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八啸去声 [diào,音调]耀[yào,重要][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shào,老少][徒吊切,音调。行貌。][剑鞘]轿[渠庙切,音峤。《广韵》𨋕车也。][责备][《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liáo liǎo liào][详注1][急也][diào][详注2][piāo piào]尿[详注3][详注4][馨叫切。不仁也。][音要。亦草盛貌。]


注1:剽 漂去声。刼也。《说文》砭刺也。从刀,票声。
注2:约 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
注3:摇 音曜。亦动也。《陈后主·关山月诗》城危接晕高,润风连影摇。寒光带岫移,冷色含山峭。
注4:超 《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末字词组
屎尿血尿马尿屙尿排尿訑尿猫尿 
利尿尿尿遗尿溺尿糖尿狗吃热尿  

词语解释:屎尿  拼音:shǐ niào
见“ 屎溺 ”。
词语解释:屎溺  拼音:shǐ nì
亦作“ 屎尿 ”。 粪和尿。《庄子·知北游》:“﹝道﹞在屎溺。”《百喻经·为王负机喻》:“髮毛爪齿,屎尿不净,不以为丑。”《法苑珠林》卷四:“众生在其中住,所有屎尿流出海中,以是因缘,其水醎苦不堪饮食。”《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却也不可小看了这个懒驴子:假如你无论怎么样想着法儿逼他上磨,他是一个劲儿的屎溺多。”
词语解释:利尿  拼音:lì niào
促进排尿。如:利尿剂(促进排尿的药物)。
词语解释:血尿  拼音:xuè niào
尿液中含有红细胞。严重者尿呈红色,轻者仅在显微镜下发现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一般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亦可为血液病的表现之一。
词语解释:尿尿  拼音:suī suī
niàosuī
词语解释:马尿  拼音:mǎ niào
酒的贬称。 古华 《浮屠岭》十四:“但难保有的人灌了马尿,不海阔天空地去胡说八道。”亦称“ 马尿水 ”。 艾芜 《南行记·山峡中》:“酒鬼,我晓得!你的钱,是要喝马尿水的。”
词语解释:遗尿  拼音:yí niào
亦作“ 遗溺 ”。
(1).不自主的排尿。三岁以前的遗尿是生理性的。三岁以后的遗尿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气疝,客於膀胱,难於前后溲,而溺赤。病见寒气则遗溺,使人腹肿。”《灵枢经·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医宗金鉴·杂要心法要诀·小便闭癃遗尿不禁总括》:“膀胱热结为癃闭,寒虚遗尿与不禁。”注:“膀胱寒虚,轻者为遗尿,重者为不禁……不知而尿出,谓之遗尿。”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鸡》:“﹝屎白﹞:主治消渴伤寒寒热,破石淋及转筋,利小便,止遗尿。……产后遗溺不禁,鸡矢烧灰,酒服方寸匕。” 清 朱彭 《楼居吟》:“一女襁褓泣呱呱,中宵遗溺相叫呼。”
(2).撒尿;解小便。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九:“ 虞经臣 作帅,宴客楼下,蟒忽遗溺,正中一武臣之肩,须臾,皮肉溃烂成疮,得妙药治之方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孽报》:“无赖犹訕谤不已,且对神像遗溺。”亦指排泄的便尿。《扫迷帚》第二一回:“至则门外遗尿满地,臭气衝天。”
词语解释:屙尿  拼音:ē niào
由尿道排出尿
词语解释:溺尿  拼音:nì niào
解小便。
词语解释:排尿  拼音:pái niào
小便,泌尿
词语解释:糖尿  拼音:táng niào
尿液葡萄糖定性试验阳性的表现,对诊断糖尿病有意义
词语解释:訑尿  拼音:yí niào
遗尿。訑,同“ 遗 ”。 宋 黄庭坚 《望远行·勾尉有所眄为太守所猜兼此生有所爱住马湖马湖出丁香核荔枝常以贻生故戏及之》词:“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这訑尿粘腻得处煞是律。据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寃我无心除告佛。”
词语解释:狗吃热尿  拼音:gǒu chī rè niào
嘲笑人受骗上当。《金瓶梅词话》第五七回:“咲哥狗吃热尿,原道是个香甜的,生血弔在牙儿内,怎生改得?”
词语解释:猫尿  拼音:māo niào
方言。指酒。表示憎厌或讥讽。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怎么着!你出去一天……把钱都喝了猫儿尿!”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啍,还没到晌午,怎么就喝猫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