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年年 拼音:nián nián
每年。《宋书·礼志二》:“ 成帝 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 陆仁 《题金陵》诗:“忘情只有 龙河 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 纳兰性德 《卜算子·咏柳》词:“娇輭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刘半农 《大风》诗:“呼啦!呼啦!好大的风,你年年是这样的刮,也有些疲倦么?”词语解释:年来 拼音:nián lái
(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适媒媪来,以贱价售去,年来音耗遂絶。”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收集画象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
(2).年岁到来。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词语解释:年少 拼音:nián shào
(1).年轻。《战国策·赵策二》:“寡人年少,蒞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恐其年少,未能理事。” 郭沫若 《两个大星》诗:“婴儿的眼睛闭了,海边上坐着个年少的母亲。”
(2).犹少年。《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好交结豪杰,年少争附之。”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其后补署,悉用年少。”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我能令公颜丹髩緑而与年少争光风,听我歌此胜丝桐。”词语解释:年华 拼音:nián huá
(1).年岁;年纪。 北周 庾信 《竹杖赋》:“ 潘岳 《秋兴》, 嵇 生倦游, 桓谭 不乐, 吴质 长愁,并皆年华未暮,容貌先秋。”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二折:“争奈年华兮值衰暮,况復朝臣兮无可谋。”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也知道年华不小,年华不小,怎奈这痴魔环绕,把聪明偷盗。”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庞儿不如照片上那么丰满,腰支也不如十年前‘二九年华’时的那般软款了。”
(2).岁月;时光。 唐 许稷 《闰月定四时》诗:“乍觉年华改,翻怜物候迟。” 宋 周邦彦 《过秦楼》词:“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3).谓春光。 唐 张嗣初 《春色满皇州》诗:“何处年华好,皇州淑气匀。韶阳潜应律,草木暗迎春。” 唐 唐彦谦 《曲江春望》诗:“杏艷桃娇夺晚霞, 乐游 无庙有年华。”
(4).指一年中的好时节。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画儿棚子》:“每至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争购之,亦所以点缀年华也。”
(5).年成。 清 李渔 《凰求凤·避色》:“具瑴玉之兼才,一任年华丰歉。”词语解释:年时 拼音:nián shí
(1).当年,往年时节。 晋 王羲之 《杂帖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復可耳。” 唐 卢殷 《雨霁登北岸寄友人》诗:“忆得年时 冯翊 部, 谢 郎相引上楼头。” 元 张可久 《庆东原·春思》曲:“垂杨径,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 刘国钧 《月词》:“伤心最是当前景,不似年时共倚阑。”
(2).岁月;年代。 晋 陆机 《梁甫吟》:“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徵。”《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与造年时邈絶,世不相及,无復藉闻。”《魏书·寇讚传》:“ 苻坚 僕射 韦华 ,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虽说年时久了,但毫无损坏。”
(3).方言。去年。 明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什么花甲。” 章炳南 晏甬 《钟万财起家》第一场:“年时个也同我那烟杆子汉种了两垧谷子,临后叫乱草欺了苗,谷穗子长得象指头大。”
(4).指历法的年月时日。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春秋》名经而实史也,专於经则理虚而无证,专於史则事碍而不通,所以难也。年时闰朔,禘郊庙制,理之纲条,不专於史也。”
(5).年头,年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则一日,到了 山西 潞州 高平县 下马村 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就租个富户人家的房子住下了。”词语解释:年光 拼音:nián guāng
(1).年华;岁月。 南朝 陈 徐陵 《答李颙之书》:“年光遒尽,触目崩心,扶心含毫,诸不申具。” 宋 陈允平 《永遇乐》词:“蔷薇旧约,樽前一笑,等闲辜负年光。” 清 江昱 《齐天乐》词:“年光迅羽,怕游倦 相如 ,后期难许。” 冰心 《庄鸿的姊姊》:“从前的快乐光阴,现在追想起来,恨不得使他‘年光倒流’了。”
(2).春光。 唐 王绩 《春桂问答》诗之一:“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唐 李观 《御沟新柳》诗:“御沟迴广陌,芳柳对行人。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明 周履靖 《锦笺记·游杭》:“水緑沙平一带春,雪晴风暖不生尘。年光到处皆堪赏,能解閒行有几人。”
(3).年成,年景。 姚雪垠 《长夜》十七:“因为年光太坏,逼得他非蹚不可。”词语解释:年事 拼音:nián shì
(1).年岁,年纪。 南朝 梁 何逊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年事已蹉跎,生平任浩荡。”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巴金 《秋》四八:“他们外婆年事已高,他们两个舅舅都到外州县做事情去了。”
(2).指过农历新年的事务。《红楼梦》第五五回:“且説 荣府 中刚将年事忙过, 凤姐儿 因年内年外操劳太过,一时不及检点,便小月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舅太太年前忙忙的回家一趟,料理毕了年事,便赶回来。”词语解释:年丰 拼音:nián fēng
谓年成丰收。《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 宋 王安石 《闵旱》诗:“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今忧国愿年丰。” 明 沉鲸 《双珠记·元宵灯宴》:“千门灯火报年丰,镜里铅云不汝同。”词语解释:年间 拼音:nián jiān
指某个时期或某个年代里。《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话説 汉朝 年间, 高祖 登基,驾坐 长安 大国。”《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话説大 宋 高宗 绍兴 年间, 温州府 乐清县 ,有一秀才,姓 陈 名 义 字 可常 ,年方二十四岁。”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知县改授》:“近 雍正 年间,屡有引见知县,奉旨改京员者,亦此意也。”词语解释:年老 拼音:nián lǎo
年纪大的。例如:一位虽然年老、但仍旧纤细漂亮的女演员。词语解释:年春 拼音:nián chūn
新春。 唐 曹松 《客中立春》诗:“土牛呈岁稔,綵燕表年春。”词语解释:年深 拼音:nián shēn
时间久长。 唐 柳宗元 《祭弟宗直文》:“由吾被谤年深,使汝负才自弃。” 唐 李商隐 《肠》诗:“拟问 阳臺 事,年深 楚 语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监·内臣何文鼎》:“ 刘定之 子 称 ,今陞至 南京 尚宝司丞,盖由歷俸年深,循资陞职,非无故而陞者。”词语解释:年中 拼音:nián zhōng
(1).即中年,壮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吾年中时,尝欲受其方。” 司马贞 索隐:“案年中,谓中年时也。中年,亦壮年也。古人语自尔。”
(2).谓一年之内。如:这件事我一定在年中办妥。词语解释:年期 拼音:nián qī
(1).年纪的期限,寿限。《抱朴子·任命》:“年期奄冉而不久,託世飘迅而不再。”
(2).规定的年限。 明 李东阳 《明故翰林院编修谢公墓志铭》:“近制非满十载者不得告,居常鬱鬱,至夜不能寐。今以年期且及,方具疏,未上,而 文林公 之讣至矣。”词语解释:年芳 拼音:nián fāng
指美好的春色。 南朝 梁 沉约 《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开花已匝树,流嚶復满枝。” 唐 李商隐 《判春》诗:“一桃復一李,井上占年芳。” 宋 卢祖皋 《鱼游春水》词:“风翻征袂,触目年芳如许。”词语解释:年长 拼音:nián zhǎng
(1).年龄大。《左传·襄公三十年》:“ 晋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絳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管子·中匡》:“寡人非敢自为修也,仲父年长,虽寡人亦衰矣,吾愿一朝安仲父也。” 前蜀 韦庄 《岁晏同左生作》诗:“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巴金 《初恋》:“ 唐 君在友人中是年长的一位。”
(2).年龄增长。《史记·游侠列传》:“及 解 年长,更折节为俭。”词语解释:年衰 拼音:nián shuāi
年老。《魏书·胡叟传》:“见其二妾,并年衰跛眇,衣布穿弊。”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扬鑣惊主辱,拔剑拨年衰。” 唐 白居易 《夏夜宿直》诗:“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词语解释:年高 拼音:nián gāo
年老。《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夫人年高目瞑,误伤后额,忍痛不言。”《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方今宿生巨儒,并各年高,教训之道,孰为其继?”词语解释:年纪 拼音:nián jì
(1).纪年年数。《史记·晋世家》:“ 靖侯 已来,年纪可推。自 唐叔 至 靖侯 五世,无其年数。”《晋书·四夷传·倭人传》:“不知正岁四节,但计秋收之时,以为年纪。”《红楼梦》第一回:“朝代、年纪、失落无考。”
(2).年号。《文选·班固〈两都赋序〉》:“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 吕延济 注:“并因瑞以为年号之纪。纪,记也。”
(3).年龄。 汉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去官之后,年纪尚少。” 唐 崔氏 《述怀》诗:“不怨 卢郎 年纪大,不怨 卢郎 官职卑。”《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些人家闻得 李雄 年纪止有三十来岁。”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你这样年纪轻轻,便敢这样肆无忌惮的乱说!”
(4).年代;时代。《宋书·索虏传》:“往者 刘 、 石 、 苻 、 姚 ,递据三郡, 司马 琅邪 ,保守 扬 、 越 ,绵绵连连,绵歷年纪。”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少时来往江东岸,人代更移年纪换。”词语解释:年月 拼音:nián yuè
(1).年和月,泛指时间。《史记·三代世表》:“至於序《尚书》,则略无年月。”《周书·明帝纪》:“ 魏朝 之事,年月既远,一不须问。” 唐 顾况 《弃妇词》:“君恩既断絶,相见何年月。”
(2).时代。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3).岁月;日子。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他们共同爬大山,吃冰饭团,枪冻的拉不开栓,还在进行着惨烈的战斗!谁能忘记那些艰苦的年月呢!”词语解释:年岁 拼音:nián suì
(1).犹年月。岁,年。《楚辞·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南朝 宋 谢灵运 《邻里相送至方山》诗:“资此永幽期,岂伊年岁别。” 明 刘基 《帝台春》词:“年岁促,欢去速,意易足,事难续。”
(2).指年头。 叶紫 《丰收》:“春分奇冷,一定又是一个大水年岁。” 沙汀 《航线》:“这年岁,少开口啊!”
(3).犹年成,年景。《墨子·七患》:“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后汉书·鲁恭传》:“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穀价常贵,人不寧安。”《儒林外史》第一回:“年岁不好,柴米又贵。”《中国歌谣资料·南社会饮歌》:“耕田园遇好年岁,收得麻,收得米,捕得鹿且多。”
(4).年纪。《周礼·夏官·司士》:“辨其年岁,与其贵贱。” 贾公彦 疏:“知羣臣在任及年齿多少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见人家后房或北里娼女多隐讳年岁,往往不肯出二十以上。” 康濯 《春种秋收·灾难的明天》:“儿子并且怕他娘,也觉得应该体贴他娘,不敢逼着上了年岁的老太婆逃出去拼死活。”词语解释:年龄 拼音:nián líng
人或其他生物已经生存的年数。《礼记·文王世子》:“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 南朝 梁 沉约 《奉华阳王外兵》诗:“餐玉驻年龄,吞霞反容颜。” 宋 陆游 《乞祠禄札子》:“实缘年龄衰迈,气血凋耗,夏秋之际,痼疾多作。” 魏巍 《火与火》:“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当一个人民军的战士。’可是我们说:‘你的年龄是不够的呀!’”词语解释:年计 拼音:nián jì
年度预算。《宋史·食货志上四》:“又借转运司钱穀以为子种,至今未偿,增入人马防拓之费,仍在年计之外。”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又忧年计之不足,则多方支移、折变以取之,民纳租税数或倍其本数。”词语解释:年登 拼音:nián dēng
谷物丰收。《南史·顾宪之传》:“时 西陵 戍主 杜元懿 以 吴兴 岁俭, 会稽 年登,商旅往来倍岁。”《新唐书·吕元泰传》:“水旱为灾,不谓年登;仓稟未实,不谓国富。” 明 李东阳 《仁辅屡和雪韵而方石不至再用前韵督之》:“雪里幽怀百感层;相逢聊復话年登。”词语解释:年头 拼音:nián tóu
(1).一年之始。与“年尾”相对。《中国歌谣资料第二集·瑶山苦情歌》:“年头做到年尾上,算盘一响还是空。”《阿细的先基·造屋祭神》:“到了年头祭牛神,到了月头祭月神。”
(2).指全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元来那婆子虽数上了三十多个年头,十分的不长进。”《儒林外史》第一回:“七岁上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指,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看看三个年头, 王冕 已是十岁了。” 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还在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七年六月此次战争的第一个年头内,人民解放军即已在几个战场上打退了 蒋介石 的进攻,迫使 蒋介石 转入防御地位。”
(3).年份。《西游记》第一回:“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巴金 《家》四:“我在这儿过了七年了,看看就要翻过八个年头了。”
(4).时代;年代。 老舍 《老字号》:“ 辛德治 也并不是不晓得,年头是变了。” 郭小川 《秋日谈心》诗:“我们却又谈起那急风暴雨的变乱年头。”
(5).年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今年化冰早,年头不会坏。”词语解释:年几 拼音:nián jǐ
年纪,岁数。几,通“ 纪 ”。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应教》诗:“美人年几可十餘,含羞转笑敛风裾。” 宋 王谠 《唐语林》卷五引 黄幡绰 奏曰:“大家年几不为小,圣体又重,儻马力既极,以至颠躓,天下何望?”《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适来这美貌女子,必定是了。看来年几与我相仿。若求得为妇,平生足矣。”词语解释:年寿 拼音:nián shòu
人的寿命。《墨子·明鬼下》:“若无鬼神,彼岂有所延年寿哉!”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唐 孟云卿 《古别离》诗:“人皆算年寿,死者何曾老?”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海上神仙年寿永,这 蓬莱 在眼界。”词语解释:年侵 拼音:nián qīn
(1).年纪渐老。 唐 杜甫 《寄赞上人》诗:“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侵身力衰。”
(2).年底渐近。 唐 杜甫 《瀼西寒望》诗:“年侵频悵望,兴远一萧疎。” 唐 白居易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诗:“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
(3).年成荒歉。 明 刘基 《旱天多雨意五首呈石末公》诗:“移家愁地蹙,经国恨年侵。”词语解释:年饥 拼音:nián jī
亦作“ 年飢 ”。 年成荒歉。《论语·颜渊》:“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后汉书·孔融传》:“时年飢兵兴, 操 表製酒禁, 融 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词语解释:年代 拼音:nián dài
(1).时代。 晋 谢灵运 《会吟行》:“自来弥年代,贤达不可纪。” 唐 张说 《赠崔公》诗:“事随年代远,名与图籍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年代大讹,何足为典要。”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两块门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层盖一层的粉笔字迹,仔细一看,就看出这是不同年代写的。”
(2).年数。《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 西门庆 道:‘那个是常在我家走的 郁大姐 ,这好些年代了。’” 洪深 《青龙潭》第三幕:“到底年代太久,锈得不成样子了,还有用吗?”
(3).特指一个朝代经历的时间。 唐 韩愈 《谏迎佛骨表》:“ 宋 齐 梁 陈 元魏 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
(4).每一世纪中从“……十”到“……九”的十年。如1920-1929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50-1959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词语解释:年荒 拼音:nián huāng
谷物歉收。《晋书·儒林传·范宣》:“ 庾爰之 以 宣 素贫,加年荒疾疫,厚餉给之。” 唐 白居易 《望月有感》诗:“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羈旅各西东。”《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原来大凡年荒米贵,官府只合静听民情,不去生事。”词语解释:年运 拼音:nián yùn
(1).谓不停地运行的岁月。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超遥行人远,宛转年运徂。” 唐 元稹 《长庆历》诗:“年历復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
(2).谓岁月不停地运行。 宋 陆游 《秋日次前辈新年韵》:“旅游浑似梦,年运遂成翁。”
(3).年寿和气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鬼但能以阳气之盛衰,知人年运。”词语解释:年友 拼音:nián yǒu
同一同庚团的成员词语解释:年谷 拼音:nián gǔ
一年中种植的谷物。《国语·楚语上》:“财用尽焉,年穀败焉。”《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君王自陈 越国 微鄙,年穀不登,愿王请糴以入其意。天若弃 吴 ,必许王矣。” 宋 苏轼 《玉盘盂》诗:“从此定知年穀熟, 姑山 亲见雪肌肤。”词语解释:年兄 拼音:nián xiōng
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称为同年,互称年兄。主试人对所取中的门生有时亦用此称呼。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五:“ 绍兴 六年夏,僕与年兄 何元章 会於 钱塘江 上。” 明 叶显祖 《鸾鎞记·探婚》:“昨闻 杜 年兄迎取年嫂到京,特来拜贺。” 清 李渔 《怜香伴·僦居》:“我有个年兄 江仲襄 在 江都 作教。”词语解释:年度 拼音:nián dù
根据业务性质和需要而规定的有一定起讫日期的十二个月。 赵树理 《三里湾》三四:“ 范灵芝 和 李世杰 在东房里结束本年度工账和各户分配尾数,订立下年度的新账。” 魏巍 《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人们会想起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三年度出现的侦察兵。”词语解释:年齿 拼音:nián chǐ
年龄。《庄子·徐无鬼》:“ 舜 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年齿虽高,气力逾励。”《水浒传》第四一回:“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 宋江 若坐了,岂不自羞。” 张篁溪 《记自立会》:“入会者各书姓名、乡里、年齿,服业于会籍,以便时通信札。” 孙犁 《读〈蒲柳人家〉》:“年齿相差,时代先后,老的见解,总常常是保守落后的。”词语解释:年开 拼音:nián kāi
(1).谓新年开始。 唐太宗 《除夜》诗:“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2).谓老人年龄开始进入新阶段。 白居易 《七年元日对酒》诗:“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清 钱大昭 《迩言》:“年开八秩:古人以年过六十为开七秩;年过七十为开八秩。”词语解释:年会 拼音:nián huì
社会团体一年一度举行的集会。词语解释:年鬓 拼音:nián bìn
年龄与鬓发。 南朝 梁 萧子范 《到临贺王府笺》:“老少异时,盛衰殊日,虽佩恩宠,还羞年鬢。” 北周 庾信 《拟咏怀诗》之三:“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鬢秋。” 五代 齐己 《寄无愿上人》诗:“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鬢不争多。”词语解释:年行 拼音:nián xíng
行年;年纪。 魏 曹丕 《与吴质书》:“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
年纪和行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三》:“此 用修 《词品》中第一误处。 蜀 草堂 始自 子美 , 李 於 杜 年行俱先,詎肯以其 草堂 名集。盖 杨 以 李 为 蜀 人,故傅会其説。”词语解释:年初 拼音:nián chū
指一年的开头几天。如:我国农村都有年初走亲戚的习俗。词语解释:年貌 拼音:nián mào
年龄容貌。《列子·力命》:“ 北宫子 言世族、年貌言行与予并,而贱贵、贫富与予异。” 唐 李群玉 《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诗:“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这里,有个妇女,也是贵乡人,年貌与兄正当,小可欲将他来奉仁兄箕帚,意下如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叶通 又説明那 谈大人 的年貌。”词语解释:年艾 拼音:nián ài
年老。五十岁叫艾。见《礼记·曲礼上》。《尚书中候》:“ 齐桓公 欲封禪,谓 管仲 曰:‘寡人日莫, 仲父 年艾。’”《新唐书·萧蒿传》:“ 夏荣 者善相,谓 象先 曰:‘君后十年,贵冠人臣,然不若 萧 郎位高年艾,举门蕃炽。’”词语解释:年家 拼音:nián jie
科举时代同年登科者两家之间的互称。 明 末以后,往来通谒,不论有无年谊,概称年家。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先君子佐 闽 漕幕时, 方壶山 大琮 为漕, 臞轩 王迈 实之 与 方 为年家,气谊相好。”《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德称 两处投人不着,想得 南京 衙门做官的多有年家。”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前 明 正 嘉 以前,风俗犹为近古,必父之同年,方称年伯,而同年之父即不尔……今世不论年谊有无,通謁概称年家,即屠酤儿亦然,最为无理。”词语解释:年青 拼音:nián qīng
见“ 年轻 ”。
词语解释:年轻 拼音:nián qīng
亦作“ 年青 ”。 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红楼梦》第三六回:“一则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 老舍 《黑白李》:“四爷年青,不拿我当个拉车的看。”词语解释:年成 拼音:nián chéng
(1).谷物成熟。《隋书·音乐志下》:“年成物阜,罢役息人。”
(2).指一年中农作物的收获情况。《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想前 唐 自不巧年成荒乱。”《红楼梦》第五三回:“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接连着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六日。”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听说,今年山乡老虎多,老班子说:‘虎出太平年。’今年的好年成是靠得住的了。”词语解释:年历 拼音:nián lì
记载年月日的历本。《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帝使造年历,至己巳岁而加朱点,实 太清 三年也。”《通典·职官八》:“ 后汉 太史令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 唐 元稹 《长庆历》:“年历復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如:年历卡。词语解释:年德 拼音:nián dé
年龄德行。《礼记·礼运》:“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 孔颖达 疏:“合男女使当其年,颁爵位必当其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兄年德在前,家之英俊,何害之?不如杀我。”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 潞公 慕 唐 白乐天 九老会,乃集 洛 中卿大夫年德高者,为耆英会。”词语解释:年发 拼音:nián fā
年龄与鬓发。年渐老则鬓发渐白,故亦用以指衰老。 北周 庾信 《答赵王启》:“但年髮已秋,性灵久竭。” 唐 骆宾王 《秋日送别》诗:“寂寥心事晚,摇落岁时秋。共此伤年髮,相看惜去留。”词语解释:年面 拼音:nián miàn
指过年时做糕团、饺子之类用的面粉、米粉等。 段荃法 《凌红蝶》:“男人家买年货,女人家磨年面,孩子扎灯笼。”词语解释:年祥 拼音:nián xiáng
吉年;丰年。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皇夏》:“年祥辨日,上协龟言。” 南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登秋虽未献,望岁佇年祥。”词语解释:年劳 拼音:nián láo
任职的年数和劳绩。官吏考绩擢升的标准之一。《北齐书·文襄帝纪》:“ 魏 自 崔亮 以后,选人常以年劳为制, 文襄 乃釐改前式,銓擢唯在得人。”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公卿子弟,襁褓得官,未尝从事,而锡命与年劳者等,何以示劝!” 明 宋濂 《修慎斋记》:“ 杞 ( 叶杞 )亦念父不置,越数月,适年劳及考,急謁告东归,诸弟闻之,驩迎三十里外。”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夫年劳可质验,而怀材不可豫知,其魄兆独在言词捷给而已。”词语解释:年数 拼音:nián shù
(1).数年,多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今臣之子名在 重耳 ,有年数矣。” 汉 蔡邕 《朱公叔议》:“位在牧伯,职据纳言;秉权食禄,实有年数。” 唐 柳宗元 《送元暠师序》:“ 元暠 师居 武陵 ,有年数矣。”
(2).年的数目。《史记·晋世家》:“自 唐叔 至 靖侯 五世,无其年数。” 宋 欧阳修 《与王深甫论世谱帖》:“以年数推之,与 乾元 之説,不较可知。”
(3).泛指时间。《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孜孜,毙而后已。”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做是应该的,只是年纪上来了,到底差劲了,早些年数,莫说这三根竹子,哼!”词语解释:年例 拼音:nián lì
(1).谓历年如此的常例。 唐 孟浩然 《早梅》诗:“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宋 范成大 《新岁书怀》诗:“岁华书户笔,年例探梅诗。”《水浒传》第三二回:“时当腊月初旬, 山东 人年例,腊日上坟。”
(2). 明 正统 以后,政府补给各边郡的年度费用。见《明史·食货志六》。
(3).年终按例发给的赏钱。《红楼梦》第四九回:“那边 凤姐 打发 平儿 回覆不来,为发放年例正忙着呢。”词语解释:年名 拼音:nián míng
年号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晋 人所谓不意 永嘉 之末,復闻 正始 之音。 永嘉 、 正始 乃 魏晋 年名。”词语解释:年始 拼音:nián shǐ
一年之始,岁首。《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张守节 正义:“ 周 以建子之月为正, 秦 以建亥之月为正,故其年始用十月而朝贺。”词语解释:年景 拼音:nián jǐng
(1).指一年农作物收获的情况。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市卖》:“腊月诸物价昂,盖年景丰裕,人工忙促,故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谚。”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
(2).岁时,时光。 明 高启 《廿四日雨中夜坐》诗:“莫嗟年景暮,转眼是新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处在这乱世年景,正是他们出头的日子,只要有人领头造反,他们没人怯战。”
(3).年龄。《红楼梦》第七十一回:“﹝ 贾政 ﹞因年景渐老,事重身衰。”词语解释:年轻 拼音:nián qīng
亦作“ 年青 ”。 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红楼梦》第三六回:“一则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 老舍 《黑白李》:“四爷年青,不拿我当个拉车的看。”词语解释:年辈 拼音:nián bèi
年龄和行辈。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 陆长源 以旧德为 宣武 行军司马, 韩愈 为巡官,或讥年辈相悬。”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前陕西按察使权巡抚事张公墓志铭》:“及居京师翰林,年辈无如公者。” 郭沫若 《三点建议》:“三十年前,像我们这样年辈而研究古典文学的人们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真要算是凤毛麟角了。”词语解释:年酒 拼音:nián jiǔ
指为祝贺新年邀请亲友吃的酒席。《儒林外史》第二回:“我议完了事,还要到县门口 黄老爹 家吃年酒去哩。”《红楼梦》第五三回:“你去问问你那边二婶娘,正月里请吃年酒的日子拟了没有?”词语解释:年迈 拼音:nián mài
年老。 晋 陆云 《赠顾彦先》诗之四:“时过年迈,晻冉桑榆。” 晋 郭璞 《游仙》诗:“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 北朝 魏 宗钦 《赠高允》诗之十一:“嗟我年迈,迅踰激电。” 陈毅 《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除夕欢饮》诗:“座上更有年迈客,喜他豪饮兴最浓。”词语解释:年支 拼音:nián zhī
全年支出。 唐 徐夤 《北园》诗:“生事罢求名与利,一窗书策是年支。”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凡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令在京库藏年支见在之定数所当供办者,得以从便变卖,以待上令。”词语解释:年壮 拼音:nián zhuàng
古时男子年满三十谓之壮。后以“年壮”泛指壮年。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之二:“盖世之儒者,当年壮气鋭之时,驰鶩于声利,用智惟恐不工,操术惟恐不奇。”词语解释:年号 拼音:nián hào
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始于 汉武帝 时。《汉书·武帝纪》“ 建元 元年” 唐 颜师古 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其后每因祥瑞或重大事故而立号改元,有一帝改立年号至十数次,一年之中改立年号至数次者。《汉书·武帝纪》“ 建元 元年” 唐 颜师古 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词语解释:年终 拼音:nián zhōng
一年的末了。《后汉书·周勰传》:“至 延熹 二年,乃开门延宾,游谈宴乐,及秋而 梁冀 诛,年终而 勰 卒,时年五十。” 唐 白居易 《祭社宵兴,灯前偶作》诗:“更待年终后,支持归计看。”《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们围着庄子的这几块地,年终不是有二百多银子租子吗?”如:年终结帐;年终评比;年终鉴定。词语解释:年赊 拼音:nián shē
年月长久。 唐 白居易 《食后》诗:“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词语解释:年物 拼音:nián wù
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之物。《红楼梦》第五三回:“﹝ 贾珍 ﹞命人在厅柱下石阶上太阳中,舖了一个大狼皮褥子负暄,闲看各子弟们来领取年物。” 清 顾禄 《清嘉录·年物》:“家户为宿岁之储,新年以餉戚友,谓之年物。以元旦至五日,不设市也。”词语解释:年命 拼音:nián mìng
(1).寿命。《汉书·刑法志》:“《书》曰:‘立功立事,可以永年。’言为政而宜於民者,功成事立,则受天禄而永年命。” 汉 陈琳 《游览》诗之二:“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感彼 孔圣 叹,哀此年命促。”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改梦》:“弟乃多病之人,土风不宜,必损年命。”
(2).年庚,八字。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且小乖,大岁东方卯,当还求君。”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太上皇帝 端邸 时多徵兆,心独自负。一日呼直省官者。谓之曰:‘汝於 大相国寺 迟其开寺时,持我命八字往,即诣卦肆,徧问以吉凶来……’﹝直省官﹞末见一人,穷悴蓝缕,坐诸肆后,试访,曰:‘ 浙 人 陈彦 也。’直省官笑之黽勉。又出年命以示 彦 。”
(3).年寿命运。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遂同访之,问 元素 年命,谓之曰:‘公亦富贵人也。’”词语解释:年课 拼音:nián kè
谓一年征收的租税。《宋史·食货志下一》:“租额年课及一路钱穀出入之数,去其重复。”词语解释:年甲 拼音:nián jiǎ
年龄。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己未生日》词:“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鬚与鬢难瞒。”《水浒全传》第四一回:“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 花荣 、 秦明 、 黄信 ……共是四十位头领坐下。”词语解释:年柳 拼音:nián liǔ
谓春柳。 唐太宗 《春池柳》诗:“年柳变池臺,隋堤曲直迴。”词语解释:年疏 拼音:nián shū
旧俗年节时僧尼道士送给施主为其祈福的祝告文。《红楼梦》第五十回:“我正疑惑,忽然又来了两个姑子,我心里才明白了:那姑子必是来送年疏或要年例香例银子。”又称“交年疏”。 李家瑞 《北平风俗类徵·岁时》引《京都风俗志》:“僧道作交年疏,异品素食,以送施主。医家制益人药物,以送常所往来者。”词语解释:年作 拼音:nián zuò
方言。雇工。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一》:“辞年作。 宛 人呼雇工人为年作,至十月初一日,则各辞去。谚云:‘十月一,家家去了年作的,关了门儿自家吃。’”词语解释:年节 拼音:nián jié
谓阴历正月初一。今称春节。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正月》:“正月一日年节, 开封府 放关扑三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真是到手佳期,却成虚度,闷闷不乐,过了年节。” 老舍 《骆驼祥子》八:“年节越来越近了,一晃儿已是腊八。”词语解释:年算 拼音:nián suàn
犹年龄。《太平广记》卷三七七引 南朝 齐 祖冲之 《述异记》:“君年算虽少,然先有福业,应受显要。” 唐 罗隐 《简令生日》诗:“龟衔玉柄增年算,鹤舞琼筵献寿杯。” 前蜀 杜光庭 《徐耕司空九曜醮词》:“解已成之灾厄,赦既往之罪尤……潜增年算,克赐乂安。”词语解释:年所 拼音:nián suǒ
年数。《书·君奭》:“故殷礼陟配天,多歷年所。”《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六国之时,其势各盛,廓土数千里,胜兵将百万,故能据国相持,多歷年所。” 刘良 注:“所,数也。”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自 秦 汉 以还,时主能享国多歷年所者,独 汉武帝 在位五十四载。” 清 恽敬 《康诰考下》:“迨太平之日,復建邦啟土,为永永年所之计。”词语解释:年流 拼音:nián liú
年光流逝。 唐 杜牧 《南楼夜》诗:“玉管金罇夜不休,如悲昼短惜年流。”词语解释:年暮 拼音:nián mù
晚年。《宋书·索虏传》:“忠臣表年暮,贞柯见严秋。”词语解释:年腊 拼音:nián là
佛教语。泛称僧龄。腊,指僧人受戒以后的年岁。《古尊宿语录·赵州真际语录》:“此去一百二十里,有 赵州 观音院,有禪师年腊高邈,道眼明白。” 唐 白居易 《送文畅上人东游》诗:“貌依年腊老,心到夜禪空。” 唐 于頔 《郡斋卧疾赠昼上人》诗:“逢师年腊长,值我病容羸。共话无生理,聊用契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