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女巫 拼音:nǚ wū
(1).古代以歌舞迎神、掌占卜祈祷的女官。《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弔,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烖,歌哭而请。”
(2).指以装神弄鬼,搞迷信活动为职业的女人。 唐 李贺 《神弦》诗:“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鼕鼕。” 唐 白行简 《三梦记》:“ 竇 梦至 华岳祠 ,见一女巫,黑而长,青裙素襦,迎路拜揖,请为之祝神。” 清 李渔 《奈何天·逼嫁》:“我只道你做媒人,联姻眷,又谁知是女巫惯把魑魅遣。”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九:“这个寡妇不只做着女巫,并且还招揽一些人来赌钱。”词语解释:大巫 拼音:dà wū
(1).指为首的或法术高明的巫师。《史记·滑稽列传》:“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单衣,立大巫后。” 宋 陆游 《龙湫歌》:“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2).比喻自己所敬服的人。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参见“ 小巫见大巫 ”。词语解释:小巫 拼音:xiǎo wū
(1).谓巫师中法术低下者。《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江氏家传》:“营都建邑,皆有明制,著在经典,而无禁忌犯害之文,唯末俗小巫乃有此言。”
(2).喻学业技艺低下者。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顾宝先》:“全法 陆 家,事事宗 禀 。方之 袁蒨 ,可谓小巫。” 宋 黄人杰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纷纷我辈小巫耳,健读数过徒噫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大高手!愿献薄技,勿笑小巫也。”参见“ 小巫见大巫 ”。
(3).年轻的女巫。 宋 杨济 《云安龙脊滩》诗:“大巫鷄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 宋 陆游 《龙湫歌》:“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簫小巫舞。”词语解释:荆巫 拼音:jīng wū
(1). 荆楚 的巫祝。《史记·封禅书》:“ 荆 巫,祠 堂下 、 巫先 、 司命 、 施糜 之属。” 唐 刘禹锡 《阳山庙观赛神》:“ 荆 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启醉颜。”
(2). 荆山 与 巫山 。 晋 张载 《登成都白菟楼》诗:“西瞻 岷山 岭,嵯峨以 荆 巫 。” 唐 许浑 《酬绵州于中丞使君见寄》诗:“ 荆 巫 夜隔 巴 西月, 鄢 郢 春连 汉 上花。”词语解释:楚巫 拼音:chǔ wū
古代 楚 地的巫觋。善以歌舞迎神。 宋 欧阳修 《黄牛峡祠》诗:“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 宋 梅尧臣 《泊昭亭山下》诗:“滩愁 江 舸涩,祠信 楚 巫灵。”词语解释:焚巫 拼音:fén wū
鲁僖公 为求雨解旱,要烧死巫尪。被劝止。《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 臧文仲 曰:‘非旱备也。’” 杜预 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后以“焚巫”作求雨的典故。 唐 杜甫 《七月三日》诗:“前圣慎焚巫, 武王 亲救暍。”词语解释:黔巫 拼音:qián wū
指 四川 巫山 及古 黔中 一带。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鲸吞近溟涨,猿闹接 黔 巫 。”词语解释:越巫 拼音:yuè wū
越 地旧俗好巫术,“越巫”遂为巫者的代称。 汉 张衡 《西京赋》:“ 柏梁 既灾, 越 巫陈方。” 唐 李商隐 《异俗》诗之二:“户尽悬 秦 网,家多事 越 巫。” 清 吴伟业 《即事》诗:“击鼓迎神太乙坛, 越 巫吐火舞珊珊。”词语解释:神巫 拼音:shén wū
巫师。《逸周书·酆保》:“神巫灵宠以惑之。”《庄子·应帝王》:“ 郑 有神巫曰 季咸 ,知人之生死存亡,祸福寿夭。”《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是时,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变幻无所不为。” 元 欧阳玄 《壶清》诗:“貌示神巫机闔闢,醉邀市掾酒芳馨。”词语解释:灵巫 拼音:líng wū
即巫。《墨子·迎敌祠》:“徙外宅诸名大祠,灵巫或祷焉。” 汉 陆贾 《新语·资质》:“退而不用,乃使灵巫求福请命。”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一》:“ 屈原 作品中常有灵巫在演着重要的节目。”词语解释:医巫 拼音:yī wū
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汉书·晁错传》:“为置医巫,以救疾病。”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我岂医巫厌胜者?汝自欲捧心傚 西子 耳。”词语解释:衡巫 拼音:héng wū
衡山 和 巫山 的并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 江 汉 分 楚 望, 衡 巫 奠南服。” 唐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讌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诗:“目穷 衡 巫 表,兴尽 荆 吴 秋。”词语解释:鬼巫 拼音:guǐ wū
装神弄鬼的巫觋。《尸子》卷下:“ 莒 君好鬼巫而国亡。”《全唐诗》卷八七四载《黄州左公又歌》:“吾乡有鬼巫,惑人人不知。”词语解释:师巫 拼音:shī wū
巫师。《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东昏侯 ﹞又曲信小祠,日有十数师巫、魔媪,迎送纷紜。”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买剑》一首云:‘青天露拔云霓泣,黑地潜惊鬼魅愁。’但可与师巫念诵也。”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缢鬼畏魄字》:“吾非师巫,往何能驱鬼,汝在冥中反不能禁耶!”词语解释:里巫 拼音:lǐ wū
指乡里歌巫。 清 厉鹗 《西马塍》诗:“接树看邻媪,传芭走里巫。”参见“ 传芭 ”。
词语解释:传芭 拼音:chuán bā
古代南方祭祀时,舞者手执香草,相互传递。《楚辞·九歌·礼魂》:“成礼兮会皷,传芭兮代舞。” 王逸 注:“芭,巫所持香草名也……巫持芭而舞讫,以復传与他人更用之。芭,一作巴。” 元 郑元祐 《次韵钱伯行游仙体》之二:“諦授宝书盟刻玉,醉离瑶席舞传芭。” 清 《蟂矶孙夫人庙》诗:“庙中传芭女巫舞,报赛神鼓声鼕鼕。”词语解释:史巫 拼音:shǐ wū
祝史和巫觋。古代司祭祀、事鬼神的人。《易·巽》:“用史巫纷若。” 孔颖达 疏:“史,谓祝史;巫,谓巫覡:并是接事鬼神之人也。”《汉书·地理志下》:“好祭祀,用史巫。”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史巫大概是执掌当时教育的……当时的教育不消说只是教人迷信。”词语解释:男巫 拼音:nán wū
古代男性巫官。祭祀时多作舞以娱鬼神。后亦指民间以装神弄鬼弭灾祈福为业的男性。《周礼·春官·男巫》:“男巫,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冬堂赠,无方无筭;春招弭,以除疾病;王弔,则与祝前。”词语解释:淫巫 拼音:yín wū
惑乱人心的巫师。 唐 柳宗元 《贞符诗序》:“其言类淫巫瞽史,誑乱后代。”《新唐书·文艺传中·苏源明》:“彼淫巫愚祝,妄有关説,甚不可九也。” 清 周树槐 《宋景公论》:“ 楚 之天,独 昭王 、 孔子 知之尔?此淫巫瞽史不絶於后世也歟!”词语解释:诃佛诋巫 拼音:hē fó dǐ wū
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宋 朱熹 《祭魏元履国录文》:“兄实高明,卒监此心,顾託警励,琅琅其音。訶佛詆巫,考礼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词语解释:葬巫 拼音:zàng wū
即葬师。《新唐书·吕才传》:“世之人为葬巫所欺,志擗踊荼毒,以期徼幸。”参见“ 葬师 ”。
词语解释:葬师 拼音:zàng shī
旧时丧葬中以看风水、择时日等迷信活动为业的人。《古诗源·山经引相冢书》:“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 宋 文天祥 《义阳逸叟曾公墓志铭》:“公先世重卜葬,葬师譸张为幻,封鬣无定居。”词语解释:蛇巫 拼音:shé wū
神话中的山名。《山海经·海内北经》:“ 蛇巫之山 ,上有人操柸而东向立。一曰 龟山 。”词语解释:行巫 拼音:xíng wū
指施行巫术的人。《旧唐书·辛替否传》:“遂使富商豪贾,尽居缨冕之流;鬻伎行巫,咸涉膏腴之地。”词语解释:公巫 拼音:gōng wū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巫召伯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词语解释:钟巫 拼音:zhōng wū
神名。 春秋 时诸侯及大夫立以为祭主。《左传·隐公十一年》:“公( 鲁隐公 )之为公子也,与 郑 人战於 狐壤 ,止焉。 郑 人囚诸 尹氏 ,赂 尹氏 而祷於其主 钟巫 ,遂与 尹氏 归而立其主。” 焦循 《春秋左传补疏·隐公十一年》:“盖巫能降神,神物凭之,即巫以为神,故即名其神 钟巫 。 尹氏 主之者,所谓家为巫史也。 隐公 祷而得归,遂亦信而立为祭主。”一说祭名。《史记·鲁周公世家》:“十一月, 隐公 祭钟巫,齐于 社圃 ,馆于 蔿氏 。” 裴駰 集解引 贾逵 曰:“钟巫,祭名也。” 清 屈复 《鲁隐公菟裘》诗:“为我杀人者,即为杀我人,钟巫之祭徒纷纷。”词语解释:小巫见大巫 拼音:xiǎo wū jiàn dà wū
比喻相形见绌,远远不如。《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庄子》:“小巫见大巫,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三国志·吴志·张紘传》“ 紘 著诗赋铭誄十餘篇” 裴松之 注引《吴书》:“后 紘 见 陈琳 作《武库赋》、《应机论》,与 琳 书深叹美之。 琳 答曰:‘……今 景兴 在此,足下与 子布 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明诗记事辛籤·倪元璐》引 清 陶元藻 《越画见闻》:“ 王香泉 云:吾生平颇爱 天池 书法脱尽俗尘,及置 倪公 行草之旁,便如小巫见大巫,无坐立处。” 碧野 《山城灯火》:“ 香港 太平山 的灯火倒映海中该是很动人的吧?但比起这山城 重庆 的灯火夜景,只是小巫见大巫。”词语解释:曝巫 拼音:pù wū
同“ 暴2巫 ”。 明 刘基 《旱天多雨意呈石末公》诗之四:“旱天多雨意,炎燎发洪炉。事急徒号梗,谋穷漫曝巫。”词语解释:暴巫 拼音:bào wū
古代风俗,大旱不雨,则曝晒女巫,冀天哀怜之而降雨,谓之“暴巫”。《礼记·檀弓下》:“岁旱, 穆公 召 县子 而问然,曰:‘……吾欲暴巫而奚若?’” 郑玄 注:“巫主接神,亦覬天哀而雨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求雨》:“无伐名木,无斩山林,暴巫聚尪八日。” 汉 王充 《论衡·订鬼》:“童巫含阳,故大雩之祭,舞童暴巫。”词语解释:河巫 拼音:hé wū
祭 黄河 河神的女巫。《史记·封禅书》:“其 河 巫祠 河 於 临晋 。”词语解释:米巫 拼音:mǐ wū
指五斗米道道师。五斗米道以符箓为术,有如巫觋,故称。《隶续·汉米巫祭酒张普题字》 宋 洪适 释:“盖诸 张 妖党相传授之约,观其词似是姓 胡 者初入米巫社中,故召诸祭酒受以经法,颇合史氏所载。” 鲁迅 《三闲集·匪笔三篇》:“其实,古如 陈涉 帛书,米巫题字,近如义和团传单,同善社乩笔,也都是这一流。”参见“ 五斗米师 ”、“ 五斗米道 ”。词语解释:箕巫 拼音:jī wū
指卜筮之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心隐 生平所为,皆忠孝大节,即其诡託箕巫,阴去 分宜 之相,不烦批鳞请剑,而大奸忽尔败觉,其作用最奇。”词语解释:祷巫 拼音:dǎo wū
犹言巫祝祈祷。《逸周书·酆保》:“厚其祷巫,其谋乃获。”《逸周书·和寤》:“加用祷巫,神人允顺。”词语解释:另楚寒巫 拼音:lìng chǔ hán wū
谓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孤单寂寞。 楚 ,指 楚怀王 ; 巫 ,指 巫山 神女。事见《文选·宋玉〈高唐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孤幃冷簟,难辞白髮于北堂;另 楚 寒 巫 ,更撇红颜于别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