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共12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帘幕巢幕芙蓉幕幄幕露幕议幕屏幕莲华幕
翠幕佐幕红莲幕燕幕机幕阃幕府幕飞幕
罗幕天幕帷幕同幕席幕沙幕单幕障幕
莲幕青油幕毳幕夹幕帏幕僚幕便幕茵幕
入幕帐幕缇幕碧幕野幕雨幕毡幕除幕
油幕宾幕烟幕楚幕绮幕饯幕一幕萤幕
云幕帟幕俭幕留幕银幕邃幕白幕蒙幕
戎幕幕幕绡幕雾幕莲花幕营幕玄幕藉幕
六幕军幕张幕使幕行幕穗幕游幕落幕
开幕锦幕大幕卫幕绝幕结幕谢幕脑幕

词语解释:帘幕  拼音:lián mù
见“ 帘幕 ”。
词语解释:翠幕  拼音:cuì mù
(1).翠色的帷幕。 晋 潘岳 《藉田赋》:“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宋 柳永 《望海潮》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报告戏情》:“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
(2).比喻苍翠浓荫的林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藉田》:“地广重畦浄,林芳翠幕悬。” 唐 苏颋 《奉和恩赐乐游园宴应制》:“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通。”《文汇报》1986.6.17:“略过了翠幕烟霞的 杭州 ,且舍下曲水流觞的 绍兴 ,休道行色匆匆,只为归心如箭。”
词语解释:罗幕  拼音:luó mù
丝罗帐幕。《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邃宇列綺窻,兰室接罗幕。” 张铣 注:“罗幕即罗帐。”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宋 晏殊 《蝶恋花》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词语解释:莲幕  拼音:lián mù
《南史·庾杲之传》:“﹝ 王俭 ﹞用 杲之 为卫将军长史。 安陆侯 萧缅 与 俭 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 俭 府为莲花池,故 缅 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 宋 陆游 《送范西叔赴召》诗:“衰病强陪莲幕客,凄凉又送 石渠 郎。”
词语解释:入幕  拼音:rù mù
(1).进入帷幕。 北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还飈入幕,写雾出楹。”
(2).引申指进入内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剧贼遁免》:“﹝ 罗龙文 ﹞与 严东楼 款密,且令品第所得江南诸宝玩,其入幕无间朝夕。后与 严 同败,同遣戍。”
(3).指入为幕僚。 唐 贾岛 《送陈判官赴绥德》诗:“将军遥入幕,束带便离家。” 金 元好问 《送樊顺之》:“ 王粲 从军正年少, 庾郎 入幕更风流。”参见“ 入幕宾 ”。
词语解释:入幕宾  拼音:rù mù bīn
语出《晋书·郗超传》:“ 谢安 与 王坦之 尝诣 温 论事, 温 令 超 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 安 笑曰:‘ 郗生 可谓入幕之宾矣!’”后因称参与机密的幕僚为“入幕宾”。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怀乡不作《登楼赋》,佐府真为入幕宾。” 康有为 《瑞典北海申堪闻常熟凶闻》诗之二:“ 萧何 能荐登坛将, 王猛 曾为入幕宾。”
词语解释:油幕  拼音:yóu mù
亦作“ 油幙 ”。 涂油的帐幕。《宋书·刘瑀传》:“ 朱脩之 三世叛兵,一旦居 荆州 ,青油幙下,作 谢宣明 面见向,使斋师以长刀引吾下席。” 唐 司空曙 《送人归黔府》诗:“油幕晓开飞鸟絶,翩翩上将独趋风。”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油幕》:“ 长安 贵家子弟每至春时游宴,供帐於园圃中,随行载以油幕,或遇阴雨,以幕覆之,尽欢而归。”旧时亦借指将帅的幕府。 唐 刘禹锡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宋 陆游 《上王宣抚启》:“昨属元臣,暂临西鄙,获厠油幕众贤之后。”
词语解释:云幕  拼音:yún mù
(1).轻柔飘洒如云雾的帐幕。《西京杂记》卷一:“ 成帝 设云帐、云幄、云幕於 甘泉 紫殿 ,世谓 三云殿 。” 唐 杜甫 《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 虢 与 秦 。” 仇兆鳌 注:“ 周 注:谓铺设幕帐如云雾也。” 宋 林正大 《括声声慢》词:“夸荣贵,是椒房云幕,恩宠无伦。”
(2).泛指帐幕。 唐 杜甫 《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诗:“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 仇兆鳌 注引 王洙 曰:“军中以幕为府。”
(3).由云形成的帷幕。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颂·沉冥地狱篇颂》:“罗城振云幕,锋树鬱霜枝。”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臧克家 《我用小声念着你的名字--纪念巴勃罗·聂鲁达五十寿辰》诗:“这架飞机,周身闪耀着光辉,超过海洋和高山,穿过浓黑的云幕。”
词语解释:戎幕  拼音:róng mù
军府;幕府。《北齐书·暴显皮景和等传论》:“ 皮景和 等爰自霸基,策名戎幕,间关夷险,迄於末运。”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寄深且戎幕,望重必台司。” 王琦 注:“戎幕,节度使之幕府。”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连举进士不第,忽遇干戈扰攘,参佐戎幕。”
词语解释:六幕  拼音:liù mù
指天地四方。《汉书·礼乐志》:“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颜师古 注:“六幕,犹言六合也。” 唐 王初 《自和书秋》诗:“ 汉 宫夜结双茎露,閶闔凉生六幕风。” 宋 王琪 《秋日白鹭亭向夕风晦有作》诗:“是时天宇旷,六幕无纤靄。”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方土者,自然者也。自然者,非材力,席六幕之餘壤,而富斗絶於类丑。”
词语解释:开幕  拼音:kāi mù
(1).开建幕府等。 北周 庾信 《侍从徐国公殿下军行》诗:“置府仍开幕,麾军即秉旄。” 唐 元稹 《授郑仁弼检校祠部员外充横海判官制》:“近制二千石以上乘軺车者,则开幕选才,由古道也。” 罗正伟 《清廷颁布十九信条特赦党人》:“现在内阁总理,已从权敕任,此次开幕用人,组织稍有不当,国家前途异常危险。”
(2).(戏剧、歌舞等)演出开始时拉开舞台前的幕。如:现在七点了,戏恐怕已经开幕了。
(3).引申指企业开张,会议开始等。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妇女商店后天开幕,我能不高兴吗?”
(4).泛指一件事,一种情况的开始。 叶圣陶 《倪焕之》一:“‘啊!到了,新生活从此开幕了!’ 焕之 这样想着,凝望楼头的光。”
词语解释:巢幕  拼音:cháo mù
筑巢于帷幕之上。喻处境危险。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 孙文子 )之在此也,犹燕之巢於幕上。” 杨伯峻 注:“幕即帐幕,随时可撤。燕巢於其上,至为危险。” 晋 潘岳 《西征赋》:“危素卵之累殻,甚玄鷰之巢幕。” 唐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乘轩寧见宠,巢幕更逢危。”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 清 赵翼 《哭舍弟汝明》诗:“迴忆孤露时,飘摇燕巢幕。”
词语解释:佐幕  拼音:zuǒ mù
(1).指在将帅幕府中担任职务。 唐 李频 《春日鄜州赠裴居言》诗:“虽将身佐幕,出入似閒居。”
(2).泛指作地方官的幕宾。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吴仲缨》:“ 崇禎 间,先高祖筮仕 申阳 ,邀公佐幕。”
词语解释:天幕  拼音:tiān mù
(1).天。天空如幕覆盖大地,故称。 唐 李商隐 《假日》诗:“谁向 刘灵 天幕内,更当 陶令 北窗风。” 宋 柳永 《思归乐》词:“天幕清和堪宴聚,想得尽、 高阳 儔侣。” 茅盾 《子夜》十七:“淡青色的天幕上停着几朵白云。”
(2).帐篷。 蔡元培 《美术的起源》:“游猎民族的天幕、小舍、完全为避风雨起见,还没有美术的形式。”
(3).舞台后面悬挂的大布幔,演剧时配合灯光以表现天空景象。
词语解释:青油幕  拼音:qīng yóu mù
青油涂饰的帐幕。《南史·萧韶传》:“ 韶 接 信 甚薄,坐青油幕下,引 信 入宴。”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 明 李东阳 《心远堂》诗:“晚向青油幕下归,宦游不与意相违。”亦省作“ 青油 ”。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早秋见寄》:“熊羆交黑矟,宾客满青油。” 宋 杨万里 《野炊白沙沙上》诗:“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 清 陈章 《忆旧游·记苹花雪里》词:“燕寝凝香地,又君悬絳帐,我卧青油。”参见“ 油幕 ”。
词语解释:油幕  拼音:yóu mù
亦作“ 油幙 ”。 涂油的帐幕。《宋书·刘瑀传》:“ 朱脩之 三世叛兵,一旦居 荆州 ,青油幙下,作 谢宣明 面见向,使斋师以长刀引吾下席。” 唐 司空曙 《送人归黔府》诗:“油幕晓开飞鸟絶,翩翩上将独趋风。”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油幕》:“ 长安 贵家子弟每至春时游宴,供帐於园圃中,随行载以油幕,或遇阴雨,以幕覆之,尽欢而归。”旧时亦借指将帅的幕府。 唐 刘禹锡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宋 陆游 《上王宣抚启》:“昨属元臣,暂临西鄙,获厠油幕众贤之后。”
词语解释:帐幕  拼音:zhàng mù
帐篷,营帐。 唐 雍陶 《赠金河戍客》诗:“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 唐 李宣远 《塞下曲》:“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水浒传》第三一回:“先去大寨两边帐幕里,预先埋伏了军士,厅上虚设着酒食筵宴。”
词语解释:宾幕  拼音:bīn mù
亦作“賔幕”。
(1).幕府。 唐 卢象 《送赵都护赴安西》诗:“ 汉 使开宾幕,胡笳送酒巵。” 唐 贾岛 《寄李輈侍郎》诗:“宾幕谁嫌静,公门但晏如。” 宋 洪适 《贺方镇江启》:“某自离賔幕,屡换律筩。”
(2).幕宾;幕僚。《旧唐书·孔巢父传》:“ 大历 初, 泽路 节度使 李抱玉 奏为宾幕。”
词语解释:帟幕  拼音:yì mù
帐幕。 晋 左思 《蜀都赋》:“将饗獠者,张帟幕,会平原,酌清酤,割芳鲜。” 前蜀 贯休 《上孙使君》诗:“芙蓉开帟幕,锦帐无纤壒。”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 宋子京 修《唐书》,尝一日逢大雪,添帟幕,燃椽烛一、秉烛二,左右炽炭两巨鑪。”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 金 主幞头红袍玉带坐七寳榻,皆有龙水大屏风,四壁帟幕皆红绣龙。”
词语解释:幕幕  拼音:mù mù
(1).覆布周密貌。 汉 张衡 《思玄赋》:“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 南朝 梁武帝 《青青河畔草》诗:“幕幕绣户丝,悠悠怀昔期。”
(2).纷布貌,常指尘埃。 唐 常浩 《寄远》诗:“可怜荧荧玉镜臺,尘飞幕幕几时开?”
(3).浓郁貌。 唐 无名氏 《杂诗》:“红粉尚留香幕幕,碧云初断信沉沉。”
词语解释:军幕  拼音:jūn mù
行军宿营的帐幕。《三略·上略》:“军幕未办,将不言倦。”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将情》:“军幕未施,将不言困。” 唐 韦元甫 《木兰歌》:“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词语解释:锦幕  拼音:jǐn mù
锦制的帐幕。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以虚凉。” 唐 司空图 《牡丹》诗:“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二日》:“铺设宏丽,锦幕四遮,亦游人玩憩之所也。”
词语解释:芙蓉幕  拼音:fú róng mù
莲幕。指大吏之幕府。 唐 王建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诗:“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 唐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见赠长歌》:“玉皇殿前受恩渥,一时命入芙蓉幕。”亦称“ 芙蓉府 ”。 唐 刘禹锡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归路芙蓉府,离堂瑇瑁筵。”参见“ 莲幕 ”。
词语解释:莲幕  拼音:lián mù
《南史·庾杲之传》:“﹝ 王俭 ﹞用 杲之 为卫将军长史。 安陆侯 萧缅 与 俭 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 俭 府为莲花池,故 缅 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 宋 陆游 《送范西叔赴召》诗:“衰病强陪莲幕客,凄凉又送 石渠 郎。”
词语解释:红莲幕  拼音:hóng lián mù
《南史·庾杲之传》:“﹝ 王俭 ﹞用 杲之 为卫将军长史。 安陆侯 萧缅 与 俭 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 俭 府为莲花池,故 缅 书美之。”后因以“红莲幕”为幕府之美称。 唐 李商隐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诗:“红莲幕下紫梨新,命断 湘 南病渴人。” 宋 王禹偁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诗:“ 仲宣 旧佐红莲幕, 裴度 新开 緑野堂 。”
词语解释:帷幕  拼音:wéi mù
亦作“ 帷幙 ”。
(1).帐幕,帷幔。《管子·问》:“甲兵、兵车、旌旗、鼓鐃、帷幕、帅车之载几何乘?” 汉 刘向 《说苑·政理》:“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廩,并小流而成江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对园囿而不闚,下帷幙而论属。”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道祭》:“ 玄宗 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幙,有假花假果粉人麵粻之属。”《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山坡高处都拦着帷幕,方想起今日有匠役在此种树。”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他底心灵中似乎又揭去了一层帷幕,看见了另一个常人所不能看见的世界。”
(2).指天子谋画决策之处或将帅的幕府。 晋 张协 《杂诗》之七:“畴昔怀微志,帷幕窃所经。”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赠刘前军表》:“若乃忠规密謨,潜虑帷幕,造膝诡辞,莫见其际。”《南齐书·虞玩之传》:“ 俭 ( 王俭 )为宰相, 逷 ( 孔逷 )尝谋议帷幙……时人呼 孔逷 、 何宪 为 王俭 三公。”
(3).指女子居处。引申为姻娅关系。 明 徐渭 《送内兄潘伯海谒选》诗:“牵尔衣裳处,纷予帷幕情,见兄兼念妹,送舅祗携甥。”
词语解释:毳幕  拼音:cuì mù
亦作“ 毳幕 ”。 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韦韝毳幙,以御风雨。” 李善 注:“毳幙,毡帐也。” 唐 王维 《兵部起请露布文》:“毡裘之长,思嚮风以无阶;毳幙之人,惟涂地而可获。”《资治通鉴·唐高宗麟德二年》:“东自 高丽 ,西至 波斯 、 乌长 诸国,朝会者各帅其属扈从,穹庐毳幕,牛羊驼马,填咽道路。” 清 顾炎武 《感事》诗之六:“毳幕诸陵下,狼烟六郡间。”
词语解释:缇幕  拼音:tí mù
橘红色的帷幕。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明月照緹幕,华灯散炎辉。”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猨与壼人争旦,緹幕与素瀨交辉。” 唐 罗邺 《蜡烛》诗:“煖香红焰一时燃,緹幕初垂月落天。” 明 杨慎 《题唐人〈闺秀熨帛图〉》诗:“广储悬月月初临,緹幕染霜霜已深。”
词语解释:烟幕  拼音:yān mù
亦作“烟幕”。
(1).军事上应用化学药剂造成的能发生遮蔽效果的浓厚烟雾。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敌人已经放了烟幕。”
(2).农业上为防止霜冻燃烧某些燃料或化学物质而造成的浓厚的烟雾。
(3).比喻掩盖真相或本意的言行。 邹韬奋 《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 日本 帝国主义者﹞散布各种烟幕,采取一切手段,促成 中国 内部的分裂。” 郭沫若 《天地玄黄·序〈苏德大战史〉》:“ 苏美 之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叫嚣是烟幕,那种战争在实际上要发生的危险是并不存在的。” 曹靖华 《飞花集·窃火者》:“当时他对这种以‘胡译’、‘乱译’为‘顺译’的烟幕,是大力扫荡的。”
词语解释:俭幕  拼音:jiǎn mù
犹俭府。《却扫编》卷中引 宋 刘挚 《夜直中书省寄左丞子容公诗》:“ 膺 门蚤岁预登龙,俭幙中间託下风。”
词语解释:绡幕  拼音:xiāo mù
薄纱帘帐。 唐 沉佺期 《凤箫曲》:“八月凉风动高阁,千金丽人捲綃幕。” 唐 杜甫 《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诗:“城暗更筹急,楼高雨雪微。稍通綃幕霽,远带玉绳稀。”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一:“乱飘香粉穿綃幕,遍拆新绵点客衣。”
词语解释:张幕  拼音:zhāng mù
张设帷幕。《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张幕矣。’﹝ 伯州犁 ﹞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 元 李翀 《日闻录》:“古者,师出无常处,所在张幕居之,以将帅得称府,故曰幕府。”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迨八月中尚无信,疑事已变,入境且得祸,遂阴召其众,张幕请 额 宴。”
词语解释:大幕  拼音:dà mù
(1).大帐幕。《周礼·天官·掌次》“凡祭祀,张其旅幕” 汉 郑玄 注:“旅,众也。公卿以下即位所祭祀之门外以待事,为之张大幕。”
(2).指将军幕府。 唐 李频 《送凤翔范书记》诗:“大幕来相辟,高人去自由。”
(3).大漠。大沙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驃骑将军 去病 率师,躬将所获 荤粥 之士,约轻齎,絶大幕,涉获 章渠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武帝 ﹞遣大将军 卫青 、 霍去病 攻 祁连 ,絶大幕,穷追单于,斩首十餘万级。” 颜师古 注:“幕,沙磧也。”
词语解释:幄幕  拼音:wò mù
帐幕。《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产 以幄幕九张行。” 杜预 注:“幄幕,军旅之帐。” 唐 韩愈 《马府君行状》:“朝行在,扞卫,献御服用物、弓甲、煮器、幄幕,奔走危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石油﹞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霑幄幕皆黑。”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遗事》:“﹝ 史可法 ﹞每有警,輒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词语解释:燕幕  拼音:yàn mù
见“ 燕巢於幕 ”。
词语解释:燕巢于幕  拼音:yàn cháo yú mù
燕子在帐幕上筑巢。比喻处境非常危险。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札 ﹞自 卫 如 晋 ,将宿於 戚 ,闻鐘声焉,曰:‘异哉!吾闻之也,辩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获罪於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何乐?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杜预 注:“至危。” 杨伯峻 注:“帐幕,随时可撤。燕巢于其上,至为危险。”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戒备》:“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於幕,鱼游於鼎,亡不俟夕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君之计,所谓燕巢於幕,不谋朝夕者也。”亦省作“ 燕幙 ”、“ 燕幕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夫主挈兵符,也相从燕幙栖迟。” 徐朔方 等校注:“燕幙,即燕幕,处在危险的境地。”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列强在 华 ,拔帜竖帜,均势之局,乃具规模……惟是燕幕之惨,志士寒心;牛后之羞,壮夫切齿。诚以寄生即亡国之基,履霜乃坚冰之渐也。”
词语解释:同幕  拼音:tóng mù
同僚。指在同一幕府任职者。 唐 康骈 《剧谈录·道流相夏侯谯公》:“ 张侍郎 为 河阳 乌司徒 从事,同幕皆是名辈。”《旧五代史·晋书·郑受益传》:“﹝ 郑受益 ﹞又素恃门望,陵轢同幕,内奸外直,羣情无相洽者。”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男不授女状》:“ 林靖之 共甫 ,初筮 越 之民曹,尝直议舍,同幕 东莱 吕延年 后仲 在焉。”
词语解释:夹幕  拼音:jiā mù
古代厅堂廊庑中悬挂的帷幕。 唐 徐昌图 《木兰花》词:“长垂夹幕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每日三百人守卫,皆露刃坐於两廊夹幕下。”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且教 梅妃 在夹幕中,暂躲片时罢。”
词语解释:碧幕  拼音:bì mù
青绿色的帷幕。喻指绿水。 唐 鲍溶 《宿水亭》诗:“雕楹綵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
词语解释:楚幕  拼音:chǔ mù
西楚霸王 项羽 的军幕。借指 项羽 。 唐 徐夤 《偶题》诗:“ 秦 宫犹自拜 张禄 , 楚 幕不知留 范增 。”
词语解释:留幕  拼音:liú mù
古方言。长夹衣。《释名·释衣肢》:“留幕, 冀州 所名,大褶下至膝者也。留,安也;幕,络也;言牢络在衣表也。”一说,指裤。《事物异名录·服饰·袴》引 明 夏树芳 《词林海错》:“袴,谓之留幕, 冀州 所名。”
词语解释:雾幕  拼音:wù mù
雾。雾笼罩犹如帐幕,故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 翠和 顶高风峭,两老僧闭门煨火,四顾雾幕峯瀰,略瞰大略。”一本作“ 雾幙 ”。
词语解释:使幕  拼音:shǐ mù
指节度使的官署。幕,幕府。 唐 韩愈 《冬荐官殷侑状》:“﹝ 殷侑 ﹞兼通三传,傍习诸经,注疏之外,自有所得,久从使幕,亮直著名。”又 唐 韩翃 有《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送赵评事赴洪州使幕》《送张丞归使幕》《送深州吴司马归使幕》等诗。
词语解释:卫幕  拼音:wèi mù
(1). 汉 卫青 的军幕。 唐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 卫 幕衔恩重, 潘 舆送喜频。” 仇兆鳌 注:“《汉书》: 卫青 征 匈奴 ,大克获,帝就拜大将军於幕中。”
(2).比喻非常危险的处境。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自 卫 如 晋 ,将宿于 戚 ( 卫 邑),闻鐘声焉,曰:‘异哉!吾闻之也,辩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 孙文子 )获罪於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何乐?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於幕上。” 杜预 注:“言至危。” 明 储国桢 《杂咏》:“燕巢 卫 幕安能久,登极俄看陷御牀。”
词语解释:露幕  拼音:lù mù
营帐,幕府。军旅行无常处,所在为营,故称。 唐 卢纶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诗:“露幕拥簪裾,台庭饯 伯鱼 。”
词语解释:机幕  拼音:jī mù
犹幕僚。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汪廷俊 从 梁才甫 辟为 大名 机幕,专委以修 北京 宫闕。”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请斩赵忠定》:“ 后溪 刘左史 光祖 适帅 荆 襄 ,辟公之子 崇模 为机幕。”
词语解释:席幕  拼音:xí mù
犹言幕府座上。指旧时军政大吏的府署。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姚鹄》:“多出入当时好士公卿席幕。”
词语解释:帏幕  拼音:wéi mù
亦作“ 幃幙 ”。 帷幔;帐子。《晏子春秋·谏下十七》:“合疏缕之纬,以成幃幕。” 汉 刘向 《续列女传·更始韩夫人》:“乃令侍中於幃幕之内,诈为 更始 与群臣语。”《黄庭内景经·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间,立坐室外三五玄。” 明 无名氏 《飞丸记·代女捐生》:“慢慢步到牀北,好好揭他幃幙,将刀枕边一戳。”
词语解释:野幕  拼音:yě mù
野外的帐篷。《左传·哀公六年》:“使 毛 迁 孺子 於 駘 。不至,杀诸野幕之下,葬诸 殳冒淳 。”
词语解释:绮幕  拼音:qǐ mù
美丽的帷帐。 唐 元稹 《月三十韵》:“綺幕残灯敛,妆楼破镜飞。”
词语解释:银幕  拼音:yín mù
放映电影和幻灯时,供投映放大影像(画面)用的白色屏幕。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银幕上出现了人,出现了动作。” 丁玲 《韦护》第三章:“若是她能现身银幕,世间所有男子都会在他们的情人身上找出缺陷来。”
词语解释:莲花幕  拼音:lián huā mù
亦作“ 莲华幕 ”。 犹莲幕。 唐 罗隐 《冬暮城西晚眺》诗:“谬忝莲华幕,虚霑柏署官。”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余生 万历 末年……入 范大司马 莲花幕中。”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幕议》:“莲花幕下寄閒身。”参见“ 莲幕 ”。
词语解释:莲幕  拼音:lián mù
《南史·庾杲之传》:“﹝ 王俭 ﹞用 杲之 为卫将军长史。 安陆侯 萧缅 与 俭 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 俭 府为莲花池,故 缅 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 宋 陆游 《送范西叔赴召》诗:“衰病强陪莲幕客,凄凉又送 石渠 郎。”
词语解释:行幕  拼音:xíng mù
出行使用的帐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公主出降,亦设仪仗、行幕、步障、水路。”《宋史·礼志二七》:“凡凶仪,皆有买道、方相……仪棺、行幕各一。”
词语解释:绝幕  拼音:jué mù
1.横渡沙漠。《史记·匈奴列传》:“ 信 教单于益北絶幕,以诱罢 汉 兵。”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幕,沙幕, 匈奴 之南界。’ 瓚 曰:‘沙土曰幕,直度曰絶。’”《汉书·李广传》:“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絶幕,乃遇两将军。” 颜师古 注:“絶,渡也。”
2.极远的沙漠地区。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兵威衝絶幕,杀气凌穹苍。” 宋 苏辙 《北狄论》:“ 汉 兵深入,不惮死亡,捐命絶幕之北,以决胜负。”
词语解释:议幕  拼音:yì mù
亦作“ 议幙 ”。 幕府。亦指幕僚。 宋 楼钥 《沿海制置司参议厅壁记》:“独置议幕,非老成资高者不在兹选。”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参 成都 议幙,摄事 汉嘉 。”
词语解释:阃幕  拼音:kǔn mù
古代将帅的府署。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罗椅》:“未几, 师宪 移 维扬 , 月山 仍参閫幕。” 明 李东阳 《送舅氏刘侯之宁夏序》:“公以武胄蚤闲骑射,从征於外,南至 湖湘 、 贵州 以入两 广 ,北歷 万全 ,西极於三边之界,皆在閫幕,执旌鼓符信以号令羣士,多所俘馘。”
词语解释:沙幕  拼音:shā mù
见“ 沙漠 ”。
词语解释:沙漠  拼音:shā mò
亦作“ 沙幕 ”。 指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前者明公西征 灵州 ,北临沙漠。”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 祁连 犹远,即受 冠军 之侯;沙幕未开,元置 长平 之府。” 唐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诗:“羞作 济南 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何永鳘 《戈壁滩上的探矿队》:“咱们应当改变一般人对沙漠的解释。沙漠不光是沙子微颗的集合体,而且是丰富资源的仓库。”
词语解释:僚幕  拼音:liáo mù
幕僚;幕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古人长官之待僚幕,真如父子兄弟,绝无崖岸之隔。” 欧阳山 《柳暗花明》一一四:“要是别人掌兵权,你做一名僚幕,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词语解释:雨幕  拼音:yǔ mù
称密密麻麻的雨点形成的景象。
词语解释:饯幕  拼音:jiàn mù
谓于衙署设酒送行。 唐 姚合 《送徐州韦仅行军》诗:“饯幕儼征轩,行军归大藩。”
词语解释:邃幕  拼音:suì mù
厚重的大幕。比喻深沉的夜色。 唐 韦应物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诗:“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牀单。”
词语解释:营幕  拼音:yíng mù
营帐。《孙子·行军》“鸟集者,虚也” 唐 陈皞 注:“此言敌人若去,营幕必空,禽鸟既无畏,乃鸣集其上。”《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四年》:“ 柔然 营幕,户席皆东向, 扶风王 孚 请正南面,后曰:‘我未见 魏主 ,固 柔然 女也。’” 明 陈子龙 《伤春》诗:“星陨牙旗动,沙飞营幕空。” 邹韬奋 《萍踪忆语》九:“原有一千四百六十八个这样的营幕,现在加到二千九百十六个。”
词语解释:穗幕  拼音:suì mù
灵帐。 元 元怀 《拊掌录》:“其孺人性素严,呼入繐幕中詬之曰:‘路哭何因无泪?’”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卜居求安》:“盖棺已久,繐幕空悬。”
词语解释:结幕  拼音:jié mù
多幕剧中最后的一幕。现用来比喻事情的高潮或结局
词语解释:屏幕  拼音:píng mù
(1).犹屏帐。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张不疑》:“ 不疑 召 春条 ,泣於屏幕间,亟呼之,终不出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围山色如屏幕,拥着全 赤塔 都城,居高临下,合抱起来,直到车站。”
(2).显像管壳的一个组成部分。里层涂有荧光粉,当电子撞击屏幕时就发出光点,可显示出波形或图像等。
词语解释:府幕  拼音:fǔ mù
府署的幕僚。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六朝称府幕曰府端。”
词语解释:单幕  拼音:dān mù
单层的帷幕。《晋书·齐王冏传》:“舍殿堂之尊,居单幕之陋。”
词语解释:便幕  拼音:biàn mù
用帐幕围成的简便的宫室、屋舍。《魏书·孝庄纪》:“列骑卫帝,迁於便幕。既而 荣 悔,稽顙谢罪。”《隋书·礼仪志四》:“﹝皇帝﹞升御坐,乘版舆,以与王公登舟,置酒。非预汎者,坐於便幕。”
词语解释:毡幕  拼音:zhān mù
亦作“氊幕”。 即毡帐。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穹庐毡幕,抵北闕而为营; 乌孙 天马,指东都而成阵。” 宋 姜夔 《翠楼吟》词:“新翻胡部曲,听氊幕元戎歌吹。”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氊幕遶牛羊,敲冰饮酪浆。”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近处是 呼韩邪单于 在夏天游憩的地方,一面矮墙似的绣花毡幕。毡幕是为单于巡行的,围成一块露天的行殿。”参见“ 毡帐 ”。
词语解释:毡帐  拼音:zhān zhàng
亦作“氊帐”。
(1).毡制的帐篷。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为居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昔在 江 南,不信有千人毡帐。”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花烛》:“氊帐起自 北朝 穹庐之制,请皆不设,惟於堂室中置帐,以紫綾幔为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夜月听悲笳。” 清 纳兰性德 《唆龙与经岩叔夜话》诗:“谁持《花间集》,一灯氊帐里。”
(2).毡制帷幔。 唐 白居易 《别毡帐火炉》诗:“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
词语解释:一幕  拼音:yī mù
(1).一个帐篷或帷幕。《周礼·地官·司市》:“国君过市,则刑人赦。夫人过市,罚一幕。” 元 刘因 《登城楼》诗:“物外此天才一幕,人间何事不秋毫。”
(2).戏剧的一个较完整的段落。亦借指一段情景或生活经历的一个片断。 俞天白 《危栏》:“我们要演一演人类生活中重复得最多的一幕结婚。”
词语解释:白幕  拼音:bái mù
(1).孝幔。 唐 白居易 《哭微之》诗之一:“八月凉风吹白幕,寝门廊下哭 微之 。”
(2).草名。天雄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天雄》
(3).草名。白薇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薇》
(4).草名。白英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白英》。参见“ 白英 ”。
词语解释:白英  拼音:bái yīng
(1).白色花瓣。 唐 鲍溶 《云溪竹园翁》诗:“苍松含古貌,秋桂儼白英。”
(2).多年生蔓性草本。茎、叶密生白色长柔毛。叶互生,上部叶多作戟状,有的三至五裂。夏秋开白色小花,成聚伞花序,浆果球形,熟时红色。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通称白毛藤。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白英》
词语解释:玄幕  拼音:xuán mù
亦作“ 玄幙 ”。 黑色的帐幕。《文选·潘岳〈关中诗〉》:“素甲日耀,玄幕云起。” 刘良 注:“玄幕,军幕也。”《文选·潘岳〈闲居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幙緑徽。”
词语解释:游幕  拼音:yóu mù
旧称离乡作幕宾、幕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出师旗折》:“大帅之旗适为风所折,识者骇之,而一时游幕之宾反傅会为吉讖。”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苏州 谢沧湄 老于游幕,为 淮 关榷使 年希尧 之上客。”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他是 浙江 人,游幕到 广州 ;他的生平,我们不甚知道。”
旧指出外作幕僚。 清 姚鼐 《袁随园君墓志铭》:“祖讳 錡 ,考讳 滨 ,叔父 鸿 ,皆以贫游幕四方。”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 靖江 汪静轩 ,随父游幕 洛阳 。” 清 林则徐 《覆议陈文翥条陈吏治积习摺》:“缘从前游幕人少,间有高抬声价,傍势居奇。”
词语解释:谢幕  拼音:xiè mù
(1).演出闭幕后,观众鼓掌,演员站在台前向观众敬礼,答谢他们的盛意。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晚会演完谢幕时,所有的演员都站到台前,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鲜明漂亮,好看极了。”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三章:“在大家深深的感动中, 徐芳 谢幕数次。”
(2).泛指答谢观众的敬意。 柯岩 《奇异的书简·〈船长·汉堡港的变奏〉》:“而引起如此轰动的‘汉川号’船长 贝汉廷 不但没有频频谢幕,反而连面也没露,而是满头大汗地躲在船舱里和政委、大副们一起商量怎样婉谢一定要上船拍照的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
词语解释:莲华幕  拼音:lián huá mù
见“ 莲花幕 ”。
词语解释:莲花幕  拼音:lián huā mù
亦作“ 莲华幕 ”。 犹莲幕。 唐 罗隐 《冬暮城西晚眺》诗:“谬忝莲华幕,虚霑柏署官。”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余生 万历 末年……入 范大司马 莲花幕中。”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幕议》:“莲花幕下寄閒身。”参见“ 莲幕 ”。
词语解释:莲幕  拼音:lián mù
《南史·庾杲之传》:“﹝ 王俭 ﹞用 杲之 为卫将军长史。 安陆侯 萧缅 与 俭 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 俭 府为莲花池,故 缅 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 宋 陆游 《送范西叔赴召》诗:“衰病强陪莲幕客,凄凉又送 石渠 郎。”
词语解释:飞幕  拼音:fēi mù
指随时可撤的帐幕。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鷰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词语解释:障幕  拼音:zhàng mù
帷幕。《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杨国忠 与 虢国夫人 居第相邻,昼夜往来,无復期度,或并轡走马入朝,不施障幕,道路为之掩目。” 胡三省 注:“妇人出必有障幕以自蔽。”
词语解释:茵幕  拼音:yīn mù
帐帷。《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侍人 郭景銖 灭烛扶 武皇 ,以茵幕裹之,匿於牀下,以水洒面。”
词语解释:除幕  拼音:chú mù
揭幕。 李大钊 《“五一节”MayDay杂感》:“因为那日正是 马克思 (KarlMarx)的纪念碑除幕的日子。”
词语解释:萤幕  拼音:yíng mù
即“荧光屏”
词语解释:蒙幕  拼音:méng mù
覆盖。《方言》第十二“殹,幕也” 晋 郭璞 注:“谓蒙幕也。” 钱绎 笺疏:“幕,覆也……蒙,覆也。是蒙幕犹言覆蔽也。”
词语解释:藉幕  拼音:jiè mù
亦作“ 藉莫 ”。 古时城防中用以遮挡箭、石等的布幔。《墨子·备梯》:“环中藉幕,毋广其处。”《墨子·备城门》:“藉莫,长八尺,广七尺。” 孙诒让 间诂:“ 毕 云:‘幕同。’案《通典·兵守拒法》云:‘布幔,复布为之,以弱竿县掛於女墙八尺,折抛瓦之势,则矢石不復及墙。’”
词语解释:落幕  拼音:luò mù
落下帷幕,結束。例如:打假落幕,成绩裴然。
词语解释:脑幕  拼音:nǎo mù
犹脑筋。指脑中所呈现者。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三十:“就像已经旧了的影片一样,时而在我的脑幕中浮动着。”
共12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