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共11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屯云屯剥屯如屯结屯卫屯啸屯夕屯子
屯田屯塞屯集屯积屯屯屯住屯弊屯落
屯蒙屯戍屯奇屯长屯弁屯乱屯学屯窒
屯兵屯垒屯守屯险屯庄屯仓屯堡屯留
屯营屯平屯厄屯踬屯劄屯丁屯悴屯粮
屯聚屯夷屯慝屯耕屯御屯保屯备屯正
屯军屯列屯居屯弁,屯衙屯封屯亶屯壁屯积居奇
屯难屯咽屯合屯利屯官屯坎屯垦屯租
屯师屯坞屯行屯农屯困屯危屯夫屯窭
屯否屯宿屯驻屯候屯圮屯亨屯变屯札

词语解释:屯云  拼音:tún yún
(1).积聚的云气。《列子·周穆王》:“化人之宫……望之若屯云焉。”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唐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明 李东阳 《送李维正主事使淮》诗:“漕舟百万如屯云,材官武士纷成羣。”
(2).《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帝 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 高祖 即自疑,亡匿,隐於 芒 、 碭 山泽巖石之閒。 吕后 与人俱求,常得之。 高祖 怪问之。 吕后 曰:‘ 季 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 季 。’”后因以“屯云”指帝王登基的瑞兆。《文选·陆倕〈石阙铭〉》:“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 李善 注引 杜笃 《论都赋》:“大 汉 开基,高祖有勋,斩白蛇,屯黑云。”
词语解释:屯田  拼音:tún tián
(1).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 汉 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商屯之分。《汉书·西域传下·渠犁》:“自 武帝 初通 西域 ,置校尉,屯田 渠犁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是岁用 枣祗 、 韩浩 等议,始兴屯田。”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营田》:“若屯田,则咸屯兵为之, 赵充国 、 邓艾 、 羊祜 皆是也。故云屯田。今江南民租官田者,皆名屯田。” 续范亭 《如是我闻》诗:“农场马场造纸厂,屯田牧畜兼工业。”
(2).指屯田者所耕之田。《元典章新集·户部·职田》:“将屯田、营田、职田一体科徵。”参阅《文献通考·田赋七》
(3).专司屯田的机构和官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三省纲辖·屯田》:“ 汉昭帝 始置屯田,而 成帝 置尚书郎一人,主户口垦田,此盖尚书屯田之始也。”
(4).指 北宋 词人 柳永 。因 柳 曾任屯田员外郎,故称。 清 宋翔凤 《乐府馀论》:“以 屯田 一生精力在是,不似 东坡 辈以餘力为之也。” 郑文焯 《大鹤山人词论》:“ 屯田 , 北宋 专家,其高处不减 清真 。” 姚锡钧 《论诗绝句》:“ 屯田 才调托微波, 苏子 深情歷劫磨。”
词语解释:屯蒙  拼音:tún méng
(1).《易》《屯》卦和《蒙》卦的并称。万物初生稚弱貌。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在昔天地闭,品物属屯蒙。”《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寿元年》:“自 文明 草昧,天地屯蒙。” 胡三省 注:“屯者物之始,蒙者物之穉,言后称制之初,犹天地生物之始。” 元 范康 《新水令·乐道》套曲:“晓屯蒙否泰交,知消长盈虚意。”
(2).《易》《屯》卦和《蒙》卦的并称。蹇滞、困顿。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或主遘屯蒙,或朝罹兵革。” 唐 白居易 《忆微之》诗:“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 屈原 之忠贞逐於 楚 , 张仪 之利口鞭於 梁 ,皆士之屯蒙,莫能自异。” 孙中山 《祭夏重民文》:“壬岁屯蒙,变生肘腋。”
词语解释:屯兵  拼音:tún bīng
(1).守卫的兵。《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
(2).指屯田垦荒的军队。《明史·食货志一》:“屯兵百名委百户,三百名委千户,五百名以上指挥提督之。”
(3).驻扎军队。 唐 杜甫 《柳司马至》诗:“函关犹出将,渭水更屯兵。”
词语解释:屯营  拼音:tún yíng
(1).军营。《后汉书·西域传序》:“ 永兴 元年, 车师 后王復反攻屯营。”《文选·左思〈吴都赋〉》:“屯营櫛比,解署棋布。” 吕向 注:“屯营,军营。” 萧三 《革命民歌集·打胜仗》:“ 贺龙 与 贺英 ,七军与八军,打开 荆沙 扎屯营,消灭白匪军。”
(2).扎营。《元史·顺宗纪二》:“ 棒胡 反於 汝寧信 阳州 ……破 归德府 鹿邑 ,焚 陈州 ,屯营於 杏岗 。”
词语解释:屯聚  拼音:tún jù
(1).集结。《史记·吴王濞列传》:“兵屯聚而西,无它奇道,难以立功。”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离叛者众,则不得不屯聚而为羣盗。”《东周列国志》第二一回:“ 桓公 与 管仲 商议,将輜重资粮,分其一半,屯聚于 葵兹 。”
(2).指聚居。 章炳麟 《排满平议》:“ 汉 族之流放罪人,与蛮种相习狎,埶不独立,染其礼俗,相与屯聚,因是亦以荆蛮得名。”
(3).指聚众起事的队伍。《后汉书·王梁传》:“三年春,转击 五校 ,追至 信都 、 赵国 ,破之,悉平诸屯聚。”《后汉书·冯异传》:“又南下 河南 成皋 已东十三县,及诸屯聚,皆平之。”
(4).谓聚集进驻。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择要害地屯聚一处,使有隐然之望。” 明 唐顺之 《牌》:“ 通州 屯下重兵,若有寇,则又有客兵屯聚。”
词语解释:屯军  拼音:tún jūn
(1).驻军。 前蜀 韦庄 《赠戍兵》诗:“止竟有征须有战, 洛阳 何用久屯军。”
(2).屯垦的军士。《清史稿·食货志一》:“ 明 之设卫也,以屯养军,以军隶卫。洎军政废而募民兵,屯军始专职漕运。”
词语解释:屯难  拼音:tún nán
(1).艰难。语本《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民志应而愿税,国屯难而思抚。” 唐 张说 《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时逢屯难,勋业成焉。”
(2).指祸乱。《新唐书·戴叔伦传》:“ 叔伦 劝以屯难未靖,安之者莫先於兵。”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一章:“故屯难之生即继於乾坤既定之后,吁嗟危哉!”
词语解释:屯师  拼音:tún shī
集结军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壮节公》:“ 金川 蕞尔小夷,经大兵两度挞伐,不能获尺寸之利,乃至屯师经年,老师縻餉,安用将帅为也!”
词语解释:屯否  拼音:tún fǒu
《易》《屯》卦和《否》卦的并称。意谓艰难困顿。 汉 王粲 《初征赋》:“逢屯否而底滞兮,忽长幼以羈旅。”《梁书·元帝纪》:“顷岁屯否,多难荐臻。”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起摄政至即真日凡一百八十三日》:“时逢屯否,拥兵窃命。”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时逢屯否,岳瀆分疆。”
词语解释:屯剥  拼音:tún bāo
《易》《屯》卦和《剥》卦的并称。意谓困厄衰败。《梁书·敬帝纪论》:“ 高祖 之遇斯屯剥,不得其死。”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与子昔暌离,嗟余苦屯剥。”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志怪》:“君成名在一年之外,今欲求之亦非难,但於本禄耗半,且多屯剥。”
词语解释:屯塞  拼音:tún sāi
聚拢堵塞。《水浒传》第十九回:“那四五十隻官船,屯塞做一块。”
词语解释:屯戍  拼音:tún shù
(1).驻防。《史记·孝文本纪》:“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飭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 宋 范仲淹 《奏迄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自京差拨禁军,往 陕西 边上屯戍。”《明史·太祖纪》:“辛巳, 邓愈 、 汤和 等十三人屯戍 北平 、 陕西 、 河南 。”
(2).指戍卒。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臣闻 唐 室三百年,而 魏博 一镇屯戍甚少,不及今日之盛。”
词语解释:屯垒  拼音:tún lěi
犹营垒。《新唐书·裴寂传》:“ 寂 无它才,惟飞檄郡县,促入屯垒相保赘,焚积聚,人益惴骇思乱。” 宋 宋祁 《真定述事》诗:“莫嫌屯垒是边州,试听山河説上游。”
词语解释:屯平  拼音:tún píng
艰难与平易。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倦见物兴衰,骤覩俗屯平。”
词语解释:屯夷  拼音:tún yí
(1).艰危与平定。《梁书·萧颖达传》:“契阔屯夷,载形心事。” 唐 吴筠 《览古》诗之一:“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三年》:“ 世度 闺门之内,和而有礼。虽世有屯夷,家有贫富,百口怡怡,丰俭同之。”
(2).偏义词。偏指困厄。《宋书·文帝纪》:“皇运艰弊,数钟屯夷。”
词语解释:屯列  拼音:tún liè
(1).布防,屯驻。《后汉书·南匈奴传》:“﹝ 耿夔 ﹞讨击 鲜卑 。还,復各令屯列衝要。”
(2).犹陈列。《后汉书·皇甫规传》:“愿假臣两营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与护羌校尉 赵冲 共相首尾。”
词语解释:屯咽  拼音:tún yān
阻塞。《南史·齐纪上》:“禁断又不即通,处处屯咽,或泥涂灌注,或冰冻严结,老幼啼号,不可闻见。”
词语解释:屯坞  拼音:tún wù
村落外围筑有防御用的土堡。泛指村庄。《后汉书·方术传下·赵彦》:“ 彦 推遁甲,教以时进兵,一战破贼,燔烧屯坞。”《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江边空旷,屯坞虚损。”
词语解释:屯宿  拼音:tún sù
屯驻。《宋史·李纲传下》:“如 鼎 、 澧 、 岳 、 鄂 若 荆南 一带,皆当屯宿重兵。”
词语解释:屯如  拼音:tún rú
困难貌。《易·屯》:“六二,屯如邅如。” 孔颖达 疏:“屯是屯难,如是语辞也。”《陈书·高祖纪上》:“ 太清 否亢, 桥山 之痛以深; 大宝 屯如, 平阳 之祸相继。”
词语解释:屯集  拼音:tún jí
集结;聚集。 唐 李德裕 《驱逐回鹘事宜状》:“臣等思虑,量为得计。若如此可行,即 幽州 兵马,望且令於本界屯集,待候处分。” 明 李贽 《焚书·高同知奖劝序》:“夫当混一廓清之日,摧枯拉朽之际,谋臣猛将,屯集如云。”
词语解释:屯奇  拼音:tún qí
艰难,不顺利。《旧唐书·郑畋传》:“虽云赋命屯奇,实以遭人排忌。” 宋 秦观 《辞史官表》:“臣少而愚贱,长更屯奇。”
词语解释:屯守  拼音:tún shǒu
(1).驻守。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留军屯守空地,旷日弥久,士卒劳倦。”《明史·兵志三》:“ 洪武 时, 宣府 屯守官军殆十万。”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六》:“《采薇》《出车》《杕杜》, 周 之诗也。然 夏 殷 不能无屯守之卒,可知也。”
(2).指守护。《世说新语·任诞》“恒大饮酒” 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 《语林》曰:“ 伯仁 正有姊丧,三日醉;姑丧,二日醉,大损资望。每醉,诸公常共屯守。”
词语解释:屯厄  拼音:tún è
亦作“ 屯阨 ”。 危难;困苦。《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越王 ﹞仰天叹曰:‘嗟乎!孤之屯厄,谁念復生渡此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振翼遐裔,翻然来翔。行遇屯厄,遭罹疾病。”《北史·魏纪一论》:“而屯厄有期,祸生非虑,将人事不足,岂天实为之乎?”《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愔 风表鉴裁,为朝野所重,少歷屯阨,及得志,有一餐之惠者必重报之。”
词语解释:屯慝  拼音:tún tè
指阴惨之气。慝,阴气。 北周 庾信 《拟咏怀》诗之十三:“横流遘屯慝,上墋结重氛。”
词语解释:屯居  拼音:tún jū
聚居。《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恪 到府,乃移书四郡属臣长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清会典·八旗都统一》“与其缉获者”原注:“其屯居及各省驻防旗人有逃亡者,俱照此例办理。”《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安太太 连忙摆手説:‘不用,我们虽説是 汉军旗 人,那驻防的,屯居的,多有 汉 装,就连我们现在的本家亲戚里头,也有好几个裹脚的呢!’”
词语解释:屯合  拼音:tún hé
聚集。 唐 王昌龄 《灞桥赋》:“怀璧杖剑,披离屯合。” 元 张可久 《汉东山》曲:“万马千军早屯合,走不脱。”
词语解释:屯行  拼音:tún xíng
集中行进。《史记·李将军列传》:“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以水草少,不可羣辈。”
词语解释:屯驻  拼音:tún zhù
见“ 屯住 ”。
词语解释:屯住  拼音:tún zhù
亦作“ 屯驻 ”。 驻守。《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君其治严,总率诸军屯住 汉中 ,须 吴 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衅。” 宋 范仲淹 《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将去年秋后差到屯驻驻泊。”《水浒传》第一○九回:“都在 睦州 聚齐,合兵一处,屯驻军马。” 清 曾国藩 《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记》:“当诸将屯驻 秣陵 , 向 公 荣 、 张 公 国樑 最负重望。”
词语解释:屯结  拼音:tún jié
(1).聚集,集结。常用于聚众造反。《后汉书·滕抚传》:“ 梁太后 虑羣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议遣太尉 李固 。”《明史·项忠传》:“ 白圭 既平 刘通 , 荆 、 襄 间流民屯结如故。”
(2).指聚众起事者。《晋书·石季龙载记下》:“遣使者持节赦诸屯结,皆不从。”
词语解释:屯积  拼音:tún jī
(1).囤积。 章炳麟 《讨满洲檄》:“既据 燕 都,徵固本京餉,以实故土,屯积 辽 东,不入经费。”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由各大银行钱庄筹集资本,向各地收买粮米,指定适当地点屯积,到来年青黄不接的当儿陆续售出,使米价保持平衡。”
(2).积聚。 冰心 《寄小读者·通讯十三》:“只在屯积的浓云中,有电光闪烁。”
词语解释:屯长  拼音:tún zhǎng
(1). 秦 汉 时军伍之长。《商君书·境内》:“﹝军爵﹞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史记·陈涉世家》:“ 二世 元年七月,发閭左敌戍 渔阳 ,九百人屯 大泽乡 。 陈胜 、 吴广 皆次当行,为屯长。”《后汉书·班固传》“陈师案屯” 李贤 注引《续汉志》:“大将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下有屯长一人。”
(2). 清 代管理十屯户的人员。《清史稿·食货志一》:“仍仿营田制,十户一屯长,五十户一屯正。”
词语解释:屯险  拼音:tún xiǎn
艰险。 三国 魏 嵇康 《答二郭》诗:“详观凌世务,屯险多忧虑。” 北周 庾信 《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绩著屯险,诚贯风霜。”
词语解释:屯踬  拼音:tún zhì
困顿失意。《南史·梁豫章王综传》:“尝有人士姓 王 ,以屯躓投告 综 。于时大乏,唯有眠牀故皁复帐,即下付之。” 唐 沉千里 《濮中言怀》:“栖栖去人世,屯躓日穷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初到都下,同止客坊,早已酸寒,復加屯躓。”
词语解释:屯耕  拼音:tún gēng
屯田耕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昔 石勒 之隶 师懽 ,屯耕于 茌平 。”《元史·世祖纪十四》:“﹝ 至元 三十年﹞詔边境无事,令本军屯耕以食。”
词语解释:屯弁,屯衙
管理屯田的小吏
词语解释:屯利  拼音:tún lì
屯田之利。《明史·杨博传》:“二十五年超拜右僉都御史,巡抚 甘肃 。大兴屯利,请募民垦田,永不征租。”
词语解释:屯农  拼音:tún nóng
犹屯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汉高帝 十一年,封 靳疆 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在斯,谓之 羊肠仓 。”
词语解释:屯候  拼音:tún hòu
(1).犹斥候,哨兵。《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昼夜兼行,至 羽 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
(2).指放哨。 宋 曾巩 《卫尉卿制》:“周庐屯候之士,武库弓鎧之器。”
词语解释:屯卫  拼音:tún wèi
(1).驻兵守卫。《史记·秦始皇本纪》:“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 咸阳 。”《后汉书·刘玄传》:“右辅都尉 严本 恐失 更始 为 赤眉 所诛,将兵在外,号屯卫而实囚之。”
(2).指兵卫之所。《后汉书·窦宪传》:“ 宪 惧见幸,分宫省之权,遣客刺杀 畅 於屯卫之中。” 李贤 注:“屯兵宿卫之所。”《明史·蓝玉传》:“ 玉 遣百户 毛海 诱缚其父子,送京师诛之,而尽降其众,因请增置屯卫。”
(3). 隋 唐 时禁卫军的一种。 隋 开皇 中置十二府,统禁卫兵,后改置扩充为十六卫,左右屯卫即为其中二卫, 唐龙朔 改称左右威卫, 五代 周 避 郭威 讳,复称屯卫。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左右威卫》
词语解释:屯屯  拼音:tún tún
(1).丰盛;满盈。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称》:“山有木,其实屯屯。”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 文 景 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本,吏亷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
(2).忠谨诚恳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孔子 ﹞为 鲁 司寇,断狱屯屯,与众共之,不敢自专。”
(3).行进困难貌。 唐 柳宗元 《天对》:“曶黑晣眇,往来屯屯,厖昧革化,唯元气存,而何为焉!”
聚集。 唐 柳宗元 《答周君巢书》:“昧昧而趍,屯屯而居。”
词语解释:屯弁  拼音:tún biàn
管理屯田的小吏。 清 魏源 《复魏制府询运海书》:“海运之事……所不利之人有三:海关税侩也, 天津 仓胥也,屯弁运丁也。”
词语解释:屯庄  拼音:tún zhuāng
屯田户聚居点。《清史稿·食货志一》:“ 乾隆 初,设 黑龙江 屯庄, 呼兰 立庄四十所,选 盛京 旗丁携家往,官为资装筑屋庀具。”
词语解释:屯劄  拼音:tún zhā
亦作“ 屯札 ”。驻扎。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下:“ 永顺 等兵见得巡抚亲临,亦至前地屯札。”《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既至河口,安营了毕,前哨报:‘ 河东 有一枝军屯札,不知何意?’”《东周列国志》第九六回:“ 赵奢 追至五十里, 秦 军屯札不住,只得望西逃奔。”
词语解释:屯御  拼音:tún yù
指屯兵防御点。 唐 独孤及 《谏表》:“假令居安思危,用备不虞,自可於阨害之地,少置屯御,餘悉休之。”
词语解释:屯封  拼音:tún fēng
屯田之地。《梁书·贺琛传》:“百姓不能堪命,各事流移;或移於大姓,或聚於屯封,盖不获已而窜亡,非乐之也。”
词语解释:屯官  拼音:tún guān
掌管屯田事务的官。《新唐书·百官志一》:“二十曰耕耨以时,收获成课,为屯官之最。”
词语解释:屯困  拼音:tún kùn
《易》《屯》卦和《困》卦的并称。意谓艰难困窘。《梁书·武帝纪上》:“险泰相延,晦明非一,皆屯困而后亨,资多难以启圣。”
词语解释:屯圮  拼音:tún pǐ
艰难困顿。《北齐书·宣帝纪》:“德之不嗣,仍离屯圮。” 唐 萧颖士 《羽山》诗:“ 夏 祖何屯圮,迁殛此山隈。”
词语解释:屯啸  拼音:tún xiào
犹啸聚。《新唐书·窦建德传》:“ 隋 遣太僕卿 杨义臣 讨破 张金称 於 清河 ,残党畏诛,復屯啸归 建德 。”
词语解释:屯住  拼音:tún zhù
亦作“ 屯驻 ”。 驻守。《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君其治严,总率诸军屯住 汉中 ,须 吴 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衅。” 宋 范仲淹 《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将去年秋后差到屯驻驻泊。”《水浒传》第一○九回:“都在 睦州 聚齐,合兵一处,屯驻军马。” 清 曾国藩 《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记》:“当诸将屯驻 秣陵 , 向 公 荣 、 张 公 国樑 最负重望。”
词语解释:屯乱  拼音:tún luàn
犹动乱。《新唐书·张濬传》:“先帝时,身播屯乱,盖 克用 、 全忠 不相下也。请因其弱讨之,断两雄势。”
词语解释:屯仓  拼音:tún cāng
(1).屯田区的粮仓。《明史·食货志一》:“三十年定科则: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餘粮为本卫所官军俸粮。”《中国民间故事选(二)·反江山和守备老爷》:“有个守屯仓的守备老爷。”
(2).贮粮入仓。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部·催徵》:“漕米屯仓不过一季。”
词语解释:屯丁  拼音:tún dīng
屯田之人。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核其田为屯田,编其人为屯丁。”《清史稿·食货志一》:“三年,定屯田官制……改卫军为屯丁。” 沉从文 《边城》二:“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参见参见“屯田”。
词语解释:屯保  拼音:tún bǎo
见“ 屯堡 ”。
词语解释:屯堡  拼音:tún pù
亦作“ 屯保 ”。 驻有军队的城堡。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出入河山之际,六百餘里,屯堡相望,寇来不能为暴,人得肆耕其中。”《新唐书·王世充传》:“ 高祖 詔 秦王 率兵攻之,至 新安 ,屯保多下,败 世充 于 慈涧城 。”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不立屯堡,不据城郭。”
词语解释:屯亶  拼音:tún dǎn
见“ 屯邅 ”。
词语解释:屯邅  拼音:zhūn zhān
亦作“ 屯亶 ”。 不进貌。《易·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 孔颖达 疏:“屯是屯难,邅是邅回。”后多指艰难。 汉 班固 《幽通赋》:“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一本作“ 屯亶 ”。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七:“英雄有屯邅,由来自古昔。”《西游记》第十五回:“我小时也有几个衬钱,也好骑匹骏马,只因累岁屯邅,遭丧失火,到此没了下梢,故充为庙祝。”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谪宁波》诗:“江门聊信宿,吾道本屯邅。” 赵朴初 《读朱德委员长泸州诗敬作》诗:“平生报国意拳拳,千回百折遭屯邅。”
词语解释:屯坎  拼音:tún kǎn
《易》《屯》卦和《坎》卦的并称。意谓困顿;艰险。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遭时屯坎,浮生蹇剥。” 唐 张仲素 《穆天子宴瑶池赋》:“彼乃轻万里而崇一朝,孰若济羣生於屯坎。”
词语解释:屯危  拼音:tún wēi
艰难危险。《南史·臧焘传》:“天下屯危,礼异常日。”《新唐书·隐逸传·孙思邈》:“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四十年间,位极将帅,其间屯危患难,履锋冒刃,入万死而无一生。”
词语解释:屯亨  拼音:tún hēng
困顿和通达。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而屯亨有数,剥极为灾,梟獍豺狼,肆逞兇逆。” 明 高攀龙 《邹忠公惠山祠堂记》:“公当年所以蒙难,贞志坦然,于屯亨夷险而不二者,是遵何道也?”
词语解释:屯夕  拼音:tún xī
同“ 窀穸 ”。 本指墓穴。亦用以指丧葬事。 清 郑珍 《郘亭诗钞序》:“久之, 贞定 与太孺人先后卒, 子偲 以贫也,毕屯夕於郡,率诸弟读僦宅中,岁藉塾脩以相生养。”
词语解释:屯弊  拼音:tún bì
艰难衰败。《晋书·贺循传》:“若乃时运屯弊,主危国急,义士救时,驱驰拯世。”
词语解释:屯学  拼音:tún xué
对屯田军民讲习耕战之事的教学组织。《明史·食货志一》:“ 光斗 更於 河间 、 天津 设屯学,试骑射,为武生给田百亩。”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 光斗 念天下承平久,人不知兵,而疆场多故,每行部輒较诸生射,奏开屯学,又奏开武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北方水利》:“ 左光斗 之屯学亦然,是夺北人之田而又塞其功名之路。”
词语解释:屯堡  拼音:tún pù
亦作“ 屯保 ”。 驻有军队的城堡。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出入河山之际,六百餘里,屯堡相望,寇来不能为暴,人得肆耕其中。”《新唐书·王世充传》:“ 高祖 詔 秦王 率兵攻之,至 新安 ,屯保多下,败 世充 于 慈涧城 。”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不立屯堡,不据城郭。”
词语解释:屯悴  拼音:tún cuì
困苦。 南朝 宋 鲍照 《谢假启》:“臣违福履,身事屯悴,叹息和景,掩泪春风。”
词语解释:屯备  拼音:tún bèi
(1).驻防。《汉书·赵充国传》:“ 酒泉 太守 辛武贤 奏言:‘郡兵皆屯备 南山 ,北边空虚,势不可久。’”
(2).指屯军的武备。《后汉书·顺帝纪》:“严勑障塞,缮设屯备,立秋之后,简习戎马。”
词语解释:屯壁  拼音:tún bì
犹屯堡。壁,壁垒。《新唐书·南蛮传上》:“ 巂州 实往来道,扞蔽数州,虏百计窥之,故严兵以守,屯壁相望,粮械处处有之,东蛮庸敢怀贰乎?”
词语解释:屯垦  拼音:tún kěn
(1).屯戍垦殖。《明史·费瓛传》:“以 凉州 多閒田,请给军屯垦。”《清史稿·食货志一》:“罪徒当遣者,限年屯垦,已事释还。”
(2).指聚居垦荒。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在 唐 代就有人围湖作圩以事屯垦。”
词语解释:屯夫  拼音:tún fū
守卒。《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蛮利夜晦,輒薄城……屯夫终夜哄,蛮不能侵。”
词语解释:屯变  拼音:tún biàn
灾难,变故。 明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传》:“遭罹屯变,无恆产以自润而不困折,斯亦难矣。”
词语解释:屯子  拼音:tún zǐ
村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四:“一个屯子里的人,啥不好商量。”
词语解释:屯落  拼音:tún luò
村落。《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太祖 为司空,辟 寧 , 度 子 康 絶命不宣”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高士传》曰:“ 管寧 所居屯落,会井汲者,或男女杂错,或争井鬭闉。” 周立波 《暴风骤雨》一:“道旁屯落里,做早饭的淡青色的柴烟正从土黄屋顶上高高地飘起。”
词语解释:屯窒  拼音:tún zhì
艰难困顿。 五代 梁 韩仪 《授韩建昌黎郡王制》:“当屯窒之时,虽危无咎者鲜;乘泰亨之际,在上不骄者难。”
词语解释:屯留  拼音:tún liú
驻扎。《后汉书·董卓传》:“ 卓 自屯留 毕圭苑 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復孑遗。”
词语解释:屯粮  拼音:tún liáng
屯田上缴的税粮。《明史·宪宗纪》:“秋七月己酉,免天下军卫屯粮十之三。”《明史·平阳王济熿传》:“内使 刘信 等数十人告 济熿 擅取屯粮十万餘石,欲应 高煦 ,并发其宫中诅咒事。”
词语解释:屯正  拼音:tún zhèng
清 代管理五十屯户的小官。《清史稿·食货志一》:“仍仿营田制,十户一屯长,五十户一屯正,每屯五正,设一管领专员。”
词语解释:屯积居奇  拼音:tún jī jū qí
谓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 邓子恢 《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封建地主、军阀官僚以及帝国主义势力,象一群吸血的水蛭,通过重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屯积居奇,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吸吮着 闽 西人民的鲜血。”
词语解释:屯租  拼音:tún zū
屯田所纳的赋税。《明史·韩王松传》:“请蠲护卫屯租,建邸第,许之。” 清 薛福成 《叙疆臣建树之基》:“地租之中有旗租、地租、屯租等名目。”
词语解释:屯窭  拼音:tún jù
贫困。《晋书·刘毅传》:“ 毅 时甚屯窶,先就府借东堂与亲故出射。”
词语解释:屯札  拼音:tún zhá
见“ 屯札 ”。 指军队驻扎。
共11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