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末字词组
玉屑谈屑凄屑诗人玉屑鄙夷不屑僁屑敲冰玉屑猥屑
骚屑松屑勃屑锯霏屑靡屑粗屑忍屑威屑
金屑卑屑搔屑锉屑麦屑酸屑繁屑嫳屑
屑屑栖屑尘屑锁屑羈屑浅屑竹头木屑皮屑
琐屑锯屑沈屑轻屑鳞屑滴羞跌屑秽屑盐屑
不屑香屑纤屑谫谫屑屑铁屑屑滴屑屑羁屑 
琼屑露屑恓屑跌屑屑末屑火屑绰屑 
霏屑细屑切屑谈霏玉屑迭屑屑攧屑经屑 
萧屑饮金屑豆屑鄙屑迫屑掩屑冗屑 

词语解释:玉屑  拼音:yù xiè
(1).玉的碎末。《周礼·天官·玉府》“王齐则共食玉” 汉 郑玄 注:“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 郑司农 云:‘王齐当食玉屑。’”《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昔 汉武 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 宋 谢翱 《后桂花引》:“修月仙人饭玉屑,瑶鸭腾腾何处爇。”
(2).碎末的美称。 唐 李贺 《题赵生壁》诗:“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此指米粉。《群音类选·双忠记·张母忆儿》:“又节届端阳,酒泛菖蒲玉屑香。”此指香粉。
(3).谓华而不实的文词。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篋,不为有寳;诗书负笈,不为有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自 元 暨 成 ,降意图籍,美玉屑之谭,清 金马 之路。”
(4).转以喻美好的文辞。 元 许有孚 《观雪冷然台》诗:“ 坡 诗诵得聚星堂,字字珠璣飞玉屑。”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迭韵诗》:“话旧尚能霏玉屑,延龄端不藉金丹。”
(5).比喻雪末。 金 元好问 《读书山雪中》诗:“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粧山川。”《群音类选·升仙记·复度文公》:“万里云彤,玉屑银砂乱洒空。这雪声敲窗纸,势压梅梢,色映帘笼。” 茅盾 《新疆风土杂记》诗:“纷飞玉屑到帘栊,大地银铺一望中。”
(6).纸名。即麻纸。产于 蜀 地。 南唐 李后主 请 蜀 笺工制造,因与玉屑无异,故名。参阅 宋 高晦叟 《珍席放谈》卷下。
词语解释:骚屑  拼音:sāo xiè
(1).风声。 汉 刘向 《九叹·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王逸 注:“风声貌。” 唐 高适 《酬李少府》诗:“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咏红姑娘》词:“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2).凄清愁苦。 唐 元稹 《遣病》诗之三:“今来渐讳年,顿与前心别,白日速如飞,佳晨亦骚屑。” 清 吴伟业 《廿五日偕穆苑先孙浣心叶予闻允文游石公山盘龙洞石梁寂光归云诸胜》诗:“晚岁艰出门,端居意骚屑。”
(3).扰乱;动乱。 唐 杜甫 《喜雨》诗:“农事都已休,兵戎况骚屑。”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中原路阻音尘絶,兵戈正骚屑。” 清 陈廷敬 《赠孝感相公》诗:“黎元尚疮痍,原野恐骚屑。”
词语解释:金屑  拼音:jīn xiè
(1).黄金的粉末、碎末。 宋 梅尧臣 《妾薄命》诗:“曾闻清冷混金屑,谁谓飘扬逐路人。”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戈壁无水草处,地方官踏着,有可簸采金屑之地。” 叶圣陶 《城中·病夫》:“有几个翻检很高的一堆书籍,眉头微蹙,目光深沉,似乎要从细碎的沙砾里拣出金屑来。”
(2).佛教谓佛经中的片言只语,佛法中的一知半解。《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金屑虽贵,落眼成翳。”《五灯会元·东林总禅师法嗣·龙泉夔禅师》:“岂况牵枝引蔓,説妙谭玄。正是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3).见“ 金屑酒 ”。
(4).黄色的花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朱瑾》:“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於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
词语解释:金屑酒  拼音:jīn xiè jiǔ
古代帝王赐死之酒。《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 伦 乃矫詔遣尚书 刘弘 等持节齎金屑酒赐后死。”亦省作“ 金屑 ”、“ 金酒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帝不听,竟遣使齎金屑饮 晃 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殯敛於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贾后 服金酒死, 贾午 考竟,用大杖终。” 唐 刘禹锡 《马嵬行》:“贵人饮金屑,倏忽蕣英暮。”
词语解释:屑屑  拼音:xiè xiè
(1).劳瘁匆迫貌。《左传·昭公五年》:“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 氏也。” 唐 元稹 《晓将别》诗:“屑屑命僮御,晨装儼已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一日, 石 失印綬,合署沸腾,屑屑还往,无所为计。”
(2).琐屑;猥琐。 宋 欧阳修 《石曼卿墓表》:“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 清 戴名世 《汪河发墓志铭》:“ 河发 性倜儻好交游,视世俗群儿屑屑不足当意。”
(3).特意、着意貌。《三国志·蜀志·宗预传》:“吾等年踰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上达之士,能安时处顺,由行於天理之中,故不屑屑於占算推测。”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若 纪文达 《閲微草堂》五种,专为劝惩起见。叙事简,説理透,不屑屑於描头画角。”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序》:“君之为此者,以偶触其书,姑以为述作之发端而已,非屑屑与彼争短长也。”
(4).介意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其家虽号寒啼飢,而 凝式 不屑屑也。”
(5).象声词。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九:“感此增嬋娟,屑屑涕自滋。” 唐 孟郊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诗:“暮天寒风悲屑屑,啼鸟遶树泉水噎。”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虞美人草行》:“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粧。” 清 周稚廉 《谒金门》词:“风屑屑,吹冷一帘新月。”
词语解释:琐屑  拼音:suǒ xiè
(1).烦琐,细碎。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序:“悲州县琐屑,思掖垣清閒。” 宋 梅尧臣 《送苏子美》诗:“壳物怪琐屑,蠃蜆固无数。” 清 周亮工 《与黄济叔》:“古人文字偏于极琐屑处写得其人鬚眉生动。” 叶圣陶 《线下·平常的故事》:“他们常常谈起将来的事情,不嫌琐屑,不避重复。”
(2).指细小、琐碎的事情。《花月痕》第四九回:“你的权大事多,这琐屑也不合大将军计较。” 朱自清 《背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往往触他之怒。”
(3).指猥亵,轻佻。《再生缘》第三十二回:“伊那里,私房琐屑难全节,俺这里,正大光明好守贞。”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宗感泽》:“﹝ 感泽 ﹞少年而详慎老成,非世俗浮薄琐屑之辈。”
(4).指男女情爱之事。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卓二娘》:“男女体殊而性一,床笫琐屑,均同乐,未知何事而好恶之悬殊。”
词语解释:不屑  拼音:bù xiè
(1).认为不值得。《诗·鄘风·君子偕老》:“鬢髮如云,不屑髢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 雷 大愤不平,语人曰:‘请将吾二人所作令天下文士定其是非。’ 王 亦不屑。” 明 高明 《琵琶记·伯喈拒婚》:“相府寻亲,侯门纳礼,你却拒他不屑。”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又不屑于学习那谄媚阿谀的妾妇之道来换取婆婆的欢心。”
(2).不介意;不顾。《后汉书·马廖传》:“ 廖 性质诚畏慎,不爱权埶声名,尽心纳忠,不屑毁誉。” 李贤 注:“ 王逸 注《楚词》云:屑,顾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同之与异,不屑古今。” 隋 王通 《中说·事君》:“美哉, 公旦 之为 周 也!外不屑天下之谤,而私其迹曰:必使我子孙相承而宗祀不絶也。”
(3).形容轻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至见 服虔 、 张揖 音义则贵之,得《通俗》《广雅》而不屑。” 唐 柳宗元 《愚溪诗序》:“﹝ 愚溪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 叶圣陶 《四三集·多收了三五斗》:“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
词语解释:琼屑  拼音:qióng xiè
(1).玉屑。常比喻莹洁的碎末。喻霜雪。 唐 白居易 《对火玩雪》诗:“银盘堆柳絮,罗袖摶琼屑。” 五代 徐夤 《霜》诗:“露结芝兰琼屑厚,日乾葵藿粉痕残。” 明 祝允明 《八声甘州·咏月》套曲:“论冬月倍加清耿,与 冯夷 六花争胜。玉团琼屑交相映,占断了天地澄清。”
(2).喻杨花。 元 周巽 《杨白花》诗:“杨白花,白於雪,漫空撩乱飞琼屑。”
(3).喻茶末。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七:“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甌点雪芽。”
词语解释:霏屑  拼音:fēi xiè
语本《晋书·胡毋辅之传》:“ 胡毋辅之 字 彦国 ……与 王澄 、 王敦 、 庾敳 俱为太尉 王衍 所昵,号曰四友。 澄 尝与人书曰:‘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后用“霏屑”指滔滔不绝的谈吐。 明 陈沐 《〈对床夜语〉识》:“缅想金玉良友,清宵霏屑。”
词语解释:萧屑  拼音:xiāo xiè
(1).象声词。形容凄凉而细碎的声音。 唐 韦应物 《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清 朱仕琇 《〈溪音〉序》:“时或晨露淅沥,居人未起,籜陨沙頽,萧屑有无。”
(2).凄凉。《世说新语·文学》“初,注《庄子》者数十家” 刘孝标 注引《向秀本传》:“或言 秀 游託诸贤,萧屑卒岁。” 前蜀 韦庄 《抚盈歌》:“鑾舆去兮萧屑,七丝断兮泬寥。”
词语解释:谈屑  拼音:tán xi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胡毋彦国 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 刘孝标 注:“言谈之流,靡靡如解木出屑也。”后以“谈屑”指谈话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元 王恽 《琉璃肺》诗:“四筵谈屑霏餘烈,一缕冰浆濯素襟。”
词语解释:松屑  拼音:sōng xiè
指松子,松实。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咀松屑以高想,奉丹经而永慕。” 胡之骥 注:“ 刘向 《神仙传》曰:‘ 偓佺 好食松实,能飞行,速如走马。以松子遗 尧 , 尧 不能服。时受服者,皆至三百岁。’” 唐 王维 《饭覆釜山僧》诗:“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词语解释:卑屑  拼音:bēi xiè
(1).丑陋轻贱。 唐 孙棨 《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 平康里 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妓中有錚錚者,多在南曲中曲。其循墙一曲,卑屑妓所居,颇为二曲轻斥之。”
(2).指丑陋轻贱的妓女。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南市者,卑屑所居。珠市者,间有殊色。”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雅游》:“至 白塔巷 、 王府塘 诸处,室宇湫隘,类皆卑屑所居,不敢与水榭頡頏,闻亦间有丽人。”
词语解释:栖屑  拼音:qī xiè
亦作“栖屑”。 奔忙不安貌。《魏书·裴安祖传》:“復有人劝其仕进, 安祖 曰:‘高尚之事,非敢庶几,且京师辽远,实惮於栖屑耳。’” 唐 刘长卿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诗:“而我倦栖屑,别君良鬱陶。” 唐 罗隐 《送沉先辈归送上嘉礼》诗:“拟把金钱送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 宋 苏轼 《与陈密公》:“穷途栖屑,获见君子,开怀抵掌,为乐未央。”
词语解释:锯屑  拼音:jù xiè
锯木屑。形容娓娓不绝言谈。语出《晋书·胡毋辅之传》:“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
词语解释:香屑  拼音:xiāng xiè
(1).香粉;香的粉末。 唐 李商隐 《李夫人》诗之三:“蛮丝繫条脱,妍眼和香屑。” 宋 文同 《寄何首乌丸与友人》诗:“夹罗下香屑,石密相和治,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纍纍。”
(2).花瓣;花的碎片。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元 杨维桢 《又湖州作》诗之三:“小洞桃花落香屑,大堤杨柳扫晴烟。”
词语解释:露屑  拼音:lù xiè
露水和玉屑。语本《史记·孝武本纪》“承露僊人掌”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 建章宫 承露盘高三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宋 尹焕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词:“餐尽香风露屑,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 元 萨都剌 《九华山石潭驿》诗:“仙掌九秋倾露屑,天河半夜碍星槎。”
词语解释:细屑  拼音:xì xiè
某种物质的极小部分;细薄的碎片
词语解释:饮金屑  拼音:yǐn jīn xiè
使喝金屑酒。古代君王赐令后妃、贵近自尽的一种办法。见《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又《赵王伦传》。后亦泛指赐死。 唐 刘禹锡 《马嵬行》:“贵人饮金屑,倏忽蕣英莫。” 瞿蜕园 笺证:“ 禹锡 明云‘饮金屑’,其用《晋书》无疑。”
词语解释:凄屑  拼音:qī xiè
凄凉不安。 五代 李中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却是旅人悽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词语解释:勃屑  拼音:bó xiè
匍匐而行。
词语解释:搔屑  拼音:sāo xiè
犹萧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寒风兮搔屑,面阳兮常热。” 唐 高适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诗:“适远登 蓟丘 ,兹晨独搔屑。”
词语解释:尘屑  拼音:chén xiè
(1).谓琐屑之事。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某偶忝名宦,皆因善诱。自居班列,终日尘屑。”
(2).尘土微粒。 殷夫 《梦中的龙华》诗:“马路上扬着死尸的泥尘,每颗尘屑都曾把人血吸饮。” 王剑 《纵深地带》:“地宛若突然走进了正在开拓的隧道撑子面,尘屑飞扬,使人窒息。”
词语解释:沈屑  拼音:shěn xiè
亦作“沉屑”。 沉香的末屑。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愁欹单枕,夜深无寐,袭袭静闻沉屑。”
词语解释:纤屑  拼音:xiān xiè
细微;琐屑。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饮酒甚少,而工於纠謫。謡舞击咢,纤屑促密,皆曲中节度,而终身不以酒气加人。”《明史·孙应奎传》:“议行二十九事,益纤屑伤大体。”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九:“惟 萧子显 作《齐书》,为其父 豫章王 嶷 立传, 姚思廉 修《陈书》,为其父吏部尚书 察 立传,凡生平行事,及朝廷之优礼,名流之褒奬,无一不纤屑叙入。”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流弊所至,将使文化之纯粹者,精神益趋於固陋,頽波日逝,纤屑靡存焉。”
词语解释:恓屑  拼音:xī xiè
犹恓惶。 唐 白居易 《送人贬信州判官》诗:“地僻山深古 上饶 ,土风贫薄道程遥,不唯迁客须恓屑,见説居人也寂寥。”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 匡 知右座见怒,皇怖而趋出,恓屑无依,退归林墅。”一本作“栖迟”。参见“ 恓惶 ”。
词语解释:恓惶  拼音:xī huáng
(1).忙碌不安貌。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 白 孤剑谁託,悲歌自怜,迫於恓惶,席不暇暖。” 宋 欧阳修 《投时相书》:“抱关击柝,恓惶奔走, 孟子 之 战国 , 扬雄 之 新 室,有不幸其时者矣。”
(2).悲伤貌。《旧唐书·李重福传》:“天下之人,闻者为臣流涕;况陛下慈念,岂不愍臣恓惶?” 唐 韦应物 《简卢陟》诗:“恓惶戎旅下,蹉跎 淮 海滨。”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阁不住两眼恓惶泪,俺哥哥含冤负屈有谁知?” 明 沉鲸 《双珠记·姑妇相逢》:“当此际不觉恓惶,骨肉相看惆悵。” 王老九 《张老汉卖馀粮》诗:“揭开瓦瓮没米面,你常恓惶娃叫唤。”
词语解释:切屑  拼音:qiē xiè
金属切削加工时产生的铁屑、碎屑、屑片与锯齿状铁皮以及因切削所产生的热量将铁屑熔结或联合成的不定形金属物
词语解释:豆屑  拼音:dòu xiè
豆粉。《周礼·天官·笾人》“糗饵粉餈”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糗,熬大豆与米也;粉,豆屑也。”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隋高祖纪》:“癸丑十三年, 关中 飢,帝如 洛阳 ,上遣左右閲民食,得豆屑杂糠,流涕以示羣臣,深自咎责。”
词语解释:诗人玉屑  拼音:shī rén yù xiè
诗话集。南宋魏庆之撰。二十卷,又有二十一卷本。书中记载了南宋人的诗论,资料丰富,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词语解释:锯霏屑  拼音:jù fēi xiè
形容言谈娓娓不绝。 清 唐孙华 《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故人相别各一方,谁共清谈锯霏屑。”参见“ 锯屑 ”。
词语解释:锯屑  拼音:jù xiè
锯木屑。形容娓娓不绝言谈。语出《晋书·胡毋辅之传》:“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
词语解释:锉屑  拼音:cuò xiè
锉削时磨掉的材料碎片或颗粒
词语解释:锁屑  拼音:suǒ xiè
琐细,卑微。 唐 柳宗元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薄躯信无庸,锁屑剧斗筲。”
词语解释:轻屑  拼音:qīng xiè
不顾惜。《宣和遗事》前集:“近闻有贼臣 高俅 、 杨戩 ,乃市井无籍小人,一旦遭遇圣恩,巧进佞諛,簧蛊圣听,轻屑万乘之尊严,下游民间之坊市。”
词语解释:谫谫屑屑  拼音:jiǎn jiǎn xiè xiè
浅薄猥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者,斯固君子不见是而无闷之心,岂世之譾譾屑屑者知足以及之乎。”
词语解释:跌屑屑  拼音:diē xiè xiè
见“ 跌躞躞 ”。
词语解释:跌躞躞  拼音:diē xiè xiè
亦作“ 跌屑屑 ”。 形容战栗,颤抖。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二折:“那廝他跌躞躞的恰还魂。”《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凛凛布寒威,冻的我跌屑屑的。”
词语解释:谈霏玉屑  拼音:tán fēi yù xiè
谈话时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形容言谈美妙,滔滔不绝。 宋 欧阳澈 《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謡。”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一:“家遇佳客诣门,必延入斋中,谈霄玉屑,多及宵深。”
词语解释:鄙屑  拼音:bǐ xiè
轻视。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七篇:“而在我们青年人的心目中却是鄙屑他们的。” 丁玲 《韦护》第二章:“ 韦护 心里很不痛快,为什么每当她一说起‘韦先生’时,便露出那末一副鄙屑人的态度。”
词语解释:鄙夷不屑  拼音:bǐ yí bù xiè
轻视;看不起。 叶圣陶 《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钱锺书 《猫》:“他小学校里的先生老觉得 傅聚卿 这孩子眼梢瞟着自己在表示鄙夷不屑。”
词语解释:靡屑  拼音:mí xiè
犹碎末。 汉 王充 《论衡·言毒》:“物为靡屑者多,唯一火最烈,火气所燥也。”
词语解释:麦屑  拼音:mài xiè
指麦磨成的细粒儿。《陈书·孝行传·张昭》:“及父卒,兄弟竝不衣绵帛,不食盐醋,日唯食一升麦屑粥而已。”《南史·陈纪上·武帝》:“是时食尽,调市人餽军,皆是麦屑为饭,以荷叶裹而分给。”
词语解释:羈屑
寄居异地而又身世寒微
词语解释:鳞屑  拼音:lín xiè
皮肤表面脱落下来的呈鳞状的碎屑。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 中国 的 曾国藩 也患有此症,时时对着人搔爬,鳞屑飞落,拍马者谀为龙变。”
词语解释:铁屑屑  拼音:tiě xiè xiè
方言。颤抖貌。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二折:“黑娄娄潮上涎,铁屑屑手腕软,直挺挺腿怎拳。”
词语解释:末屑  拼音:mò xiè
碎末,碎屑。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于是他勇猛的站了起来……用吃剩的面包末屑和水研成浆,调了炭粉,在树身上用很小的蝌蚪文写上抹杀 阿禹 的考据。”
词语解释:迭屑屑  拼音:dié xiè xiè
形容战栗,颤抖。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迭屑屑魂飞胆落,扑速速肉颤身摇。”
词语解释:迫屑  拼音:pò xiè
忙碌琐碎。 唐 陈子昂 《唐水衡监丞李府君墓志铭》:“屈青云之资,从黄綬之任,虽吏道迫屑,而遐情渺然。”
词语解释:僁屑  拼音:xiè xiè
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清 钱谦益 《鳖虱》诗:“都无翼扑缘,不闻声僁屑。”
词语解释:粗屑  拼音:cū xiè
亦作“麄屑”。 粗大的屑粒。《史记·陈丞相世家》“亦食穅覈耳” 裴駰 集解引 晋 晋灼 曰:“覈音紇。京师谓麄屑为紇头。”
词语解释:酸屑  拼音:suān xiè
悲痛;痛苦。 唐 陆龟蒙 《寒泉子对秦惠王》:“悽痛之声,入金石,出絃匏,闻之者悄慼酸屑,泣不自禁。”《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信心布施,直须欢喜,若人些些酸屑,则知果报不遂。”参见“ 酸削 ”。
词语解释:酸削  拼音:suān xuē
酸痛之极。《周礼·天官·疾医》“春时有痟首疾” 汉 郑玄 注:“痟,酸削也。首疾,头痛也。” 贾公彦 疏:“人患头痛,则有酸嘶而痛。酸削,则酸嘶之云。”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甫复雨寄永叔》:“浑身酸削懒能出,莫怪与公还往稀。”参见“ 酸嘶 ”。
词语解释:浅屑  拼音:qiǎn xiè
微小;浅薄。 郭沫若 《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小巧的母鸡……只是头顶上的一部分未免浅屑得一点。”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我们不会说它内容的深度因白话的外形而变为浅屑。”
词语解释:滴羞跌屑  拼音:dī xiū diē xiè
同“ 滴羞篤速 ”。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今日今日羞辱,不由我滴羞跌屑怕怖。”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把一个骨碌碌的车儿止不住疋丢扑荅的拍,却教俺战篤篤的魂儿早不觉滴羞跌屑的骇。”
词语解释:滴屑屑  拼音:dī xiè xiè
颤抖貌。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四折:“见他扑簌簌眼里揾啼痕,教我滴屑屑手脚难停稳。”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四折:“涎邓邓眼睛剜,滴屑屑手脚卸,磣可可心肝摘。”
词语解释:火屑  拼音:huǒ xiè
极小的火点。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地者日之火屑耳,离日而成质。”
词语解释:攧屑  拼音:diān xiè
犹攧窨。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误讣》:“休嗟怨,免攧屑,分定恩情中道絶。”
词语解释:掩屑  拼音:yǎn xiè
犹萧瑟。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视曾云之崔巍,聆悲飆之掩屑。”
词语解释:敲冰玉屑  拼音:qiāo bīng yù xiè
泛指精美的纸张。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后三年,当予亡命, 萧永言 同醉,见予举似,急索纸而恨无敲冰玉屑,以备恶语。”参见“ 敲冰纸 ”、“ 玉屑 ”。
词语解释:忍屑  拼音:rěn xiè
愿意关心。 明 李贽 《〈忠义水浒传〉序》:“ 宋公明 非不知也,以为见几明哲,不过小丈夫自完之计,决非忠於君义於友者所忍屑矣。”
词语解释:繁屑  拼音:fán xiè
犹繁琐。 邹韬奋 《萍踪忆语》九:“登记表的繁屑,问话的噜苏,可使你七窍冒烟。”
词语解释:竹头木屑  拼音:zhú tóu mù xi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陶公 ﹞作 荆州 时,敕船官悉録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録厚头,积之如山,后 桓宣 武伐 蜀 ,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宋 郑樵 《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辞龙楼凤闕,纳象简乌靴,栋梁材取次尽摧折,况竹头木屑。” 明 吴宽 《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用人如用药,不遗马勃牛溲;取士若取材,肯弃竹头木屑?”
词语解释:秽屑  拼音:huì xiè
污秽琐碎的事。 清 钱学伦 《新语》:“干以秽屑,期年积不能平,辞归泣告於父。”
词语解释:羁屑  拼音:jī xiè
飘泊寒贱。 唐 李商隐 《代安平公遗表》:“臣少而羈屑,长乃遭逢。” 唐 李商隐 《为绛郡公上李相国启》:“某少悲羈屑,不承师友之亲规;晚学文章,粗致乡曲之名誉。”
词语解释:绰屑  拼音:chuò xiè
见“ 绰楔 ”。
词语解释:绰楔  拼音:chuò xiē
亦作“ 绰削 ”。亦作“ 绰屑 ”。
(1).古时树于正门两旁,用以表彰孝义的木柱。《新五代史·李自伦传》:“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绰楔,左右建臺,高一丈二尺,广狭方正称焉,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义者见之,可以悛心而易行焉。”《元典章新集·户部·义仓》:“门首竪立绰屑,大书雕刊‘义仓’二字以表眉目。” 清 赵翼 《蔡节妇诗》:“今日泥书旌绰楔,清芬长附《柏舟》诗。”
(2). 明 清 官署牌坊。 明 陆粲 《庚巳编》卷七:“既而解至都司,司门有绰楔,其扁曰:‘万里鹏程’。”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莫如用猛》:“独 广东 东莞县 署二门以内,高营绰楔,大书四字:‘莫如用猛。’”
词语解释:经屑  拼音:jīng xiè
纸名。 元 费著 《蜀笺谱》:“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 蜀 中乃尽用 蔡伦 法。牋纸有玉板,有贡餘,有经屑,有表光。玉版、贡餘,杂以旧布、敝履、乱麻为之,惟经屑、表光,非乱麻不用。”
词语解释:冗屑  拼音:rǒng xiè
亦作“冗屑”。 犹卑微。 明 张居正 《送大曹长旸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寓内策名之士,崇鉅冗屑,无问识不识,类能悉其素而第其品,臧否淑慝,井井辨也。”
词语解释:猥屑  拼音:wěi xiè
琐屑,琐细。《新唐书·王缙传》:“性贪冒,纵亲戚尼姏招纳财贿,猥屑相稽,若市贾然。”
词语解释:威屑  拼音:wēi xiè
霜的别称。 宋 陶穀 《清异录·天文》:“威屑,霜。”
词语解释:嫳屑  拼音:piè xiè
飘舞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便姗嫳屑,与俗殊服。”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衣服婆娑貌。”
词语解释:皮屑  拼音:pí xiè
像糠那样的,以又薄又干的鳞片形式从表皮脱落,尤其是在皮肤不正常情况下的东西
头皮的片状粒屑
词语解释:盐屑  拼音:yán xiè
碎盐。《魏书·外戚传上·李惠》:“ 惠 令人置羊皮蓆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