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共166,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末字词组
长安临安轻安万安岂安全安晏安请安
平安怀安潘安安安遗安慰安招安还安
自安少安即安奉安燕安延安近安卧不安
建安治安道安日安寿安奠安早安退安
不安宴安大安淮安兴安盂安和安尉安
心安高安遑安乐安清安阜安恬安康安
问安常安归安保安马安静安习安妥安
槐安易安居安子安尊安宁安承安养安
相安便安公安闲安西安粗安镇安台安
偷安永安偏安行安苟安绥安柳安富安

词语解释:长安  拼音:cháng ān
(1).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词语解释:平安  拼音:píng ān
(1).指心境平静安定。《韩非子·解老》:“人无智愚,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世说新语·文学》“皆无想无因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周礼》有六梦:一曰正梦,谓无所感动,平安而梦也。” 鲁迅 《野草·希望》:“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老舍 《黑白李》:“有点小玩艺,比如粘补旧书等等,他就平安的销磨半日。”
(2).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平稳安全。 唐 岑参 《逢入京使》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明 李永周 《旅中望月》诗:“欲将数行信,无处寄平安。” 闻一多 《李白的死》:“又见圆圆的月儿还平安地贴在天上。”
词语解释:自安  拼音:zì ān
(1).自安其心;自以为安定。《荀子·王霸》:“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汉书·张禹传》:“ 禹 与 凤 并领尚书,内不自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 凤 。” 唐 陈鸿 《长恨歌传》:“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自古夷狄盗贼之祸,所以蔓延滋大,日深一日,其终或至於亡国者,皆将帅之臣玩寇以自安,养寇以自固,誉寇以自重也。”
(2).自己甘心情愿。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若辈亦自等庸奴,自安愚拙,无一聪明秀颖之士肯降心而相从者。”
(3).自谋安乐。《国语·鲁语下》:“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 穆伯 之絶嗣也。” 隋 李巨仁 《钓竿》诗:“寄言朝市客,沧浪徒自安。”
词语解释:建安  拼音:jiàn ān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例如: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词语解释:不安  拼音:bù ān
(1).不安定;不安宁。《论语·阳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荀子·正论》:“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内,国虽不安,不至於废易遂亡。”《后汉书·周晖传》:“ 暉 闻京师不安,来候 忠 , 董卓 闻而恶之,使兵劫杀其兄弟。”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地祗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巴金 《寒夜》六:“母亲注意到他这种忍受性的沉默,感到不安了。”
(2).不当,不稳妥。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世书俗説,多所不安。”
(3).不适,指有病。《东观汉记·马皇后传》:“后尝有不安,时在 敬法殿 东厢,上令太夫人及兄弟得入见。”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和尚﹞常恐尊体有所不安,中夜思之,实怀忧恋。”
(4).客套话。表示歉意和感激。如:老来麻烦您,真是不安。
词语解释:心安  拼音:xīn ān
内心安适坦然。例如:心安意适。
词语解释:问安  拼音:wèn ān
问候尊长起居;问好。 唐 元稹 《七女封公主制》:“朕以四海奉皇太后於南宫,问安之时,诸女侍侧。” 宋 梅尧臣 《送河东转运刘察院》诗:“行臺知不远,能使问安频。”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从松树隙间穿过的阳光,就是你弟弟问安的使者。”
词语解释:槐安  拼音:huái ān
槐安国 或 槐安 梦的省称。 宋 范成大 《次韵宗伟阅香乐》:“尽遣餘钱付桑落,莫随短梦到 槐安 。”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 槐安 ,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明 章纲 《真掌亭赋》:“余居非 槐安 之旧都,岂 华胥 之故国,虽可追於幻境,亦永慨於陈迹。”
词语解释:相安  拼音:xiāng ān
谓相处平安,没有矛盾。《楚辞·离骚》:“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王逸 注:“言何所有圜凿受方枘而能合者?谁有异道而相安耶?言忠佞不相为谋也。”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民以少紓,而上下相安,无刻核之怨。”《红楼梦》第一二○回:“ 寳釵 又将大义的话説了一遍,大家各自相安。” 郭沫若 《蒐苗的检阅》:“譬如 鲁迅 先生曾把这个口号(指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发展’,要把它作为总口号,而把‘国防文学’作为分口号;在总与分之间求相安,这是一种排解法。”
词语解释:偷安  拼音:tōu ān
只图目前的安逸,苟安。《史记·秦始皇本纪》:“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 宋 司马光 《遗表》:“臣窃见十年以来,天下以言为讳,大臣偷安於禄位,小臣苟免於罪戾,閭阎之民,憔悴困穷,无所控告,宗庙社稷,危於累卵,可为寒心。”《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他在相位一十五年,专一蒙蔽朝廷,偷安肆乐。” 淦女士 《隔绝》:“你现在看我已到了这样境地,还是这样偷安苟活着,或者以为我背前约了。”
媮安:只图眼前的安逸。 宋 苏轼 《罗适知开封县程之邵知祥符县制》:“以尔 之邵 ,才力强敏,无媮安之意。”《清史稿·诸王传三·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尔毋媮安,斯克敌制胜,身不期强而自强矣。” 梁启超 《新民说》第七节:“保守今日,故进取之念消;媮安今日,故冒险之气亡。”
词语解释:临安  拼音:lín ān
县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县内的天目山多奇峰、竹林,为浙西名胜地
词语解释:怀安  拼音:huái ān
(1).谓留恋妻室,贪图安逸。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及 齐 , 齐桓公 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於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 姜氏 。 姜氏 杀之,而谓公子:‘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 姜 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唐 欧阳詹 《出门赋》:“惕怀安以败名,曾何可以少留!”亦以指留恋安逸。《左传·襄公十八年》:“君王其谓 午 怀安乎!吾以利社稷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徒欲怀安,必肆其志。”《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 会稽 只可暂驻,若稍久,则人怀安而不乐屡迁。”
(2).归向德政而安居乐业。《史记·孝景本纪论》:“ 汉 兴, 孝文 施大德,天下怀安。”
词语解释:少安
稍安
词语解释:治安  拼音:zhì ān
(1).谓治理(百姓)使之安定。《管子·形势解》:“生养万物,地之则也;治安百姓,主之则也。”《韩非子·显学》:“此四者所以治安也,而民不知悦也。”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记·孝文本纪》:“古者 殷 周 有国,治安皆千餘岁。” 宋 苏辙 《栾城先生遗言》:“今祖宗法令脩明,求之前世,未有治安若今之久者。”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王莲生编修》:“臣道不立,则治安难期。”
(3).指社会秩序安宁。亦指维护社会秩序安宁。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六:“如果他们一定不肯来,就说我们这里土匪多,治安要紧,不可不来。” 张天翼 《清明时节》六:“青天白日出了这个乱子,在治安上太说不过去。”
(4).指 汉 贾谊 《治安策》。 金 李汾 《汴梁杂诗》之一:“一策《治安》经济了, 汉 庭谁识 贾生 贤。” 傅尃 《次韵和湘荃梦蘧联句即寄》之三:“涕泪早除名士气,《治安》徒惜少年心。”
词语解释:宴安  拼音:yàn ān
谓逸乐。《汉书·景十三王传赞》:“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鴆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宋 苏轼 《策略》一:“臣尝观 西汉 之衰,其君皆非有暴鷙淫虐之行,特以怠惰弛废,溺于宴安,畏朞月之劳,而忘千载之患,是以日趋于亡而不自知也。” 明 薛蕙 《杂诗》:“宴安损性灵,美疢生膏肓。” 章太炎 《国家论》:“习於宴安,而肌骨不如昔日之坚定。”参见“ 宴安鴆毒 ”。
词语解释:宴安鸩毒  拼音:yàn ān zhèn dú
亦作“ 宴安酖毒 ”。 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杜预 注:“以宴安比之酖毒。” 唐 陈子昂 《禡牙文》:“乃蜂屯丸山,豕食寮野,宴安鴆毒,作为欃枪。” 明 张凤翼 《灌园记·齐王拒谏》:“他那里卧薪尝胆勤修政,我这里宴安鴆毒不思省,兵马临城待怎生。” 孙中山 《报告陈炯明叛变致本党同志书》:“直至 桂 军发难,边隅震惊,始知宴安酖毒之不诬。”
词语解释:高安  拼音:gāo ān
(1).谓居于高位而安泰。《管子·版法》:“修长在乎任贤,高安在乎同利。” 尹知章 注:“与下同利,则高位安。”
(2).指 汉哀帝 时 高安侯 董贤 。《文选·潘岳〈西征赋〉》:“刺 哀主 於 义 域,僭天爵於 高安 。” 张铣 注:“ 董贤 有美色,帝幸之,封为 高安侯 。”
(3). 宋 乐章名。《宋史·乐志一》:“ 建隆 元年二月……改乐章十二‘顺’为十二‘安’,盖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祭天为《高安》,祭地为《静安》。”
词语解释:常安  拼音:cháng ān
长久安定;经常安宁。《荀子·荣辱》:“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 汉 贾谊 《新书·胎教》:“故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 唐 白居易 《咏怀》:“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
词语解释:易安  拼音:yì ān
安适,舒服。例如: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词语解释:便安  拼音:biàn ān
便利安稳;便利安适。《后汉书·霍谞传》:“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唐 刘禹锡 《为京兆韦尹谢许折籴表》:“臣自理京邑,不先威刑,唯务便安,所期富庶。”《清史稿·仁宗纪》:“凡我君臣,当以忧盛危明之心,不为苟且便安之计。”
词语解释:永安  拼音:yǒng ān
(1).长久稳固。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然其规矩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2).永远安定;永远安宁。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使世之为人牧者,怀其民如上人之怀其菊也,天下其永安也。”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词语解释:轻安  拼音:qīng ān
(1).轻健安康,健康。 五代 齐己 《赠刘五经》诗:“羣经通讲解,八十尚轻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朱文公 有足疾,尝有道人为施鍼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 清 姚鼐 《寄灵谷僧》诗:“无缘居士室,暂接问轻安。”
(2).谓流畅而平和。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熙甫 子 子慕 ,变矫厉为轻安,不失为儒者之言,度越其父远甚。”
词语解释:潘安  拼音:pān ān
晋 潘岳 。 岳 字 安仁 ,故省称“潘安”。 潘安 貌美,故诗文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 唐 元稹 《赋得九月尽》:“ 潘安 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国士 潘安 ,贤门 孟光 ,芳姿玉立珪璋。”《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到了那个探花,説甚么 潘安 般貌, 子建 般才。”《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难道真个嫌我丑陋……一定要选个 陈平 、 潘安 不成?”《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多半因为吃了我应分的母奶,他才长成这般 宋玉 之容、 潘安 之貌呢。”
词语解释:即安  拼音:jí ān
犹就枕。指休息。《国语·鲁语下》:“士朝而受业,书而讲贯,夕而习復,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
词语解释:道安  拼音:dào ān
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如:并请道安。
词语解释:大安  拼音:dà ān
(1).太平无事。《荀子·王霸》:“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汉书·高后纪》:“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
(2).身体健康安好。多用作书信末尾的祝颂语。如:敬颂大安。
(3). 唐 代宫殿名。《旧唐书·太宗纪下》:“甲辰,校猎於 鱼龙川 ,自射鹿,献於 大安宫 。”
词语解释:遑安  拼音:huáng ān
安闲;安逸。 晋 束晳 《补亡诗·南陔》:“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前蜀 杜光庭 《众补修三会醮词》:“臣等数年以来,於下会之日,共申祈醮,以罄焚修,昨日迫於尘缘,偶过佳节,中心忧惕,不敢遑安。” 元 揭傒斯 《送孙志言远游》诗:“志士游四海,岂拘名利牵, 孙子 三十餘,怀策靡遑安。”
词语解释:归安  拼音:guī ān
旧时谓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诗·周南·葛覃序》:“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词语解释:居安  拼音:jū ān
处于安宁的环境。 唐 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天子念致理之艰难,乐居安之闲暇,肇置三令节。”《元史·列女传序》:“则其居安而有淑顺之称,临变而有贞特之操者,夫岂偶然哉。”参见“ 居安思危 ”。
词语解释:居安思危  拼音:jū ān sī wēi
谓处于安宁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旧唐书·岑文本传》:“臣闻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隆其基也。”《明史·郑本公传》:“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羣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 茅盾 《子夜》九:“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 小杜 居安思危,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今夕有酒今夕醉。”
词语解释:公安  拼音:gōng ān
(1).指 明 代以 袁宏道 等为代表的公安派。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今人之论词,大概如昔人之论诗。主格者其歷下之摹古乎?主趣者其公安之写意乎?” 巴金 《沉落》:“过了两天他又在另一个大学里演讲公安、竟陵派小品文的价值。”详“ 公安派 ”。
(2).社会的公共治安。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故无论泰东泰西之所谓道德,皆谓其有赞於公安公益者云尔。” 孙中山 《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刑罚之目的,在维护国权,保护公安……苛暴残酷,义无取焉。”
词语解释:公安派  拼音:gōng ān pài
明 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 袁宏道 及其兄 宗道 弟 中道 为首。因三 袁 是 公安 (今属 湖北省 )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在当时有较大影响。他们的部分作品抨击时政,表现对道学的不满;多数篇章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词语解释:偏安  拼音:piān ān
谓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而苟安于一方。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先帝虑 汉 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託臣以讨贼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侥倖 康王 南渡,即了帝位,偏安一隅,偷閒取乐。” 郁达夫 《乙亥元日读陈龙川集有感时事》诗:“大地春风十万家,偏安原不损繁华。”
词语解释:万安  拼音:wàn ān
(1).万全。《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窃为公惧之!”《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诸君之諫,乃万安之计。”
(2).安心,放心。《红楼梦》第五七回:“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红楼梦》第九九回:“众人道:‘你万安,没有的事。’”
(3).犹万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曹吉祥》:“万安叩首称三叔,恭顺当凶战一场。”参见“ 万福 ”。
词语解释:万福  拼音:wàn fú
(1).多福。祝祷之词。《诗·小雅·蓼萧》:“和鸞雝雝,万福攸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王延寿万岁……觴酒既升,永受万福。” 宋 苏轼 《与知郡朝散书》:“前日辱降屈,业已不出,无缘造谢,信宿尊体万福。”
(2).古代妇女相见行礼,多口称“万福”,后因以指妇女行的敬礼。行礼时,两手松松抱拳,重迭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 陆象山 家﹞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禰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水浒传》第三四回:“那妇人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 巴金 《春》六:“ 婉儿 也只好照 淑华 的意思万福还礼。”
词语解释:安安  拼音:ān ān
(1).温和貌。《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 隋 虞世基 《讲武赋》:“敷九畴而咸叙,奄四海而有截。既搜扬於帝难,又文思之安安。”
(2).徐缓貌。《诗·大雅·皇矣》:“执讯连连,攸馘安安。” 郑玄 笺:“及献所馘,皆徐徐以礼为之,不尚促速。”
(3).谓安于环境或习惯。《礼记·曲礼上》:“安安而能迁。” 孙希旦 集解:“安安,谓心安於所安,凡身之所习,事之所便者,皆是也。”《隋书·高祖纪上》:“区宇寧一,阴阳顺序,安安以迁,勿怀胥怨。” 唐 韩愈 《与卫中行书》:“足下喜吾復脱祸乱,不当安安而居,迟迟而来。”
(4).平正;安稳。 宋 范仲淹 《祭谢宾客文》:“大儒之文兮,醇醇而弗醨;君子之器兮,安安而弗欹。” 清 唐甄 《潜书·格君》:“深渊冥冥,乔岳安安,静之体也。”
(5).平静,安宁。《云笈七籤》卷四二:“九真安安,七神寧寧。”
词语解释:奉安  拼音:fèng ān
(1).旧称安葬皇帝或父亲。《汉书·刘向传》:“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父,忠孝之至也。”《后汉书·明帝纪》:“司徒 訢 奉安梓宫,司空 魴 将校復土。”
(2).安置神像、神位等亦称奉安。 宋 苏轼 《画西方阿弥陀佛赞》:“像成奉安於 金陵 清凉寺 。”《明史·周冕传》:“重建太庙成,奉安神主,帝将遣官代祭。”
词语解释:日安  拼音:rì ān
在白天遇见人或与人分别时的用语。亦称“你好”
词语解释:淮安  拼音:huái ān
江苏省淮阴市属县。位于省中部偏北,人口112万。为苏北主要水利枢纽。周恩来的故乡
词语解释:乐安  拼音:lè ān
犹安乐。 汉 焦赣 《易林·乾之大有》:“上帝之生,福祐日成,修德行惠,乐安且寧。”
词语解释:保安  拼音:bǎo ān
谓对人或事物加以保护,使之安全或稳定不乱。《汉书·王莽传上》:“辅翼 汉 室,保安 孝平皇帝 之幼嗣,遂寄託之义,隆治平之化。”《三国志·吴志·董袭传》:“ 策 薨, 权 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 张昭 及 龚 等,问 江东 可保安否。” 宋 曾巩 《蜀转运判官制》:“西南之地延袤万餘里,外临殊俗,内杂谿谷诸蛮,列州成县,以保安吾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史致谔档案》:“惟盼 魏守质 字营劲旅早日到 寧 ,次第会剿, 绍 属 甬 东藉以保安,餉源或可稍旺,此尤旦夕默祷以俟者也。”
词语解释:子安  拼音:zǐ ān
(1).旧传 陵阳 子明 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 。后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告言:“谿中 子安 当来问, 子明 钓车在否?”后二十馀年, 子安 死,葬山下,有黄鹤栖其冢树,鸣呼 子安 。见 汉 刘向 《列仙传·陵阳子明》。 唐 李白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白龙降 陵阳 ,黄鹤呼 子安 。”参见“ 子明 ”。
(2).传说中的仙人。《南齐书·州郡志下》:“ 夏口城 据 黄鵠磯 ,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鵠过此上也”
词语解释:子明  拼音:zǐ míng
(1).桑树的别名。传说 三国 吴 孙权 时, 永康县 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而归。“夜泊 越里 ,缆舟於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 元绪 ,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繫,方见烹臛,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 诸葛元逊 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得?’龟曰:‘ 子明 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见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
(2).传说中的仙人。 陵阳 子明 好钓鱼,于 旋溪 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以服食之法。 子明 食之而成仙。见 汉 刘向 《列仙传·陵阳子明》。 唐 李白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愿随 子明 去,鍊火烧金丹。”
(3).水银的别名。 唐 梅彪 《石药尔雅·释诸药隐名·水银》:“水银,一名汞,一名铅精……一名子明。”
词语解释:闲安  拼音:xián ān
亦作“闲安”。 幽闲安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金姿寳相,永籍闲安。” 吕延济 注:“此处可以长籍幽闲安乐之事。” 唐 李颀 《长寿寺粲公院新甃井》诗:“鐘鸣时灌顶,对此日閒安。”
词语解释:行安  拼音:xíng ān
行动安详。《汉书·丙吉传》:“ 吉 前使居郡邸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
词语解释:岂安  拼音:qǐ ān
犹安乐。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岂安通灵臺,游瀁去高翔。”
词语解释:遗安  拼音:yí ān
《后汉书·逸民传·庞公》:“﹝ 庞公 ﹞因释耕於垄上,而妻子耘於前。 表 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 庞公 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后遂以予子孙以德,使其淡泊自守,安宁无事为“遗安”。 宋 姜夔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诗之三:“无庸垂罄嗟,遗安 鹿门 意。” 元 成廷珪 《寄静逸处士顾仲庸》诗:“ 杨子 暮年空识字, 庞公 早岁已遗安。”《歧路灯》第一回:“万事无如爱子真,遗安煞是费精神。”
词语解释:燕安  拼音:yàn ān
(1).安宁太平。《礼记·射义》“则燕则誉” 唐 孔颖达 疏:“‘则燕则誉’者;燕,安也。既君臣欢乐用是燕安而有声誉也。” 宋 苏轼 《德威堂铭》:“ 唐太宗 以干戈之事,尚能起 李靖 於既老,而 穆宗 、 文宗 以燕安之际,不能用 裴度 於未病。”
(2).安适满足。《礼记·乐记》“ 宋 音燕女溺志” 唐 孔颖达 疏:“燕女,谓己之妻妾,燕安而已。”
(3).引申为逸乐。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天族之贵,溺於燕安,往往自陷非法。” 明 方孝孺 《畏说》:“言焉而畏其背乎理也,居焉而畏其过於燕安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富川》:“承平日久,文武燕安,绸繆牖户之计不深,故捐躯狥国之志不决。”
(4).谓心神安定,屏除杂念。 宋 苏辙 《堂成》诗:“夜如何其,趺坐燕安。善恶不思,此心自圆。”
词语解释:寿安  拼音:shòu ān
(1).长寿而安泰。《韩非子·安危》:“忍痛,故 扁鹊 尽巧;拂耳,则 子胥 不失:寿安之术也。”
(2).牡丹之一种。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细叶粗叶寿安者,皆千叶肉红花,出 寿安县 锦屏山 中,细叶者尤佳。” 明 邱璿 《牡丹荣辱志》:“花卉蕃膴於天地间,莫踰牡丹……九嬪:牛黄、细叶寿安、九蘂真珠、鹤翎红、鞓红,潜谿緋、朱砂红、添色红、莲叶九蘂。”
词语解释:兴安  拼音:xīng ān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县。著名的古代水力工程“灵渠”就在该县,人口31万
词语解释:清安  拼音:qīng ān
清平安宁。《后汉书·独行传·王忳》:“明旦,召游徼詰问,具服罪,即收繫,及同谋十餘十悉伏辜,遣吏送其丧归乡里,於是亭遂清安。”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之一:“舶到,忽枉教音,喜慰不可言,仍审起居清安,眷爱各佳。” 金 王若虚 《失子》诗:“人生得清安,政以累轻故。”《西游记》第六八回:“四方平服,百姓清安。”
词语解释:马安  拼音:mǎ ān
汉 司马安 的简称。 唐 罗隐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诗:“应笑 马安 虚巧宦,四迴迁转始为卿。”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马安 四至, 应璩 三入。”四至,谓 司马安 四至九卿。
词语解释:尊安  拼音:zūn ān
(1).尊贵安泰。《管子·版法解》:“凡人君所以尊安者,贤佐也。”《史记·苏秦列传》:“夫去尊安而取危卑,智者不为也。” 宋 陆游 《上郑宣抚启》:“士心闓懌,国势尊安。”
(2).犹大安。书信中的问候语。
词语解释:西安  拼音:xī ān
陕西省省会。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南岸,市区面积86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20万。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古迹有半坡遗址、碑林、大雁塔等,陇海铁路从该市经过,它是中国西北经济文化中心,机械、纺织工业占突出地位
词语解释:苟安  拼音:gǒu ān
苟且偷安。《后汉书·西羌传论》:“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 宋 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 西湖 有必废之渐,有五不可之忧,岂得苟安岁月,不任其责。”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巴金 《春》二十:“他当初误于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错,就被逼着步步走错。”
词语解释:全安  拼音:quán ān
(1).完满安乐。 汉 王充 《论衡·幸偶》:“ 虞舜 ,圣人也,在世宜蒙全安之福。” 唐 元稹 《献事表》:“且夫乐全安而恶戮辱,古今之情一也。”
(2).保全而使之平安。 汉 贾谊 《治安策》:“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剄之,岂有异 秦 之季世乎!”
词语解释:慰安  拼音:wèi ān
安抚;安慰。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时民皆飢愁,州县不能慰安,又不得擅发兵,故盗贼寖多。”《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五年》:“丁丑,加 刘希暹 、 王驾鹤 御史中丞,以慰安北军之心。” 清 曾国藩 《刘君季霞墓志铭》:“ 季霞 常以太公之命,省 孟容 於军中,出则美意相迎,讽勉其兄,归则傅会吉语,慰安其父。”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词语解释:延安  拼音:yán ān
陕西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陕北黄土高原,面积341平方公里,人口25万。1936年到1947年为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
词语解释:奠安  拼音:diàn ān
安定。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一:“一则奠安人心,二则张军势以疑敌谋。”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望贤士运神机,施妙策,指顾三军,保乾坤奠安,解生民涂炭。” 郭孝成 《广东光复记》:“就职以来,夙夜竞竞,务求 粤 省奠安,商民无扰。”
词语解释:盂安  拼音:yú ān
《史记·滑稽列传》:“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於覆盂。”后以“盂安”喻国势太平。 王闿运 《哀江南赋》:“蒸重熙以慈驭,祀二百而盂安。”
词语解释:阜安  拼音:fù ān
富足安宁。《周礼·地官·大司徒》:“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唐 白居易 《奉敕试边镇节度使加仆射制》:“禁暴而三军辑睦,除害而百姓阜安。”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节俭省用,与民休息,行之数年,百姓阜安。”
词语解释:静安  拼音:jìng ān
(1).静谧安全。《诗·小雅·緜蛮》“止於丘阿” 汉 郑玄 笺:“小鸟知止於丘之曲阿静安之处而託息焉。”
(2).安居,安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
(3).安静,安宁。《新唐书·乌重胤传》:“ 李同捷 请袭父位,帝方务静安,授 同捷兗海 。”
(4).为使安静,使安宁。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折衝讨难,芟敌搴旗,静安海内,岂轻举措也哉?”
词语解释:宁安  拼音:níng ān
安定;安宁。《后汉书·和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復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寧安边境。”《后汉书·鲁恭传》:“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穀价常贵,人不寧安。”
词语解释:粗安  拼音:cū ān
(1).大致安定;大致安好。《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由是盗贼屏息,人情粗安。”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宜先设法使地方粗安,方可实行选举之法。”
(2).谓疾病基本痊愈。《再生缘》第六三回:“叨福庇,得粗安,贱恙如今算是痊。”
词语解释:绥安  拼音:suí ān
安定。《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绥安东南,纲纪 江 外。”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召太真》:“此去须当委曲济难,务期绥安宗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廓尔喀之降》:“ 圣祖仁皇帝 命皇十四子 允禵 为大将军,统兵入 藏 ,收復其地,拥 达赖喇嘛 归,坐牀於 布达拉 ,以为绥安 蒙古 之计。”
词语解释:晏安  拼音:yàn ān
安乐;安定。《周书·庾信传》:“居负 洛 而重世,邑临 河 而晏安。” 前蜀 杜光庭 《白可球明真斋赞老君词》:“次愿坤维肃穆,川境晏安。”《明史·孝宗纪》:“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中原尚未平定,还不是晏安的时候。”
词语解释:招安  拼音:zhāo ān
(1).安抚。《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元年》:“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復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三国志平话》卷下:“三日, 雍闓 出阵,被 魏延 斩於马下,军师招安了百姓。”
(2).说之使归附。 元 李致远 《还牢末》楔子:“今 东平府 有二人,乃是 刘唐 、 史进 ,这两个都一身好本事。他二人有心待要上 梁山泊 来,争奈不曾差人招安去。”《水浒传》第六四回:“ 宋江 大喜。当日一面设筵庆贺,一边使人招安逃窜败军,又得了五七千人马。”
(3).劝说反抗者投降归顺。 宋 无名氏 《可书》:“故谚云: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楔子:“ 唐 元帅数次招安 敬德 ,此人不肯降 唐 。”《捻军歌谣·蒙关店,两头尖》:“封他高官他不坐,寧死也不受招安。” 姚雪垠 《长夜》十五:“据说 李水沫 十六岁就下水,二十五岁时受招安,作了团长。”亦谓反抗者接受劝说而归顺。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待几时风尘寧静,我和你招安去未是蹉跎。”《水浒传》第七一回:“只见 武松 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4).喻收买,拉拢。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兀的那小妮子,眼见的受了招安了也!”
(5).收留。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有阿妈 李克用 ,见某有打虎之力,招安我做义儿家将。”
词语解释:近安  拼音:jìn ān
犹近好。常用于书信。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此上,即请近安。”
词语解释:早安  拼音:zǎo ān
(1).早晨问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这早安免了罢,到了晚上一起来罢。”
(2).套语。用于早晨见面时互相问候。 许地山 《缀网劳蛛·命命鸟》:“ 加陵 ,请你底早安。”
词语解释:和安  拼音:hé ān
温顺安分。《国语·晋语七》:“其冠也,和安而好敬。”《史记·秦始皇本纪》:“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词语解释:恬安  拼音:tián ān
安静;安逸。《汉书·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恬安不营,则盗贼销。”《旧五代史·晋书·张希崇传》:“昔 班仲升 西戍,不敢擅还,以承詔故也。我今入 关 ,断在胸臆,何恬安於不测之地,而自滞耶!”
词语解释:习安  拼音:xí ān
谓习惯于安定。 宋 秦观 《治势下》:“逮 嘉祐 之后,习安玩治,为日既久,大臣以厚重相高,小臣以苟简自便。”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 淮 民习安,仓卒间虏至而逃,畜孽满野。”
词语解释:承安  拼音:chéng ān
犹承平。 汉 王充 《论衡·自然》:“ 舜 禹 承安继治,任贤使能。”
词语解释:镇安  拼音:zhèn ān
安定。《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门户不容者,开高大之,以视百蛮,镇安天下。”《后汉书·刘焉传》:“ 焉 以为刺史威轻……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时 杨石斋 秉政,卒能缉睦宫闈,镇安中外。”
词语解释:柳安  拼音:liǔ ān
英语lauan的译音,源于他加禄语lauaan。常绿大乔木,叶子卵形,花乳白色。果实卵形有翅状物。产于 亚洲 热带地区。柳安木是制家具、门窗、车辆等的良材。
词语解释:请安  拼音:qǐng ān
(1).请客人安坐。《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曰:‘请安于宾。’” 胡培翚 正义:“请安, 蔡氏 德晋 云:‘留宾安坐也。’”
(2).自请安息。《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 杜预 注:“ 齐侯 请自安,不在坐也。”
(3). 清 代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红楼梦》第三一回:“一时进入房中,请安问好,都见过了。”《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赶着説:‘别请安了,作揖罢。’ 安公子 转过身来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
(4).问安。 鲁迅 《书信集·致江绍原》:“太太前乞叱名请安。” 峻青 《海啸》第二章:“老太爷好。多年不见了, 宋五 给老太爷请安。”
词语解释:还安  拼音:huán ān
回答别人的请安。《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不料这小爷们,是打千打惯的,见了人一伸腿就弯下去了。众人之中,亦止有 钱琼光 还安还得快,那三个却都不在行。” 察存耆 《袁世凯与奕劻》:“转瞬间,只见 袁世凯 闪电似地离了他的客位,也照样抢前几步,对我还安如礼。”
词语解释:卧不安  拼音:wò bù ān
辗转不能安睡。可因饮食过饱胃脘胀满或胃中有热或其他因素而致。例如: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
指不能平卧之症。例如: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足阳明之逆也。——《素问》
词语解释:退安  拼音:tuì ān
退居安守。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史嵩之致仕》:“丙申之春,御笔 史嵩之 退安晚节已踰十年。”
词语解释:尉安  拼音:wèi ān
安抚。尉,“ 慰 ”的古字。《汉书·循吏传·龚遂》:“ 遂 乃开仓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新唐书·李石传》:“至今诛索不已,臣恐缘以生变,请下詔尉安之。”
词语解释:康安  拼音:kāng ān
太平。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贞观 四载,天下康安,断死刑至二十九人而已。”
词语解释:妥安  拼音:tuǒ ān
稳定。《新唐书·韦云起传》:“臣愚以为不若戢兵务农,须 关中 妥安,士气餘饱,然议讨伐,一举可定。” 元 张伯淳 《挽杨忠斋》诗:“郡府多咨问,閭阎遂妥安。”
词语解释:养安  拼音:yǎng ān
(1).保持安全;保持安稳。《荀子·正论》:“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史记·礼书》:“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 宋 苏轼 《策略五》:“天下之患,非经营祸乱之足忧,而养安无事之可畏。”
(2).养体安身。谓生活在平安逸豫之中。《史记·礼书》:“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 张守节 正义:“言审知恭敬辞让所以养体安身。”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上之宅忧,公让太宰,养安 蒲坂 ,万邦絶等。”
词语解释:台安  拼音:tái ān
敬辞。多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对收信人的问候。《红楼梦》第三七回:“谨奉书恭啟;并叩台安。”
词语解释:富安  拼音:fù ān
富足安定;使富足安定。 汉 贾谊 《论积贮疏》:“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共166,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