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左右 拼音:zuǒ yòu
(1).帮助;辅佐。《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颖达 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国语·晋语四》:“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清 刘大櫆 《程孺人传》:“ 吴 君竭力以养其兄嫂,抚其兄之子,延师教督,而孺人常左右之。”
(2).袒护;保护。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君观吾方略、士众,足辨(办) 郭多 不? 多 又劫质公卿,所为如是,而君苟欲左右之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复》:“有告监文思院 常良孙 赃墨事,朝廷下之 临安 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左右之;尹不自安。” 清 戴名世 《程之藩传》:“ 鸣球 濒行属巡抚 宋一鹤 、巡按 汪承詔 斥逐之。两人不肯,且为左右之甚力。”
(3).支配;控制。《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以 楚 师伐 齐 ,取 穀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杜预 注:“左右,谓进退在己。”《国语·越语上》:“寡君帅 越国 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韦昭 注:“左右,在君所用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 本 ( 周本 )已昏耄,不知时变,皆其子 祚 左右其事。”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他变迁的。”
(4).分辩或论断其高低、优劣。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请露肝膂之万一,皆质於前志,非敢左右其説,惟公之采择。” 宋 文天祥 《刘定伯墓志铭》:“或不约经造,至则善为言谭,名理蠭出。意所左右,辩者不可詰。”
(5).左面和右面。《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御史再三推辞,定要傍坐,只得左右相对。”
(6).附近;两旁。《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 人逐之,左右角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頽基焉。”
(7).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 汉 王充 《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携 鶯 宵奔 蒲州 ,时二更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钱玄同》:“他大约十日左右总可到。”
(8).犹言向背。《后汉书·郅恽传》:“ 惲 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李贤 注:“左右犹向背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方乱事之初作也,叛者不过工程等三营,其餘马步砲各营并怀观望,意将伺动静,以为左右。”
(9).身边。《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方书、《本草》恒置左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前定》:“又在 萧中道 者,日侍左右。忽得罪,黜为外郡监。”
(10).近臣;侍从。《左传·宣公二十年》:“﹝ 楚子 ﹞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北史·尧君素传》:“ 煬帝 为 晋王 时, 君素 为左右。”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离了官房没了倚靠,絶了左右没了牙爪。”《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知县大怒,教左右执下庙官送狱勘罪。”
(11).将帅和车右。《左传·成公十六年》:“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 杜预 注:“左,将帅。右,车右。”
(12).不直称对方,而称其执事者,表示尊敬。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史记·张仪列传》:“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於左右。” 唐 无名氏 《秀师言记》:“小僧有情曲,欲陈露左右。”
(13).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僕终已不得舒愤懣以晓左右。”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前送马圉人回州,曾有书奉谢,并陈一切,想达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季黻 君左右。”
(14).各方面。《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嗣源 危殆者数四,赖宣徽使 李绍宏 左右营护,以是得全。” 宋 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事姑之礼,左右无违。”
(15).反正;横竖。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左右这里无有外人,喒两个慢慢的吃。”《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一不做,二不休,左右是歹了。”《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三章:“眼下 东山坞 的人,还能说旁的事情?左右都是分麦子。”词语解释:左手 拼音:zuǒ shǒu
(1).左边的手。
(2).左首。词语解释:左顾 拼音:zuǒ gù
(1).向左方观看。《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晋 士弥牟 逆 叔孙 于 箕 , 叔孙 使 梁其踁 待於门内,曰:‘余左顾而欬,乃杀之;右顾而笑,乃止。’”《宋史·乐志三》:“文舞曰《化成天下之舞》:第一变……再鼓,皆左顾左揖。”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天颜仍左顾,国难一趋从。”
(2).犹言枉顾;屈驾。谢人见访的谦词。《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子高 乃幸左顾存恤。” 颜师古 注:“左顾,犹言枉顾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今辱左顾,綺阁生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刘锻工》:“幸左顾,勿见拒也。”
(3).犹斜视,怒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议未决,贼帅左顾而去。”词语解释:左衽 拼音:zuǒ rèn
衣襟向左。指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书·毕命》:“四夷左袵,罔不咸赖。”《论语·宪问》:“微 管仲 ,吾其被髮左袵矣。”《后汉书·西羌传》:“ 羌胡 被髮左袵,而与 汉 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后因以“左袵”指少数民族。 宋 梅尧臣 《送王省副北使》诗:“左袵通 华 语,名王接右贤。”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中国圣贤之所建置而悉沦於左袵,此英雄豪杰之所当同以为病也。 秦檜 以和误国二十餘年,而天下之气索然而无餘矣。”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荐士同征,保西陲不沦於左袵。”词语解释:左符 拼音:zuǒ fú
符契的左半。 汉 制,太守出任执左符,至州郡合右符为验。 宋 梅尧臣 《送棣州唐虞部》诗:“人持左符去,马逆北风行。” 宋 苏轼 《送吕昌明知嘉州》诗:“横空好在脩眉色,头白犹堪乞左符。”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 汉 太守之官,必得左符以出,至郡用以为验。盖右符先以留州,故令以左合右也。”词语解释:左迁 拼音:zuǒ qiān
(1).降官,贬职。《汉书·朱博传》:“﹝ 朱博 ﹞迁为大司农。岁餘,坐小法,左迁 犍为 太守。” 南朝 梁 沉约 《立左降诏》:“是故减秩居官,前代通则;贬职左迁,往朝继轨。” 唐 柳宗元 《送李渭赴京师序》:“过 洞庭 ,上 湘江 ,非有罪左迁者罕至。” 明 李攀龙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诗:“ 吴下 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2).向东部迁徙。《隋书·礼仪志六》:“自 晋 左迁,中原礼仪多缺。”词语解释:左计 拼音:zuǒ jì
(1).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 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诗:“厉阶起 玉环 ,左计由 石郎 。” 续范亭 《夜宿潼关》诗:“老凤西游悲左计, 中条 北望忆前场。”
(2).邪恶的计谋。 清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奈何阴毒左计,一至于此!”
(3). 宋 代管理财政的官署名。辖京东各道。《宋史·职官志二》:“又分天下为十道……在京东曰左计,京西曰右计,置使二员分掌。”词语解释:左车 拼音:zuǒ chē
(1).左面的牙床,亦指左面的牙齿。 唐 韩愈 《与崔群书》:“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 宋 杨万里 《谢陈希颜惠兔羓》诗:“老夫去年左车脱,匙抄烂饭犹戞戞。” 清 陈维崧 《宣清·或以鹅炙啖我饱而填词》:“ 东郭 长贫,左车渐脱,仰天直视。”
(2).虚左以待的车。 宋 王安石 《次韵约之谢惠诗》:“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词语解释:左旋 拼音:zuǒ xuán
朝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主要用于光的偏振面词语解释:左辖 拼音:zuǒ xiá
(1).星名。属轸宿,即今乌鸦座η星。《晋书·天文志上》:“辖星傅軫两傍,主王侯,左辖为王者同姓,右辖为异姓。”
(2).即左丞。左右丞管辖尚书省事,故左丞谓之左辖。《周书·韦瑱传》:“ 瑱 明察有干局,再居左辖,时论荣之。”《隋书·元寿传》:“臣谬膺朝寄,忝居左辖。”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词语解释:左掖 拼音:zuǒ yè
(1).宫城正门左边的小门。《宋书·天文志一》:“ 魏文帝 黄初 三年九月甲辰,客星见太微左掖门内。”
(2). 唐 时指门下省。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 仇兆鳌 注:“《唐六典》:在 宣政门 内,殿东有 东上閤门 ,殿西有 西上閤门 。 东上閤门 ,门下省在焉。 西上閤门 ,中书省在焉。公时为左拾遗,属门下,故出左掖。”参见“ 左省 ”。
(3). 明成祖 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参见“ 五军 ”。
词语解释:左省 拼音:zuǒ shěng
(1). 唐 中央官署名,门下省的别称。门下省在殿庑之左,故称。 唐 杜甫 有《春宿左省》诗。 唐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诗:“左省望高推健笔,右曹官重得名人。”
(2).礼部。 宋 范祖禹 《谢礼部侍郎表》:“备员左省,久尘夕拜之詔。”
词语解释:五军 拼音:wǔ jūn
(1).古代军制。 春秋 时 晋 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国语·晋语四》:“蒐於 清原 ,作五军。” 韦昭 注:“ 晋 本有上军、有中军、有下军,今有五军,新上下也。”
(2).古代军制。 汉 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文选·张衡〈西京赋〉》:“五军六师,千列百重。” 李善 注:“《汉官仪》:‘ 汉 有五营。’五军即五营也。”
(3).古代军制。 明 代京军三大营之一。 成祖 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 唐 贾至 《燕歌行》:“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词语解释:左思 拼音:zuǒ sī
(约250—约305) 中国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其诗《咏史》八篇为其代表作。曾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当时豪富人家竞相传抄,以致“洛阳纸贵”。后人辑有《左太冲集》词语解释:左宦 拼音:zuǒ huàn
(1).诸侯之官。《北史·儒林传上·权会》:“ 暹 欲荐 会 与 马敬德 等为诸王师。 会 性恬静,不慕荣势,耻於左宦,固辞。”
(2).降官;贬职。 唐 戴叔伦 《京口送皇甫司马副端曾舒州辞满归东都》诗:“故园双闕下,左宦十年归。” 宋 王禹偁 《五更睡》诗:“左宦离双闕,高眠尽五更。”词语解释:左贤 拼音:zuǒ xián
见“ 左贤王 ”。
词语解释:左贤王 拼音:zuǒ xián wáng
匈奴 贵族的高级封号。《史记·李将军列传》:“ 匈奴 左贤王将四万骑围 广 。”《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唐 陶翰 《古塞下曲》:“射杀左贤王,归奏 未央殿 。”亦省称“ 左贤 ”。《魏书·袁翻传》:“ 呼韩 来朝,左贤入侍,史籍谓之盛事。” 南朝 梁 范云 《效古》诗:“朝驰左贤阵,夜薄 休屠 营。”词语解释:左鱼 拼音:zuǒ yú
符契的左半。 唐 宋 时符契作鱼形,故名。见《新唐书·车服志》、《宋史·兵志十》。 唐 杜牧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郡守左符》:“ 唐 故事,以左鱼给郡守,以右鱼留郡库,每郡守之官,以左鱼合郡库之右鱼,以此为信。”亦称“ 左鱼符 ”。 宋 杨万里 《跋陆务观〈剑南诗稿〉》诗之二:“ 剑外 归乘使者车, 浙东 新得左鱼符。”词语解释:左史 拼音:zuǒ shǐ
(1).官名。 周 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 唐 宋 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
(2).复姓。 楚 有 左史倚相 。见《国语·楚语》。词语解释:左相 拼音:zuǒ xiāng
左丞相的简称。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之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徐择之 时为左相,语人曰:‘ 吴 相此举,虽 汤 武 不能过。’”词语解释:左袒 拼音:zuǒ tǎn
(1).古代仪礼,脱左袖,露出左臂。《仪礼·士丧礼》:“主人出,南面,左袒。” 贾公彦 疏:“谓袒左袖,扱於左腋之下,带之内,取便也。”《礼记·檀弓下》:“既封,左袒。”
(2). 汉高祖 刘邦 死后, 吕后 擅政,大封 吕 姓以培植势力。 吕后 死,太尉 周勃 谋诛诸 吕 ,行令军中说:“为 吕氏 右袒,为 刘氏 左袒。”军中皆左袒。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后因以称偏护一方为左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内阁 高弘图 、 姜日广 左袒逆党,俱已革职了。”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 刘满 和 张正典 吵起来了,后来还动了手;当时谁也没有劝解或左袒。”词语解释:左右手 拼音:zuǒ yòu shǒu
语出《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原以左手和右手最能为自己所支配来比喻二者互相配合、帮助。后转以喻得力的助手。《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 何 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明史·朱能传》:“ 能 於诸将中年最少,善战; 张玉 善谋,帝倚为左右手。”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人民的游击战争,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象一个独臂将军。”词语解释:左降 拼音:zuǒ jiàng
(1).由左面台阶而下。《仪礼·觐礼》“侯氏降阶东北面” 汉 郑玄 注:“侯氏坐取圭,则遂左降。”
(2).贬官。多指京官降职到州郡。《晋书·王羲之传》:“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极难之地。” 唐 白居易 《舟中雨夜》诗:“船中有病客,左降向 江州 。” 宋 苏舜钦 《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知陕州军府事平晋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护军赐紫金鱼袋王公行状》:“遂左降监 舒州 灵仙观 ,他吏得减一等。”参见“ 左迁 ”。
词语解释:左迁 拼音:zuǒ qiān
(1).降官,贬职。《汉书·朱博传》:“﹝ 朱博 ﹞迁为大司农。岁餘,坐小法,左迁 犍为 太守。” 南朝 梁 沉约 《立左降诏》:“是故减秩居官,前代通则;贬职左迁,往朝继轨。” 唐 柳宗元 《送李渭赴京师序》:“过 洞庭 ,上 湘江 ,非有罪左迁者罕至。” 明 李攀龙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诗:“ 吴下 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2).向东部迁徙。《隋书·礼仪志六》:“自 晋 左迁,中原礼仪多缺。”词语解释:左辅 拼音:zuǒ fǔ
汉 三辅之一 左冯翊 的别称。因在 京兆尹 之左(东)得名。后世亦称京东之地为“左辅”。 唐 杜甫 《沙苑行》:“君不见, 左辅 白沙如白水,繚以周墙百餘里。” 仇兆鳌 注:“ 梦弼 曰:《汉书》:‘ 京兆尹 、 左冯翊 、 右扶风 ,谓之三辅。’ 同州 、 汉 属 冯翊郡 ,故曰 左辅 。” 唐 杜甫 《留花门》诗:“连云屯 左辅 ,百里见积雪。”词语解释:左绵 拼音:zuǒ mián
亦作“ 左绵 ”。 地名。 晋 左思 《蜀都赋》:“於东则 左緜 巴中 , 百濮 所充。”词语解释:左书 拼音:zuǒ shū
(1).左手写字。参见“ 左书右息 ”。
(2).即隶书。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六:“ 壶关县 庶穰 乡人因伐树倒,分为两片,内有六字,皆如左书,曰‘天四十载石进’。”
词语解释:左书右息 拼音:zuǒ shū yòu xī
喻倒行逆施。《管子·七法》:“不明於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 尹知章 注:“息,止也……人右手能书,而左手不能书也。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词语解释:左顾龟 拼音:zuǒ gù guī
《晋书·孔愉传》:“ 愉 尝行经 餘不亭 ,见笼龟於路者, 愉 买而放之溪中,龟中流左顾者数四。及是,铸侯印,而印龟左顾,三铸如初。印工以告, 愉 乃悟,遂佩焉。”后以“左顾龟”指官印。 唐 刘禹锡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朱轮尚忆羣飞雉,青綬初县左顾龟。”词语解释:左边 拼音:zuǒ biān
靠左的一边。 南朝 陈 陈暄 《应诏语赋》:“拟金人于右阶,称石人于左边。”《宋史·仪卫志二》:“左班七十六人,二十四人在驾前左边引驾,五十二人作两队随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况且他跑的又一点没有规矩,不似 上海 只靠左边走,便没有碰撞之虞。”词语解释:左契 拼音:zuǒ qì
(1).左券。《老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今权归於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清 赵翼 《偶书所见》诗:“皆自夙世来,徵验若左契。”
(2).符契之左半。 宋 司马光 《送周密学沆真定安抚使》诗:“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宋史·舆服志六》:“ 高宗 建炎 三年,改铸虎符,枢密院主之,其制以铜为之,长六寸,阔三寸,刻篆而中分之,以左契给诸路,右契藏之。”参见“ 左符 ”。
词语解释:左符 拼音:zuǒ fú
符契的左半。 汉 制,太守出任执左符,至州郡合右符为验。 宋 梅尧臣 《送棣州唐虞部》诗:“人持左符去,马逆北风行。” 宋 苏轼 《送吕昌明知嘉州》诗:“横空好在脩眉色,头白犹堪乞左符。”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 汉 太守之官,必得左符以出,至郡用以为验。盖右符先以留州,故令以左合右也。”词语解释:左丘 拼音:zuǒ qiū
复姓。 春秋 鲁 有 左丘明 。词语解释:左转 拼音:zuǒ zhuǎn
(1).向左方旋转。《楚辞·离骚》:“路 不周 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唐 贾公彦 疏:“二十八宿随天左转为经,五星左旋为纬。”
(2).降官;贬职。《后汉书·陈蕃传》:“ 蕃 怒,笞杀之。坐左转 脩武 令。”《后汉书·周荣传》:“﹝ 周荣 ﹞出为 潁川 太守,坐法,当下狱, 和帝 思 荣 忠节,左转 共 令。”
(3).歌舞中失律曰左转。 宋 曾慥 《类说》引《教坊记》:“ 魏二 容色粗美,歌舞甚拙,尝与同类宴集起舞。 杨家生 者笑视之。须臾,歌次,架上鸚鵡初移足右转,俄復左转。 家生 顾曰:‘左转也。’意指鸚鵡,实无他也。 魏 以为斥己,輟歌,极駡,罢乐。人呼失律为左转。”词语解释:左贤王 拼音:zuǒ xián wáng
匈奴 贵族的高级封号。《史记·李将军列传》:“ 匈奴 左贤王将四万骑围 广 。”《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唐 陶翰 《古塞下曲》:“射杀左贤王,归奏 未央殿 。”亦省称“ 左贤 ”。《魏书·袁翻传》:“ 呼韩 来朝,左贤入侍,史籍谓之盛事。” 南朝 梁 范云 《效古》诗:“朝驰左贤阵,夜薄 休屠 营。”词语解释:左畔 拼音:zuǒ pàn
(1).左边。《仪礼·士虞礼》“宾长以肝从,实于俎,缩右盐” 唐 贾公彦 疏:“执俎之人,左畔有肝,右畔有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设内外号簿》:“左畔用红方签。”
(2).指东方。 唐 吕岩 《直指大丹歌》:“列女擎乌当左畔,将军戴兔镇西边。”词语解释:左省 拼音:zuǒ shěng
(1). 唐 中央官署名,门下省的别称。门下省在殿庑之左,故称。 唐 杜甫 有《春宿左省》诗。 唐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诗:“左省望高推健笔,右曹官重得名人。”
(2).礼部。 宋 范祖禹 《谢礼部侍郎表》:“备员左省,久尘夕拜之詔。”词语解释:左海 拼音:zuǒ hǎi
(1).谓海居于东。《礼记·乡饮酒义》:“洗之在阼,其水在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 陈澔 集说:“天地之间海居于东,东则左也。”
(2).东海。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 左海 春朝,连章离翰。” 宋 王应麟 《玉海·地理·州镇》:“ 临安 西界 浙河 ,东奄 左海 。”
(3). 福建省 的别称。词语解释:左席 拼音:zuǒ xí
上座;尊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 孟坚 武仲 有伯仲之称,而 班 以《汉书》,崛然与 司马 争雄, 晋 唐 之际,几左席焉。” 明 夏完淳 《骚·招魂》:“天子勤左席之求,海内喁喁望先生。”词语解释:左方 拼音:zuǒ fāng
左面;后面。《史记·匈奴列传》:“左方兵直 云中 ,右方直 酒泉 燉煌郡 。”《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谨连其事于左方,令好事者观择其中焉。”《新唐书·忠义传序》:“故次敍 夏侯端 以来凡三十三人于左方。”词语解释:左道 拼音:zuǒ dào
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 郑玄 注:“左道,若巫蛊及俗禁。” 孔颖达 疏:“ 卢 云左道谓邪道。地道尊右,右为贵……故正道为右,不正道为左。”《汉书·杜钦传》:“假令 丹 知而白之,此诬罔罪也;不知而白之,是背经术惑左道也。” 颜师古 注:“左道,不正之道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是时,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变幻无所不为。” 章炳麟 《说林(下)》:“使左道乱正之説,为虏廷所假借。”词语解释:左揆 拼音:zuǒ kuí
左丞相。 唐 元稹 《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奉常正秩,左揆兼荣。” 明 宋濂 《题周益公所藏欧阳公遗墨后》:“﹝ 淳熙 ﹞十六年己酉正月,进左揆。”词语解释:左骖 拼音:zuǒ cān
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仪礼·觐礼》:“使者降,以左驂出。” 郑玄 注:“左驂设在西者,其餘三马侯氏之士遂以出授使者之从者于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 阳处父 退之,及诸 河 ,则在舟中矣。释左驂以公命赠 孟明 。”《史记·管晏列传》:“ 越石父 贤,在縲紲中。 晏子 出,遭之涂,解左驂赎之,载归。”词语解释:左翼 拼音:zuǒ yì
(1).左边的翅膀。《诗·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晋书·陶侃传》:“又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閽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
(2).作战时处于正面部队左侧的部队。《晋书·慕容廆载记》:“命其少子 仁 自 平郭 趣 柏林 为左翼,攻 乞得龟 。”
(3).政党、派别、团体中的左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别一方面,就出现了所谓‘第三种人’,是当然决非左翼,但又不是右翼,超然于左右之外的人物。”词语解释:左地 拼音:zuǒ dì
汉 代 匈奴 左贤王辖下的 上谷 以东地区。《汉书·匈奴传上》:“时﹝ 握衍胊鞮 ﹞单于已立二岁,暴虐杀伐,国中不附。及太子、左贤王数谗左地贵人,左地贵人皆怨。”词语解释:左紫 拼音:zuǒ zǐ
亦称“ 左花 ”。 宋 代培育成的一种紫色重瓣牡丹。 宋 周师厚 《洛阳牡丹记》:“左紫,千叶紫花也,色深于安胜,然叶杪微白,近萼渐深,突起圆整,有类魏花,开头可八九寸,大者盈尺。此花最先出,国初时生于豪民 左氏 家。”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左花者,千叶紫花,叶密而齐如截,亦谓之平头紫。”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图》诗:“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词语解释:左倾 拼音:zuǒ qīng
(1).颓丧不振。 汉 刘向 《九叹·逢纷》:“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汉 蔡邕 《检逸赋》:“情罔象而无主,意徙倚而左倾。”
(2).思想进步的。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许多青年们……左倾者及其嫌疑者,以及这些嫌疑者的朋友们,就到处用自己的血来洗自己的错误。”
(3).在革命斗争中表现急躁盲动的。一般写作“‘左’倾”。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事物在时间中运动,到那个时候该办了,就要办,你不准办,就叫右倾;还没有到时候,你要勉强办,就叫‘左’倾。”词语解释:左轮 拼音:zuǒ lún
转轮手枪的一种。装子弹的轮能从左侧甩出来,所以叫左轮。词语解释:左官 拼音:zuǒ guān
(1).诸侯之官。《汉书·诸侯王表》:“ 武 有 衡山 淮南 之谋,作左官之律。”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仕於诸侯为左官,絶不得使仕於王侯也。’ 应劭 曰:‘人道尚右,舍天子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左官,犹言左道也,皆僻左不正, 应 説是也。 汉 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也。”《后汉书·丁鸿传》:“臣愚以为左官外附之臣,依托权门,倾覆諂諛,以求客媚者,宜行一切之诛。”
(2).降官;贬职。 唐 独孤及 《为华阴李太守祭裴尚书文》:“亦既左官,时更困蒙。” 清 钱谦益 《宋太公七十寿序》:“﹝ 宋君 ﹞擢给事中,为权奸所不説,左官于外。”词语解释:左冯翊 拼音:zuǒ féng yì
官名;政区名。 汉 太初 元年(公元前104年)改 左内史 置。为拱卫首都 长安 的三辅之一。治所在 长安 (今 西安市 西北)。辖境约当今 陕西 渭河 以北、 泾河 以东 洛河 中下游地区。词语解释:左师 拼音:zuǒ shī
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的执政官名。例如:左师触龙言。——《战国策·赵策》
又。例如:左师公曰。词语解释:左军 拼音:zuǒ jūn
(1).古代三军中的左翼军。《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 郑 , 郑伯 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 将右军, 蔡 人 卫 人属焉; 周公黑肩 将左军, 陈 人属焉。”
(2).鸭的别名。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有 张元裕 云: 邓雍 尝有柬招渠曰:‘今日偶有惠左军者,已令具麵,幸过此同享。’初不识左军为何物,既食乃鸭也。问其所名之出,在鹅之下,且 淮 右皆有此语……俗人以 泰山 有 丈人观 ,遂谓妻母为泰水,正可与左军为对也。”按 晋 王羲之 官右军将军,爱鹅,世因亦称鹅为右军,后遂推而及鸭,称为左军。词语解释:左券 拼音:zuǒ quàn
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片,左片称左券,由债权人收执,用为索偿的凭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於 秦 韩 。此其善於公而恶 张子 多资矣。” 宋 陆游 《禽言·打麦作饭》诗:“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持左券。”参见“ 左契 ”。
词语解释:左契 拼音:zuǒ qì
(1).左券。《老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今权归於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清 赵翼 《偶书所见》诗:“皆自夙世来,徵验若左契。”
(2).符契之左半。 宋 司马光 《送周密学沆真定安抚使》诗:“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宋史·舆服志六》:“ 高宗 建炎 三年,改铸虎符,枢密院主之,其制以铜为之,长六寸,阔三寸,刻篆而中分之,以左契给诸路,右契藏之。”参见“ 左符 ”。
词语解释:左符 拼音:zuǒ fú
符契的左半。 汉 制,太守出任执左符,至州郡合右符为验。 宋 梅尧臣 《送棣州唐虞部》诗:“人持左符去,马逆北风行。” 宋 苏轼 《送吕昌明知嘉州》诗:“横空好在脩眉色,头白犹堪乞左符。”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 汉 太守之官,必得左符以出,至郡用以为验。盖右符先以留州,故令以左合右也。”词语解释:左学 拼音:zuǒ xué
相传 殷 代的小学, 西周 为国学之一种。一说右学、左学皆太学,同在城郊,实为一学,但有楹东、楹西之分。《礼记·王制》:“ 殷 人养国老於右学,养庶老於左学。” 郑玄 注:“左学,小学也。”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盖左学之遗制,协前王之讲德。”后用以泛称学校。 元 柳贯 《赠别宋季任赴甘肃提举二十韵》:“粤初联吏治,近亦好文儒。左学将兴 蜀 ,西庠昉自 虞 。”词语解释:左文 拼音:zuǒ wén
汉字形声字中类在左,义在右者称左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词语解释:左次 拼音:zuǒ cì
(1).谓驻扎在高险之地。《易·师》:“师左次,无咎。” 孔颖达 疏:“师在高险之左以次止,则无凶咎也。”一说,谓退止。 尚秉和 注:“次,舍也。震为左,故曰左次。古人尚右,左次则退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之二:“楼船见説军容盛,左次犹虚授鉞才。”
(2).较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评论·评书》:“近日书家,如 黄贞甫 、 董元宰 二公俱巨手不必言,但不知谁当左次。”词语解释:左人 拼音:zuǒ rén
(1).古城名。在今 河北省 唐县 西。《国语·晋语九》:“ 赵襄子 使 新稚穆子 伐 狄 。胜 左人 、 中人 。” 韦昭 注:“ 左人 、 中人 , 狄 二邑。”
(2).中古时散居 江 汉 一带少数民族之一。《隋书·地理志下》:“其 左 人则又不同,﹝丧礼﹞无衰服,不復魄。”
(3).古以巫蛊之术为左道。后凡占卜相命之术亦统名为“左”,因称擅此术者为左人。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将疾,谓其友 卫中行 大受 、 韩愈 退之 曰:吾梦大山裂,流出赤黄物如金。左人曰,是所谓大还者。”
(4).复姓。 春秋 鲁 有 左人郢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词语解释:左珰 拼音:zuǒ dāng
宦官的冠饰,缀于冠左,后遂称宦官为“左璫”。 宋 惠洪 《跋唐明皇传》:“闻左璫诉道迎 宋璟 ,不为 璟 礼,则益知其贤,何其明也!” 宋 刘克庄 《读〈崇宁后长编〉》诗之一:“初为御笔行中旨,渐取兵权付左璫。”词语解释:左行 拼音:zuǒ xíng
文字自右而左横写横排的形式。《法苑珠林》卷十五:“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 梵 ,其书右行;次曰 佉卢 ,其书左行;少者 苍頡 ,其书下行。”
(1). 春秋 晋国 三支步兵中的一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将中行, 屠击 将右行, 先蔑 将左行。” 杜预 注:“ 晋 置上、中、下三军,今復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三行无佐,疑大夫帅。”参见“ 三行 ”。
(2).复姓。 汉 有 左行恢 。见《万姓统谱》。
词语解释:三行 拼音:sān xíng
(1).祝酒三次。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华乎?”《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酒若三行,便宜严驾。”《宋史·乐志十三》:“醆斝三行,盛仪斯举。”
(2).三种德行。《周礼·地官·师氏》:“﹝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1). 春秋 时用战车作战, 晋文公 五年(公元前632年) 晋国 为抵御狄族,在上、中、下“三军”之外增设三支步兵,称“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以配合原上、中、下的三军战车作战,两者合称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将中行, 屠击 将右行, 先蔑 将左行。” 杜预 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復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
(2).旧指厨夫、油伙及茶房。词语解释:左花 拼音:zuǒ huā
见“ 左紫 ”。
词语解释:左紫 拼音:zuǒ zǐ
亦称“ 左花 ”。 宋 代培育成的一种紫色重瓣牡丹。 宋 周师厚 《洛阳牡丹记》:“左紫,千叶紫花也,色深于安胜,然叶杪微白,近萼渐深,突起圆整,有类魏花,开头可八九寸,大者盈尺。此花最先出,国初时生于豪民 左氏 家。”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左花者,千叶紫花,叶密而齐如截,亦谓之平头紫。”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图》诗:“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词语解释:左螭 拼音:zuǒ chī
唐 门下省起居郎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起居郎为左螭,舍人为右螭,又并为修注。”词语解释:左邻 拼音:zuǒ lín
邻近。《梁书·元帝纪论》:“以 世祖 之神睿特达,留情政道,不怵邪説,徙蹕 金陵 ,左隣强寇,将何以作。”词语解释:左右人 拼音:zuǒ yòu rén
方言。指妾妇。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古所谓媵妾者,今世俗西北名曰祇候人,或云左右人,以其亲近为言。”词语解释:左鱼符 拼音:zuǒ yú fú
见“ 左鱼 ”。
词语解释:左鱼 拼音:zuǒ yú
符契的左半。 唐 宋 时符契作鱼形,故名。见《新唐书·车服志》、《宋史·兵志十》。 唐 杜牧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郡守左符》:“ 唐 故事,以左鱼给郡守,以右鱼留郡库,每郡守之官,以左鱼合郡库之右鱼,以此为信。”亦称“ 左鱼符 ”。 宋 杨万里 《跋陆务观〈剑南诗稿〉》诗之二:“ 剑外 归乘使者车, 浙东 新得左鱼符。”词语解释:左序 拼音:zuǒ xù
左厢房。即东厢房。 唐 王勃 《乾元殿颂》:“瑶鲸戒响,悬猛簴於端闈;铜狄分形,肃严扃於左序。”词语解释:左选 拼音:zuǒ xuǎn
见“ 左右选 ”。
词语解释:左右选 拼音:zuǒ yòu xuǎn
宋 朝吏部铨叙官吏,以文选为左选,武选为右选。《宋史·选举志四》:“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文献通考·职官一》:“ 宋朝 典选之职,自分为四:文选二,曰审官东院,曰流内銓。武选二,曰审官西院,曰三班院。 元丰 定制,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掌文武官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文臣寄禄官自朝议大夫、职事官自大理正以下,非中书省敕授者,归尚书左选;武臣升朝官自皇城使,职事官自金吾阶卫仗司以下,非枢密院宣授者,归尚书右选;自初仕至州县幕职官,归侍郎左选;自借差、监当至供奉官、军使,归侍郎右选。”词语解释:左辟 拼音:zuǒ pì
避让于道左,以示谦让。《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俄报 崔 先至矣, 刘 倒屐左辟鞠之。”词语解释:左首 拼音:zuǒ shǒu
(1).古代进献禽、鱼之类时将其头安放在左边,以示尊敬。《仪礼·士丧礼》:“载鱼左首进鬐。”《礼记·曲礼上》:“执禽者左首。” 郑玄 注:“左首尊。” 孔颖达 疏:“禽,鸟也。左,阳也;首,亦阳也。左首,谓横捧之也。”
(2).左边。如:左首一条小溪,右边一片树林。如:左首坐着他们几位。词语解释:左语 拼音:zuǒ yǔ
异族语言。 唐 王维 《送李判官赴江东》诗:“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词语解释:左垂 拼音:zuǒ chuí
指男子童稚之时。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年齿·幼童》:“ 周必大 文:‘每感左垂之日。’按,《诗传》儿子三月翦髮为鬌。男角女羈,否则男左女右。”参阅《仪礼·既夕礼》 郑玄 注。词语解释:左貂 拼音:zuǒ diāo
武冠的冠饰,以貂尾饰于冠左。《后汉书·宦者传序》:“ 汉 兴,仍袭 秦 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璫左貂,给事殿省。”《隋书·礼仪志七》:“貂蝉,案《汉官》:‘侍内金蝉左貂,金取刚固,蝉取高洁也。’ 董巴 志曰:‘内常侍,右貂金璫,银附蝉,内书令亦同此。’今宦者去貂,内史令金蝉右貂,纳言金蝉左貂。”《新唐书·百官志二》:“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谓之八貂。” 宋 陆游 《题千秋观怀贺亭》诗:“ 河 湟 使典珥左貂, 曲江 相君谢不朝。”词语解释:左丘明 拼音:zuǒ qiū míng
中国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与孔子同时代或在其前。相传著有《左传》,又传《国语》亦出其手词语解释:左射 拼音:zuǒ shè
(1).指在东学射宫习射。《礼记·乐记》:“散军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騶虞》,而贯革之射息也。” 郑玄 注:“左,东学也。”
(2).向左方射。《魏书·李安世传》:“ 李波 小妹字 雍容 ,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3).左手引弦而射。《宋史·王文郁传》:“﹝ 神宗 ﹞知 文郁 善左射,并招其子弟閲肄殿庭, 文郁 九发八中,詔官其二子。”词语解释:左夫人 拼音:zuǒ fū rén
古代 乌孙 贵族的第二夫人。《史记·大宛列传》:“ 乌孙 以千马聘 汉 女。 汉 遣宗室 江都 翁主往妻 乌孙 。 乌孙王 昆莫 以为右夫人; 匈奴 亦遣女妻 昆莫 , 昆莫 以为左夫人。”词语解释:左侧 拼音:zuǒ cè
(1).犹左右(指时间)。《史记·赵世家》“老妇恃輦而行耳” 唐 司马贞 索隐:“若 娃 年二十入王宫,至此亦年六十左侧,亦可称老。” 元 刘庭信 《新水令·春恨》曲:“盼佳期今春左侧,海棠开不见他回来。”《水浒传》第四五回:“初更左侧,一箇人戴顶头巾,闪将入来。”
(2).附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晨有二牛蹊践狼藉……里中共往视之,皆曰:‘此非左侧人之素蓄者也。’” 元 马致远 《赏花时·弄花香满衣》曲:“喜盈腮,折得向怀揣,就手内游蜂鬭争採,不离人左侧。”《水浒传》第十九回:“且把财赋老小,装载船里,径撑去 李家道 口左侧相等。”
(3).左边。《水浒传》第九五回:“ 孙琪 立在 乔道清 左侧,看见 唐斌 ,便駡道:‘反贼, 晋王 不曾负你。’”词语解释:左传癖 拼音:zuǒ zhuàn pǐ
爱读《左传》的癖好。 晋 杜预 自称有《左传》癖。《晋书·杜预传》:“ 预 常称 济 ( 王济 )有马癖, 嶠 ( 和嶠 )有钱癖。 武帝 闻之,谓 预 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宋 陆游 《夜坐》诗:“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愧大慈仙。”词语解释:左回 拼音:zuǒ huí
亦作“ 左回 ”。 向左方旋转。《晋书·天文志上》:“譬之於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迴焉。”《宋书·乐志四》:“天与日,终与一,左回右转不相失。”
见“ 左迴 ”。词语解释:左轓 拼音:zuǒ fān
车厢左侧的障蔽。 汉 时以朱色涂障蔽来表示官阶,凡俸禄在六百至一千石者皆以朱涂左轓。《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车耳反出,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二千石双朱,其次乃偏其左。”词语解释:左面 拼音:zuǒ miàn
左边。词语解释:左更 拼音:zuǒ gēng
秦 汉 爵位名,第十二级。《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 为左更,攻 韩 魏 於 伊闕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二左更。” 颜师古 注:“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词语解释:左氏癖 拼音:zuǒ shì pǐ
《左传》癖。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适》:“ 日用 赠 武平一 歌曰:‘彼名流兮 左氏 癖,意玄远兮冠今夕。’”词语解释:左心 拼音:zuǒ xīn
左心房和左心室;含氧合血的那半侧心脏词语解释:左拒 拼音:zuǒ jù
布于左翼的方形军阵。《左传·桓公五年》:“ 郑 子元 请为左拒以当 蔡 人。” 杜预 注:“拒,方陈。”词语解释:左担 拼音:zuǒ dān
古山道名。自今 甘肃 文县 东南至 四川 平武县 东。 唐 杜甫 《愁坐》诗:“ 葭萌 氐 种迴, 左担 犬戎 屯。”词语解释:左铜鱼 拼音:zuǒ tóng yú
铜质鱼形符契的左半。 唐 杜牧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参见“ 左鱼 ”、“ 左符 ”。词语解释:左猜 拼音:zuǒ cāi
起疑,猜疑。 元 王和卿 《一半儿·题情》曲:“待不梳粧怕娘左猜,不免插金釵,一半儿鬅鬆一半儿歪。”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准备下高筑黄金拜将臺,请你箇英材,休左猜,恰便似虹霓般盼望你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