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巘崿 拼音:yǎn è
山崖;峰峦。《文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李善 注:“巘崿,崖之别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峯崖崇峻,巘崿隐嶙,巖间石室,佛尝降止。” 宋 林逋 《西湖春日》诗:“浓吐襍芳薰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明 赵完璧 《朝回望西山》诗:“綵云连巘崿,翠靄接城隈。”词语解释:岩崿 拼音:yán è
亦作“岩崿”。亦作“嵒崿”。
(1).山势不齐貌。《文选·郭璞〈江赋〉》:“厓隒为之泐嵃,碕岭为之嵒崿。” 吕延济 注:“泐嵃、嵒崿皆坎穴,言水急激之所为也。”《文选·江淹〈杂体诗·谢临川〉》:“嵒崿转奇秀,岑崟还相蔽。” 张铣 注:“嵒崿、岑崟,并山势不齐貌。”
(2).起伏的山峦。 唐 章八元 《天台道中示同行》诗:“八重巖崿迭晴空,九色烟霞绕洞宫。” 宋 苏辙 《〈题李公麟山庄图诗〉序》:“自西至东凡数里,巖崿隐见,泉源相属。”词语解释:岝崿 拼音:zuò è
(1).山势高峻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互岭巉巖,岞崿嶇崯。” 晋 左思 《吴都赋》:“虽有石林之岝崿,请攘臂而靡之。”
(2).急疾貌。《古文苑·黄香〈九宫赋〉》:“枉矢持芒以岞崿,迅衡风而突飞电。” 章樵 注:“枉矢,星蛇行而苍黑,望之如有毛羽然。岞崿,振激之状。其势迅速过於风电。”
(3).山名。在今 江苏省 吴县 西南。相传 春秋 吴王 僚 葬此。词语解释:崖崿 拼音:yá è
山崖。 晋 卢谌 《时兴》诗:“登高眺遐荒,极望无崖崿。” 唐 萧颖士 《蒙山作》诗:“清秋浄氛靄,崖崿隐天起。” 苏曼殊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诗:“竦身上 须弥 ,四顾无崖崿。”词语解释:峭崿 拼音:qiào è
高峰,高崖。《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峥嶸。” 吕向 注:“峭崿,高峯也。”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西驰峭崿,山连白雉之郊。”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飞步临峭崿,下有万仞潭。”词语解释:云崿 拼音:yún è
高耸入云的山崖。 南朝 宋 鲍照 《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丰雾粲草华,高月丽云崿。” 南朝 齐 谢朓 《纪功曹中园》诗:“兰亭仰远风,芳林接云崿。”词语解释:垠崿 拼音:yín è
见“ 垠堮 ”。
词语解释:垠堮 拼音:yín è
亦作“ 垠鍔 ”。亦作“ 垠鄂 ”。亦作“ 垠崿 ”。
(1).界限;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萌兆牙櫱,未有形埒垠堮。” 汉 张衡 《西京赋》:“在彼灵囿之中,前后无有垠鍔。”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一》:“乃自圣人言之,彼此合成一理,初无垠鄂,不期於立言之妙而妙自无穷。”
(2).悬崖;断岸。 宋 梅尧臣 《周仲章通判润州》诗:“昔过 京口 山,断厓如 巩 洛 ,抱谷黄芹泥,百丈耸垠崿。” 邵庸舒 《与曼殊孟硕同游江之岛》诗:“垠堮披高萝,壄竹翳危石。”词语解释:丹崿 拼音:dān è
赤色的山崖。 唐 吴筠 《竹赋》:“夹沧江,倚丹崿,蓄水雾之沉沉,摇巖烟之漠漠。”词语解释:错崿 拼音:cuò è
山崖交错,嶙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西南二十里为 杨美 ,石嘴错崿临流。”词语解释:仄崿 拼音:zè è
倾斜的山崖。 明 徐宏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路乃转北而下,歷悬石,披仄崿,下抵石底。”词语解释:飞崿 拼音:fēi è
指高崖。 晋 应贞 《临丹赋》:“激重巖之絶根,拂崇丘之飞崿。”词语解释:挺崿 拼音:tǐng è
耸立。《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孙绰 《太平山铭》:“秀岭樊緼,奇峯挺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县东有 湞石山 ,广圆三十里,挺崿大江之北,盘址长川之际。”词语解释:峎崿 拼音:ěn è
山的棱角或边缘。词语解释:岑崿 拼音:cén è
高崖。 明 李梦阳 《陟峤》诗:“锦绣乱岑崿,晨夕改观眺。” 明 何景明 《少谷子行》:“波涛窈渺岑崿移,遍访名山入 武夷 。”词语解释:崿崿 拼音:è è
(1).高貌。 唐 李白 《明堂赋》:“其左右也,则丹陛崿崿,彤庭煌煌,列宝鼎,敌金光。”
(2).锐利貌。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申命长驱,指麾横厉。崿崿鹰眸,稜稜虎视。”
(3).惊惧貌。 清 黄景仁 《冬青树引和谢皋羽别唐珏韵》:“髑髗夜走沥龙髓, 金粟堆 边鬼燐见。壮士崿崿齿牙战,三更石裂五鼓移。”词语解释:嵁崿 拼音:kān è
高貌。词语解释:嵬崿 拼音:wéi è
险峻。词语解释:峻崿 拼音:jùn è
(1).高峻的山崖。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歷山崖,隥险阻,峻崿万寻,澄源湛于下, 应水 涌于上。” 元 揭傒斯 《春莫闲居寄城西程汉翁十五韵》:“寧与无心游,不受众目怜。褰衣必峻崿,散步亦名园。”
(2).比喻品格刚直。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诸城 风节峻崿,夺情不起,自不至媕娿选懦如 吴省兰 辈。”词语解释:坻崿 拼音:chí è
亦作“ 坻鄂 ”。亦作“ 坻堮 ”。 殿基;殿阶。《文选·张衡〈西京赋〉》:“坻崿鳞眴,栈齴巉险。” 薛综 注:“殿基之形势也。” 吕向 注:“皆殿阶高峻之貌。”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罗疏柱之汩越,肃坻鄂之鏘鏘。”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司宫尼职,肃坻堮而神行;掌舍巡方,焕巖廊而洞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