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8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带月带将带钩带兵带劲带叙法带速带胁
带花带甲带鱼带头带挈带和带过曲带菌者
带围带湖带鞓带好儿带孝带口带路人带肚子
带眼带行带佩带班带局带刀卧带音带菌
带酒带减围带职带领带岁带仗左右带衽带月披星
带索带子带路带刺带头学科带减腰围带量带罪立功
带砺带犊带銙带同带彩带下医带金佩紫带脉
带郭带罗带住带动带持带傍带答不理带管
带累带剑带丝禽带厉带徒弟带冕带操带挡
带宽带胯带下带刺儿带引带便带牛佩犊带携

词语解释:带月  拼音:dài yuè
谓披戴月色。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唐 刘长卿 《送张十八归桐庐》诗:“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明 杨慎 《伯劳吟》:“村妇侵星提瓮汲,山农带月架犂耕。”
词语解释:带花  拼音:dài huā
谓负伤出血。 叶紫 《流亡》三:“我的手便是在那个时候带花的。” 陈毅 《记淮海前线见闻》诗:“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
词语解释:带围  拼音:dài wéi
腰带绕身一周的长度。旧时以带围的宽紧观察身体的瘦损与壮健。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芒慈母》:“前妻中子犯 魏王 令,当死,慈母忧戚悲哀,带围减尺。” 宋 范成大 《秦楼月》词:“香罗薄,带围宽尽无人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憔悴 潘郎 鬢有丝, 杜韦娘 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词语解释:带眼  拼音:dài yǎn
(1).腰带上的孔眼。放宽或收紧腰带时用。 宋 王安石 《寄余温卿》诗:“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 宋 陆游 《新凉书怀》诗:“乌帽围宽带眼移,闭门惯忍日长饥。”
(2).顺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着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词语解释:带酒  拼音:dài jiǔ
犹醉酒。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 子瞻 学士带酒也。夜深令人一壁厢好生看学士。”《三国志平话》卷上:“却説 张飞 ,每日带酒不醒,不理正事。”
词语解释:带索  拼音:dài suǒ
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太山 ,见 荣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或乏担石储,或穿带索衣。”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试将茹荼带索,以毕餘生。”
词语解释:带砺  拼音:dài lì
见“ 带厉 ”。
词语解释:带厉  拼音:dài lì
亦作“ 带礪 ”。 衣带和砥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 泰山 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 河 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絶耳。”后因以“带厉”为受皇家恩宠,与国同休之典。《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 汉祖 勃兴,爰革斯弊,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锡之山川,誓以带礪。” 宋 刘过 《西江月·贺词》词:“今日楼臺鼎鼐,明年带礪 山 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同日四方来贺。” 明 屠隆 《昙花记·郊游点化》:“锡土列王侯,带礪 山 河 圣恩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孔王祠》:“盟无惭带礪,军竟化沙虫。”
词语解释:带郭  拼音:dài guō
绕城外郭;近城郭。《史记·货殖列传》:“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 前蜀 韦庄 《齐安郡》诗:“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词语解释:带累  拼音:dài lèi
连累。 唐 姚合 《寄王玄伯》诗:“夜归晓出满衣尘,转觉才名带累身。”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一折:“ 延岑 云:‘哥哥,小人身做身当,岂敢带累你也。’”《红楼梦》第五八回:“我们撵他不出去,説他又不信,如今带累我们受气!”
词语解释:带宽  拼音:dài kuān
波长、频率或能量带的范围;特指以每秒周数表示频带的上、下边界频率之差。例如:具有6兆周带宽的电视信道。
词语解释:带将
带,领
词语解释:带甲  拼音:dài jiǎ
(1).披甲的将士。《国语·越语上》:“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唐 杜甫 《送远》诗:“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明 何景明 《大梁行》:“带甲连营杀气寒,君王推轂将登坛。”
(2).谓身着甲冑。《北史·齐纪下·后主》:“ 斛律孝卿 居中受委,带甲以处分。”《新唐书·张巡传》:“士带甲食,裹疮鬭。”
词语解释:带湖  拼音:dài hú
湖名。在今 江西省 上饶市 城外。为 宋 代文学家 辛弃疾 长期落职闲居之所。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 带湖 吾甚爱,千丈翠奩开。”
词语解释:带行  拼音:dài xíng
(1).犹言带官兼职。《宋史·理宗纪五》:“ 湖南 诸将 温和 转左武大夫、带行遥郡刺史, 李虎 官三转、带行閤门宣赞, 鄮进 带行 復州 团练使。”
(2).方言。犹带累。 李劼人 《大波》第四部第一章:“就那一般讲究赌品的人,也气鼓鼓地叫吼道:‘输不起,就莫来!手气瘟的人,别带行了我们!’”原注:“带行,理应念作‘带胁’,即连累之意。这句方言,至今尚流行于大部分 四川 地方。”
词语解释:带减围  拼音:dài jiǎn wéi
见“ 带减腰围 ”。
词语解释:带减腰围  拼音:dài jiǎn yāo wéi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亦省作“ 带减围 ”。 唐 杜甫 《伤秋》诗:“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词语解释:带子  拼音:dài zi
(1).指腰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是日,上早膳毕,出郊,从驾臣僚及应奉官并戎服擫带子著靴。”
(2).泛指绑扎用的条状物。《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你把那带子解开,衣裳一件一件的掩上,繫上带子,套上你那件马褂儿大约也就不至于赤身露体了罢?”
词语解释:带犊  拼音:dài dú
见“ 带头 ”。
词语解释:带头  拼音:dài tóu
(1).旧指寡妇改嫁时随带的子女、财物。方言亦谓婚前已怀孕生下的子女。《金瓶梅词话》第六四回:“俺 六娘 嫁俺爹,瞒不过老人家是知道,该带了多少带头来,别人不知道我知道,把银子休説,只光金珠、玩好、玉带、绦环、狄髻、值钱寳石,还不知有多少。” 清 蒋士铨 《香祖楼·蚓配》:“小子半世飘流,未成家室,昨日説了一箇 松江 寡妇 邱氏 ,却有一箇带头女儿。虽然目下多了一口喫饭,毕竟日后卖他几两银子,算来不会折本。” 阮章竞 《漳河水·三个姑娘》诗:“水流赶杖没根梢,带犊孩儿路边草,进门爬墙头!”
(2).谓首先行动起来带动别人。如:你带头唱支歌吧;共产党员要起带头作用。
词语解释:带罗  拼音:dài luó
系腰的罗带。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玉簫声远忆驂鸞,几悲欢,带罗宽。”
词语解释:带剑  拼音:dài jiàn
(1).佩剑。《韩非子·入奸》:“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史记·秦本纪》:“ 简公 六年,令吏初带剑。”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读书復骑射,带剑游 淮阴 。”
(2).佩带的剑。《东观汉记·虞延传》:“赐 延 钱及带剑佩刀。”
(3).投壶的一种招数。把箭投插入壶耳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投壶之礼,近世愈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今则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之名。” 王利器 集解引 司马光 《投壶格》:“倚竿,箭斜倚壶口中,带剑,贯耳不至地者。”
词语解释:带胯  拼音:dài kuà
亦作“ 带銙 ”。 佩带上衔蹀躞之环,用以挂弓矢刀剑。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诗之四:“通犀排带胯,瑞鶻勘袍花。”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礪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鞦根,即今之带銙也。” 宋 杜绾 《云林石谱·墨玉石》:“ 西蜀 诸山多产墨玉,在深土中,其质如石,色深黑,体甚轻輭,土人鐫治为带胯或器物,极光润。”参见“ 带钩 ”。
词语解释:带钩
束腰革带上的钩。一端曲首,背有圆钮。或作动物形,或铸有花纹,不一。多用铜制,亦有用铁或玉等制作者。《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 ﹞射中 小白 带钩。” 清 桂馥 《札朴·览古》:“余见古铜带钩数十枚,皆作螳螂形。”
词语解释:带钩
束腰革带上的钩。一端曲首,背有圆钮。或作动物形,或铸有花纹,不一。多用铜制,亦有用铁或玉等制作者。《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 ﹞射中 小白 带钩。” 清 桂馥 《札朴·览古》:“余见古铜带钩数十枚,皆作螳螂形。”
词语解释:带鱼  拼音:dài yú
(1).佩带金银饰的鱼形袋,以示官爵和荣誉。《旧唐书·则天皇后纪》:“﹝ 垂拱 二年﹞初令都督、刺史并準京官带鱼。”参见“ 鱼袋 ”。
(2).海产鱼的一种。状如带,银白色,无鳞,北方称“刀鱼”。是 黄海 和 东海 出产的主要鱼类之一。
词语解释:鱼袋  拼音:yú dài
唐 代官吏所佩盛放鱼符的袋。 宋 以后,无鱼符,仍佩鱼袋。《旧唐书·舆服志》:“ 咸亨 三年五月,五品以上赐新鱼袋,并饰以银…… 垂拱 二年正月,诸州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袋。”《宋史·舆服志五》:“鱼袋。其制自 唐 始,盖以为符契也…… 宋 因之,其制以金银饰为鱼形,公服则繫於带而垂於后,以明贵贱,非復如 唐 之符契也。”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七:“主持朝论垂鱼袋,料理军书下虎符。”参见“ 鱼符 ”。
词语解释:鱼符  拼音:yú fú
隋 唐 时朝廷颁发的符信,雕木或铸铜为鱼形,刻书其上,剖而分执之,以备符合为凭信,谓之“鱼符”,亦名鱼契。 隋 开皇 九年,始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一。 唐 用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官长;又有随身鱼符,以金、银、铜为之,分别给亲王及五品以上官员,所以明贵贱,应征召。《隋书·高祖纪下》:“﹝ 开皇 九年闰月﹞丁丑,颁木鱼符於总管、刺史,雌一雄一。” 唐 陆龟蒙 《送董少卿游茅山》诗:“将随羽节朝珠闕,曾佩鱼符管 赤城 。” 宋 司马光 《论夜开宫门状》:“若以式律言之,夜开宫殿门及城门者,皆须有墨勑鱼符。” 明 张煌言 《即事柬定西侯》诗之一:“纵有鱼符专亦得,只今岂少 信陵君 。”
词语解释:带鞓  拼音:dài tīng
束腰的皮带。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四折:“把这廝带鞓可搭的揝定,先摔你个满天星。”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我将这带鞓来搀,我把这唐巾按,舞蹁蹮两袖风翻。”
词语解释:带佩  拼音:dài pèi
(1).腰带上的佩饰。《后汉书·礼仪志上》:“最后亲陵,遣计吏,赐之带佩。”亦作“ 带珮 ”。 汉 徐干 《中论·修本》:“上悬乎冠緌,下繫乎带珮。”
(2).比喻众溪流入一川,如诸佩饰系于一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 兰渠川 水出自 北山 ,带佩众溪,南流注于 渭 。”
词语解释:带职  拼音:dài zhí
本职外兼领他职。《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今臺府局吏、直卫武官及僕隶婢儿取母之姓者,本臧获之徒,无乡邑品第,皆得命议,用为郡守县令,并带职在内,委事於小吏手中。”《宋史·王素传》:“转工部尚书,仍故职致仕。故事:虽三公致仕,亦不带职,朝廷方新法制, 素 首以端明学士就第。”
词语解释:带路  拼音:dài lù
前导引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我就叫他带路先走。”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四幕:“红军兄弟们!咱彝人给你们摆站,带路。”《工人歌谣选·万众一心向着党》:“红旗带路不会错,胜利旗帜处处扬。”
词语解释:带銙  拼音:dài kuǎ
见“ 带胯 ”。
词语解释:带胯  拼音:dài kuà
亦作“ 带銙 ”。 佩带上衔蹀躞之环,用以挂弓矢刀剑。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诗之四:“通犀排带胯,瑞鶻勘袍花。”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礪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鞦根,即今之带銙也。” 宋 杜绾 《云林石谱·墨玉石》:“ 西蜀 诸山多产墨玉,在深土中,其质如石,色深黑,体甚轻輭,土人鐫治为带胯或器物,极光润。”参见“ 带钩 ”。
词语解释:带住  拼音:dài zhù
(1).拽住,拿住。《水浒传》第二一回:“众人向前,一个带住婆子,三四个拿住 唐牛儿 ,把他横拖倒拽,直推进 鄆城县 里来。”《水浒传》第三五回:“ 花荣 便道:‘前面必有强人。’把枪带住,取弓箭来整顿得端正,再插放飞鱼袋内。”
(2).停住。 鲁迅 《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 李四光 教授开场白, 徐志摩 ‘诗哲’接后段,一唱一和,说道:‘带住!让我们对着混斗的双方猛喝一声,带住!’”
词语解释:带丝禽  拼音:dài sī qín
指白鹭。 唐 张乔 《鹭丝障子》诗:“剪得机中如雪素,画为江上带丝禽。”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鸟兽草木·鸥鹭》:“带丝禽,白鷺也。”
词语解释:带下  拼音:dài xià
(1).古代称妇科疾病。中医学以为带脉环绕人体腰部一周,犹如腰带。凡带脉以下,名曰“带下”,故妇科病统称之为“带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妇人之病……此皆带下,非鬼神。” 尤在泾 纂注:“带下者,带脉之下,古人列经脉为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也。”
(2).特指妇女阴道中流出黏腻液体的病症。因颜色不同,而有白带、赤带、赤白带、黄带、青带、黑带、五色带之别。多由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炎或盆腔炎引起。
词语解释:带兵  拼音:dài bīng
率领军事队伍
词语解释:带头  拼音:dài tóu
(1).旧指寡妇改嫁时随带的子女、财物。方言亦谓婚前已怀孕生下的子女。《金瓶梅词话》第六四回:“俺 六娘 嫁俺爹,瞒不过老人家是知道,该带了多少带头来,别人不知道我知道,把银子休説,只光金珠、玩好、玉带、绦环、狄髻、值钱寳石,还不知有多少。” 清 蒋士铨 《香祖楼·蚓配》:“小子半世飘流,未成家室,昨日説了一箇 松江 寡妇 邱氏 ,却有一箇带头女儿。虽然目下多了一口喫饭,毕竟日后卖他几两银子,算来不会折本。” 阮章竞 《漳河水·三个姑娘》诗:“水流赶杖没根梢,带犊孩儿路边草,进门爬墙头!”
(2).谓首先行动起来带动别人。如:你带头唱支歌吧;共产党员要起带头作用。
词语解释:带好儿  拼音:dài hǎo ér
替别人问好。例如:回去时,替我向你爸带个好儿。
词语解释:带班  拼音:dài bān
带领一班人进行工作。例如:他老人家还带班工作呢。
词语解释:带领  拼音:dài lǐng
(1).率领。《水浒传》第五四回:“只见庄客来报説,有本州知府带领三五十部汉到庄。”《红楼梦》第二九回:“早有 张法官 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
(2).谓带路。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我的住址,可问代我收信之书店,他会带领的。”
词语解释:带刺  拼音:dài cì
谓含有讥刺意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这原是一句普通话,也不足为奇的,但从他全篇带刺的文字推想起来,或者也是为我所不能懂的俏皮话。”
词语解释:带同  拼音:dài tóng
犹带领。《水浒传》第十九回:“且説 晁盖 、 公孙胜 ,自从把火烧了庄院,带同十数个庄客,来到 石碣村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次日,老爷、太太起来便赶早吃了饭,带同儿子媳妇先到他老太爷老太太坟上行礼。”
词语解释:带动  拼音:dài dòng
(1).通过动力使有关部分相应地动起来。
(2).引导使之前进。
词语解释:带厉  拼音:dài lì
亦作“ 带礪 ”。 衣带和砥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 泰山 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 河 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絶耳。”后因以“带厉”为受皇家恩宠,与国同休之典。《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 汉祖 勃兴,爰革斯弊,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锡之山川,誓以带礪。” 宋 刘过 《西江月·贺词》词:“今日楼臺鼎鼐,明年带礪 山 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同日四方来贺。” 明 屠隆 《昙花记·郊游点化》:“锡土列王侯,带礪 山 河 圣恩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孔王祠》:“盟无惭带礪,军竟化沙虫。”
词语解释:带刺儿  拼音:dài cì ér
指话语中有讥讽的味道。例如:说话带刺儿。
词语解释:带劲  拼音:dài jìn
(1).谓起劲,有精神。 逯斐 《夜航》:“孩子们今天特别带劲,把玻璃窗擦得很干净。”
(2).谓能引起兴致。如:打乒乓不带劲,还是打篮球吧。
词语解释:带挈  拼音:dài qiè
(1).带领。《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若得哥哥带挈奴家同走一程,可知是好?”《水浒传》第三七回:“大哥去做买卖,只是不曾带挈兄弟。”
(2).引申为提携;照顾。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带挈带挈我 翠鸞 孙儿做个夫人县君也。” 清 李渔 《风筝误·闺哄》:“你明日做了夫人皇后,带挈我些就是了。” 欧阳山 《苦斗》四八:“只要你少上这里来胡串,叫我们少挨两顿骂,那就是你的带挈了!”
词语解释:带孝  拼音:dài xiào
死者家属和亲戚按照礼俗在一定时期内穿着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辫子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
词语解释:带局  拼音:dài jú
旧时谓叫妓女陪饮。《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文七爷 説:‘你不带局,太冷清了。’”《冷眼观》第二回:“一时伺候的人已将酒席排齐, 云卿 便闹了要我带局。”
词语解释:带岁  拼音:dài suì
旧时除夕,按照小孩的年岁系钱、芝麻壳于衣带,称为“带岁”。《海丰县志》:“除夕,门前燎火,爆竹呼噪,俗曰叫明;以芝麻干置牀榻及地,俗曰躧岁;小儿按岁繫钱、芝麻殻於衣带,曰带岁。”
词语解释:带头学科  拼音:dài tóu xué kē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学科。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它走在其他科学部门的前面;二是它使其他科学部门的发展受到自己的规模和水准的影响,并向其他科学部门传递它所制定的各种概念、理论和方法。
词语解释:带彩  拼音:dài cǎi
犹带花。《红军歌谣·慰劳红军歌》:“捉了长官有几个?士兵哗变有多少?同志带彩么?”
词语解释:带持  拼音:dài chí
携带,握持。《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成帝 鸿嘉 、 永始 之间,好为微行出游,选从期门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餘,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幘,带持刀剑。”《汉书·循吏传·龚遂》:“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词语解释:带徒弟  拼音:dài tú dì
在工作中传授知识、技能等给徒弟。例如:八级老师傅带了三个徒弟。
词语解释:带引  拼音:dài yǐn
在前带头使后面的人跟随着;引导。例如:猎人在前面带引着我穿过森林。
词语解释:带叙法  拼音:dài xù fǎ
史传的一种方法。即其人不必立传,而在他人传内顺便略叙。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宋齐书带叙法》:“《宋书》有带叙法,其人不必立传,而其事有附见于某人传内者,即于某人传内叙其履歷以毕之,而下文仍叙某人之事……盖人各一传,则不胜传;而不为立传,则其人又有事可传,有此带叙法,则既省多立传,又不没其人,此诚作史良法。”
词语解释:带和  拼音:dài hé
混杂。《元典章·户部八·盐课》:“煎晒盐货须要洁浄,不致带和砂土纳官。”
词语解释:带口  拼音:dài kǒu
犹顺口。《红楼梦》第四八回:“若有提起因由儿的,你只带口説我带了你进来做伴儿就完了。”
词语解释:带刀卧  拼音:dài dāo wò
佛教语。谓右胁卧。《禅林象器笺·带刀卧》:“僧传带刀卧,即《传灯》‘右胁吉祥睡也’。盖带刀者於左脇,故不得左脇而卧,因名右脇卧为带刀卧也。”
词语解释:带仗左右  拼音:dài zhàng zuǒ yòu
携带兵器的侍从人员。《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 子响 少好武,在 西豫 时,自选带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胆干。”
词语解释:带减腰围  拼音:dài jiǎn yāo wéi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亦省作“ 带减围 ”。 唐 杜甫 《伤秋》诗:“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词语解释:带下医  拼音:dài xià yī
指妇科病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名闻天下。过 邯郸 ,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 雒阳 ,闻 周 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 咸阳 ,闻 秦 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参见“ 带下 ”。
词语解释:带下  拼音:dài xià
(1).古代称妇科疾病。中医学以为带脉环绕人体腰部一周,犹如腰带。凡带脉以下,名曰“带下”,故妇科病统称之为“带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妇人之病……此皆带下,非鬼神。” 尤在泾 纂注:“带下者,带脉之下,古人列经脉为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也。”
(2).特指妇女阴道中流出黏腻液体的病症。因颜色不同,而有白带、赤带、赤白带、黄带、青带、黑带、五色带之别。多由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炎或盆腔炎引起。
词语解释:带傍  拼音:dài bàng
依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城缘山为墉,周十二里一百一十步,东西北三面,皆带傍深谷,南临大江。”
词语解释:带冕  拼音:dài miǎn
大带和冠冕。借指高官尊位。《汉书·叙传上》:“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冕之服。” 颜师古 注:“带,大带也;冕,冠也。”
词语解释:带便  拼音:dài biàn
顺便。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下官带便经过,虽无地方之责,也要把民情土俗细问一番。” 鲁迅 《彷徨·孤独者》:“是上城来看你,带便玩玩的罢?”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 良材 也上岸去舒散筋骨,带便想打听自家村里的情形。”
词语解释:带速  拼音:dài sù
磁带通过磁带录音机录音头的运动速度,标准速度有2.38125,4.7625,9.525,19.05,38.1和76.2厘米/秒六种;在给定条件下,采用较快的带速能改善高频响应
词语解释:带过曲  拼音:dài guò qǔ
散曲小令的一种体式。小令本以一支为限,也有组织音律相衔接的两三支曲为一曲的,称为“带过曲”。初仅北曲小令中有之,后南曲也有仿效。有北带北、南带南、南北兼带各曲。
词语解释:带路人  拼音:dài lù rén
引路的人,比喻在各项事业中引导大家前进的人
词语解释:带音  拼音:dài yīn
发音时声带振动称为带音,不振动称为不带音。普通话语音中,元音都是带音的。辅音中带音的是浊音,如l、m、n、ng、r等。不带音的是清音,如p、f等。
词语解释:带衽  拼音:dài rèn
1.腰带和衣衽。喻近处。
词语解释:带量  拼音:dài liàng
犹照料。《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平儿 欲接了家中一个姑娘来,一则给 巧姐 作伴,二则可以带量他。”
词语解释:带金佩紫  拼音:dài jīn pèi zǐ
古时三公等皆佩带金印紫绶。后用以指居高官显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
词语解释:带答不理  拼音:dài dá bù lǐ
见“待搭不理”
词语解释:待搭不理  拼音:dài dā bù lǐ
犹言待理不理。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三章:“ 王春 待搭不理的说了声‘六连’。”
词语解释:带操  拼音:dài cāo
女运动员以有柄的带子来表演的一项艺术体操项目。有摆动、绕环等基本动作
词语解释:带牛佩犊  拼音:dài niú pèi dú
西汉 时 渤海郡 农民因饥荒而骚乱。 宣帝 命 龚遂 为太守,往治其事。 遂 不用暴力,唯劝导说服。见有带刀持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后世因以为农民被迫弃农暴乱之典。
词语解释:带胁  拼音:dài xié
(1).谓如带之环绕四周,形成威胁。《汉书·严安传》:“今外郡之地或几千里,列城数十,形束壤制,带胁诸侯,非宗室之利也。” 颜师古 注:“带者,言诸侯之於郡守,譬若佩带,谓轻小也;胁,谓其威力足以胁之也。一曰带在胁旁,附著之义也。”
(2).方言。带累;连累。 李劼人 《大波》第四部第一章“输不起,就莫来!手气瘟的,别带行了我们”原注:“带行,理应念作‘带胁’,即连累之意。这句方言,至今尚流行于大部分 四川 地方。”
词语解释:带菌者  拼音:dài jūn zhě
病原体携带者类型之一。指人体内因受细菌感染而带有某种致病的细菌。并无临床症状,亦无任何不适,但能将病原体通过大便等排出体外,再传染给周围人群。应调离饮食、供水、儿童服务等行业,以防引起传染的可能。
词语解释:带肚子  拼音:dài dǔ zi
(1).谓怀孕。
(2). 清 末有的地方官在上任前向内定的幕友或差役借钱,到任后即付以重要的权益。这些人具有特殊的势力,俗称“带肚子”。《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他又弄到一个带肚子的师爷,一个带肚子的二爷,每人三千,説明到任之后,一个管帐房,一个做稿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种风气,就同官场一般,越是背得债多的,越是红人,那此带挡的,就如官场的带肚子师爷一般。”
词语解释:带菌  拼音:dài jūn
指携带病菌
词语解释:带月披星  拼音:dài yuè pī xīng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带月披星,忍寒受冷,离乡井。”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赴任》:“带月披星,车尘马足不暂停。”《西游记》第二十回:“且説他三众,在路餐风宿水,带月披星,早又至夏景炎天。”
词语解释:带罪立功  拼音:dài zuì lì gōng
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正要议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报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带罪立功。”
词语解释:带脉  拼音:dài mài
中医学名词。为奇经八脉之一。中医学认为,人体诸经络皆上下周流,唯带脉环身一周,横束如带,有总束诸脉的作用。《素问·痿论》:“皆属於带脉而络於督脉。” 王冰 注:“带脉者,起於季脇,回身一周,而络於督脉也。”《医宗金鉴·带脉穴歌》:“带起少阳带脉穴,绕行五枢维道间京门之下,居髎上,周迴季脇,束带然。”
词语解释:带管  拼音:dài guǎn
兼管。《红楼梦》第五一回:“我们四个人原是轮流着带管上夜的。”
词语解释:带挡  拼音:dài dǎng
犹搭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龟奴等辈借了债给他,就跟着伺候他,其名叫做‘带挡’。” 茅盾 《子夜》八:“那几位,都是‘带挡相帮’,我不能不拖着走。”
词语解释:带携  拼音:dài xié
亦作“ 带擕 ”。带领;提挈。 元 无名氏 《符金锭》第一折:“姐姐,你不肯出来带携我耍一会,只在房里坐,好不闷也。”《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若不是大姐姐带擕你,俺们今日与你磕头?”
共8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