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一个去声 [guō guò,歌韵同。又过失,独用][hè huò,唱和]饿[mò,磨磐][dà][suò,《楚词》中的句末助词。][详注1][怯也。][详注2][详注3][duò][duō][详注4][dān dàn][详注5][枚也]


注1:奈 《广韵》那也。柰、那通。《王维·酬郭给事诗》强欲从君无那老。那作柰。《韩愈·感春诗》已矣知何柰。柰作那。
注2:左 《唐韵》则个切《集韵》《韵会》《正韵》子贺切,音佐《说文》手相左助也。《尔雅·释诂》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疏》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易·泰卦》以左右民。《疏》左右,助也。《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
注3:作 zuò,同做。音佐。《后汉·廉范传》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无襦,今五裤。《韩愈诗》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去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今方音作读佐。俗用做。
注4:媠 《集韵》吐卧切,音唾。吴楚衡淮之閒谓好曰娃,南楚之外曰媠,故吴有馆娃之宫,漆媠之室。《前汉·谷永传》车马媠游之具。 又奴卧切,音懦。义同。 又《广韵》《集韵》徒卧切。与惰同。《前汉·外戚传》李夫人曰:妾不敢以燕媠见帝。又《龚胜传》媠嫚亡状。
注5:娑 苏个切,音些。逻娑,土蕃都城名。《唐书·薛仁贵传》为逻娑道行军总管。《杜甫诗》和亲逻娑城。
共14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四座惊座讲座师子座莲花座扆座卡座车座
玉座木上座升座饤座举座帷座茶座典座
满座高座莲座中座趺座安座传座冠座
入座首座陈惊座骂座邻座香座金刚座雅座
帝座草座合座狮子座登座众座使酒骂座落座
八座广座猊座狨座在座酒座退座串座
上座宝座花座客座风流座内座八抬八座卖座
黼座铭座末座天座律座丑座金牛座叫座
御座法座星座分座迁座炮座阖座须弥座
台座佛座公座神座起座双子座军座鞍座

词语解释:四座  拼音:sì zuò
见“ 四坐 ”。
词语解释:四坐  拼音:sì zuò
亦作“ 四座 ”。
(1).指四周座位上的人。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晋 陆机 《吴趋行》:“ 楚 妃且勿叹, 齐 娥且勿謳,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晋书·唐彬传》:“帝顾四坐曰:‘名不虚行。’” 清 吴伟业 《阆州行》:“四座且勿喧,听我歌 閬州 。”
(2).四周座位。 晋 陶潜 《咏荆轲》诗:“饮饯 易水 上,四座列羣英。”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鈿。”
词语解释:玉座  拼音:yù zuò
(1).帝王的御座。《文选·谢朓〈同谢咨议铜雀台〉诗》:“玉座犹寂漠,况乃妾身轻。” 刘良 注:“玉座,玉床也……言君王玉座尚自虚无若此,况羣妾身至轻微,何以为久长也。” 唐 白居易 《蛮子朝》诗:“上心贵在怀远蛮,引临玉座近天颜。” 宋 梅尧臣 《金沙花》诗:“玉座君王赏,朱栏将相罗。”
(2).代称帝王。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九:“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寿方德润》词:“幅巾林下,姓名玉座长忆。” 清 汪懋麟 《题屺瞻学士扈从射麞图》诗:“敛手鵠立玉座隅,被服轻温貂貉狐。”
(3).敬称先皇、先后的神床。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仇兆鳌 注:“玉座,神牀也。”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 洛阳 八陵那忍説,玉座尘昏松柏寒。” 清 顾炎武 《赋得秋柳》诗:“先皇玉座灵和殿,泪洒西风夕照斜。”
(4).指道观的神座。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诗:“金屋似鐫出,玉座如琢成。” 唐 王师简 《三茅君素像记》:“设云幄於两楹,分玉座而鼎足。”
(5).作仙人代称。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女童队》:“玉座天临,虽仙凡之有隔;翠鬟云合,岂草木之无知。”
(6).器物的饰玉的底座。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词:“ 闽 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词语解释:满座  拼音:mǎn zuò
(1).坐满座位。谓人多。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唐 王勃 《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2).所有在座的人。 唐 白居易 《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晏安恭 为 越州 教授, 张子韶 为僉判。 晏 美髯,人目之为 晏鬍 。一日,同赴郡集, 晏 最末至, 张 戏之曰:‘来何晏乎?’满座皆笑。”《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店中满座听见他高声大喊,尽回头来看,也有问他姓名的。” 茅盾 《子夜》十七:“ 徐曼丽 用了最清脆的声音说。立刻满座都鼓掌了。”
(3).(剧场等公共场所)座位坐满或按座位出售的票子卖完。如:今晚的电影院已经满座了。
词语解释:入座  拼音:rù zuò
见“ 入坐 ”。
词语解释:入坐  拼音:rù zuò
亦作“ 入座 ”。 就座。《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於是乃延入坐,为上客。”《史记·樊哙列传》:“时独 沛公 与 张良 得入坐, 樊噲 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新民晚报》1984.7.31:“我是带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在餐桌边入座的。”
词语解释:帝座  拼音:dì zuò
(1).帝王的座位。 晋 陆机 《辩亡论上》:“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
(2).亦作“ 帝坐 ”。古星名。属天市垣。即武仙座α星。 战国 甘德 石申 《星经》:“帝座一星在市中,神农所贵,色明润。”《后汉书·襄楷传》:“荧惑入太微,犯帝坐。” 宋 王安石 《和吴冲卿集禧斋词》:“帝坐遥临物,星图俯映人。” 清 龚自珍 《夜坐》诗:“一山突起邱陵妬,万籟无言帝坐灵。”
词语解释:八座  拼音:bā zuò
亦作“ 八坐 ”。
(1).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 东汉 以六曹尚书并令、仆射为“八座”; 三国 魏 、 南朝 宋 齐 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隋 唐 以六尚书、左右仆射及令为“八座”。 清 代则用作对六部尚书的称呼。后世文学作品多以指称尚书之类高官。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坐,位列三台。”《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廷秀 弟兄俱官至八座之位。”
(2).指八抬轿。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红白盛事》:“先生( 阮元 )乘八座,行亲迎礼。”
词语解释:上座  拼音:shàng zuò
见“ 上坐 ”。
(1).指戏院、茶馆、饭馆等处有顾客到来。 老舍 《茶馆》第三幕:“ 邹福远 :‘怎样啊? 王掌柜 !晚上还添评书不添啊?’ 王利发 :‘试验过了,不行!光费电,不上座儿!’” 王安忆 《尾声》:“我告诉他,因为你的破坏,影响了上座,我们不交场租了!”
(2).见“ 上坐 ”。
词语解释:上坐  拼音:shàng zuò
亦作“ 上座 ”。
(1).受尊敬的席位。《史记·孝武本纪》:“及五年脩封,则祠 泰一 、 五帝 於明堂上坐,令 高皇帝祠 坐对之。”《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詘。” 颜师古 注:“上坐,尊处也。” 唐 韩愈 《送穷文》:“主人於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洪深 《申屠氏》第二本:“ 方蛟 小人得志,愈加忘形,竟踞上坐。”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 祁老人 的必定让客人坐上座, 祁老人 的一会儿一让茶, 祁老人 的谦恭与繁琐,都使 富善先生 满意。”
(2).佛教语。一寺之长,“三纲”之首。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 中寺 者, 晋 太元 五年 会稽王 司马道子 之所立也…… 天监 十五年,上座 僧慈 等,更揆日缔架,赫然霞立。”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杂任职员》:“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干局者充之。《高僧传》多云被勅为某寺上座是也。 道宜 勅为 西明 寺上座,列寺主、维那之上。”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士人有 双渐 者,性滑稽,尝为县令,入僧寺中。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长官可同饮三杯否?’ 渐 怒,判云:‘谈何容易,邀下官同饮三杯;礼尚往来,请上坐独吃八棒。’竟笞遣之。”
亦作“ 上座 ”。 坐于上位;入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 韩信 )拜礼毕,上座。”《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你二位老人家请上坐,好受女儿女婿的礼。”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十九:“ 乐华 成为一个被特别优待的客人,这个同学请他上座,那个同学给他斟茶,使他反而不很自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皓 :过节,大家叙一叙。请 袁先生 上坐,上坐,上坐。”
词语解释:上坐  拼音:shàng zuò
亦作“ 上座 ”。
(1).受尊敬的席位。《史记·孝武本纪》:“及五年脩封,则祠 泰一 、 五帝 於明堂上坐,令 高皇帝祠 坐对之。”《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詘。” 颜师古 注:“上坐,尊处也。” 唐 韩愈 《送穷文》:“主人於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洪深 《申屠氏》第二本:“ 方蛟 小人得志,愈加忘形,竟踞上坐。”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 祁老人 的必定让客人坐上座, 祁老人 的一会儿一让茶, 祁老人 的谦恭与繁琐,都使 富善先生 满意。”
(2).佛教语。一寺之长,“三纲”之首。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 中寺 者, 晋 太元 五年 会稽王 司马道子 之所立也…… 天监 十五年,上座 僧慈 等,更揆日缔架,赫然霞立。”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杂任职员》:“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干局者充之。《高僧传》多云被勅为某寺上座是也。 道宜 勅为 西明 寺上座,列寺主、维那之上。”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士人有 双渐 者,性滑稽,尝为县令,入僧寺中。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长官可同饮三杯否?’ 渐 怒,判云:‘谈何容易,邀下官同饮三杯;礼尚往来,请上坐独吃八棒。’竟笞遣之。”
亦作“ 上座 ”。 坐于上位;入席。《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 韩信 )拜礼毕,上座。”《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你二位老人家请上坐,好受女儿女婿的礼。”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十九:“ 乐华 成为一个被特别优待的客人,这个同学请他上座,那个同学给他斟茶,使他反而不很自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皓 :过节,大家叙一叙。请 袁先生 上坐,上坐,上坐。”
词语解释:黼座  拼音:fǔ zuò
(1).帝座。天子座后设黼扆,故名。 元 袁桷 《次韵正旦会朝诗》:“香拥衮龙开黼座,风廻笙鹤舞钧天。”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皇帝御极十有七载,凝龙图於黼座,握凤历於璇宫。”《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五十年,设宴 乾清宫 ……年最高者,如百五岁司业衔 郭钟岳 等,得随一品大臣同趋黼座,亲与赐觴。”
(2).借指天子。 宋 林逋 《送范希文寺丞》诗:“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黼座端临,五帝神圣而其臣莫及。”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王文恪公》:“﹝ 林文忠公 诗﹞风雷何日金縢发,葵藿难通黼座陈。”
词语解释:御座  拼音:yù zuò
见“ 御坐 ”。
词语解释:御坐  拼音:yù zuò
亦作“ 御座 ”。
(1).侍坐。《韩非子·喻老》:“左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出令曰:‘今日为 越王 陈北面之坐,群臣以客礼事之。’ 伍子胥 趋出到舍上,不御坐。”
(2).皇帝的宝座。《后汉书·献帝纪》:“帝疑赋卹有虚,乃亲於御坐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新唐书·百官志二》:“大朝会,则奉寳进于御座;行幸,则奉以从焉。”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臺於御座左右,候进呈事退,即降麻而宣之。”
(3).帝王的星座。《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因共偃卧, 光 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 严子陵 共卧耳。’”
词语解释:台座  拼音:tái zuò
(1).指宰相之位。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右掖连台座,重门限禁扃。” 唐 武元衡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诗:“鼎鉉辞台座,麾幢领 益州 。”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杨巨源》:“ 张弘靖 三世掌书命,在台坐。”
(2).旧时称呼对方的敬辞。 宋 王安石 《与王宣徽书》:“某顿首再拜留守 宣徽 太尉台座。”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 章子厚 ﹞以书抵先生:‘某惶恐再拜端明尚书台座。’”
词语解释:惊座  拼音:jīng zuò
见“ 惊坐 ”。
词语解释:惊坐  拼音:jīng zuò
亦作“ 惊座 ”。 使在座者震惊。《汉书·游侠传·陈遵》:“时列侯有与 遵 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 陈孟公 ,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 陈惊坐 云。” 唐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言怀》诗:“剧谈推 曼倩 ,惊坐揖 陈遵 。” 明 唐寅 《侠客》诗:“ 孟公 好惊坐, 郭解 始横行。” 明 高启 《孤园寺》诗:“橘柚垂簷秋殿暗,波涛惊座夜堂空。” 清 李调元 《桂山和云谷中秋诗再和答之》:“清谈人生能惊座,读书诗成胜倚楼。” 柳亚子 《初度将及预赋》之四:“青綾帐撤谈惊座,玄草书成版詎薪。”
词语解释:木上座  拼音:mù shàng zuò
对木制手杖的戏称。《景德传灯录·杭州佛日和尚》:“ 佛日 禪师 见 夹山 , 夹山 问:‘什么人同行?’师举拄杖曰:‘唯有木上座同行耳!’” 宋 苏轼 《送竹几与谢秀才》诗:“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
词语解释:高座  拼音:gāo zuò
见“ 高坐 ”。
词语解释:高坐  拼音:gāo zuò
(1).亦作“ 高座 ”。讲席。讲席高于听讲者的座位,故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向高坐者,故是凶物。”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 王濛 恒寻遁,遇 祗洹寺 中讲,正在高坐上,每举麈尾,常领数百言,而情理俱畅。”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敬天竺教,十二年冬,製二高座,赐 新安国寺 。一为讲座,一为唱经座,各高二丈。”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师於高座上,瓣香祝君父。”
(2).借指精通佛理的高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帛尸黎蜜多罗》:“西域人,时人呼为高座。”
(3).坐于上座。《三国演义》第五一回:“ 孔明 曰:‘不须主公忧虑,儘着 周瑜 去厮杀,早晚教主公在 南郡 城中高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山西乔御史》:“每晨起,具衣冠,升堂高坐,命僕隶呼唱开门。”
词语解释:首座  拼音:shǒu zuò
(1).指宰相。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 元和 二年, 崔侍郎 邠 重知贡举,酷搜江湖之士。初春将放二十七人及第,潜持名来呈相府,才见首座 李公 ,公问:‘ 吴武陵 及第否?’”《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孔谦 復言於 郭崇韜 曰:‘首座相公万机事繁,居第且远,租庸簿书多留滞,宜更图之。’” 胡三省 注:“ 豆卢革 时为首相。”
(2).指位居上座的僧人。《慈明禅师语录》:“先是 汾阳 预语首座:‘非久有异僧至,传持吾道。’”《水浒传》第四回:“寺内 智真 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首座领着一班和尚来禀老和尚。”
(3).最尊的座位。 清 赵翼 《汪屏周买菊作花当招诸人宴集》诗:“首座 宣公 八十四,其餘次第差随肩。”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好,我暂居首座了。”
(4).第一座。《新民晚报》1992.8.7:“ 沪 、 港 、 韩 、 美 联手创建我国首座乐器城。”
词语解释:草座  拼音:cǎo zuò
用稻草蒲草等编制的坐垫。僧尼多用之。 唐 戴叔伦 《送张南史》诗:“草座留山月,荷衣远 洛 尘。”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年老心閒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词语解释:广座  拼音:guǎng zuò
见“ 广坐 ”。
词语解释:广坐  拼音:guǎng zuò
亦作“ 广座 ”。 众人聚坐的场所。《战国策·赵策三》:“自是之后,众人广坐之中,未尝不言 赵 人之长者也。”《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 脩 於广坐之中手刃击 禕 ,勇过 聂政 ,功逾 介子 。”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博约上》:“自愧通人广座,不能与之问答。”
词语解释:宝座  拼音:bǎo zuò
本指神佛或帝王的座位,后泛指尊贵的席位。亦用于讽刺。《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復为贪欲所恼。”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峩峩宝座,郁郁名香。”《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舍利弗 即昇宝座,如师子之王,出雅妙之声。”《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宫女们持了宫扇,簇拥着天子陞了宝座。” 瞿秋白 《〈子夜〉和国货年》:“国货大王在睡梦里也不能够安宁,时常梦见工人的‘烧厂’,推翻他的宝座。” 巴金 《〈神·鬼·人〉序》:“神的宝座也许是太高太高了。”
词语解释:铭座  拼音:míng zuò
座右铭,刻写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事天治人莫如嗇’,‘絶学无忧’,书此三言,以代铭座。”
词语解释:法座  拼音:fǎ zuò
正座。君主听政之处。《汉书·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座,尽平生之愚虑。” 颜师古 注:“法座,正座也,听朝之处。”
词语解释:佛座  拼音:fó zuò
安置佛像的台。 唐 白居易 《香山寺经藏记》:“堂中间置高广佛座一座,上列金色像五百。”
词语解释:讲座  拼音:jiǎng zuò
(1).高僧说法或儒师讲学的座位。 南朝 梁 宝唱 《比丘尼传·宝贤尼》:“ 贤 乃遣僧局賷命到讲座,鸣木宣令诸尼不得輒復重受戒。”《朱子语类》卷七九:“﹝ 陆象山 ﹞於是日入道观,设讲座,説‘皇极’,令邦人聚听之。” 明 吴宽 《桂岩书院铭》:“桂巖种德,旧扁在此,讲座有铭,敢效遗轨。”
(2).一种教学形式,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电视或刊物连载的方式进行。如:法律常识讲座。
词语解释:升座  拼音:shēng zuò
亦作“ 升坐 ”。 登上座位。《荀子·乐论》:“降,説屨升坐,修爵无数。”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韶悔杀伐》:“ 王韶 在 熙河 ,多杀伐,晚年出知 洪州 ,颇多恨悔,栖心空寂,冀有以洗涤之。尝请 佛印 元公 升座, 元 知其意。”《三国演义》第一回:“﹝帝﹞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 聂政 升座,三人相让一回,仍凭栏席地而坐。”
词语解释:莲座  拼音:lián zuò
见“ 莲花座 ”。
词语解释:莲花座  拼音:lián huā zuò
亦称“ 莲座 ”。 即佛座。佛座作莲花形,故名。 唐 王勃 《观佛迹寺》诗:“莲座神容儼,松崖圣趾餘。”《西游记》第六三回:“ 大圣 ,你去脱大难……高登莲座,可贺可贺!” 清 唐孙华 《哭大兄允中》诗之三:“六时勤礼莲花座,五夜频繙贝叶书。”
词语解释:陈惊座  拼音:chén jīng zuò
《汉书·游侠传·陈遵》:“﹝ 陈遵 ,字 孟公 ﹞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时列侯有与 遵 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 陈孟公 ,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 陈惊座 云。”后用以借指名震于时的名士。 宋 苏轼 《陈季常自岐亭见访戏作陈孟公诗》:“汝家安得客 孟公 ,从来只识 陈惊座 。” 清 吴伟业 《癸巳春日禊饮社集虎丘即事》诗之三:“众中谁识 陈惊座 , 顾 陆 相看是老成。” 萧蜕 《东陈巢南》诗:“落落 陈惊座 ,神交十载前。”
词语解释:合座  拼音:hé zuò
亦作“ 合坐 ”。 所有在座的人。 汉 王粲 《公宴诗》:“合坐同所乐,但愬杯行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凡上堂絶言笑,有不可忍,杂端大笑,则合座皆笑,谓之烘堂。”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据说 吴佩孚 大帅在一处宴会的席上发表,查得赤化的始祖乃是 蚩尤 ,因为‘蚩’、‘赤’同音,所以 蚩尤 即‘赤尤’,‘赤尤’者,就是‘赤化之尤’的意思;说毕,合座为之‘欢然’云。”
词语解释:猊座  拼音:ní zuò
亦作“ 猊坐 ”。 佛教语。即狮子座。谓佛、菩萨所坐之处。亦谓高僧之座。据《大智度论》卷七谓:“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牀若地,皆名狮子座。”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二:“猊坐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元 李孝光 大訢 《秋夜龙翔寺联句》:“珠襦鏁玉柙,猊座涌寳龕。”参见“ 狮子座 ”。
词语解释:狮子座  拼音:shī zi zuò
(1).指佛所坐之处。《大智度论》卷七:“佛为人中狮子,佛所坐处,若牀若地,皆名狮子座。”
(2).泛指高僧说法的座席。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於是乃披如来之衣,登狮子之座。”
(3).天文学名词。黄道十二星座之一。在巨蟹座之东,室女座之西。
词语解释:花座  拼音:huā zuò
即莲座。莲花形的佛像台座。 唐 李顾行 《上元县开善寺修誌公和尚堂石柱记》:“公乃减清俸,解上服,命修珠帐,饰花座。” 唐 皇甫湜 《石佛谷》诗:“花座五云扶,玉毫六虚射。”
词语解释:末座  拼音:mò zuò
见“ 末坐 ”。
词语解释:末坐  拼音:mò zuò
亦作“ 末座 ”。 座次的末位。《晋书·张凭传》:“会 王濛 就 惔 清言,有所不通, 凭 於末坐判之,言旨深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唐 章碣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诗:“深锁雷门宴上才,旋看歌舞旋传杯……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君少年,能探请深处,语移日,精鋭锋起,同进皆回目盻末座。”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沧溟见梦》:“一白髯者南面坐,苍髯者次之,末坐者尤奇伟。”《花月痕》第十回:“不识公门桃李,许我 采秋 追随春风,参入末座否?”
词语解释:星座  拼音:xīng zuò
天文学上为研究的方便,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星座。现代天文学上分为八十八个星座,如天鹅座、仙女座、望远镜座等。我国古代类似的概念有星官。习惯上我国也以星座称某一群星,如三台、文昌、织女等,都可称星座。 唐 司马贞 《史记·天官书》题解:“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 唐 杜牧 《自言志》诗:“星座通宵狼鬣暗,戍楼吹笛虎牙閒。” 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有时在大洋中间,四顾茫茫,依靠罗盘、经纬仪和满天的星座,来定方向。”
词语解释:公座  拼音:gōng zuò
旧指官吏办公的坐席。《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不想大尹忽然一个头晕,险些儿跌下公座。自觉头目森森,坐身不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中堂》:“﹝ 明 洪武 ﹞十八年,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俱为翰林院官,故院中设阁老公座於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
词语解释:师子座  拼音:shī zǐ zuò
(1). 释迦牟尼 的坐席。《大智度论》卷七:“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牀若地,皆名师子座。”
(2).指寺院中佛、菩萨的台座以及佛教高僧说法时的坐席。《北齐书·杜弼传》:“ 魏帝 集名僧於 显阳殿 讲説佛理,勑 弼 昇师子座,当众敷演。”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道生》:“生于大众中正容誓曰:‘若我所説反於经义者,请於现身即表癘疾;若於实相不相违背者,愿捨寿之时据师子座。’”
词语解释:饤座  拼音:dìng zuò
亦作“ 飣坐 ”。
(1).谓陈设于座席。 宋 范成大 《苦雨》诗之三:“折笋肥梅飣坐,涎蜗鬭蚁上梁。” 明 孙祚 《谢马善卿送菜》诗:“雨韭春割苗,霜菘秋飣座。”
(2).指飣座梨。 宋 杨万里 《梨》诗:“掛冠大谷肯干时,飣坐风流特地奇。”参见“ 飣座梨 ”。
词语解释:饤座梨  拼音:dìng zuò lí
亦作“ 飣坐梨 ”。 席间供陈设之梨。比喻受人敬慕的秀异之士。《新唐书·崔远传》:“ 远 有文而风致整峻,世慕其为人,目曰‘飣座梨’,言座所珍也。”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卷三引此作“飣坐黎”。 宋 王禹偁 《送仆射相公赴西京》诗:“康济荒年穀,风标飣座梨。” 清 赵翼 《竹初斋中建兰盛开宴集即事》诗:“ 崔远 飣座梨, 庾杲 出水萏。”
词语解释:中座  拼音:zhōng zuò
座中。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 沱水 流中座, 岷山 到北堂。”
词语解释:骂座  拼音:mà zuò
见“ 駡坐 ”。
词语解释:骂坐
亦作“骂座”。亦作“骂坐”。 漫骂同座的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劾 灌夫 骂坐不敬,繫居室。” 宋 苏轼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以诗见寄因和》之一:“颇忆呼卢 袁彦道 ,难邀駡坐 灌将军 。” 清 黄宗羲 《陈夔献五十寿序》:“里中有以駡坐自喜,胜流多为所絀。” 清 蒲松龄 《灌仲孺论》:“独是粗莽駡座,识者短其无术。” 李光 《感事寄秋叶用原韵》:“駡座人惟赢一死,叫閽客亦悮三生。”
词语解释:狮子座  拼音:shī zi zuò
(1).指佛所坐之处。《大智度论》卷七:“佛为人中狮子,佛所坐处,若牀若地,皆名狮子座。”
(2).泛指高僧说法的座席。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於是乃披如来之衣,登狮子之座。”
(3).天文学名词。黄道十二星座之一。在巨蟹座之东,室女座之西。
词语解释:狨座  拼音:róng zuò
亦作“ 狨坐 ”。
(1).用狨皮连缀而成的坐褥。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狨座,文臣两制,武臣节度使以上,许用……狨似大猴,生 川 中,其脊毛最长,色如黄金。取而缝之,数十片成一座,价直钱百千。”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建炎 维扬 南渡时,虽甚仓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出,军民有怀甎狙击 黄相 者。”《宋史·舆服志二》:“ 乾元 九年,重修仪制:权侍郎、太中大夫以上及学士、待制,经恩赐,许乘狨坐;三衙、节度使曾任执政官,亦如之。”
(2).借指重臣。 宋 刘克庄 《贺新郎·戊戌寿张守》词:“家家香火人人愿,要还他, 庆元 狨座, 建炎 蝉冕。”
词语解释:客座  拼音:kè zuò
亦作“ 客坐 ”。
(1).招待客人的屋室、房间。 唐 许浑 《春醉》诗:“酒醲花一树,何暇 卓文君 !客坐长先饮,公閒半已曛。”《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王九妈 道:‘但説不妨,且请到里面客坐里细讲。’”《儒林外史》第二五回:“ 鲍文卿 回来和浑家説下,把乐器都揩抹净了,搬出来摆在客座里。”
(2).客人的座席。《歧路灯》第四八回:“到了轩中, 吴自知 一伙起身为礼,便让 谭绍闻 上座。 谭绍闻 道:‘我是主人,那有僭客座之理!’”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左侧酒家一,右三分之二为客座,背面开窗临河,有栏可凭眺。”
词语解释:天座  拼音:tiān zuò
帝座。指天子。 宋 刘子翚 《四不忍》诗:“危城屑麯惊云扰,簠簋无光天座杳。”
词语解释:分座  拼音:fēn zuò
(1).依次而坐。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满堂开照耀,分座儼嬋娟。”
(2).佛教语。谓禅林中首座代住持说法布教者。
词语解释:神座  拼音:shén zuò
亦作“ 神坐 ”。 神主牌位。亦指神像坐位。《周礼·地官·遂师》“其属以幄帟先” 汉 郑玄 注:“所以为葬窆之閒先张神坐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道士便盛击鼓,召请诸神。魅乃取伏虎,于神座上吹作角声音。”《旧唐书·礼仪志三》:“苍璧之与苍牲,俱各奠之神座。”《花月痕》第五一回:“一座沉香雕花的龕,约有九尺多高,内奉先人坐像,龕前主题云:故东 越 孝廉 韦公 痴珠 神座。” 冰心 《记事珠·童年杂忆》:“据说他出了许多求神许愿的主意,比如说让我拜在 吕洞宾 名下,作为寄女,并在他神座前替我抽了一个名字。”
词语解释:莲花座  拼音:lián huā zuò
亦称“ 莲座 ”。 即佛座。佛座作莲花形,故名。 唐 王勃 《观佛迹寺》诗:“莲座神容儼,松崖圣趾餘。”《西游记》第六三回:“ 大圣 ,你去脱大难……高登莲座,可贺可贺!” 清 唐孙华 《哭大兄允中》诗之三:“六时勤礼莲花座,五夜频繙贝叶书。”
词语解释:举座  拼音:jǔ zuò
见“ 举坐 ”。
词语解释:举坐  拼音:jǔ zuò
亦作“ 举座 ”。 犹满座。指全体在座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桓公 坐有参军椅,烝薤,不时解,共食者又不助,而椅终不放,举坐皆笑。”按,《太平御览》卷九七七引此文“椅”作“猗”,注云:“音覊,箸取物也。”《通俗文》:“以箸取物曰敧。”则字本作“敧”。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晋 之 王导 ,可谓元臣,每与客言,举坐称善。”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一:“他那悲壮的歌声,震动了每个人的心弦,使举座为之感动。”
词语解释:趺座  拼音:fū zuò
亦作“ 趺坐 ”。 碑刻等的底座。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趺坐上铭云:‘ 晋 泰始 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 荀勗 造。’” 明 宋濂 《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於是列为神版者五,高四尺,博一尺有八寸,下设趺座,用粉涂而元书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此石既非山中所产,又非寻常勒字之石,上有芝盖,下有趺坐,儼然成具,非未刻之石也。”
词语解释:邻座  拼音:lín zuò
(坐的或站的)紧靠另外一人或在其附近的位置
词语解释:登座  拼音:dēng zuò
走上法座。《说岳全传》第六一回:“我那位师父能知过去未来。谅你太师爷来请,决无好处,故此登座説偈而逝。”
词语解释:在座  拼音:zài zuò
亦作“ 在坐 ”。 到席;在场。今多指在聚会、会议等的座上。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秦王 时在坐,真气惊户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时 曰仁 在傍曰:‘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一时在座诸友皆有省。”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这样,他就结了婚,那天你不是还在座?”
词语解释:风流座  拼音:fēng liú zuò
犹风月场。 南朝 梁 江洪 《为傅建康咏红笺》:“不值情牵人,岂识风流座。” 唐 韩翃 《送万巨》诗:“红牋色夺风流座,白苧歌倾翰墨塲。”
词语解释:律座  拼音:lǜ zuò
佛教称讲解戒律的人的讲席。 唐 欧阳詹 《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诗:“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临坛律德徐泗濠三州僧正明远大师塔碑铭序》:“前后临戒坛者八,登律座者十有五。”
词语解释:迁座  拼音:qiān zuò
迁移灵座;移柩安葬。 宋 韩琦 《仁宗皇帝哀册文》:“粤十月戊辰朔,六日癸酉,迁座于 永昭陵 ,礼也。”
词语解释:起座  拼音:qǐ zuò
离开座位。 清 沉起凤 《谐铎·泄气生员》:“尚书下气偶泄,稍起座。”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五五回:“当下怒气勃勃,拂衣起座,返身入内。”
词语解释:扆座  拼音:yǐ zuò
亦作“ 扆坐 ”。 帝王的座位。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侯答王太尉书》:“居称扆座,行曰乘舆。”《陈书·高祖纪上》:“十月甲戌,敕丞相自今入问讯,可施别榻以近扆坐。”《资治通鉴·唐昭宗大顺元年》:“诉姦回於陛下之扆坐,纳制敕於先帝之庙庭。”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因集 宣圣 庙,见轩墀促窄,扆座不正。”
词语解释:帷座  拼音:wéi zuò
帷幔内的座位。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陈法服於帷座,陪窈窕於玉房。宣备物於虚器,发哀音於旧倡。” 唐 张鼎 《邺城引》:“文章犹入管絃新,帷座空销狐兔尘。”
词语解释:安座
安席
词语解释:香座  拼音:xiāng zuò
(1).莲座。 宋 梅尧臣 《过永庆院》诗:“石堦生薜荔,香座缺芙蓉。”
(2).指蒲团。 明 赵贞吉 《过孟津次先己酉韵》:“苾蒭香座稳,平仲野阴凉。”
词语解释:众座  拼音:zhòng zuò
指所有在座的人。 唐 韩愈 《合江亭》诗:“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口占嘉句惊众座,手练强兵试鸣鏑。”
词语解释:酒座  拼音:jiǔ zuò
指酒店内的座位。《水浒传》第三回:“这个哭的,是绰酒座儿唱的父子两人。”
词语解释:内座  拼音:nèi zuò
星名。“五帝内座”的省称。《星经》卷上:“五帝内座,在华盖下,覆帝座也。” 汉 张衡 《週天大象赋》:“一人为主,曰辅为翼,钩陈分司,内座齐饰。” 唐 元稹 《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朝俄顷分途因以奉赠诗十四韵》:“中台归内座,太一直南都。”
词语解释:丑座  拼音:chǒu zuò
十二生肖丑属牛, 唐 牛僧儒 为相, 李逢吉 因戏呼之为丑座。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二:“﹝ 丁晋公 ﹞以其 令威 之裔,而好言仙鹤,故但呼为‘鹤相’,犹 李逢吉 呼 牛僧儒 为‘丑座’也。”
词语解释:炮座  拼音:pào zuò
亦作“礮坐”。 炮车。亦指炮的台座。 宋 陈规 《守城录》卷一:“ 金 人广列垒石、砲座,寻碑石、磨盘、石羊虎为砲,欲攻之所,列砲座百餘,飞石如雨,击守城之卒。”《元史·忙兀台传》:“自 郢州 黄家原 盪舟入湖,至 沙洋堡 ,立砲座十有二,竖云梯先登。”《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金 人自五月至于今,增兵凡万五千骑,调丁夫五千餘众,以牛车运礮坐六十有餘所。” 刘白羽 《路标》:“他抱起一颗砲弹看了看。他准备等敌人到跟前,他就把它在砲座上磕炸,连自己带砲一齐炸掉。”
词语解释:双子座  拼音:shuāng zǐ zuò
星座名。黄道十二星座之一。在金牛和巨蟹两星座之间。
词语解释:卡座  拼音:kǎ zuò
亦称“ 卡位 ”。 清 代设于边防要道的岗哨。 清 林则徐 《谕十三行附近应筑墙设栅妥议稟办札》:“其应如何树立栅栏,添设卡座,分派官兵稽查出入之处,由该府、县等会同妥议通稟,以凭核办,批示遵行。”
亦称“ 卡位 ”。 饭店里一种供进膳用的座位,形同火车厢里的座位,也叫“火车座”。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卡座里的人都是一男一女,在低低地谈着,谁也听不见他们在谈啥。” 黄谷柳 《虾球传》第一部:“ 王狗仔 说:‘算了吧!我们喝杯酒去!’他就带 虾球 踏进 大三元 的卡位去吃饭。”
词语解释:茶座  拼音:chá zuò
(1).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 张天翼 《温柔制造者》:“﹝他们﹞想喝茶,可是那些茶座都已给占满了人。”
(2).指代茶客。 老舍 《茶馆》第三幕:“ 小丁宝 在门口儿歪着头那么一站,马上就进来二百多茶座儿!”
词语解释:传座  拼音:chuán zuò
亦作“ 传坐 ”。 古人在年后相邀邻里饮宴称传座。 唐 唐临 《冥报记》卷下:“ 长安 市里风俗,每岁元旦以后,递作饮食相邀,号为传座。”座,《法苑珠林》卷九二、《太平广记》卷一三四引作“坐”。
词语解释:金刚座  拼音:jīn gāng zuò
指 释迦牟尼 成佛之座。《阿毘达磨俱舍论·分别世品》:“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
词语解释:使酒骂座  拼音:shǐ jiǔ mà zuò
亦作“使酒骂坐”。 汉 灌夫 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 魏其侯 竇婴 共赴丞相 田蚡 宴。 夫 怒 蚡 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 临汝侯 灌贤 而骂之,其意实在 蚡 。 蚡 乃劾 夫 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駡座”。《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传》:“ 知训 尝使酒駡坐,语侵 隆演 , 隆演 愧耻涕泣,而 知训 愈辱之。”《明史·卢柟传》:“为人跅弛,好使酒駡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 繆 醉,使酒駡座,忤客。客怒,一座大譁。”
词语解释:退座  拼音:tuì zuò
退帐;退堂。《荡寇志》第一三六回:“ 张公 正待退座,只见 刘广 捉了两名贼目解上来。”
词语解释:八抬八座  拼音:bā tái bā zuò
比喻做大官。八抬,即八抬大轿;八座,八座尚书的省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看这样子,将来准是个八抬八座罢咧。”
词语解释:金牛座  拼音:jīn niú zuò
黄道十二星座之一。古代外国把黄道带分为十二等份,叫做黄道十二宫,每宫包括一个星座。金牛座是其中之一。
词语解释:阖座  拼音:hé zuò
见“ 闔坐 ”。
词语解释:阖坐  拼音:hé zuò
亦作“ 闔座 ”。 全体在座的人。 明 刘基 《牡丹会诗序》:“虽翫赏日至而未尝有闔坐皆文章大夫如今日之集者。盍各为歌诗以为他日之雅谈乎!”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张云门书印谱后》:“ 袁 曰:‘水晶宫道人’,政可对‘玛瑙寺行者’。闔座絶倒。”
词语解释:军座  拼音:jūn zuò
对军长的尊称。 沉西蒙 《南征北战》二:“军座,根据 苏北 多次作战的经验,我看在没有按到共军的脉搏以前,还是不要孤军深入为妙。”
词语解释:车座  拼音:chē zuò
车上座位。 叶圣陶 《春联儿》:“出城回家常坐鸡公车。十来个推车的差不多全熟识了,只要望见靠坐在车座上的影儿,或是那些抽叶子烟的烟杆儿,就辨得清谁是谁。”
词语解释:典座  拼音:diǎn zuò
亦作“ 典坐 ”。
(1).僧寺职事名。掌管大众斋粥之事。《景德传灯录·灵佑禅师》:“﹝ 怀海禪师 ﹞又令唤典坐( 灵佑 )来。”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铁中虫》:“吾州 会长老 ,住 飞狐 之 团崖 。初入院,典座僧白,厨堂一鑊,可供千人。”
(2).称掌管寺中杂务的和尚。 宋 赞宁 《僧史略·杂任职员》:“次典座者,谓典主床座,凡事举座,一色以摄之,乃通典杂事也。” 宋 洪迈 《夷坚志·嵩山竹林寺》:“道逢一僧,言吾竹林之徒也,一书欲达於典座,但扣寺旁大木,当有出应者。”
词语解释:冠座  拼音:guān zuò
盖过在座的人。《三国志·魏志·阮瑀传》“ 瑀 少受学於 蔡邕 ” 裴松之 注引《文士传》:“ 瑀 善解音,能鼓琴……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当时冠座, 太祖 大悦。”
词语解释:雅座  拼音:yǎ zuò
指茶馆、酒肆、澡堂等公共场所中比较精致而舒适的小房间。《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听説还有雅座儿,好极了,就忙忙的叫人掳着衣裳、帽子,零零星星,连酒带菜,都搬到雅座儿去。”《负曝闲谈》第八回:“堂倌赶着招呼,説:‘这边有雅座。’揭开门帘进去,一望那个雅座,只能够坐四个人。” 老舍 《赵子曰》第六:“掌柜的领着他们三位往雅座走,三位仰着脸谈笑,连散座上的人们看也不看。”
词语解释:落座  拼音:luò zuò
坐到座位上。 柯岩 《东方的明珠》二:“落座之后,她自己倒不禁好笑起来。”《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焕然一新的 黑娃 ,面不改色地登上花坛,从容不迫地在沙发上落座。”
词语解释:串座  拼音:chuàn zuò
(1).犹客串。《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只纳闷儿,怎么状元夫人到了 北京 城,也下戏馆子串座儿呢?”
(2).谓在酒楼中兜揽主顾。《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侍者打量 饶鸿生 是有钱的主顾,能够化几文的,暗地里叫了串座的几个歌妓,踅进那间房来。”
词语解释:卖座  拼音:mài zuò
指饭馆、茶馆、娱乐场所等顾客上座的情况。 夏衍 《难忘的一九三○年》:“表面上看来卖座很好,几乎场场客满,事实上是门售的并不太多。” 徐迟 《牡丹》六:“这家小剧院还不到五百只座位,摆着连 阿Q 也看不上眼的条凳。而这晚上,卖座惨。场子里很冷落。”
词语解释:叫座  拼音:jiào zuò
谓戏剧或演员能吸引观众,使上座率高。 鲁迅 《准风月谈·归厚》:“台下走散,应该换一出戏来叫座。” 郁达夫 《迷羊》:“那一晚最叫座的戏,是 小楼 的《安天会》。”
词语解释:须弥座  拼音:xū mí zuò
(1).一种状似 须弥山 的台座,上可安置佛像。 唐 王勃 《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上凭天旨,争开舍利之坛;俯会众心,竞起须弥之座。”
(2).我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台基。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
词语解释:鞍座  拼音:ān zuò
(1).鞍子。用以乘坐,故称。 清 蒲松龄 《日用俗字·毡匠》:“氆氌毧堪为鞍座,多罗呢可冒风寒。”
(2).自行车上供人骑座的部件。如:自行车鞍座。
共14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