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将相 拼音:jiàng xiàng
将帅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仪》:“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史记·高祖本纪》:“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 汉王 为皇帝。” 唐 李涉 《与梧州刘中丞》诗:“三代 卢龙 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词语解释:将迎 拼音:jiàng yíng
(1).送往迎来。《庄子·知北游》:“ 颜渊 问乎 仲尼 曰:‘ 回 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 敢问其游。’ 仲尼 曰:‘……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负心二十载,於今废将迎。” 清 吴伟业 《送旧总宪龚孝升出使广东》诗:“独有飘零老 伏生 ,不堪衰白困将迎。”
(2).迎接。 宋 范成大 《次韵许季韶水乡席上》:“解愠风来如故旧,催诗雨作要将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妇已遣人将迎,遂与俱去。”
(3).逢迎;迎合。《宋书·徐爰传》:“殿省旧人,多见罪黜,惟 爰 巧於将迎,始终无迕。” 明 归有光 《王母孙孺人墓志铭》:“祖母性严厉,鲜当其意。先母能委曲将迎,常得其懽心。”
(4).将养;保养。《列子·汤问》:“不待杀戮而夭,不待将迎而寿。”词语解释:将士 拼音:jiàng shì
(1).本为将帅士卒,以后泛指全军人员。《管子·枢言》:“霸主积於将士,衰主积於贵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於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勛。”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文昌阁鹳》:“偶中丞閲军,将士皆集辕门。”
(2).同“ 将仕 ”。旧时对富翁的谀称。《水浒传》第一一一回:“主人将士,叫做 陈观 。”词语解释:将略 拼音:jiàng lüè
用兵的谋略。《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然 亮 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宋 王安石 《赠尚书工部侍郎郑公挽辞》:“南去 伏波 推将略,北来 光禄 擅诗名。”《明史·史昭等传赞》:“时平,则将略无由见。”词语解释:将门 拼音:jiàng mén
将帅门下,将帅家门。《史记·田叔列传》:“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 唐 王维 《李陵咏》:“ 汉 家 李将军 ,三代将门子。”词语解释:将令 拼音:jiàng lìng
将帅的命令。《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传下军令:叫两位都督疾忙前去策应……两都督得了将令,不敢不进。”词语解释:将校 拼音:jiàng xiào
军官的通称。《后汉书·王允传》:“ 吕布 又欲以 卓 财物班赐公卿、将校, 允 又不从。” 唐 陆贽 《重原宥淮西将士诏》:“犹赖将校士旅,秉其诚心。”
将级军官和校级军官。泛指高级军官。词语解释:将佐 拼音:jiàng zuǒ
将领及佐吏。《晋书·刘琨传》:“每见将佐,发言慷慨。”《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文武将佐,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寧家。” 宋 范仲淹 《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转一资》:“以此将佐而下,常患乏人。”词语解释:将领 拼音:jiàng lǐng
携带。 唐 元结 《宿洄溪翁宅》诗:“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赵光远 ……常将领子弟,恣游侠斜,著《北里志》,颇述其事。”
(1).率领。《左传·宣公四年》“ 子公 之食指动” 唐 孔颖达 疏:“将者,言其将领诸指也。”
(2).高级军官。词语解释:将尉 拼音:jiàng wèi
古代统领屯戍士卒的武官。《史记·陈涉世家》:“将尉醉, 广 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司马贞 索隐:“官也。《汉旧仪》‘大县二人,其尉将屯九百人’,故云将尉也。”词语解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领在外面打仗,皇帝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词语解释:将门有将 拼音:jiàng mén yǒu jiàng
谓将帅家门出将帅。《史记·孟尝君列传》:“ 文 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谚曰:相门有相,将门有将。”《宋书·王镇恶传》:“ 镇恶 , 王猛 之孙,所谓将门有将也。”词语解释:将官 拼音:jiàng guān
将级军官。低于元帅,高于校官。词语解释:将才 拼音:jiàng cái
亦作“ 将材 ”。 见“ 将纔 ”。
亦作“ 将材 ”。 将帅之才。亦指有此才具的人。 明 李贽 《续藏书·勋封名臣》:“余所见 俞大猷 、 戚继光 ,所闻有 周尚文 、 郭琥 ,皆具将材。”《老残游记》第七回:“因为我二十几岁的时候,看天下将来一定有大乱,所以极力留心将才,谈兵的朋友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