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尊前 拼音:zūn qián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 老大人尊前’。”词语解释:尊酒 拼音:zūn jiǔ
犹杯酒。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人》诗:“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尊酒之间,一谈一笑,甚有前辈风,今不復见矣。” 清 方文 《从吴锦雯读宋玉叔诗喜而有寄》诗:“惆悵掩尊酒,何时共懽讌。”词语解释:尊俎 拼音:zūn zǔ
(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几。《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南归》诗:“天际张帷列尊俎,君歌声酸辞且苦。” 清 唐甄 《潜书·交实》:“子何为不祭?曰:无以供尊俎也。”
(2).常用为宴席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五》:“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宋 姜夔 《法曲献仙音·张彦远官舍》词:“树鬲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明 何景明 《送杭宪副兵备天津》诗:“莫笑谈兵尊俎上,书生元不为封侯。”词语解释:尊罍 拼音:zūn léi
泛指酒器。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念取东壚,尊罍虽近;採花南浦,蜂蝶须知。”词语解释:尊者 拼音:zūn zhě
(1).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礼记·丧服小记》:“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 郑玄 注:“尊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今 吴 人子弟稍长便不欲人呼其小名,虽尊者亦以行第呼之矣。”
(2).佛教语。梵语“阿梨耶”意译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宋 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尊者,谓腊高德重,为人所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却説西方 双摩訶池 边有几个洞天……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 鲁迅 《集外集·〈痴华鬘〉题记》:“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於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词语解释:尊宿 拼音:zūn sù
亦作“ 尊夙 ”。
(1).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 唐 贾岛 《送灵应上人》诗:“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 宋 苏轼 《书麘公诗后》诗:“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 竺乾 一时尊夙,尽在东南,最著则为 莲池 、 达观 两大宗主。”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 董説 ﹞三十餘年不履城市,惟友渔樵,世推为佛门尊宿。”
(2).对前辈有重望者的敬称。 宋 苏轼 《与杨君素书》之二:“某去乡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尽,惟公龟鹤不老,松柏益茂,此大庆也。”词语解释:尊卑 拼音:zūn bēi
(1).贵贱;位分的高低。《史记·商君列传》:“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隋书·音乐志上》:“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
(2).指长辈和晚辈。《礼记·乐记》:“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后汉书·乌桓传》:“婿随妻还家,妻家无尊卑,旦旦拜之,而不拜其父母。”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她也很生气,头一回见面,说话这么不客气,简直不拿她当婶婶看待,没有个长幼尊卑。”词语解释:尊荣 拼音:zūn róng
尊贵荣显;荣耀;光荣。《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三国 魏 嵇康 《重作四言诗》之一:“富贵尊荣,忧患谅独多。”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方面固然在保全自己的尊荣,但也未始没有那时所谓‘以人血染红顶子’之意。”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 史元厚 是个战士,临下葬,朝天放了几排枪,这是一个战士应得的尊荣。”词语解释:尊贵 拼音:zūn guì
(1).尊敬贵者。《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民在鼎矣,何以尊贵?”《周礼·天官·大宰》:“六曰尊贵。” 郑玄 注:“尊贵,尊天下之贵者。”
(2).高贵。《战国策·齐策四》:“使者不説曰:‘臣奉使使 威后 ,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南史·齐武帝诸子等传论》:“夫帝王子弟,生长尊贵,情伪之事,不经耳目,虽卓尔天悟,自得怀抱,孤寡为识,所陋犹多。” 巴金 《家》三十:“于是得了赏封的旦角便向那个给赏的尊贵的客人请安谢赏,飞了眼风,尊贵的客人的庄严的脸上立刻现出了满足的笑容。”
(3).庄重。《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你好不尊贵,把人的带子也揪断。”《红楼梦》第二十回:“为你这不尊贵,你哥哥恨得牙痒痒。”词语解释:尊公 拼音:zūn gōng
(1).对人父亲的敬称。《三国志·魏志·袁尚传》“十月至 黎阳 ”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 刘表 遗 谭 ( 袁谭 )书:‘天篤降害,祸难殷流,尊公殂殞,四海悼心。’”《晋书·简文帝纪》:“及 超 ( 郗超 )请急省其父,帝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 清 顾炎武 《与周籀书书》:“昔年过访尊公於江村寓舍中。”
(2).敬称尊长。《西游记》第六十回:“座上众精闻言,都拱身对老龙作礼道:‘ 蟹介士 初入瑶宫,不知王礼,望尊公饶他去罢。’”词语解释:尊师 拼音:zūn shī
(1).尊敬师长;尊敬教师。《礼记·学记》:“大学之礼,虽詔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汉书·萧望之传》:“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诔》:“聿尚登学,严道尊师。” 赵紫阳 《在北京师范大学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教育,尊敬教师,在整个社会形成强烈的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标志。”
(2).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 唐 韩愈 《石鼎联句》诗序:“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 少林 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
(3).对道士的敬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松间白髮 黄尊师 ,童子烧香禹步时。” 五代 齐己 《经吴平观》诗:“老鹤心何待,尊师鬢已乾。”《云笈七籤》卷一一六:“少顷, 南溟 夫人与 玉虚 尊师约,子可求而请之也。”词语解释:尊王 拼音:zūn wáng
(1).尊崇王室。 春秋 时 周 王室衰微, 齐桓公 、 晋文公 等相继以“尊王”为名,称霸一时。《史记·太史公自序》:“ 赵夙 事 献 , 衰 续厥绪。佐 文 尊王,卒为 晋 辅。”
(2).指尊崇君上。 汉 蔡邕 《独断》:“太史公 司马迁 记事,当言帝则依违但言上,不敢渫瀆言尊号,尊王之义也。”
(3).崇尚王道。 宋 陈傅良 《送宋国博参议江东》诗:“ 武皇 好少臣已老, 孟子 尊王君尚霸。”参见“ 尊王攘夷 ”。
词语解释:尊王攘夷 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
谓尊崇王室,排斥夷狄。 春秋 时代,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国家,称其他少数民族为“夷狄”。当时, 周 天子的地位已日趋衰微,但名义上仍然是诸侯的共主。 齐 晋 等大国为了争取诸侯的领导权,在其主持会盟期间,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号召。 汉 以后这种正统思想经过敷陈阐发,在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当汉民族建立的政权受到异族侵略时,统治阶级就以“尊王攘夷”作为动员臣民拥护王室、团结御敌的口号。《论语·宪问》“ 晋文公 譎而不正, 齐桓公 正而不譎” 宋 朱熹 集注:“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 周室 者也。”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八:“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诺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词语解释:尊亲 拼音:zūn qīn
(1).尊崇父母或祖先。《孟子·万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之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旧唐书·礼仪志五》:“大孝莫重于尊亲……数尽四庙,非贵多之道;祀逮七世,得加隆之心。”
(2).尊仰而亲附。《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郑玄 注:“尊亲,尊而亲之。” 孔颖达 疏:“此节更申明夫子藴蓄圣德,俟时而出,日月所照之处,无不尊仰。”
(3).对人敬称自己的父母。亦以敬称他人父母。《后汉书·梁统传》:“初以位次,咸共推 统 , 统 固辞曰:‘昔 陈婴 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 统 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式 谓 元伯 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词语解释:尊贤 拼音:zūn xián
(1).尊敬贤者。《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清 唐甄 《潜书·抑尊》:“尊贤之朝,虽有佞人,化为直臣。”
(2).高贵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北史·房彦谦传》:“故疏贱之人,有善必赏;尊贤之戚,犯恶必刑。”词语解释:尊严 拼音:zūn yán
(1).庄重肃穆;尊贵威严。《荀子·致士》:“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贤者备股肱,则君尊严而国安。” 宋 司马光 《进〈孝经指解〉札子》:“体貌尊严,举止安重。” 丁玲 《过年》:“只觉得舅舅仍然很尊严,很大,高不可及,只呼吸都象表示出有与凡人不一样的权威。”
(2).崇高庄严。 宋 梅尧臣 《汝州登慈寺阁望嵩岳》诗:“ 少室 出天外,巍巍何尊严。” 清 孙枝蔚 《病愈赠医者宋迪公》诗之八:“低头幕府尊严地,种杏安能许外人。”
(3).尊贵的地位或身分。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 日本 军人们心里很不痛快,因为这样的简陋的场面颇有损于‘帝国’的尊严。”
(4).指不容侵犯的地位或身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魏巍 《这里是今天的东方》:“没有人会知道,她还要对全人类做出些什么;维护和平,维护人类尊严的抗美援朝战争,不过是她开始的一件罢了。”词语解释:尊崇 拼音:zūn chóng
(1).尊敬推崇。《春秋·僖公五年》“诸侯盟于 首止 ” 晋 杜预 注:“ 齐桓 行霸,翼戴天子,尊崇王室。” 宋 范仲淹 《遗表》:“尊崇贤良,裁抑侥幸。”《明史·太祖纪赞》:“昭揭经义,尊崇正学。” 孙犁 《秀露集·左批评右创作论》:“这些大作家也没有一个不衷心地尊崇与他同时代的伟大的批评家。”
(2).庄严高大,用以形容庙宇、宫阙等建筑。 明 陈所闻 《驻马听·吴山拜伍相庙》曲:“庙貌尊崇,独佔 吴山 第一峰。” 明 李东阳 《天津卫城修造记》:“瞻宫闕之尊崇,览畿甸之高腴。”
(3).显贵。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道府所辖地方,远者或千餘里,其本任有表率之责,职位又较尊崇。”词语解释:尊大 拼音:zūn dà
(1).至高至大;尊贵伟大。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奉本》:“ 孔子 曰:‘唯天为大;唯 尧 则之。’则之者,大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言其尊大以成功也。”《旧唐书·礼仪志一》:“明配尊大,昊天是也。”《旧唐书·窦建德传》:“后 世充 废 侗 自立,乃絶之,始自尊大,建天子旌旗。”《明史·李文忠传》:“ 景隆 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
(2).敬重。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小生素重天伦,看了生身的父母,极其尊大,不敢在他面前浪措一词。”词语解释:尊名 拼音:zūn míng
(1).崇高的声名。《韩非子·难二》:“ 惠公 没, 文公 授之,围 魏 取 鄴 , 城濮 之战,五败 荆 人,取尊名於天下,亦此人之用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2).指帝号。《战国策·赵策四》:“臣以 齐 致尊名於王,天下孰敢不致尊名於王。”
(3).谓称颂其声誉。《礼记·表记》:“先王謚以尊名,节以壹惠,耻名之浮於行也。” 郑玄 注:“先王论行以为謚;以尊名者,使声誉可得而尊言也。”
(4).犹大名。对人名字的敬称。《西湖二集·救金鲤龙王报德》:“敢问秀才高姓尊名。”《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怕的是那弹章里面带上一个尊名,总然不做钦犯干连,这个麟阁标名,御览相批,传闻天下,妙不可言。”词语解释:尊老 拼音:zūn lǎo
(1).位尊年老。《北史·万俟洛传》:“初, 神武 以其父 晋 尊老,特崇礼之,尝亲扶上马。”
(2).仅指年老。 宋 叶适 《丁少詹墓志铭》:“人谓 少詹 年已尊老,读书有数,而议论自许夸大,相与背笑之。”
(3).称年高的长辈,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弱小,愿相随。”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称谓》:“《南史》 何子平 曰:‘尊老在东’,称母也,今专以属父。然 右军 《十七帖》云:‘此间士人皆有尊老。’又似尊老二字亦父母之通称。”
(4).称德重年长的高僧。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来至佛所礼佛,双足在一边坐,不云敷坐具。三拜,在一边立,斯其教矣。但尊老之处,多座须安,必有人来准仪而坐。凡是坐者,皆足蹋地,曾无帖膝之法也。”词语解释:尊君 拼音:zūn jūn
(1).尊崇国君。《礼记·王制》:“尊君亲上,然后兴学。”《管子·重令》:“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观潮》:“余扣及内侍,方晓其尊君之礼也。”
(2).对人父亲的敬称。《晋书·王述传》:“ 坦之 为 桓温 长史, 温 欲为子求婚於 坦之 …… 坦之 乃辞以他故, 温 曰:‘此尊君不肯耳。’”尊君,谓 坦之 父 述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陈太丘 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 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 ( 太丘 子 陈纪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大司马 温 ( 桓温 )见之,怒,谓 盛 ( 孙盛 )子曰:‘ 枋头 诚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言!’” 胡三省 注:“ 晋 人於人子之前称其父为尊君、尊公。” 明 高启 《送二贾君序》:“初尊君命名之意,其亦出诸此乎?”词语解释:尊彝 拼音:zūn yí
尊、彝均为古代酒器,金文中每连用为各类酒器的统称。因祭祀、朝聘、宴享之礼多用之,亦以泛指礼器。《周礼·春官·司尊彝》:“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国语·周语中》:“出其尊彝,陈其俎豆。” 韦昭 注:“尊、彝皆受酒之器也。”尊,一本作“ 樽 ”。《宋史·乐志八》:“载登坛阼,载酌尊彝。”词语解释:尊章 拼音:zūn zhāng
亦作“ 尊嫜 ”。 舅姑。对丈夫父母或对人公婆的敬称。《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背尊章,嫖以忽,谋屈奇,起自絶。” 颜师古 注:“尊章犹言舅姑也。今 关中 俗妇呼舅为钟。钟者,章声之转也。” 唐 韩愈 《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协於尊章,畏我侍侧。”《剪灯新话·爱卿传》:“记尊嫜抱病,亲供药饵;高塋埋葬,亲曳麻衣。” 清 刘大櫆 《吴萼千墓志铭》:“逮事尊嫜,而值其终窶之时,常出奩资以甘旨。”词语解释:尊长 拼音:zūn zhǎng
(1).尊敬年长者。《礼记·乡饮酒义》:“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
(2).对地位或辈分高者的敬称。《礼记·少仪》:“尊长於己踰等,不敢问其年。”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或为尊长所逼问,辞不获已,其论人也则独举彼体中之胜事而已,其论文也则撮其所得之佳者,而不指摘其病累。”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老》:“略叙寒喧,问尊长而已,意甚卤莽。” 巴金 《秋》三十:“大嫂,我问你,到底责罚不责罚那两个目无尊长的东西?” 吴晗 《文天祥的骨气》:“在封建社会里,幼少对尊长,下属见长官,跪拜是当然的礼节。”词语解释:尊拳 拼音:zūn quán
谑称他人的拳头。《晋书·刘伶传》:“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 伶 徐曰:‘鷄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宋 陆游 《自规》诗:“世路方未夷,机阱寧有极!但能常闭门,尊拳贷鷄肋。”词语解释:尊安 拼音:zūn ān
(1).尊贵安泰。《管子·版法解》:“凡人君所以尊安者,贤佐也。”《史记·苏秦列传》:“夫去尊安而取危卑,智者不为也。” 宋 陆游 《上郑宣抚启》:“士心闓懌,国势尊安。”
(2).犹大安。书信中的问候语。词语解释:尊重 拼音:zūn zhòng
(1).敬重;重视。《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 堪 本以师傅见尊重,上即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 宋 欧阳修 《皇从侄博平侯墓志铭》:“尊重师友,执经问道无倦色。” 柔石 《二月》十:“你应该尊重舆论一些,众口是可怕的。” 巴金 《探索集·怀念老舍同志》:“他们是热爱 老舍 的,他们尊重这位有才华,有良心的正直、善良的作家。”
(2).尊贵;显要。 汉 陆贾 《新语·资质》:“夫公卿之子弟,贵戚之党友,虽无过人之才,然在尊重之位者,辅助者强,饰之者巧,靡不达也。”《史记·汲郑列传》:“人或説 黯 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 崔生 叩头谢曰:‘适憩旅舍,日已迟晚。相公尊重,非时不敢具陈卑礼,伏乞哀怜,获归乡里。’”
(3).庄重;自重。《朱子语类》卷七一:“ 范文正公 等行得尊重,其人才亦忠厚。”《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官人请尊重,有话慢讲。” 曹禺 《雷雨》第二幕:“用不着你问。请你自己放尊重一点。”
(4).对对方的敬称。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敢以管见,上干尊重。”《三国志平话》卷中:“ 诸葛 问曰:‘尊重何人也?’ 玄德 曰:‘念 刘备 是 汉 朝十七代玄孙、 中山靖王 刘胜 之后,见 辛冶 太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路径不平,恐劳尊重,请登羊车,缓游园圃。”词语解释:尊上 拼音:zūn shàng
(1).尊敬长上。《礼记·祭义》:“至鬼神,以尊上也。” 孔颖达 疏:“谓至於祭祀鬼神,是尊严其上也。以此教民,民亦尊上也。”
(2).犹尊长。《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 清 翟灏 《通俗编·交际》:“《宋书·礼志》:‘朝服肩上有小袷囊,缀之朝服之外,俗呼曰紫荷。’……今名小袷囊曰荷包,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参见“ 尊长 ”。
(3).对人父母的敬称。《宋书·孝义传·何子平》:“﹝ 何子平 ﹞母本侧庶,籍注失实……时镇军将军 顾覬之 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録,当启相留。’”
词语解释:尊长 拼音:zūn zhǎng
(1).尊敬年长者。《礼记·乡饮酒义》:“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
(2).对地位或辈分高者的敬称。《礼记·少仪》:“尊长於己踰等,不敢问其年。”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或为尊长所逼问,辞不获已,其论人也则独举彼体中之胜事而已,其论文也则撮其所得之佳者,而不指摘其病累。”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老》:“略叙寒喧,问尊长而已,意甚卤莽。” 巴金 《秋》三十:“大嫂,我问你,到底责罚不责罚那两个目无尊长的东西?” 吴晗 《文天祥的骨气》:“在封建社会里,幼少对尊长,下属见长官,跪拜是当然的礼节。”词语解释:尊慈 拼音:zūn cí
对自己母亲的敬称。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世隆让封公表》:“及顾温凊之馆,惧结尊慈之怀。”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一折:“敢是那一个泼无知恼犯俺尊慈。”亦用以敬称他人母亲。词语解释:尊显 拼音:zūn xiǎn
(1).尊贵显赫。《管子·明法解》:“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 汉 贾谊 《吊屈原文》:“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
(2).指地位尊贵显赫的人。 明 何景明 《内篇》第二五:“ 张子璉 为御史,尝按治当世巨重,举奏当世尊显,下弗厉其法而上不咎其言。”
(3).致人于尊贵显赫的地位。《汉书·高帝纪下》:“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词语解释:尊经 拼音:zūn jīng
(1).对佛经或道经的敬称。 唐 宋之问 《游云门寺》诗:“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云笈七籤》卷三:“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
(2).尊崇经典。经,指儒家经典。《宋史·选举志二》:“臣僚请遵 天圣 、 元祐 故事,以经题为第一篇,然后杂出《九经》、《语》、《孟》内注疏或子史正文,以见尊经之意。”词语解释:尊临 拼音:zūn lín
(1).居尊临下。犹言统治和管辖。《后汉书·第五伦传论》:“君子侈不僭上,俭不偪下,岂尊临千里而与牧圉等庸乎?”
(2).敬词。犹光临。多于迎候尊者时用之。《宋史·乐志七》:“泰元尊临。”泰元,天神。
(3).旧谓君父来临。 宋 范成大 《东宫寿诗》:“并世勋华照古今,朱明彩服侍尊临。”词语解释:尊极 拼音:zūn jí
(1).犹至尊。多指帝、后及帝、后之位。《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皇后 寿 ,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於兹。”《宋书·后妃传论》:“虽正位天闰,礼亢尊极,而衰厌易兆,恩宴难留。”《北齐书·孝昭纪》:“及临尊极,留心更深,时人服其明而讥其细也。”
(2).指父母长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 潘岳 为才,善於哀文,然悲内兄则云感口泽,伤弱子则云心如疑。礼文在尊极,而施之下流,辞虽足哀,义斯替矣。”词语解释:尊堂 拼音:zūn táng
对他人母亲的敬称。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尊堂忧灼,贤姊涕泣,上下愁劳,举家惨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媪惊曰:‘是吾甥也!尊堂,我妹子。’”《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汉身上,替你扶持便了。”词语解释:尊礼 拼音:zūn lǐ
(1).尊崇礼法。《礼记·表记》:“ 周 人尊礼尚施。” 孔颖达 疏:“尊礼尚施者,谓尊重礼之往来之法,贵尚施惠之事也。”《宋史·道学传一·张载》:“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
(2).隆重的礼仪。《国语·越语下》:“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 韦昭 注:“言当卑约其辞、尊重其礼以求平。”一说,尊礼,撙礼。谓贬抑自己的身份,不敢以平等之礼相待。见 俞樾 《群经平议·国语二》“卑辞尊礼”。
(3).敬重而厚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如 燕 , 昭王 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 碣石宫 ,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北史·张彫武传》:“帝甚重之,以为侍讲,与侍书 张景仁 并被尊礼,同入 华元殿 ,共读《春秋》。”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宠遇》:“ 太祖 尊礼 刘基 ,尝称老先生而不名。”词语解释:尊明 拼音:zūn míng
(1).谓尊敬地对待并且明示于人。《墨子·明鬼下》:“当若鬼神之有也,将不可以不尊明也。” 孙诒让 间诂:“尊明,谓尊事而明著之以示人也。”
(2).尊重贤明的人。《国语·晋语四》:“尊明胜患,知也;杀身赎国,忠也。” 韦昭 注:“明,谓公子;胜,犹遏也。”公子,指 晋文公 重耳 。
(3).犹圣明。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今 汉 土之广博,天子尊明,而曾无一良臣,此诚不愍兆黎之愁苦,不急贤人之佐治尔。”
(4).指圣明之君。《后汉书·章帝纪》:“予一人空虚多疚,纂承尊明,盥洗享荐,惭愧祇栗。”词语解释:尊嫜 拼音:zūn zhāng
见“ 尊章 ”。
词语解释:尊章 拼音:zūn zhāng
亦作“ 尊嫜 ”。 舅姑。对丈夫父母或对人公婆的敬称。《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背尊章,嫖以忽,谋屈奇,起自絶。” 颜师古 注:“尊章犹言舅姑也。今 关中 俗妇呼舅为钟。钟者,章声之转也。” 唐 韩愈 《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协於尊章,畏我侍侧。”《剪灯新话·爱卿传》:“记尊嫜抱病,亲供药饵;高塋埋葬,亲曳麻衣。” 清 刘大櫆 《吴萼千墓志铭》:“逮事尊嫜,而值其终窶之时,常出奩资以甘旨。”词语解释:尊信 拼音:zūn xìn
尊重信奉;尊重相信。 唐 元结 《左黄州表》:“后一岁, 黄 人又歌曰:‘吾乡有鬼巫,惑人人不知,天子正尊信, 左公 能杀之。’”《三国演义》第一回:“帝尊信 张让 ,呼为‘阿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今儒生辈皆尊信其言。”词语解释:尊高 拼音:zūn gāo
(1).高贵。《管子·宙合》:“尊高满大而好矜人。”
(2).指崇高的身分或地位。《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词语解释:尊华 拼音:zūn huá
指京城。尊,敬词;华,京华。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关扃绕天邑,襟带抱尊华。”词语解释:尊客 拼音:zūn kè
(1).尊贵的宾客。《礼记·曲礼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孔颖达 疏:“若有尊客至,而主人叱駡於狗,则似厌倦其客欲去之也。”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诗:“昔闻 杜氏 子,翦髻事尊客。”《西游记》第六十回:“怎么敢上厅堂,在尊客之前,横行乱走?”
(2).敬重宾客。 汉 焦赣 《易林·晋之师》:“嘵然唯诺,敬上尊客。”词语解释:尊台 拼音:zūn tái
对他人的敬称。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一幕:“我们要点很好的酒,下酒的菜倒可满不在乎。尊台,你觉得怎样?”词语解释:尊官 拼音:zūn guān
(1).高官。《韩非子·奸劫弑臣》:“国有无功得赏者,则民……皆欲行货财,事富贵,为私善,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刺史,尊官也。”
(2).旧时对官员的敬称。有时也用作对不相识者的敬称。《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女子先问:‘尊官高姓?’”词语解释:尊奉 拼音:zūn fèng
尊崇敬仰;尊敬地对待、奉侍。《后汉书·独行传·王烈》:“遭 黄巾 、 董卓 之乱,乃避地 辽东 ,夷人尊奉之。”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十一》:“凡尊奉其人,则有曰师事、父事、兄事者;鄙贱其人,则有曰奴使、奴亲、奴畜者。” 清 姚鼐 《复休宁程南书》:“吾尊奉 朱子 而不言图书,意盖如此。”词语解释:尊敬 拼音:zūn jìng
尊崇敬重。《诗·周南·葛覃序》:“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高年者,人所尊敬;鰥寡孤独者,人所哀怜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三》:“此则惟知尊敬乡贤,而不自觉其諛之过也。” 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这丝毫不排斥人民对于杰出的个人的尊敬;而尊敬,当然不是迷信,不是把他当作神。”词语解释:尊号 拼音:zūn hào
(1).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 天皇 ,有 地皇 ,有 泰皇 。 泰皇 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追尊 庄襄王 为太上皇。”《汉书·高帝纪下》:“大王功德之著,於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南史·后妃传下·梁文献张皇后》:“ 天监 元年五月甲辰,追上尊号为皇后。”
(2).自 唐 代起又在帝、后称号之上再加称号。《旧唐书·则天皇后纪》:“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 圣母神皇帝 。”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尊号起於 唐 , 中宗 称 应天神龙皇帝 ,后 明皇 称 开元神武皇帝 ,自后率如之。”
(3).指即帝位。《史记·高祖本纪》:“羣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4).对人名号的敬称。《西游记》第六二回:“国王请 唐僧 四众上 麒麟殿 叙坐。问道:‘圣僧尊号?’ 唐僧 合掌道:‘贫僧俗家姓 陈 ,法名 玄奘 。’”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一章:“原来你问尊号……我名字叫 长兴 ,草字 洪发 。”
(5).为对人所开店铺的尊称。如:尊号近来生意必定兴隆。词语解释:尊兄 拼音:zūn xiōng
(1).对同辈年长者或己兄的敬称。《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与 亮 ( 诸葛亮 )书曰:‘闻 雒城 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 裴松之 注:“ 良 盖与 亮 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 亮 年长, 良 故呼 亮 为尊兄耳。”《北史·齐琅邪王俨传》:“ 儼 器服翫饰皆与 后主 同,所须悉官给。於南宫尝见新冰緑李,还,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无?’”
(2).对他人之兄的敬称。《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林甫 退,召 挺之 弟 损之 ,諭以‘上待尊兄意甚厚,盍为见上之策,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
(3).朋友、共事者之间的敬称。《水浒传》第五十回:“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词语解释:尊年 拼音:zūn nián
(1).高龄。《后汉书·章帝纪》:“三老,尊年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诗:“百岁梦中看即过,劝君修炼保尊年。”《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你一个尊年人,不要讨没脸面,吃了苦去。”
(2).敬重老年人。《周书·武帝纪上》:“尊年尚齿,列代弘规;序旧醻劳,哲王明范。”词语解释:尊宠 拼音:zūn chǒng
(1).尊重宠幸。《墨子·号令》:“有能得若捕告者,以其所守邑小大封之。守还,授其印,尊宠官之。”《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甚尊宠 蒙氏 ,信任贤之。” 明 唐顺之 《都督沉紫江生墓碑记》:“且夫古者尊宠立功之臣,则或为之象 祁连山 、象 铁山 於其墓,以旌其烈於不朽。”
(2).旧指妻妾或其外室。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他从今日起,是 侯家 的尊宠,不是你家的令爱了,回去吧。”《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现在看尊嫂如此举动,尊宠只好留在 汉口 ,同了去是不便的。”词语解释:尊意 拼音:zūn yì
(1).君主的意愿。《旧唐书·音乐志四》:“追崇惧乖尊意,显号恐玷徽音。”
(2).称他人意见的敬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适 胡二弟 致尊意,事已尽悉。”如:这次聚会,我想请你参加,未知尊竟如何?词语解释:尊府 拼音:zūn fǔ
(1).对他人父亲的敬称。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序》:“ 李生 之尊府,以侍御史管 汴 之盐铁。” 清 刘大櫆 《送姚姬传南归序》:“忆少时与 南青 游, 南青 年才二十, 姬传 之尊府方垂髫,未娶。”
(2).对他人之家的敬称。《西游记》第五十回:“适路过寳方,我师父腹中饥馁,特造尊府募化一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就送三百金到尊府,凭君区处便了。”词语解释:尊称 拼音:zūn chēng
(1).尊贵的称谓或称号;敬称。《穀梁传·哀公十三年》:“王,尊称也;子,卑称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公主者,女之尊称也。”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博士’‘学者’诸尊称,早已成为恶名。”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10.51:“ 中国 旧社会的习惯,社会地位较低的对于社会地位较高的,如卑幼对尊长,仆人对主人,平民对官长,穷人对阔人,是不能用第一第二身指称词的,得用尊称和谦称。”
(2).尊敬地称呼。如:二弟尊称他为老师。词语解释:尊胜 拼音:zūn shèng
尊贵;尊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夫处乎深宫,安乎尊胜,不能静志,远迹山林,弃转轮王位,为鄙贱人行,何可念哉?”《法苑珠林》卷十五:“是故 如来 於天人中最为尊胜。”词语解释:尊位 拼音:zūn wèi
(1).高位。《易·大有》:“《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2).指帝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 太祖 为天下所戴,践尊位。”
(3).尊长的位置。《红楼梦》第九三回:“先从尊位点起,挨至 贾赦 ,也点了一出。”词语解释:尊威 拼音:zūn wēi
称对方威严的敬词。《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掛怀。”《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拜上僚兄相公座前:所有薄亲 刘丈 ,近日从 济州 来,因看灯火,误犯尊威,万乞情恕放免。”词语解释:尊卢 拼音:zūn lú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庄子·胠箧》:“昔者 容成氏 、 大庭氏 、 伯皇氏 、 中央氏 、 栗陆氏 、 驪畜氏 、 轩辕氏 、 赫胥氏 、 尊卢氏 、 祝融氏 、 伏牺氏 、 神农氏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此十二氏皆古帝王。” 唐 杨炯 《大唐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洎乎 尊卢 、 赫胥 之代, 驪连 、 栗陆 之君。”《云笈七籤》卷二:“人皇之后,而有 尊卢 。”词语解释:尊寿 拼音:zūn shòu
对人年龄的敬称。《西游记》第九三回:“因问:‘老师高寿?’ 三藏 道:‘虚度四十五年矣。敢问老院主尊寿?’”词语解释:尊行 拼音:zūn xíng
高尚的行为。《老子》:“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唐 韩愈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其有尊行美德,建功树业, 令纵 从而为之歌颂。”
(1).长辈。《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 子元 自其兄 文王 之死,便有篡立之意……况 熊囏 、 熊惲 二子年齿俱幼,自恃尊行,全不在眼。”
(2).称对方行辈的敬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天宫》:“ 郭 研詰仙人姓氏及其清贯、尊行。”词语解释:尊人 拼音:zūn rén
(1).尊敬他人。《礼记·曲礼上》:“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
(2).对他人或自己父母的敬称。《旧唐书·王重荣传》:“ 雁门 李僕射 ,与僕家世事旧,其尊人与僕父兄同患难。” 清 周亮工 《与高康生书》:“孑然一书生,念两尊人远在数千里外,妻孥復旅食 榕城 。” 叶圣陶 《北上日记·三月二十日》:“其尊人方患气管炎,年已八十有二,颇为可虑。”
(3).泛指长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无尊人拘管,只碍得这个小业畜。”词语解释:尊盛 拼音:zūn shèng
位高势盛。 汉 刘向 《说苑·敬慎》:“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汉书·霍光传》:“ 宣帝 自在民间,闻知 霍 氏尊盛日久,内不能善。”词语解释:尊爵 拼音:zūn jué
(1).尊贵的爵位。《孟子·公孙丑上》:“夫仁,天之尊爵也。”《韩非子·八奸》:“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 商君 为 秦孝公 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
(2).尊崇有爵位者。《汉书·贾谊传》:“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遗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不下隃矣。”
(3).泛指礼器或酒器。《新唐书·礼乐志一》:“古者,宫室车舆以为居,衣裳冕弁以为服,尊爵俎豆以为器,金石丝竹以为乐。”词语解释:尊颜 拼音:zūn yán
对长者仪容的敬称。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久闻老师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颜,三生有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有犯尊颜,实切愧悚。”词语解释:尊尚 拼音:zūn shàng
尊崇推重。《墨子·尚贤中》:“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旧唐书·礼仪志五》:“ 鲁 立 姜嫄 , 文王 之庙,不计昭穆,以尊尚功德也。”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例略》:“自 惜抱 继 方 刘 为古文学,天下相与尊尚其文,号桐城派。”词语解释:尊正 拼音:zūn zhèng
(1).尊敬。 汉 王符 《潜夫论·志氏姓》:“天主尊正其祖,故且略纪显者,以待士合揖损焉。”
(2).对人妻的敬称。 明 单本 《焦帕记·赠帕》:“可知道既是在下的母亲,却是你的尊正,终不然教那医人揑手揑脚,摸上摸下,成什么规矩。”按,旧时亦称“令正夫人”,即嫡妻之意。词语解释:尊翁 拼音:zūn wēng
尊公。《歧路灯》第二一回:“大家説起来,方知他的尊翁,就是那保举贤良方正的 谭孝移 。”《荡寇志》第九五回:“尊翁归天,我还不曾来吊唁。”词语解释:尊累 拼音:zūn lèi
对他人家属的敬称。《南史·沉炯传》:“ 文帝 嗣位,又表求去,詔答曰:‘当敕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无废也。’”《北史·解法选传》:“ 叔德 意欲留尊累在京,令 法选 占。”词语解释:尊攘 拼音:zūn rǎng
尊王攘夷。 明 张煌言 《祭延平王文》:“佇班师旅,终仗尊攘。”词语解释:尊慕 拼音:zūn mù
尊崇仰慕。《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天下怀乐敬爱而尊慕之,皆愿以为君王。” 清 姚鼐 《赠孔撝约假归序》:“岂 孔子 子孙人人贤哉,尊慕者深,则推及其遗体也远。”词语解释:尊中弩 拼音:zūn zhōng nǔ
酒樽中的弩影。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予之祖父 郴 ,为 汲 令,以夏至日诣见主簿 杜宣 ,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於杯,形如虵。 宣 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攻治万端,不为愈。后 郴 因事过至 宣 家,闚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虵入腹中。’ 郴 还听事,思维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輦载 宣 ,於故处设酒,盃中故復有虵,因谓 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它怪。’ 宣 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后以“尊中弩”谓因疑虑而引起恐惧和疾病。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词语解释:尊像 拼音:zūn xiàng
(1).崇高的形象。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天子曰崩,大尊像。”
(2).指神、佛等的雕塑像。 唐 王维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云我昔於 梓州 威洞 造一龕尊像,在 独坐山 东北, 公成山 左侧。” 金 元好问 《二十五日鹤》诗:“ 九龙岗 上 玄元祠 ,人言尊像神所遗。”词语解释:尊仰 拼音:zūn yǎng
推崇敬仰。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三:“ 唐 时前辈多自重,而后辈亦尊仰前辈而师事之。” 章炳麟 《国家论》:“若夫拘牵法理,尊仰事功,斯乃牛羊贱趣,冥无识知者尔,是曷足与言胜义哉?” 许地山 《萤灯》:“它这回出国带着光荣回来,使人人尊仰。”词语解释:尊壶
尊夫人词语解释:尊异 拼音:zūn yì
特别看待;格外重视。《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乃赐 婴 ( 夏侯婴 )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攸 曾病。世子问病,独拜牀下,其见尊异如此。” 宋 文天祥 《建昌军青云庄记》:“自 隋 唐 以来,世人尊异科第。”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秦 汉 以来, 孟子 盖与 庄 荀 并称,至 唐 韩 氏独尊异之。”词语解释:尊夫人 拼音:zūn fū rén
(1).古时对他人母亲的敬称。 唐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 唐 韩愈 《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於某县太君 郑氏 尊夫人之灵。”《旧唐书·郑善果传》:“ 建德 将 王琮 获 善果 ,誚之曰:‘公 隋 室大臣也,自尊夫人亡后而清称益衰。’”
(2).敬称他人之妻。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尊夫人》:“按尊夫人之称,今人以称其妻,不知古人以称其母也。”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尊夫人令郎令爱均此致候。”词语解释:尊容 拼音:zūn róng
(1).尊贵的容貌,特指佛像、神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立 祇洹舍 於东皋,椽瓦梁栋,台壁櫺陛,尊容圣像,及牀坐轩帐,悉青石也。”
(2).称他人的容貌(常含讽刺意味)。 鲁迅 《二心集·新的“女将”》:“‘女士’的尊容,为什么要绍介于社会的呢?我们只要看那说明,就可以明白了。”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你就不会对镜子看看你自己那副尊容:三分象人,七分象鬼。”词语解释:尊要 拼音:zūn yào
重要。《后汉书·文苑传下·黄香》:“又惟机密端首,至为尊要,非復臣 香 所当久奉。”词语解释:尊门 拼音:zūn mén
(1).对人家族的敬称。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復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
(2).对人宅第的敬称。《晋书·傅咸传》:“比四造诣,及经过尊门,冠盖车马,填塞街衢。”词语解释:尊造 拼音:zūn zào
对人生辰干支的敬称。造,旧时星命术语,即生辰干支。《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算相公的尊造有几日的牢狱之灾,我心里也不信,这等一位青年富贵的人,怎会到得牢狱里边?”词语解释:尊奖 拼音:zūn jiǎng
尊崇辅助;尊崇鼓励。《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奬王室,中可以蚕食 雍 凉 ,广拓境土……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章炳麟 《四惑论》:“既使万物皆归於力,故持论至极,必将尊奬强权,名为使人自由,其实一切不得自由。”词语解释:尊优 拼音:zūn yōu
(1).尊敬优待。 唐 柳宗元 《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是岁,嗣天子践祚而理,尊优师儒。”
(2).地位尊贵,生活优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老龙舡户》:“彼巍巍然,出则刀戟横路,入则兰麝熏心,尊优虽至,究何异於老龙舡户哉!”词语解释:尊仪 拼音:zūn yí
对人仪表容貌的敬称。《西游记》第三六回:“今到荒山,奈何俗眼不识尊仪,与老爷邂逅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