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二祃去声 [xià,降也,动词][shě shè,庐舍][huà,姓华][bà][jiè][xià,春夏][详注1][jiǎ jià,姓贾,或通价][jià,休假][详注2][chà,短缺][详注3][shà][zhà][duō][xià][详注4]


注1:泻 《广韵》《正韵》司夜切《集韵》《韵会》四夜切,音卸。卤也。《王充·论衡·书解篇》地无毛,则为泻土。
注2:帕 《集韵》普驾切,音怕。《释名》帕腹,横帕其腹也。
注3:籍 音谢。《前汉·义纵传》治敢往少温籍。《注》言无所含容也。 又地名。《史记·秦本纪》灵公十年城籍姑。《括地志》籍姑,在同州韩城县北三十五里。
注4:嗻 zhè,音蔗。《说文》遮也。又《广韵》多语之貌。
末字词组
婚嫁出嫁遣嫁更嫁逃嫁配嫁炫嫁姻嫁
远嫁许嫁再嫁作嫁赠嫁逼嫁女大当嫁男婚女嫁
初嫁晚嫁从嫁陪嫁赔嫁抱嫁女长当嫁 
毕婚嫁下嫁改嫁发嫁为人作嫁招嫁女长须嫁 
昏嫁西嫁转嫁送嫁聘嫁哭嫁女大须嫁 

词语解释:婚嫁  拼音:hūn jià
嫁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前妻之子,每居己生之上,宦学婚嫁,莫不为防焉。” 唐 杜荀鹤 《题田家翁》诗:“田翁真快活,婚嫁不离村。”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皇后出乘舆》:“士庶家与贵家婚嫁,亦乘檐子。” 清 方文 《江上望小青山怀倪臣北》诗:“明年婚嫁事粗毕,布衲芒鞵任所从。”
词语解释:远嫁  拼音:yuǎn jià
嫁到远处。《汉书·张禹传》:“老臣有四男一女,爱女甚於男,远嫁为 张掖 太守 萧咸 妻,不胜父子私情,思与相近。” 晋 石崇 《王明君辞》:“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宋 王安石 《明妃曲》:“远嫁单于国,憔悴无復理。”
词语解释:初嫁  拼音:chū jià
(1).谓刚出嫁。 唐 皮日休 《石榴歌》:“萧孃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 公瑾 当年, 小乔 初嫁了。”
(2).首次出嫁。《水浒传》第二五回:“自古道:嫂叔不通问,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词语解释:毕婚嫁  拼音:bì hūn jià
犹毕娶。办完子女婚事。谓了却俗务,心无牵挂。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閒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参见“ 毕娶 ”。
词语解释:毕娶  拼音:bì qǔ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词语解释:昏嫁  拼音:hūn jià
犹婚嫁。男女嫁娶之事。
词语解释:出嫁  拼音:chū jià
(1).谓遣放宫女出宫嫁入。《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桓公 曰:‘善。’令於宫中女子未尝御出嫁之。”《汉书·哀帝纪》:“掖庭宫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后汉书·乐成靖王刘党传》:“旧禁宫人出嫁,不得适诸国。”
(2).女子离开母家与丈夫成婚。 唐 韩愈 《与李秘书论小功不税书》:“今之人,男出仕,女出嫁。”《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明年, 英臺 出嫁 马 家,行至 安乐村 路口,忽然狂风四起,天昏地暗,舆人都不能行。” 王西彦 《寻常事》:“去年我那斗鸡眼小表妹出嫁,就有十八个领口,排场可不小哩。”
词语解释:许嫁  拼音:xǔ jià
允婚。《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 郑玄 注:“女子许嫁,系缨,有从人之端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渤海 太守 史良 好一女子。许嫁而不果, 良 怒,杀之。” 宋 叶适 《姚君墓志铭》:“二女,长嫁 王某 ,次许嫁 黄某 。” 清 朱彝尊 《沉烈女诗》:“ 吴趋 沉氏 女,许嫁 黄小同 ;墨车虽未迎,媒妁言已通。”
词语解释:晚嫁  拼音:wǎn jià
改嫁;再醮。《水浒传》第四四回:“原来那妇人……先嫁了一个吏员,是 蓟州 人,唤做 王押司 ,两年前身故了,方才晚嫁得 杨雄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我看孩儿病体,凶多吉少,若娶来家冲得好时,此是万千之喜,不必讲了。倘或不好,可不害了人家子女,有个晚嫁的名头。”
词语解释:下嫁  拼音:xià jià
谓帝王之女出嫁。《诗·召南·何彼秾矣序》:“虽则王姬,亦下嫁於诸侯。”《新唐书·同安公主传》:“ 同 安公主 , 高祖 同母媦也。下嫁 隋州 刺史 王裕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文文山》:“公死之日,夫人得令旨收尸。后随公主下嫁。逮 大德 七年,得公主懿旨还乡。”
词语解释:西嫁  拼音:xī jià
特指 王昭君 嫁 匈奴 故事。 唐 李白 《王昭君》诗之一:“ 汉 月还从东海出, 明妃 西嫁无来日。” 唐 胡曾 《青冢》诗:“玉貌元期 汉 帝招,谁知西嫁怨天骄。”
词语解释:遣嫁  拼音:qiǎn jià
犹出嫁。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卷二:“以女年长,将遣嫁。访得某翁所在,貽书告之。” 清 方式济 《蜀锦曲》:“姊妹綺年俱遣嫁,空闺寂处兰膏卸。”
词语解释:再嫁  拼音:zài jià
再次嫁人
词语解释:从嫁  拼音:cóng jià
(1).犹陪嫁。《文选·曹植〈洛神赋〉》旧题 唐 李善 题解:“《记》《感甄记》)曰:‘……此枕是我嫁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 明 唐顺之 《赵府奉祀正王君墓志铭》:“ 华 孺人始归於君,有从嫁田三百亩,君谢却之。”
(2).指随嫁的婢妾。《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一千贯钱房卧,带一个从嫁,又好人材。”
词语解释:改嫁  拼音:gǎi jià
妇女离婚或丈夫死后再同别人结婚。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朱买臣 ﹞妻恚曰:‘嘻!公终饿死耳,何以报我?’遂改嫁。”《旧唐书·礼仪志七》:“司文正卿 萧嗣业 ,嫡继母改嫁身亡,请申心制。” 老舍 《全家福》第二幕:“老一辈的人都觉得改嫁不体面,所以 李大妈 不肯说。”
词语解释:转嫁  拼音:zhuǎn jià
(1).改嫁。《何典》第四回:“雌鬼道:‘这个自然。只是一桩:我却不肯转嫁出去,是要坐产招夫的。’”
(2).把自己应承受的负担、损失、罪名等加在别人身上。 廖仲恺 《广东都市土地税条例草案》:“地税者不能转嫁之负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大地主在扩大土地占有的同时,又用各种手段把田税转嫁到自耕农、佃农身上。”
词语解释:更嫁  拼音:gēng jià
改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桓公 ﹞乃且復召之,因復更嫁之。”《汉书·苏武传》:“ 子卿 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遣归家,更嫁为 华仲 妻。”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钱大昕》:“去而更嫁,不谓之失节。”
词语解释:作嫁  拼音:zuò jià
谓为别人操劳忙碌。《红楼梦》第九五回:“ 妙玉 叹道:‘何必为人作嫁?’”详“ 作嫁衣裳 ”。
词语解释:陪嫁  拼音:péi jià
(1).女子出嫁时母家所赠与的财物。《西游记》第十一回:“﹝ 唐王 ﹞即将御妹的妆奩、衣物、首饰,尽赏赐了 刘全 ,就如陪嫁一般。” 端木蕻良 《早春》:“因为姑姑和我爸爸感情也好,陪嫁的地就有五十垧。” 赵树理 《传家宝》一:“﹝针线筐﹞原是她娘出嫁时候的陪嫁,到她出嫁时候,她娘又给她作了陪嫁。”
(2).旧时指随嫁到男家的婢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鸿甫 的那一位老姨太太,本是他夫人的陪嫁鸦头。” 巴金 《新生·三月十六日》:“陪伴母亲的就只有那个跟着母亲陪嫁到我们家来的老婢女。”
词语解释:发嫁  拼音:fā jià
打发出嫁。《红楼梦》第六六回:“﹝ 贾璉 ﹞便将自己娶 尤氏 ,如今又要发嫁小姨子一节,説了出来。”
词语解释:送嫁  拼音:sòng jià
犹送亲。《广陵潮》第六回:“接亲的接亲,送嫁的送嫁,好不高兴。”《中国歌谣资料·送嫁姑娘》:“送嫁姑娘情义长,送伴送到新郎的房。”
词语解释:逃嫁  拼音:táo jià
(1).弃夫逃跑而改嫁。《史记·秦始皇本纪》:“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张守节 正义:“谓弃夫而逃嫁於人。”
(2).指女子临嫁脱逃。
词语解释:赠嫁  拼音:zèng jià
(1).犹陪嫁。《禅真后史》第九回:“今日弟媳不惟人物艷丽,又且赠嫁千金。”《天雨花》第一回:“一个赠嫁丫环道:‘小姐恐怕天气炎热,带几件更换的纱衣在这包内。’”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蒙古·蒙古人之礼节》:“赠嫁之物极简单,无妆奁,无箱笼,无衾裯,衣服随身而已。”
(2).指陪嫁的婢女。《西游补》第七回:“四个赠嫁在窗外走动,但有脚声,无口声。”
词语解释:赔嫁  拼音:péi jià
(1).用财物或产业陪送女儿出嫁。《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他父亲又不在眼前,一些赔嫁的东西也没有,把我羞的要不的。” 杨朔 《“阅微草堂”的真面目》:“地主嫁闺女,有时把一个庄子赔嫁过去, 青县 有个 纪辛庄 ,原先本来是 纪晓岚 家的佃户庄子,就是赔送闺女才转了姓。”
(2).指嫁妆。如:这是她的赔嫁。
词语解释:为人作嫁  拼音:wéi rén zuò jià
见“ 为他人作嫁衣裳 ”。
词语解释:聘嫁  拼音:pìn jià
出嫁。《红楼梦》第七七回:“唱戏女孩子们一概不许留在园里,都令其各人乾娘带出,自行聘嫁。”
词语解释:配嫁  拼音:pèi jià
婚配出嫁。《三国志·魏志·锺毓传》:“听君父已没,臣子得为理谤,及士为侯,其妻不復配嫁, 毓 所创也。” 唐 李朝威 《柳毅》:“父母欲配嫁於濯锦小儿某。”
词语解释:逼嫁  拼音:bī jià
强迫女子出嫁。《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 方姨娘 将 卢南村 逼嫁, 妙惠 自縊,及央去劝諭,方始肯从的事説与。”《天雨花》第二五回:“只因逼嫁不从命,故将作践这般行。”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柳南随笔续笔有应订正处》:“ 玉莲 为人逼嫁,自沉於 桑门江 口。”
词语解释:抱嫁  拼音:bào jià
旧时 江 南习俗,女子出嫁,由其兄或弟抱上轿并送上门,因称送亲上门的兄或弟(男方称阿舅)为“抱嫁”。《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原来 江 南地方娶亲,不行古时亲迎之礼,都是女亲家和阿舅自送上门,女亲家谓之送娘,阿舅谓之抱嫁。”
词语解释:招嫁  拼音:zhāo jià
招婿或出嫁。 元 乔吉 《两世因缘》第三折:“俺新年十八,未曾招嫁。”《水浒传》第八回:“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 林冲 悮了贤妻。”
词语解释:哭嫁  拼音:kū jià
旧时地方民俗。嫁女时,家人或请人哭送,表示不忍女儿离去。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就是要请会哭的人嘛。在 津市 有种专门替人哭嫁的男女,他们是干这行业的专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像唱歌,好听极了。”
词语解释:炫嫁  拼音:xuàn jià
自媒求嫁。 汉 刘向 《列女传·齐锺离春》:“ 钟离春 , 齐 无盐邑 之女, 宣王 之后也。其为人极丑无双……年四十无所容入,衒嫁不讎,流弃莫执。” 汉 焦赣 《易林·坤之晋》:“挒絜累累,缔结难解,嫫母衒嫁,媒不得坐,自为身祸。”
词语解释:女大当嫁  拼音:nǚ dà dāng jià
同“ 女长须嫁 ”。 《水浒后传》第三九回:“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理之当然。兄长之举,真为两全其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七场:“ 英台 ,为父也何尝捨得你离开膝下,怎奈女大当嫁。”
词语解释:女长当嫁  拼音:nǚ zhǎng dāng jià
犹女大当嫁。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告丞相:男大当婚,女长当嫁。”
词语解释:女长须嫁  拼音:nǚ zhǎng xū jià
谓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侍郎杨杰居士》:“﹝ 杨杰 ﹞晚从 天衣 游。 衣 每引 老庞 机语,令研究深造……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説无生话。’书以寄 衣 , 衣 称善。”
词语解释:女大须嫁  拼音:nǚ dà xū jià
同“ 女长须嫁 ”。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这是人生大礼。”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三:“《指月録》:‘ 元丰 间, 无为居士 杨杰 和 庞公 偈云: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今俗语有之。”
词语解释:姻嫁  拼音:yīn jià
犹婚配。《后汉书·郎顗传》:“宜简出宫女,恣其姻嫁。”
词语解释:男婚女嫁  拼音:nán hūn nǚ jià
指儿女成家。语本《后汉书·逸民传·向长》:“ 建武 中,男女聚嫁既毕,﹝ 长 ﹞勑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北齐书·白建传》:“男婚女嫁,皆得胜流。” 唐 刘禹锡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诗:“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男婚女嫁,理之自然。” 冰心 《南归》:“男婚女嫁,大事都完了。”亦作“ 男婚女聘 ”。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没来由强风情,刚可喜,男婚女聘。”