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共11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万寿福寿庆寿永寿损寿享寿尊寿大寿
为寿人寿中寿得寿曼寿进寿玉寿贺寿
眉寿圣寿老寿养寿一寿过寿雅寿折寿
献寿千万寿韩寿遐寿鹤寿耆寿千金寿全寿
称寿仁寿拜寿天寿续寿遗寿做寿胡寿
祝寿年寿椿寿无量寿阳寿正寿驻寿象寿
上寿山寿介寿自寿龟寿赐寿算寿舍寿
长寿三寿多寿添寿下寿登寿具寿阴寿
延寿富寿德寿夭寿陈寿远寿促寿贶寿
灵寿南山寿益寿高寿贵寿南岳寿世寿冥寿

词语解释:万寿  拼音:wàn shòu
(1).长寿。祝福之词。《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晋 潘岳 《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一喜。” 唐 李翱 《祭杨仆射文》:“宜哉万寿,吉庆靡他。”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卷二四:“上父母寿,可称‘万寿’。”参见“ 万寿无疆 ”。
(2).封建时代指皇帝、皇太后的生日。《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十月十日》:“太后万寿,黎明诣 万寿宫 行庆贺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第三天接着又是 中国 皇帝的万寿。”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宏惟我 天囯 振兴文治,廑念武功,自癸好开科,以 天王 万寿时举行,旋移於幼主万寿时,以每年十月初一日宏开天试。”
词语解释:万寿无疆  拼音:wàn shòu wú jiāng
千秋万世,永远生存。祝福、祝愿之语。旧时常用以祝颂帝王。《诗·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五:“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 明 张居正 《贺瑞穀表二》:“适当圣诞之期,此诚万寿无疆之徵。” 巴金 《随想录·中国人》:“祝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万寿无疆!”
词语解释:为寿  拼音:wéi shòu
谓席间向尊长敬酒或赠送礼物,并祝其长寿。《战国策·秦策五》:“将军战胜,王觴将军。将军为寿於前面捍匕首,当死。” 鲍彪 注:“上 赵王 寿。”《汉书·高帝纪下》:“ 庄 入为寿。” 颜师古 注:“凡言为寿,谓进爵於尊者,而献无疆之寿。”《剪灯馀话·青城舞剑录》:“明日,大设宴, 君美 首席,两美人捧牙盘盛明珠十,黄金百两为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活人见鬼,其兆不祥,矧有吉事之家,动出魑魅魍魎为寿乎?”
词语解释:眉寿  拼音:méi shòu
长寿。《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毛 传:“眉寿,豪眉也。” 孔颖达 疏:“人年老者必有豪眉秀出者。” 高亨 注:“眉寿,长寿也。”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诗:“纳寒场,为春酒,昭景福,介眉寿。” 唐 唐正辞 《唐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铭》:“期天降鉴,介以眉寿。”《清史稿·世宗纪》:“旌 广东 兴寧县 老民 幸登运 年一百二岁,其子五人,各七八十岁,一门眉寿,加赐上用缎一匹。”
词语解释:献寿  拼音:xiàn shòu
献礼祝寿。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乃命执事,献寿羞璧。” 唐 杜甫 《元日示宗武》诗:“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觴。” 清 孙枝蔚 《菩萨蛮·忆故乡枣》词:“归乡空有意,献寿非吾事。”
词语解释:称寿  拼音:chēng shòu
祝人长寿。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置酒乐饮,赋诗称寿。” 唐 薛奇童 《云中行》:“举杯称寿永相保,日夕歌鐘彻清昊。” 宋 梅尧臣 《思归赋》:“盖自成人以及今,未尝一日侍傍而称寿。”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对此春光,就花下酌盃酒,与双亲称寿,多少是好。”
词语解释:祝寿  拼音:zhù shòu
祝愿人长寿;祝贺生辰。 唐 杜牧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无计披清裁,唯持祝寿觴。” 宋 范仲淹 《窦谏议录》:“父子图 禹钧 像,日夕供养,晨兴祝寿。”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每夫生日,必先畜女童晓音律者,盛饰珠翠綺绣,因捧觴祝寿。”《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诸位祝寿,三公子断不敢当,又谢了诸位。”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大家给他祝寿,他大模大样的承受。”
词语解释:上寿  拼音:shàng shòu
三寿中之上者。《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晋 嵇康 《养生论》:“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仇 大姓夫妻俱登上寿,同日念佛而终。”参见“ 三寿 ”。
(1).谓向人敬酒,祝颂长寿。《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至礼毕,復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后汉书·明帝纪》:“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怀远,祥物显应,乃并集朝堂,奉觴上寿。” 李贤 注:“寿者人之所欲,故卑下奉觴进酒,皆言上寿。”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垂衣当晓日,上寿对 南山 。”
(2).单指祝贺寿辰。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楔子:“今日是小姐生辰贵降的日子,我与他上寿走一遭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敢问师母尊年……待学生绣对鞋儿上寿。”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公开信》:“营长做寿一次,由都总按户派捐,称觞上寿。”
词语解释:三寿  拼音:sān shòu
(1).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毛 传:“寿,考也。” 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呜呼!天道辅仁,人道与顺,眷兹大德,不遐三寿,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閲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词语解释:长寿  拼音:cháng shòu
(1).寿命长久。《管子·内业》:“平正擅胸,论治在心,此以长寿。” 晋 傅玄 《菊赋》:“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长寿》:“古来所传长寿人最多。”
(2).谓维持的时间长久。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民权保障会大概是不会长寿的,且听下回分解吧。”
词语解释:延寿  拼音:yán shòu
长寿;延长寿命。《史记·封禅书》:“已视之,果有献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若得鲤鱼食之,其病即差,可以延寿。”《宋书·乐志四》:“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宋 苏轼 《与李公择书》:“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词语解释:灵寿  拼音:líng shòu
(1).即椐。可为手杖及马鞭。《山海经·海内经》:“灵寿实华。” 郭璞 注:“灵寿,木名也,似竹,有枝节。”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柽其椐》:“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及杖。 弘农 共北山 有之。”
(2).借指手杖。 南朝 梁 到溉 《饷任新安班竹杖因赠》诗:“邛竹藉旧闻,灵寿资前职。” 宋 刘克庄 《朝中措·元质侍郎生日》词:“虽老不扶灵寿,有时更上蒲轮。”
词语解释:福寿  拼音:fú shòu
幸福长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 盗跖 、 庄蹻 之福寿, 齐景 、 桓魋 之富强,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宋史·张齐贤传》:“ 齐贤 母 孙氏 年八十餘,封 晋国太夫人 ,每入謁禁中,上叹其福寿,有令子。”
词语解释:人寿  拼音:rén shòu
(1).人的寿命。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晋 陆机 《短歌行》:“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唐 陈鸿 《东城父老传》:“ 建中 三年,僧 运平 人寿尽。” 徐迟 《向着二十一世纪》:“那时候,我也不过一百○一岁,也不过是那时候人寿平均年龄的三分之二呵!”
(2).人长寿。参见“ 人寿年丰 ”。
词语解释:人寿年丰  拼音:rén shòu nián fēng
人享长寿,年成丰收。形容太平兴旺。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好在这些年,年年都有好收成。真真是人寿年丰,喜事重重。”
词语解释:圣寿  拼音:shèng shòu
皇帝的年寿和生日。 北齐 郭遵 《南至郊祭司天奏云物赋》:“臣有覩盛仪而瞻瑞物,愿齐圣寿於 终南 。” 唐 李白 《上云乐》:“拜龙颜,献圣寿,北斗戾, 南山 摧,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寿杯。” 宋 王安石 《枣》诗:“广庭觴圣寿,以此参肴蔌。” 元 吴弘道 《斗鹌鹑》套曲:“祝圣寿,庆官里,进金杯。” 明 王守仁 《拟唐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录表》:“月临日照,帝德运於光天;岳峙川流,圣寿同於厚地。”
词语解释:千万寿  拼音:qiān wàn shòu
犹言万岁,祝颂帝王长寿的套语。 汉 蔡邕 《上元加服与群臣上寿》:“谨奉生头酒九钟,稽首再拜,上千万寿。”《魏书·任城王澄传》:“车驾还 洛 ,引见王公侍臣于 清徽堂 …… 李冲 再拜,上千万岁寿。”
词语解释:仁寿  拼音:rén shòu
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汉书·王吉传》:“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寿之域。”《汉书·董仲舒传》:“ 尧 舜 行德,则民仁寿。”《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由是天人通,阴阳和,俗躋仁寿,物无疵癘。”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至於 汤 武 ,拯涂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寿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聪明神圣之主,又已禎祥毕集,仁寿可登矣。”
词语解释:年寿  拼音:nián shòu
人的寿命。《墨子·明鬼下》:“若无鬼神,彼岂有所延年寿哉!”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唐 孟云卿 《古别离》诗:“人皆算年寿,死者何曾老?”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海上神仙年寿永,这 蓬莱 在眼界。”
词语解释:山寿  拼音:shān shòu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騫不崩。”后因以“山寿”比喻人长寿。 唐 敬括 《花萼楼赋》:“巍巍天子,南面山寿,德洽苍生,乐乎大有。”
词语解释:三寿  拼音:sān shòu
(1).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毛 传:“寿,考也。” 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呜呼!天道辅仁,人道与顺,眷兹大德,不遐三寿,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閲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词语解释:富寿  拼音:fù shòu
《孔子家语·贤君》:“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后以“富寿”谓富裕而长寿。 唐 苏颋 《命新除牧守面辞敕》:“自古帝王莫能独理,爰树侯伯,所以分政,则今都督、刺史之谓矣。盖欲亭之毒之,纳於富寿,不夭不札,以致和平。”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斯射也,可以止其暴乱;斯饮也,可以乐其富寿。” 宋 欧阳修 《韩公阅古堂》诗:“富寿及黎庶,威名慑夷狄。”
词语解释:南山寿  拼音:nán shān shòu
典出《诗·小雅·天保》:“如 南山 之寿,不騫不崩。” 孔颖达 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 南山 之寿。”后用为人祝寿之词。 南朝 陈 张正见 《御幸乐游苑侍宴》诗:“愿荐南山寿,明明奉万年。” 唐 李白 《春日行》:“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亦作“ 南岳寿 ”。 唐 魏元忠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诗:“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
词语解释:庆寿  拼音:qìng shòu
祝寿,庆祝诞辰。《宋史·高宗纪七》:“﹝ 绍兴 ﹞十九年,正月甲申朔,以皇太后年七十,帝诣 慈寧殿 行庆寿礼。” 欧阳予倩 《黑奴恨》第二场:“今天晚上早点睡,明天一早起来就给你爸爸庆寿。”
词语解释:中寿  拼音:zhōng shòu
中等的年寿。古时说法不一:(1)九十以上。《左传·昭公三年》“三老” 唐 孔颖达 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 唐 沉千运 《感怀弟妹》诗:“中寿稀满百,近世多夭伤。”(2)八十岁。《庄子·盗跖》:“中寿八十。” 汉 王充 《论衡·正说》:“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3)七十岁。《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4)六十岁。《吕氏春秋·安死》:“中寿不过六十。”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 张苍 偶得小术,吮妇人乳汁,得一百八十岁。此盖道之薄者,而 苍 为之,犹得中寿之三倍。”参见“ 上寿 ”。
寿满。谓已死。《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洪诚 云:“尔墓之木拱矣”句前,承前文省“及师之入”一句,“中”字应读去声,训“满”。中寿谓寿满。全句云:“你知道什么?你的年寿满了!等到军队回来,你坟上的树木已经两手合抱那么粗了。”参阅 洪诚 《训诂学》第三章第七节。按, 孔颖达 训为中等的年寿,谓满百岁。
词语解释:上寿  拼音:shàng shòu
三寿中之上者。《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晋 嵇康 《养生论》:“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仇 大姓夫妻俱登上寿,同日念佛而终。”参见“ 三寿 ”。
(1).谓向人敬酒,祝颂长寿。《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至礼毕,復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后汉书·明帝纪》:“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怀远,祥物显应,乃并集朝堂,奉觴上寿。” 李贤 注:“寿者人之所欲,故卑下奉觴进酒,皆言上寿。”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垂衣当晓日,上寿对 南山 。”
(2).单指祝贺寿辰。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楔子:“今日是小姐生辰贵降的日子,我与他上寿走一遭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敢问师母尊年……待学生绣对鞋儿上寿。”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公开信》:“营长做寿一次,由都总按户派捐,称觞上寿。”
词语解释:三寿  拼音:sān shòu
(1).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毛 传:“寿,考也。” 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呜呼!天道辅仁,人道与顺,眷兹大德,不遐三寿,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閲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词语解释:老寿  拼音:lǎo shòu
高寿。《左传·昭公二十年》:“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临汜县 有 廖氏 ,世老寿。”《明史·文苑传三·吴国伦》:“ 万历 时, 世贞 既没, 国伦 犹无恙,在七子中最为老寿。”
词语解释:韩寿  拼音:hán shòu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后因以“韩寿”借称美男子,多指出入歌楼舞榭的风流子弟。 唐 乔知之 《倡女行》:“昨宵綺帐迎 韩寿 ,今朝罗袖引 潘郎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当时若是逢 韩寿 ,未必埋踪在 贾 家。”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套曲:“大筵排回雪 韦娘 ,小酌会窃香 韩寿 。”
词语解释:拜寿  拼音:bài shòu
拜贺寿辰。通常是向年长者过生日表示祝贺。 宋 梅尧臣 《送李庭老归河阳》诗:“时平独往还,拜寿觴屡举。”《红楼梦》第二六回:“你明儿来拜寿,打算送什么新鲜物儿?” 冰心 《南归》:“母亲不住的催我,快拢拢头,换换衣服,下楼去给父亲拜寿。”
词语解释:椿寿  拼音:chūn shòu
大椿的寿命。比喻长寿,高龄。 晋 庾阐 《采药诗》:“椿寿自有极,槿花何用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参见“ 椿年 ”。
词语解释:椿年  拼音:chūn nián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词语解释:介寿  拼音:jiè shòu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郑玄 笺:“介,助也。”后以“介寿”为祝寿之词。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兕觥介寿,旨畜御穷。” 柳亚子 《田寿昌五十寿诗》:“ 漓水 鏖兵曾雪涕, 沪江 介寿又衔杯。”
词语解释:多寿  拼音:duō shòu
(1).长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
(2).旧时常以“多福”、“多寿”、“多男”作祝颂之词。参见“ 三多 ”。
词语解释:三多  拼音:sān duō
(1).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 尧 观乎 华 , 华 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 尧 曰‘辞’。‘使圣人富。’ 尧 曰‘辞’。‘使圣人多男子。’ 尧 曰‘辞’。” 明 李渔 《慎鸾交·赠妓》:“长幡绣佛祝三多。”
(2).指为文多看,多做,多商量。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永叔 ( 欧阳修 )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3).指学者应当多读、多立论、多著述。 清 翟灏 《通俗编·祝诵》:“三多惟见《玉海》:‘ 杨文庄 言曰:学者当取三多,乃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也。’”
(4).佛教用语。指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一说,指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
词语解释:德寿  拼音:dé shòu
(1).见“ 德寿宫 ”。
(2). 宋高宗 赵构 的代称。 宋 岳珂 《桯史·寿星通犀带》:“ 德寿 在北内,颇属意玩好。”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德寿 默然良久,乃曰:‘朕老矣,人不听我言。’”参见“ 德寿宫 ”。
词语解释:德寿宫  拼音:dé shòu gōng
宋 宫名。原为 绍兴 十五年 宋高宗 钦赐给 秦桧 的大宅,并有 高宗 亲笔题额“一德格天之阁”,后改名为“德寿宫”。 绍兴 三十一年 高宗 退位后常居于此。故址在今 浙江 杭州 望仙桥 东。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秦檜 师垣 故第,即今之 德寿宫 ,西有 望仙桥 ,东有 升仙桥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高宗 在 德寿宫 ,每进膳,必置匙筯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筯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 吴后 尝问其故,对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亦省称“ 德寿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高宗 既居 德寿 ,时到 灵隐 冷泉亭 閒坐。” 清 张日熙 《南宋西湖小乐府·精忠柏》:“ 德寿 盘松委秋草,千载墓门日杲杲。”
词语解释:德寿宫  拼音:dé shòu gōng
宋 宫名。原为 绍兴 十五年 宋高宗 钦赐给 秦桧 的大宅,并有 高宗 亲笔题额“一德格天之阁”,后改名为“德寿宫”。 绍兴 三十一年 高宗 退位后常居于此。故址在今 浙江 杭州 望仙桥 东。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秦檜 师垣 故第,即今之 德寿宫 ,西有 望仙桥 ,东有 升仙桥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高宗 在 德寿宫 ,每进膳,必置匙筯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筯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 吴后 尝问其故,对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亦省称“ 德寿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高宗 既居 德寿 ,时到 灵隐 冷泉亭 閒坐。” 清 张日熙 《南宋西湖小乐府·精忠柏》:“ 德寿 盘松委秋草,千载墓门日杲杲。”
词语解释:益寿  拼音:yì shòu
增延寿命。《史记·孝武本纪》:“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
词语解释:永寿  拼音:yǒng shòu
长寿。 晋 潘岳 《秋菊赋》:“既延期以永寿,亦蠲疾而弭疴。” 宋 张商英 《护法论》:“若谓事佛者促寿,则毁佛者合当永寿,后世之人排佛者故多矣。”
词语解释:得寿  拼音:de shòu
(1).延年益寿。《孔子家语·五仪》:“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丹汁入井,是以饮水而得寿。”
(2).享年。 清 戴名世 《孙宜人墓志铭》:“明年,宜人得疾,遂不起,以正月二十八日卒,得寿六十有二。”
词语解释:养寿  拼音:yǎng shòu
谓保养身体以延年益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盖 老子 百有六十餘岁,或言二百餘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唐 张彪 《神仙》诗:“长老思养寿,后生笑寂寞。” 明 徐贲 《次韵王子仲见寄并东郡诸友》:“求名未解吐辨舌,养寿莫必生方瞳。”
词语解释:遐寿  拼音:xiá shòu
高龄;高寿。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唐 杨炯 《祭汾阴公文》:“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遐寿,中年殞卒。” 清 方文 《送李太虚先生还南昌》诗:“愿言享遐寿,著作垂芳徽。”
词语解释:天寿  拼音:tiān shòu
(1).犹言天年。《史记·楚世家》:“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 宋 龚鼎臣 《东原录》:“予当天寿之外,所得寿考,乃予功行之致。” 郭沫若 《天才与教育》:“人能活满自己的天寿的,实在极少,极少。”
(2).山名。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北, 明 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建于此。 明 何景明 《送吕内翰上陵》诗:“弓剑登 天寿 ,衣冠望国门。”
词语解释:无量寿  拼音:wú liàng shòu
(1).极言高寿,长生不老。 唐 张说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之一:“愿君无量寿,仙乐屡徘徊。”
(2).指 无量寿佛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其(指喇嘛教)皈依 释迦 、金刚、 毘卢 、 药师 、 无量寿 诸佛,则又似与浮屠同出。”参见“ 无量寿佛 ”。
词语解释:无量寿佛  拼音:wú liàng shòu fó
阿弥陀佛 的意译。西方净土的教主,佛教净土宗的信仰对象。《观无量寿佛经》:“见 无量寿佛 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 章炳麟 《无神论》:“释教有 无量寿佛 之説,念之者得生净土,永不退转。”亦省称“ 无量佛 ”。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米元章书无量老人诗句》:“余家有 米元章 书‘长寿菴’三字,后题两句:‘人是西方 无量佛 ,寿如南极老人星。’不知古人诗句,或 元章 自作也。”
词语解释:自寿  拼音:zì shòu
自己保重。《国语·楚语下》:“夫盈而不偪,憾而不贰者,臣能自寿,不知其他。” 韦昭 注:“寿,保也。”旧时常用作书信套语,意谓自我保重。 宋 王安石 《上郞侍郞书》之二:“伏维以道自寿。”又《与李修撰书》:“未间,良食自寿。”
词语解释:添寿  拼音:tiān shòu
犹祝寿。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今日是我生辰之日,众火伴又送礼物来添寿。”
词语解释:夭寿  拼音:yāo shòu
(1).短命与长寿。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形体同,则丑好齐;丑好齐,则夭寿适。” 唐 贾岛 《哭胡遇》诗:“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 明 唐寅 《白发》诗:“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2).短命,早死。《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餘,死復何恨?”《大马扁》第六回回目:“ 朱一新 论学究渊源, 陈千秋 夭寿归泉壤。”
词语解释:高寿  拼音:gāo shòu
(1).长寿;年纪大。《宋史·富弼文彦博传论》:“公忠直谅,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又皆享高寿於承平之秋。” 鲁迅 《呐喊·风波》:“ 九斤老太 虽然高寿,耳朵却还不很聋。”
(2).问老人年龄的敬词。 老舍 《茶馆》第一幕:“老大爷您高寿啦?”
词语解释:损寿  拼音:sǔn shòu
减寿。《墨子·经说下》:“伤生损寿。”
词语解释:曼寿  拼音:màn shòu
长寿。《汉书·礼乐志》:“德施大,世曼寿。” 颜师古 注:“曼,延也。” 唐 李纾 《唐德明兴圣庙乐章·亚献终献》:“庆彰曼寿,胙撤嘉荐。”
词语解释:一寿  拼音:yī shòu
犹言一生。 汉 王充 《论衡·命义》:“命有衰盛,物有贵贱。一岁之中,一贵一贱;一寿之间,一衰一盛。”
词语解释:鹤寿  拼音:hè shòu
鹤的寿命。《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 唐 王建 《闲说》诗:“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鹤的年寿长,世因用为祝寿之辞。
词语解释:续寿  拼音:xù shòu
犹添寿。旧时祝贺老年人生日,祝他长寿,称续寿。所送礼物称续寿之礼。《太平广记》卷三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吾固知尔辈又营续寿之礼,吾所以先期而会,盖止尔之常态耳。”《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李清 ﹞每年生日,﹝本族的人﹞都去置办礼物,与他续寿。”
词语解释:阳寿  拼音:yáng shòu
指人在世间的寿命。《西游记》第三回:“那两人道:‘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 明 单本 《蕉帕记·采真》:“天地神明:奴家弱妹,因母亲有病,愿减自己阳寿,增我母亲遐龄一纪。”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七章:“他最苦情,共产党来了他高兴,病势就一天一天见轻,等于续了他的阳寿。”
词语解释:龟寿  拼音:guī shòu
旧传龟有千年之寿,故用以称长寿。 宋 叶适 《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瞻彼 何山 ,言树之麓;豹文而隐,龟寿而伏。”
词语解释:下寿  拼音:xià shòu
古人将寿命的长短分为上中下三等。下寿有二说:一说六十岁为下寿,一说八十岁为下寿。《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 唐 皇甫湜 《伤独孤赋》:“ 颜冉 不登下寿兮,无百里而愈尊。”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祕方见倖》:“ 张 ( 张居正 )用 谭 ( 谭纶 )术不已,后日以枯瘠,亦不及下寿而殁。” 丰子恺 《米叶艺术颂》:“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日,是近世大画家 米叶 六十周年忌辰。六十是花甲的数目。人生六十称为‘下寿’,其生日是特别可纪念的;人死六十年,其忌辰也应该是特别可纪念的。”
词语解释:陈寿  拼音:chén shòu
(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晋时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搜集魏、蜀、吴三国的各种史料,著成《三国志》,对史料取舍审慎谨严,文字简洁。
词语解释:贵寿  拼音:guì shòu
富贵寿考。 汉 焦赣 《易林·暌之未济》:“降我祉福,贵寿无极。” 唐 柳宗元 《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以夫人之德行,宜贵寿,宜康寧,然而年始三十,不克至于寿。良人官为参军事,不及偕其贵。” 王闿运 《王祭酒母鲍太夫人诔》:“朱轮导仗,白髮垂簪,人之见之,贵寿无极。”
词语解释:享寿  拼音:xiǎng shòu
享有的寿命,谓在世的年岁。 唐 徐彦伯 《南郊赋》:“享寿千亿,传无穷兮。” 鲁迅 《彷徨·孤独者》:“她的晚年,据我想,是总算不很辛苦的,享寿也不小了,正无须我来下泪。”
词语解释:进寿  拼音:jìn shòu
谓向客人或尊者敬酒。寿,通“ 醻 ”。 唐 韩愈 《乳母墓铭》:“时节庆贺,輒率妇孙,列拜进寿。”《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 郑文公 同妻女更番进寿,自午至戌,吃得 楚王 酩酊大醉。”
词语解释:过寿  拼音:guò shòu
为老人做寿
词语解释:耆寿  拼音:qí shòu
(1).年高德劭者。亦泛指老寿之人。《书·文侯之命》:“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 孔 传:“即我治事之臣,无有耆宿寿考俊德在其服位,我则材劣无能之致。” 唐 刘禹锡 《代谢冬衣表》:“中使 王国清 至,伏奉圣旨,慰劳臣及将佐、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 明 宋濂 《送和赞善北归养母诗序》:“耆寿之朋,簪缨之儔,闻 希文 之归,必行斝授餼,委曲相问劳。”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三》:“虽有耆寿之德,老成之典型,亦足以示新进。”
(2).高寿。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国朝宰相享耆寿者: 宋惠安 八十、 张邓公 八十六、 陈文惠 八十二。”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侍御享耆寿,年至八十七乃终。”
词语解释:遗寿  拼音:yí shòu
未尽天年;短寿。 元 袁桷 《林处士哀辞》:“寿而无德与名,君子耻之,故修短有命,遗寿焉犹可言也。名德不至,则澌尽腐灭,又安所取哉!”
词语解释:正寿  拼音:zhèng shòu
指人五十、六十、七十等整岁寿日。《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月便是河臺的正寿,可不知道老爷打算怎么样个行法。”《林则徐日记·道光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魏制军 之太夫人二十八日八旬正寿。”
词语解释:赐寿  拼音:cì shòu
赐给年寿。《后汉书·祭祀志下》“ 惠 、 景 、 昭 三帝非殷祭时不祭”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帝进拜謁。赞饗曰:‘嗣曾孙皇帝敬再拜。’前上酒。却行,至昭穆之坐次上酒。子为昭,孙为穆,各父子相对也。毕,却西面坐,坐如乘舆坐。赞饗奉 高祖 赐寿,皇帝起再拜,即席以太牢之左辨赐皇帝,如祠。” 金 王吉昌 《南歌子》词:“喜动天颜,赐寿等虚无。”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构衅》:“ 杨 门老嫗,多灾多悔,煢独一身,眼将昏瞶,愿凭赐寿和福庇。”
词语解释:登寿  拼音:dēng shòu
长寿;高龄。 汉 蔡邕 《汉交阯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既作母仪,履信思顺,登寿耄耋,用永蕃孌。” 唐 张说 《岐州刺史平泉男陆君墓志》:“位不盈量,年无登寿。”
词语解释:远寿  拼音:yuǎn shòu
谓年岁长久。《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汉 应瑒 《杨柳赋》:“振鸿条而远寿,迴云盖于中唐。”
词语解释:南岳寿  拼音:nán yuè shòu
见“ 南山寿 ”。
词语解释:南山寿  拼音:nán shān shòu
典出《诗·小雅·天保》:“如 南山 之寿,不騫不崩。” 孔颖达 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 南山 之寿。”后用为人祝寿之词。 南朝 陈 张正见 《御幸乐游苑侍宴》诗:“愿荐南山寿,明明奉万年。” 唐 李白 《春日行》:“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亦作“ 南岳寿 ”。 唐 魏元忠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诗:“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
词语解释:尊寿  拼音:zūn shòu
对人年龄的敬称。《西游记》第九三回:“因问:‘老师高寿?’ 三藏 道:‘虚度四十五年矣。敢问老院主尊寿?’”
词语解释:玉寿  拼音:yù shòu
道教传说中的仙山。《云笈七籤》卷八:“ 圆华 者, 黄 老 之宫名也; 玉寿 者,太微天中之山名也。”
词语解释:雅寿  拼音:yǎ shòu
举杯祝寿。《东观汉记·吴良传》:“门下掾 王望 言曰:‘……今日岁首,请上雅寿。’掾史皆称万岁。”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雅量之讹》:“《汉志》:‘请上雅寿’注:‘雅,酒閜也。’即 刘表 酒器三雅之雅。盖羣臣上雅爵以介寿耳。”参见“ 雅量 ”。
词语解释:雅量  拼音:yǎ liàng
(1).宏大的气度。亦指气度宏大。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铭功 景 鐘,书名竹帛,斯自雅量,素所畜也。” 唐 杜甫 《移居公安赠卫大郎钧》诗:“雅量涵高远,清襟照等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骂鸭》:“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徵於声色。” 陈毅 《枣园曲》:“先生雅量多风趣,常巾履萧然酣睡,直过卓午。”
(2). 汉 荆州 牧 刘表 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升,中雅受六升,季雅受五升。见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酒诲》。后世因称人善饮为“雅量”。《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安老爷 本是个雅量,遇着那些同寅宴会却也去走走。”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饮量》:“不但谈艺无人,即豪饮者亦少,文字饮更不待言,求如三十年前 祖舫斋 师之雅怀雅量,杳不可得。”
词语解释:千金寿  拼音:qiān jīn shòu
战国 时, 鲁仲连 为 赵国 解除 秦兵 之围。 平原君 以千金为 鲁仲连 祝寿。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为祝贺之辞。 三国 魏 曹植 《箜篌引》:“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北魏 李骞 《释情赋》:“宾奉万年之觴,主报千金之寿。”
词语解释:做寿  拼音:zuò shòu
庆祝生日。多用于老年人。 巴金 《家》九:“这几天督军正忙着给他的母亲做寿,他也许把这样的小事忘掉了。”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往年祖老太爷做寿的时候,家里请客唱戏,院子里,客厅里摆满了菊花。”
词语解释:驻寿  拼音:zhù shòu
犹驻年。 唐 崔融 《代皇太子请复膳表》:“萐莆知送凉之地,芝英识驻寿之期。”
词语解释:算寿  拼音:suàn shòu
犹寿命。《太平广记》卷三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且请检某算寿几何,若未合来,即请依前説;若合命尽,伏听处分。”
词语解释:具寿
和尚的通称。师父呼弟子或长老呼少年和尚时常用。具有尽其寿命及法身慧命的意思
词语解释:促寿  拼音:cù shòu
缩短寿命。亦用为詈词,犹言短命。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三:“有道士自云 李终南 ,笑曰:‘此是世间凡火,服之反促寿。’”《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 龙氏 駡道:‘贼砍头!强人割的!不得好死的!促寿!’”
词语解释:世寿  拼音:shì shòu
佛教谓僧尼的实际年寿为“世寿”,以别于“僧腊”(受戒后的年岁)。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世寿七十有三,僧腊五十有三。闻师之殁,緇素无不哀慟。”
词语解释:大寿  拼音:dà shòu
谓大寿辰。一般指五十岁以上逢十的寿辰。《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刻下 仪徵 王汉策 舍亲令堂太亲母七十大寿,欲求先生做寿文一篇。”《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安老爷 ﹞一面打点上院谢委,就便拜河臺的大寿。” 马烽 《三年早知道》:“ 甄二明 是新社员,为了怕耽误打井,老丈人做六十大寿都没去。”
词语解释:贺寿  拼音:hè shòu
祝寿。《后汉书·礼仪志中》:“三公升阶上殿,贺寿万岁。因大赦天下。”《四游记·华光闹天宫烧南天宝得关》:“却説 东海 李龙王 ,一日寿诞贺寿,龙宫内排下筵席。”《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无非拜寿贺寿,祝寿翁的百年长寿。”
词语解释:折寿  拼音:zhé shòu
折损寿数。《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就是一时得利,暗中损福折寿,自己不知。”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所谓‘死生有命’便是打破天上的权威,不相信崇敬鬼神便可以延年,不崇敬便会折寿。”
词语解释:全寿  拼音:quán shòu
谓尽享天年。《韩非子·解老》:“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
词语解释:胡寿  拼音:hú shòu
长寿。
词语解释:象寿  拼音:xiàng shòu
谓长寿。《晋书·隐逸传·鲁褒》:“难折象寿,不匱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词语解释:舍寿  拼音:shè shòu
死亡的婉称。《金石萃编·唐济度寺尼萧法愿墓志》:“粤以 龙朔 三年八月廿六日捨寿於 济度寺 之别院,春秋六十三。”
词语解释:阴寿  拼音:yīn shòu
为死者做生日。谓之“阴寿”。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阴寿》:“阴寿者,生忌也……各省不行,而吾 杭 为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去年又想闹阔了,然而苦于没有题目,穷思极想,才想得一个法子,是给他娘做阴寿。” 邹韬奋 《做阴寿式的国耻纪念》:“替祖宗做阴寿的人家,并不希望死人复活,且于‘寿’字的解释也不求甚解,不过做给亲戚朋友看看。”
词语解释:贶寿  拼音:kuàng shòu
赠献寿礼。 唐 沉亚之 《秦梦记》:“公主七月七日生, 亚之 尝无貺寿。内史 廖 曾为 秦 以女乐遗 西戎 , 戎 主与 廖 水犀两合。 亚之 从 廖 得以献公主。公主悦受。”
词语解释:冥寿  拼音:míng shòu
已死者的生日。《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到了八月初三这一日,正是 贾母 的冥寿。” 萧三 《苏联--一座伟大的文化宫》:“记得还是在诞辰之前好几个月, 苏联 全国各地,以及外国某些地方就都已开始迎接这位 俄罗斯 大诗人的冥寿纪念。”
共11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