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同寮 拼音:tóng liáo
见“ 同僚 ”。词语解释:百寮 拼音:bǎi liáo
见“ 百僚 ”。
词语解释:百僚 拼音:bǎi liáo
亦作“ 百寮 ”。 百官。《书·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孔 传:“僚、工,皆官也。”《后汉书·邓彪传》:“ 彪 在位清白,为百僚式。”《新五代史·周太祖纪》:“文武百寮,六军将校,议择贤明,以承大统。”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群臣百寮,窥见此指,多言用兵。” 张怀奇 《颐和园词》:“云栏月树似 南朝 ,斑扇当楼拥百僚。”一说,一种奴隶。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关于中国古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百僚的‘僚’分明是‘隶臣僚’的僚,是一种奴隶。”词语解释:僧寮 拼音:sēng liáo
僧舍。 宋 陆游 《贫居》诗:“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 清 黄宗羲 《申自然传》:“居无定所,野店僧寮,匡牀布被之外,更无长物。” 清 林则徐 《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谚云:‘刖足之市无业屨,僧寮之旁不鬻櫛。’果无吸食,更何开馆兴贩之有哉?”词语解释:绮寮 拼音:qǐ liáo
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文选·左思〈魏都赋〉》:“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於綺寮。” 吕向 注:“寮,窗也。” 唐 李商隐 《碧瓦》诗:“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綺寮。” 清 赵翼 《陪松崖漕使宴集九峰园作歌》:“綺寮砥室交掩映,最玲瓏处集裙屐。”词语解释:旧寮 拼音:jiù liáo
见“ 旧僚 ”。
词语解释:旧僚 拼音:jiù liáo
亦作“ 旧寮 ”。 昔日同官共事的人。 唐 岑参 《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粉署荣新命,霜臺忆旧僚。” 唐 戴叔伦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寮兼示吏人》诗:“忽从新命去,復隔旧寮欢。”《旧唐书·王徽传》:“会 徐商 罢相镇 江陵 ,以 徽 旧僚,欲如奏辟而不敢言。”词语解释:山寮 拼音:shān liáo
山中棚屋。 元 袁桷 《送雪窦长老校经回里》诗:“尘中白髮谁消得,归掩山寮听雪涛。” 张鼎丞 等《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伤员只能隐蔽在山寮上,靠群众草药治疗。”词语解释:茅寮 拼音:máo liáo
亦作“茆寮”。 草屋;茅草棚。 宋 刘克庄 《送陈霆之官连州》诗:“茆寮愁问宿,峡石善惊船。” 廖之雄 《五朵红云》三:“ 五指山 尖,红云朵朵,霞光普照着 黎 家的茅寮和山洞。” 刘平 《赤胆忠心·紧急任务》:“哨兵在问清楚了她的来历后,把她领到一个茅寮(用竹草搭的窝棚)里去。”词语解释:下寮 拼音:xià liáo
同“ 下僚 ”。 唐 陈子昂 《为河内王等论军功表》:“今战士留滞於外府,军吏咨嗟於下寮。”《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杨修 ﹞答曰:‘某虽居下寮,丞相委以军政钱粮之重,早晚多蒙丞相教诲,极有开发,故就此职耳。’”词语解释:宾寮 拼音:bīn liáo
幕僚。 唐 白居易 《韦审规可西川节度副使御使中丞制》:“其於张大光荣,与四方征镇之宾寮不侔矣。”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 中令 宽宏大度,不妄喜怒,事无大小,既与宾寮商议,至夜,必召 刘某 审之。” 王闿运 《珍珠泉铭》:“侍郎 文煜 ,以 咸丰 九年秋,奉皇帝詔,巡抚 山东 。明年上元,觴宾寮於公府。”词语解释:元寮 拼音:yuán liáo
大官。 唐 刘言史 《初下东周赠孟郊》诗:“因依 汉 元寮,未似羇细轻。”词语解释:草寮 拼音:cǎo liáo
草屋。 元 戴表元 《梦觉》诗:“梦觉依然一草寮,浮踪已惯任飘摇。” 郭沫若 《燎原的星火》:“屋子是没有的,找些树枝和芭蕉叶来搭成了草寮。”词语解释:群寮 拼音:qún liáo
见“ 羣僚 ”。
词语解释:群僚 拼音:qún liáo
亦作“群寮”。 百官。《汉书·王莽传上》:“羣僚众位,而公宰之。” 唐 孙樵 《与李谏议行方书》:“於是胶羣僚之口,缚諫官之舌。”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在藩耸万夫之观望,立朝賁羣寮之颊舌。”词语解释:官寮 拼音:guān liáo
即官僚。指官员。《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至於今日,官寮多闕。虽有大臣,復不信任,如此天地焉得无变?”《北史·节义传·卢楚》:“及帝幸 江都 , 东都 官寮多不奉法。 楚 每有纠举,无所回避。”《敦煌变文集·叶静能诗》:“其夜节度使及官寮百姓等又闻 蜀王 殿上作乐。”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改变人形》:“吏擒一囚至,其罪不甚重,官寮愿纵之。”参见“ 官僚 ”。
词语解释:官僚 拼音:guān liáo
(1).指官员;官吏。《国语·鲁语下》:“今吾子之教官僚,曰陷而后恭,道将何为?”《后汉书·孔融传》:“隐覈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 唐 戴叔伦 《送谢夷甫宰馀姚县》诗:“邑中残老小,乱后少官僚。”《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 单司户 选吉起程,别了一府官僚,挈带妻妾,还归 临安 宅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一员官》:“通郡官僚虽七十有二,其实可称为官者, 吴同知 一人而已。”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我宁可死了,也不能做他们那些军阀官僚的玩物!”
(2).指官僚作风,官僚主义。 段荃法 《凌红蝶》:“咱当干部的可千万不敢耍官僚。” 浩然 《艳阳天》第三三章:“您这帽子真不小。您说说,我怎么官僚了?”词语解释:宫寮 拼音:gōng liáo
(1).同“ 宫僚 ”。太子属官。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以臣始为御史,逮事 德宗 ,今忝宫寮,幸逢圣日。”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阡 触事面墙,对东宫曰:‘臣山野人,不识朝典,见陛下合称臣否?’东宫曰:‘卿是宫寮,自合知之。’”
(2).犹言宫庭。《再生缘》第六二回:“不表众人窥探事,再讲那, 亭山国丈 出宫寮。”词语解释:臣寮 拼音:chén liáo
(1).同“ 臣僚 ”。 宋 苏洵 《议修礼书状》:“后闻臣寮上言,以为祖宗所行,不能无过差不经之事,欲尽芟去,无使存録。”《明史·邹缉弋谦等传赞》:“ 明 自 太祖 开基,广开言路,中外臣寮,建言不拘所职,草野微贱,奏章咸得上闻。”
(2).犹僚属。 唐 元稹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王张公碑文》:“ 元和 之二年, 润 帅 錡 求覲京师。既许之,不克覲。辱中贵人,杀其臣寮以令下。”词语解释:英寮 拼音:yīng liáo
见“ 英僚 ”。
词语解释:英僚 拼音:yīng liáo
亦作“ 英寮 ”。 贤能的僚友。 唐 王昌龄 《送郑判官》诗:“英僚携出 新丰 酒,半道遥看驄马归。” 唐 李咸 《田获三狐赋》:“风威初厉,鹰隼斯击;英寮讼闲,农人务隙。” 宋 朱熹 《立秋日游三峡呈诸同游》诗:“佳宾忽四来,英僚亦三劝。”词语解释:郡寮 拼音:jùn liáo
郡吏。寮,通“ 僚 ”。 唐 元稹 《裴温兼监察御史里行充清海军节度参谋制》:“兹惟郡寮 温 等,受知於人,为报不易,勤尽检白,可以无瑕。”词语解释:松寮 拼音:sōng liáo
犹松窗。《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水阁遥通竹坞,风轩斜透松寮。迴塘曲槛,层层碧浪漾琉璃。”词语解释:旦过寮 拼音:dàn guò liáo
佛教指禅林行脚僧的宿泊处。以其夕来宿,过旦则去,故称。词语解释:茶寮 拼音:chá liáo
(1).寺中品茶小斋。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茶寮》:“僧寺茗所曰茶寮。寮,小窗也。”
(2).茶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一带板桥长。閒指点、茶寮酒舫。”《花月痕》第六回:“俯瞰柳阴中,渔庄稻舍,酒肆茶寮,宛如天然图画。” 郁达夫 《病间日记》:“和他们出去访同乡 叶君 ,不遇,就和他们去北门宝汉茶寮吃饭。”词语解释:散寮 拼音:sàn liáo
闲散的官吏。 唐 李绅 《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诗:“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词语解释:参寮 拼音:cān liáo
见“ 参僚 ”。
词语解释:参僚 拼音:cān liáo
亦作“ 参寮 ”。 部下;僚属。《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五年》:“顷来置州稍广,而小大不伦,请分为五品,其位秩高卑,参僚多少,皆以是为差。”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家门始末》:“惜阴投具,肃振参寮。”词语解释:寀寮 拼音:cǎi liáo
亦作“ 寀僚 ”。 官吏,官僚。 宋 范仲淹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之三:“勤歌兰珮招逋隐,懒事尘缨逐宷僚。” 宋 苏轼 《与陈季常书》之七:“文武宷寮,常居禄位,亦如与 季常 书作戏耳。”词语解释:具寮 拼音:jù liáo
见“ 具僚 ”。
词语解释:具僚 拼音:jù liáo
亦作“ 具寮 ”。
(1).官员;百官。 南朝 梁 沉约 《梁雅歌·诚雅》之一:“出杳冥,隆无象,皇情肃,具僚仰。”《北史·杨尚希传》:“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至於近古则不然。凡百具寮,王公卿士,始有褒崇,则谓其珪璋特达,善无可加;旋有贬黜,则比诸斗筲下才,罪不容责。”
(2).特指一般官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 崔安潜 镇 西川 , 李鋌 为小将。 广明 初,驾幸西 蜀 , 鋌 乃 蜀 帅带平章事。 安潜 乃具寮耳。曾趋走,人皆美之。”词语解释:禅寮 拼音:chán liáo
僧房。 宋 陆游 《夜赋》诗:“小斋寂寂似禪寮,卧数更筹觉夜遥。”词语解释:诗寮 拼音:shī liáo
吟诗、作诗的小屋。 清 全祖望 《湖上社老晓山董先生墓版文》:“ 南岳 之遗民, 西臺 之故人,试过湖上之诗寮,犹令我黯然其消魂。”词语解释:陪寮 拼音:péi liáo
低级官吏。《晋书·乐志上》:“胥子陪寮,宪兹度楷。”词语解释:幕寮 拼音:mù liáo
幕僚。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尔后授 河中 少尹,幕寮有贵族浮薄者,蔑视之。”词语解释:庶寮 拼音:shù liáo
亦作“ 庶僚 ”。
(1).百官。 汉 张衡 《思玄赋》:“戒庶寮以夙会兮,僉恭职而并迓。”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文宪王公墓志铭》:“微言永谢,庶寮谁仰。”《清史稿·礼志七》:“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
(2).指一般官吏。《新五代史·杂传·裴皞》:“我见 桑公 於中书,庶寮也; 桑公 见我於私第,门生也。” 明 张居正 《三辞恩命疏》:“即使臣职居冗散,列在庶僚,亦足以震耀一时,垂声千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张璁》:“ 璁 以庶僚,躐致宰相。”词语解释:棚寮 拼音:péng liáo
指储置建筑材料或供工人聚居的棚屋。 孙中山 《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革命党之於国家,即如棚寮之於洋楼,党有力量,可以建国。”词语解释:打寮 拼音:dǎ liáo
古代山区 瑶 民对小屋之称。词语解释:属寮 拼音:shǔ liáo
见“ 属僚 ”。
词语解释:属僚 拼音:shǔ liáo
亦作“ 属寮 ”。 下属的官吏。《旧唐书·王播传》:“﹝ 播 ﹞凡有详决,疾速如神,当时属僚,叹服不暇。”《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三月初七日》:“两日俱接见属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四六启式》:“逸兴标而属寮溢庆。” 马南邨 《燕山夜话·智谋是可靠的吗》:“古来许多政治上著名的人物,也常常以智谋的高下,作为衡量和选拔属僚的标准。”词语解释:寂寮 拼音:jì liáo
同“ 寂寥 ”。 寂静无声。《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想知辰夜寂寮,伏计日常劳倦。”词语解释:朝寮 拼音:cháo liáo
见“ 朝僚 ”。
词语解释:朝僚 拼音:cháo liáo
亦作“ 朝寮 ”。 朝廷同僚。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法善 令人谓曰:‘方有朝寮,未暇瞻晤,幸吾子异日见临也。’” 唐 卢言 《卢氏杂说》:“ 郑庆餘 清俭有重德,一日会食,朝僚以故相望重,凌晨诣之。”词语解释:朋寮 拼音:péng liáo
见“ 朋僚 ”。
词语解释:朋僚 拼音:péng liáo
亦作“ 朋寮 ”。 同僚。《艺文类聚》卷四七引 汉 杨修 《司空荀爽述赞》:“惟君之德,朋僚所咨。”《晋书·裴秀传论》:“ 秀 则声盖朋僚,称为领袖。” 唐 白居易 《唐故溧水县令太原白府君墓志铭序》:“以洁廉通济,见知於郡守,流誉於朋寮。” 明 陆深 《愿丰堂漫书》:“此事尝往来於怀,常与朋僚讲之。”词语解释:新寮 拼音:xīn liáo
新屋。 元 吴澄 《次韵灵兴避暑》:“ 灵峰 存旧迹,方士构新寮。”词语解释:敌寮 拼音:dí liáo
封建领主的直属奴隶。词语解释:望寮 拼音:wàng liáo
瞭望看守的小屋。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你当初在收刈谷子的那个夜里,在望寮上对我说的什么话?”词语解释:篷寮 拼音:péng liáo
指临时搭盖的简易房屋。 清 林则徐 《烧毁匪船以断接济折》:“臣等查此次烧燬运士及济夷匪船大小共二十三隻,篷寮六处。”词语解释:员寮 拼音:yuán liáo
见“ 员僚 ”。
词语解释:员僚 拼音:yuán liáo
亦作“ 员寮 ”。 泛指官吏。《旧唐书·陆贽传》:“至如宫闈近侍,班列员僚,但驰走从行而已。”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诸军内若有指挥使员寮得力,则不唯训练齐整,兼临阵之时,各能将领其下。”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兵部仪仗排列职掌二人,押队员寮二人。”词语解释:私寮 拼音:sī liáo
私人住的小房间。 清 恽敬 《游六榕寺记》:“ 六榕 已久废无存,院宇为诸沙门障隔成私寮,墙壁纵横,阶径迂曲,无可游憇。”词语解释:窗寮 拼音:chuāng liáo
亦作“窓寮”。 窗里面的窗。亦泛指窗。 南朝 梁 简文帝 《祠伍员庙》诗:“窗寮野雾入,衣帐积苔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三回:“原来大人家有两层窗寮,外面为窗,里面为寮。”词语解释:耕寮 拼音:gēng liáo
农家小屋。 郭孝成 《广东光复记》:“所有耕寮农具,及牛隻小艇鷄鸭等,焚刦一空。”词语解释:卿事寮 拼音:qīng shì liáo
指 周 朝政府中的大小官吏,见于令尊、令彝铭文。在 周 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他们经常在王的左右,青铜器铭文中简称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协助 周 王执掌政务。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 周 朝政府中的卿事寮组织,包括有‘六大’等职官。”词语解释:卿士寮 拼音:qīng shì liáo
借指领导机关。 郭沫若 《红军会师桥》诗:“ 五井 金鑾殿,万山卿士寮。工农须作主,携手入 罗霄 。”参见“ 卿事寮 ”。
词语解释:卿事寮 拼音:qīng shì liáo
指 周 朝政府中的大小官吏,见于令尊、令彝铭文。在 周 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他们经常在王的左右,青铜器铭文中简称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协助 周 王执掌政务。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 周 朝政府中的卿事寮组织,包括有‘六大’等职官。”词语解释:剧寮 拼音:jù liáo
重要的曹吏。 唐 皮日休 《何武传》:“苟闻不便於民,虽剧寮贵吏,皆得辱杀之。”词语解释:班寮 拼音:bān liáo
班僚。《前汉书平话》卷下:“三王入朝,聚集班寮文武。”词语解释:皇寮 拼音:huáng liáo
亦作“ 皇僚 ”。 百官。《文选·张衡〈东京赋〉》:“发京仓,散禁财,賚皇寮,逮舆臺。” 薛综 注:“皇寮,百官也。”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帝图临御,皇僚萃止。”词语解释:王寮 拼音:wáng liáo
见“ 王僚 ”。
词语解释:王僚 拼音:wáng liáo
亦作“ 王寮 ”。 天子的官吏。 汉 蔡邕 《汝南周巨胜碑辞》:“遁世无门,屡辞王寮。”《后汉书·崔駰传》:“于时,太上运天德以君世,宪王僚而布官。” 李贤 注:“宪,法也。僚,官也。言法三王而建官也。”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猥荷 公叔 举,连陪厕王寮。”词语解释:渔寮 拼音:yú liáo
渔家小屋。 严辰 《老人与海》诗:“面对汪洋的 北部湾 ,海滩上搭起高脚渔寮。”词语解释:娼寮 拼音:chāng liáo
妓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你晓得他在 新加坡 开的是甚么行号?原来开的是娼寮。”《宦海》第六回:“查著了两个候补道在一家娼寮里头吃酒,那委员不由分説,竟把这两位道台大人带了起来。”词语解释:知客寮 拼音:zhī kè liáo
寺院接待宾客处。《水浒传》第六回:“ 鲁智深 入得寺来,便投知客寮去。”《水浒传》第九十回:“堂头首座来禀 宋江 道:‘长老坐禪入定,不能相接,将军切勿见罪。’遂请 宋江 等先去知客寮内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