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相将 拼音:xiāng jiāng
(1).相偕,相共。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相将诣闕,谐辞礼谢。” 宋 王安石 《次韵答平甫》:“物物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 大文 、 乐华 这才重新记起赏月的事来,相将跑出书房去。”
(2).行将。 宋 周邦彦 《花犯·梅花》词:“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张车 、 严仲子 往 齐 赵 求救,相将一旬餘日,并无音信。”词语解释:不将 拼音:bù jiāng
(1).不送。《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成玄英 疏:“将,送也。”
(2).犹不长。 唐 元结 《吕公表》:“呜呼!使公年寿之不将也,天其未厌兵革,不爱苍生歟?”按,《楚辞·严忌〈哀时命〉》:“白日晼晚其将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王逸 注:“将犹长也。”
(3).阴阳家语。指宜于婚嫁的吉日。阴阳家谓:“阳将伤夫,阴将伤妇;阴阳俱将,夫妇俱伤;阴阳不将,夫妇荣昌。”见《协纪辨方书·义例·阴阳不将》。《儒林外史》第十回:“ 陈和甫 选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将大吉,送过吉期去。”词语解释:故将 拼音:gù jiāng
旧将;老将。《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王处回 、 赵廷隐 相次致仕,由是故将旧臣殆尽。”《金史·石抹仲温等传赞》:“ 泰和 、 贞祐 ,其间相去五年耳,故将遗老往往在焉。” 明 刘基 《送岳季坚入计筹山》诗:“ 阳羡 先生故将孙,拂衣高蹈入玄门。”词语解释:行将 拼音:xíng jiāng
即将;将要。 唐 裴夷直 《水亭》诗:“岁律行将变,君恩竟未回。” 明 唐顺之 《赠许太宰》诗:“天子行将问黄髮,老臣何以赞嘉言。”《水浒传》第四三回:“只见五七个猎户都在那里收窝弓弩箭,见了 李逵 一身血污,行将下岭来,众猎户喫了一惊。” 秦牧 《艺海拾贝·细节》:“ 西德 有人借口一座古老的教堂行将倾倒,把它封闭起来,在里面绘上假冒的古代壁画。”词语解释:方将 拼音:fāng jiāng
(1).将要;正要。《诗·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三国 魏 阮籍 《诣蒋公》:“猥见採擢,无以称当,方将耕於东皋之阳,输黍稷之税,以避当涂者之路。” 唐 李白 《大猎赋》:“方将延荣光於后昆,軼玄风於邃古。” 清 戴名世 《〈庆历文读本〉序》:“方将理其旧业,而与世之学者左提右挈,共维挽风气於日盛也。”
(2).将来;未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汉武帝 徐乐 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於今日尔。”《陈书·高祖纪上》:“ 大同 初, 新喻侯 萧暎 为 吴兴 太守,甚重 高祖 ,尝目 高祖 谓僚佐曰:‘此人方将远大。’”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荣虽著於方将,恨皆缠於既往。”词语解释:都将 拼音:dōu jiāng
唐 五代 禁军统兵官名。《新唐书·兵志》:“以左右神策大将军为左右神策诸都指挥使,诸都又领以都将。”《新唐书·李晟传》:“ 璘 ( 马璘 )内忌 晟 威略,归之朝,为右神策都将。”《旧五代史·周书·李从敏传》:“初, 庄宗 召见,试弓马,用为衙内马军指挥使,从平 汴 洛 ……迁捧圣都将。”词语解释:自将 拼音:zì jiāng
(1).自己保全。《汉书·儿宽传》:“ 宽 为人温良,有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於武,口弗能发明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南宫韜 , 鲁 人,字 子容 ,以智自将。” 宋 苏辙 《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某老大无取,介特自将。” 明 高启 《匡山樵歌引》:“君今刚介自将,不苟进取。”
(2).自己带着;自己拿着。《后汉书·羊续传》:“ 续 妻后与子 祕 俱往郡舍, 续 闭门不内,妻自将 祕 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宋 苏辙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诗之一:“来从碧涧巢安在,飞过重城母自将。”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三折:“ 秦弱兰 赚了他一篇乐章,亲笔落款,他自将着。”
(3).自养。 明 高启 《南宫生传》:“晚迺刮磨豪习,隐然自将。”
(4).自相辅助,相辅相成。《汉书·王尊传赞》:“ 王尊 文武自将,所在必发,譎诡不经,好为大言。” 颜师古 注:“将,助也。”
亲自率领。 宋 杨万里 《千虑策·国势中》:“以 高帝 自将,而 子房 为之谋,如此其全也。”词语解释:取将 拼音:qǔ jiāng
拿取。将,助词。 唐 韩愈 《调张籍》诗:“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节间汗流火力透,健僕取将仍疾走。”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惑恐太阴黑,六丁下取将。”词语解释:须将 拼音:xū jiāng
老将,宿将。 宋 叶适 《王运使挽词》诗:“须将未尽赏,酬折在丰碑。”词语解释:月将 拼音:yuè jiāng
每月有长进。《诗·周颂·敬之》:“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唐 陆贽 《鸿渐赋》:“琢玉者日就其功,为学者月将其益。”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一似小儿学,日就復月将。”词语解释:携将 拼音:xié jiāng
扶持;携带。《后汉书·邓训传》:“ 黎阳 故人,多携将老幼,乐随 训 徙边。”《三国志·魏志·曹休传》:“ 休 年十餘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 江 至 吴 。”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村酒与山蔬,一一自携将。”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特十餘年来,介绍无已,而究其所携将来归者,乃又捨治饼饵守囹圄之术而外,无他有也。”词语解释:扶将 拼音:fú jiāng
搀扶;扶持。《汉书·外戚传上·孝景王皇后》:“家人惊恐,女逃匿,扶将出拜。”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好著手,扶将宗社。”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车轮曳踵行,蛮婢相扶将。” 郭沫若 《穆穆篇》:“上阶劳扶将,入室列盛筵。”词语解释:无将 拼音:wú jiāng
(1).原谓勿存叛逆簒弑之心。《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 陆德明 释文:“无将,如字……或子匠反,非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将,谓逆乱也。”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无将之戒,深著 鲁 经;不道之诛,难逃於 汉 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及 谓 贬, 綬 又当制,即草词云:‘无将之戒,旧典甚明;不道之辜,常刑罔赦。’”
(2).多反其意而用之,谓心存谋逆为“无将”。《晋书·刘聪载记》:“然后下官为殿下露表其罪,殿下与太宰拘太弟所与交通者考问之,穷其事原,主上必以无将之罪罪之。”《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废后王氏》:“皇后 王氏 ,天命不佑,华而不实。造起狱讼,朋扇朝廷,见无将之心,有可讳之恶。” 金 王若虚 《谬误杂辨》:“《公羊传》曰:‘君亲无将,将而诛焉。’盖接上文。将,弑君之辞也。 唐明皇 废 王后 詔云:‘见无将之心。’……如何道来?后人用此字往往不安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言官论人》:“﹝ 杨御史 ﹞乃云‘生前曾拜’,以实其无将之罪,更谬之甚者。”词语解释:迎将 拼音:yíng jiāng
(1).犹迎接。《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
(2).犹迎送。语出《淮南子·诠言训》:“圣人无思虑,无设储,来者弗迎,去者弗将。” 高诱 注:“将,送也。” 宋 朱熹 《次刘彦集木樨韵》之二:“定观极知先透彻,通心岂是故迎将。”词语解释:重将 拼音:zhòng jiāng
主管辎重的将领。一说,持重的将领。《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南安严侯 宣虎 ﹞以重将破 臧荼 ,侯,九百户。” 颜师古 注:“重将者,主将领輜重也。一曰持重之将也。”词语解释:将将 拼音:qiāng qiāng
驾驭将帅。《史记·淮阴侯列传》:“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1).同“ 鏘鏘 ”。象声词。多状金玉之声。《诗·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孔颖达 疏作“鏘鏘”《诗·小雅·鼓钟》:“鼓鐘将将, 淮水 汤汤。” 陈奂 传疏:“《説文》:‘鎗,鐘声也。’鐘声为鎗,重言曰鎗鎗。将将,古文假借。”
(2).集聚貌。《荀子·赋》:“道德纯备,谗口将将。”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余谓将将,集聚之貌也。《周颂·执竞》篇‘磬筦将将’。 毛 传曰:‘将将,集也。’然则谗口将将,亦谓谗言之交集也。”
(3).高大整饬貌。《诗·大雅·緜》:“迺立应门,应门将将。” 毛 传:“将将,严正也。”《文选·枚乘〈七发〉》:“莘莘将将。” 李善 注:“将将,高貌。” 清 钱谦益 《湖广提刑许府君墓志铭》:“大冠将将,褒衣抑抑。”
(4).美盛貌。《诗·鲁颂·閟宫》:“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籩豆大房。” 陈奂 传疏:“ 王肃 将将训美盛。”《管子·形势解》:“将将鸿鵠,貌之美者也。”词语解释:久将 拼音:jiǔ jiāng
旧将;老将。《三国志·吴志·孙皎传》:“昔 周瑜 程普 为左右部督,共攻 江陵 ,虽事决於 瑜 , 普 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词语解释:军将 拼音:jūn jiāng
(1).军中的主将。《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诗·小雅·瞻彼洛矣》“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汉 郑玄 笺:“时有征伐之事,天子以其贤,任为军将,使代卿士,将六军而出。”
(2).山名。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军将山 ,县西南四十里。 南唐 时,屯兵於此,以备 吴越 ,因名。”词语解释:几将 拼音:jǐ jiāng
近乎;将近。《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言圣人於此亦拱手而待之耳,所谓千岁必反者,此时殆将然矣。”《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若乃文约之所沾渐,风声之所周流,几将日所出入处也。”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褚渊 ﹞以父忧去职,丧过乎哀,几将毁灭。”词语解释:新将 拼音:xīn jiāng
新为郡将,新为太守。《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延年 至,遣掾 蠡吾 赵绣 桉 高氏 得其死罪。 绣 见 延年 新将,心内惧,即为两劾,欲先白其轻者,观 延年 意怒,乃出其重劾。” 颜师古 注:“﹝新将,﹞新为郡将也,谓郡守为郡将者,以其兼领武事也。”词语解释:子将 拼音:zǐ jiāng
唐 武官名。隶属于大将之下,掌布列行阵、金鼓及部署卒伍的副将、偏将。 唐 陈子昂 《谢衣表》:“卒士被伤,子将多死。”《新唐书·玄宗纪》:“﹝ 开元 四年六月﹞癸酉, 大武军 子将 郝灵佺 杀 突厥 默啜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子将,小将也。 唐 令制,每军大将一人,别奏八人……子将八人,资其分行阵,辩金鼓及部署。”词语解释:暗将 拼音:ān jiāng
昏昧的将领。《六韬·战骑》:“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闇将之所以陷败也。”词语解释:世将 拼音:shì jiāng
(1).世代为将。《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陵 既壮,选为 建章 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 李氏 世将,而使将八百骑。”
(2).指世代相承袭的将领。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国家徒倚世将扞虏,而不为 蜀 虑叛臣。”词语解释:骑将 拼音:qí jiāng
骑兵将领。《史记·傅靳蒯成列传》:“ 阳陵侯 傅宽 ,以 魏 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 横阳 。” 唐 王维 《燕支行》:“ 衞 霍 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词语解释:才将 拼音:cái jiāng
具有才智的将领。《新唐书·朱宣传》:“﹝ 朱全忠 ﹞之攻 宣 ,凡十兴师,四败绩。 宣 才将皆尽,益内沮,度不能与 全忠 确,则固守,增堞深沟为不可逼。”
方言。刚才。 巴金 《兄与弟》:“我们好容易才把他拉回来。才将劝睡着。”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一章:“怎么样,才将说的话算不算?”词语解释:马将 拼音:mǎ jiāng
见“ 马将牌 ”。
词语解释:马将牌 拼音:mǎ jiāng pái
即麻将牌。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 高老夫子 慢慢地站起来,到床头取了马将牌盒,交给他。”亦省称“ 马将 ”。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十四:“二厅上早由凤鸣楼来的伙计摆开了两桌席面,一些年青的女眷们都到后院的小客厅里玩几圈马将。” 吴组缃 《山洪》九:“每月工资所入,管自己吃点糕饼,喝点酒,推两板牌九,打点‘伤皮不伤骨’的二四马将。”参见“ 麻将牌 ”。词语解释:溥将 拼音:pǔ jiāng
广大。《诗·商颂·烈祖》:“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朱熹 集传:“溥,广;将,大也。”《汉书·韦玄成传》:“惟念 高皇帝 圣德茂盛,受命溥将。”词语解释:终将 拼音:zhōng jiāng
最后将要。例如:一个美好的社会终将消除邪恶。词语解释:肃将 拼音:sù jiāng
犹敬奉或敬献。《书·泰誓上》:“皇天震怒,命我 文 考,肃将天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夫兵以定乱,莫敢自专:天子亲戎,则称恭行天罚;诸侯御师,则云肃将王诛。”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到任祭城隍文》:“爰采溪涧,肃将藻苹,神其听之,来格来歆。”词语解释:郡将 拼音:jùn jiāng
郡守。郡守兼领武事,故称。《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 李贤 注:“郡将,郡守也。”《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绣 见 延年 新将” 唐 颜师古 注:“新为郡将也,谓郡守为郡将者,以其兼领武事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於是追拜 畿 为 河东 太守”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时 ( 张时 ) 畿 ( 杜畿 )相见,於仪当各持版。 时 叹曰:‘昨日功曹,今为郡将也!’”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郡将》:“郡将始见《马援传》。 宋 时郡守称郡将,盖以朝臣出知列郡,其结衔称知某州军州事者。”词语解释:寒将 拼音:hán jiāng
即寒蝉。《淮南子·说林训》:“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邱,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淮南子四》:“《注》:寒将,水鸟。 陶方琦 云:‘《文选》 谢惠连 《擣衣诗》注引 许 注:“寒螿,蝉属也。”’按当从 许 説。‘水鸟翔木’,与下句‘各哀其所生’之义不符,且上文鸟、兔、狐并言,不应於鸟之外,再言水鸟也。”参见“ 寒蝉 ”。
词语解释:寒蝉 拼音:hán chán
(1).蝉的一种。又称寒螿、寒蜩。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郑玄 注:“寒蝉,寒蜩,谓蜺也。” 孔颖达 疏引 郭璞 云:“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李善 注:“ 蔡邕 《月令章句》曰:‘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已数月每欲一述衷情卒卒未暇也辍直枢曹闲居无事甫得和泪渍墨以诗哭之凡一千字》:“身原飞退鷁,情比噪寒蝉。”
(2).寒天的蝉。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故常以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后汉书·党锢传·杜密》:“ 刘胜 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李贤 注:“谓寂默也。《楚词》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蝉寂漠而无声。’” 宋一鸿 《和萝庵钝公诗》:“有教既无类,敢噤寒蝉口。”
(3).古代妇女的面饰。因状如蝉,故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向妆臺半贴寒蝉,挥玉管羞题冰蠒。”词语解释:阴将 拼音:yīn jiāng
指不吉利的日子。《说郛》卷八七引 宋 陆泳 《吴下田家志》:“嫁娶忌阴将阳将,并周堂不通。”《协纪辨方书·义例二·阴阳不将》:“阳将伤夫,阴将伤妇;阴阳俱将,夫妇俱伤;阴阳不将,夫妇荣昌。”词语解释:礼将 拼音:lǐ jiāng
重礼仪之将领。《六韬·励军》:“ 太公 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将材》:“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词语解释:客将 拼音:kè jiāng
(1).客籍将领。《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孟知祥 ﹞目客将 王彦銖 执 严 下,斩之。”
(2).指不隶属于本部之将。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 左良玉 ﹞入城謁太常公,拜伏如家人,不敢居于客将。”参见“ 客将军 ”。
(3).泛指书吏衙役。《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客将覆判县郎中:‘非敢学郎中打喷涕。’”《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大尹﹞回到府,不入衙中,便教客将请众官来。”
词语解释:客将军 拼音:kè jiāng jūn
谓客籍将军。《战国策·赵策三》:“ 魏王 使客将军 辛垣衍 间入 邯郸 。”词语解释:本将 拼音:běn jiāng
谓一支军队原来的将领。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或被分割队伍,隶属诸头,士卒本将,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难以有功。”词语解释:虓将 拼音:xiāo jiāng
猛将。《新唐书·薛仁贵传》:“师还,帝谓曰:‘朕旧将皆老,欲擢驍勇付閫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 辽东 ,喜得虓将。’”《新唐书·苏颋传》:“兵法先声后实,陛下姑班亲征之詔,而敕虓将谋夫投会济师。”词语解释:贪将 拼音:tān jiāng
(1).贪求将帅的权位。 三国 魏 曹操 《举贤勿拘品行令》:“ 吴起 贪将,杀妻自伭,散金求官,母死不归。”
(2).贪婪的将帅。 唐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诗:“中原膏血焦欲尽,四郊贪将犹凭陵。”词语解释:谢将 拼音:xiè jiāng
感谢。《水浒传》第七三回:“你恁地哭时,倒要赖我,不谢将我。明日恰和你説话。”词语解释:家将 拼音:jiā jiāng
(1).谓一家的首领;家长。《鹖冠子·环流》:“有人将,得一人气吉;有家将,得一家气吉;有国将,得一国气吉。其将凶者反此。” 陆佃 解:“家将,一家之将。”
(2).旧时富豪官僚家中雇用的武装仆役。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一折:“今日天晴日煖无甚事,引着几个家将打围射猎去咱。”《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时国初时候,大凡旗人家里都还有几名家将,与如今使僱工家人的不同。那些家将也会些撂跤打拳,马鎗步箭,桿子单刀,跳高爬绳的本领。所以从前征 噶儿旦 的时候,曾经调过八旗大员家的库图扐兵。这项人便叫作家将。”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家将们听得马蹄声,早已迎了出来,都在宅门外垂着手直挺挺地站着。”词语解释:特将 拼音:tè jiāng
(1).独自统率、指挥军队。《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 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 汉王 。”
(2).独当一面的将领。《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阳夏侯 陈豨 ,以特将将卒五百人前元年从起 宛胊 ,至 霸上 ,为游击将军,别定 代 ,破 臧荼 。”《汉书·霍去病传》:“﹝ 卫青 ﹞凡七出击 匈奴 ……其裨将及校尉侯者九人,为特将者十五人。” 颜师古 注:“特将,谓独别为将而出征也。”词语解释:五将 拼音:wǔ jiāng
古代称北极星周围五个星座为五将。《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天有太一,五将三门。” 李贤 注:“《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发三门者,开门、休门、生门。五将者,天目、文昌等。”词语解释:明将 拼音:míng jiāng
良将,贤明的将领。《六韬·兵徵》:“胜负之徵,精神先见,明将察之。”《汉书·宣帝纪》:“夙夜惟念 孝武皇帝 躬履仁义,选明将,讨不服, 匈奴 远遁。”词语解释:福将 拼音:fú jiāng
(1).有福运的将领。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古人有言,知将不如福将。”《三国演义》第二三回:“ 夏侯惇 天下奇才, 曹子孝 世间福将。”《说岳全传》第三十回:“大哥常説他大难不死,是员福将,故此每每叫他充头阵。”
(2).比喻幸运的人。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吉人自有天相, 伏园 真福将也。”词语解释:谋将 拼音:móu jiāng
有谋略的将领。《隋书·贺若弼传》:“ 杨素 是猛将,非谋将。” 唐 薛登 《请选举择贤才疏》:“鬭将长於摧锋,谋将审於料事。”词语解释:手将 拼音:shǒu jiāng
供差遣的小将。 明 无名氏 《午时牌》头折:“某乃 河中府 节度使 王重荣 麾下手将 刘允 是也。”词语解释:生将 拼音:shēng jiāng
活的将领。《宋书·索虏传》:“虏法,获生将,付其三郎大帅,连锁锁颈后。”词语解释:国将 拼音:guó jiāng
(1). 王莽 所置官职。位于三公上,为四辅之一。《汉书·王莽传中》:“ 哀章 为国将。”参见“ 四辅 ”。
(2).国家的将帅。《后汉书·郑太传》:“明公出自 西州 ,少为国将,闲习军事,数践战场,名振当世。”
词语解释:四辅 拼音:sì fǔ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 贾谊 《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 秦 汉 间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 唐 开元 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 同 、 华 、 岐 、 蒲 四州。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 宋 崇宁 间所置四辅郡,以 颍昌府 为南辅, 襄邑县 为东辅, 郑州 为西辅, 澶州 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记·天官书》:“犯四辅,辅臣诛。” 司马贞 索隐:“四辅,房四星也。房以辅心,故曰四辅。”
(4).星名。指东蕃四星。《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亦曰四辅也。”
(5).星名。指极星旁的四星,亦称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去极星各四度。”词语解释:论将 拼音:lùn jiāng
评论将领的才干。 唐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宋史·余靖传》:“ 张昭 论将,以 鲁肃 为麤疎。”词语解释:即将 拼音:jí jiāng
将要;就要。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 秦 。” 庞瑞垠 《我们还会相逢》:“既然我即将回国,而他又是促使我非回去不可的因素,我觉得应当一无保留地告诉你。”词语解释:林将 拼音:lín jiāng
羽林之将,皇帝护卫军的将领。《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宋子惠侯 许瘛 ﹞以 汉 三年用 赵 右林将初击定诸侯。” 颜师古 注:“林将,将士林,犹言羽林之将也。”词语解释:必将 拼音:bì jiāng
——用来表示不可避免性(或必然性)例如:事故必将发生。词语解释:守将 拼音:shǒu jiāng
负责守卫的将领。《孙子·用间》:“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謁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杜预 注:“守将,守官任职之将也。” 唐 元稹 《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为清夷军使时,会 侯希逸 叛 辽海 ,侧近军郡守将皆弃走。”《新唐书·韩游瓌传》:“ 潼关 有 李朝臣 , 渭北 有 竇覦 ,皆守将也。” 宋 秦观 《与鲜于学士书》:“自承拜命,即欲致左右之问属,守将骤易,日迫贱事,乃尔后时,皇恐无地。”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卷二:“盖 宿豫 守将即 僧遵 , 淮阳 太守即 武仲 也。”词语解释:别将 拼音:bié jiāng
(1).配合主力军作战的部队将领。《史记·项羽本纪》:“诸别将皆属 宋义 ,号为 卿子冠军 。”《汉书·高帝纪上》:“五月, 项羽 拔 襄城 还。 项梁 尽召别将。” 颜师古 注:“别将,谓小将别在他所者。”《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征东大将军 曹休 又破其别将於 寻阳 。”
(2).武官名。 唐 诸卫折冲都尉府属官。见《新唐书·百官志四上》。词语解释:死将 拼音:sǐ jiāng
(1).阵亡的将领。《六韬·练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愤之士。”
(2).猛勇而不怕死的将领。《宋书·殷孝祖传》:“军中人相谓曰:‘ 殷 统军可谓死将矣。今与贼交锋,而以羽仪自标显,若善射者十手攒射,欲不毙,得乎?’”词语解释:输将 拼音:shū jiāng
(1).运送。《汉书·晁错传》:“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甚大惠也。”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将,送也。”
(2).指缴纳赋税。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清 顾炎武 《天津》诗:“岂惟念输将,隐然存大计。”
(3).资助;捐献。《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青浦耆民马大成等稟》:“即奉劝助军餉,亦为辗转劝导有力之户,竭力输将,地方大为得益。”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六:“在‘五卅’前两年, 日本 的 东京 发生大地震的时候, 中国 人虽然捉襟见肘,也曾慷慨输将。” 邹韬奋 《劲儿多好!》:“ 沪 上人民于千苦万难中对于十九路军输将慰劳之踊跃,至今犹历历如在目前。”词语解释:亲将 拼音:qīn jiāng
(1).亲自带兵。《新唐书·苏颋传》:“古天子无亲将,惟 黄帝 五十二战,当未平之时。”
(2).亲信的将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岳武穆逸事》:“ 杜充 之驻 建康 也, 岳飞 军立硬寨於 宜兴 ,命亲将守之。”词语解释:参将 拼音:cān jiāng
武官名。 明 置,位次于总兵、副总兵。 清 因之,位次于副将。凡参将之为提督及巡抚统理营务的,称提标中军参将、抚标中军参将。参阅《明史·职官志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十一》。词语解释:就将 拼音:jiù jiāng
谓每日有所成就,每月有所进步。语出《诗·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元 耶律楚材 《读唐史有感》诗:“圣德躋朝夕,仁心本就将。”词语解释:举将 拼音:jǔ jiāng
犹举主。《后汉书·郑弘传》:“ 弘 少为乡嗇夫,太守 第五伦 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举孝廉…… 元和 元年,代 邓彪 为太尉。时举将 第五伦 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见, 弘 曲躬而自卑。”《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吴郡 太守 朱治 , 权 ( 孙权 )举将也。”词语解释:鸣将 拼音:míng jiāng
谓鸡鸣啼而率群。《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宣帝 黄龙 元年, 未央殿 輅軨中雌鸡化为雄,毛衣变化而不鸣,不将,无距。 元帝 初元 中,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渐化为雄,冠距鸣将。” 颜师古 注:“将谓率领其羣也。”词语解释:门将 拼音:mén jiāng
(1).看守城门的官吏。《墨子·号令》:“门将并守他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始皇 时,童謡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嫗闻之,朝朝往窥,门将欲缚之,嫗言其故。”
(2).称足球、手球、冰球等球类运动的守门员。《文汇报》1985.9.5:“他与 王后军 、 张忠威 、 刘清泉 、 徐根宝 等先后进入国家队,他成了主力门将。”词语解释:乱将 拼音:luàn jiāng
处事违背常理的将领。《三略·上略》:“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词语解释:奉将 拼音:fèng jiāng
奉行。《书·胤征》:“奉将天罚。” 孔 传:“将,行也。”词语解释:毋将 拼音:wú jiāng
复姓。 汉 有 毋将隆 。见《汉书》本传。词语解释:宾将 拼音:bīn jiāng
归顺;服从。《汉书·礼乐志》:“鐘鼓竽笙,云舞翔翔,招摇灵旗,九夷宾将。” 颜师古 注:“将犹从也。”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偶读孔明传戏成》词:“但纶巾指授, 关 河 震动,灵旗征讨,夷 汉 宾将。”词语解释:雄将 拼音:xióng jiāng
犹勇将。《后汉书·冯异传》:“ 异 与贼相拒数十日,虽屡获雄将,餘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词语解释:节将 拼音:jié jiāng
(1).持节的大将。泛指总军戎者。《陈书·高祖纪下》:“若乐随 临川王 及节将立效者,悉皆听许。”
(2).犹节帅。 唐 元稹 《立部伎》诗:“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企羡》:“ 唐 初选尚,多於贵戚,或武臣节将之家。”词语解释:百将 拼音:bǎi jiāng
(1).所有将领。《荀子·议兵》:“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
(2).古代军队的下级军官。百名士兵的指挥者。《商君书·境内》:“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词语解释:牙将 拼音:yá jiāng
军中的中下级军官。《旧唐书·秦宗权传》:“ 秦宗权 者, 许州 人,为郡牙将。”《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刘大尉 见 郭威 生得清秀,是个发跡的人,留在帐前作牙将使唤。” 清 周亮工 《哭柘浦李文素将军》诗之二:“牙将悲长紼,词人拜野坟。”词语解释:末将 拼音:mò jiāng
(1).位次于上将和次将的将领。《史记·项羽本纪》:“王( 楚怀王 )召 宋义 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 项羽 为 鲁公 ,为次将, 范增 为末将。”《武王伐纣平话》卷下:“用 周公旦 为参谋,用 祁宏 为末将。”
(2).指低级将官。《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司马懿 ﹞问曰:‘汝识吾阵否?’ 孔明 笑曰:‘吾军末将亦能布之。此乃混元一气阵也。’”
(3).犹言小将。将官的谦称。《封神演义》第三二回:“末将今设有一饭,请大王暂停鸞舆,少纳末将虔意。”词语解释:次将 拼音:cì jiāng
(1).武官职称。次于大将的武官。《史记·黥布列传》:“ 怀王 使 宋义 为上将, 范增 为末将, 项籍 为次将。”《汉书·项籍传》:“王召 宋义 与计事而説之,因以为上将军; 羽 为 鲁公 ,为次将; 范增 为末将。”
(2).星名。文昌宫之第二星。《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词语解释:亡将 拼音:wáng jiāng
逃亡的将领。《史记·孟尝君列传》:“ 秦 亡将 吕礼 相 齐 ,欲困 苏代 。”《汉书·陈平传》:“﹝ 平 ﹞度 河 ,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
抑或,还是。 汉 王充 《论衡·乱龙》:“ 匈奴 敬畏 郅都 之威,刻木象 都 之状,交弓射之,莫能一中。不知 都 之精神在形象邪?亡将 匈奴 敬畏精神在木也?”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不知 寿王 不得治 东郡 之术邪?亡将 东郡 适当復乱,而 寿王 之治偶逢其时也?”词语解释:横行将 拼音:héng xíng jiāng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樊噲 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 季布 曰:‘ 樊噲 可斩也!夫 高帝 将兵四十餘万众,困於 平城 ,今噲柰何以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面欺!’”后以“横行将”指轻敌的将领。 宋 苏轼 《故李承之待制挽词》诗:“愿斩横行将,请烹乾没儿。”词语解释:祼将 拼音:guàn jiāng
谓助王行祼祭之礼。《诗·大雅·文王》:“ 殷 士肤敏,祼将于京。” 毛 传:“祼,灌鬯也;将,行也。”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 殷 士自 殷 以其美德来归 周 助祭,行灌鬯之礼也。”《周礼·天官·小宰》:“凡祭祀,赞王币爵之事,祼将之事。” 郑玄 注:“又从大宰助王也。将,送也。祼送,谓赞王酌鬱鬯以献尸。” 孙诒让 正义:“以将训送,祼送即是送祼,经言祼将者,文到耳…… 毛 传云,将,行也。 毛 训祼将为行祼,与送祼义亦相近。”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祼将天邑,舒藻旧京。”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驾宿明斋行禋祀礼》:“冕旒奕奕接灵光,酌醴惟勤举祼将。”《封神演义》第九八回:“江山依旧承柴望,社稷重新乐祼将。”词语解释:素将 拼音:sù jiāng
宿将。久经战阵的将领。 宋 苏辙 《臣事策上四》:“然今世之人,遂以其乱为戒,而不收其功,举天下之兵数百万人而不立素将。”词语解释:骄将 拼音:jiāo jiāng
骄横跋扈的将帅。 清 黄遵宪 《三哀诗·袁爽秋京卿》:“盲师糊涂相,骄将偃蹇吏,掷国作孤注,作事太憒憒。”词语解释:逸将 拼音:yì jiāng
犹宿将。 南朝 宋 吴迈远 《长别离》诗:“ 淮阴 有逸将,折翮谢翻飞。”词语解释:智将 拼音:zhì jiāng
足智多谋的将领。《孙子·作战》:“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吴子·论将》:“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 三国 蜀 诸葛亮 《心书·将才》:“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谓之智将。”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一:“﹝ 真宗 ﹞一日语 莱公 曰……‘何人可为朕守 魏 ?’ 莱公 曰:‘当此之际,无方略可展。古人有言:智将不如福将。臣观参知政事 王钦若 ,宜可为守。’”词语解释:寡将 拼音:guǎ jiāng
无能之将。《水浒传》第六九回:“ 宋江 亲在阵前门旗下喝道:‘量你这个寡将,怎敢当吾?’”词语解释:兵将 拼音:bīng jiāng
(1).士卒的将帅。《战国策·楚策四》:“ 李园 不治国,王之舅也。不为兵将,而阴养死士之日久矣。”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西方议用兵。公以兵将未择, 关 陕 无年,未宜轻动。”
(2).士卒与将帅。《后汉书·臧洪传》:“城中粮尽,外无援救……又杀其爱妾,以食兵将。兵将咸流涕,无能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