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烟岚 拼音:yān lán
亦作“烟嵐”。 山林间蒸腾的雾气。 唐 宋之问 《江亭晚望》诗:“浩渺浸云根,烟嵐出远村。”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二:“自是迁臣多病,非干此地烟嵐。”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金陵南唐画手》:“ 江寧 沙门 巨然 画烟嵐晚景,当时称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山市》:“县令 张其协 经山南麓,始见之,烟嵐鬱丽。”词语解释:晴岚 拼音:qíng lán
晴日山中的雾气。 唐 郑谷 《华山》诗:“峭仞耸巍巍,晴嵐染近畿。”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晴嵐低 楚 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明 刘基 《郁离子·玄豹》:“暖靄晴嵐,山蒸泽烘,结为祥云。”词语解释:翠岚 拼音:cuì lán
山林中的雾气。 唐 皮日休 《虎丘寺西小溪闲泛》诗之一:“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嵐溪。” 宋 苏轼 《过岭》诗之二:“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嵐。”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各国王公卿相以及文人学士、富商巨族,无不驾飞车、挟重貲,僦居数月,徜徉翠嵐緑漪之中。”词语解释:浮岚 拼音:fú lán
飘动的山林雾气。 宋 欧阳修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欲令浮嵐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 明 刘基 《题〈秋江独钓图〉》诗:“细水浮嵐天与碧,斜阳炙面脸生红。” 清 戴名世 《数峰亭记》:“至於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嵐飞翠,叠立云表。”词语解释:夕岚 拼音:xī lán
暮霭,傍晚山林中的雾气。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残雨斜日照,夕嵐飞鸟还。” 唐 孟浩然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诗:“夕嵐增气色,餘照发光辉。” 元 袁桷 《复庵赋》:“前江右山,朝烟夕嵐。”词语解释:山岚 拼音:shān lán
山中的雾气。 唐 顾非熊 《陈情上郑主司》诗:“茅屋山嵐入,柴门海浪连。” 宋 徐铉 《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之一:“珍重加飱省思虑,时时斟酒压山嵐。” 明 刘基 《旱天多雨意五首呈石末公》诗之五:“泽气沉沙白,山嵐过野红。”词语解释:朝岚 拼音:cháo lán
早晨山间的雾气。 宋 方岳 《秀锦楼赋》:“搴朝嵐与夕霏兮,秀色蔚其可餐。” 清 刘大櫆 《西山》诗:“西山过雨染朝嵐,千尺平冈百顷潭。”词语解释:云岚 拼音:yún lán
山中云雾之气。 唐 白居易 《春游二林寺》诗:“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嵐积。” 元 张雨 《登善精舍葺治苟完七小诗以写予怀》之二:“深结云嵐为保障,賸培松竹当儿孙。”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吴竹屿 《曇香阁词》,如水木之清华,云嵐之秀润,高者亦 湘云 流亚。”词语解释:层岚 拼音:céng lán
指重山迭岭中的雾气。 宋 朱熹 《题囊山寺》诗:“云海近苍茫,层嵐拥深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晓色蒸霞,层嵐开藻。”词语解释:毗岚 拼音:pí lán
梵语Vairambhaka的译音。意为迅猛的风,狂风。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毗嵐……或作毗蓝婆,或作鞞嵐,或云吠蓝,或作随蓝,或言旋蓝,皆是梵之楚夏耳,此译云迅猛风也。” 清 钱谦益 《大梁周氏金陵寿宴序》:“龙汉之火,不将为萤爝乎?金藏之水,不将为涓滴乎?毗嵐之风,不将为调刁乎?”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神牛罢吼灵狮睡,毘嵐扑地声何厉。”词语解释:青岚 拼音:qīng lán
竹林间的雾气。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未夜青嵐入,先秋白露团。” 南唐 陈陶 《竹》诗之四:“青嵐箒亚思吾祖,緑润偏多忆 蔡邕 。”词语解释:峰岚 拼音:fēng lán
1.亦作"峰岚"。
2.山中云雾。词语解释:秋岚 拼音:qiū lán
秋日山林的烟霭雾气。 唐 岑参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诗:“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嵐。” 唐 罗邺 《嘉陵江》诗:“ 嘉陵 南岸雨初收,江似秋嵐不煞流。”词语解释:春岚 拼音:chūn lán
春天山间的雾气。 唐 韦应物 《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诗:“西郊鬱已茂,春嵐重如积。”《宣和画谱·许道宁》载, 宋 许道宁 有《春岚晓霭图》。词语解释:溪岚 拼音:xī lán
溪谷的雾气。 唐 白居易 《题元八溪居》诗:“溪嵐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词语解释:孤岚 拼音:gū lán
孤零零的山岚。 唐 皮日休 《缥缈峰》诗:“片白作 越 分,孤嵐为 吴 宫。”词语解释:阴岚 拼音:yīn lán
雾气。 唐 权德舆 《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诗:“阴嵐冒苔石,轻籟韵风篁。”词语解释:风岚 拼音:fēng lán
指飘浮在山间的雾气。 金 元好问 《云岩》诗:“浑沌日凿餘空嵌,漏天蒸湿绕风嵐。” 词语解释:澄岚 拼音:chéng lán
清新的山间水气。 清 方文 《庐山诗·五乳寺》:“岁久跡冺灭,此地空澄嵐。”词语解释:冻岚 拼音:dòng lán
指山林中寒凉的雾气。 唐 曹唐 《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诗之一:“海风卷树冻嵐消,忧国寧辞 岭 外遥!”词语解释:随岚 拼音:suí lán
见“ 随蓝 ”。
词语解释:随蓝 拼音:suí lán
(1).《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 杨倞 注:“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后以“随蓝”指从师学习。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卷二:“随蓝改质,实藉招擕,题竹书名,良资教授。”
(2).亦作“ 随嵐 ”。梵语。谓风之迅猛。《如来三昧经》卷上:“譬如随蓝风一起时,诸树名大树而不能自制。”《翻译名义集·什物》:“毗嵐:亦云随蓝,此云迅猛风。《大论》云:八方风不能动 须弥山 ,随嵐风至,碎如腐草。”词语解释:林岚 拼音:lín lán
指雾气缭绕的山林。 明 陆采 《明珠记·授计》:“虎窟龙潭,早归来,不将身陷。明娇娥偷下林嵐。”词语解释:霜岚 拼音:shuāng lán
山间的白色云气。 南朝 齐 谢朓 《临楚江赋》:“滔滔积水,褭褭霜嵐。”词语解释:雾岚 拼音:wù lán
雾气。《山花》1981年第11期:“那夜晚的会,一直开到很夜深才散,雾岚已漫上了堂屋前的石阶。”词语解释:峦岚 拼音:luán lán
犹山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北面峦嵐溪翠,远近悉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