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语上声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末字词组
岛屿浦屿云屿鱼屿鼓浪屿岩屿  
孤屿沙屿洲屿槟榔屿鹭屿纻屿  
烟屿竹屿江屿鼊屿浯屿   

词语解释:岛屿  拼音:dǎo yǔ
岛的总称。 晋 左思 《吴都赋》:“岛屿緜邈,洲渚冯隆。” 唐 李洞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诗:“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 清 姚鼐 《江行》诗:“纵横岛屿中流失,繚绕云烟万里空。”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二:“整个岛屿充满了玫瑰花的香气,我的心醉了。”
词语解释:孤屿  拼音:gū yǔ
孤立的岛屿。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絶,孤屿媚中川。”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山》诗:“ 赤城 渐微没,孤屿前嶢兀。”
词语解释:烟屿  拼音:yān yǔ
亦作“烟屿”。 烟雾弥漫的小岛。 唐 张九龄 《湘中作》诗:“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唐 杜牧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诗:“夕风飘度曲,烟屿隐行舟。”
词语解释:浦屿  拼音:pǔ yǔ
水中小岛。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浦屿崎嶇到,林园次第巡。” 唐 白居易 《舟行阻风寄李十一舍人》诗:“扁舟厌迫烟波上,杖策闲寻浦屿閒。” 唐 李群玉 《桑落洲》诗:“浦屿渔人火,蒹葭鳧雁声。”
词语解释:沙屿  拼音:shā yǔ
沙滩和小岛。亦泛指小沙岛。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沙屿相接,洲岛相连。”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庄〈郊游〉》:“凉叶照沙屿,秋荣冒水潯。” 唐 皮日休 《太湖诗·销夏湾》:“沙屿扫粉墨,松竹调塤箎。” 清 郁扬勋 《憩徐氏北园池上》诗:“溪堂杂菱荇,沙屿散鳬鵠。”
词语解释:竹屿  拼音:zhú yǔ
竹林茂盛的小岛。 唐 储光羲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诗之五:“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檝浮空入夜溪。” 唐 孟浩然 《游景空寺兰若》诗:“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觚賸续编·醉隐记》引 明 区大相 《醉隐记》:“或籍花蹊,或荫竹屿,或杖山烟,或棹水郭,皆无不醉之时,无不醉之地。”
词语解释:云屿  拼音:yún yǔ
云烟笼罩的小岛。 唐 陆龟蒙 《渔具诗·种鱼》:“凿池收頳鳞,疏疏置云屿。”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忽闻吼蒲牢,落日下云屿。” 宋 晁补之 《蓦山溪·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词:“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临烟渚。”
词语解释:洲屿  拼音:zhōu yǔ
江中沙洲。《宋书·张兴世传》:“ 沔水 自 襄阳 以下,至于 九江 ,二千里中,先无洲屿。”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张素盖而縈洲屿,驰白马而赴江沲。” 唐 韦述 《晚渡伊水》诗:“迢递望洲屿,逶迤亙津陌。”
词语解释:江屿  拼音:jiāng yǔ
江中小岛。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孤鸿散江屿,连翩遵渚飞。”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五:“云明江屿出,日照海流长。”
词语解释:鱼屿  拼音:yú yǔ
可供垂钓或用罾捕鱼的小岛。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泖茆字异》:“今观所谓 三泖 ,皆漫水巨浸,春夏则荷蒲演迤,水风生凉,秋冬则葭苇藂蘙,鱼屿相望。”
词语解释:槟榔屿  拼音:bīng láng yǔ
马来西亚重要岛屿。面积285平方千米,人口476万(1980年),其中三分之二是华人。岛上槟城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多名胜古迹,风景秀丽,为旅游胜地。
词语解释:鼊屿  拼音:bì yǔ
海岛名。
词语解释:鼓浪屿  拼音:gǔ làng yǔ
在福建省厦门市西,与厦门市区隔鼓厦海峡。面积184平方千米。岛上怪石嵯峨,林木苍翠。有日光岩、菽庄花园、莲花庵、海滨浴场、郑成功纪念馆等名胜古迹。景色秀丽,有“海上花园”之称。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词语解释:鹭屿  拼音:lù yǔ
即 厦门 。 厦门 别称 鹭门岛 。 元 刘詵 《寄刘济用万户》诗:“暮春归帆拂 鷺屿 ,满城酒香咽簫鼓。”
词语解释:浯屿  拼音:wú yǔ
浯洲屿 的省称,即今 福建省 金门岛 。 明 洪武 中置 浯屿 水寨于屿上, 清 渐以 金门 为名, 浯屿 之称遂废。《明史·胡宗宪传》:“贼扬帆泊 浯屿 ,纵掠 闽 海州县。” 清 张养重 《闽中秋兴》诗:“海国楼船半寂寥, 夏门 浯屿 莽萧萧。”
词语解释:岩屿  拼音:yán yǔ
岩石构成的岛屿。 元 马祖常 《春云》诗:“嵐翠含玉暉,景采满巖屿。”
词语解释:纻屿  拼音:zhù yǔ
传说中岛屿名。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海中大岛屿,若 会稽 之 东翁洲 、 亶洲 、 紵屿 。”《太平御览》卷七八二引《外国记》:“ 周详 汎海,落 紵屿 ,上多紵,有三千餘家,云是 徐福 僮男之后。风俗似 吴 人。” 元 吴莱 《夕泛海东》诗:“ 紵屿 尚餘聚, 蓬山 寧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