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翰去声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首字词组
幔亭幔屋幔帷幔幕,幔帷,幔城幔帐   
幔城幔省幔室幔子幔幕   

词语解释:幔亭  拼音:màn tíng
(1).用帐幕围成的亭子。《云笈七籤》卷九六:“ 武夷君 ,地官也,相传每於八月十五日大会村人於 武夷山 上,置幔亭,化虹桥通山下。”
(2).指 福建 武夷山 。因山上有 幔亭峰 胜境,故称。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地理》:“ 武夷山 一名 幔亭 。”
词语解释:幔城  拼音:màn chéng
张帷幔围绕如城,故称“幔城”。 南朝 梁 庾肩吾 《应令》诗:“别筵开帐殿,离舟卷幔城。” 唐 顾况 《杂曲歌辞·乐府》:“细草承雕輦,繁花入幔城。”《宋史·王吉甫传》:“南郊起幔城,役卒急於毕事。”
词语解释:幔屋  拼音:màn wū
帐篷。《通典·礼四六》引 晋 贺循 《葬礼》:“至墓之位,男子西向,妇人东向,先施幔屋於埏道北,南向,柩车既至,当坐而住。”《宋书·沉庆之传》:“营内多幔屋及草菴。”
词语解释:幔省  拼音:màn shěng
用帐幔张盖的临时官署。《宋书·礼志一》:“ 元嘉 二十五年闰二月,大蒐於 宣武场 ,主司奉詔列奉申摄,克日校猎,百官备办。设行宫殿便坐武帐於 幕府山 南冈。设王公百官便坐幔省如常仪。”《南齐书·礼志上》:“合朔之日,散官备防,非预斋之限者,於 止车门 外别立幔省,若日色有异,则列於省前。”
词语解释:幔帷  拼音:màn wéi
帷幕。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张罗綺之幔帷兮,垂 楚 组之连纲。”
词语解释:幔室  拼音:màn shì
用帷幕围成的房间。《宋史·礼志四》:“旧礼,明堂五帝位皆为幔室。今旁帷上幕,宜用青繒朱里;四户八牖,赤缀户,白缀牖,宜饰以朱白繒。”
词语解释:幔幕,幔帷,幔城
张帷幔围绕如城,故称“幔城”
词语解释:幔子  拼音:màn zǐ
帘子。《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关了门,下幔子,添些油在晏灯里。”《红楼梦》第四二回:“一时婆子回:‘大夫来了。’老嬷嬷请 贾母 进幔子去坐, 贾母 道:‘……不用放幔子,就这样瞧罢。’”
词语解释:幔帐  拼音:màn zhàng
帷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供桌里面,掛了一堂绣金杏黄幔帐…… 杏农 轻轻的掀起幔帐,招手叫我进去。” 老舍 《微神》:“一大间,用幔帐截成一大一小的两间。幔帐也是牙白的,上面绣着些小蝴蝶。”
词语解释:幔幕  拼音:màn mù
亦作“ 幔幙 ”。 帷幕。《墨子·非攻下》:“幔幕帷盖,三军之用。” 唐 颜真卿 《崔孝公宅陋室铭记》:“﹝ 崔 ﹞薨于位,春秋六十有七。 玄宗 震悼,赠礼部尚书。葬日,量借手力、幔幙。”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堂上铺陈掛幔幙,罗列盃盘置椅卓。” 曹禺 《日出》第一幕:“幕开时,室内只有沙发旁的阅读灯射出一圈光明。窗前的黄幔幕垂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