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齐平声 西[qī,夫妻][yī][tí][详注1][dī]觿[ní][lí][bī pī][bǐ][详注2][详注3][guī][guī][xī][tí][详注4][qí jī][pí]


注1:儿 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
注2:媞 音题。美好,如“西施~~而不得见兮。”安详,如“有女怀芬芳,~~步东厢。”
注3:澌 音西。与嘶同。《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注4:錍 又《集韵》篇迷切。《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上声
 韵 平声

拼音:pí 齐韵,另见

崥 pí
  • 〔~崹()〕(山势)渐趋平缓,如“既乃琼巘嶒崚,金岸~~。”
康熙字典

  • 《廣韻》部迷切《集韻》騈迷切《韻會》頻彌切《正韻》蒲麋切,𠀤音鼙。 (齐韵)
  • 崥崹,山貌。
  • 又《玉篇》《廣韻》幷弭切《集韻》補弭切,𠀤音箄。 (纸韵)
  • 峽崥,山足也。《揚子·太𤣥經》崔嵬不崩,賴彼峽崥。《註》崔嵬當崩不崩,以有疆足之峽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