拼音:lián jié
亦作“ 廉絜 ”。 谓不贪财货,立身清白。《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 王逸 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汉书·贡禹传》:“ 禹 又言 孝文皇帝 时,贵廉絜,贱贪污。”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夫以廉洁之美,而道之者寡;骄淫之丑,而陷之者众,何哉?”《清史稿·简仪亲王德沛传》:“ 德沛 屡任封疆,操守廉洁,一介不取,逋负日积,致蠲旧产。”
词语解释:廉俭  拼音:lián jiǎn
(1).清廉节俭。《汉书·朱博传》:“ 博 为人廉俭,不好酒色游宴。”《宋书·刘怀默传》:“在任廉俭,不营财货,所餘公禄,悉以还官。” 宋 叶适 《中大夫赵公墓志铭》:“廉俭终身,不用公库物。” 清 陈康祺 《壬癸藏札记》卷十一:“ 乾隆 至今,不少敢言之諫官,求如通政之廉俭为体,刚正为用,亦本朝有数直臣也。”
(2).指节省。 唐 孟云卿 《田园观雨兼晴后作》诗:“秋成不廉俭,岁餘多馁飢。”
词语解释:廉士  拼音:lián shì
旧称有节操、不苟取的人。《孟子·滕文公下》:“ 陈仲子 岂不诚廉士哉?” 赵岐 注:“ 陈仲子 , 齐 一介之士,穷不苟求者。”《庄子·刻意》:“众人重利,廉士重名。”《旧唐书·许圉师传》:“尝有官吏犯贜事露, 圉师 不令推究,但赐清白诗以激之,犯者愧惧,遂改节为廉士。”《宋史·陈宓传》:“大臣所用非亲即故……贪吏靡不得志,廉士动招怨尤,此朝廷权柄有所分也。”
词语解释:廉公  拼音:lián gōng
清廉公正。《后汉书·马援传》:“ 龙伯高 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明史·循吏传·史诚祖》:“持身励志,一於廉公。”
词语解释:廉能  拼音:lián néng
(1).清廉能干。《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二曰廉能。” 唐 元稹 《追封王潜母齐国大长公主》:“不因恩泽以求郎,每致忠贞而事主。使勤贵富,戒斁廉能。”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老夫廉能清正,节操坚刚。”《明史·高拱传》:“以 广东 有司多贪黷,特请旌廉能知府 侯必登 ,以厉其餘。”
(2).指清廉能干的人。 廖仲恺 《致饶潜川黄德源函》:“如果属实,自当先行劝令辞职,另举廉能为妥。”参见“ 廉善 ”。
词语解释:廉善  拼音:lián shàn
清廉而政绩优异。《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郑玄 注:“听,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应作‘察’字解,义为考察、查访。见 清 黄生 《义府·廉》。然旧训沿用已久,不可废。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
词语解释:廉问  拼音:lián wèn
察访查问。廉,通“ 覝 ”。《史记·秦始皇本纪》:“诸生在 咸阳 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金史·宗雄传》:“朝廷遣使廉问,事难周悉。”《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九年》:“ 辽 遣五使廉问四方鰥寡孤独及贫乏失职者賑之。”
词语解释:廉靖  拼音:lián jìng
逊让谦恭。《汉书·刘向传》:“ 向 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明史·顾成传》:“自 溥 至 寰 ,三世皆宽和廉靖,内行飭谨,晓文艺。”
词语解释:廉慎  拼音:lián shèn
清廉谨慎。《北齐书·冯翊王润传》:“及长,廉慎方雅,习于吏职,至摘发隐伪,姦吏无所慝其情。”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滕王 婴 蒋王 暉 皆不能廉慎。”《明史·忠义传三·文昌时》:“又 文昌时 , 全州 举人。知 临淄 县,以廉慎得民。”
词语解释:廉声  拼音:lián shēng
廉洁的声誉。《宋史·选举志六》:“时荐举固多得人,然有或乏廉声而举充廉吏,或素昧平生而举充所知,或不能文而举可备著述。”《宋史·王阮传》:“﹝ 王阮 ﹞调 南康 都昌 主簿,以廉声闻,移 永州 教授。”
词语解释:廉风  拼音:lián fēng
廉洁之风操。 汉 王粲 《鹖赋》:“厉廉风与猛节,超羣类而莫与。”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公扇以廉风,孚以诚德。尽 任 棠 置水之情,弘 郭伋 待期之信。”
词语解释:廉举
即察举。汉代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
词语解释:廉誉  拼音:lián yù
廉洁的声誉。《宋史·选举志六》:“ 景德 初,令诸道辨察所部官吏能否,为三等:公勤廉干惠及民者为上,干事而无廉誉、清白而无治声者为次,畏懦贪猥为下。”
词语解释:廉茂  拼音:lián mào
孝廉与茂材的并称。《汉书·梅福传》:“ 孝武皇帝 好忠諫,説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 王先谦 补注引 梁玉绳 曰:“孝廉茂材称廉茂。”
词语解释:廉明  拼音:lián míng
清廉明察。《汉书·赵广汉传》:“ 广汉 虽坐法诛,为 京兆 尹廉明,威制豪彊,小民得职。”《宋史·丰稷传》:“为 穀城 令,以廉明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 邹平 李进士 匡九 ,居官颇廉明。”
词语解释:廉夫  拼音:lián fū
廉士。《新唐书·后妃传上·贞顺武皇后》:“夫恶木垂荫,志士不息; 盗泉 飞溢,廉夫不饮。”
词语解释:廉石  拼音:lián shí
(1).相传 汉 末 吴郡 陆绩 为 郁林 太守,罢归少行装,舟轻难以渡海,因取巨石镇之。至 吴 ,弃石于 娄门 之野。人称其廉,号“郁林石”。石留民间,至 明 时犹存。 弘治 中巡按御史 樊祉 使人移置察院之侧,作亭覆之。命名为“廉石”。 清 康熙 间 陈鹏年 为 苏州 太守,修葺郡学,将石移至郡学内,为 苏州 古迹之一。参见“ 鬱林石 ”。参阅 唐 无名氏《大唐传载》、 明 侯甸 《西樵野记·郁林太守石》、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廉石》
(2).比喻清廉的家风。 清 钱谦益 《陈大绶父时霖加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之寒毡未改;门庭寂若,传家之廉石犹新。”
词语解释:廉方  拼音:lián fāng
有棱角而方正。 晋 傅咸 《纸赋》:“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
词语解释:廉察  拼音:lián chá
(1).考察,视察。廉,通“ 覝 ”。《后汉书·第五种传》:“ 永寿 中,以司徒掾清詔使 冀州 ,廉察灾害。”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姚 僕射 南仲 廉察 陕 郊。”《宋史·选举志六》:“二年,遣使廉察诸道长吏,得八人涖事公正、惠爱及民,皆降璽书奬諭。”《明史·陈遇传》:“奉命至 浙江 ,廉察民隐。”
(2). 唐 以来对观察使或职权与之相当的官员的简称。廉,通“ 覝 ”。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卿来从 江 表,见彼中甿庶来否?廉察,郡守字人求瘼之道如何?”
(3).廉洁明察。《宋史·选举志四》:“请詔监司、郡守,条上剧邑,遴选清平廉察之人为之。”
词语解释:廉善  拼音:lián shàn
清廉而政绩优异。《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郑玄 注:“听,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应作‘察’字解,义为考察、查访。见 清 黄生 《义府·廉》。然旧训沿用已久,不可废。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
词语解释:廉按  拼音:lián àn
查访,审察。廉,通“ 覝 ”。《新唐书·儒学传中·郎馀令》:“ 煚 试廉按,果得其姦。”
词语解释:廉人  拼音:lián rén
廉士。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识多藏之厚亡,临禄利而如遗者,廉人也。”
词语解释:廉倨  拼音:lián jù
亦作“ 廉裾 ”。 廉洁孤傲。《史记·酷吏列传》:“ 禹 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汉书·酷吏传·赵禹》作“廉裾”。 颜师古 注:“裾亦傲也,读与倨同。”
词语解释:廉堂  拼音:lián táng
喻朝廷。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桂州署防御等官牒·段协律》:“兹川之上,方顾慕于廉堂; 穀水 之旁,亦徘徊于既曲。”参见“ 廉远堂高 ”。
词语解释:廉远堂高  拼音:lián yuǎn táng gāo
喻君主的尊严。语出《汉书·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清 陈康祺 《壬癸藏札记》卷六:“自古君臣定分,廉远堂高,即軫念贤劳,推恩勛旧,亦必无纶音愷惻,浹沁心脾,至於此极者也。”
词语解释:廉棱  拼音:lián léng
亦作“ 廉稜 ”。
(1).棱角。《礼记·聘义》“廉而不劌” 唐 孔颖达 疏:“言玉体虽有廉棱,而不伤割于物。”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兼呈梦得》诗:“廉稜露锋刃,清越扣琼瑰。”
(2).常用以喻端方不苟的行为。 明 文徵明 《铁柯记》:“公居常若易与,而廉稜整整弗少弛。”
词语解释:廉直  拼音:lián zhí
(1).清廉正直。《国语·晋语八》:“夫 阳子 行廉直於 晋国 ,不免其身,其知不足称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四年》:“大小职官,有贪暴残民者立罢,终身不録。其不能廉直,虽处重任,亦代之。” 清 王先谦 《彭秋士息庵翁传》:“﹝ 息庵 ﹞为人廉直,非礼法不行不语。”
(2).廉价。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贡父马谑》:“我初幸馆阁之除,不谓俸入不给桂玉之用,因就廉直,取此马以代步。”
词语解释:廉空  拼音:lián kōng
查看有无缺少。廉,通“ 覝 ”。《文选·张衡〈西京赋〉》:“膳夫驰骑,察贰廉空。” 薛综 注:“察、廉,皆视也……空,减无也。”
词语解释:廉质  拼音:lián zhì
清廉质朴。 唐 赵良器 《进贤冠赋》:“胁谗佞为忠贞,革贪侈为廉质。”
词语解释:廉角  拼音:lián jiǎo
(1).棱角。 宋 苏轼 《文登蓬莱阁下作诗遗垂慈堂老人》诗:“ 阳侯 杀廉角,阴火发光采。”
(2).喻方正的行为。 明 李东阳 《祭朴翁先生黎公文》:“厠官翰林,復为公徒,示我以廉角,造我以范模,谓形迹不可以不慎,而富贵不可以力图。”
词语解释:廉度  拼音:lián dù
指 后汉 廉范 。 范字 叔度 ,故称。借指政绩卓著的地方官。 唐 于鹄 《醉后寄山中友人》诗:“都忘醉后逢 廉度 ,不省归时见 鲁恭 。”参见“ 廉袴 ”。
词语解释:廉裤  拼音:lián kù
《后汉书·廉范传》载, 廉范 ,字 叔度 , 建初 中为 蜀郡 太守,废除禁止百姓点灯夜作的旧制。百姓称便,作《五袴歌》以颂其功德。后遂以“廉袴”作为民众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 汉 滎 出牧, 晋 议州兵, 廉 袴歌送, 刘 钱 赠行。”亦作“ 廉公袴 ”。 清 赵翼 《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民犹争诵 廉公 袴,我敢相矜 范叔 袍。”参见“ 五絝 ”。
词语解释:廉守  拼音:lián shǒu
清廉的太守。对州郡长官的敬称。 唐 皎然 《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诗:“仁坊标絶境,廉守躡高踪。”按,廉守,一本作“ 明牧 ”。
词语解释:廉正  拼音:lián zhèng
廉洁正直。《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四曰廉正。” 郑玄 注:“正,行无倾邪也。”《史记·循吏列传》:“ 石奢 者, 楚昭王 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 明 李东阳 《重修琼州府二贤祠记》:“﹝ 徐鑑 ﹞ 宣德 间自户部郎中奉勅知 琼 ,廉正寡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戏蛛》:“公为人廉正爱民,柩发之日,民敛钱以送,哭声满野。”参见“ 廉善 ”。
词语解释:廉善  拼音:lián shàn
清廉而政绩优异。《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郑玄 注:“听,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应作‘察’字解,义为考察、查访。见 清 黄生 《义府·廉》。然旧训沿用已久,不可废。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
词语解释:廉贾  拼音:lián jiǎ
指不贪眼前小利而谋长远厚利的商贾。《史记·货殖列传》:“廉贾归富。”《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贪贾三之,廉贾五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贪贾,未当卖而卖,未当买而买,故得利少,而十得其三。廉贾,贵乃卖,贱乃买,故十得五也。”
词语解释:廉裤  拼音:lián kù
《后汉书·廉范传》载, 廉范 ,字 叔度 , 建初 中为 蜀郡 太守,废除禁止百姓点灯夜作的旧制。百姓称便,作《五袴歌》以颂其功德。后遂以“廉袴”作为民众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 汉 滎 出牧, 晋 议州兵, 廉 袴歌送, 刘 钱 赠行。”亦作“ 廉公袴 ”。 清 赵翼 《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民犹争诵 廉公 袴,我敢相矜 范叔 袍。”参见“ 五絝 ”。
词语解释:五绔  拼音:wǔ kù
亦作“ 五裤 ”。 《后汉书·廉范传》:“﹝ 范 ﹞ 建初 中,迁 蜀郡 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后以“五絝”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籍籍歌五袴,祁祁颂千箱。”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赵衡州》词:“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詔凤凰啣。”《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又久仰贵任荣修德政,举民有五袴之曲,境有三留之誉。” 清 钱谦益 《户部江西清吏司员外郎廉第授奉直大夫制》:“尔之字人可以庶,尔之祥刑可以教……〈无衣〉五袴之謡岂遂逊於前烈乎?”
词语解释:廉高  拼音:lián gāo
谓志行高洁。《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昔 夷 齐 去国,天下服其廉高; 太伯 违 邠 , 孔子 称为三让。”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使夫廉高之士,毕志於衡軛之内,才能之人,耻与非类为伍,非所以劝进贤能,襃异宗族之礼也。”
词语解释:廉循  拼音:lián xún
廉洁循良。 明 刘基 《田家》诗:“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慼。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词语解释:廉恕  拼音:lián shù
廉洁宽厚。《宋史·周执羔传》:“ 执羔 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
词语解释:廉素  拼音:lián sù
犹廉白。 宋 范仲淹 《与翰长学士书》:“寒儒之家,世守廉素。”参见“ 廉白 ”。
词语解释:廉白  拼音:lián bái
(1).廉洁清白。《后汉书·桓帝纪》:“杜絶邪伪请託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唐 李翱 《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凡居官终始廉白,祗入俸钱者,虽歷大官亦无厚蓄以传;其能多积财者,必剥下以致。”《金史·王浩传》:“初辟 涇阳 令,廉白为 关辅 第一。”
(2). 廉颇 和 白起 的并称。 战国 时名将。 廉 、 赵 将; 白 、 秦 将。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二君论文若 廉 白 之鬭鼠穴,胜负在於一战也。”
词语解释:廉贞  拼音:lián zhēn
(1).方正忠贞。《韩非子·五蠹》:“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廉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
(2).廉洁坚贞。《楚辞·卜居》:“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明 沉榜 《宛署杂记·人物》:“﹝ 平恒 ﹞徵为中书博士,出为 幽州 别驾,廉贞寡慾,衣食尝不足。”
词语解释:廉逊  拼音:lián xùn
逊让。《晋书·刘寔传》:“以世多进趣,廉逊道闕,乃著《崇让论》以矫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九:“臣与 公著 同被召, 公著 固辞得请,而臣独就职,是 公著 廉逊而臣无愧耻也。”
词语解释:廉访  拼音:lián fǎng
(1).察访。廉,通“ 覝 ”。《宋史·李大性传》:“会从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事起仓卒,恐一时廉访未真,或有亏枉。”
(2). 宋 廉访使者、 元 肃政廉访使以及后世按察使的通称。廉,通“ 覝 ”。《宣和遗事》前集:“守臣 赵霆 遁去,廉访 赵约 战死。” 元 萨都剌 有《同杨廉访游山寺》诗。
(3).指出任此种官职。 元 蒋正子 《山房随笔》:“ 阎 子 静復 至元 间翰林学士,后廉访 浙西 。”
词语解释:廉谨  拼音:lián jǐn
廉洁谨慎。《史记·张丞相列传》:“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 宋 洪迈 《夷坚志·祖寺丞》:“﹝ 祖翱 ﹞处身廉谨,以法律为己任。”《明史·奸臣传·温体仁》:“ 体仁 辅政数年,念朝士多与为怨,不敢恣肆,用廉谨自结於上,苞苴不入门。”
词语解释:廉锷  拼音:lián è
(1).谓边棱。《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印刓而不能授”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刓断无復廉鍔也。”此指印章的棱角。
(2).喻锐利的文辞或谈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义吐光芒,辞成廉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廉鍔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词语解释:廉白  拼音:lián bái
(1).廉洁清白。《后汉书·桓帝纪》:“杜絶邪伪请託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唐 李翱 《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凡居官终始廉白,祗入俸钱者,虽歷大官亦无厚蓄以传;其能多积财者,必剥下以致。”《金史·王浩传》:“初辟 涇阳 令,廉白为 关辅 第一。”
(2). 廉颇 和 白起 的并称。 战国 时名将。 廉 、 赵 将; 白 、 秦 将。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二君论文若 廉 白 之鬭鼠穴,胜负在於一战也。”
词语解释:廉廉  拼音:lián lián
细弱貌。《艺文类聚》卷七五引 晋 挚虞 《疾愈赋》:“馈食纤纤而日尠,体貌廉廉而转损。” 唐 陆龟蒙 《五歌·刈穫》诗:“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亩。”
词语解释:廉宪  拼音:lián xiàn
廉访使的俗称。《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谁知廉宪在任,一病身亡。”参见“ 廉访使 ”。
词语解释:廉访使  拼音:lián fǎng shǐ
宋 、 元 时代的职官名。 宋 代全称廉访使者, 元 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廉,通“ 覝 ”。 明 冯琦 《宋史纪事本末·方腊之乱》:“杀制置使 陈建 、廉访使 赵约 。”参阅《宋史·职官志七》《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词语解释:廉寸  拼音:lián cùn
犹方寸。言其小。 唐 王起 《汉武帝游昆明池见鱼衔珠赋》:“由是儼天仪,俯洪池……然后得廉寸之彩,失圆折之规,则皎皎驹来,自掩白狼之美;翩翩鵻至,徒称赤雀之奇。”
词语解释:廉峭  拼音:lián qiào
清廉而严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府县·金元焕》:“ 徽 人皆狡獪善谋,反扬言太守受同年多金,为之道地, 石 素以廉峭自矜重,遂立意坐以主使。”
词语解释:廉悍  拼音:lián hàn
(1).峻峭精悍。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儁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清 蒋湘南 《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 永叔 情致紆徐,故虚字多; 子瞻 才气廉悍,故间架阔。”
(2).指水势湍急。 元 柳贯 《龙门》诗:“它山或澍雨,湍涨輒廉悍。”
词语解释:廉嗜  拼音:lián shì
犹廉贪。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廉嗜之性不同,故畏慕之情或异。”
词语解释:廉义  拼音:lián yì
廉洁而有节操。《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戊辰,济 河 。詔 洛 、 怀 、 并 、 肆 所过四州,赐高年爵,恤鰥寡孤独各有差;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皆以名闻。”
词语解释:廉厉  拼音:lián lì
端方严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二》:“ 山西 雍 宪副 世隆 泰 ,性气廉厉,凛不可犯。”
词语解释:廉便  拼音:lián biàn
简便。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夫生死祸福,子禄妻财,降之自天,求之自己,而妄向该杀许以猪羊对匾,不如悔罪改过,向天父上帝许下一副好心肠,尤为廉便实事耳。”
词语解释:廉姜  拼音:lián jiāng
即葰。一种香菜。《仪礼·既夕礼》“茵著用荼,实绥泽焉” 汉 郑玄 注:“绥,廉薑也;泽,泽兰也,皆取其香且御湿。”《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 汉 刘桢 《清虑赋》:“仰秤木韮,俯拔廉薑。”《文选·左思〈吴都赋〉》“薑汇非一” 刘逵 注引《异物志》:“荾,一名廉薑,生沙石中,薑类也。其累大,辛而香,削皮,以黑梅并盐汁渍之,则成也。 始安 有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廉薑》:“《食经》曰:‘藏薑法:蜜煮乌梅,去滓,以渍廉薑,再三宿,色黄赤如琥珀。多年不坏。’”参阅《广雅·释草》“廉薑” 王念孙 疏证。
词语解释:廉忠  拼音:lián zhōng
廉洁忠诚。《史记·鲁周公世家》:“五年, 季文子 卒。家无衣帛之妾,廏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 季文子 廉忠矣。’”
词语解释:廉干  拼音:lián gàn
廉洁干练。《后汉书·陈球传》:“累经州郡,以廉干知名。” 宋 苏轼 《与陈公密书》之二:“ 曹三班 廉干非常,远送愧感。”《明史·冯应京传》:“督 蓟镇 军储,以廉干闻。”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四人者,果皆耿直廉干,声实俱美。”
词语解释:廉恪  拼音:lián kè
廉洁恭谨。《后汉书·吴良传》:“﹝ 吴良 ﹞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唐 独孤及 《唐故商州录事参军郑府君墓志铭》:“﹝公﹞天性孝悌,检身端方,居官廉恪。”《宋史·贾黄中传》:“上览表谓侍臣曰:‘非 黄中 廉恪,则亡国之寳,将污法而害人矣。’”
词语解释:廉利  拼音:lián lì
锋利。 唐 韩愈 《送区册序》:“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洞两旁石壁廉利沓合。”
词语解释:廉冒  拼音:lián mào
廉洁与贪冒。《新唐书·陆贽传》:“视户口丰耗以稽抚字,视垦田赢缩以稽本末,视赋役薄厚以稽廉冒。”
词语解释:廉俸  拼音:lián fèng
清 代官吏正俸和“养廉银”的合称。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廉俸》:“我朝建官设禄,正俸之外,加以恩俸,常支而外,復给养廉,体恤臣工,无微不至。无如俗尚奢靡,物价腾踊,京、外各官廉俸,入不敷出。”
词语解释:廉孝  拼音:lián xiào
即孝廉。 汉 时由郡国荐举孝廉,贡送朝廷。《文选·班固〈西都赋〉》:“总礼官之甲科,羣百郡之廉孝。” 吕向 注:“言聚甲科孝廉之人列于禁卫。”
词语解释:廉威  拼音:lián wēi
廉洁威严。《新唐书·舒王元名传》:“ 垂拱 中,徙 郑州 ,境接东畿,诸王贵戚为刺史者纵家人暴百姓, 元名 至,一革之,为治廉威。”
词语解释:廉武  拼音:lián wǔ
廉士。《史记·酷吏列传》:“﹝ 尹齐 ﹞事 张汤 , 张汤 数称以为廉武。”按,《淮南子·齐俗训》 高诱 注:“ 楚 人谓武为士。”
共13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