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末字典故词语
敝袍穿履
典出《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77~
  • 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唐·成玄英疏:「履败纳之而跟后决也。」

仙人履 化履 王乔履 叶县履
典出《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王乔〉~272~
  • 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详细]
 例句:     [更多...]

三千履 三千珠履 珠履 珠成履 珠为履 真珠履 趿珠履
典出《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
  • 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檋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例句:     [更多...]

取履 圮上履 圮桥进履 圯桥进履 堕履 文成履 为人取履 老人遗履 跪履 黄石履
典出《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34~
  •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详细]
 例句:     [更多...]

几緉英雄草履
典出《世说新语》中卷上《雅量》
  •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例句:

东郭履
典出《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传》
  • 齐人东郭先生以方士待诏公车,当道遮卫将军车,拜谒曰:「愿白事。」将军止车前,东郭先生旁车言曰:「王夫人新得幸于上,家贫。今将军得金千斤,诚以其半赐王夫人之亲,人主闻之必喜。此所谓奇策便计也。」将军谢之曰:「先生幸告之以便计,请奉教。」于是卫将军乃以五百金为王夫人之亲寿。王夫人以闻武帝。帝曰:「大将军不知为此。」问之安所受计策,对曰:「受之待诏者东郭先生。」诏召东郭先生,拜以为郡都尉。东郭先生久待诏...[详细]
 例句:     [更多...]

东郭先生履
典出《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208~
  • 武帝时,大将军卫青者,卫后兄也,封为长平侯。从军击匈奴,至余吾水上而还,斩首捕虏,有功来归,诏赐金千斤。将军出宫门,齐人东郭先生以方士待诏公车,当道遮卫将军车,拜谒曰:「愿白事。」将军止车前,东郭先生旁车言曰:「王夫人新得幸于上,家贫。今将军得金千斤,诚以其半赐王夫人之亲,人主闻之必喜。此所谓奇策便计也。」卫将军谢之曰:「先生幸告之以便计,请奉教。」于是卫将军乃以五百金为王夫人之亲寿。王夫人以闻武...[详细]

分香卖履
典出《昭明文选》卷六十〈行状吊文祭文·吊文·吊曹操文〉~2594~
  • 元康八年,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又云:「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尚书履 曳履 汉履 听履 郑履 革履 鸣汉履
典出《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列传·郑崇〉~3254~
  • 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与王家相嫁娶。祖父以訾徙平陵。父宾明法令,为御史,事贡公,名公直。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例句:     [更多...]

弓履
典出《花间集》卷五九〈浣溪沙〉
  • 碧玉冠轻袅燕钗。捧心无语步香阶。缓移弓底绣罗鞋。暗想欢娱何计好,岂堪期约有时乖。日高深院正忘怀。

燕雀贺履
典出《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570~
  • 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曰可以养老;盗蹠见饴,曰可以黏牡;见物同,而用之异。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脱;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人食礜石而死,蚕食之而不饥;鱼食巴菽而死,鼠食之而肥;类不可必推。瓦以火成,不可以得火;竹以水生,不可以得水。扬堁而欲弭尘,被裘而以翣翼,岂若适衣而已哉!槁竹有火,弗钻不;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例句:

化履
典出《水经注疏》卷三十七
  • 邓德明《南康记》曰:「昔有卢耽,仕州为治中,少学仙术,善解云飞。每夕,辄凌虚归家,晓则还州。尝于元会至朝,不及朝列,化为白鹄,至阁前,回翔欲下,威仪以石掷之,得一只履,耽惊还就列,内外左右,莫不骇异。」

化履
典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七《?水》引邓德明《南康记》
  • 昔有卢耽,仕州为治中,少栖仙术,善解云飞,每夕辄凌虚归家,晓则还州,尝于元会至朝,不及朝列,化为白鹄至阙前,回翔欲下,威仪以石掷之,得一只履,耽惊还就列,内外左右,莫不骇异。
 例句:

剑履
典出《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206~
  • 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详细]
 例句:     [更多...]

量革履
典出《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陶潜传》
  •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
 例句:

曳星辰履
典出《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七
  •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宋·赵彦材注:「上星辰以言其亲帝之旁,犹言上云霄也。」

视履
典出《周易注疏》卷二〈履〉~4~
  •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三国魏·王弼注:「祸福之祥,生乎所履处,履之极履道成矣。故可视履而考祥也。」唐·孔颖达疏:「祥谓徵祥。上九处履之极履,道已成,故视其所履之行,善恶得失,考其祸福之徵祥。」
 例句:

素履
典出《周易》卷二《履卦》
  • 「初九,素履往,无咎。」三国魏·王弼注:「履道恶华,故素乃无咎。处履以素,何往不从。」
 例句:

携履
典出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邵硕传》
  • 硕以宋初亦出家入道,自称硕公,出入行往不择昼夜,游历益部诸县。及往蛮中,皆因事言谑协以劝善,至人家眠地者,人家必有死。……以宋元徽元年九月一日卒岷山通云寺,临亡语道人法进云,可露吾骸,急系履著脚。既而依之,出尸置寺,后经二日不见所在。俄而有人从郫县来,过进云,昨见硕公在市中,一脚著履漫语云,小子无宜适失我履一只,进惊而检问沙弥,沙弥答云,近送尸,出时怖惧右脚一履不得好系。遂失之。
 例句:

坠履
典出《新书》卷七《谕诚》
  • 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
 例句:
  • 他日陶甄寻坠履,沧洲何处觅渔翁。——韩偓余自刑部员外郎为时权所挤值盘石出镇藩屏朝选宾佐以余充职掌记郁郁不乐因成长句寄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