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末字词组
巃嵷嵡嵷嵱嵷陇嵷    

词语解释:巃嵷  拼音:lóng zōng
亦作“巄嵷”。
(1).山势高峻貌。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高山巃嵸,危岫入云,嘉木灵芝,丛生其上。” 宋 欧阳修 《秋怀二首寄圣俞》诗之二:“羣木落空原,南山高巃嵸。” 明 汤显祖 《豫章揽秀楼赋》:“山巄嵷兮江逶迤,结飞楼兮含翠微。”
(2).云气蒸腾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洪兴祖 补注引五臣注:“巃嵸,云气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鸟铩国》:“山气巃嵸,触石兴云。”
(3).聚集貌。《文选·傅毅〈舞赋〉》:“车骑并狎,巃嵸逼迫。” 李善 注:“巃嵸,聚貌。”
(4).楂枒貌。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六:“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明 刘基 《松风阁记》:“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瀟洒而扶疎,鬖髿而玲瓏。”
(5).深沉貌。 元 朱思本 《盗发亚父冢》:“畚鍤纔深四十尺,乃有石盘青巃嵸。” 姚锡钧 《四日出游城西》诗:“更许停车觅三影,翦灯索句夜巃嵸。”
词语解释:嵡嵷  拼音:wěng zōng
山峰众多貌。 唐 李颀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诗:“嵡嵸殊未已,崚嶒忽相向。”
词语解释:嵱嵷  拼音:yǒng sǒng
高低众多貌。《汉书·扬雄传上》:“陵高衍之嵱嵷兮,超紆譎之清澄。”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嵱嵷,上下众多貌。”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秋怀见寄》之二:“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五台山日记》:“西北诸峰復嵱嵷起。”
词语解释:陇嵷  拼音:lǒng zōng
云气郁聚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