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从容 拼音:cóng róng
(1).举动。《礼记·缁衣》:“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 孔颖达 疏:“从容有常者,从容,谓举动有其常度。”《楚辞·九章·怀沙》:“ 重华 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王逸 注:“从容,举动也。”《文选·枚乘〈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从容猗靡,消息阳阴。” 吕延济 注:“从容,犹举动也。”参阅 清 王念孙 《广雅疏证》卷六上。
(2).悠闲舒缓,不慌不忙。《书·君陈》:“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下兰臺而周览兮,步从容於深宫。”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略 从容闲雅,本自天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文献黄公神道碑》:“俯仰从容,不大声色。”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他的神情很从容,象是睡觉。”
(3).以形容声响,谓浑厚而舒缓。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钟磬之器愈厚者,则声愈从容;薄者反是。”
(4).盘桓逗留。《楚辞·九章·悲回风》:“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唐 白行简 《三梦记》:“夜已久,恐不得从容,即当睽索。” 元 孙叔顺 《粉蝶儿》套曲:“停立在曲槛边,从容在芳径里。” 清 恽敬 《舟经丹霞山记》:“舟人放溜恐触壁,以縴逆挽其舟,逶迤投壁下,故得从容其境。”
(5).斡旋;周旋。《汉书·郦食其陆贾等传赞》:“ 陆贾 位止大夫,致仕诸 吕 ,不受忧责,从容 平 勃 之间,附会将相以彊社稷,身名俱荣,其最优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宣宗 ﹞每上殿与学士从容,未尝不论儒学。” 宋 曾巩 《金山寺水陆堂记》:“盖 新 ( 瑞新 )者,余尝与之从容。彼其材且辨,有以动人者,故成此不难也。”《宋史·辛仲甫传》:“时 吕蒙正 以长厚居相位, 王沔 任事, 仲甫 从容其间而已。”
(6).宽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若急须者,麴乾则得。从容者,经二十日许,受霜露,弥令酒香。”《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是妻弟已将此一项用去了,须老夫赔偿。且从容两日,必当处补。”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五》:“还是‘人之患’较为从容,即使有时逼上午门,也不过费两三个钟头而已。”
(7).谓经济宽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是居 镇江 吕城 ,以耕种为业。家道从容。”《红楼梦》第六十回:“我添了月钱,家里又从容些。”
(8).谓顺利,顺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江老 虽不怎的富,别人看见他生意从容,衣食不缺,便传説了千金、几百金家事。”
(9).指中药肉苁蓉。 唐 张贲 《药名联句》:“从容犀局静,断续玉琴哀。”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肉苁蓉》﹝释名﹞:“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从容,和缓之貌。”
怂恿;劝诱。从,通“ 怂 ”。《史记·吴王濞列传》:“ 鼂错 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数从容,言 吴 过可削。”《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衡山王 以此恚,与 奚慈 、 张广昌 谋,求能为兵法候星气者,日夜从容王密谋反事。” 清 王念孙 《广雅疏证·释训》“从容,举动也”:“自动谓之从容,动人谓之怂慂,声义竝相近,故怂慂或作从容。”词语解释:不容 拼音:bù róng
(1).不能容纳;不能宽容。《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邢昺 疏:“君门虽大,敛身如狭小,不容受其身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嵩 性狼抗,亦不容於世。” 宋 王得臣 《麈史·忠谠》:“主上富於春秋,吾辈辅导当以德。若使人主轻於杀人,则吾辈亦将以不容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且该革员恭送梓宫由 热河 回京,輒敢私带眷属行走,尤属法纪所不容。”
(2).不允许。《左传·昭公元年》:“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宋 朱熹 《乞修德政以弭天变状》:“其势不容少缓。”
(3).不免,难免。 宋 陶穀 《清异录·君道》:“人君号能用才者莫如 唐太宗 。然 瀛洲 十八人, 许敬宗 乃得与!如摘瓜手耳,取之既多,其中不容无滥。”
(4).无须。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你们在国内比我多见这样的礼教两年,比我知道得多,也就不容我多嘴了。”词语解释:形容 拼音:xíng róng
(1).外貌;模样。《管子·内业》:“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於形容,见於肤色。”《北史·夏侯道迁传》:“时日晚天阴,空中微闇,咸见 夬 在坐,衣服形容,不异平昔。” 宋 王禹偁 《赁宅》诗:“老病形容日日衰,十年赁宅住京师。” 吴组缃 《天下太平》:“它的形容虽因年久失修,显得很是晦暗败坏了……”
(2).指表情,神态。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她听了这话,又深深的看了我一眼,作了一种不了解的形容,依旧的走到她的房里去了。”
(3).形状。《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賾,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按其形容,皆刀斧凿削而成者。”
(4).指盛德的表现;体现。《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晋书·蔡谟传》:“盗贼奔突,王都隳败,而此堂块然独存,斯诚神灵保祚之徵,然未是大 晋 盛德之形容,歌颂之所先也。” 宋 王禹偁 《单州谢上表》:“此际臣之本郡实有行宫,儻得导行皇舆,扫除御路,撰礼天之书册,虽匪职司,对盛德之形容,敢忘歌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驾》:“虽不足贡声宗庙,形容盛德,愿与耕稼陶渔者歌江湖田野间,亦足自快。”
(5).借指盛德。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天下之金石,不足颂閤下之形容矣。”
(6).描摹;描述。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形容:絶佇灵素,少迴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之七:“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儒道交融的妙用,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
(7).指装饰、描画。 唐 白居易 《画弥勒上生帧记》:“以丹素金碧形容之,以香火花果供养之。”
(8).比照。《水浒传》第十二回:“ 王伦 心里想道:‘若留 林冲 ,实形容得我们不济。’”词语解释:雍容 拼音:yōng róng
(1).形容仪态温文大方。《汉书·薛宣传》:“ 宣 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新唐书·于志宁等传赞》:“ 季辅 、 行成 数进諫,然雍容有礼,皆长厚君子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 长安 。” 茅盾 《锻炼》三:“接着是干杯,宾主尽欢,雍容而退。”
(2).舒缓;从容不迫。《文选·班固〈两都赋〉序》:“雍容揄扬,著于后嗣。” 吕向 注:“雍,和;容,缓。” 晋 郭璞 《江赋》:“迅蜼临虚以骋巧,孤玃登危而雍容。”
(3).引申为缓慢。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述林》已在关上候查,但官场办事雍容,恐怕总得一星期才会通过罢。”
(4).形容华贵,有威仪。《后汉书·列女传·王霸妻》:“ 子伯 乃令子奉书於 霸 ,车马服从,雍容如也。”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之二:“便小驻,雍容千骑,羽觴飞急。” 金 元好问 《赠答雁门刘仲修》诗:“车骑雍容一坐倾, 并州 人物未凋寒。” 清 孙枝蔚 《客句容五歌》之五:“雍容车骑吾何有,惟一老僕同奔驰。”词语解释:秋容 拼音:qiū róng
(1).犹秋色。 唐 李贺 《追和何谢铜雀妓》:“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宋 陆游 《秋阴》诗:“陂泽秋容淡,郊原晓气清。”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看秋容一片荒郊写,尽处霜红叶,愁来不可遮。”参见“ 秋色 ”。
(2).悲愁的面容。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竹子 ﹞秋容憔悴,殆不可支。”
词语解释:秋色 拼音:qiū sè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愴,松声断絶,百年几何,归于此别。”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支凝夜紫。”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 峻青 《秋色赋》:“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2).与秋时相应的颜色。指白色。《太平御览》卷二四引《礼记·月令》“立秋之日……天子居总章左个,乘白骆”注:“乘白骆,从秋色也。”词语解释:春容 拼音:chūn róng
(1).犹春色,春天的景色。 五代 齐己 《南归舟中》诗之一:“春容含众岫,雨气泛平芜。” 宋 陈师道 《黄梅》诗:“黄里含真意,春容带薄寒。”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2).青春的容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三二》:“郎怀幽闺性,儂亦恃春容。”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一:“春容捨我去,秋髮已衰改。” 唐 温庭筠 《苏小小歌》:“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
(3).女子的画相。 明 杨柔胜 《玉环记·赶逐韦皋》:“贤姐怎生画得一轴春容,与小生路上一看,就如见贤姐一般。”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幽媾》:“当时自画春容,埋於太湖石下。”词语解释:天容 拼音:tiān róng
(1). 天老 和 容成 的并称。二人相传为 黄帝 时的术士。 晋 陶潜 《述酒》诗:“ 天容 自永固, 彭殤 非等伦。”一说为天人之容,指出众人物的非凡仪表。参阅 逯钦立 校注。
(2).天空的景象;天色。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照天容於鮷渚,镜河色於魦潯。”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天容水色 西湖 好,云物俱鲜。” 清 魏源 《华山西谷》诗之一:“时时乱石间,洄潭卷天容。”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重云越迭越厚。可厌的梅雨期快开始了。几百个听众聚集在台前,脸色同天容一样阴沉。”
(3).天子的容颜。 唐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太和》:“绳绳云步,穆穆天容。”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一:“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词语解释:音容 拼音:yīn róng
(1).声音容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明 刘基 《旅兴》诗之四四:“念我亲与友,各在天一涯,音容两契阔,悲欢絶相知。” 邹韬奋 《经历》三六:“他的那样热诚和挚爱的音容,是我永远不能忘却的。”
(2).在书信中亦用以称代对方。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自音容去后,不觉许时,仰敬之心,未尝少怠。”词语解释:相容 拼音:xiāng róng
同时并存;互相包容。《韩非子·五蠹》:“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孝文 十二年,民有作歌歌 淮南厉王 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共产党和诗,革命和长信,真有这样地不相容么?”词语解释:玉容 拼音:yù róng
(1).美称女子的容貌。 晋 陆机 《拟〈西北有高楼〉》诗:“玉容谁得顾,倾城在一弹。” 唐 王建 《调笑令》词:“玉容顦顇三年,谁復商量管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
(2).借指美女。 唐 方干 《陪李郎中夜宴》诗:“遍请玉容歌白雪,高烧红蜡照朱衣。”
(3).对人容貌的敬称。 晋 陆云 《大将军讌会被命作此诗》之六:“俯覿嘉宾,仰瞻玉容。”词语解释:山容 拼音:shān róng
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宋 陆游 《即事》诗:“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诗:“柳态美如新櫛髮,山容亲似远归人。”词语解释:舂容 拼音:chōng róng
(1).用力撞击。《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郑玄 注:“‘从’,读如‘ 富父 舂戈’之‘舂’。舂容,谓重撞击也。”
(2).声音悠扬洪亮。 唐 张说 《山夜闻钟》诗:“前声既舂容,后声復晃盪。” 宋 王禹偁 《籍田赋》:“太簇之乐,奏之而舂容。” 明 何景明 《听琴篇》:“含官移羽何舂容,冷冷万壑吟风松。”
(3).指香气飘扬。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燕香舂容,俗客莫陪。”
(4).犹溶溶。形容月光荡漾。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之二:“晴日暖云春照耀,温风霽月夜舂容。”
(5).舒缓从容。 元 祖铭 《径山五峰·大人峰》诗:“五髻生云雨,镇踞何舂容。具此大人相,题为 大人峰 。”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至意当含蓄,语务舂容,则二者一律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叶居仲》:“若公之诗文,尤舂容浩瀚。”
(6).闲雅。 清 邵玘 《浣溪沙·秋闺》词:“西风依约到帘櫳,晚妆情态儘舂容。”词语解释:为容 拼音:wéi róng
犹言修饰容貌。《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朱熹 集传:“言我髮乱如此,非无膏沐可以为容,所以不为者,君子行役,无所主而为之故也。” 唐 杜甫 《庭草》诗:“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 唐 元稹 《莺莺传》:“虽荷殊恩,谁復为容?”
替人美言推荐。《后汉书·马援传》:“本无公辅一言之荐,左右为容之助。”词语解释:礼容 拼音:lǐ róng
(1).礼制仪容。《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陈书·程文季传》:“ 文季 最有礼容,深为 高祖 所赏。”《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容,清蹕而临太学。”《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击毬时﹞往来交错,前后遮约,争心竞起,礼容全废。”
(2). 汉 乐名。《汉书·礼乐志》:“ 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礼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隋书·音乐志下》:“﹝ 汉高帝 ﹞又作《昭容》、《礼容》……《礼容》生於《文始》,矫 秦 之《五行》也。”词语解释:军容 拼音:jūn róng
(1).指军队和军人的礼仪法度、风纪阵威和武器装备。《司马法·天子之义》:“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文选·左思〈吴都赋〉》:“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刘逵 注:“军容,军之容表,言矛剑等也。”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巖廊。”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少卿史弼授中宪大夫制》:“矧乃职在庶蕃,何难整军容于牧马。”
(2).官名。军职。 南北朝 时已有。中 唐 后为观军容使的简称。《南齐书·桓康传》:“ 宋 大明 中,随 太祖 为军容。”《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皆军容事,宰相何与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卑吏面奉军容处分, 裴秀才 非状元,请侍郎不放。”词语解释:无容 拼音:wú róng
(1).不文饰仪容。《礼记·礼器》:“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 朱彬 训纂引 王念孙 曰:“党,所也,言父所不敢为容也。”《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 邢昺 疏:“以其悲哀在心,故形变於外,所以稽顙触地无容,哀之至也。”
(2).不允许;不让。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又寻所烧者定当非此例,无容一封一焚故也。”《隋书·赵才传》:“自以荷恩深重,无容坐看成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一:“大君有命,无容却回。”
(3).犹言无地可容。 宋 陆九韶 《居家正本制用篇·正本》:“幸其时数之遇,则跃跃以喜,小有阻意,则躁闷若无容矣。”词语解释:愁容 拼音:chóu róng
忧虑的神色。 南朝 宋 鲍照 《与荀中书别》诗:“敷文勉征念,发藻慰愁容。” 唐 杜甫 《往在》诗:“京都不再火, 涇 渭 开愁容。”《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柳遇春 见公子愁容可掬,问其来歷。” 巴金 《家》三五:“ 觉新 正在跟 瑞珏 谈话,两个人脸上都带着愁容。”词语解释:尘容 拼音:chén róng
尘俗的容态。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唐 卢纶 《得耿湋司法书因呈河中郑仓曹畅参军昆季》诗:“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词语解释:芳容 拼音:fāng róng
美好的容颜、仪态。 宋 柳永 《玉蝴蝶》词:“选得芳容端丽,冠絶 吴 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小生客边得遇芳容,三生有幸。” 清 李渔 《比目鱼·定优》:“若要睹芳容,领君看。”词语解释:有容 拼音:yǒu róng
有所包含;宽宏大量。《书·君陈》:“有容德乃大。” 孔 传:“有所包容,德乃为大。” 明 刘基 《送熊文彦归江西序》:“观其人理而温,又亮以庄,恢乎其有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在疚记》:“待小人尤宜宽,乃君子之有容。不然,反欲小人容我哉?”词语解释:见容 拼音:jiàn róng
被宽容、接受。 宋 王安石 《燕》诗:“行藏似欲追时节,岂是人间不见容。” 郭沫若 《天地玄黄·读了〈俄罗斯问题〉》:“单只这一点,已经就是不能见容于今天的 美国 的。”词语解释:病容 拼音:bìng róng
有病的面容。 唐 白居易 《秋斋》诗:“晨起秋斋冷,萧条称病容。”《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璞 虽然是个病容,却也人材齐整。”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三天没刮脸,短的,东一束西一根的胡子,给他添了些病容。”词语解释:仪容 拼音:yí róng
仪表;容貌。《东观汉记·明帝纪》:“臣望颜色仪容,类似先帝。”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这孩儿仪容儿清秀,模样儿英杰。” 清 孙枝蔚 《览古》诗之二:“君子贵立身,仪容安足夸。”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从从容容描绘出 三里湾 全景, 旗杆院 的气派和 玉梅 这个人的风度仪容。”词语解释:冶容 拼音:yě róng
(1).女子修饰得很妖媚。《易·繫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孔颖达 疏:“女子妖冶其容。”《后汉书·崔駰传》:“扬娥眉於 復关 兮,犯 孔 戒之冶容。” 李贤 注:“饰其容而见於外曰冶。” 晋 张华 《女史箴》:“冶容求好,君子所讎。”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姪聿》诗:“ 赵 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清 李渔 《玉搔头·擒王》:“一不该冶容惑主,二不该矫詔全贞,三不该惧罪奔亡。”
(2).艳丽的容貌。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计倪传》:“倾城倾国,思昭示於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於前史。”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 唐 权德舆 《八音诗》:“丝泪可销骨,冶容竟何补。” 明 陆采 《怀香记·醉误佳期》:“久慕小姐冶容,今夜失於刮目。”《天雨花》第十一回:“既具冶容堪絶色,年当及笄正芳春。”
(3).指美丽的女子。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词语解释:真容 拼音:zhēn róng
真实的容貌。亦指画像、塑像。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寺上经函,至今犹存。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於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衝,由旬排讲座,丈六写真容。”《资治通鉴·唐代宗永泰元年》:“ 玄宗 之离 蜀 也,以所居行宫为道士观,仍铸金为真容。” 叶圣陶 《苦辛》:“可是对于最亲近的几家亲戚,我仍旧去‘拜年’,因为父亲说,‘那几家的祖先的真容,总得去拜一拜。’”词语解释:花容 拼音:huā róng
比喻女子美丽的容貌。亦借指女子面容。 元 方回 《虚谷闲抄》:“见少女如 张 等辈十许人,皆花容绰约,釵鈿照辉。” 明 王錂 《寻亲记·惩恶》:“那佳人至死不肯允,一朝把花容割破做疮痕,方得离分。”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陈楚南 《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阑干,惆悵花容一见难。’” 老舍 《青蛙骑手》第二场:“二妹呀,快来帮我重整花容。”词语解释:应容 拼音:yìng róng
应接的仪容。《吕氏春秋·审应》:“人主出声应容,不可不审。”词语解释:仲容 拼音:zhòng róng
(1).古代相传 高阳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苍舒 、 隤敳 、 檮戭 、 大临 、 尨降 、 庭坚 、 仲容 、 叔达 ,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南朝 梁 刘峻 《辩命论》:“是使 浑敦 、 檮杌 ,踵武於 云臺 之上; 仲容 、 庭坚 ,耕耘於巖石之下。”参见“ 八愷 ”。
(2). 晋 阮咸 的字。“竹林七贤”之一。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禀生民秀。” 唐 杜甫 《示侄佐》诗:“ 嗣宗 诸子姪,早觉 仲容 贤。” 仇兆鳌 注引《晋书》:“ 阮咸 ,字 仲容 , 籍 之姪。” 明 何景明 《送范以载之南京》诗:“曾陪竹林醉,今识 仲容 才。”
词语解释:八恺 拼音:bā kǎi
亦作“ 八凯 ”。 相传古代 高阳氏 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苍舒 、 隤敳 、 檮戭 、 大临 、 尨降 、 庭坚 、 仲容 、 叔达 ,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孔颖达 疏:“愷,和也,言其和於物也。”《汉书·古今人表》 庭坚 作 咎繇 。《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词语解释:才容 拼音:cái róng
才貌。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徐德言 ﹞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絶矣。儻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 清 李渔 《凰求凤·避色》:“人恨才容不足,我怪身名太馥。”词语解释:颜容 拼音:yán róng
面容。 宋 范成大 《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之三:“千里驱驰出为人,颜容消瘦老於真。” 闻一多 《红烛·深夜底泪》:“行人啊!回转头来,照照你的颜容罢!啊!这般憔悴。”词语解释:何容 拼音:hé róng
岂可;岂容。《汉书·东方朔传》:“谈何容易!夫谈有悖於目拂於耳谬於心而便於身者……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汉书》《东方朔传》:‘谈何容易。’何容,犹言岂可也。则‘容’字不连‘易’字读矣。” 叶圣陶 《穷愁》:“警吏怒以目,叱曰:‘尔出入兹地,亦岂善类?既为所执,何容多辩?’”词语解释:水容 拼音:shuǐ róng
水流之态势。 唐 裴次元 《律中应钟》诗:“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 唐 温庭筠 《江岸即事》诗:“水容侵古岸,峯影度青苹。”词语解释:声容 拼音:shēng róng
(1).声音容貌。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今者辱惠书及文章,观其姓名, 元賔 之声容,恍若相接。”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声容弥宇宙, 浯 石不胜鐫。” 清 蒋士铨 《〈空谷香〉自序》:“乃度事势,揣声容,谱为《空谷香传奇》凡三十篇。”
(2).犹言声调。亦指声势。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记》:“《韶》, 舜 乐也。 舜 作《簫韶》,极声容之盛。” 章龙 《山东民众的革命潮流》:“希望 山东 商人们更为进一步的奋斗,造成波澜壮阔的民众革命的声容。”
(3).指歌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词语解释:先容 拼音:xiān róng
语出《文选·邹阳〈于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李善 注:“容谓雕饰。”本谓先加修饰,后引申为事先为人介绍、推荐或关说。 唐 司马逸客 《雅琴篇》:“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当下就央了一封先容的荐书,备了一副盛礼去謁 徐公 。” 清 李渔 《慎鸾交·拒托》:“我这个状元是他们从公定的,他们的状元也该听我从公选择,为何央你来先容?”词语解释:冰容 拼音:bīng róng
谓女子洁白纯净的面容。 唐 施肩吾 《赠施仙姑》诗:“縹緲吾家一女仙,冰容虽小不知年。”《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冰容反惧脂粉浣,香体匪藉沉檀浴。”词语解释:旧容 拼音:jiù róng
昔日的容貌。 唐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诗:“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词语解释:动容 拼音:dòng róng
(1).举止仪容。《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宋 陈亮 《经书发题·礼记》:“尽吾之心,则动容周旋,无往而不中矣。”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临朝听政,动容出辞,无一不中於礼节。”
(2).亦作“ 动溶 ”、“ 动搈 ”。动摇;摇荡。《楚辞·九章·抽思》:“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王逸 注:“言风起而草木之类摇动。”《淮南子·原道训》:“动溶无形之域。” 刘文典 集解:“溶为搈叚……《説文·手部》:‘搈,动搈也。’溶、搈同音通用。”
(3).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三年,帝饗卫士於 南宫 ,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庭池阁,乃閲 阴太后 旧时器服,愴然动容。”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公主﹞即令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宣宗 览奏动容,特旨嘉奬。” 徐迟 《地质之光》:“这一席话,说得听者动容,低首心折。”词语解释:华容 拼音:huá róng
(1).华丽的姿容。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华容灼爚,发采扬明,何其丽也。”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诗之十七:“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诸生》:“ 吴 门诸生某……漏已二下,独笼烛行僻衖中,相去一矢地外有红衣女子行其前,约畧甚美,心仪之,盍追及一睹华容。”
(2).古县名。 西汉 置。治所在今 湖北省 潜江市 西南。 南朝 梁 废。 东汉 建安 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 在 赤壁 战败后北归,取道于此。 明 许时泉 《赤壁游》:“东风烧尽北船兵, 江 上奔驰纵路横,不是 华容 天与便,暮云 铜雀 锁愁声。”词语解释:威容 拼音:wēi róng
(1).谓仪容庄重。《东观汉记·承宫传》:“臣状丑不可以示远,宜选长大威容者。”
(2).指庄重的仪容。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贮以满籯,既生壮士之颜色;服以耀武,式增绣使之威容。”
(3).威严的礼仪、军容。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整威容以肃众,仗法度而无二者,严人也。” 唐 白居易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诗:“军府威容从道盛,江山气色定知同。”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一章:“ 邓军 从这几个 朝鲜 战士身上,看见了这支兄弟军队不可战胜的威容。”词语解释:改容 拼音:gǎi róng
(1).改变仪容;动容。《庄子·德充符》:“ 子产 蹵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 衡 扬枹为《渔阳》,掺檛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旧唐书·柳公权传》:“ 穆宗 政僻,尝问 公权 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諫也。”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老朽布衣受封时,已甘与儿辈闔门其毙,年兄亦为改容。”
(2).犹改扮。 清 顾炎武 《剪发》诗:“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贾。”词语解释:丰容 拼音:fēng róng
(1).草木茂盛。《文选·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李善 注:“丰容,悦茂貌。”
(2).仪态,风度。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丰容好姿颜,便僻工言语。” 宋 苏轼 《题王逸少帖》诗:“ 谢 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藉令没其(指 西施 、 王嬙 )倾 吴 宫、照 汉 殿之丰容,而强与 孟 廡齐称、 娥 臺合传,不将疑其狂易乎?”
(1).丰满美好的姿容。《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丰容盛鬋固无双,蹴踘弹碁復第一。”
(2).草木丰盛茂密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解作竟何感,生长皆丰容。”参见“ 丰茸 ”。
词语解释:丰茸 拼音:fēng róng
(1).繁密茂盛。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唐 李德裕 《忆药苗》诗:“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 宋 欧阳修 《山中之乐赋》:“荫长松之蓊蔚兮,藉纤草之丰茸。”
(2).指繁茂的草木。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宫训》:“寒餘窈窕深闺晚,暖至丰茸别洞春。”
(3).美好。 唐 王勃 《采莲归》诗:“莲浦夜相逢, 吴 姬 越 女何丰茸。”
(4).浓郁。 唐 温庭筠 《台城晓朝曲》:“ 博山 镜树香丰茸,褭褭浮航金画龙。”
(5).犹言华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浩然》:“其诗文采丰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近。”
草木丰盛茂密貌。 宋 宋祁 《右史院蒲桃赋》:“丰茸大德之谷,栖息无机之禽。” 元 袁桷 《梁山泊》诗:“嫩草丰茸间软蒲,一川晴緑映春芜。” 清 袁昶 《游烟雨楼》诗之二:“积水倚芳洲,丰茸杂花映。”词语解释:容容 拼音:róng róng
(1).纷乱动荡貌。《楚辞·九章·悲回风》:“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朱熹 集注:“容容,纷动之貌。”《史记·淮阴侯列传》:“夫鋭气挫於险塞,而粮食竭於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翩翼翼以左右兮,纷悠悠以容容。”
(2).烟云浮动貌。《楚辞·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南朝 齐 王融 《青青河畔草》诗:“容容寒烟起,翘翘望行子。”
(3).盛多貌。《楚辞·九辩》:“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汉书·扬雄传上》:“壄尽山穷,囊括其雌雄,沉沉容容,遥噱虖紭中。”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沉容双声字,谓禽兽众多之貌。” 清 唐甄 《潜书·大命》:“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 清 黄景仁 《貂裘换酒·题万黍维〈持筹读律图〉》词:“阿堵且难求便得,大愿几时方足?总输与容容之福。”
(4).随众附和。《史记·张丞相列传》:“其治容容随世俗浮沉,而见谓諂巧。”《汉书·翟方进传》:“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无忠固意,将何以辅朕帅道羣下?” 颜师古 注:“容容,随众上下也。”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諤諤非 周 舍,容容类 胡广 ,何其无諍臣哉!”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九:“方 刘 项 之势,雌雄未决也,其间岂无容容狡诈之士,首鼠两端,以观成败。而为身谋者乎?”
(5).飞扬飘动貌。《汉书·礼乐志》:“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颜师古 注:“容容,飞扬之貌。”词语解释:自容 拼音:zì róng
谓自己得以容身。《淮南子·览冥训》:“群臣準上意而怀当,疏骨肉而自容。” 晋 郭璞 《谏留任谷宫中疏》:“则当克己修礼以弭其妖,不宜令 谷 安然自容,肄其邪变也。” 宋 真德秀 《泉州劝孝文》:“日夕惭惧,无地自容。” 清 张燮 《〈幽忧子集〉题词》:“窃谓天地大矣,无所不有,或儷景争暉,或埋烟剜骨,或百灵供其驱遣,或四大无以自容。”词语解释:笑容 拼音:xiào róng
指笑时面部呈现的神情状态。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陈奶奶 ﹞耳微聋,脸上常浮泛着欢愉的笑容。”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 祁老人 不想吃,可是脸上有了笑容。” 巴金 《怀念萧珊》一:“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词语解释:德容 拼音:dé róng
(1).敬辞。有道者的仪容。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亲先生之德容,沐先生之风教。”
(2).指女子的德行与容貌。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愿君另续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参见“ 德言容功 ”。
词语解释:德言容功 拼音:dé yán róng gōng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行。语本《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郑玄 注:“妇德,贞顺也;妇言,辞令也;妇容,婉娩也;妇功,丝麻也。”亦作“ 德容言功 ”、“ 德言工貌 ”、“ 德言工容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 朱氏 女生长宦门,模样又是著名出色的,真是德容言功无不具足。”《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今番我遇见这 褚家娘子 ,又是这等的通达人情,可见地灵人杰,何地无才,更不必定向锦衣玉食中去讲那德言工貌了。”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那时候,姑姑教给你那‘德言工容’,就大有用处了。”词语解释:敛容 拼音:liǎn róng
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汉书·霍光传》:“ 光 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沉吟放拨插絃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我忽然想起当面笑人,不是好事,连忙敛容正色。”词语解释:睟容 拼音:suì róng
(1).温和慈祥的容貌。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睟容有穆,宾仪式序。” 唐 温庭筠 《元日》诗:“雨暘春令煦,裘冕睟容尊。” 宋 曾巩 《洪州诸寺观祈晴文》:“亢爽之地,实惧浸淫。是敢虔对睟容,仰陈浄恳。伏望廓山川之曀滞,回日月之光华。” 明 章懋 《与张冬官用载书》:“彼时获瞻睟容,固已知非俗士。”
(2).特指遗像。 唐 司空图 《山居记》:“愚虽不佞,犹幸处于乡里不侵不侮,处于山林物无夭伐,亦足少庇子孙;且詎知他日復覩睟容、访陈跡者,非今兹誓愿之证哉!”
(3).天然光泽的脸色。 唐 元稹 《莺莺传》:“﹝ 鶯鶯 ﹞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词语解释:修容 拼音:xiū róng
(1).修饰仪表。《商君书·靳令》:“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 唐 柳宗元 《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为我谢子之舅氏,珠玉将至,得无修容乎!”
(2).古代宫内女官名。为九嫔之一。始置于 三国 魏 , 南朝 宋 改为昭容。后代仍有置修容者,如 隋 、 宋 等。《宋书·后妃传》:“修容, 魏文帝 所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嫔御命归·修容》:“ 魏文帝 始置修容, 隋煬 帝参祥典故,復置之也。”《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二年》:“以婕妤 韦氏 为修容。”词语解释:盛容 拼音:shèng róng
(1).谓仪容威重。《墨子·非儒下》:“ 孔某 盛容脩饰,以蛊世。”
(2).盛大的典礼。 宋 曾巩 《郊祀庆成》诗:“盛容超旷代,乐贡尽殊隣。”词语解释:姿容 拼音:zī róng
外貌;仪容。《三国志·吴志·刘繇传》:“姿容美好, 孙权 爱敬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潘岳 妙有姿容,好神情。” 唐 欧阳詹 《有所恨二章序》:“自别来,无忆不至於襟怀,无想不至於姿容,愿一促膝,惄如也。”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此人姿容俊伟,器宇轩昂,毕竟是个大富大贵之人。” 徐迟 《牡丹》四:“她光洁的肤色,美丽的姿容,哀愁的眼睛,多么动人。”词语解释:内容 拼音:nèi róng
(1).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检查员的脸是青色的……他只将箱子的内容倒出,翻搅一通。”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二:“那个钱包是皮制的,已经很旧了,当着众人面前我替他打开来,从那里面取出的内容是:--两个铜板和两张当票。”
(2).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 丁玲 《韦护》第二章四:“他一天天的感出这些文学巨著内容的伟大。” 阿英 《晚清小说史》第三章:“﹝《冷眼观》﹞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类似,首回说明本书内容,都是‘旧社会的怪事’。”
(3).哲学名词。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世界上任何事物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内容的发展起有力的促进作用。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词语解释:夫容 拼音:fū róng
芙蓉。荷花的别名。《汉书·扬雄传上》:“衿芰茄之緑衣兮,被夫容之朱裳。” 明 高启 《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明宵圆景未便亏,落尽夫容江色净。”词语解释:昭容 拼音:zhāo róng
(1). 汉 代舞乐名。《汉书·礼乐志》:“ 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古之《招夏》也,主出《武德舞》。”
(2).古女官名。 汉 始置。《宋书·后妃传序》:“昭仪, 汉元帝 所制。昭容, 世祖 所制。”《新唐书·百官志二》:“昭仪、昭容……各一人,为九嬪,正二品。” 明 陆采 《明珠记·巡陵》:“贵嬪昭容并列,夫人世妇齐称。”参见“ 九嬪 ”。
词语解释:九嫔 拼音:jiǔ pín
宫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周礼·天官·内宰》:“九嬪掌妇学之灋,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於王所。”《礼记·昬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历代王朝多有九嫔之制。 晋 以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 唐 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见《晋书·舆服志》、《新唐书·后妃传上》。词语解释:烟容 拼音:yān róng
亦作“烟容”。
(1).云雾弥漫的景色。 唐 孟浩然 《游凤林寺西岭》诗:“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唐 张祜 《题陆敦礼山居伏牛潭》诗:“日彩沉青壁,烟容静碧潭。” 元 刘因 《横翠楼赋》序:“朝暉夕阴,烟容雨态,如万物供四时而无穷也。”
(2).旧时多指吸食鸦片烟者焦黄憔悴的脸色。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二:“ 黄姑爷 喝过几杯酒,脸上带几分酡红,倒把他的烟容盖住,也显得神采颇为俊逸。” 曹禺 《日出》第四幕:“ 胡四 烟容满面,一脸油光。”词语解释:酒容 拼音:jiǔ róng
饮酒后的面色。 晋 葛洪 《神仙传·栾巴》:“正旦大会, 巴 后到,有酒容。” 唐 白居易 《饮后夜醒》诗:“枕上酒容和睡醒,楼前海月伴潮生。” 元 徐再思 《普天乐·吴江八景·龙庙甘泉》曲:“香消酒容,芳腴齿牙,冷渗诗肠。”词语解释:慈容 拼音:cí róng
慈祥和蔼的容颜。 清 龚自珍 《烬馀破簏中获书数十册皆慈泽也书其尾》诗:“乍读慈容在,长吟故我非。” 冰心 《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过了今天就再也看不见 周总理 的慈容了。”词语解释:肃容 拼音:sù róng
使仪容严肃庄重。《坛经·疑问品》:“一日, 韦刺史 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陞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吴江九幽醮》:“夜过半,梦 黄君 来访如平生,敛襟肃容,若特有所谓者。”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学士屏息肃容,不敢更置一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朔望行香》:“入其庙,儼兮若临,肃容鞠躬。”词语解释:宽容 拼音:kuān róng
(1).宽厚能容忍。《庄子·天下》:“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后汉书·傅燮传》:“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
(2).包容;原谅;不计较。《宋书·郑鲜之传》:“我本无术学,言义尤浅,比时言论,诸贤多见宽容。”
(3).引申指宽恕。 清 李渔 《风筝误·拒奸》:“你不从就罢了,何须告诉母亲,待我陪个不是,求你宽容了罢。”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4).宽舒从容的神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甚遽,问 谢 曰:‘当作何计?’ 谢 神意不变,谓 文度 曰:‘ 晋 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词语解释:包容 拼音:bāo róng
(1).宽容。《汉书·五行志下》:“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若陛下多方包容,则人才取次可用。”《明史·蔡时鼎传》:“貌退让而心贪竞,外包容而中忮刻。”《玉娇梨》第二十回:“二人俱系旧故,尚望仍前优待,以示包容。”
(2).容纳。 前蜀 杜光庭 《皇后修三元大醮词》:“气分二象,垂包容覆载之私。” 明 李东阳 《大行皇帝挽歌辞》:“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 贺敬之 《雷锋之歌》:“七大洲的风雨,亿万人的斗争--在胸中包容。”词语解释:国容 拼音:guó róng
(1).国家的礼制仪节。《司马法·天子之义》:“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 唐 元稹 《卢均等三人授通事舍人》:“尔等各茂声光,副朕兹选,宜膺宠命,无废国容。” 宋 苏轼 《除苗授特授武泰军节度使》:“出总元戎,作先声於士气;入为环尹,寓军政於国容。”
(2).国家的景象。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六:“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3).指国中绝色女子。 唐 富嘉谟 《丽色赋》:“俄而世姝即、国容进,疑自持兮动盼,目烂烂兮昭振。”词语解释:含容 拼音:hán róng
(1).容忍;宽恕。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幕府方詰外姦,未及整训,如绪含容,冀可弥缝。” 唐 白居易 《与昭义军将士诏》:“而乃外示恭顺,内怀姦邪,刻削军中,暴殄境内。朕以君臣之道,未忍发明,为之含容,颇有年月。” 宋 王安石 《敕牓交趾》:“含容厥愆,以至今日。”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笙侍郎书》:“数十年来,士大夫以含容为忠厚,以宽大为美名。”
(2).容纳。《隋书·礼仪志二》:“中迎 含枢纽 者,含容也,枢机有开闔之义,纽者结也。言土德之帝,能含容万物,开闔有时,纽结有法也。”词语解释:金容 拼音:jīn róng
(1).指金光明亮的佛像面容。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三:“金容涵夕景,翠鬢佩晨光。” 隋 江总 《优填像铭》:“毫光此遇,法相今逢,眸云齿雪,月貌金容。”《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甲)》:“金容现而日月藏暉,神力呈而乾坤振动。”
(2).对神的尊称。《封神演义》第五八回:“弟子奉师命,特恳金容大发慈悲,救援无辜生灵。”词语解释:优容 拼音:yōu róng
(1).宽待,宽容。《汉书·何武传》:“ 九江 太守 戴圣 ,《礼经》号 小戴 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晋书·傅玄传》:“ 玄 应对所问·陈事切直,虽不尽施行,而常见优容。”《宣和遗事》前集:“ 曹辅 心在忧君,言甚鯁直,陛下不能优容,远加窜逐。” 鲁迅 《书信集·致胡适》:“其实则凡《新青年》同人所作的作品,无论如何宣言,官场总是头痛,不会优容的。”
(2).安闲自得貌。《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抒情诗·李曜》:“ 吴 答曰:‘曳履优容日日欢,须言达德倍汍澜。’”词语解释:韶容 拼音:sháo róng
(1).清新的风光。 唐 独孤授 《花发上林》诗:“上苑韶容早,芳菲正吐花。”
(2).美丽的容貌。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綺筵散后绣衾同,款曲见韶容。”词语解释:少容 拼音:shǎo róng
不容情。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鲁肃简公 立朝刚正,嫉恶少容,小人恶之。”
犹童颜。《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佗 授以漆叶青黏散……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 甘陵 、 甘始 亦善行气,老有少容。”《三国志·蜀志·刘焉传》:“ 张鲁 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词语解释:朝容 拼音:cháo róng
木槿的别名。参见“ 朝华 ”。
指帝王的仪容。 唐 张莒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诗:“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
词语解释:朝华 拼音:cháo huá
亦作“ 朝花 ”。
(1).早晨开的花朵。《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之四:“容色贵及时,朝华忌日晏。” 清 彭士望 《冬心》诗:“干直荫十亩,朝花安足荣。”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若夫旨乖比兴,徒尚丽词,朝华已谢,色泽空存,此其弊也。”
(2).木槿的别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木堇》:“ 傅玄 《朝华赋序》曰:‘朝华,丽木也,或谓之洽容,或曰爱老。’” 石声汉 注:“﹝木槿﹞是朝开暮落的花,因此有朝花、朝容等名称。”参见“ 木槿 ”。
词语解释:木槿 拼音:mù jǐn
亦作“ 木堇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互生;夏秋开花,花钟形,单生,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树皮和花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淮南子·时则训》:“木堇荣。” 高诱 注:“木堇,朝荣莫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 唐 韩翃 《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 明 夏完淳 《杂作》诗之一:“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 杨朔 《京城漫记》:“花木也多:碧桃,樱花,丁香,木槿……都长得旺的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清 陈淏子 《花镜·木槿》。词语解释:和容 拼音:hé róng
(1).谓能合《雅》《颂》之乐。《周礼·地官·乡大夫》:“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 贾公彦 疏:“ 杜子春 读和容为和颂,谓能为乐也。” 孙诒让 正义:“ 段玉裁 云:‘颂、容古今字。’…… 马季长 曰:‘四曰和颂,合《雅》《颂》也。’从 杜 易字。案: 段 説是也。”
(2).指主宾客之官。《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至於其( 羊舌大夫 )为和容也,温良而好礼,博闻而时出其志。” 卢辩 注:“和容,主宾客也。” 王聘珍 解诂:“主宾客,谓应对诸侯及受命而使也。”词语解释:喜容 拼音:xǐ róng
(1).喜悦的神色。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容恕》:“﹝ 卢承庆 ﹞既无喜容,亦无媿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喜容原好,愁容也好,驀地间怒容越好。”
(2).生时的画像。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一:“ 寿皇 使御前画工写 曾海野 喜容。”《西游记》第九五回:“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
(3).见“ 喜容菊 ”。
词语解释:喜容菊 拼音:xǐ róng jú
亦省作“ 喜容 ”。 菊花的一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邓之诚 注引 刘蒙 《菊谱》:“一名笑靨,一名喜容,淡黄千叶,叶有双纹齐短而阔。叶端皆有两闕,内外鳞次。”词语解释:变容 拼音:biàn róng
改变脸色。多指发怒或惊恐。《后汉书·袁安传》:“ 虞 廷比之, 伦 及大鸿臚 韦彪 各作色变容。”词语解释:开容 拼音:kāi róng
气量宽宏,能接受批评或采纳意见。《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帝崩”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明帝 ﹞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諫,无所摧戮。”词语解释:醉容 拼音:zuì róng
醉颜。 元 乔吉 《朝天子·小娃琵琶》曲:“暖烘、醉容,逼匝的芳心动。”词语解释:悴容 拼音:cuì róng
憔悴的面容。 南朝 宋 谢灵运 《长歌行》:“朽貌改颜色,悴容变柔颜。” 唐 卢仝 《自君之出矣》诗:“驰情增悴容,蓄思损精力。”词语解释:光容 拼音:guāng róng
对人仪容的敬称。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所愿既申,虽死不悔,请为僕隶,愿侍光容。” 宋 陈师道 《钦慈皇后挽词》之一:“未有如椽笔,光容可得陈。” 明 袁宏道 《途中怀大兄诗》:“光容若平昔,天服粲游戯。”词语解释:正容 拼音:zhèng róng
(1).使容颜仪态端庄严肃。《庄子·田子方》:“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后汉书·黄宪传》:“是时,同郡 戴良 才高倨慠,而见 宪 未尝不正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土偶》:“母曰:‘汝志良佳;然齿太幼,儿又无出。每见有勉强於初,而貽羞於后者,固不如早嫁,犹恆情也。’ 王 正容,以死自誓,母乃任之。”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一:“老太太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姑太太和太太都肃然正容。”
(2).端庄严肃的容颜仪态。《后汉书·习酺传》:“昔 成王 之政, 周公 在前, 邵公 在后, 毕公 在左, 史佚 在右,四子挟而维之。目见正容,耳闻正言。”词语解释:南容 拼音:nán róng
(1).即 南宫括 。 孔子 的学生。《论语·先进》:“ 南容 三復白圭, 孔子 以其兄之子妻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南宫括 字 子容 。” 宋 苏轼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之二:“《五噫》已出 东洛 ,三復愿比 南容 。”
(2).古之美妇。亦借指所爱的女子。词语解释:兼容 拼音:jiān róng
同时容纳各个方面。《汉书·田蚡传》:“ 籍福 贺 婴 ,因弔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 颜师古 注:“兼容,谓不嫉恶人令其怨也。” 宋 苏轼 《谢韩舍人启》:“盖不推恩则无所兼容,不执法则有所侥倖。”词语解释:客容 拼音:kè róng
客人的容貌颜色。《左传·昭公十七年》:“ 晋侯 使 屠蒯 如 周 ,请有事于 雒 与 三涂 。 萇弘 谓 刘子 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 戎 乎?’” 唐 白居易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 明 高叔嗣 《初秋谷司仆杏山别业》诗:“田庐元自接,谈笑竟相从。是日当农暇,秋风动客容。”词语解释:欢容 拼音:huān róng
喜悦的容颜。 唐 白居易 《花下对酒》诗:“愁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 鲁迅 《彷徨·伤逝》:“看见她孩子一般的眼色,就使我只得暂且改作勉强的欢容。”词语解释:端容 拼音:duān róng
(1).正容;敛容。《隋书·后妃传序》:“ 煬帝 时,后妃嬪御,无釐妇职,惟端容丽饰,陪从醼游而已。” 鲁迅 《集外集·〈赠人二首〉之二》:“ 秦 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2).指端庄的神情。 明 袁宏道 《叙陈正甫〈会心集〉》:“面无端容,目无定睛。”词语解释:涵容 拼音:hán róng
包涵;宽容。 宋 王安石 《谢提转启》:“自非涵容,少赐优假。”《宋史·韩维传》:“ 镇 所失只在文字,当涵容之。”《清史稿·礼志十》:“ 世祖 以外邦从化,宜予涵容,量加恩赏,諭令毋入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