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队去声 [zài,载运][sài,边塞][详注1][ké ài][lài][cài][详注2][ài]

退[详注3][duì][bèi][《集韵》莫佩切,音妹。《博雅》好也。][详注4][duì,盘敦][lěi]


注1:裁 音在。亦制裁也。《谷梁传序》准裁靡定。《注》读去声。
注2:栽 音再。《说文》筑墙长板。《左传·桓五年》水昏正而栽。《注》设筑板。
注3:回 音悔。绕也。《左传·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读上声。又《集韵》《韵会》音缋。《前汉·赵充国传》回远千里。《注》回谓路迂回也,音胡悔反。又畏避也。《前汉·王温舒传》即有避回。《注》谓不尽意,捕击盗贼。又《盖宽饶传》刺举无所回避。
注4:谇 《广韵》苏内切《集韵》《韵会》苏对切,音碎。《前汉·贾谊传》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服虔曰》谇,犹骂也。《张晏曰》责让也。《师古曰》谇音碎。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dài 队韵

岱 dài
〈名〉
  • (形声。从山,代声。本义: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
  • 同本义
  • 岱,太山也。从山,代声。——《说文》。按,在今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北。
  • 。——《尔雅》。按,此言华岳为五镇之一也。
  • 则有九镇。又泰山为东岳。——《周礼·职方式》。按,此言为五岳之长也。则言四岳,衡山
  • 东方为岱宗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白虎通·巡狩》
  • 太山王者告代之处,为五岳之宗,故曰岱宗。——《后汉书·安帝纪》注
  • 古树森齐,聒聒幽禽鸣远。——《西游记》
  • 又如:岱斗(泰山、北斗);岱舆(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古国名 。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
康熙字典

  • 《廣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𠀤音逮。 (队韵)
  • 《說文》泰山也。《白虎通》東嶽爲岱宗者,言萬物更相代於東方也。《通志略》山高四十餘里,凡十八盤,由南天門歷東西二天門,至絕頂。上有秦時無字𥓓,其祠曰靑帝,去黃河二百餘里。《風俗通》岱,胎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隂陽之交,觸石膚寸而合,不終朝而徧雨天下,故爲五嶽之長。
  • 《正字通》東嶽,古但稱太山。太代音同,故借代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