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末字词组
童孺妇孺孩孺髫孺幼孺和孺耄孺 
婴孺稚孺冲孺幺孺宦孺老孺孤孺 

词语解释:童孺  拼音:tóng rú
(1).儿童;幼年。 汉 蔡邕 《童幼胡根碑》:“嗟童孺之夭逝兮,伤慈母之肝情。”《南史·范元琰传》:“ 元琰 时童孺,哀慕尽礼。” 唐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纷吾家 延州 ,结友在童孺。” 清 汪琬 《跋〈拟明史侯岐曾传〉后》:“指书生为强寇,丽童孺以极刑,勾连瓜蔓,抄掠不已。”
(2).指阅世未深的青年。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远恶之官,多在寒族;权贵之子,鲜离上国。况百司者,朝廷之纲纪,风教之户牖,咸在童孺,曾无激扬。”
词语解释:婴孺  拼音:yīng rú
幼儿。《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皇后出宫中粧匳银盆各二,并皇子 满哥 三人,谓宰臣曰:‘……今宫中有者,粧匳、婴孺而已,可鬻之给军。’” 明 方孝孺 《卧云楼记》:“处乎林泉而忻然,若都卿相之位;登乎耆艾而燁然,常有婴孺之容。”
词语解释:妇孺  拼音:fù rú
妇女和儿童。 清 管同 《抱膝轩记》:“凡夫行旅之歌唱,妇孺之謼嗁,鸡犬之鸣吠,嘈杂喧闐,殆无时不至。”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六:“ 日本 人要节省粮食,所以任凭妇孺出走。”
词语解释:稚孺  拼音:zhì rú
亦作“穉孺”。 幼童;小孩。 宋 苏轼 《紫宸殿正旦教坊词·勾小儿队》:“工师奏技,咸踊跃以在庭,穉孺闻音,亦回翔而赴节,方资共乐,岂间微情,上奉宸欢,教坊小儿队。”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若谓尊之甚则称名,则前三人皆非通贵之士;若谓卑之甚则称尔,则后三人皆非穉孺之列。”
词语解释:孩孺  拼音:hái rú
幼童。 南朝 梁 沉约 《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尼即 都亭侯 之第四女也。挺慧晤於旷劫,体妙解於当年。而性调和绰,不与凡孩孺同数,弱龄便神情峻彻。” 唐 元结 《〈七不如〉序》:“ 元子 常自愧不如孩孺。” 宋 叶适 《太孺人唐氏墓志铭》:“太孺人始也劳而后食尔。暨失主单特,空手鞠孩孺,心教意飭,隐然律程,日就岁成。”
词语解释:冲孺  拼音:chōng rú
幼童。《新唐书·德王裕传》:“帝曰:‘太子冲孺,贼彊立之,且何罪?’詔还 少阳院 ,復为王。”
词语解释:髫孺  拼音:tiáo rú
幼童。 晋 葛洪 《抱朴子·官理》:“髫孺背千金而逐蛺蝶, 越 人弃八珍而甘鼃黽,即患不赏好,又病不识恶矣。”
词语解释:幺孺  拼音:yāo rú
亦作“么孺”。 指年少后辈。 清 刘大櫆 《方氏庶母传》:“岁时庆贺,灿然盈门。年耋以尊,气和以亲,酬酢么孺,抑逊谆谆。”
词语解释:幼孺  拼音:yòu rú
孩童。 唐 萧颖士 《登宜城故城赋》:“市萧条以罕人,盗充斥以盈路,微奔走之僕御,有啼呼之幼孺。”
词语解释:宦孺  拼音:huàn rú
犹宦竖。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汉 之天下,弊於戚畹; 唐 之天下,弊於宦孺;我朝天下,弊於奸吏。”
词语解释:和孺  拼音:hé rú
谓兄弟和好相亲。孺,亲睦。语本《诗·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郑玄 笺:“九族会曰和;孺,属也。” 孔颖达 疏:“九族会聚,和而甚忻乐,且復骨肉相亲属也。” 明 宋濂 《永丰刘府君墓志铭》:“府君性忠厚,遇异母兄 奇可 ,尤尽和孺之乐。”
词语解释:老孺  拼音:lǎo rú
犹老幼。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曰:‘纳尔爵秩,归我老孺,天子圣且仁,吾为君请。’”
词语解释:耄孺  拼音:mào rú
老小。《新唐书·元结传》:“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
词语解释:孤孺  拼音:gū rú
孤苦幼小。《新唐书·徐岱传》:“性篤慎……宗族孤儒者皆为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