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居士 拼音:jū shì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齐 东海上有居士曰 狂矞 、 华士 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於人也。’”《魏书·儒林传·卢景裕》:“其叔父 同 职居显要,而 景裕 止於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北史·韦夐传》:“ 夐 对翫琴书,萧然自逸,时人号为居士焉。”
(2).梵语意译。原指古 印度 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颇多,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戒”者。《维摩诘经》称, 维摩诘 居家学道,号称 维摩居士 。 慧远 义记:“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南史·虞寄传》:“ 寄 因 宝应 不可諫,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絶之。常居 东山寺 ,伪称脚疾,不復起。” 唐 元稹 《度门寺》诗:“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峯。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自我观之,居士、沙门,二者不可废一。”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只要吃一餐素,便可以称为居士,算作信徒。”
(3).称道教中人。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 政和 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 江 南故事, 林灵素 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上有天篆,咸使佩之。”
(4).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 徐 嘲之曰:‘道长日为客,寧不一作主?’道士笑曰:‘道士与居士等,惟双肩承一喙耳。’”《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説道:‘居士,你但放心,説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花月痕》第五回:“老尼便向 痴珠 合掌道:‘居士何来?’”
(5).文人雅士的自称。如 李白 自称 青莲居士 ; 欧阳修 自称 六一居士 ; 苏轼 自称 东坡居士 。词语解释:居然 拼音:jū rán
1.犹安然。形容平安,安稳。《诗·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地被山带 河 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 繆公 以来,至於 秦王 ,二十餘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别李参军序》:“ 江 汉 浩浩而长流,天地居然而不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余昔经 桐庐 古邑,山水苍翠, 严先生 钓石,居然无恙。”
2.显然。《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岑参 在 西安 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 铁关 西。’ 韦应物 作郡时亦有诗云:‘寧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閒澹之趣,居然自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唐 毋煚 有《古今书録》四十卷,又节略羣书四録而成,即体製居然可见,惜并不存。” 叶圣陶 《外国旗》:“她的声音不见得动听,但居然是一种哀怨的语调。”
3.俨然。形容很像。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各家经管纪略》:“本政一断荤酒,皈依 释 氏,居然一头陀也。”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纲盐改票》:“其黠者颇与文人名士相结纳,藉以假借声誉,居然为风雅中人。”
4.竟;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唐 裴度 《雪中讶诸公不相访》诗:“满空乱雪花相似,何事居然无赏心?” 明 高启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诗:“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 秦牧 《深情注视壁上人……》:“这群雇佣兵在溃逃途中,烟瘾发作,居然躺在公路旁点起烟灯抽烟,结果一批批都被俘虏了。”
倨然。傲慢的样子。居,通“ 倨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而婆罗门居然简傲,垂帷以对,终不面谈。”词语解释:居人 拼音:jū rén
(1).家居的人。《诗·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居人愁卧,怳若有亡。” 唐 罗邺 《早发宜陵即事》诗:“居人犹自掩关在,行客已愁驱马迟。”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行子谁停轡,居人尚掩闺。”
(2).居民。《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建武 二十二年﹞九月戊辰……地震裂。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人三千。”《旧唐书·食货志上》:“ 赞 请税京师居人屋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断肠草》:“而身自走通衢,呼集居人。”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近来謡言大炽,四近居人,大抵迁徙。”词语解释:居处 拼音:jū chǔ
(1).指平日的仪容举止。《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淮南厉王 朝,杀 辟阳侯 ,居处骄甚。”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諂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澄 帅官僚赴弔, 宝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
(2).指日常生活。《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汉书·刑法志》:“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南史·孔靖传》:“ 曲阿 富人 殷綺 见 奂 居处俭素,乃餉以衣氊一具。”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 侯 为人貌古而气凝,恬淡而寡欲,其居处苦约,有寒士所不能堪者。” 清 唐甄 《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
(3).安置;处置。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孟子 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 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元史·食货志四》:“八年,令各路设济众院以居处之,於粮之外,復给以薪。”蒲仙剧《父子恨》第七场:“可恨 杜国忠 ,心术不端,多方挑唆你要害我一家,此事你要如何居处?”
指住所,住处。《后汉书·袁安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宋 庞元英 《谈薮》:“﹝ 长孙道生 ﹞虽为三公,而居处卑陋,出镇之后,子颇加修葺。” 清 唐甄 《潜书·两权》:“百金之贾,必有居处,以安妻子,固管籥,结邻里,无盗窃之虞,乃可以转贩于四方。”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我因居处不大,所以书籍稿件,无法布置,至于常易散失,实为困难。”词语解释:居民 拼音:jū mín
(1).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战国策·楚策一》:“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居民怨苦兮号穹旻。”《宣和遗事》后集:“次经过 平顺州 ,入城,屋甚雄壮,居民繁密,市井中货易类 燕京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团圆》:“我这公祖少年老成,居民无不瞻仰。”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癫犬》:“ 粤 西某村,居民数千家,俗尚蓄犬以为食。” 巴金 《家》九:“差不多每天都发生兵士跟学生的小冲突,闹得全城居民惊惶不安。”
(2).使民安居。《礼记·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词语解释:居中 拼音:jū zhōng
(1).谓位置处于正中。《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 昭 穆 为左右。”《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 ﹞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居中写着‘説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 明湖居 ’。”
(2).犹居间。指在一定范围中间。《史记·吕不韦列传》:“今子兄弟二十餘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如:居中调停。
(3).犹言适中,不偏不倚。《孔子家语·辩乐》:“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
(4).谓居官朝中。《史记·吕太后本纪》:“及诸 吕 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周礼·春官·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詔王治” 汉 郑玄 注:“内史又居中贰之。” 孙诒让 正义:“居中谓居宫中。”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熙内禅》:“然宫中及一时之议,皆归功於 侂胄 ,自是出入宫掖,居中用事。”《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景定元年》:“时 丁大全 之党多斥, 董宋臣 尚居中。”
(5).谓居军中。《文选·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顷戎车远役,居中作捍。”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居军中。”词语解释:居闲 拼音:jū xián
亦作“ 居閒 ”。
(1).平居无事。 唐 韩愈 《画记》:“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明史·傅珪传》:“ 珪 居閒类木訥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倖去。”
(2).赋闲。指失去官职。 唐 韩愈 《从仕》诗:“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越旬申言之, 张 辞以居閒之久,旧部曲不相闻,未有可荐者。” 明 归有光 《〈山斋先生文集〉序》:“公父子皆以失 张公 意,先后罢去,居閒以诗文自娱。”
见“ 居间 ”。
词语解释:居间 拼音:jū jiān
亦作“ 居閒 ”。
(1).指处于双方之间调解或说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宾客居閒,遂止,俱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至于居间説事,买官鬻爵,只要他一口担当,事无不成。”《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但此事须一居间之人。” 徐迟 《牡丹》:“ 魏紫 略有所知,她有时就给他们居间出力。”
(2).指居间之人。 明 叶宪祖 《鸾媲记·仗侠》:“还须厚赂居间,免使临期露机。”
(3).在其间。 宋 范成大 《大波林》诗:“湖路荒寒又险艰,大千空水我居间。” 宋 叶适 《祭石似之文》:“嗟死生之何常,偶形质之居间。”词语解释:居常 拼音:jū cháng
(1).遵常例,守常道。《左传·昭公十三年》:“ 芈 姓有乱,必季实立, 楚 之常也。获神,一也。有民,二也。令德,三也。宠贵,四也。居常,五也。”《文选·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吕向 注:“居常道以待终天年。”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自有居常乐,谁知身世忧。”
(2).平时;经常。《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后汉书·崔瑗传》:“ 瑗 爱士,好宾客,盛情肴膳,单极滋味,不问餘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 宋 陈造 《即事》诗:“海声不为无风静,山色居常带雾昏。” 明 唐顺之 《祭有怀府君文》:“居常不能承顺颜色,临病不能尽心医药。” 清 钮琇 《觚賸·萃仙丸》:“上问:‘居常用何药饵?’”词语解释:居官 拼音:jū guān
担任官职。《仪礼·士相见礼》:“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史记·汲郑列传》:“使 黯 任职居官,无以踰人。”《旧唐书·白居易传》:“凡所居官,未尝终秩,率以病免,固求分务,识者多之。”《红楼梦》第三七回:“ 贾政 自 元妃 归省之后,居官更加勤慎,以期仰答皇恩。”词语解释:居家 拼音:jū jiā
(1).闲居在家。《史记·项羽本纪》:“ 居鄛 人 范增 ,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2).指在家的日常生活。《孝经·广扬名》:“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邢昺 疏:“居家能理者,故资治为政可移於绩以施於官也。”《后汉书·李通传》:“父 守 ,身长九尺,容貌絶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红楼梦》第一○六回:“问起歷年居家用度,共有若干进来,该用若干出去。”
(3).指住宅,民房。《后汉书·董卓传》:“ 卓 自屯留 毕圭苑 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復孑遗。”
举家,全家。蒲州梆子《归宗图》:“每日教儿练棒拳,为与居家报仇寃。”词语解释:居贫
处于贫困的境地词语解释:居止 拼音:jū zhǐ
(1).住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若乃南北两居”自注:“两居谓南北两处,各有居止。” 唐 姚合 《春日闲居》诗:“居止日萧条,庭前唯药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家人喜,问其居止。便指其门户曰:‘日同巷不知耶?’”
(2).居住,停留。《后汉书·西羌传·湟中月氏胡》:“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诸 羌 居止,遂与共婚姻。”《宣和遗事》后集:“帝与从行人移置泥地湿淖中居止,因此大困。”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因趁熟来到这 南阳 宜秋山 下,盖了一间草房居止。”参见“ 届止 ”。
(3).犹言起居行动。 晋 向秀 《〈思旧赋〉序》:“余与 嵇康 、 吕安 ,居止接近。” 唐 孟郊 《劝善吟》:“顾余昧时调,居止多疎慵。”
词语解释:届止 拼音:jiè zhǐ
停留,止息。 南朝 梁 刘勰 《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又东巖盘鬱,千里联嶂,有石牛届止,至自 始丰 ,因其蹄涔,遂启东道。”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外国地理书难信》:“ 奘 以 贞观 三年往,至十九年回,其间以年计日,当得五千餘日而已。三分其日之一,以为届止询访之日,则其在行者不过十年。”一本作“ 居止 ”。词语解释:居东 拼音:jū dōng
《书·金縢》:“ 周公 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为 武王 崩, 周公 为冢宰三年,服终,将欲摄政, 管 蔡 流言,即避居 东都 。”后因以指退职避居。 明 张居正 《谢恩疏》:“恶被谗慝,直欲为有北之投;鉴此悃诚,固止其居东之请。”词语解释:居乐 拼音:jū lè
居家和乐。《国语·晋语四》:“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彊,故曰豫,其繇曰:利建侯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 韦昭 注:“居乐,母在内也;出威,震在外也。居乐故利建侯,出威故利行师。”词语解释:居第 拼音:jū dì
指上等住宅。《旧唐书·元稹传》:“京兆尹 刘遵古 遣坊所由潜逻 稹 居第, 稹 奏诉之,上怒,罚 遵古 ,遣中人抚諭 稹 。”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尹山人》:“ 魏国 馆 尹 於居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冯可宗》:“居第皆以紫檀为窗楹。”词语解释:居易 拼音:jū yì
(1).犹平安,平易。《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郑玄 注:“易,犹平安也。”《晋书·刘颂传》:“今人主能恆居易执要以御其下,然后人臣功罪形于成败之徵,无逃其诛赏。”
(2).处于平常情况。 唐 元稹 《与史馆韩侍郎书》:“且夫辨所从於居易之时,坚直操於利仁之世,而犹褊浅选懦者之所不为。”
(3).方言。犹简单。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十:“我看也算了,难得的是他并不挑精,年纪轻,气力足,性子真,人口又居易,上无大,下无小,一过门就当家立户。”词语解释:居诸 拼音:jū zhū
(1).《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孔颖达 疏:“居、诸者,语助也。”后用以借指日月、光阴。《北魏元凝妃陆顺华墓志铭》:“居诸迭生,陵谷相贺。”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宋 叶适 《冯公岭》诗:“我独何为者,拊身念居诸。” 梁启超 《壮别》诗之十九:“劝君好爱惜,难得是居诸。”
(2).指来往。 唐 白居易 《和微之除夜作》:“恩光未报答,日月空居诸。” 明 李东阳 《哭舍弟东川》诗之五:“肝肠中断絶,日月几居诸。”词语解释:居多 拼音:jū duō
占多数。《宋书·孔觊传》:“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予生平得朋友之益居多。”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他们的看客,不消说,是绅士淑女们居多。”词语解释:居夷 拼音:jū yí
亦作“ 居彝 ”。 本指居住在东方九夷之地。后泛指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 明 徐爱 《〈传习录上〉前言》:“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因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清 钱谦益 《秋日杂诗》之十八:“世界自寥廓,吾师欲居彝。”词语解释:居庸 拼音:jū yōng
(1).山名。在 北京市 昌平县 。古名 军都山 ,为 太行山 八陉之一,层峦迭嶂,形势雄伟;又为 燕京 八景之一,名曰“居庸迭翠”。
(2).关名。旧称 军都关 、 蓟门关 。 长城 重要关口,控 军都山 隘道( 军都陉 )中枢。《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阨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金 元好问 《送李参军北上》诗:“五日过 居庸 ,十日渡 桑乾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初三日出 居庸关 ,十八日至 归化城 ,二十一日踰 阴山 至 昆都勒河 。”词语解释:居陋 拼音:jū lòu
居处僻陋。旧多指居于外邦。语本《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居陋自开新学派,待终犹保旧衣冠。”词语解释:居安 拼音:jū ān
处于安宁的环境。 唐 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天子念致理之艰难,乐居安之闲暇,肇置三令节。”《元史·列女传序》:“则其居安而有淑顺之称,临变而有贞特之操者,夫岂偶然哉。”参见“ 居安思危 ”。
词语解释:居安思危 拼音:jū ān sī wēi
谓处于安宁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旧唐书·岑文本传》:“臣闻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隆其基也。”《明史·郑本公传》:“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羣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 茅盾 《子夜》九:“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 小杜 居安思危,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今夕有酒今夕醉。”词语解释:居室 拼音:jū shì
(1).住房,住宅。《礼记·曲礼下》:“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后汉书·宦者传·侯览》:“又豫作寿冢,石椁双闕,高廡百尺,破人居室,发掘坟墓。” 宋 苏轼 《清风阁记》:“虽为居室而以名之,吾又为汝记之,可也。”
(2).指夫妇同居。《孟子·万章上》:“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是圣王之典礼,举为无用也,亡之可也,男女居室足矣,何必昏礼也。” 章炳麟 《五无论》:“于是夫妇居室亲族相依之事,必一切废絶之,使人民交相涉入,则庶或无所间介矣。”
(3).居家过日子。《论语·子路》:“子谓 卫公子 荆 ,善居室。” 三国 吴 韦曜 《博奕论》:“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自养;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 清 刘大櫆 《吴节母墓志铭》:“夫人年十七来归於 吴 ,甫入门,而其姑顾之而喜,以为是可付以居室之务,无烦老者之勤劬矣。”
(4).本指 汉 代少府属官。多用以指其下属拘禁犯人的官署。《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青 尝从入至 甘泉 居室,有一钳徒相 青 曰:‘贵人也,官至封侯。’” 张守节 正义:“居室,署名, 武帝 改曰保宫。 灌夫 繫居室是也。”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季布 为 朱家 钳奴, 灌夫 受辱於居室。”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词语解释:居守 拼音:jū shǒu
(1).留置守护。《左传·成公十六年》:“ 韩厥 将下军, 郤至 佐新军, 荀罃 居守。” 明 李东阳 《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
(2).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 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 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 清 唐甄 《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取决,如 伊尹 、 周公 之摄,此 慎 之所不如也。”
(3).官名。留守的别称。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自居守 河南 尹以及百事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諮而处焉?”按,此“居守”谓 东都 留守 郑馀庆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公直》:“既发囊,唯有人左臂,若新支解焉。羣吏乃反接,送于居守。”
(4).犹守成。 明 李东阳 《张秋》诗:“创业固不易,居守乃其常。”词语解释:居歆 拼音:jū xīn
安然享用。《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孔颖达 疏:“上帝则安居而歆饗之。”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御制千字诏》:“恳吁居歆,自求茀禄。”词语解释:居住 拼音:jū zhù
(1).谓较长期地住在一地。《北史·杨椿传》:“吾今日不为贫贱,然居住舍宅,不作壮丽华饰者,正虑汝等后世不贤,不能保守之,将为势家所夺。”《说唐》第一回:“觅了所房子,与 莫氏 一同居住。” 巴金 《家》三六:“现在她不得不一个人在外面居住。”
(2). 宋 时官吏降职并调往边远地区,称“居住”。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考之典故,安置待宰执侍从,居住待庶官,听读待士子,自效待军将小臣。” 宋 赵昇 《朝野类要·降免》:“被责者凡云送甚州居住,则轻於安置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元年》:“戊辰,謫 陈垓 潮州 居住。”后世亦有此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旧相起授他官》:“﹝ 顺治 ﹞十三年三月以原官发 辽阳 居住,十五年革职。”词语解释:居里 拼音:jū lǐ
居住的乡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执其姓名,询其居里, 楚 中并无其人。” 郁达夫 《重访兰亭有赠》诗:“一向 山阴 访 戴 来,词人居里正花开。”词语解释:居先 拼音:jū xiān
居前,领先。《晋书·外戚传·羊琇》:“选用多以得意者居先,不尽詮次之理。”《宋书·朱龄石传》:“攻战常居先,不避矢石。” 清 李渔 《奈何天·崖客》:“我辈居先,常笑文人偃蹇。”词语解释:居物 拼音:jū wù
(1).囤积财物。《汉书·酷吏传·张汤》:“﹝ 信 ﹞居物致富,与 汤 分之。”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居,谓储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 陈 父固肆贾,居物致富, 陈輒 窃父金,代 褚 遗师。”
(2).谓凭据外物。《弘明集·正诬论》:“正曰:‘难者得无隐心而居物,不然,何言之逆乎?’”词语解释:居士屩 拼音:jū shì juē
指 唐 代隐士 朱桃椎 所织的麻草鞋。 朱 隐居山中,不受人馈赠。尝织麻鞋十双置道上,见者以米、茶置原处,与之交换。 朱 辄取物去,终不与人接。时人称其鞋为“居士屩”。见《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后以指隐者所著草鞋。 宋 陆游 《自咏》:“古道泥涂居士屩,荒畦烟雨故侯瓜。”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不著比丘衣,尚留居士屩。”词语解释:居留 拼音:jū liú
继续呆在某地。例如:在居留乡下期间。词语解释:居心 拼音:jū xīn
(1).安居之心。《吕氏春秋·上农》:“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高诱 注:“居,安也。”
(2).指安心。《后汉书·公孙述传》:“使 西州 豪杰咸居心於 山东 ,发閒使,招携贰,则五分而有其四。”
(3).心地;存心。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浄,乃復强欲滓秽太清邪?”《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你自宜居心清浄,力行善事,以副吾望。” 孙中山 《耕者要有其田》:“诸君去实行宣传的人,居心要诚恳,服务要勤劳,要真是为农民谋幸福。”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居心险毒,而手段尚不足以副之。” 王统照 《回忆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我居心想缓走几步,听听这道旁的公论。”词语解释:居有 拼音:jū yǒu
犹言据有,占有。《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小女而入宫殿者,下人将因女宠而居有宫室之象也。”词语解释:居巢 拼音:jū cháo
(1).笙。《云笈七籤》卷九六:“ 秀琰 鸣洞簫, 小娥 运居巢。”
(2).居于巢穴。 金 吴激 《鸡林书事》诗:“邑聚居巢惯,夷装被髮安。”词语解释:居身 拼音:jū shēn
犹安身;立身处世。《后汉书·逸民传·臺佟》:“ 孝威 居身如是,甚苦,如何?”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审轻重然后动,量得失以居身。”词语解释:居成 拼音:jū chéng
谓身居治国之位。《忠经·广至理章》:“端旒而自化,居成而不有,斯可谓致理也已矣。”词语解释:居林 拼音:jū lín
谓在家闲居。林,林下,退隐之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古道》:“ 萧岳峯 大司马其同年也,时 申 久居林, 萧 已晋三孤。”词语解释:居所 拼音:jū suǒ
短时间居住的处所;住所词语解释:居间 拼音:jū jiān
亦作“ 居閒 ”。
(1).指处于双方之间调解或说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宾客居閒,遂止,俱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至于居间説事,买官鬻爵,只要他一口担当,事无不成。”《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但此事须一居间之人。” 徐迟 《牡丹》:“ 魏紫 略有所知,她有时就给他们居间出力。”
(2).指居间之人。 明 叶宪祖 《鸾媲记·仗侠》:“还须厚赂居间,免使临期露机。”
(3).在其间。 宋 范成大 《大波林》诗:“湖路荒寒又险艰,大千空水我居间。” 宋 叶适 《祭石似之文》:“嗟死生之何常,偶形质之居间。”词语解释:居位 拼音:jū wèi
居官任职。《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 ﹞善灌夫、 郑当时 及宗正 刘弃 ,亦以数直諫,不得久居位。”《汉书·食货志上》:“学以居位曰士。”词语解释:居正 拼音:jū zhèng
(1).谓遵循正道。《公羊传·隐公三年》:“君子大居正, 宋 之祸, 宣公 为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 唐 李德裕 《授狄兼谟兼益王傅制》:“﹝ 兼謨 ﹞歷职有声,居正无挠,举其素行,擢在首僚。” 明 方孝孺 《娱静楼记》:“谋畧事功者流而为诈,居正蹈义者不良於为。” 王国维 《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摄政者,所以济变也。立 成王 者,所以居正也。”
(2).谓帝王登位。《艺文类聚》卷十三引 晋 刘琨 《劝进表》:“诚宜遗小礼,存大务,援据图録,居正宸极。”词语解释:居舍 拼音:jū shè
(1).家居。《史记·儒林列传》:“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
(2).住宅。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继又於居舍后凿小池,放一舟其中。”词语解释:居货 拼音:jū huò
谓积货售卖。《新唐书·忠义传上·吴保安》:“乃力居货,十年,得縑七百。” 元 方回 《估客乐》诗:“不如估客取邪赢,居货罔人人不觉。”词语解释:居胥 拼音:jū xū
狼居胥山 的省称。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 肯特山 。一说在今 内蒙古 克什克腾旗 西北至 阿巴嘎旗 一带。 西汉 元狩 四年 霍去病 出 代郡 塞击 匈奴 ,封 狼居胥山 。 元 阿鲁威 《蟾宫曲·山鬼》:“问 居胥 今有谁封,何日论文?”词语解释:居忧 拼音:jū yōu
指居父母之丧。《书·太甲上》:“王徂 桐宫 ,居忧,克终允德。” 宋 梅尧臣 《寄维阳许待制》诗:“而今倏忽已八载,公领府事予居忧。” 清 赵翼 《哭黄月山》诗:“堊庐方居忧,復惊丧耆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时 额 以居忧得从漏网。”参见“ 居丧 ”。
词语解释:居丧 拼音:jū sāng
犹守孝。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中。《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丧而不哀,在慼而有嘉容,是谓不度。”《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復常,读乐章。” 唐 韩愈 《马府君行状》:“女子二人,在室,虽皆幼,侍疾居丧如成人。”《红楼梦》第六四回:“ 贾珍 、 贾蓉 此时为理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苫,恨苦居丧。” 巴金 《秋》一:“姑母因五叔在居丧期中将 喜儿 收房……心中有些不满。”词语解释:居游 拼音:jū yóu
亦作“ 居游 ”。
(1).闲居与出游。《商君书·垦令》:“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辩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於百县,则农民无所闻变见方。”
(2).指相处往来。 清 吴敏树 《答李香州书》:“如欲熟知其人,揽其所长,閒从之驰骋笔墨之林,以快吾意,而发吾才,非久留与居游则未可也。”词语解释:居贞 拼音:jū zhēn
遵守正道。贞,通“ 正 ”。《易·颐》:“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后汉书·马融传论》:“ 马融 辞命 邓氏 ,逡巡 陇 汉 之閒,将有意於居贞乎?”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矫矫先生,肥遯居贞。”词语解释:居平 拼音:jū píng
犹居常。 清 冯桂芬 《陈氏五世节烈入祠记》:“一二贵富家居平建祠宇、修祀事,古人以为常,今世輒嘖嘖称盛举。”词语解释:居卑 拼音:jū bēi
处于卑微地位。《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每居卑而推功,虽处泰而滋恭者,谦人也。”词语解释:居尝 拼音:jū cháng
平时,平常。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 光 居尝无事,不敢涉两府之门,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将命者。” 废名 《莫须有先生不要提他的名字》:“我们两个老夫妻,居尝过日子,总不敢得罪人。”词语解释:居敬 拼音:jū jìng
谓持身恭敬。《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居身敬肃。” 明 李贽 《答周柳塘》:“古人一修敬而百姓安,一居敬而南面可,是果 鲁桥 之敬乎?” 清 曾国藩 《覆陈虎臣书》:“此数语者,谓之定静也,可;谓之居敬也,亦可。”词语解释:居重 拼音:jū zhòng
谓居父母丧。《北史·房景伯传》:“及弟亡,蔬食终丧,期不内御,忧毁之容,有如居重。”词语解释:居简 拼音:jū jiǎn
谓持身宽略。《论语·雍也》:“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邢昺 疏:“言居身宽略而行又宽略,乃大简也。”《后汉书·刘陶传》:“ 陶 为人居简,不脩小节。”《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玄默无为,端拱思道,陶民心以居简,凝日用而不宰。”词语解释:居丧 拼音:jū sāng
犹守孝。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中。《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丧而不哀,在慼而有嘉容,是谓不度。”《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復常,读乐章。” 唐 韩愈 《马府君行状》:“女子二人,在室,虽皆幼,侍疾居丧如成人。”《红楼梦》第六四回:“ 贾珍 、 贾蓉 此时为理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苫,恨苦居丧。” 巴金 《秋》一:“姑母因五叔在居丧期中将 喜儿 收房……心中有些不满。”词语解释:居宿 拼音:jū sù
指住处。《尸子》卷下:“天雨雪, 楚庄王 被裘当户,曰:‘我犹寒,彼百姓宾客甚矣。’乃遣使巡国中,求百姓宾客之无居宿絶糇粮者賑之。国人大悦。”词语解释:居国 拼音:jū guó
(1).统治国家。《孔子家语·六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 汉 王充 《论衡·答佞》:“然而居国有土之君,曷为常有邪佞之臣与常有欺惑之患?”
(2).指所统治之国。《史记·吴王濞列传》:“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
(3).指定居之部族或国家。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凡人羣进化之公例,必由行国进而为居国,由渔猎进而为畜牧,由畜牧进而为耕桑。”词语解释:居肆 拼音:jū sì
倨傲放肆。居,通“ 倨 ”。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 蛮貊 无功,县官居肆,广屋大第,坐稟衣食。”词语解释:居停 拼音:jū tíng
(1).寄居的处所。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因即以石仓为居停,名其诗曰《秋室篇》,取 李长吉 ‘秋室之中无俗声’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少卿兄 要寻居停,此时不能久谈。”
(2).见“ 居停主人 ”。
(3).谓寄寓。 清 赵翼 《灵岩山馆吊毕秋帆制府》诗:“ 灵巖山馆 好邱樊,吾友居停席未温。”
词语解释:居停主人 拼音:jū tíng zhǔ rén
指寄居处的主人。《旧唐书·食货志上》:“自今已后,有因交关用欠陌钱者,宜但令本行头及居停主人、牙人等检察送官。”《宋史·丁谓传》:“帝意欲謫 準 江 淮 间, 谓 退,除 道州 司马。同列不敢言,独 王曾 以帝语质之, 谓 顾曰:‘居停主人勿復言。’盖指 曾 以第舍假 準 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束城 李某 ,以贩枣往来於隣县,私诱居停主人少妇归。” 沙汀 《淘金记》八:“她的居停主人,并不是一个怎样容易说话的人。”亦省作“ 居停 ”。 明 张景 《飞丸记·京邸道故》:“遭蹇运,荷居停缔袍垂念。”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缢鬼申冤》:“ 新安 赵天如 授徒 黄氏 ,酷暑畏热,夜不成寐,向居停请易卧室,居停为指数处,皆不当意。”《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 向管事的道:‘现在天气渐寒,贵居停的病也不会再发,明年如有委用之处,再来效劳。’”《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 田小辫子 抢着説道:‘不瞒大帅説,职道在敝居停 羊 某人营里,看得多了。’”词语解释:居奇 拼音:jū qí
囤积奇货以待善价。《史记·吕不韦列传》:“﹝ 子楚 ﹞居处困,不得意。 吕不韦 贾 邯郸 ,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裴駰 集解:“以 子楚 方财货也。” 清 赵翼 《扈从木兰途次杂诗》:“随营有行市,居奇者何人?车驼捆载来,物以罕见珍。”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如有铁路,则农民无甚贱甚贵之苦,奸商亦无所施其居奇之技。” 欧阳予倩 《越打越肥》:“奸商与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相勾结,私运仇货,又复居奇屯积,操纵市面。”参见“ 奇货可居 ”。
词语解释:奇货可居 拼音:qí huò kě jū
谓商人把稀有的东西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卖出去。亦比喻依仗某种独特的技艺、成就等以博取名利地位。《史记·吕不韦列传》:“ 子楚 , 秦 诸庶孼孙,质於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吕不韦 贾 邯郸 ,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卜乔 心中暗想:‘昨日被官军抢去包裹,正没盘缠。天生这碗衣饭,送来与我,正是奇货可居。’” 徐迟 《牡丹》九:“那时她照镜子都看到自己不象人样了。可是班主还当她奇货可居,最后又把她卖了。”词语解释:居恒
安闲度日词语解释:居宅 拼音:jū zhái
住宅。《后汉书·张纲传》:“亲为卜居宅,相田畴。”《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居宅离水七八十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古人流寓,往往先营居宅。”词语解释:居功 拼音:jū gōng
自以为有功劳,以有功自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郭四箭》:“ 英 亦不大居功,故人不知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天生圣人,社稷之福,老臣何敢居功也。” 高旭 《甘肃大旱灾感赋》:“中饱贮私囊,居功辞其咎。”词语解释:居息 拼音:jū xī
(1).安居休息。《诗·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农夫不怠,越有黍稷,谁能云作,考之居息?” 李贤 注:“言谁能有所作,而居息闲暇可能成者?言必须勤之也。” 唐 李翱 《叔氏墓志》:“冥昭何异,可用居息。”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杜甫 家﹞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的 首阳山 下筑了一个 陆浑山庄 。大概附有窑洞以备居息,故又称为‘土室’。”
(2).居住蕃息。《宣和遗事》后集:“所行之路,皆平坦好行,非昔日往来之路,亦有人物居息。”词语解释:居邑 拼音:jū yì
(1).囤积于城邑之中。《汉书·食货志下》:“富商贾或墆财役贫,转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氐首仰给焉。”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居穀於邑也。’ 如淳 曰:‘居贱物於邑中以待贵也。’二説皆未尽也。此言或有所废置,有所居蓄,而居於邑中,以乘时射利也。”
(2).泛指人口聚居之地。《汉书·沟洫志》“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 唐 颜师古 注:“言川泽水所流聚之处,皆留而置之,不以为居邑而妄垦殖,必计水所不及,然后居而田之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百里见方的地区,有田九万顷,除去三分之一的山林川泽和居邑,馀下六万顷,约合今一百八十六万亩。”词语解释:居居 拼音:jū jū
(1).憎恶、不相亲近之貌。《诗·唐风·羔裘》:“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 毛 传:“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 郑玄 笺:“其意居居然有悖恶之心,不恤我之困苦。”
(2).引申为盛气凌人貌。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一花退立如局缩,人太孤高我惭俗;一花傲睨如居居,了更嫵媚非粗疎。”
(3).安静貌。《庄子·盗跖》:“ 神农 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 成玄英 疏:“居居,安静之容。”词语解释:居学 拼音:jū xué
平居自学。《礼记·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陈澔 集说:“退而燕息,必有燕居之学,如‘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是也。” 朱彬 训纂引 朱熹 曰:“居学如《易》之言居业,如下文操縵、博依、兴艺、兴藏脩、游息之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且居学之士,国无事不用力,有难不被甲,礼之则惰修耕战之功,不礼则周主上之法;国安则显尊,危则为屈公之威,人主奚得於居学之士哉?”词语解释:居庐 拼音:jū lú
(1).住在守丧的房子中。指守孝。《孟子·滕文公上》:“五月居庐,未有命戒。” 焦循 正义:“居倚庐於中门之内也。”《荀子·礼论》:“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晋书·元帝纪》:“ 愍帝 崩问至,帝斩縗居庐。”
(2).泛指住房。 明 刘基 《愁鬼言》:“风雨颯洒,无以为居庐;霜雪凌冽,无以为衣裳。” 李广田 《水的裁判》:“它们要造成一片洪水,它们要淹没山岭,毁坏居庐,吞噬人类,而且要恢复到一个洪荒时代。”词语解释:居震 拼音:jū zhèn
谓居太子之位。语本《易·说卦》:“震为雷……为长子。”《旧唐书·于志宁传》:“ 周诵 升储,见匡 毛 毕 ; 汉盈 居震,取资 黄綺 。”词语解释:居经 拼音:jū jīng
又名季经、按季。指妇女身体无病,而月经每三个月一行者。属正常生理范围词语解释:居职 拼音:jū zhí
在职;任职。《东观汉记·牟融传》:“﹝ 牟融 ﹞居职修治,又善论议。”《新唐书·王君廓传》:“﹝ 王君廓 ﹞居职不守法度。”词语解释:居落 拼音:jū luò
指居民聚居的地方。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又北七里,为 甸头村 之新屯,居落颇盛。”词语解释:居曲 拼音:jū qǔ
犹部曲。指军队。《墨子·号令》:“视敌之居曲众少而应之,此守城之大体也。”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四》:“ 孙詒让 谓:曲,部曲,又疑与之误。按 孙 前説是,《急就篇》‘分别部居不杂厕’,是居曲犹言部曲矣。”词语解释:居摄 拼音:jū shè
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汉书·食货志上》:“ 平帝 崩, 王莽 居摄,遂篡位。” 三国 魏 曹植 《周公赞》:“ 成王 即位,年尚幼稚, 周公 居摄,四海慕利。” 唐 元稹 《迁庙议状》:“ 则天 为居摄,则 中宗 非中兴,不得为不迁之庙。”词语解释:居作 拼音:jū zuò
(1).做佣工。《后汉书·逸民传·梁鸿》:“曾误遗火延及它舍, 鸿 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 鸿 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
(2).刑法名。罚令囚犯服劳役。《隋书·刑法志》:“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餘并居作。”《旧唐书·刑法志》:“於是又除断趾法,改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元典章·兵部二·隐藏》:“自结按起解申部月日为始,传令本处带镣居作。”词语解释:居址 拼音:jū zhǐ
住址词语解释:居积 拼音:jū jī
囤积。 汉 王充 《论衡·知实》:“ 子贡 善居积,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 陶朱 。”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茶》:“而香象之货,居积停滞,公私皆失其利焉。” 清 钱谦益 《徐元晦墓志铭》:“家本素封,挥斥数千金,缘手輒尽,亦时用居积自救,其所赢不能当什一。”词语解释:居庞 拼音:jū páng
居于高位。 晋 陆云 《逸民赋》:“咨有得之必丧兮,盖居庞之名辱。”词语解释:居次 拼音:jū cì
匈奴 对单于女儿的称谓。《汉书·常惠传》:“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居次﹞, 匈奴 女号,若言公主也。”《汉书·匈奴传下》:“ 復株絫单于 復妻 王昭君 ,生二女,长女云为 须卜居次 ,小女为 当于居次 。”词语解释:居移气,养移体
人的所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词语解释:居利思义 拼音:jū lì sī yì
谓临财不苟得。《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戊 之为人也,远不忘君,近不偪同,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 杜预 注:“不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