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轸上声 [chǔn,动词][详注1][详注2][mǐn][详注3][音蠢。杂也。]


注1:吮 《玉篇》食允切《广韵》食尹切,音盾。《广韵》舐也。
注2:嶙 音凛。嶾嶙,山峻貌。《潘岳·西征赋》裁陂陀以嶾嶙。
注3:纯 音准。《书·顾命》篾席黼纯。《注》白黑杂缯缘之。《仪礼·士冠礼》服纁裳纯衣。《注》纯衣,缘衣也。又《既夕》缁纯。《注》饰衣曰纯。《礼·曲礼》冠衣不纯素。《注》纯,缘也。
首字词组
尹京尹公尹班尹邢尹公潮尹长  
尹氏尹卿笔尹午尹祭尹孚尹寺  

词语解释:尹京  拼音:yǐn jīng
(1).治理京畿。《汉书·叙传下》:“ 广 汉 尹京,克聪克明。” 晋 潘岳 《西征赋》:“ 赵 张 三 王 之尹京, 定国 、 释之 之听理。”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掌选循故实,尹京耻钩距。”
(2).指京畿长官。 唐 贾岛 《再投李益常侍》诗:“何处初投刺,当时赴尹京。”
词语解释:尹氏  拼音:yǐn shì
官名。掌管册命臣工之事。《书·大诰》:“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 孔颖达 疏:“尹,正也。诸官之正,谓卿大夫。”
词语解释:尹公  拼音:yǐn gōng
复姓。 春秋 卫 有 尹公佗 见《左传·襄公十四年》
词语解释:尹卿笔  拼音:yǐn qīng bǐ
唐 尹思贞 文笔严峻,风厉善政,不徇私情,当时称其为 尹卿 笔。《旧唐书·尹思贞传》:“时卿 侯知一 亦厉威严,吏人为之语曰:‘不畏 侯卿 杖,惟畏 尹卿 笔。’”
词语解释:尹班  拼音:yǐn bān
汉 代 尹敏 与 班彪 的并称。《东观汉记·尹敏传》:“ 敏 与 班彪 亲善,每相遇与谈,常日旰忘食,昼即至暝,夜则达旦。”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范 张 款款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
词语解释:尹午
复姓
词语解释:尹邢  拼音:yǐn xíng
汉武帝 宠妃 尹夫人 与 邢夫人 的并称。因同时被宠幸, 汉武帝 有诏二人不得相见。事见《史记·外戚世家》。后即以 尹 邢 之事作彼此不相谋面的典故。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诗:“ 尹 邢 不避面,翻欲同罗幬。”《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这等一个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着了,还不免弄成个避面 尹 邢 ,怎的肯引他作同心 管 鲍 ?”
词语解释:尹祭  拼音:yǐn jì
古代用于祭祀的切割方正的干肉。《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脯曰尹祭。” 孔颖达 疏:“尹,正也。裁截方正而用之祭。” 汉 蔡邕 《独断》:“凡祭,号牲、物异於人者,所以尊鬼神也。脯曰尹祭,槀鱼曰商祭,鲜鱼曰脡祭。”
词语解释:尹公潮  拼音:yǐn gōng cháo
浙江 苕溪 黄昏时潮水名。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地·河海》:“ 苕溪 在 餘杭 ,夹岸多苕花,因得名。相传云,古有 尹公 者,善推候,有异术。乡人 王氏 有女美质, 尹公 求之,不得,叱水成潮,以溺其居。至今,日暮则风生,水长数寸,号为 尹公 潮。”
词语解释:尹孚  拼音:yǐn fú
孚尹。玉色晶莹通明。 唐 白居易 《玉水记方流》诗:“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尹孚光灧灧,方折浪悠悠。”参见“ 孚尹 ”。
词语解释:孚尹  拼音:fú yǐn
(1).玉的色彩。《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孚尹旁达,信也。” 郑玄 注:“孚,读为浮。尹,读如竹箭之筠。浮筠,谓玉采色也。”
(2).比喻诗文的文采。 清 钱谦益 《陆敕先诗稿序》:“以性情为精神,以学问为孚尹。有志于缘情綺丽之诗,而非以儷花鬭叶颠倒相上者也。”
词语解释:尹长  拼音:yǐn cháng
官长。 五代 杨夔 《乌程县修东亭记》:“当天兵之后,民闲於繁役,克俾其民康,其务均,俗固毋视於尹长矣。”
词语解释:尹寺  拼音:yǐn sì
指宦官。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斥由尹寺,适彼 甌 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