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屋头 拼音:wū tóu
(1).房屋之上。 唐 杜荀鹤 《怀庐岳书斋》诗:“煮茶窗底水,採药屋头山。” 宋 范成大 《枫桥》诗:“朱门白壁枕弯流,桃李无言满屋头。”
(2).谓上厕所。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俗命如厕为屋头,称 并州 人咸凿土为室,厕在所居之上故也。一説, 北齐 文宣帝 怒其 魏郡 丞 崔叔宝 ,以溷汁沃头,后人或食或避亲长,不能正言溷,因影为沃头焉。”词语解释:屋漏 拼音:wū lòu
(1).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藏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称作“屋漏”。《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毛 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郑玄 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后即用以泛指屋之深暗处。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发人隐恶,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 明 李东阳 《土室》诗:“古人戒屋漏,所贵无愧色。”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俞生》:“汝为儒士,暗室屋漏,犹当谨慎,岂可放肆於大道之旁乎!”
(2).破屋漏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祖广 行恒缩头,诣 桓南郡 。始下车, 桓 曰:‘天甚晴朗, 祖参军 如从屋漏中来。’”《南史·江子一传》:“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3).指天窗。
(4).指屋漏痕。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 颜平原 书妙天下……真 山谷 所谓‘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者邪!”参见“ 屋漏痕 ”。
词语解释:屋漏痕 拼音:wū lòu hén
草书的一种笔法。谓行笔须藏锋。 唐 陆羽 《怀素别传》:“ 鄔兵曹 弟子问之曰:‘夫草书於师授之外,须自得之。 张长史 覩孤蓬惊沙之外,见 公孙大娘 剑器舞,始得低昂迴翔之状,未知 鄔兵曹 有之乎?’ 怀素 对曰:‘似古釵脚,为草书竪牵之极。’…… 颜公 曰:‘师竪牵古釵脚,何如屋漏痕?’ 素 抱 颜公 脚唱贼。久之, 颜公 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輒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折之路,一一自然。’ 颜公 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絶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即藏锋也。”词语解释:屋山 拼音:wū shān
(1).屋脊。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
(2).泛指屋顶。 宋 范成大 《中秋无月复次韵》:“屋山从捲 杜陵茅 ,门径慵芟 仲蔚 蒿。”
(3).指紧靠屋脊左右两侧的山墙。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顷时有数道人来丐食,拒而不与,乃题诗屋山而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夜大风雨,有雷火自屋山穿过,如电光一掣然,墙栋皆摇。”原注:“近房脊之墙谓之屋山,以形似山也。”词语解释:屋里 拼音:wū lǐ
(1).室内。 北周 庾信 《春赋》:“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唐 杜甫 《见萤火》诗:“忽惊屋里琴书冷,復乱簷前星宿稀。” 唐 姚合 《咏破屏风》:“残雪飞屋里,片水落床头。”《红楼梦》第三八回:“明日叫你黑家白日跟着我,我倒常笑笑儿,也不许你回屋里去。”
(2).家里。 元 萨都剌 《过嘉兴》诗:“ 吴 中过客莫思家, 江 南画船如屋里。”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娃在县中上学,我和老伴在屋里。”词语解释:屋壁 拼音:wū bì
(1).房屋的夹墙。《书序》:“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尚书》初出於屋壁,朽折散絶。”
(2).指 孔 壁所藏之典籍。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屋壁餘无几,焚阬逮可伤。”
(3).房屋的墙壁。《汉书·王莽传下》:“桃汤赭鞭鞭洒屋壁。” 唐 元稹 《翰林学士承旨记》:“昔 鲁共王 餘 画先贤於屋壁以自警。”词语解释:屋庐 拼音:wū lú
(1).住房。 唐 韩愈 《示儿》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
(2).复姓。 战国 有 屋庐连 。见《孟子·告子下》 汉 赵岐 注。词语解释:屋檐 拼音:wū yán
亦作“ 屋簷 ”。 房檐。房顶伸出墙外的部分。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白日屋簷下,双鸣鬭鵂鶹。” 唐 白居易 《晏起》诗:“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切对》:“‘屋簷下天灯,楼板上地舖。’可谓天生切对也。” 杨朔 《征尘》:“我们来到一所简陋的土房前,伸一伸手,我准可以摸到屋檐。”词语解释:屋上乌 拼音:wū shàng wū
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韩诗外传》卷三:“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餘。” 唐 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 宋 苏轼 《送宋彭州迎侍二亲》诗:“东来谁迎使君车,知是丈人屋上乌。”亦省作“ 屋乌 ”。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计投太史》:“八口难供在粥饘,特地投庭院。敢祈慨然,倘念屋乌休弃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同来我亦辞巢燕,暂止人犹爱屋乌。”词语解释:屋舍 拼音:wū shè
房屋。《诗·大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汉 郑玄 笺:“起屋舍,筑墙壁。”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儼然。”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先夸屋舍好,又恃头角凸。”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往岁零雨,屋舍倾圮。”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粉墙里面,青砖红瓦,屋舍重重,分明是个大户人家。”词语解释:屋脊 拼音:wū jǐ
(1).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南史·王琳传》:“所居屋脊,无故剥破,出赤蛆数升,落地化为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这黑大门是个四脚落地,屋脊起龙的门楼。”
(2).指屋栋,栋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犹援庙桷动於甍” 唐 孔颖达 疏:“《説文》云:‘甍,栋梁也。’此是屋上之长材,椽所以冯依者也。今俗谓之屋脊。” 唐 孟郊 《劝善吟》:“藏书拄屋脊,不惜与凡聋。”词语解释:屋宇 拼音:wū yǔ
房屋。《后汉书·雷义传》:“金主伺 义 不在,默投金於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 唐 杜甫 《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曩在京师, 许文恪 招饮於其 养园 ,花木翳然,屋宇幽雅,颇擅园林胜事。” 徐迟 《汉水桥头》:“两岸屋宇,鳞次栉比。”词语解释:屋山头 拼音:wū shān tóu
(1).即屋山。指屋脊。 宋 范成大 《颜桥道中》诗:“一段农家好风景,稻堆高出屋山头。”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戏题村舍》词:“鸡鸭成羣晚未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2).即屋山。指山墙。《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望见 泰伯祠 的大殿,屋山头倒了半边。”参见“ 屋山 ”。
词语解释:屋山 拼音:wū shān
(1).屋脊。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
(2).泛指屋顶。 宋 范成大 《中秋无月复次韵》:“屋山从捲 杜陵茅 ,门径慵芟 仲蔚 蒿。”
(3).指紧靠屋脊左右两侧的山墙。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顷时有数道人来丐食,拒而不与,乃题诗屋山而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夜大风雨,有雷火自屋山穿过,如电光一掣然,墙栋皆摇。”原注:“近房脊之墙谓之屋山,以形似山也。”词语解释:屋宅 拼音:wū zhái
房屋,住宅。《周礼·考工记·叙官》“ 胡 之无弓车也,非无弓车也,夫人而能为弓车也” 汉 郑玄 注:“ 匈奴 无屋宅,田猎畜牧,逐水草而居,皆知为弓车。”《旧唐书·食货志上》:“ 赞 请税京师居人屋宅,据其间架差等计入。”词语解释:屋除 拼音:wū chú
屋前的台阶。 宋 王安石 《悟真院》诗:“野水纵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 宋 陆游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鹅儿草緑侵行路,帔子花明照屋除。”词语解释:屋室 拼音:wū shì
房屋,住宅。《战国策·赵策一》:“愿大夫之往也,毋伐树木,毋发屋室。”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 河 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 瀛州 为甚。”词语解释:屋乌 拼音:wū wū
见“ 屋上乌 ”。
词语解释:屋上乌 拼音:wū shàng wū
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韩诗外传》卷三:“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餘。” 唐 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 宋 苏轼 《送宋彭州迎侍二亲》诗:“东来谁迎使君车,知是丈人屋上乌。”亦省作“ 屋乌 ”。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计投太史》:“八口难供在粥饘,特地投庭院。敢祈慨然,倘念屋乌休弃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同来我亦辞巢燕,暂止人犹爱屋乌。”词语解释:屋子 拼音:wū zi
(1).房屋。《朱子语类》卷七十:“ 龟山 云:‘不要拆坏人屋子。’”《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轿夫前后招护了一声落平,好像不曾进屋子,便把轿子放下了。”
(2).指房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到得 花多福 房里时,却已经黑压压的挤满一屋子人。” 冰心 《最后的安息》:“一面说着,便到了一间极其破损污秽的小屋子。”词语解释:屋顶 拼音:wū dǐng
(1).房屋的最高部分。 宋 洪炎 《岭云》诗:“俄顷如故常,突兀在屋顶。” 茅盾 《子夜》一:“搁在四层屋顶下的木器也要搬出来。”
(2).指天花板。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五:“ 徐义德 望着屋顶上垂下来的大吊灯,把屋子照得和白天一样。”词语解释:屋盖 拼音:wū gài
屋顶。《诗·小雅·甫田》“如茨如梁” 汉 郑玄 笺:“茨,屋盖也。” 萧红 《生死场》十三:“小草房一座一座的摊落着,有的留下残墙在晒阳光,有的也许是被炸弹带走了屋盖。”词语解释:屋漏雨 拼音:wū lòu yǔ
犹屋漏痕。 宋 黄庭坚 《书扇》诗:“ 鲁公 笔法屋漏雨,未减 右军 锥画沙。”《归潜志》卷九引 金 元好问 《跋金源闲闲老人真迹和韦苏州诗手卷》:“故能备 钟 张 诸体,於屋漏雨、锥画沙之外,别有一种风气。”参见“ 屋漏痕 ”。
词语解释:屋漏痕 拼音:wū lòu hén
草书的一种笔法。谓行笔须藏锋。 唐 陆羽 《怀素别传》:“ 鄔兵曹 弟子问之曰:‘夫草书於师授之外,须自得之。 张长史 覩孤蓬惊沙之外,见 公孙大娘 剑器舞,始得低昂迴翔之状,未知 鄔兵曹 有之乎?’ 怀素 对曰:‘似古釵脚,为草书竪牵之极。’…… 颜公 曰:‘师竪牵古釵脚,何如屋漏痕?’ 素 抱 颜公 脚唱贼。久之, 颜公 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輒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折之路,一一自然。’ 颜公 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絶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即藏锋也。”词语解释:屋鼠 拼音:wū shǔ
屋中之鼠。《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臣闻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何则?所託者然也。”词语解释:屋溜 拼音:wū liū
屋檐滴下的水。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丞相势位,岂不能筑河沙而障屋溜。”
屋霤:1.屋檐边的承霤,即承接屋顶上雨水的长槽。《淮南子·本经训》“牢笼天地” 汉 高诱 注:“牢读屋霤, 楚 人谓牢为霤。”
(2).屋檐。《礼记·玉藻》“颐霤,垂拱” 唐 孔颖达 疏:“颐霤者,霤,屋簷。身俯故头临前,垂颐如屋霤。” 唐 崔融 《瓦松赋》:“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千株万茎,开花吐叶。”
(3).屋檐水。 唐 韩愈 《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其拒而不受於怀也,若筑河堤以障屋霤。”词语解释:屋面 拼音:wū miàn
遮盖在屋顶部分的东西词语解释:屋架 拼音:wū jià
(1).指房屋。《新唐书·陈京传》:“初,帝讨 李希烈 ,财用屈, 京 与户部侍郎 赵赞 请税民屋架,籍贾人貲力,以率贷之。”
(2).承载屋面的构件,多用木料、钢材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有三角形、梯形、拱形等各种形状。词语解释:屋里人 拼音:wū lǐ rén
(1).家里的人。《朱子语类》卷八一:“不知当初﹝ 周公 ﹞何故忽然使 管 蔡 去监他,做出一场大疎脱,合天下之力以诛 紂 了。却使出屋里人,自做出这一场大疎脱。”
(2).方言。指妻或妾。《红楼梦》第十六回:“﹝ 香菱 ﹞竟给 薛大儍子 作了屋里人。” 姚雪垠 《差半车麦秸》:“没有听队长说俺的屋里人跟小孩子到哪儿啦?”词语解释:屋漏痕 拼音:wū lòu hén
草书的一种笔法。谓行笔须藏锋。 唐 陆羽 《怀素别传》:“ 鄔兵曹 弟子问之曰:‘夫草书於师授之外,须自得之。 张长史 覩孤蓬惊沙之外,见 公孙大娘 剑器舞,始得低昂迴翔之状,未知 鄔兵曹 有之乎?’ 怀素 对曰:‘似古釵脚,为草书竪牵之极。’…… 颜公 曰:‘师竪牵古釵脚,何如屋漏痕?’ 素 抱 颜公 脚唱贼。久之, 颜公 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輒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折之路,一一自然。’ 颜公 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絶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即藏锋也。”词语解释:屋税 拼音:wū shuì
房屋税。《宋史·李处耘传》:“ 处耘 勤於绥抚,奏减城中居民屋税。”词语解释:屋场 拼音:wū chǎng
指自然村,一般只有一姓或几姓人家居住词语解释:屋基 拼音:wū jī
房屋的地基。《晋书·张华传》:“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御史乘馹未出,开天下寺至於屋基,耕而刓之。”词语解释:屋里巷
家里词语解释:屋桷
房屋上的椽子词语解释:屋下盖屋 拼音:wū xià gài wū
同“ 屋下架屋 ”。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九:“﹝ 邵康节 ﹞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牀上安牀,滋惑矣。’”词语解释:屋下架屋 拼音:wū xià jià wū
比喻重复他人之所为而无创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庾仲初 作《扬都赋》成……人人竞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谢太傅 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 魏 晋 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牀上施牀耳。” 宋 朱熹 《答张敬夫》:“盖平日解经最为守章句者,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非惟屋下架屋,説得意味淡薄,且是使人看者将注与经作两项。”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三:“且自詡为虽创论而实定论,直牀上安牀,屋下架屋耳。”词语解释:屋乌之爱 拼音:wū wū zhī ài
犹言爱屋及乌。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若县试第一人,必谓明府推屋乌之爱耳。”参见“ 屋上乌 ”。
词语解释:屋上乌 拼音:wū shàng wū
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韩诗外传》卷三:“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餘。” 唐 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 宋 苏轼 《送宋彭州迎侍二亲》诗:“东来谁迎使君车,知是丈人屋上乌。”亦省作“ 屋乌 ”。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计投太史》:“八口难供在粥饘,特地投庭院。敢祈慨然,倘念屋乌休弃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同来我亦辞巢燕,暂止人犹爱屋乌。”词语解释:屋乌推爱 拼音:wū wū tuī ài
犹言爱屋及乌。词语解释:屋庑 拼音:wū wǔ
(1).指廊屋。
(2).指屋顶。 汉 王充 《论衡·谈天》:“岂古之天若屋廡之形,去人不远,故 共工 得败之, 女媧 得补之乎?”词语解释:屋引 拼音:wū yǐn
复姓。 北魏 有 屋引叱贺真 。见《魏书·高车传》。词语解释:屋极 拼音:wū jí
(1).屋栋,房屋的中梁。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山潦屡浸屋极,水突扉。” 明 徐显卿 《皇极殿赋》:“居有屋极,羣材附而大厦成。”
(2).指屋顶。 清 方苞 《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词语解释:屋比 拼音:wū bǐ
犹邻舍。《史记·汲郑列传》:“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词语解释:屋幕 拼音:wū mù
帐幕。屋,“ 幄 ”的古字。《墨子·节葬下》:“又必多为屋幕、鼎鼓、几梴、壶滥。” 孙诒让 间诂:“ 吴 钞本作‘幄幙’。按屋,《非攻中》篇亦作‘幄’,幄俗字,古止作‘屋’。”词语解释:屋兽 拼音:wū shòu
我国古建筑屋脊上的一种兽形装饰物。 宋 陶穀 《清异录·瓦停仙》:“鸛多在殿阁鴟尾及人家屋兽结窠,故或有呼瓦亭僊者。”词语解释:屋下作屋 拼音:wū xià zuò wū
同“ 屋下架屋 ”。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若体规画圆,準方作矩,终为人之臣僕。古人讥屋下作屋,信然!”词语解释:屋顶花园 拼音:wū dǐng huā yuán
高楼大厦顶上的游艺场所或茶座。词语解释:屋粟 拼音:wū sù
古代税名。《周礼·地官·旅师》:“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 郑玄 注:“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罚三夫之税粟。”《管子·轻重甲》:“若此则泽鱼之正伯倍异日,则无屋粟邦布之籍。”《宋史·食货志上一》:“初, 熙寧 六年,立法劝民栽桑,有不趋令,则倣屋粟、里布为之罚。”词语解释:屋翼 拼音:wū yì
即飞檐。屋檐两端翘起的尖角。《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於东荣” 汉 郑玄 注:“荣,屋翼也。” 贾公彦 疏:“云荣屋翼也者,即今之搏风……言翼者,与屋为翅翼也。”《礼记·丧大记》“皆升自东荣” 唐 孔颖达 疏:“荣,屋翼也。天子诸侯四注为屋,而大夫以下不得四注,但南北二注而为直头。头为屋翼也。”词语解释:屋诛 拼音:wū zhū
古代诛三族的一种重刑。一说诛于屋舍中;又一说如 汉 之下蚕室。屋,通“ 剭 ”。《周礼·秋官·司烜氏》:“邦若屋诛,则为明竁焉。”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屋诛,谓夷三族,无亲属收葬者,故为葬之也。’……屋读如‘其刑剭’之剭;剭诛,谓所杀不於市,而以适甸师氏者也。” 贾公彦 疏:“屋诛,谓甸师氏屋舍中诛,则王之同族及有爵者也。”《汉书·叙传下》“底剭鼎臣” 唐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周礼》有屋诛,诛大臣於屋下,不露也。’……剭者,厚刑,谓重诛也…… 服 言屋下,失其义也。” 明 杨慎 《升庵经说·周礼仪礼·屋诛》:“古者屋诛,盖 汉 人下蚕室之类耳。”词语解释:屋里的 拼音:wū lǐ de
指妻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赶到我六个月回来,我屋里的早入土了。” 周立波 《懒蛋牌子》:“天快亮,他才回家。他‘屋里的’出去整柴火去了。”词语解释:屋课 拼音:wū kè
即屋税。《新五代史·杂传·卢质》:“乃命 质 等借民屋课五月,由是民大咨怨。”《宋史·选举志三》:“岁赐緡钱至二万五千,又取郡县田租、屋课、息钱之类,增为学费。”参见“ 屋税 ”。
词语解释:屋税 拼音:wū shuì
房屋税。《宋史·李处耘传》:“ 处耘 勤於绥抚,奏减城中居民屋税。”词语解释:屋间架 拼音:wū jiān jià
即屋架。今专指房屋承载屋面的构件。参见“ 屋架 ”。《旧唐书·食货志下》:“﹝ 建中 四年六月,户部侍郎 赵赞 ﹞又以军须迫蹙,常平利不时集,乃请税屋间架、算除陌钱。”词语解释:屋里家 拼音:wū lǐ jiā
方言。犹言女人家。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我个屋里家,能懂得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