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存亡 拼音:cún wáng
(1).存在或灭亡;生存或死亡。《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一旦有急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 季心 、 剧孟 耳。”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 益州 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奬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新唐书·东夷传·高丽》:“ 大德 入其国,厚餉官守,悉得其纤曲。见华人流客者,为道亲戚存亡,人人垂涕,故所至士女夹道观。” 宋 陈亮 《又乙巳春书之一》:“自棘寺归,闭门不与人交往。以妻弟之故,一出数日,便为兇徒聚数十人而欲杀之。一命存亡,仅丝髮许,而告之州县,漠然不应。” 鲁迅 《集外集拾遗·报〈奇哉所谓……〉》:“因为国的存亡是在政权,不在语言文字的。 美国 用英文,并非 英国 的隶属; 瑞士 用德法文,也不被两国所瓜分。”
(2).指生者和死者。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居寂寞之无为,蹈修直而执平者,道人也;尽烝尝於存亡,保髮肤以扬名者,孝人也。”《北齐书·文宣帝纪》:“故 殷州 刺史 刘丰 、故 济州 刺史 蔡儁 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殞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慰逮存亡。” 宋 苏轼 《与孙叔静书》之六:“旅殯无人照管,或毁坏暴露,愿公愍其不幸,因巡检至其所,特为一言於彼守令,得稍修治其殯,常戒主者保护之,以须其子之至,则恩及存亡耳。”
(3).指衰亡;灭亡。《国语·郑语》:“凡 周 存亡,不三稔矣!君若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当时或谓公曰:‘城旦夕且破,何空自苦乎?’公曰:‘吾誓与此贼存亡,不使诸君独死。’”
(4).引申指丧失、陷落。 唐 独孤及 《故御史中丞卢弈谥议》:“或曰:‘ 洛阳 之存亡,操兵者实任其咎,非执法吏所能抗,师败将犇去之可也。’”
(5).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脩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 汉 王充 《论衡·恢国》:“世有死而復生之人,人必谓之神。 汉 统絶而復属, 光武 存亡,可谓优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继絶存亡,贤者之事也。 管夷吾 用,所以能继絶世存亡国焉耳。”词语解释:存心 拼音:cún xīn
(1).犹居心。谓心里怀有的意念。《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赵岐 注:“存,在也。君子之在心者,仁与礼也。”《后汉书·列女传·班昭》:“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谓也。” 金 胥鼎 《送弟恒作州》诗:“御物当存恕,存心要尽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他不服查帐,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三章:“戏剧,不问剧作者存心如何,必然是影响人类的行为的。”
(2).专心;用心着意。《北齐书·文宣帝纪》:“始则存心政事,风化肃然,数年之间,翕斯致治。”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 鍔 存心三州水利,凡三十年矣。” 元 杨景贤 《西游记》第四出:“我不曾志意缝联,慇懃粧洗,存心织纫。”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且自存心奉母,何须着意求官!” 沙汀 《意外》:“而且,正如他所表白过的一样,他也存心认真读书,不问时事。”
(3).故意;蓄意。 老舍 《骆驼祥子》五:“二太太以为他这是存心轻看她,冲口而出的把他骂了个花瓜。”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今天正午我知道是她故意引这帮流氓进门,存心给我难堪。”沪剧《罗汉钱》第三场:“难道你存心同我作对啊?”词语解释:存没 拼音:cún méi
同“ 存殁 ”。 南朝 宋 颜延之 《登巴陵城楼作》诗:“存没竟何人,耿介在明淑。” 清 黄遵宪 《吴季清明府》诗:“闻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没。” 唐 宋之问 《鲁忠王挽词》之二:“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 宋 苏轼 《与范元长书·北归》之一:“今託 少游 议其详,餘惟节哀自重。某不敢拜状郡君,惟千万俯为存没宽心自重。”词语解释:存殁 拼音:cún mò
(1).生存和死亡。犹言生死。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序:“自枉诗已十餘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 唐 韦应物 《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诗:“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旬会之异》:“十日一宴,集中一举子物故,诸子感叹存殁,仍於故人设位。”
(2).生者和死者。 前蜀 杜光庭 《户部张相公修迁拔明真斋词》:“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九幽悬玉匱之科,惠周存殁。”《红楼梦》第四回:“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词语解释:存存 拼音:cún cún
(1).谓保全、育成已存者。《易·繫辞上》:“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孔颖达 疏:“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能成其万物之性,使物生不失其性,存其万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性谓稟其始也,存谓保其终也。”《庄子·田子方》:“ 楚王 与 凡君 坐,少焉, 楚王 左右曰 凡 亡者三。 凡君 曰:‘ 凡 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夫 凡 之亡不足以丧吾存,则 楚 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观之,则 凡 未始亡而 楚 未始存也。’”《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意以为获无用之虏,不如安有益之民;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穀之渊;远救於已亡,不若近而存存也。”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天地虽以生生为大,而未能令生者不死;王侯虽以存存为功,而未能令存者无患。”
(2).存在,保持。 宋 范仲淹 《太子宾客谢公梦读史诗序》:“以公生平之心,蹈於斯,诚於斯,故精义存存,著於神明而不乱矣。”词语解释:存神 拼音:cún shén
(1).存养精神,保全精神。 汉 扬雄 《法言·问神》:“圣人存神索至,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 宋咸 注:“存其精神,探幽索微。” 汉 冯衍 《显志赋》:“陂山谷而閒处兮,守寂寞而存神。”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庄子一》:“其游也,与圣人过化之过同也;其不游也,与圣人存神之存同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圣人之存神,本合乎至一之太虚。”
(2).留神,留心。《镜花缘》第五四回:“好在此书红光上彻霄汉,若要探其落在何人之手,咱妹子自当存神。”词语解释:存诚 拼音:cún chéng
谓心怀坦诚。语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 孔颖达 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晋 陶潜 《闲情赋》:“坦万虑以存诚,憇遥情於八遐。”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六》:“乃要其存诚不息而与天同载者,则於喜、怒、哀、乐之未发,致中者是也。”词语解释:存养 拼音:cún yǎng
(1).存心养性。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二先生拈出敬之一字,真圣学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宋 陆游 《存养堂为汪叔潜作》诗:“三旌五鼎俱妄想,致一工夫在存养。”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五》:“如其未尝一日用力於存养,则凡今之人,醉梦於利欲之中,直无所欺而反得慊,无所恶而反遂其志矣。”
(2).抚恤;抚养。《六韬·盈虚》:“存养天下鰥寡孤独,賑赡祸亡之家。”《新唐书·马周传》:“四五年来,百姓颇嗟怨,以为陛下不存养之。”《明史·太祖纪二》:“詔军士阵殁,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为存养。”词语解释:存想 拼音:cún xiǎng
(1).想象;想念。 汉 王充 《论衡·订鬼》:“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恒怀存想,发於吟咏。”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
(2).思忖、思量。《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看在眼里,暂回房里来坐地了,自存想。”《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
(3).道家谓修真须渐进,一曰斋戒,二曰安处,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凝心反省,谓之“存想”。见 唐 司马承祯 《天隐子·渐门》。词语解释:存问 拼音:cún wèn
(1).慰问;慰劳。多指尊对卑,上对下。《史记·高祖本纪》:“病愈,西入关,至 櫟阳 ,存问父老。”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路之父老负担壶浆,远近迎謁,上皆亲加存问,受其献馈。” 宋 李纲 《论唐三宗礼遇大臣》:“ 光弼 畏祸不敢入朝, 代宗 犹輦致其母,存问甚渥。”《清史稿·穆宗纪》:“传旨存问疫疾将士。”
(2).问候;探望。通常带有客气的意思。 唐 张籍 《答刘竞》诗:“昨日街西相近住,每来存问老夫身。” 元 无名氏 《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忆别》套曲:“新痕,旧痕,泪滴尽愁难尽,今宵鸳帐睡怎稳?口儿念心儿印,独上粧楼,无人存问,见花梢月半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又因道远,遂数载不一存问。”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顷奉到十八日惠函,同时亦得家母来书,知蒙存问,且贶佳品,不胜感谢。”词语解释:存思 拼音:cún sī
用心思索。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侯元》:“若图谋不轨,祸必丧身,且归存思。如欲謁吾,但至心扣石,当有应门者。”《云笈七籤》卷四三:“是故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存思之功,以五藏为盛。”词语解释:存身 拼音:cún shēn
(1).保全身体。《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孔颖达 疏:“蛟蛇初蛰,是静也。以此存身,是后动也。”《尹文子·大道下》:“不羡爵禄者,自足于己也;不畏刑罸者,不赖存身也。”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絶於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於有身,不存身以息患。”
(2).安身。《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张铁臂 见人看破了相,也存身不住,过几日,拉着 臧蓼斋 回 天长 去了。”河北梆子《喜荣归》:“家遭不幸,父母双亡,又失了一把大火,只烧得片瓦无存。夫妻二人来在岳母家存身。”词语解释:存正 拼音:cún zhèng
(1).保存正统、正宗。《三国志·魏志·杜夔传》:“自 左延年 等虽妙於音,咸善 郑 声,其好古存正莫及 夔 。”
(2).维护、保持正气、正义。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故明赏以存正,必罚以闲邪。”《晋书·潘尼传》:“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词语解释:存孤 拼音:cún gū
恤养孤儿。《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劝 秦王 显巖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北齐书·文襄帝纪》:“无主之国,在礼未闻,动而不法,将何以训。窃以分财养幼,事归令终;舍宅存孤,谁云隙末?”词语解释:存活 拼音:cún huó
(1).保全;养活;使活命。《后汉书·盖勋传》:“时人飢,相渔食, 勋 调穀稟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餘人。”《魏书·西域传·车师国》:“臣国自 无讳 所攻击,经今八岁,人民饥荒,无以存活。贼今攻臣甚急,臣不能自全,遂捨国东奔,三分免一,即日已到 焉耆 东界。思归天闕,幸垂賑救。”《朱子语类》卷一○六:“若更离间前妻之子,不存活他,定须痛治。”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三折:“兀那廝,你是那里人,姓甚名谁?説的是,我自有箇存活。若説的不是呵,小僂儸打下涧泉水,磨的刃锋利,某亲自下手也。”
(2).生存,活在世上。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或復齐死生,谓无异,以存活为徭役,以殂殁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亿里矣,岂足耽玩哉!” 清 陈维崧 《瑞鹤仙·慈仁寺松》词:“尔头童齿豁,又短如 翁伯 ,小踰 臧紇 ,年高尚存活。” 鲁迅 《野草·题辞》:“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3).犹过活;度日。 宋 司马光 《赈赡流民札子》:“仰子细告諭:在京难以住泊,令速往近便丰熟州军存活者。臣窃思之,如此处置,欲以为恤人之名、掩人耳目则可矣,其实恐有损无益。” 元 曾瑞 《喜春来·离愁》曲:“奴因寄恨招灾祸,他为寻芳中网罗,柳嫌花妒百千合,成间阔,教俺怎存活?”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姑夫不知人,这两日见了我,轻便是駡,重便是打。若是姑夫今日来家时,姑娘,你説一声方便,我也好在家里存活。”
(4).犹言活计;营生。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你把解库存活、草堂工课都躭阁,终日波波,白日休空过。”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往常时这 清风楼 前后屯合,到今日冷清清只一片空阔……平日地闯出这场祸,送的我倒枕着牀没奈何,拆的来做不得存活。”词语解释:存处 拼音:cún chù
抚慰安置。《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 契丹 、 瀛 、 莫 、 幽州 大水,流民入塞散居 河北 者数十万口, 契丹 州县亦不之禁。詔所在賑给存处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杜秋诗解》:“ 漳王 傅母 杜仲阳 ,坐 宋申锡 事,放归 金陵 ,詔 德裕 存处之。”词语解释:存济 拼音:cún jì
(1).救济;救助。《北史·房景远传》:“ 景远 字 叔遐 ,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又於通衢以饲饿者,存济甚众。” 元 无名氏 《刘弘嫁碑》第四折:“当日无倚之时,投奔於伯伯门下,蒙伯伯收留存济。”《明史·陈锐传》:“ 淮 扬 饥疫,煮糜施药,多所存济。” 清 吴伟业 《咏古》诗之六:“破家相存济,百口同安危。”
(2).过活;度日。《周书·宣帝纪》:“闰月乙亥,詔 山东 流民新復业者,及 突厥 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济者,竝给復一年。” 宋 范仲淹 《奏乞免关中支移二税》:“数年以来,科率百端,民力大困,州县督责,不能存济。”《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家中又无积蓄,捱到十年之外,衣单食缺,万难存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母不能贞,货产入囊,改醮而去,遗两孤,难以存济。”
(3).活路、生路。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二折:“徧长空六出花飞,不停间雪儿紧风儿急,这场冷,着我无存济。”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哎呀,这是明明的欺负俺高堂老母无存济。”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三折:“想当初在 云梦山 中把天书习,定道是取将相能容易,谁知有这日,生把俺七尺长躯打灭的无存济。”
(4).消受,安享。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二折:“这 荆州 我亲身我亲身可便到这里,你看那地方宽,民富实,端的是锦绣城池,无福的难存济。”词语解释:存生 拼音:cún shēng
保存、维系生命。《庄子·达生》:“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 晋 陶潜 《影答形》诗:“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词语解释:存留 拼音:cún liú
(1).保留;保存;留下。 宋 朱熹 《答梁文叔》:“教人如此发愤勇猛向前,日用之间,不得存留一毫人欲之私在这里。” 明 李东阳 《求退录》:“昨者恳乞退休,事同一体, 健 迁 皆荷圣恩,获蒙俞允,而臣独被存留。” 鲁迅 《书信集·致叶紫》:“那集子里,有几篇到现在也还可存留。”
(2). 清 代地方政府所征税粮中,留下供本地开支的部分。《清史稿·食货志二》:“ 清 初定制,凡遇灾蠲,起运存留均减,存留不足,即减起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徵收起解存留,俱有定数。”
(3).泛指商家积存的货、款。《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从今日起,就把店里的事,即交付与你,一切买卖、赊欠、存留,都是你自己主张。”词语解释:存记 拼音:cún jì
(1).关注;挂念。 宋 王安石 《上枢密王尚书启》:“俯念空疎,夙叨存记。” 宋 苏轼 《与黄洞秀才书》:“人来辱书,甚荷存记,兼审比来起居佳胜为慰。”
(2).犹登记。《清会典·内阁·批本处》:“遇有改籤及折本,皆存记档案,按日交发。”词语解释:存楚 拼音:cún chǔ
春秋 时 吴国 攻破 楚国 , 楚 申包胥 赴 秦国 求救,在 秦 廷痛哭七日夜,终于使 秦 发兵败 吴 而存 楚 。见《左传·定公四年》。 汉 田邑 《报冯衍书》:“ 墨翟 累茧救 宋 , 申包胥 重胝存 楚 。”后用以指为国效忠。 唐 骆宾王 《咏怀》:“宝剑思存 楚 ,金鎚许报 韩 。”词语解释:存在 拼音:cún zài
(1).指事物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有。《礼记·仲尼燕居》“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 唐 孔颖达 疏:“仁犹存也。君子见上大饗四焉,知礼乐所存在也。”《朱子语类》卷六九:“只是这箇道理常常存在。” 清 顾诒禄 《满庭芳·芍药》词:“廿载音尘如梦,风流散,半没荒烟,空存在,青袍未换,霜鬢 杜樊川 。”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它从那现实已经存在的东西,推展到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东西的。”
(2).泛指各种事物或现象。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递教力堕地,思想自由,凡百学术之事,勃焉兴起,学理为用,实益遂生……世界之情状顿更,人民之事业益利。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3).哲学上指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 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4).指举止行为。《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辛巳,詔:‘ 陈瓘 自撰《尊尧集》,语言无绪,并係詆诬,合行毁弃;仍勒停,送 台州 羈管,令本州当职官常切觉察,不得放出州城,月具存在申尚书省。’”词语解释:存雄 拼音:cún xióng
怀有雄心。《庄子·天下》:“然 惠施 之口谈,自以为最贤,曰:‘天地其壮乎!’ 施 存雄而无术。”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意在胜人,而无道理之术。”词语解释:存抚 拼音:cún fǔ
安抚;慰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陛下即位,存抚天下,辑安中国。”《汉书·张敞传》:“愿尽力摧挫其暴虐,存抚其孤弱。”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録用材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 明 方孝孺 《上蜀府笺》:“赐号易名,賻以泉币,閔恤存抚,不一而足。”词语解释:存根 拼音:cún gēn
票据、证件等开出后所留的底子,内容与票据、证件等相同,留存备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那一本总册在他那里,收条的存根也在他那里。”如:你把存根藏好,以备检查。词语解释:存顾 拼音:cún gù
关心照顾。 北魏 高允 《答宗钦书》:“顷因行李,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王途一啟,得叙其怀,欣于相遇,情无有已。足下兼爱为心,每能存顾,养之以风味,惠之以德音,执翫反覆,铭于心抱。”词语解释:存慰 拼音:cún wèi
存问、慰抚。《文选·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存,省也。’ 毛萇 《诗》传曰:‘慰,犹安存之也。’”《宋书·王微传》:“ 微 既为 始兴王 濬 府吏, 濬 数相存慰, 微 奉答牋书,輒饰以辞采。”《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宋史·真宗纪一》:“丁卯,以 向敏中 为 河北 、 河东 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词语解释:存意 拼音:cún yì
留意;在意。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世事略皆如此,安可不存意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曲并酒》:“势盛不加,便为‘失候’;势弱不减,刚强不消。加减之间,必须存意!”词语解释:存款 拼音:cún kuǎn
(1).把钱存在银行里。
(2).存在银行里的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 新加坡 来了一封电信,説有一单货到期要出,恰好行里所有存款,都支发了出去。”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曾皓 ,你给不给,你究竟还不还?我知道你有的是存款、金子、银子、股票、地契。”词语解释:存目 拼音:cún mù
保留书目。 清 初纂修《四库全书》,以经、史、子、集分类编次,凡触犯时讳,不利统治,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以及被认为没有价值的书籍,均不入四库。其中一部分保留书名,略附提要,编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中,称为“存目”,计六千余种。《四库全书总目·凡例》:“至于其书虽歷代著録……经圣鉴洞烛其妄者,则亦斥而存目,不使滥登。”词语解释:存定 拼音:cún dìng
犹安定。《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西涉 流沙 ,南尽北户。东有 东海 ,北过 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词语解释:存取 拼音:cún qǔ
从存储器读出数据或把数据写入存储器的过程词语解释:存志 拼音:cún zhì
(1).保全志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2).寄托志向。 唐 韩愈 《荆潭裴均杨凭唱和诗序》:“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復循环,有唱斯和。”词语解释:存本 拼音:cún běn
(1).指存续国家正统。《后汉书·荀彧传》:“今鑾驾旋軫, 东京 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
(2).谓保全根本。《南史·隐逸传上·顾欢》:“今佛既东流,道亦西迈,故知俗有精粗,教有文质。然则道教执本以领末,佛教救末以存本。”词语解释:存恤 拼音:cún xù
亦作“ 存卹 ”。 慰抚;救济。《史记·楚世家》:“ 平王 以诈弑两王而自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之,乃施惠百姓。復 陈 蔡 之地而立其后如故,归 郑 之侵地。存恤国中,修政教。”《汉书·谷永传》:“立春,遣使者循行风俗,宣布圣德,存卹孤寡,问民所苦。”《旧唐书·列女传·杨三安妻》:“ 李 昼则力田,夜则纺缉,数年间葬舅姑及夫之叔姪兄弟者七丧,深为远近所嗟尚。 太宗 闻而异之,赐帛二百段,遣州县所在存恤之。”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今来灾伤及检放秋税次第,皆甚於去年,又缘连年灾伤,民力愈耗,合倍加存卹。”《三国演义》第六三回:“ 西川 豪杰甚多,不可轻敌。於路戒约三军,勿得掳掠百姓,以失民心。所到之处,并宜存恤,勿得恣逞鞭挞士卒。”《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但思贼本民也,汹汹而起者,不过迫於饥寒,有司不知存恤,復以催科酷虐之,使其不能生,便不畏死而作乱。”词语解释:存折 拼音:cún zhé
银行发给存款人作为凭证的小本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好歹你亲自到 南京 走一遭,取了存摺,支了利钱寄回来。”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得一元则存一元,餘两元则存两元,该银行予以存摺,随时可支。”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这是 思懿 天天想偷看的银行存折。” 词语解释:存赐 拼音:cún cì
恤问、救济。《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乃閔海内勤劳,是岁遣博士 褚大 等六人持节廵行天下,存赐鰥寡,假与乏困,举遗逸独行君子诣行在所。”词语解释:存纳 拼音:cún nà
容纳,接纳。《三国志·蜀志·马良传》:“寡君遣掾 马良 通聘继好,以绍 昆吾 、 豕韦 之勋。其人吉士, 荆楚 之令,鲜於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词语解释:存守 拼音:cún shǒu
据守。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沟濠完葺,一切如常。”词语解释:存追 拼音:cún zhuī
追念,追慕。 南朝 宋 鲍照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温念终不渝,藻志远存追;役人多牵滞,顾路慙奋飞。”词语解释:存省 拼音:cún shěng
慰问;问候。《周礼·秋官·大行人》“间问以諭诸侯之志” 汉 郑玄 注:“间问者,间岁一问诸侯,谓存省之属。” 宋 王安石 《与徐贤良书》:“罪逆苟活,向蒙贤者不以无状,远赐存省,区区哀感,所不可言。” 宋 叶适 《湖南运判到任谢表》:“累年沉痼,众药备尝,曾微除愈之期,仅有苏醒之觉。故人玩于存省,或疑无他;医工莫知主名,可谓异疾。”词语解释:存立 拼音:cún lì
(1).生存;存在。《魏书·傅永传》:“父母并老,飢寒十数年,赖其强於人事,勠力佣丐,得以存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自圣朝以来,为国尽忠、清贞慎守、终始不渝, 屈突通 、 张道源 而已。 通 子三人来选,有一匹羸马; 道源 儿子不能存立。未见一言及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是天厌 黎氏 ,不能存立。”
(2).使之生存,使之继续存在。 宋 陈师道 《上曾枢密书》:“故某尝谓虏既弱矣,不復能抗中国,宜稍存立,使假威命以临制部族,压服姦豪,使不得发。”词语解释:存照 拼音:cún zhào
把契约、文书等保存起来以备查考核对。亦指保存起来以备考查核对的契约、文书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民户虽有朱钞存照,以所输不多,亦不与较。”《水浒传》第二二回:“ 宋江 那厮,自三年已前,把这逆子告出了户,现有一纸执凴公文在此存照。”《儒林外史》第二五回:“立嗣承祧,两无异説。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今欲有凴,立此过继文书,永远存照。”词语解释:存谕 拼音:cún yù
存问,慰谕。 唐 李义府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诗:“远游冒艰阻,深入劳存諭。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词语解释:存绅 拼音:jiàn shēn
缙绅。古代称官宦或士大夫。侟,通“ 搢 ”。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八·禅通纪二》:“予悲夫求仙者之丧其欲也,故侟绅之学者毋谓太谩,将有嘿而识之者。”词语解释:存暖 拼音:cún nuǎn
谓嘘寒问暖。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慰諭丁寧,存暖孤苦,力敦久要,坐变偷风,自尔家事,细微必为賙给,使举族免於流转,得专孝思,其为惠浅深,以此可见。”词语解释:存库 拼音:cún kù
把财物存在仓库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他却是除了 汪 府领去几张字画之外,其餘各赃,无人来领,他便声称存库,其实自行享用了。”词语解释:存户 拼音:cún hù
在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等存款的户头。词语解释:存政 拼音:cún zhèng
谓使国家得以穏定保全的政治措施。《淮南子·兵略训》:“地广人众,不足以为强;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为存政者,虽小必存;为亡政者,虽大必亡。”词语解释:存息 拼音:cún xī
(1).谓凝神静虑,做内心反省的功夫。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人汩汩地过了日月,不曾存息,不曾实现此体段,如何会有用力处。” 元 杨景贤 《刘行首》第四折:“静者动之基,人能清静常存息,寸心天地皆归,壶里乾坤只自知。”
(2).存款利息的省称。词语解释:存心积虑 拼音:cún xīn jī lǜ
谓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 宋 苏辙 《进策五道·臣事下》第三道:“社稷之臣可使死宗庙,郡县之臣可使死封疆,文吏可使死其职,武吏可使死其兵,天下之人,其存心积虑,皆以为当然,是以寇至而不惧,难生而无变。”词语解释:存庇 拼音:cún bì
犹爱护。 宋 苏轼 《与张朝请书》之三:“某闕人,写启状止用手书,乞加恕也。 子由 荷存庇深矣,不易一二言谢也。”词语解释:存安 拼音:cún ān
使之保全、平安。《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絶,我生育之。”词语解释:存放 拼音:cún fàng
(1).置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搭客的衣箱行李,都存放不稳,满舱里乱滚起来。”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2).寄存,寄放。如:临动身前,我把几箱书存放在朋友家里。词语解释:存底儿 拼音:cún dǐ ér
保存文件等的原始拷贝词语解释:存心养性 拼音:cún xīn yǎng xìng
保存本心,养育正性。儒家 思 孟 学派认为,人性本善,保持并培养这种本性,即可事天。《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赵岐 注:“能存其心,养育其正性,可谓仁人。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无亲,惟仁是与。行与天合,故曰‘所以事天’。” 宋 张载 《西铭》:“存心养性,君子之所以事天也。”后来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等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修养方法,即本于此。词语解释:存救 拼音:cún jiù
赈恤;救济。《文选·潘岳〈藉田赋〉》:“展三时之弘务,致仓廪於盈溢,固 尧 汤 之用心,而存救之要术也。” 张铣 注:“谓 尧 汤 遭水旱百姓不飢者,为用心於农以存救人之术也。”《玉堂遗范·赈贷京畿百姓德音》:“自去岁以迄於今,存救之恩,屡降明詔。”词语解释:存摺
银行发给存款人作为凭证的小本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好歹你亲自到 南京 走一遭,取了存摺,支了利钱寄回来。”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得一元则存一元,餘两元则存两元,该银行予以存摺,随时可支。”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这是 思懿 天天想偷看的银行存折。”词语解释:存积 拼音:cún jī
积存;积贮。 郭沫若 《断断集集外·我的作诗的经过》:“他便和我通起了信来,并把我先后寄去存积在那儿的诗,一趸地拿出来发表了。”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 满 哈 道上沿站多少都有存积的粮食……沿站一堆一堆禾麦,盖着积雪,愁惨惨对着凄凉的天色。”词语解释:存注 拼音:cún zhù
意念,注意力。 前蜀 杜光庭 《王宗瑑等下会醮六甲箓词》:“三元四始之辰,香灯或闕;五腊六阳之会,存注莫专。”词语解释:存润 拼音:cún rùn
关怀接济。《魏书·阉官传·抱嶷》:“﹝ 嶷 ﹞侮慢旧族,简於接礼。天性酷薄,虽弟姪甥壻,略无存润。”词语解释:存款单 拼音:cún kuǎn dān
银行确认存款的收据词语解释:存泊 拼音:cún bó
(1).停歇,休息。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太宗 於西郊凿 金明池 ,中有臺榭,以閲水戏,而士人游观,无存泊之所。若两岸如 唐 制设亭,即踰 曲江 之盛也。”
(2).指使停歇、存身。《金史·外国传上·西夏》:“其 契丹 昏主今不在臣境,至如奔窜到此,不復存泊,即当执献。”词语解释:存谢 拼音:cún xiè
存亡,生死。 唐 吴筠 《岩栖赋》:“知道无废兴,而物有存谢,故挹生本而常生,体化宗而不化。”词语解释:存访 拼音:cún fǎng
探望问候。《魏书·裴安祖传》:“后 高祖 幸 长安 ,至 河东 ,存访故老。 安祖 朝於 蒲坂 , 高祖 与语甚悦。”《北史·后妃传上·孝文幽皇后》:“后有姿媚,偏见爱幸。未几,疾病,太后乃遣还家为尼,帝犹留念焉。岁餘而太后崩,帝服终,颇存访之。”词语解释:存理 拼音:cún lǐ
存养理性。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六》:“则以慎独之事,功在遏欲,故唯脩德之始,於存理之中,尤加省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乐器》:“惟去私以广容,而后能承天以利正,妇道也,臣道也,下学逊志,遏欲以存理之始功也。”词语解释:存粮 拼音:cún liáng
储存粮食。例如:存粮备战。
指储存的粮食。例如:家有存粮。词语解释:存爱 拼音:cún ài
谓心怀仁爱之思。《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一曰治亲,二曰报报,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 孙希旦 集解:“存爱,以爱人之事,存於心而不忘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达人兼善,废己存爱。”词语解释:存视 拼音:cún shì
问候看望。《宋史·仁宗纪一》:“﹝ 天圣 七年十一月﹞庚午,詔天下孤独疾病者,致医药存视。”词语解释:存见 拼音:cún jiàn
探望慰问。《汉书·元后传》:“ 莽 又知太后妇人厌居深宫中, 莽 欲虞乐以市其权,乃令太后四时车驾巡狩四郊,存见孤寡贞妇。”《后汉书·祭遵传》:“既葬,车驾復临其坟,存见夫人室家。”词语解释:存覆 拼音:cún fù
关怀爱护。 宋 范仲淹 《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劝臣下廉退之节,彰君亲存覆之仁,遂其优闲,免於穷困。”词语解释:存单 拼音:cún dān
银行发给存款人作为凭证的单据。词语解释:存义 拼音:cún yì
保全道义。《易·乾》:“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王弼 注:“夫进物之速者,义不若利;存物之终者,利不及义。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可与存义者,其唯知终者乎。”《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尚书清尚,勅行整身,抗志存义,味览典文,倚其高风,好侔古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古先哲王明於至道,莫不知其终以存义,顺其变以节哀。”词语解释:存亡未卜 拼音:cún wáng wèi bǔ
生存或灭亡尚难料定词语解释:存札 拼音:cún zhá
(1).生存,过日子。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争知俺少米无柴,怎地存札?子母每看看的饿刹。”
(2).驻扎;停留。《东周列国志》第六四回:“火箭飞蝗般射来,延烧关门。火势凶猛,关内军士,存札不牢。”《水浒后传》第十八回:“刚遇 鄔琼 来会剿,众寡不敌,存札不住。”《快心编三集》第十一回:“ 魏义 存札两日,也往 江西 去了。”词语解释:存案 拼音:cún àn
在政府或有关机构登记备案或存留备查。《清会典·户部仓场衙门·侍郎职掌》:“每年新漕进仓,仓场酌量旧存各色米多寡匀派分储,将某仓存储某年米色数目,造册先期咨部存案。” 郑观应 《盛世危言·贩奴》:“各会舘董事主之覆验后,报明存案,本省大吏亦给发諭帖,予以经理之权。”昆曲《十五贯》第六场:“ 况 :‘凶器呢?’ 夏总甲 :‘已被差官带去存案了。’”词语解释:存命 拼音:cún mìng
保全生命。《魏书·田益宗传》:“初代之日,二子 鲁生 、 鲁贤 、从子 超秀 等并在城中,安然无二,而 桃符 密遣积射将军 鹿永固 私将甲士,打息 鲁生 ,仅得存命。”《水浒传》第五五回:“今者朝廷差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词语解释:存品 拼音:cún pǐn
谓保持清高的品格。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不跪部院》:“两公抗颜自高,甘心废退,谓之存品则可,谓之知体则未然。”词语解释:存栏 拼音:cún lán
指牲畜在饲养中。用于统计饲养中的牲畜头数。如:全乡生猪存栏头数达两万馀。词语解释:存储器 拼音:cún chǔ qì
计算机中专门用来存放数据、信息和指令的器件。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