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五径去声 [xìng,兴趣][shèng,胜败][yìng,答应][夜也][shèng,名词][chèng chèn,相称][详注1][dèng][止水也][chèng][鞍鐙][jìng][dìng,动词][nìng][《集韻》莫定切,銘去聲][音证。《广韵》热也。《正韵》郁热。][详注2]


注1:莹 《唐韻》烏定切《集韻》《韻會》《正韻》縈定切,音瀅。玉色光潔也。《逸論語》如玉之瑩。
注2:橙 音凳。几属。《晋书·王献之传》魏时凌云殿榜未题,匠人误钉,不可下,使韦仲将悬橙书之,比讫,须发尽白。
共306,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末字词组
不定初定痛定注定言定耆定印定粗定
未定把定坐定约定管定多定刊定遮定
已定自定意定治定断定理定戡定笃定
入定人定素定泰定惊定删定固定豫定
前定心定戒定以定小定指定修定捏定
天定神定咬定既定寂定鉴定龛定暂定
决定必定守定平定习定命定贞定朝定
出定正定安定底定夜定选定抚定执定
禅定论定文定立定下定学定铁定宿定
分定一定静定保定钟定坚定拟定制定

词语解释:不定  拼音:bù dìng
(1).不安定;不稳定。《庄子·天地》:“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史记·循吏列传》:“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萧乾 《雁荡行·灵峰道上》:“这时瀑布又为瓮口外面的风吹得忽东忽西,飘摇不定。”
(2).没有一定。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此杖轻重不定。”
(3).不住;不止。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鶯鶯 感此,閤不定粉泪涟涟,吞声窨气埋冤。”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
(4).副词,表示数量大,说不清。 老舍 《四世同堂》八十:“她知道老人在这几天不定盘算了千次万次,怎么过生日,可是故意的说不要贺生。”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人家刚吃饭,又问吃不吃东西,一天不定问几遍,要把人家撑死不成?”
词语解释:未定  拼音:wèi dìng
尚未确定。例如:行期未定。
词语解释:已定  拼音:yǐ dìng
(1).既定。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君平 。”
(2).一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那娘子已定出来也,我只在这里等待问他咱。”《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已定是记掛着间壁那个人。”
词语解释:入定  拼音:rù dìng
佛教语。谓安心一处而不昏沉,了了分明而无杂念。多取趺坐式。谓佛教徒闭目静坐,不起杂念,使心定于一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曲女城》:“时仙人居 殑伽河 侧,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 唐 白居易 《在家出家》诗:“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西游记》第二回:“此是休粮守穀,清静无为,参禪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词语解释:前定  拼音:qián dìng
(1).预先确定;事前有所准备。《穀梁传·桓公十四年》:“来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杨士勋 疏:“此云前定之盟不日则成。”《礼记·中庸》:“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宋 张载 《正蒙·有德》:“行前定而不疚,光明也。” 王夫之 注:“前定者,非执一而固必之;正大经以应天下,昭然使人喻之。”
(2).宿命论说法,谓凡事均为命中注定。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益知科名无非前定。”《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奉劝世人看取:数皆前定如此,不必多生妄想。”《红楼梦》第一二○回:“ 袭人 看了,方知这姓 蒋 的原来就是 蒋玉函 ,始信姻缘前定。” 鲁迅 《花边文学·偶感》:“还记得东三省沦亡, 上海 打仗的时候,在只闻炮声,不愁炮弹的马路上,处处卖着《推背图》,这可见人们早想归失败之故于前定了。”
词语解释:天定  拼音:tiān dìng
宿命论者谓人间的吉凶、祸福、贵贱等皆由天命所定,谓之“天定”。《史记·伍子胥列传》:“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明 李东阳 《对鸥阁赋》:“数虽天定,业乃人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万事都有天定,这如何是人力防得来的?”
词语解释:决定  拼音:jué dìng
亦作“决定”。
(1).对事情做出主张。《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 齐王 即位,以 放 、 资 决定大谋。” 巴金 《家》七:“我的事情应该由我自己决定。”
(2).判断;断定。《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资治通鉴·汉光武帝中元元年》:“上以赤伏符即帝位,由是信用讖文,多以决定嫌疑。”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四:“得此二十餘年,览者无虑数十家,俱不敢决定,无意得 石 氏帖目,始知此书为 欧 书无疑也。”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一:“须是演员预先决定那人物应当有的动作、姿态、音调、口气、状貌、服装等。”
(3).坚定。 前蜀 傅光 《慧义寺节度使王宗偘尊胜幢记》:“垂决定言,授菩萨记。”
(4).确定。 宋 陆游 《一百五日行》诗:“眼中青山身后冢,此事决定君何疑。”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一》:“圣人固有决定之论,亦有姑言大体而不尽其变者。” 毛泽东 《实践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5).必然;一定。 唐 无名氏 《挽歌》:“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朱子语类》卷一三一:“若欲与 汤进之 同做,决定做不成。后来果如此。”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清净真人》:“古圣贤惩忿窒慾四字,决定离他不得。”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中国 的老年,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
(6).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如:存在决定意识。
(7).决定的事项。如:此事已经做出决定。
词语解释:出定  拼音:chū dìng
佛家以静心打坐为入定,打坐完毕为出定。《观无量寿经》:“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捨。” 唐 秦系 《题僧明惠房》诗:“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今日无甚事,待 惠安长老 出定来,要他指引我到什么古蹟去处,游翫游翫,消遣我旅况咱。” 清 曹寅 《十六日夜登虎丘作》诗:“ 虎丘 深夜上,寒月似晴花。出定无僧看,同游有客夸。”
词语解释:禅定  拼音:chán dìng
(1).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坛经·坐禅品》:“何名禪定?外离相为禪,内不乱为定……外禪内定为禪定。”《长阿含经·第二分十上经》:“思维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便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稳。身心安稳已,则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如实智。是谓初解脱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番僧习禪定者,於冰合时裹一岁粮休焉。”
(2).谓坐禅习定。 唐 贾岛 《赠无怀禅师》诗:“禪定石牀暖,月移山树秋。” 唐 戴叔伦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诗:“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禪定人。” 元 马致远 《寿阳曲·烟寺晚钟》:“顺西风晚鐘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禪定?”
词语解释:分定  拼音:fēn dìng
(1).本分所定;命定。《孟子·尽心下》:“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唐 李商隐 《即日》诗:“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红颜薄命,自古如此,岂独妾一人!此皆分定之事,敢生嗟怨。” 明 朱权 《荆钗记·误讣》:“休嗟怨,免攧屑,分定恩情中道絶。”
(2).名分确定,指确立帝位。《三国志·魏志·徐宣传》:“臣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分定之后,以忠义为首。”
词语解释:初定  拼音:chū dìng
(1).谓国家方始平定。《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孼,以镇抚四海,用承衞天子也。” 汉 班固 《两都赋序》:“大 汉 初定,日不暇给。”
(2).佛教谓入定之初。 唐 戴叔伦 《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诗:“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唐 李中 《宿钟山知觉院》诗:“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词语解释:把定  拼音:bǎ dìng
(1).控制住,把握住。《朱子语类》卷五二:“ 告子 不动心,是硬把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沙三 把定了手,才画得一个十字。”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我款款地行,我从容地走,把定前程,我一人敢承当。”
(2).结亲前下定礼,送信物。亦指定礼,信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须把定,这七絃琴便是大媒人。”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二折:“贤女许箇‘肯’字,接了公子把定,再与你父母议亲。”
词语解释:自定  拼音:zì dìng
(1).犹自安。《老子》:“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託其身,不力行以自定。”《三国志·吴志·周泰传》:“ 权 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 宋 陈亮 《中兴论》:“不出数月,纪纲自定。”
(2).自行决断。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如 孔子 神而空见 始皇 、 仲舒 ,则自为 殷 后子氏之世,亦当默而知之,无为吹律以自定也。” 宋 王安石 《上人书》:“其为是非邪?未能自定也。”
词语解释:人定  拼音:rén dìng
夜深人静时。《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王先谦 集解:“《通鑑》 胡注 :‘日入而羣动息,故中夜谓之人定。’ 惠栋 曰:‘ 杜预 云,人定者,亥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淹淹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熙寧 二年十一月,京师每夕有赤气,见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自此人定恒来,鷄鸣輒去。”
词语解释:心定  拼音:xīn dìng
心安。 茅盾 《子夜》十七:“他倒心定一些了。”
词语解释:神定  拼音:shén dìng
谓心神安定。《新唐书·杨元琰传》:“生数岁未言,相者视曰:‘语迟者神定,必为重器。’”
词语解释:必定  拼音:bì dìng
(1).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 宋 周邦彦 《倒犯·新月》词:“料异日宵征,必定还相照,奈何人自衰老!”《水浒传》第一一五回:“ 关胜 道:‘ 石宝 刀法,不在 关胜 之下,虽然回马,必定有计。’”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2).表示意志的坚决。 老舍 《月牙儿》二九:“她们的眼溜着年轻的男人,心里好像作着爱情的诗。我笑她们。是的,我必定得原谅她们,她们有饭吃,吃饱了当然只好想爱情。”
词语解释:正定  拼音:zhèng dìng
(1).校订改正。《东观汉记·张纯传》:“时旧典多闕,每有疑义,輒为访 纯 ,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 宋 叶适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鷄鸣挟书,尽夜分皆忆念上口,数千载未了事皆欲正定,名章伟著皆欲銓品,异闻逸传皆欲论述。”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古人之作,必正定而后出,若 丁敬礼 之服 曹子建 。”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馀》:“佥事--文士诗人往往误作签事,今据官书正定。”
(2).端正而坚定。《三国志平话》卷上:“ 高祖 无正定, 吕后 斩诸侯。”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我们处在这种艰难困苦之中,操守便要正定。”
(3).佛教语。梵语“三昧”之意译。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为八正道之一。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三:“心住一缘,离於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定如前释;离於邪乱,故説为正。” 宋 苏辙 《题李公麟山庄图》诗之三:“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画作正定看,於何是佛性?”
词语解释:论定  拼音:lùn dìng
(1).经考校定评。《礼记·王制》:“论进士之贤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
(2).对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是非作出结论。 宋 陈亮 《酌古论·邓艾》:“自古幸而成功者多矣,死而论定,未有如 邓艾 之欺於后世者也。” 清 金渐皋 《冬日杂咏》:“力微不任施横草,论定终当待闔棺。” 朱德 《悼陈毅同志》诗:“一生为革命,盖棺方论定。”
(3).编次确定。《史记·酷吏列传》:“与 张汤 论定诸律令。”《后汉书·杨终传》:“ 宣帝 博徵羣儒,论定《五经》於 石渠阁 。” 宋 叶适 《黄文叔〈周礼〉序》:“《诗》《书》《春秋》皆 孔子 论定。”
(4).判决。《宋史·刑法志三》:“凡断公按,正先详其当否,论定即签印注日。”
词语解释:一定  拼音:yí dìng
(1).一经制定;一经确定。 汉 贾谊 《论时政疏》:“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韵气一定,故餘声易遣。” 宋 陈亮 《书林勋本政书后》:“然后 勋 所定之制,可以一定而不易,庶几 勋 之志也。”《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2).固定不变;注定。《淮南子·原道训》:“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 明 薛瑄 《道论》中篇:“人之子孙,富贵贫贱,莫不各有一定之命。”
(3).规定的,确定的。《晋书·杜预传》:“故遂表树开道,为一定之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限字则四六排偶之文是已。语有一定之字,字有一定之声。” 老舍 《二马》第五段三:“人事,爱情,永远是没系统的,没一定的!”
(4).必然;确实无疑。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那 杨六郎 一定饶了我。” 明 王九思 《中山狼》:“恰纔有一箇狼走将这里来了,你一定看见来。” 丁玲 《韦护》第二章八:“我们仿佛是在骄傲,然而却一定有许多内行人在讥笑我们了。”
(5).表示坚决。多用于第一人称。 茅盾 《喜剧》:“有要紧事,一定要见一见。” 曹禺 《雷雨》第三幕:“我们明天一定走,离开这儿。”
(6).某种程度的;适当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注意的是这女孩子的相貌的变化,和如何使她具有一定的学历。” 马南邨 《燕山夜话·初生之犊不怕虎》:“只要脑子和身体各部分相应的官能担负得了,并不勉强,就可以进行一定的学习和锻炼。”
(7).特定。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十一:“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老舍 《正红旗下》三:“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总会有人,象二哥,多看出一两步棋的。”
(8).犹统一。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 唐 衰兵乱,又百餘年而圣 宋 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摺》:“令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黽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一定舆论。”
词语解释:痛定  拼音:tòng dìng
(1).见“ 痛定思痛 ”。
(2).谓悲痛的心情趋于平静。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词语解释:痛定思痛  拼音:tòng dìng sī tòng
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当时所遭的痛苦。含有吸取教训,警惕未来的意思。语本 唐 韩愈 《与李翱书》:“僕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於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觉失声痛哭。” 沙汀 《闯关》十二:“于是他又痛定思痛的详细回忆了一遍几天来的经历。”亦省作“ 痛定 ”、“ 痛定思 ”。 宋 郑樵 《〈通志〉总序》:“臣上稽三皇五帝之形势,远探四夷八蛮之巢穴,仍以 梁汴 者,四朝旧都,为痛定之戒。” 清 黄遵宪 《乱后归家》诗:“颠倒归来梦,惊疑痛定思。”
词语解释:坐定  拼音:zuò dìng
(1).犹入座,坐下。《战国策·燕策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田先生 坐定。”《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於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 夷门 侯生 。”《水浒传》第二十回:“众人扶 晁天王 去正中第一位交椅上坐定。中间焚起一炉香来。”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五章:“客人们都坐在炕上,干部们都坐在凳子上,大家的神气都很紧张。坐定之后,先由 郭占秀 开口。”
(2).不费力而决定。《孟子·滕文公上》:“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孙奭 疏:“以言其易定也。” 宋 曾巩 《制诏拟词·韩琦制》:“及受末命,戡济艰难,以己徇时,坐定大议。”
(3).很容易地平定。《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 许 ”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 绍 将南师, 沮授 、 田丰 諫曰:‘师出歷年,百姓疲弊……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若遣而果也,则不烦一旅之师而坐定 梁 益 。”
(4).犹言使稳定;安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抖搜了精神,坐定了性子一回。”
(5).一定;肯定。《西游记》第五二回:“ 行者 駡道:‘你这泼魔,今番坐定是死了!不要走,吃吾一掌。’”《西游记》第七五回:“既拿倒了 孙行者 , 唐僧 坐定是我们口里食也。”
词语解释:意定  拼音:yì dìng
猜定。《红楼梦》第十二回:“只见黑魆魆的来了一个人, 贾瑞 便意定是 凤姐 。”
词语解释:素定  拼音:sù dìng
犹宿定。预先确定。《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后汉书·吕布传》:“ 布 时兵有三千,马四百匹,惧其不敌,谓 陈珪 曰:‘今致 术 军,卿之由也,为之奈何?’ 珪 曰:‘ 暹 奉 与 术 ,卒合之师耳。谋无素定,不能相维。’” 宋 苏辙 《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此心素定谁能劝,秪有丁寧詔莫违。”
词语解释:戒定  拼音:jiè dìng
佛教语。制身为戒,慎心为定。 唐 道宣 《净心诫观法》二:“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 唐 王维 《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诗:“一施传心法,唯将戒定还。”
词语解释:咬定  拼音:yǎo dìng
谓话说得十分肯定。《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李氏 与 大郊 面质,句句是 杨化 口谈,咬定 大郊 谋死真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那姓 刘 的取去了一万九千两,一万九除了三千,还有一万六,他咬定了要店里众人分着赔呢。”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 韩美林 一口咬定:他的童年是幸福的。”
词语解释:守定  拼音:shǒu dìng
等待;牢牢守住。 宋 欧阳修 《与苏丞相书》之五:“为客在门前守定,写简不成,悉之。”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二折:“想当日 子牙 守定钓鱼滩,遇 文王 亲诣 磻溪 登将臺。”
词语解释:安定  拼音:ān dìng
(1).使平安稳定;使平静稳定。《书·盘庚中》:“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安定神思。” 明 张居正 《再辞恩命疏》:“卿受遗辅政,有安定社稷之功。”
(2).平静稳定。《史记·留侯世家》:“诸侯安定, 河 渭 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度,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唐 李德裕 《请授王宰兼行营诸军攻讨使状》:“自闻狂寇侵軼,尚未安定。” 宋 司马光 《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明圣王之诛,不在快志多杀,要欲布陈条理,期於安定而已。” 明 唐顺之 《故礼部左侍郎薛瑄从祀议》:“臣闻众心安定而成俗,俗必有尚,众志鼓舞而成尚,尚必有倡,倡之者始之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一:“ 秦妈妈 一见了 余静 ,心里就安定了。”
词语解释:文定  拼音:wén dìng
(1).《诗·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 渭 。” 朱熹 集传:“文,礼;祥,吉也。言卜得吉而以纳币之礼定其祥也。”后因称订婚为“文定”。《宋宫十八朝演义》第二回:“因为 杜夫人 急切要给 匡胤 娶亲,所以一经文定,不久就把 贺 家女儿娶了过来。”
(2).经过删除选定的文集。 清 靳治荆 《〈南雷文定〉序》:“﹝先生﹞於是尽汰其等身之著,而约存若干首,汇为一编,名曰‘文定’。”
词语解释:静定  拼音:jìng dìng
(1).指道家的澄心静虑,守道不离。《云笈七籤》卷九四:“安在道中,名曰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
(2).指佛教的澄心静虑,坐禅入定。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如此良久,輒有雨。岂其静定之功已成,特假此以愚人耶,抑果异物耶?”
(3).平静凝滞。 茅盾 《三人行》五:“他的眼光是阴悒的,静定的,而且并没看见什么似的。” 叶圣陶 《恐怖的夜》:“埠头那有什么航船,只有赤热的太阳照着静定的河水。”
(4).平静安定。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我的精神在贫困之中也还见静定。” 潘漠华 《三月二十夜杭州》:“山是如此的静定,天是如此的低迷。”
词语解释:注定  拼音:zhù dìng
(1).(某种客观规律或所谓命运)预先决定,不可避免。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吾徒侥倖至多。此辈优一资半级,何足问也!一皆注定,未曾退量。”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天那天那,也是俺注定的合受这饥寒债。”《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至於祸福,有个天在;注定的祸避不来,非分的福求不到。” 茅盾 《雨天杂写之一》:“ 希特勒 的失败是注定了的,然而他的不是英雄也已经注定。”
(2).(目光、意念)集中停留于一点。《英烈传》第六回:“ 太祖 见他们四五个一个个都好手段,便将车子推在一边,把眼睛注定来看。”《红楼梦》第六五回:“﹝ 贾珍 ﹞却一心注定在 三姐儿 身上。”
(1).(某种客观规律或所谓命运)预先决定,不可避免。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二折:“兄弟少烦恼,这都是前生註定者。”
(2).谓记载明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徵梦·甲戌状元》:“亟呼主籍者检其禄,则註定甲戌状元,官至吏部左侍郎,年七十九岁。”
词语解释:约定  拼音:yuē dìng
事先商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张氏 送了馆约,约定明年正月元宵后到馆。”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锦鳞儿一对对风流可怪,你在那海当中曾约定两下里和谐。” 巴金 《三次画像》:“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他的家。”
词语解释:治定  拼音:zhì dìng
(1).政治安定。《礼记·乐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虽域中治定,玄功载洽於神祇;而閫外抗稜,睿略必当於弔伐。”
(2).点窜改定。《宋书·索虏传》:“ 德祖 昔在北,与虏将 公孙表 有旧, 表 有权略, 德祖 患之,乃与交通音问,密遣人説 郑 兵,云 表 与之连谋,每答 表 书,輒多所治定。”
词语解释:泰定  拼音:tài dìng
(1).安定;镇定。《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成玄英 疏:“且德宇安泰而静定者,其发心照物,由乎自然之智光。”《新唐书·王重荣传》:“ 珙 任威虐,杀人断首置前,而颜色泰定。”
(2).指太平。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 明帝 、 章帝 继 光武 而臻泰定。”
词语解释:以定  拼音:yǐ dìng
犹言一定,必定。《水浒传》第十四回:“我看那厮不是良善君子,以定是醉了,就便睡着。”《水浒传》第二一回:“我猜着你俩箇多时不见,以定要早睡,收拾了罢休。”《水浒传》第二九回:“﹝ 武松 ﹞心中自忖道:‘这箇大汉,以定是 蒋门神 了。’”按以上三例之“以定”,一本均作“一定”。
词语解释:既定  拼音:jì dìng
已经确定。 宋 曾巩 《请以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今庶尹百工分位既定,宜有新书,如《周官》六典明白之文,使内外上下,晓然究悉。” 宋庆龄 《中国的光明前途》:“它已经成为 中国 全国人民的意志和 中国 的原动力,团结并且引导我国绝大多数人民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进。” 茅盾 《无题》:“虽然有时模糊,有时清晰,但‘她’的存在却是既定了的。”
词语解释:平定  拼音:píng dìng
(1).平息。《史记·殷本纪》:“於是诸侯毕服, 汤 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蔡州 用兵日久,征发正困於人,未知何时得平定。”《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不若诈称朝命,先正王位,然后以尊临卑,平止 睦州 ,广其兵势,假道於 杭 ,以临 湖州 。”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恩遇》:“两 金川 平定,羣臣恭上诗册。”
(2).评议审定。《后汉书·陈宠传》:“又律有三家,其説各异,宜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
(3).安定;平稳。 宋 苏轼 《徐州贺河平表》:“伊昔横流,凛孤城之若块;迨兹平定,蔚秋稼以如云。” 曹禺 《日出》第二幕:“可现在情形特别,行市一个劲儿往下跌,要是平定一点,行市还有翻回来的一天,那你就大赚了。”
词语解释:底定  拼音:dǐ dìng
(1).达到平定。《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 蔡沉 集传:“底定者,言底於定而不震荡也。”底,一本作“ 厎 ”。
(2).引申指平定;安定。《周书·尉迟运传》:“ 东夏 底定,颇有力焉。” 宋 王禹偁 《平阳公主赞并序》:“卒见削平多垒,底定京师。” 明 李贽 《与凤里》书:“一身漂泊,何时底定。”
词语解释:立定  拼音:lì dìng
(1).决定;拿定。《南史·刘穆之传》:“从平 建鄴 ,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甚么终身?拚得立定主意嫁了他,便是了。” 李準 《马小翠的故事》:“ 马小翠 这时就立定了志愿,坚决要把文化带上 大焦山 。”
(2).站住。《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巫娘子 连忙躲了进来,掩在门边, 赵尼姑 却立定看。”《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素梅 见説是书房,便立定了脚。” 茅盾 《子夜》十二:“只有先战胜了 老赵 ,打破了 老赵 指挥下的‘经济封锁’,然后能真正‘自己立定脚跟’!”
(3).军事或体操口令。命令正在行进的队伍或个人停住并立正。
词语解释:保定  拼音:bǎo dìng
(1).保护而安定之。《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郑玄 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天之安定女,亦甚坚固。” 孔颖达 疏:“言天之安定汝王位,亦甚坚固矣。”《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至若念陶钧之道,在择宰相而任之,使权造物之柄;念保定之功,在择将帅而任之,使修分閫之寄。”
(2).谓稳固地保有。 晋 陆云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皇皇帝祜,诞隆骏命。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词语解释:言定  拼音:yán dìng
说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掇恶名》:“ 裴筠 婚 萧楚公 女。言定未几,便擢进士。”又如:他们在会上言定过了麦收就进行改选。
词语解释:管定  拼音:guǎn dìng
(1).一定。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身为客兮心为主,主人平和客安堵,若还主客不康寧,精神管定辞君去。”
(2).加以固定;拴牢。 元 辗然子 《拊掌录·嗜烧炼》:“ 黄裳皓 嗜烧鍊,晚年疾篤,语诸子曰:‘吾死,以大罁一,妆坐之,復以大罁覆之,用铁綫上下管定,赤石脂固缝,置之穴中足矣。’”
(3).看管住。《水浒传》第四二回:“本县差下这两个都头每日来勾取,管定了我们,不得动转。”
词语解释:断定  拼音:duàn dìng
(1).判决裁定。《三国志·魏志·卫觊传》:“九章之律,自古所传,断定刑罪,其意微妙。”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既然前官断定,将军来,我判个‘斩’字。”
(2).下结论;断然认定。 唐 裴夷直 《漫作》诗:“ 梁园 桃李虽无数,断定今年不开花。”《朱子语类》卷八七:“虽疑如此,然终未可如此断定。”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唐贡荔支地》:“一骑红尘,扰及天下,千载后必欲断定为何地,不亦泥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这件事我是不敢断定,因为我看见了几件希奇古怪的事。” 马南邨 《燕山夜话·一块瓦片》:“这里说的‘金瓦’是否真的用金子造的,谁也不能断定。”
词语解释:惊定  拼音:jīng dìng
谓受惊的心情安定下来。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一:“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清 严长明 《十三日由东峰下山仍诣云台观宿》诗:“平生戒垂堂,惊定犹疑猜。”
词语解释:小定  拼音:xiǎo dìng
(1).稍得安定。《晋书·孝怀帝纪》:“辛巳,前 雍州 刺史 贾疋 讨 刘粲 於三辅,走之, 关中 小定。”
(2).指佛教徒坐禅的开始阶段。 唐 元孚 《月夜怀刘秀才》诗:“此时小定未禪寂,古塔月中松磬高。”
(3).旧时缔结婚姻的初步手续,男家向女家用饰物等作为定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或下小定、大定,或相媳妇与不相。”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礼制》:“今留都初缔姻,具礼往拜女家,曰‘谢允’;次具仪,曰‘小定’。”《天雨花》第三回:“因先人贪他富豪,结下姻亲,去年下了小定,花红酒礼,约费百金而已。”
词语解释:寂定  拼音:jì dìng
佛家谓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百喻经·书末偈语》:“佛正法寂定,明照於世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释种 太子今在此中,初证佛果,心凝寂定,四十九日未有所食。”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无梦 语人:少时絶欲,屏居山中十餘岁,自以为不动。及出,见妇人美色,乃復歉然。又入山十餘年,乃始寂定。”
词语解释:习定  拼音:xí dìng
谓养静以止息妄念。《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京城禪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禪习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 宋 陈显微 《文始真经言外经旨·五鉴》:“昔有人居山习定,而山精现怪异之形,变化百种,魔挠其人,其人瞑目不视,曰:汝之伎俩有尽,我之不闻不见无穷。”
词语解释:夜定  拼音:yè dìng
指夜深人静之时。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往往夜定有语笑声,及迫而近之,则又寂然。”
词语解释:下定  拼音:xià dìng
(1).下聘。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巴金 《秋》二六:“他就要续弦了,初八下定。”
(2).付出定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那么你吃过饭赶紧走看,马上下定,马上今天就搬。”
词语解释:钟定  拼音:zhōng dìng
指夜深人静时刻。古代亥时(相当于午后九时至十一时)以后,人们开始安息,称为人定。人定鸣钟为信,故称。 唐 喻凫 《游云际寺》诗:“阁寒僧不下,鐘定虎常来。” 前蜀 张蠙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诗:“鐘定遥闻水,楼高别见星。”
词语解释:耆定  拼音:qí dìng
(1).达成。《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 殷 遏刘,耆定尔功。” 毛 传:“耆,致也。” 高亨 注:“定,成也。”《晋书·乐志上》:“纂 宣 之绪,耆定厥功。”
(2).平定。 宋 岳珂 《桯史·成都贡院》:“议以为 乾德 平僭伪,虽鸞舆不亲幸,而耆定一方,实为雋功。” 章炳麟 《五无论》:“ 中国 之诗,《风》以道淫,《雅》《颂》以道杀。而言淫者,以‘窈窕’‘好逑’文之,言杀者,以‘神武’‘耆定’文之。”
词语解释:多定  拼音:duō dìng
多半,大概。《水浒传》第二四回:“ 西门庆 他如今刮上了卖炊饼的 武大 老婆,每日只在 紫石街 上 王婆 茶坊里坐地,这早晚多定正在那里。”《水浒传》第八六回:“若是填塞了那条入去的路,再也出不来。多定只是陷在那里了。”
词语解释:理定  拼音:lǐ dìng
谓政治安定。 唐 郑絪 《享太庙乐章》:“於穆时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词语解释:删定  拼音:shān dìng
经过修改而确定。《汉书·刑法志》:“若开后嗣,不若删定律令。律令一定,愚民知所避,姦吏无所弄矣。”《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十二月,詔有司删定大辟,减死罪。” 宋 苏轼 《与孙志康书》:“集其前后文集,异日示及,当与 志康 商议,少加删定,乃传世也。” 清 何琇 《樵香小记·野有死麕》:“ 王柏 乃以为淫奔之诗而黜之,乌知删定之旨哉。”
词语解释:指定  拼音:zhǐ dìng
(1).确定;认定。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銛 谬膺驳正,敢废司存,请傍移礼官,以求指定。” 宋 司马光 《起请科场札子》:“伏乞以臣所奏,及礼部等官所议,榜国子监门,及编下诸州,有州学处榜州学门,令举人限一月内投状,指定何法为善,仰本州附递以闻。”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我又是个辩士,一口指定你要举兵归 汉 。” 茅盾 《野蔷薇·创造二》:“在短短的两年内,她就读完了 君实 所指定的书。”
(2).犹指着。《西游记》第十九回:“禪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 行者 ,问道:‘此位是谁?’”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骂杜康》:“俏娘儿指定了 杜康 駡。”
词语解释:鉴定  拼音:jiàn dìng
亦作“鉴定”。
(1).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 宋 陆游 《跋中和院东坡帖》:“鉴定精审,无一帖可疑者。”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品诗》:“滴露研硃非草草,从容鑑定庶无尤。” 茅盾 《委屈》:“这衣服的剪裁式样,要是给话剧团管道具的专家见了,准会鉴定出它是哪一年的时装。”
(2).指对人功过、出身和优缺点等的鉴别和评定。 吴晗 《灯下集·谈曹操》:“‘奸雄’这一鉴定,是 许劭 的创造。”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他对于成分的鉴定特别细心。”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哟!我又不是干部科长,成天给你作鉴定。”
词语解释:命定  拼音:mìng dìng
命中注定或必然发生的。例如:反动派是命定要失败的。
词语解释:选定  拼音:xuǎn dìng
挑选确定。 郑观应 《上摄政王请速行立宪书》:“惟议员虽出自公举,而人才必须由资政院选定,规则严颁,庶无滥举。”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七:“我选定这一个题目,想说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话。”
词语解释:学定  拼音:xué dìng
学习佛家静坐敛心的修养方法。 唐 杨巨源 《送定法师归蜀》诗:“孤猿学定前山夕,远雁伤离几地秋。”
词语解释:坚定  拼音:jiān dìng
(1).(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 晋 刘琨 《书》:“胆识坚定,临难无苟免之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脩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体貌习熟,德性坚定矣。” 毛泽东 《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2).使坚定。 老舍 《黑白李》:“上礼拜堂去祷告,为是坚定良心。”
词语解释:印定  拼音:yìn dìng
谓固定不变。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三九:“近体意旨,虽在章句字法之间,却不印定。故 唐 人有通首不对者,有通首全对者。”
词语解释:刊定  拼音:kān dìng
修改审定。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猥受顾锡,教使刊定。”《三国志·蜀志·向朗传》:“年踰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体统各殊,指归咸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崇理学》:“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书,特命 朱子 配祠十哲之列。”
词语解释:戡定  拼音:kān dìng
(1).能定,克定。《书·康王之诰》:“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 孔 传:“当尽和天下赏罚,能定其功,用布遗后人之美言,施及子孙无穷。”
(2).平定。《隋书·虞世基传》:“戡定艰难,平壹区宇。”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经纬天地之谓文,戡定祸乱之谓武。” 明 方孝孺 《送伴读朱君之庆府序》:“ 高皇帝 以雄才神畧,戡定万方。” 邓慕韩 《史坚如事略》:“ 广州 省之中坚,吾自当之,先捣庭穴,次第戡定。”
词语解释:固定  拼音:gù dìng
(1).不变动或不移动。 刘宾雁 《本报内部消息》:“人力过分固定,就要出毛病了。”
(2).使不改变。如:把产品规格固定下来。
词语解释:修定  拼音:xiū dìng
同“脩定”。
修改确定。
词语解释:脩定  拼音:xiū dìng
修改确定。《新唐书·于志宁传》:“初, 志寧 与司空 李勣 脩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礼坏乐缺,实宜以时脩定。”
词语解释:龛定  拼音:kān dìng
谓战胜、平定。龕,通“ 戡 ”。《古诗源·谢灵运〈述祖德诗〉序》:“ 太元 中,王父龕定 淮 南,负荷世业,尊主隆人。” 沉德潜 注:“王父,谓 玄 也。龕,同戡,胜也。龕定 淮 南,谓败 苻坚 事。”
词语解释:贞定  拼音:zhēn dìng
坚定不移。 明 归有光 《河南策问对》之一:“考其正俗之论,谓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化者,必乎贞定而已。”
词语解释:抚定  拼音:fǔ dìng
安抚平定。《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故立 韩 诸公子 横阳君 成 为 韩王 ,欲以抚定 韩 故地。”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依 周 汉 诸侯及 唐 藩镇故事,抚定中原。”《明史·李文忠传》:“ 文忠 遣将击走之,亲抚定其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先惠顺王神力》:“披坚执鋭,抚定 辽 瀋 。”
词语解释:铁定  拼音:tiě dìng
确定无疑,坚定不移。《朱子语类》卷二四:“须是如此看,方见好底铁定是好人,不好底铁定是不好人。”《朱子语类》卷五六:“‘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般言语是铁定底条法,更改易不得。” 郭沫若 《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社问》:“内容总是占领异地位的,政治第一,这是铁定不移的。”
词语解释:拟定  拼音:nǐ dìng
(1).一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妮子拟定都和那酸丁演撒,我明日自上门去,见俺姑娘,只做不知。”
(2).决定。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我又不会 临邛县 驾车,他又不会 昇仙桥 题柱,早学那 卓文君 拟定嫁 相如 。”《红楼梦》第五十回:“ 薛姨妈 心中因也遂意,只是已许过 梅 家,因 贾母 尚未説明,自己也不好拟定。”
(3).起草制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臬司得了意旨,便赶忙回衙门去説明原委。他却早已拟定一个摺稿了。”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成就与否,须视他所拟定的计划,在实行时,是否有失错。”
词语解释:粗定  拼音:cū dìng
粗定。大体上安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又遣按察使 成林 諭祭,并密侦其国。 成林 旋以国事觕定闻,乃止。” 黄远庸 《蛛丝马迹之省制案》:“当此共和始基人心觕定之秋,亦不敢徒事更张,转滋纷扰。”
词语解释:遮定
幸得安定
词语解释:笃定  拼音:dǔ dìng
(1).方言。谓极有把握。《中国歌谣资料·新三字经》:“工人穷,老板富,有铜钿,笃定过,呒铜钿,只好做。”《收穫》1981年第1期:“粮食作物管理得很出色,一看就知道丰收又笃定了。”
(2).方言。安详镇定。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她虽然有点要送客的意思, 童进 却还稳稳坐在那里没动。见她很笃定,他越发有点急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九:“ 梅佐贤 知道 徐义德 还有话要说,对于 锺珮文 的质问不放在心上,他很笃定,不露神色地听 徐义德 说下去。”
词语解释:豫定  拼音:yù dìng
(1).事先决定。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兵不豫定,无以待敌。”《后汉书·申屠刚传》:“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廊庙之计,既不豫定,动军发众,又不深料。”《清史稿·礼志二》:“十月朔,颁时宪书,豫定次年耕耤吉期,下所司循用。” 梁启超 《民约论》:“故凡涉於将来之事,皆不得豫定。”
(2).预先订购。 鲁迅 《集外集拾遗·〈奔流〉凡例五则》:“在十一月以前豫定者,半卷五本一元二角半,一卷十本二元四角,增刊不加价,邮费在内。”
词语解释:捏定  拼音:niē dìng
拿定。 茅盾 《子夜》五:“如果捏定这个宗旨,那么, 朱吟秋 、 陈君宜 、 周仲伟 一班人,只好不去招呼他们了。”
词语解释:暂定  拼音:zàn dìng
暂时安排的
暂时或临时提供的。例如:学习期限暂定两年。
提供临时需要的。例如:暂定办法。
词语解释:朝定  拼音:cháo dìng
契丹语。朋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契丹 主闻 庄宗 为乱兵所害,慟哭曰:‘我朝定儿也。吾方欲救之,以 勃海 未下,不果往,致吾儿及此。’哭不已。虏言‘朝定’,犹华言朋友也。”
词语解释:执定  拼音:zhí dìng
(1).犹坚持。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所思少窒,仍放过,且閲他篇,不可执定,復酌酒酣卧,迨心思稍清,起而裁之。”《红楼梦》第六九回:“若只管执定主意,岂不怕……死无葬身之地。”
(2).牢牢地拿着。《水浒传》第六十回:“ 项充 、 李衮 得令,各执定蛮牌,挺着标枪飞剑,只等 樊瑞 作用。”
词语解释:宿定  拼音:sù dìng
预先确定。《管子·地图》:“故将出令发士,期有日数矣。宿定所征伐之国,使羣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议成败,人主之任也。”《南史·刘穆之传》:“ 刘 孟 诸公俱起布衣,共立大义,事乃一时相推,非宿定臣主分也。”
词语解释:制定  拼音:zhì dìng
拟订;定出。《汉书·儿宽传》:“唯圣主所由,制定其当,非羣臣之所能列。”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第八子 得一 ,知 贝州 。 王则 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二:“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共306,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