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首字词组
寅恭寅饯寅家寅丈寅半寅支卯粮寅重寅恭谐协
寅畏寅人寅翁寅宾馆寅台寅时寅阶寅序
寅缘寅正寅正一刻寅吃卯粮寅客寅月寅雅寅念
寅宾寅车寅僚寅夜寅兽寅邱寅谀寅绍
寅亮寅惧寅丘寅好寅夕寅谊寅忧夕惕寅虔
寅清寅皮寅严寅兄寅想寅酉寅生寅诚

词语解释:寅恭  拼音:yín gōng
恭敬。 宋 范仲淹 《谢转礼部侍郎表》:“臣敢不夕惕三省,寅恭一心,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帝亲习封禪仪于 崇德殿 。初,礼官言帝王无亲习之文,帝曰:‘朕以达寅恭之意,岂惮劳乎!’” 明 李东阳 《约斋记》:“比予校文南畿,公寔主聘荐,周旋閲月。寅恭如一,日见其衣服舆乘不饰华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四六小启式》:“无任寅恭,仰祈丙鉴。”
词语解释:寅畏  拼音:yín wèi
敬畏;恭敬戒惧。《书·无逸》:“严恭寅畏,天命自度。” 蔡沉 集传:“寅则钦肃,畏则戒惧。” 唐 白居易 《画大罗天尊赞文》:“皇帝孝敬寅畏,忧勤劳谦。”《清史稿·穆宗纪二》:“ 毛昶熙 言军务渐平,宜益思寅畏。”
词语解释:寅缘  拼音:yín yuán
(1).沿着某物盘桓或顺着某物行进。 唐 白居易 《池上有小舟》诗:“岸曲舟行迟,一曲进一觴。未知几曲醉,醉入无何乡。寅缘潭岛间,水竹深青苍。” 唐 刘禹锡 《玄览亭》诗:“萧洒青林际,寅缘碧潭隈。”寅,一本作“ 夤 ”。 元 麻革 《游龙山记》:“憇过午,謁主僧 英公 ,相与步西岭,过 文殊巖 ……徜徉者久之,寅缘入西方丈。”
(2).指某种可资凭借攀附的关系。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公戏 郑 曰:‘术者道我贵,吾今已升舍,若登甲科,贵亦不难。谓汝贵时,恐无此理。’ 郑 徐答曰:‘我亦有少寅缘,但不欲言。’公力詰之,乃曰:‘某自丧偶后,有息女甫七岁,无人鞠养,将与中贵为养女,闻尝进入内,性极惠黠,颇得宠遇。恐异时因此进身,未可期。’”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拒弋》:“便是那 张四维 ,倚恃金多,始贿 新郑 ,再贿 江陵 ,又贿武清伯 李伟 、太监 冯保 ,乃得寅缘入相。”
(3).指水流或波纹等连绵不断。 唐 李白 《愁阳春赋》:“演漾兮寅缘,窥青苔之生泉。”寅,一本作“ 夤 ”。 唐 白居易 《泛渭赋》:“夜分兮叩舷,天无云兮水无烟。迟迟兮明月,波澹艷兮棹寅缘。”
词语解释:寅宾  拼音:yín bīn
恭敬导引。《书·尧典》:“分命 羲仲 ,宅 嵎夷 曰 暘谷 ,寅宾出日。” 孔 传:“寅,敬。宾,导。” 孔颖达 疏:“令此 羲仲 恭敬导引将出之日。”《尚书考灵曜》卷二:“春夏民欲早作,故令民日出而作,是谓寅宾出日。”
词语解释:寅亮  拼音:yín liàng
恭敬信奉。《书·周官》:“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 孔 传:“敬信天地之教,以辅我一人之治。”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寅亮圣皇,登翼王室。”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一本作“ 夤亮 ”。 宋 王安石 《批答宰臣曾公亮已下贺寿星见》:“卿等寅亮帝工,阜成邦采,摛文告庆,归福朕躬。”
词语解释:寅清  拼音:yín qīng
语出《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后世多以“寅清”为官吏箴戒之辞,谓言行敬谨,持心清正。 宋 杨万里 《樱桃》诗:“天上荐新旧分赐,儿童犹解忆寅清。” 杨万里 有“寅清堂”,亦取此义。 明 李东阳 《送董礼部尚矩还南京》诗:“谁言省署寅清地,不及经幃侍从劳。”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諭谓‘寅清重秩,自应夙夜靖共,乃以疏懒鸣高,何以为庶寮表率?’”
词语解释:寅饯  拼音:yín jiàn
恭敬送行。《书·尧典》:“分命 和仲 ,宅西曰 昧谷 ,寅饯纳日。” 孔 传:“饯,送也。日出言导,日入言送。” 孔颖达 疏:“日入在於西方,令此 和仲 恭敬从送既入之日。”《尚书考灵曜》卷二:“春夏民欲早作,故令民先日出而作,是谓寅宾出日;秋冬民欲早息,故令民候日入而息,是谓寅饯纳日。春迎其来,秋送其去,无不顺矣。” 唐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出郊开帐饮,寅饯盛离章。”
词语解释:寅人  拼音:yín rén
属相为虎的人。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猫见寅人,则啣其儿而徙其窠。”
词语解释:寅正  拼音:yín zhèng
农历正月。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周礼时月》:“四时命官,悉从寅正。”
旧时计时,指凌晨四点。
词语解释:寅车  拼音:yín chē
古代兵车名。《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毛 传:“元,大也。 夏后氏 曰鉤车,先正也; 殷 曰寅车,先疾也; 周 曰元戎,先良也。” 郑玄 笺:“寅,进也。”《南齐书·高帝纪上》:“公投袂殉难,超然奋发,执金板而先驰,登寅车而戒路。”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异日承进律之命,握兽符而驾寅车,而后贡其瞽言,重晓左右耳。”
词语解释:寅惧  拼音:yín jù
恭谨戒惧。《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廼夙夜而匪懈,实寅惧於玄冥。”
词语解释:寅皮
老虎皮,亦指属虎的人
词语解释:寅家
同僚
词语解释:寅翁
对在同一衙门做事者的敬称
词语解释:寅正一刻
四点一刻
词语解释:寅僚  拼音:yín liáo
同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寅僚推赠,胥役素蒙惠利者餽送之。”《痛史》第十回:“ 天祥 先开口説道:‘僕与足下昔日是寅僚,今日是仇敌。远劳光临,不知有甚见教?’” 黄远庸 《新政府之人才评》:“﹝ 李某 ﹞以与总理在 朝鲜 时有寅僚之旧,特就謁於 上海 。”
词语解释:寅丘  拼音:yín qiū
见“ 寅邱 ”。
词语解释:寅邱  拼音:yín qiū
亦作“ 寅丘 ”。 大丘。《淮南子·说林训》:“寅邱无壑,泉原不溥。” 俞樾 《诸子平议·淮南内篇四》:“寅丘,谓大丘也。《方言》:‘夤,大也。’《广雅·释詁》同。寅即夤之叚字。言丘虽大而无壑,则泉原不溥也。”一说,有地下水之丘。 汉 高诱 注:“言污小潦水名寅。寅之邱无大壑,故泉流不得溥。”
词语解释:寅严  拼音:yín yán
恭敬庄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皇王施令,寅严宗誥。我有丝言,兆民尹好。”
词语解释:寅丈  拼音:yín zhàng
对同僚的尊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穆象元判冥》:“诸僚新旧代去者,或未识面,间以相问,则旧者告以此旧寅丈 穆公 ,重加款接。” 清 李渔 《蜃中楼·婚诺》:“请问老寅丈,一向还在大令兄处,二令兄处?”
词语解释:寅宾馆  拼音:yín bīn guǎn
即客馆。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喜的他不弃寡人而来,今在寅宾馆中,尚未朝见。” 清 李渔 《怜香伴·谄笑》:“我如今求 汪学师 开我做礼生,且先借明伦堂做个进身之阶,不怕寅宾馆不是我安身之处。”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这也是奇怪的事。分明有寅宾馆,为什么一个女宾跑到了他这儿来?”参见“ 客馆 ”。
词语解释:客馆  拼音:kè guǎn
接待宾客的处所。亦指旅店。《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郑穆公 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汉书·公孙弘传》:“ 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余以 景明 中出宰兹郡,于南城西侧修立客馆。” 唐 岑参 《河西春暮忆秦中》诗:“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水浒传》第十九回:“筵宴至晚席散,众头领送 晁盖 等人关下客馆内安歇,自有来的人伏侍。”《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清 洪銮 诗:“人居客馆眠常早,家寄空书写最难。”
词语解释:寅吃卯粮  拼音:yín chī mǎo liáng
比喻入不敷出,前吃后空。《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我们只吃一分口粮,哪里会有多少钱?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粮,也写作“粮”。 吴祖光 《闯江湖》第二幕:“寅吃卯粮,早就借光啦!” 杨世运 孙兴盛 等《从青工到副教授》:“有了孩子,生活更艰难,寅吃卯粮,捉襟见肘。”参见“ 寅支卯粮 ”。
词语解释:寅支卯粮  拼音:yín zhī mǎo liáng
寅年支用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 明 毕自严 《蠲钱粮疏》:“大都民间止有此物力,寅支卯粮,则卯年之逋势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我有差使的时候,已是寅支卯粮的了。” 梁斌 《红旗谱》二八:“你下月薪金早借光了,这个朋友走,借点路费,那个朋友走,借点路费。寅支卯粮,哪里行!”
词语解释:寅夜  拼音:yín yè
夤夜,深夜。 宋 苏轼 《乞诗赋经义各以分数取人将来只许诗赋兼经状》:“天下学者寅夜竞习诗赋,举业率皆成就。”《前汉书平话》卷下:“大 汉 十六年五月初四日寅夜, 樊亢 领三千军入内,将 吕 家三千口家属,尽皆斩首。”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达官中有 马亮 者知之,寅夜诣至 恭顺侯 吴瑾 家言之。”
词语解释:寅好  拼音:yín hǎo
旧称有交情的同僚。《歧路灯》第一○二回:“﹝ 娄朴 ﹞或叙祖上年谊,或叙父辈寅好。”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松文清公》:“﹝ 策大人 ﹞传食於同城寅好署中,亦无閒寒暑。”
词语解释:寅兄  拼音:yín xiōng
旧时同僚之间的敬称。《歧路灯》第四回:“到了次日,副学 陈乔龄 请吃迎风酒, 周东宿 只得过来领扰。两人相见行礼,分宾主坐定。 东宿 道:‘寅兄盛情,多此一举。’”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邓县尹》:“似此奸谋,不特目所未睹,亦且耳所未闻,实《洗寃録》中所未载,微寅兄其孰能知之。”
词语解释:寅半  拼音:yín bàn
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辰。每辰分上、中、下,后分为初、正。寅半即寅正,相当于清晨四点钟。《汉书·律历志》:“天统之正,始施於子半……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谓分十二辰,各有上中下,言半,谓在中也。”
词语解释:寅台  拼音:yín tái
旧时同僚之间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向知县 问 董知县 可有甚么事托他, 董知县 道:‘倒没甚么事,只有个做诗的朋友住在贵治,叫做 牛布衣 ,老寅臺青目一二,足感盛情。’”
词语解释:寅客  拼音:yín kè
见“ 寅兽 ”。
词语解释:寅兽  拼音:yín shòu
亦称“ 寅客 ”。 虎的别名。寅于十二生肖中配虎,故有此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翼真检》:“有云寅兽白齿者是虎牙也,亦直云寅兽者,亦云寅客。”
词语解释:寅兽  拼音:yín shòu
亦称“ 寅客 ”。 虎的别名。寅于十二生肖中配虎,故有此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翼真检》:“有云寅兽白齿者是虎牙也,亦直云寅兽者,亦云寅客。”
词语解释:寅夕  拼音:yín xī
犹朝夕。 唐 高彦休 《阙史·杨江西及第》:“﹝ 濮阳 ﹞尽驱所行,置于庠序,命 江西 寅夕与之同处。”
词语解释:寅想  拼音:yín xiǎng
敬谨思索。《宋书·孝武帝纪》:“夙宵寅想,永怀待旦。”
词语解释:寅支卯粮  拼音:yín zhī mǎo liáng
寅年支用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 明 毕自严 《蠲钱粮疏》:“大都民间止有此物力,寅支卯粮,则卯年之逋势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我有差使的时候,已是寅支卯粮的了。” 梁斌 《红旗谱》二八:“你下月薪金早借光了,这个朋友走,借点路费,那个朋友走,借点路费。寅支卯粮,哪里行!”
词语解释:寅时  拼音:yín shí
旧时计时法指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大奶奶, 杜 家管事说寅时都要过啦。现在非要抬棺材不可了。”
词语解释:寅月  拼音:yín yuè
即农历正月。古人把十二支和十二个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
词语解释:寅邱  拼音:yín qiū
亦作“ 寅丘 ”。 大丘。《淮南子·说林训》:“寅邱无壑,泉原不溥。” 俞樾 《诸子平议·淮南内篇四》:“寅丘,谓大丘也。《方言》:‘夤,大也。’《广雅·释詁》同。寅即夤之叚字。言丘虽大而无壑,则泉原不溥也。”一说,有地下水之丘。 汉 高诱 注:“言污小潦水名寅。寅之邱无大壑,故泉流不得溥。”
词语解释:寅谊  拼音:yín yì
旧称官署中同僚之间的交谊。语出《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交接寅僚》:“至於邻封,均属寅谊,尤宜聘问以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文定公》:“退与诸舍人讲寅谊,其不苟也如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天下事自然钱可通神,况且那督办又是前任二品大员之子,寅谊、世谊总还多。”
词语解释:寅酉  拼音:yín yǒu
十二辰中寅时和酉时。故寅酉犹晨昏。 宋 王禹偁 《送戚维序》:“退耕无田,则伏腊寅酉,其可虞乎?”
词语解释:寅重  拼音:yín zhòng
敬重。 汉 焦赣 《易林·解之离》:“寅重微民,岁乐年息,有国无咎,君子安喜。”
词语解释:寅阶  拼音:yín jiē
唐 制,明堂为十二阶,法十二辰以象地。青阳左个(东面左侧之室)之阶为寅阶。即东北方之阶。《新唐书·礼乐志九》:“太乐令展宫县於青阳左个之庭,设举麾位於堂上寅阶之南,北向。”《新唐书·礼乐志九》:“皇帝御舆入自 青龙门 ,升自寅阶,即座。”
词语解释:寅雅  拼音:yín yǎ
古乐曲名。 南朝 梁 沉约 《寅雅》诗序:“王公出入奏《寅雅》,取《尚书·周官》‘三公弘化,寅亮天地’也。”
词语解释:寅谀  拼音:yín yú
恭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严介溪文集》:“ 朱竹垞 尝言《甘泉》一序尤令人张目;又谓道学者寅諛乃如是,然则如 升菴 、 荆川 ,固不足责矣。”
词语解释:寅忧夕惕  拼音:yín yōu xī tì
寅:寅时,泛指早晨。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胆。例如:仰系鸿丕,顾临兆民,永怀先构,若履春冰,寅忧夕惕,罔识攸济。——《南齐书·明帝纪》
词语解释:寅生  拼音:yín shēng
犹同寅,同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吏部堂属》:“唯国子监……为卿相而属吏为冗散外僚,亦称旧寅生,终身不易。盖师儒重地,非他曹传舍可比。此却最为雅道,与銓司冷热迥别矣。”
词语解释:寅恭谐协  拼音:yín gōng xié xié
恭谨协和。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朝夕与同事诸臣寅恭谐协,凡有所见,自可随事纳忠,似不必更有建白。”
词语解释:寅序  拼音:yín xù
恭敬作序。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景命寅序,徽猷渊塞,忠有令图,孝为全德。”
词语解释:寅念  拼音:yín niàn
敬思。《书·多方》:“洪惟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 夏 。” 孔 传:“大惟为王谋天之命,不长敬念于祭祀。”
词语解释:寅绍  拼音:yín shào
敬承。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朕恭膺天命。寅绍丕基。”
词语解释:寅虔  拼音:yín qián
虔敬,恭敬虔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所以寅虔於神祇,严恭於宗庙也。”
词语解释:寅诚  拼音:yín chéng
敬诚。 宋 沉括 《谢运判启》:“敢不益严职守,增励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