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共14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为尔尚尔聊尔尔汝尔故尔具尔凡尔密尔
聊尔能尔率尔遂尔默尔飒尔蔑尔泊尔
政尔卓尔云尔豁尔顿尔赫尔遐尔般尔
徒尔尔尔遽尔俄尔既尔宛尔翻尔飘尔
偶尔倏尔蠢尔适尔已尔若尔突尔衎尔
不尔蕞尔竟尔寂尔宴尔直尔杳尔焉尔
乃尔漫尔谩尔百尔果尔辄尔逌尔准噶尔
聊复尔咨尔兀尔廓尔呼尔甫尔俨尔侃尔
忽尔暂尔铿尔乎尔燕尔窅尔傲尔阿尔及尔
自尔莞尔瞥尔反尔脱尔黯尔一尔达喀尔

词语解释:为尔  拼音:wéi ěr
犹言如此。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传》:“为尔寂寂, 邓禹 笑人。”
词语解释:聊尔  拼音:liáo ěr
姑且;暂且。《宋书·王景文传》:“此选大备,与公卿畴怀,非聊尔也。” 宋 杨万里 《多稼亭前黄菊》诗:“持以寿君子,聊尔慰孤斟。” 明 唐顺之 《题王世新一枝窝》诗:“荣寂两忘非所事,一枝聊尔寄吾巢。”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又云‘三嫌老丑换娥眉’,以色衰而别换佳丽,则更求精於色艺,非聊尔充数者。”
词语解释:政尔  拼音:zhèng ěr
正尔;正当。政,通“ 正 ”。 宋 辛弃疾 《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词:“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嘆。” 宋 杨万里 《过杨村》诗:“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 范蠡 忘名载 西子 , 介推 逃跡累 山樊 。先生政尔无多事,聊把渔竿坐水村。”
词语解释:徒尔  拼音:tú ěr
徒然,枉然。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四:“石犬不可吠,铜駞徒尔为。” 唐 李颀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 明 方孝孺 《祭宋仲珩》:“乃知小人,徒尔纷纷。” 朱琦 《感事》诗:“难虞正须才,孤愤亦徒尔。”
词语解释:偶尔  拼音:ǒu ěr
亦作“ 偶而 ”。
(1).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宋书·郑鲜之传》:“殿下在 彭城 ,劫盗破诸县,事非偶尔,皆是无赖凶慝。” 唐 孙昌胤 《遇旅鹤》诗:“时因戏祥风,偶尔来中州。” 巴金 《春》十八:“她偶尔抬起头来,正看见自己的船向着 淑华 的那只船冲过去。”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大约巨鳌们是并没有懂得 女娲 的话的,那时不过偶而凑巧的点了点头。”
(2).间或;有时候。 宋 陆游 《题斋壁》诗:“性懒杯盘常偶尔,地偏鷄犬亦翛然。”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时讹言沸兴,街坊酒肆,无敢偶尔夜会者。” 巴金 《探索集·怀念烈文》:“ 雨田 也搞点翻译,偶尔写一两篇小说。”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车里虽然有几个 中国 人,偶而彼此对望一眼,但他们不敢交谈。”
词语解释:不尔  拼音:bù ěr
不如此;不然。《管子·海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曰:‘报汝 平王 ,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 楚 为墟矣。’”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所求一一务如约,不尔便欲来 天津 。”
词语解释:乃尔  拼音:nǎi ěr
(1).犹言如此。 三国 魏 曹操 《杨阜让爵报》:“ 姜叙 之母,劝 叙 早发,明智乃尔。” 宋 杨万里 《观雪》诗:“屑云作粉如何湿,琱玉为花乃尔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我谓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尔!”
(2).竟然如此。《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道过 滎阳 ,止主人舍,而所驾之驴忽然卒僵,蛆虫流出,主遽白之。 子训 曰:‘乃尔乎?’”
词语解释:聊复尔  拼音:liáo fù ěr
见“ 聊復尔耳 ”。
词语解释:聊复尔耳  拼音:liáo fù ěr ěr
姑且如此而已。 宋 辛弃疾 《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词:“ 停云 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復尔耳,起欲题书简。”亦作“ 聊復尔尔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觉得只要有了他那寿酒寿文二色,其餘也不过未能免俗,聊復尔尔而已。” 聂绀弩 《壁画》:“他似乎是求之不得,得其所哉;我呢,我不过无可奈何,聊复尔尔罢了。”亦省作“ 聊復尔 ”。 宋 姜夔 《徵招》词:“一丘聊復尔,也孤负幼舆高志。” 宋 范成大 《次韵时叙》:“作诗惜春聊復尔,春亦何能与人事。”
词语解释:忽尔  拼音:hū ěr
(1).忽然;突然。 三国 魏 郭遐叔 《赠嵇康》诗之一:“欢接无厌,如川赴谷。如何忽尔,将适他俗。”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杭州野翁》:“见翁嫗二人对饮于野中,其翁忽尔乘云而上。”
(2).假使;倘或。《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吾死之后,愿弟得存。忽尔天地开通,为父讐寃杀楚。”《敦煌变文集·孟姜女变文》:“黄天忽尔逆人情,贱妾同向 长城 死。” 蒋礼鸿 通释:“忽尔,假使,倘或。”
词语解释:自尔  拼音:zì ěr
(1).从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东江 又西,与 利水 合……名曰 韶石 ,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歷一纪。” 宋 苏轼 《上韩枢密书》:“自尔不復通问者,七年於兹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经七八日,渐觉应验,自尔常服,其功如神。”
(2).犹自然。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词语解释:尚尔  拼音:shàng ěr
(1).仍然。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土番 之酋长尚尔骄悍, 哈密 之城印犹未归。”
(2).尚且如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对神尚尔,对人可知。”
词语解释:能尔  拼音:néng ěr
犹如此,这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肃 、 葛洪 、 陶侃 之徒,不许目观手执,此并勤篤之志也。能尔为佳。” 唐 王季友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诗:“ 于公 大笑向予説,小弟丹青能尔为?” 宋 陈师道 《绝句》之一:“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
词语解释:卓尔  拼音:zhuó ěr
形容超群出众。《论语·子罕》:“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汉书·淮阳宪王钦传》:“ 博 得謁见,承间进问五帝三王究竟要道,卓尔非世俗之所知。” 颜师古 注:“卓尔,高远貌也。” 唐 黄崇嘏 《辞蜀相妻女诗》:“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鏗然白璧姿。” 宋 陆游 《雨晴游香山》诗:“悠然起舞影零乱,卓尔四顾心激烈。” 清 方文 《容城答郑鲁若兼寄沉眉生》诗之四:“卓尔 敬亭 友,盛年乐高蹈。”
词语解释:尔尔  拼音:ěr ěr
(1).答应声。犹是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牀去,诺诺復尔尔。”《晋书·张方传》:“ 垣 迎説 辅 曰:‘……王若问卿,但言尔尔,不然必不免祸。’”
(2).如此。《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太子亦不知臣有此屋,政以东宫无,而臣自处之,体不宜尔尔。” 宋 李处全 《水调歌头·送王景文》词:“江山尔尔,回首千载几兴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女笑曰:‘婢子何胆怯尔尔!’” 邹韬奋 《萍踪寄语初集》十四:“ 那不勒斯城 的本身不过尔尔,它的著名是该城附近的古迹名胜。”
(3).进退合度貌。 明 何景明 《明威将军指挥佥事余君墓志铭》:“佩玉紫紫,垂带委委,话言唯唯,旋辟尔尔。”
词语解释:倏尔  拼音:shū ěr
迅疾貌。亦形容时间短暂。 汉 蔡邕 《胡太傅祠前铭》:“春秋既暮,倏尔乃丧。” 唐 裴次元 《赋得亚父碎玉斗》:“雄谋竟不决,宝玉将何爱。倏尔霜刃挥,颯然春冰碎。”《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这老贼果系有妖法的;不然,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李广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黄昏倏尔而逝,突然降临的黑夜就把一切给淹没了。”
词语解释:蕞尔  拼音:zuì ěr
形容小。《左传·昭公七年》:“ 郑 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 唐 刘禹锡 《贺收蔡州表》:“蕞尔 元济 ,敢怀野心!” 清 曹寅 《送袁士且游吴下》诗之一:“多君真世德,蕞尔总埃尘。” 柯灵 《团圆》:“从默默无闻的蕞尔小岛,到大小 金门 、 大担 、 二担 ,物阜丰腴的 台湾 ,原都是骈枝连理,一脉同根,属于神州大陆的土地。”
词语解释:漫尔  拼音:màn ěr
随意貌。 宋 苏辙 《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坐曹漫尔夸勤瘁,割肉何妨誚詆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还金绝交》:“ 麻阳 主簿 顾渊白 致书问讯,且以辰砂一包见寄,未及啟封,漫尔置篋笥中。”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良由降虏 哱拜 久怀异图,驾言云云,阶之为祸,庸可漫尔归恶死者,倒置纲纪哉!”
词语解释:咨尔  拼音:zī ěr
《论语·尧曰》:“ 尧 曰:‘咨,尔 舜 !天之厤数在尔躬。’” 邢昺 疏:“咨,咨嗟;尔,女也……故先咨嗟,叹而命之。”后常以“咨尔”用于句首,表示赞叹或祈使。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长离云谁,咨尔 陆生 。” 宋 叶适 《毋自欺室铭》:“咨尔弟昆,敬事一心。”《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咨尔髦众,服役甚勤,执劳无怠。”
词语解释:暂尔  拼音:zàn ěr
暂且,暂时。尔,词缀。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送杨亭玉之任江浦》词:“罨画暂尔淹留,恰曲唱樽前,缆繫沙头。”
词语解释:莞尔  拼音:wǎn ěr
微笑貌。《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汉 张衡 《东京赋》:“﹝ 安处先生 ﹞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明 方孝孺 《次韵写怀会送叔贞之成都》之十七:“倦来莞尔成微笑,宇宙茫茫几废兴。” 鲁迅 《花边文学·一思而行》:“在朋友之间,说几句幽默,彼此莞尔而笑,我看是无关大体的。”
词语解释:聊尔尔  拼音:liáo ěr ěr
谓姑且如此而已。 宋 朱熹 《舫斋》诗:“筑室水中聊尔尔,何须极浦望朱宫。”
词语解释:率尔  拼音:lǜ ěr
(1).急遽貌。《论语·先进》:“ 子路 率尔而对。” 何晏 集解:“率尔,先三人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袁虎 率尔对曰:‘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 清 黄宗羲 《五军都督府都事佩于李君墓志铭》:“忆昔与 冯儼公 湖上偶谈 东林 事。其门人率尔问曰:‘ 杨大洪 何人也?’ 儼公 正色曰:‘汝不知 杨大洪 先生乎?正復读书何益。’”
(2).轻率貌。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僕虽騃,亦粗知自爱,实不敢率尔为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盖由朝廷采百官起请,率尔颁行,既昧经常,即时更改。此烦而无信之验矣。” 孙中山 《第二次护法宣言》:“为国家谋长治久安之道,岂有率尔弃职之理。”
(3).随便,无拘束貌。《晋书·文苑传·袁宏》:“ 谢尚 时镇 牛渚 ,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 江 。” 清 黄宗羲 《韦庵鲁先生墓志铭》:“岁辛亥,余邂逅 鲁韦庵 先生於 越城 之公所,率尔谈文,有契。”
(4).直率貌。《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帝每有顾问,不饰言辞,率尔而答,进退方雅。” 清 恽敬 《答吴白厂书》:“今敢率尔有所言者,盖以古人待二兄,不得不以古人自待,交友之道贵如是也。”
(5).犹索然。 五代 刘兼 《梦归故园》诗之二:“宦情率尔拖鱼艇,客恨依然在 燕 梁 。”
(6).你;你们。率,语助词。《孔子家语·冠颂》:“率尔祖考,永永无极,此 周公 之制也。” 汉 蔡邕 《考城县颂》:“我君勤心,德音邈成,率尔 苗 民,慎不敬听。”
词语解释:云尔  拼音:yún ěr
亦作“ 云耳 ”。
(1).用于语尾,表示如此而已。《论语·述而》:“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穀梁传·隐公元年》:“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
(2).表示限止的语气,相当于“而已”。《孟子·滕文公下》:“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望之,欲以为君。”《孟子·离娄下》:“薄乎云尔,恶得无罪?” 明 李贽 《复刘肖川书》:“ 弱侯 是天上人,家事萧条如洗,全不掛意,只知读书云耳。”
(3).常用于句子或文章的末尾,表示结束。《孟子·公孙丑下》:“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赵岐 注:“云尔,絶语之辞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序》:“既不知其名字远近,故假为之号曰 冥漠君 云尔。” 唐 李翱 《寄从弟正辞书》:“吾故书其所怀以张汝,且以乐言吾道云耳。”
(4).如此说。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足下又云:‘ 汉 与功臣不薄。’子为 汉 臣,安得不云尔乎!” 晋 葛洪 《神仙传·陈安世》:“二人曰:‘前者云在,旋言不在,何也?’答曰:‘大家君教我云耳。’” 宋 范成大 《晓发纪事》诗:“我岂知天道, 吴 农谚云尔。” 清 唐甄 《潜书·独乐》:“子未识隐者之情,是以云尔也。”
词语解释:遽尔  拼音:jù ěr
(1).骤然,突然。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制》:“天胡不仁,遽尔歼夺,而今而后,谁其屏余?”《三国演义》第七回:“吾屡战屡胜,取 襄阳 只在旦夕;岂可因风折旗竿,遽尔罢兵!” 鲁迅 《彷徨·孤独者》:“他的从堂兄弟却又来周旋,说舍弟正在年富力强、前程无限的时候,竟遽尔作古了。”
(2).急切;迅速。 唐 刘长卿 《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诗:“王程遽尔迫,别恋从此始。”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谢官表》:“靡由阶渐,遽尔直登。”《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询之则谓消费者多离去,故市况未能遽尔恢复。”
(3).仓促;轻率。 明 张居正 《答宣府张崌崃》:“待旨而后许市,诚为后时,但恐彼之罚处,未能如约,则我亦不可遽尔许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佐贰滥刑》:“夫何擅作威福,遽尔加刑,鞭挞之餘,又施三木,岂不谓之肆无忌惮乎?”
词语解释:蠢尔  拼音:chǔn ěr
无知蠢动貌。《诗·小雅·采芑》:“蠢尔 蛮荆 ,大邦为讎。” 朱熹 集传:“蠢者,动而无知之貌。” 晋 潘岳 《关中诗》:“蠢尔 戎 狄 ,狡焉思肆。” 唐 白居易 《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朕以 恆阳 之众,蠢尔无知,驱彼生人,致之死地。” 清 贝青乔 《捕鳄行》:“尾掉狂风狂,鬐扬毒雾毒。蠢尔鰐兮,雄长裸虫三百六,血人於牙脆如肉。”
词语解释:竟尔  拼音:jìng ěr
犹竟然。 邹韬奋 《枪口馀生》引读者来信:“此番经过 东三省 ,竟尔把这种信条推翻了。”
词语解释:谩尔  拼音:màn ěr
犹言聊复尔尔。谩,通“ 漫 ”。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答吴子似总干和章》词:“人生谩尔,岂食鱼,必鱠之鱸?”
词语解释:兀尔  拼音:wū ěr
寂静貌。 唐 白居易 《首夏》诗:“兀尔水边坐,翛然桥上行。” 宋 苏轼 《祭吴子野文》:“呜呼 子野 ,道与世违。寂默自求,闔门垂幃,兀尔坐忘。” 宋 陆游 《夜意》诗之二:“兀尔遗身世,东窗待日升。”
词语解释:铿尔  拼音:kēng ěr
(1).象声词。形容金石玉木等所发出的洪亮声。《论语·先进》:“鼓瑟希,鏗尔,舍瑟而作。” 邢昺 疏:“投置其瑟,而声鏗然也。” 明 高启 张宪 《舞剑联句》:“斩关豁然判,击柱鏗尔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弹半炊许,合殿寂然,无有欬者。既闋,鏗尔一声,如击清磬。”
(2).形容声音洪亮。 唐 裴度 《享惠昭太子乐章·亚献终献》:“冥然什紫府,鏗尔荐清乐。” 唐 柳宗元 《哭张后馀辞》:“人与之言,鏗尔而厉,辩而归乎中。”
词语解释:瞥尔  拼音:piē ěr
突然;迅速地。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颜渊七》:“乃圣人之所以语 颜子 者,则在既知约礼之后,偶然无意,使人欲瞥尔乘虚见端上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復见。”
词语解释:汝尔  拼音:rǔ ěr
彼此以“汝尔”相称。表示不拘礼;不以尊贵待之。 宋 苏轼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而今憔悴一羸马,逆旅担夫相汝尔。”参见“ 尔汝 ”。
词语解释:尔汝  拼音:ěr rǔ
(1).古代尊长对卑幼者的称呼。引申为轻贱之称。《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朱熹 集注:“盖尔汝,人所轻贱之称。” 焦循 正义:“尔汝为尊於卑,上於下之通称,卑下者自安而受之,所谓实也……盖假借尔汝为轻贱,受尔汝之实,即受轻贱之实。”《北史·儒林传上·陈奇》:“﹝ 游雅 ﹞尝众辱 奇 ,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 宋 苏轼 《墨君堂记》:“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
(2).彼此亲昵的称呼,表示不拘形迹,亲密无间。 唐 韩愈 《听颍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宋 叶适 《建康府教授惠君墓志铭》:“ 毗陵 惠端方 为 永嘉 丞,与民尔汝,求事情实而审寘其便处,不以妄与夺取快也。” 清 吴伟业 《画兰曲》:“记得妆成一见时,手拨帘帷便尔汝。”参见“尔汝交”。
词语解释:尔汝交  拼音:ěr rǔ jiāo
指不拘形迹的亲密友谊。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禰衡 ﹞少与 孔融 作尔汝之交,时 衡 未满二十, 融 已五十。”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鲍溶》:“﹝ 溶 ﹞与 李端公 益 少同袍,为尔汝交。”
词语解释:遂尔  拼音:suì ěr
于是乎。《魏书·刘芳传》:“窃惟太常所司郊庙神祇,自有常限,无宜临时斟酌以意,若遂尔妄营,则不免淫祀。”《水浒传》第九八回:“ 鄔梨 见 琼英 题目太难,把择壻事遂尔停止。” 黄侃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略论文字变易之条例及字体变迁》:“盖其变多由乎方音之不同,遂尔一字殊体,如琼或作璚、作瓗、作琁是也。”
词语解释:豁尔  拼音:huō ěr
(1).开裂断缺貌。
(2).觉醒貌。 晋 刘伶 《酒德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
(3).开阔;开朗。 唐 白居易 《青毡帐十二韵》:“傍通门豁尔,内密气温然。”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序》:“其间豁尔,此外萧然。” 前蜀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诗:“对酒暂时情豁尔,见华依旧涕潸然。”
词语解释:俄尔  拼音:é ěr
见“ 俄而 ”。
词语解释:俄而  拼音:é ér
亦作“ 俄尔 ”。 短暂的时间,不久;突然间。《庄子·大宗师》:“俄而 子舆 有病, 子祀 往问之。”《晋书·五行志下》:“ 石季龙 在 鄴 ,有一马尾有烧状,入其 中阳门 ,出 显阳门 ,东宫皆不得入,走向东北,俄尔不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汾》:“夜阑就寝,备尽綣繾,俄尔晨鸡报曙,女起告辞。”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贯 既伏诛,其死所忽有物在地,如水银镜,径三四尺,俄而敛缩不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余忆 万历 乙酉二月初旬,天气陡寒,家中集诸弟妹,搆火炙蠣房噉之,俄而雪花零落如絮。” 茅盾 《子夜》四:“一缕黑烟也从 宏昌 当的更楼边冲上天空,俄而红光一亮,火头就从浓烟中窜出来。”
词语解释:适尔  拼音:shì ěr
(1).犹偶尔。《书·康诰》:“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 蔡沉 集传:“人有大罪,非是故犯,乃其过误,出於不幸,偶尔如此。”
(2).犹刚才。《太平广记》卷三三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章仇兼琼》:“家人惊异曰:‘适尔奉命,还何处(遽)也?’”
词语解释:寂尔  拼音:jì ěr
犹寂然。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安回徐迈,寂尔长浮。”《南史·陈纪上·武帝》:“况復经营宇宙,寧惟断鼇足之功;弘济苍生,非直凿 龙门 之险。而畴庸报德,寂尔无闻。”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子牟》:“﹝ 李子牟 ﹞因谓朋从曰:‘吾吹笛一曲,能令万众寂尔无譁。’” 宋 梅尧臣 《甘露寺》诗:“曾非远城郭,寂尔隔嚻氛。”
词语解释:百尔  拼音:bǎi ěr
(1).犹言诸位。亦指在位者。《诗·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明 方孝孺 《白鹿洞规赞》:“百尔君子,公言是諏。” 明 汤显祖 《感宦籍赋》:“谓周行其必先,视百尔而岂后。”
(2).一切;所有。 宋 李觏 《袁州学记》:“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词语解释:廓尔  拼音:kuò ěr
(1).开悟貌。觉悟貌。《文选·曹植〈七启〉》:“今予廓尔,身轻若飞。愿反初服,从子而归。” 张铣 注:“廓尔,开悟貌。”
(2).空阔貌。 唐 寒山 《诗》之二二八:“性月澄澄朗,廓尔照无边。”
词语解释:乎尔  拼音:hū ěr
(1).语气助词。表感叹。《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孟子·尽心下》:“由 孔子 而来,至於今百有餘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赵岐 注:“乎尔者,叹而不怨之辞也。”
(2).语气助词。表询问。《穀梁传·庄公三十年》:“何善乎尔?”
词语解释:反尔  拼音:fǎn ěr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 曾子 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谓你怎样对待人家,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 大防 ( 吕大防 )等所犯,亦因持心失恕,好恶任情,违 老氏 ‘好还’之戒,忽 孟軻 ‘反尔’之言。”
词语解释:故尔  拼音:gù ěr
(1).故意如此。《南史·蔡廓传》:“上闻谓曰:‘卿何敢故尔触网?’ 兴宗 抗言答曰:‘陛下自杀贼,臣自葬周旋,既犯严制,政当甘於斧鉞耳。’”
(2).连词。因此;所以。《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夫人自幼好观武事,居常令侍婢击剑为乐,故尔如此。”《老残游记》第七回:“后来大家都明白了:治天下的又是一种人才,若是我辈所讲所学,全是无用的,故尔各人都弄个谋生之道,混饭吃去。” 郭沫若 《百花齐放·大山朴》:“大约是因为树子嫩,这朵花的养分不足,故尔失了花时。”
词语解释:默尔  拼音:mò ěr
犹默然。 唐 郑谷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言寻蒙唱酬见誉过实却用旧韵重答》:“从来甘默尔,自此倍怡然。” 聂绀弩 《探春论》:“平居无事,尚且要兴风作浪,惹是生非,香囊经她传递,这是何等机会,安能默尔而息?”
词语解释:顿尔  拼音:dùn ěr
犹突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张驎 酒后挽歌甚悽苦, 桓车骑 曰:‘卿非 田横 门人,何乃顿尔至致?’”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逮作者之书事也,乃没 吴 蜀 号諡,呼 权 备 姓名,方於 魏 邦,悬隔顿尔,惩恶劝善,其义安归?” 清 黄宗羲 《与顾梁汾书》:“所谓百觔担子,顿尔落地;又如电光一闪,透体通明。”
词语解释:既尔  拼音:jì ěr
(1).从此。
(2).已经。 宋 李清照 《投綦崇礼启》:“尝药虽存,弱弟譍门,惟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
词语解释:已尔  拼音:yǐ ěr
罢了。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君子不例而同之也,取其善焉已尔。” 清 宋荦 《〈遗民诗〉序》:“是故人不一境,境不一诗,各自道其志之所感已尔。”
词语解释:宴尔  拼音:yàn ěr
《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后以“宴尔”为新婚的代称。宴,也写作“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江 南閭里閒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问移则 楚丘 ,论婚则宴尔。’” 清 钮琇 《觚賸·睐娘》:“至宴尔之夕,银釭斜照,黼帐高张,夜阑撤粧流盼,见此良人。”
词语解释:果尔  拼音:guǒ ěr
(1).果真如此。《晋书·桓温传》:“生未朞而 太原 温嶠 见之……曰:‘真英物也!’ 彝 以 嶠 所赏,故遂名之曰 温 。 嶠 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李文和 ﹞尝诊司法 孙评 云:‘据脉当作僧道……’问之果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赵廷鑨》:“果尔,当娶某氏女,妻汝。”
(2).婉言人逝世。 明 李贽 《又与弱侯焦太史书》:“高使至,闻尊大人果尔,则老人已得所矣,兄之大孝亦自当从时称举也。”
词语解释:呼尔  拼音:hū ěr
怒叱。《孟子·告子上》“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汉 赵岐 注:“嘑尔,犹呼尔,咄啐之貌也。”
词语解释:燕尔  拼音:yàn ěr
(1).指新婚。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相兆下·锺辐亡家》:“时 樊若水 女,才质双美,甚爱 辐 之才而妻之。始燕尔,科詔遂下。”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辐輳,获配鸞儔。深惭燕尔,持杯自觉娇羞。” 钱南扬 校注:“燕尔,犹云‘安然’。惟这里即作‘新婚·’解。”《歧路灯》第五十回:“倘再讲 谭绍闻 与 巫翠姐 燕尔昵情,又落了小説家窠臼,所以概从省文。”
(2).指新婚夫妇欢乐亲昵。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恰新婚,纔燕尔,为功名来到此。”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四折:“共立琼筵,满酌金巵,唱道是絶胜新婚,休夸燕尔。喒两箇喜气孜孜,这眷爱如天赐。” 明 孟称舜 《娇红记·芳殒》:“他金屋娇姿,结新婚,方燕尔,如今已忘却了当初事。”参见“ 燕尔新婚 ”。
词语解释:燕尔新婚  拼音:yàn ěr xīn hūn
形容新婚的欢乐。语出《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陆德明 释文:“宴,本又作‘燕’。” 孔颖达 疏:“安爱汝之新昏,其恩如兄弟也。”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四折:“状元下马就亲,洞房花烛,燕尔新婚。”《金瓶梅词话》第八回:“话説 西门庆 自从娶了 玉楼 在家,燕尔新婚,如胶似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只是燕尔新婚,如何捨得。”
词语解释:脱尔  拼音:tuō ěr
简慢;轻率。 三国 魏 曹植 《黄初六年令》:“孤小人尔,身更以荣为戚,何者?将恐简易之尤,出於细微;脱尔之愆,一朝復露也。”《北史·魏彭城王勰传》:“每欲令我一解《丧服》,自审义解浮疏,抑而不许。顷因酒醉坐,脱尔言从。”《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公昔年自 左里 还入 石头 ,甚脱尔。” 胡三省 注:“脱尔,谓轻脱而还,不为严备也。”
词语解释:具尔  拼音:jù ěr
《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具,犹俱;尔,通“ 邇 ”。本为都很亲近之意,因上句有兄弟二字,后遂以为兄弟的代称。《文选·陆机〈叹逝赋〉》:“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 李善 注:“具尔,兄弟也。” 唐 卢照邻 《宴凤泉石翁神祠诗》序:“心灰两寂,长无具尔之欢;形木双枯,将有终焉之志。”
词语解释:飒尔
形容风声。 唐 李白 《秋思》诗之一:“芜然蕙草暮,颯尔凉风吹。” 宋 曾巩 《将之浙江延祖子山师柔会别饮散独宿空亭遂书怀别》诗:“浩观万物变,颯尔生凉飈。”
词语解释:赫尔  拼音:hè ěr
(1).奋发貌。 汉 班固 《东都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尔发愤,应若兴云。”
(2).光采鲜明貌。 唐 贾岛 《夏日可畏赋》:“赫尔阳精,当朱仲兮。厥状难明,杲杲而威稜。”
词语解释:宛尔  拼音:wǎn ěr
明显貌。真切貌。 元 耶律楚材 《又索六经》诗:“简策灿然新制度,文章宛尔旧仪刑。” 明 李贽 《观音问》:“抑诸相宛尔在前,而我心自不见之耶,抑我眼不见之也?”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七言絶句……到 刘梦得 ,而后宏放出於天然,於以扬扢性情,馺娑景物,无不宛尔成章,诚小诗之圣证矣。”
词语解释:若尔  拼音:ruò ěr
如此,如果这样。《宋书·礼志三》:“若尔, 三苗 堀强於江海, 大舜 当废东巡之仪, 徐夷 跳梁於 淮 泗 , 周成 当止 岱岳 之礼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二朱山》:“若尔, 朱仲 未居之前,山无名乎?”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宗威愍政事》:“若尔则饮者俱集,多中取息,足办输役之费。”
词语解释:直尔  拼音:zhí ěr
竟然如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篋子。”
词语解释:辄尔  拼音:zhé ěr
亦作“輙尔”。 任意。《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何期今岁兴残害,輙尔依前起逆心。”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但媿将短才,輒尔接高咏。” 明 单本 《蕉帕记·揭果》:“你与弱妹有兄弟之谊,焉得復盟私念,輒尔钻窥。”
词语解释:甫尔  拼音:fǔ ěr
初始。尔,语末助词。《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 江 、 汉 来苏,八州慕义。”《周书·宇文神举传》:“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姦猾。”
词语解释:窅尔  拼音:yǎo ěr
深远貌。 唐 韩愈 《本政》:“茫乎天运,窅尔神化。”
词语解释:黯尔  拼音:àn ěr
失色惨淡貌。 晋 陶潜 《形影神·影答形》诗:“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词语解释:凡尔  拼音:fán ěr
[英valve]即阀。管道、泵或其他机器中调节和控制流体的流量、压力和流动方向的装置,种类较多,如气阀、水阀、油阀等。也叫阀门,通称活门。
词语解释:蔑尔  拼音:miè ěr
(1).犹默然。《南齐书·王僧虔传》:“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稽古之谈,几乎絶侣;横经之席,蔑尔无闻。” 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至於谋猷启沃,蔑尔无闻,上辜圣恩,下愧清议,人虽未责,臣岂自安。”
(2).轻慢、鄙弃的样子。《北史·张彝传》:“ 彝 爱好知己,轻忽下流,非其意者,视之蔑尔。”
词语解释:遐尔  拼音:xiá ěr
见“ 遐邇 ”。
词语解释:遐迩  拼音:xiá ěr
亦作“ 遐尔 ”。亦作“ 遐迩 ”。
(1).远近。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故人主得其道,则遐邇潜行而归之, 文王 是也。”《汉书·韦玄成传》:“天子穆穆,是宗是师,四方遐尔,观国之煇。” 宋 苏轼 《贺时宰启》:“凡有詔令,率先惠慈,固已遐邇争传,室家胥庆。” 明 刘基 《〈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年未弱冠,文名播於遐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 松娘 事姑孝;艳色贤名,声闻遐邇。”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抛儿别女呵声咽胡笳,所幸今日呵遐迩一家。”
(2).遥远。《秦併六国平话》卷下:“忽有丞相 王綰 奏道:‘陛下新得 燕 、 齐 荆楚 之地,相去遐邇,不为置公,无以镇之。’”
见“ 遐邇 ”。
词语解释:翻尔  拼音:fān ěr
犹反而。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彼有道者安得不超然振翅乎风云之表,而飜尔藏轨於玄漠之际乎!”
词语解释:突尔  拼音:tū ěr
犹突然。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伏以藐然闺秀,描眉月镜之娇;突尔戎装,掛甲 天山 之险。”
词语解释:杳尔  拼音:yǎo ěr
悠远貌。 宋 梅尧臣 《正月二十七日江杜刘韩邀饮于定力院》诗:“杳尔山河隔千里,此心正有古人风。”
词语解释:逌尔  拼音:yōu ěr
(1).笑貌。《汉书·叙传上》:“主人逌尔而笑。” 颜师古 注:“逌,古攸字。攸,笑貌也。”《三国志·魏志·阮籍传》“ 瑀 子 籍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籍 乃对之长啸,清韵响亮, 苏门生 逌尔而笑。” 唐 刘禹锡 《论书》:“吾观今之人适有面詆之曰:‘子书居下品矣。’其人必逌尔而笑。”
(2).叹息貌。 明 张居正 《来雁说》:“先生逌尔嘆曰:‘然哉休哉,休哉然哉。’”
词语解释:俨尔  拼音:yǎn ěr
(1).真切、逼真貌。 宋 梅尧臣 《传神悦躬上人》诗:“依然见其质,儼尔恨无音。”
(2).宛如。 明 徐渭 《十臼赋·黄头》:“鸟白黄头,猛以善鬭,白秉金精,儼尔介胄。”
词语解释:傲尔  拼音:ào ěr
傲然,高傲貌。 唐 李白 《北山独酌寄韦六》诗:“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词语解释:一尔  拼音:yī ěr
(1).顷刻之间。《三国志·吴志·刘繇传》:“常愿渝平更成,復践宿好。一尔分离,款意不昭,奄然殂殞,可为伤恨。”《梁书·王规传》:“一尔过隙,永归长夜。”
(2).一经这样。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尔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友之敬。”
词语解释:密尔  拼音:mì ěr
安静貌。《文选·班固〈答宾戏〉》:“走亦不任厠技於彼列,故密尔自娱於斯文。” 李善 注引《尔雅》:“密,静也。”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寂寂无何乡,密尔天地隔。”
词语解释:泊尔  拼音:bó ěr
恬淡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萧然自足,泊尔无知。”《宋书·王微传》:“泊尔尸居,无方待化。”
词语解释:般尔  拼音:bān ěr
古代巧匠 鲁般 和 王尔 的并称。后泛指技艺精湛的工匠。《文选·张衡〈西京赋〉》:“命 般 尔 之巧匠,尽变态乎其中。” 薛综 注:“ 般 , 鲁般 ,一云 公输 之子, 鲁哀公 时巧人; 尔 , 王尔 。皆古之巧者也。” 明 归有光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将作大匠,又能规削胶附,极 般 尔 之巧。”
词语解释:飘尔  拼音:piāo ěr
飘然;轻捷貌。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鸣鸡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託。”
词语解释:衎尔  拼音:kàn ěr
亦作“ 衎而 ”。 和适自得貌。《礼记·檀弓上》:“居处言语饮食衎尔。” 郑玄 注:“衎尔,自得貌。” 陈澔 集说:“衎尔,和适之貌。” 晋 左思 《吴都赋》:“於是乐只衎而,欢飫无匱。” 王闿运 《长沙攸县庆都龙君季七十六行状》:“人之见君者当在环堵几榻,不具衣服,言语衎尔。”
词语解释:焉尔  拼音:yān ěr
亦作“ 焉耳 ”。 于是,而已。《穀梁传·僖公二十年》:“秋, 齐 人 狄 人盟於 邢 , 邢 为主焉尔。” 何休 注:“焉尔,犹於是也。”《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焦循 正义:“焉耳,当作焉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鲁迅 《〈嵇康集〉序》:“恨学识荒陋,疏失盖多,亦第欲存留旧文,得稍流布焉尔。”
词语解释:准噶尔  拼音:zhǔn gá ěr
清 卫拉特蒙古 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领以 绰罗斯 为姓,故又名 绰罗斯部 。原游牧于 天山 北路 塔尔巴哈台 东和 博克河 、 萨里山 一带,后以 伊犁 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 天山 南路。 乾隆 二十年(1755年)为 清 军击溃。《清史稿·地理志二五》:“ 杜尔伯特部 十六旗:至京师六千餘里。 元 臣 孛罕 之裔,姓 绰罗斯 ,六传至 额森 ,即 乜先 ,生二子。长 伯罗纳哈勒 ,为 杜尔伯特部 祖,次 额斯墨特尔诺颜 ,为 準噶尔部 祖。” 清 魏源 《〈海国图志〉叙》:“昔 準噶尔 跳踉於 康熙 , 雍正 之两朝,而电埽於 乾隆 之中叶。”
词语解释:侃尔  拼音:kǎn ěr
亦作“偘尔”。
(1).刚直貌。 清 钱谦益 《詹事府少詹事孙承宗授中宪大夫制》:“嶷然山立,羽仪茂著於殿庭;偘尔昌言,献纳发皇其閫奥。”
(2).和乐貌。 汉 韦孟 《在邹诗》:“我虽鄙耇,心其好而,我徒侃尔,乐亦在而。”
词语解释:阿尔及尔  拼音:ā ěr jí ěr
阿尔及利亚首都和最大港口。人口260万(1987年)。有制革、酿酒、石油提炼等工业。铁路枢纽。有国际航空站。港口拥有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及巨大燃料供应站。有非洲民族艺术馆、巴尔多史前人类博物馆和古罗马遗迹。非洲主要旅游城市之一。
词语解释:达喀尔  拼音:dá kā ěr
塞内加尔首都和西非重要港口。人口200万(1992年)。当大西洋航线要冲,港口水深宽阔。有花生加工、榨油、纺织等工业。建有国际航空站。有非洲艺术博物馆、海滨浴场和宏伟的清真寺,旅游业较盛。
共14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